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现代制壶名家

找到约63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以及出自他们之手的精品紫沙壶

紫砂壶的制作和传承有千年的历史。在明代以前,紫砂壶的制作还是民间艺人为了生活需要进行的事情,现代紫砂壶工艺的发迹和发展是在明代以后。


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以及出自他们之手的精品紫沙壶:


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


金沙寺僧(约1506-1566)正德时人,制陶名手。佚名。

供春(约1506-1566)(又称龚春),江苏宜兴人,正德~嘉靖年间人。原为进士吴颐山家僮。吴仕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给使之暇,仿老僧制壶,亦淘细土搏坯。



明-供春款六瓣圆囊紫砂壶(“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款,中国香港茶具馆藏)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22-1691):


当时较著名的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和时朋。时朋、董翰、赵梁、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名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考证。


元畅 嘉靖~隆庆年间。关于他的姓之际,诸说不一。和赵梁、时朋、董翰,称为“四大家”。


董翰(约1522-1619)字后溪,始制菱花式壶,嘉靖~隆庆年间。所造茗壶,一改寺僧、供春以来古拙风格,是最早创造菱花式砂壶的名手。作品以文巧著称。


赵梁(约1522-1619)多制提梁式壶,嘉靖~隆庆年间宜兴制陶名艺人。据传说,砂壶中之提梁式,创制于赵梁。


李茂林(约1522-1619)字养心,善制小圆式壶,上有铣书记号。嘉靖~隆庆年间,号茂林。为“四大家”后的制砂壶名手。



明-李茂林款菊花八瓣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明-李茂林菊花八瓣壶




明-李茂林款僧帽壶


时朋(约1522-1619)大彬之父,一作朋朋,又作时鹏。嘉靖~隆庆年间。擅制砂壶,以古拙见长。 香港茶具文物馆珍藏有时朋制“水仙花六瓣方壶”一具,底刻款“时鹏”楷体两字。




明-时鹏款水仙花六瓣方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时大彬(约1580-1650)时朋之子时大彬,字少山,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




明-时大彬制扁壶




明-时大彬制半瓜水盂 铭文:“辛亥夏五制于正己堂,为可先老先生,少山时大彬。”




明-时大彬款紫砂六方壶




明-时大彬款玉兰花六瓣壶(“万历丁酉春时大彬制”款)-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明-时大彬制十六瓣瓜菱壶




明-时大彬如意纹盖三足壶  无锡甘露乡出土,该壶是紫砂壶艺术发展至成熟期的壶艺典范。 把稍下刻款“大彬”(楷书)。江苏省锡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品。




明-时大彬款僧帽壶


明代后期:

紫砂名师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三大壶家妙手”之赞誉。时大彬所制茗壶,千态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


李仲芳(约1580-1644)李茂林之子大彬门下第一高足,万历年间人。宜兴人。 制壶名手李养心(号茂林)子。他的作品,文巧精工,技艺俱佳。世传“大彬壶”,亦有仲芳所作,但由时大彬署名款识,当时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说。




明-李仲芳制圆壶


徐友泉(约1578-1644)名士衡,万历年间人。宜兴人。制壶名家时大彬徒弟。长于仿古尊、垒诸器,配合土色所宜,毕智穷工,移人心目。




明-徐友泉制橄榄式壶




明-徐友泉-三足炉鼎壶




明-徐友泉制三羊小水盂




欧正春(约1578-1644)大彬弟子,多制花卉果物。名子明,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制瓷名家,“宜钧”的创始者。




明-欧正春《金钱圆壶》(龚乐天藏)


邵文金(约1580-1646)又名哼祥,万历时制陶名艺人,大彬弟子,仿汉方式方壶独绝。

茶姐推荐

点击购买


邵文银(约1586-1648)大彬弟子,制作文雅精巧。又名亨裕,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弟子,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只录其名。




明-邵亨裕(邵文銀)素身圓珠壺-高9.6厘米,闊8.9厘米-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蒋柏夸(约1600-1644)名时英,万历时制陶名艺人,大彬弟子。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时大彬弟子。


陈信卿(约1600-1644)万历时制陶名艺人,善仿时大彬、李仲芳的作品。作品坚瘦工整,雅自不群。




明-陈信卿制方壶(“翠竹轩,信卿”款)




明-陈信卿款紫泥茶叶罐  


陈光甫(约1619-1654)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仿供春大彬壶。时大彬的入室弟子。早年一目失明,但仿制古器仍能达到具体而微。《阳羡茗壶系》评之为“雅流”。


陈俊卿(约1616-1661)为大彬弟子。


沈君盛(约1622-1654)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善仿徐友泉壶,为大彬再传弟子,制壶参酌沈君用的技法。


陈子畦(约1624-1690) 天启时制陶名艺人,善制徐友泉壶。


邵盖(约1625-1690)万历时制陶名艺人,制壶工巧,与大彬同时自树规模。其篆章字法与邵亨裕、亨样风格相同,当时有“邵家壶”之称。




明-邵盖制壶


周后溪(约1581-1639)万历时制陶名艺人。


邵二荪(约1580-1639)


陈用卿(约1620-1661)俗名陈三呆子。制作工细,题款字体仿钟繇笔意。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器上落款为仿钟太傅笔意,再用竹刀刻之,具有浓厚书卷气。




明-陈用卿制紫砂壶


陈正明(约1596-1661)天启时制陶名艺人,制器极精雅。署款有“壬戌秋日陈正明制”。


闵鲁生(约1620-1654)字贤,天启时制陶名艺人,仿制名家作品,都

极认真,神形酷似。


陈仲美(约1621-1655)江西婺源人,初于景德镇做瓷,他觉得做瓷器的人太多,很难出名,后来到宜兴制紫砂陶。他善于配土,又擅长雕刻各种镇纸,香盒等文房摆件。


殴正春 万历年间宜兴人。一作殴子明,生卒不详。在丁山镇创制均陶,世称“殴窑”。所造陶器,形式大半仿钧窑,所以又称“宜陶”。对宜兴陶器釉彩,有较大贡献。


沈君用(约1610-1666)名士良,又名多梳。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以自然界物器造型,配器上的“色象天错,金石同坚”的赞语。以离奇著称。人称“沈多梳”。




明-沈君用梨式壶


徐令音(约1621-1667)天启时制陶名艺人,相传为徐友泉之子,也称小徐。


陈辰(约1620-1654)字共之。天启时制陶名艺人,壶款雕刻得非常好,许多陶工都请他帮忙,是制壶人中的书法家。




明-陈辰制提梁合欢壶(底印“供之”、盖印“陈制”、护身铭“合欢当酒,庚戌西庐”)


陈和之(约1621-1654)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项 真 天启~崇祯时宜兴陶器名工。生卒不详。原籍浙江嘉兴人。字不损。善制陶,曾制一茗壶,底有“砚北斋”3字,旁署项不损款。制壶朴雅,字法晋唐。


陈挺生(约1620-1661)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明-陈挺生开光飞龙壶


周季山(约1615-1662)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明-周季山款紫砂壶


沈子澈(约1610-1666)桐乡县人。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与时大彬齐名。所制壶式与徐友泉相仿。




明-沈子澈-仿古葵花棱壶-现藏美国华盛顿弗里尔艺术馆。


承云从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徐次京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惠孟臣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明-惠孟臣制乳头小壶




明-惠孟臣制扁鼓小壶 底刻款“竹窗留月夜评茶"




明-惠孟臣制铺砂圆壶


项圣思 明末清初宜兴制陶名艺人。生卒不详。南京博物院藏有圣思制“桃杯”,以桃形为杯身,造型古朴生动,红砂色,上有“圣思”铭款,技艺精湛,誉为“桃圣”。


图文部分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雅!明代茶艺界大咖和他们的壶!

紫砂壶的制作和传承有千年的历史。在明代以前,紫砂壶的制作还是民间艺人为了生活需要进行的事情,现代紫砂壶工艺的发迹和发展是在明代以后。


今天我们来说说:明朝时期的主要壶艺家以及出自他们之手的精品紫沙壶:



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


金沙寺僧(约1506-1566)正德时人,制陶名手。佚名。


供春(约1506-1566)(又称龚春),江苏宜兴人,正德~嘉靖年间人。原为进士吴颐山家僮。吴仕读书于金沙寺中,供春给使之暇,仿老僧制壶,亦淘细土搏坯。


明-供春款六瓣圆囊紫砂壶(“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款,中国香港茶具馆藏)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1522-1691):


当时较著名的紫砂高手有董翰、赵梁、袁锡、李养心和时朋。时朋、董翰、赵梁、元畅是嘉靖、万历时期的著名陶工,号称“四大名家”。清乾隆年间吴骞所著《阳羡名陶录》说:董翰始创菱花式壶,赵梁多制作提梁式壶,他们的作品都有传世,当然不多,收藏家和鉴赏家很注意鉴别考证。


元畅 嘉靖~隆庆年间。关于他的姓之际,诸说不一。和赵梁、时朋、董翰,称为“四大家”。


董翰(约1522-1619)字后溪,始制菱花式壶,嘉靖~隆庆年间。所造茗壶,一改寺僧、供春以来古拙风格,是最早创造菱花式砂壶的名手。作品以文巧著称。


赵梁(约1522-1619)多制提梁式壶,嘉靖~隆庆年间宜兴制陶名艺人。据传说,砂壶中之提梁式,创制于赵梁。


李茂林(约1522-1619)字养心,善制小圆式壶,上有铣书记号。嘉靖~隆庆年间,号茂林。为“四大家”后的制砂壶名手。


明-李茂林款菊花八瓣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明-李茂林菊花八瓣壶



明-李茂林款僧帽壶


时朋(约1522-1619)大彬之父,一作朋朋,又作时鹏。嘉靖~隆庆年间。擅制砂壶,以古拙见长。 香港茶具文物馆珍藏有时朋制“水仙花六瓣方壶”一具,底刻款“时鹏”楷体两字。



明-时鹏款水仙花六瓣方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时大彬(约1580-1650)时朋之子时大彬,字少山,是供春以后最著名的陶艺大师。最初仿供春作大壶,后识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等人,接受品茶、试茶理论的启发,一反旧制,专做小壶。这是紫砂壶艺史上一件重要的事情。



明-时大彬制扁壶



明-时大彬制半瓜水盂 铭文:“辛亥夏五制于正己堂,为可先老先生,少山时大彬。”



明-时大彬款紫砂六方壶



明-时大彬款玉兰花六瓣壶(“万历丁酉春时大彬制”款)-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明-时大彬制十六瓣瓜菱壶



明-时大彬如意纹盖三足壶  无锡甘露乡出土,该壶是紫砂壶艺术发展至成熟期的壶艺典范。 把稍下刻款“大彬”(楷书)。江苏省锡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品。



明-时大彬款僧帽壶


明代后期:


紫砂名师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三大壶家妙手”之赞誉。时大彬所制茗壶,千态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


李仲芳(约1580-1644)李茂林之子大彬门下第一高足,万历年间人。宜兴人。 制壶名手李养心(号茂林)子。他的作品,文巧精工,技艺俱佳。世传“大彬壶”,亦有仲芳所作,但由时大彬署名款识,当时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说。



明-李仲芳制圆壶


徐友泉(约1578-1644)名士衡,万历年间人。宜兴人。制壶名家时大彬徒弟。长于仿古尊、垒诸器,配合土色所宜,毕智穷工,移人心目。



明-徐友泉制橄榄式壶



明-徐友泉-三足炉鼎壶



明-徐友泉制三羊小水盂



欧正春(约1578-1644)大彬弟子,多制花卉果物。名子明,江西婺源人,明万历年间宜兴制瓷名家,“宜钧”的创始者。



明-欧正春《金钱圆壶》(龚乐天藏)


邵文金(约1580-1646)又名哼祥,万历时制陶名艺人,大彬弟子,仿汉方式方壶独绝。


邵文银(约1586-1648)大彬弟子,制作文雅精巧。又名亨裕,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时大彬弟子,清吴骞《阳羡名陶录》只录其名。



明-邵亨裕(邵文銀)素身圓珠壺-高9.6厘米,闊8.9厘米-香港茶具文物館藏


蒋柏夸(约1600-1644)名时英,万历时制陶名艺人,大彬弟子。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工匠,时大彬弟子。


陈信卿(约1600-1644)万历时制陶名艺人,善仿时大彬、李仲芳的作品。作品坚瘦工整,雅自不群。



明-陈信卿制方壶(“翠竹轩,信卿”款)



明-陈信卿款紫泥茶叶罐  


陈光甫(约1619-1654)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仿供春大彬壶。时大彬的入室弟子。早年一目失明,但仿制古器仍能达到具体而微。《阳羡茗壶系》评之为“雅流”。


陈俊卿(约1616-1661)为大彬弟子。


沈君盛(约1622-1654)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善仿徐友泉壶,为大彬再传弟子,制壶参酌沈君用的技法。


陈子畦(约1624-1690) 天启时制陶名艺人,善制徐友泉壶。


邵盖(约1625-1690)万历时制陶名艺人,制壶工巧,与大彬同时自树规模。其篆章字法与邵亨裕、亨样风格相同,当时有“邵家壶”之称。



明-邵盖制壶


周后溪(约1581-1639)万历时制陶名艺人。


邵二荪(约1580-1639)


陈用卿(约1620-1661)俗名陈三呆子。制作工细,题款字体仿钟繇笔意。明万历年间宜兴紫砂陶名手。器上落款为仿钟太傅笔意,再用竹刀刻之,具有浓厚书卷气。



明-陈用卿制紫砂壶


陈正明(约1596-1661)天启时制陶名艺人,制器极精雅。署款有“壬戌秋日陈正明制”。


闵鲁生(约1620-1654)字贤,天启时制陶名艺人,仿制名家作品,都极认真,神形酷似。


陈仲美(约1621-1655)江西婺源人,初于景德镇做瓷,他觉得做瓷器的人太多,很难出名,后来到宜兴制紫砂陶。他善于配土,又擅长雕刻各种镇纸,香盒等文房摆件。


殴正春 万历年间宜兴人。一作殴子明,生卒不详。在丁山镇创制均陶,世称“殴窑”。所造陶器,形式大半仿钧窑,所以又称“宜陶”。对宜兴陶器釉彩,有较大贡献。


沈君用(约1610-1666)名士良,又名多梳。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以自然界物器造型,配器上的“色象天错,金石同坚”的赞语。以离奇著称。人称“沈多梳”。



明-沈君用梨式壶


徐令音(约1621-1667)天启时制陶名艺人,相传为徐友泉之子,也称小徐。


陈辰(约1620-1654)字共之。天启时制陶名艺人,壶款雕刻得非常好,许多陶工都请他帮忙,是制壶人中的书法家。



明-陈辰制提梁合欢壶(底印“供之”、盖印“陈制”、护身铭“合欢当酒,庚戌西庐”)


陈和之(约1621-1654)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项 真 天启~崇祯时宜兴陶器名工。生卒不详。原籍浙江嘉兴人。字不损。善制陶,曾制一茗壶,底有“砚北斋”3字,旁署项不损款。制壶朴雅,字法晋唐。


陈挺生(约1620-1661)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明-陈挺生开光飞龙壶


周季山(约1615-1662)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明-周季山款紫砂壶


沈子澈(约1610-1666)桐乡县人。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与时大彬齐名。所制壶式与徐友泉相仿。



明-沈子澈-仿古葵花棱壶-现藏美国华盛顿弗里尔艺术馆。


承云从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徐次京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惠孟臣 天启~崇祯年间制陶名艺人。


明-惠孟臣制乳头小壶



明-惠孟臣制扁鼓小壶 底刻款“竹窗留月夜评茶"



明-惠孟臣制铺砂圆壶


项圣思 明末清初宜兴制陶名艺人。生卒不详。南京博物院藏有圣思制“桃杯”,以桃形为杯身,造型古朴生动,红砂色,上有“圣思”铭款,技艺精湛,誉为“桃圣”。

(本图文来源于拾器格物 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买壶、玩壶 这些知识你未必知道

 1、顾景洲为何改名顾景舟?

  顾景洲的父亲顾柄荣生有三子,分别取名景洲、陆洲、锡洲。

  1948年,画家江寒汀托铁画轩的戴相民,将任书博刻的“顾景舟”三字方石章、王仁辅刻的“景舟”二字长方石章,转赠给顾景舟,“景舟”二字是江寒汀按画意所起。这年夏秋,顾景洲精心制作的5把石瓢壶就开始启用此章。



  2、配套紫砂茶具的“头”指什么?

  三件头——1壶2杯;

  五件头——1壶2杯2碟;

  六件头——1壶4杯1盘;

  九件头——1壶4杯4碟;

  十三件头——1壶6杯6碟。

  何道洪歪嘴梅桩 2013年瀚海秋拍1265万元成交

  配套的紫砂茶具,一般是:茶杯数量少,茶壶的容积就小;茶杯的数量多,茶壶的容积就大。但茶壶的容量必须超过配套茶杯的总容量,如“六件头”壶的容积,必须有6杯左右的容积。配套碟子的口径,一般应是配套单杯的口径和高度之和。配套盘,多为10吋大小。


  3、壶型是什么时候开始由大变小的?

  壶型由大变小,决定于士大夫饮茶趣味和习惯的改变。

  明代的紫砂壶,不但式样变化多端,壶形大小也很不相同。大体上说,明万历之前,尚大壶;万历之后,壶形日渐缩小。时大彬自娄东和诸多文人结交之后,才改作小壶。


  惠逸公 朱泥壶

  以后徐友良诸家,更向这一方面推进,从“盈尺兮丰隆”转向“径寸而平柢”。明末清初更有陈子畦、惠孟臣都是“小壶精妙”、“各擅胜场”的名手。


  4、存世的大彬壶为何不多?

  时大彬长寿,享年七十有余,他一生创作的紫砂壶,在古代名家中,他一生创作的紫砂壶数量应该是较多的。

  但为什么存世的大彬壶却非常少?除了紫砂器本身不易保存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许多大彬壶都被时大彬自己给砸碎了。史书中这样记载:“每有新作,如不惬意,即行毁弃,虽碎弃十有八九,亦在所不惜。”


  大彬大圆壶 2016年春拍以5,865,000高价成交

  成名壶手的壶是黄金白银,时大彬的“在所不惜”,存续的是“千载一时”的美誉。


  5、名家制壶会留下“暗记”吗?

  暗号、暗记,名人常用。《扬州画舫录》就记载时大彬曾用大拇指在壶把下端按上自己的指纹做记号。顾景舟曾在上海隐姓埋名生活了三年,每天的工作就是秘密仿制历代名壶。


  在仿制时大彬壶时,顾在成品内刻了一个小小的“景”字,粘上一点脂泥盖住。几十年后,他被请到香港中文大学讲课,在陈列室看到了那把被称作“时大彬传世器”的壶,他伸手摸到了当年自己留下的暗记,众人请牙科医生将曲镜伸进去验证为实,引起一片惊叹。


  6、“停匀”和“亭匀”有什么区别?

  在赏析紫砂壶的文章中,常见“骨肉停匀”和“骨肉亭匀”,二者属于异形词,但有细微差别。


  “停匀”多指“匀称”。

  宋·洪迈在《容斋三笔·紬绢尺度》中,用“停匀”描写质量:“宜令诸州道府,来年所纳官绢,每匹须及一十二两,其絁紬只要夹密停匀,不定斤两。”

  清·钮琇,在《觚賸·石言》中,用“停匀”描写形态:“(端砚)其受墨也,差差鳞鳞,融洽停匀,石与墨得,墨与石亲,沛然膏流,油然酎醇。”


  “亭匀”多指“妥当”。

  现代朱自清在《庞贝故城》中用“亭匀”描写结构:“这种画分明仿希腊的壁雕,所以结构亭匀不乱。”


  7、紫砂上袁村出现过哪些制壶名家?

  先后有陈用卿、惠孟臣、陈鸣远、邵旭茂、邵大亨、邵友泉、邵友廷、黄玉麟、程寿珍、王寅春等大名家生于斯,长于斯,成名于斯。

  青少年时代的顾景舟,也生活在上袁村这个紫砂壶发祥地。


  8、紫砂壶的有害物质含量有没有标准?

  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国标1261—2003》规定,空心制品铅≤2.0mg/L,镉≤0.30mg/L。



  最可能会铅、镉溶出量超标的产品,是有“釉上贴花”的瓷具,瓷器使用的颜料、油墨是必须加入铅、镉的,它的烧造又限于800℃以下,在低温状态下使用,遇到弱酸、弱碱就可能会溶出。

  但是紫砂壶烧成近1200℃温度,内壁绝无釉装饰饰,所以也无铅、镉溶出之虑。

  只是一双粗糙的手,一团泥,一刀刀,一步步,辅着沉静的心意,涅磐出一把古朴醇厚的紫砂壶,关于紫砂冷门知识的探秘我们愿与您时刻同行。

找到约62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