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怎么用互联网思维打造茶品牌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 0.19 秒)

互联网思维的线上茶会怎么用小预算做大营销?

  相信在茶行业做品牌的商家都清楚营销意味着什么,也都明白营销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茶行业中,难道没有钱就不能做营销吗?

  首先我们要清楚营销的本质是什么?简单来讲就是:让不知道你品牌的人知道你的品牌,让知道你的品牌的人喜欢你的品牌,让喜欢你的品牌的人买你的产品,让买你的产品的人经常买,而且还推荐别人也来买。

  看似通俗易懂,做起来也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寻,只要掌握强价值、强内容、强关系、短路径这12个字,小预算真的可以实现大营销。  

  要做一个强有价值的平台

  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做到用小预算做大营销?关键点在于要有一个网络平台,可以让产品贴近客户需求,从而满足客户体验,甚至达到极致的状态。这也是营销的基础,更是实现小预算做大营销的根本,同时也是防止营销投入浪费或无效投入的关键。  

  例如近期上线微信小程序——三五茶会。据了解,三五茶会是一个线上体验分享平台,以发起申办到免费派发六大茶类茶品体验装为特色的微信小程序,已融合白茶、普洱茶、柑普陈皮等类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也在平台申请了一场茶会,整体架构清晰,操作简单易懂,对刚接触品牌茶品或喜欢办会喝茶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此也希望平台方能够完善并上线其他品类和同品类多家品牌的产品,这样可以更让茶商、茶人有所比较或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品牌和茶品。  

  当然一个平台,想要做的更好还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例如:我的平台为客户提供了什么价值?提供的价值是否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这个需求是未被满足,还是过度满足了?面对不同客户的需求还有哪些改进空间?对此留给三五茶会的这些问题更值得期待,毕竟平台方的出发点是以客户为中心、以体验分享为核心、以品牌价值或产品为内容。

  打造直达内心的分享模式

  回到一开始我们所讲的营销的本质,对于茶行业中的任何一个品牌,都会在官网或官微上留有一个“申领茶样”的功能键。毕竟茶是用来喝的,好不好只有喝了才知道,企业也想通过茶样派赠的方式吸引更多粉丝或意向客户。  

  对此在我看来三五茶会则更具优势:

  一是作为平台方不会偏重任何一家品牌和产品,没有太过浓重的利益色彩和经济诉求;

  二是试喝品牌和产品更为集中,客户进入后可以了解多家品牌和产品,不用挨家挨户寻找品牌或产品试喝,省却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三是除了基础的审核和品牌或产品筛选机制外它更亲民,毕竟平台方的初衷是让更多人喝到好茶、让茶商接触到好品牌,不存在对客户的骚扰或质疑;

  四是它喝茶变得有趣,让喝茶变得有价值,申请不同规模的茶会人数,通过反馈点评可以获得不同的奖励,试问就这一点有哪家企业敢这样做?  

  由此可见,对于中小微茶企来说,没有大资金的投入,那么最简单、最经济的营销方式就是:与好的平台输出具有强感染力的营销内容,去引人注意、激发人们的讨论和分享,从而提升与用户沟通的效率。

  事实上,网络营销除了成本低之外,还有两大优点:一个是影响面广,基本不受限制。传播的内容能不能形成大面积的影响,不再只是取决于少数的主流媒体,而是取决于亿万的手机网民。另一个是纳客成本低,传统营销是你去找客户,而三五茶会是让客户来找你,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营销。所以打造直达客户内心的分享模式,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裂变式传播”,还可以实现低成本营销。

  要把弱关系渐变成强关系

  互联网经济下,有人说你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各种各样的朋友,并同他们建立起符合你需求的关系。他们来自各个行业,他们有各种广泛的兴趣。而在关系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值得你去交往和追求。  

  事实上,在微信之前,电话号码只有在需要对方的时候才会被使用,平时都只是存在那里备用,彼此之间缺乏动态的了解。有了微信之后,可以在朋友圈里看到彼此的近况,甚至可以随时聊天,交换意见,增加话题度,或是参与活动等,于是微信就成为了弱关系和强关系的转换器,三五茶会小程序则成了彼此感情的升温器。  

  人人皆有粉丝,或多或少而已。三五茶会有趣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激活昔日的弱关系,将弱关系转化为积极的强关系。通过线上邀约、线下约茶的形式达到“互娱互联”,也找到从弱关系渐变到强关系的有效办法,也是达成目的的最短路径。对营销而言将企业人际关系圈的外围成员或游离分子,尽可能地拉到关系核心区,这便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营销。

  可最大化的缩短有效路径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因此路径越短,浪费越少,价值也就越强。短路径不但压缩了客户与平台或企业之间的距离,更提高了运营效率,降低了营销成本。从管理学来讲这便是“大图景思维”,即纵观整个操作流程、管理流程,从中找到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最短路径,而这一思维也被戏称“上帝视角”。

  相信有人听过“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但不一定最快”这句话,看似深奥其实生活中应用极广,这就是泛函里面的“最速降线”。换言之,三五茶会可以缩短路径,但仍需要人工客户去加速平台的好感度与客户易操性,以此完成最速降线的功效。不信,你可以试着申请一下,也一定会有客服第一时间联系你。

  营销领域的路径管理常见的有操作路径和管理路径,三五茶会平台更是深挖操作路径和管理路径,操作上让“秒申领即约茶”变得简单有趣,管理上让“超常规零距离”变得意义非凡。可见路径越短,可操作性就越强,客户体验就越好,平台运营的效率就会越高,营销成本也随之降低,但营销目的仍在互联网池中不断扩展、不断分裂。

  文本解读:相信你看到这里,对小预算做大营销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知。事实上,像三五茶会这样的方式有很多,但商家或企业往往忽略了小预算的价值,认为这种重资金、大场面才是企业营销的方向和价值体现。对此孰对孰错已不重要,个人深信在一定时间的积累上,三五茶会必定是一个有效杠杆即将撼动整个行业。

  来源:茶情报

全产业链竞争与茶界定位理论的创新

今天早上读了一篇很有营养的文章《为什么现在VC都关注供应链了?》。这篇文章分析很好,但对“科技+金融”信息化的核心本质没怎么涉及,仅从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角度谈,而忽视科技资本主义的破坏式创新与垄断本质。今年我提出了茶界第三次资本化浪潮——2019年,茶界进入“科技+金融”信息化之产业互联网资本时代。下面我谈一下产业互联网出现的时代背景与科技资本主义的底层逻辑,以及茶企的应对——系统定位理论的出现。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商业资本主义社会(16世纪——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社会(18世纪—1970年)→科技资本主义社会(1970年至今)。工业资本主义分蒸汽(1870年之前)与电气化(1870年之后)两个阶段,在电气化阶段,出现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寡头。到了科技资本主义阶段,也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金融寡头与科技寡头融合,形成信息社会的新权贵——科技+金融新怪兽。

科技资本主义竞争的核心,由工业资本主义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升级为劳动力有机构成的竞争,也就是劳动力的人才结构竞争,技术垄断出现。

所谓的关注供应链,其实是全产业链垄断化的开始,中国进入财团布局时代,一个财团纵向打通产业链,并横向集合若干条产业链,打造N条产业链共享生态圈。而且财团之间交叉投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的竞争与共生局面,最终会出现几大家族(门阀)——王与马共天下……

一条有国际贸易专业分工的产业链,在跨国巨头资本手里,会将其分为高附加值与技术垄断部分——软件,苦逼干活的血汗部分——硬件。跨国资本集中精力搞软件,通过软件优势控制分散在全球各地的完整产业链,并攫取垄断利润。这就是过去“中美国”在国际分工体系的实质,美国的软件,中国的血汗工厂,合成“中美国”的蜜月期。后来,中国由血汗硬件体系,向软件升级,于是中美冲突……

以后茶企布局产业链,必须具备软硬件思维,才会有正确合理的产业链专业分工定位。产业链专业分工定位,远比品类定位重要!

竞争不激烈,品类定位很有用。竞争进入垄断阶段,许多机会已固化,中小企业活动空间小,于是通过产业链专业分工定位寻找生存与发展空间。

或者说,产业链分工定位是基础定位,品类定位是传播层的认知定位。完整的定位:产业链专业分工定位→品类定位→品类认知,品牌表达。更完整成体系的定位:产业链专业分工定位、市场周期定位、创新定位、品类定位。这是请上帝喝茶工作室针对定位理论进行的系统化创新,由单一品类定位升级为系统定位、立体定位。

一些朋友对我说,现在知道做体系的重要性,要用系统思维赚钱。了解四大定位,是构建体系的方便法门。

知道系统的重要性,就明白市场营销“显学”华与华的方法论有价值,但也有极大的局限性。华与华的超级符号,做的其实是定位的传播——“品类认知,品牌表达”的事。其抓住“品牌表达”的焦点传播做文章。

如果一个企业产业链专业分工定位、市场周期定位、创新定位、品类定位都搞得好,就缺一个大众传播的品牌表达焦点,找华与华没错,否则就……

许多牛人与牛机构喜欢把一个点无限拨高,收智商税。不过国人很喜欢听成功学的神话!

定位理论为什么在当今时代经常失灵?不是定位理论不行,而是时代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光靠基于传播路径的心智定位显得简单粗暴,行而不远。

定位理论诞生于大众传播的黄金时代,用大众传媒搞定消费者的心智就ok。而现在传播是去中心化的,而且竞争已经升级到产业链布局的竞争,争夺行业市场周期红利的竞争,以及最关键的创新战略的竞技,只会品类心智定位、整合媒介传播与招商三板斧的传统营销策略肯定太low了。新时期的定位,由心智定位进化为四个定位:品类心智定位、产业链布局定位、行业市场周期布局节奏定位、系统创新定位……

我们理解市场营销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从根部逻辑来审视:STP+4P(营销的细分市场战略与战术组合)、品牌的定位理论,都是以静态分析为主的模型。懂静态的分析工具,只是做营销,打造品牌,建设企业的基础,而不是决胜未来的核武器。

企业真正的核心战略,应该是创新战略。这是因为,创新战略是动态分析工具,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之上。资本主义有周期性的繁荣与萧条,以及创造性毁灭的自我进化力量。一个周期的繁荣与萧条是互为因果的,也就是繁荣孕育了萧条之种子,萧条产生了创造性的毁灭力量,结束上一个周期,进化到一个新的扩张与衰退周期。资本主义经济带有周期性的本质特点,而且新周期往往诞生于创造性毁灭之中,其进化是以创造性破坏进行的。创新理论总结了市场周期律与进化演变的核驱力——创造性破坏,从而形成了关于企业家的创新理论,其能从更高的维度指导企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产业链专业分工是基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市场周期是对未来预期的投资,品类心智定位是品牌的表达方式。这就是系统性的立体化定位观。

市场营销学只是经济学一个很小的分支而已,而经济学也只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我们要认真研究市场营销,更要从更高的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维度理解我们的营商环境与全产业链治理格局。工夫在诗外!

就好像有些人天天拿着茶书在看。其实茶书的领域太小,再厉害,也不过茶杯里的风暴。没有更广阔的视野,小领域是解释不清楚的。所以工夫在诗外……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新经济下个10年,中国茶馆业何去何从?听茶馆界大咖怎么说

时代剧变,

茶馆如何在传承传统茶文化基础上与时俱进?

不确定中前行,

茶馆又该如何重塑自身“免疫力”,破局重生?

1月1日,值21世纪新10年开端之际,由华巨臣茶博会、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茶馆行业办公室(东莞)、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茶馆行业办公室(广州)、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茶馆行业办公室(深圳)联合主办的中国茶馆业峰会暨2020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茗星茶馆评选大赛颁奖典礼”在2020东莞茶博会现场隆重举行。

论坛以“新的十年·茶馆业再出发”为主题,聚焦茶馆业前沿资讯,致力于助力茶馆产业的转型升级。论坛现场,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深圳室内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岩,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茶馆行业办公室副主任贺文,老舍茶馆企业管理商学院执行院长王越,中国茶营销情景式培训创始人、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商学院副院长戴高诺,广东省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朱自励,东莞万江茶叶协会会长陈竑晖,深圳不二人文空间运营总监郑文萍,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向飞等茶界大咖、优秀馆主分享经验,探讨案例,一同寻求新经济时代下茶馆业的破局之路。本次论坛同步线上直播,得到行业内外广泛关注。

嘉宾致辞

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向飞首先开场,向总表示:“茶馆是中国独有的茶文化符号,是茶文化事业和休闲产业的重要窗口,是茶经济产业链条中重要的一环,更是弘扬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华巨臣借东莞茶博会开展的契机,围绕茶馆特别策划了“一赛一展一论坛”,打造一场茶馆美学、文化、思想的盛宴!希望这场盛会,能够为东莞茶馆业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为推动茶馆业升级、茶产业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思路,为促进茶产业发展添砖加瓦!”

深圳市华巨臣实业集团副总裁 向飞

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茶馆行业办公室副主任贺文紧接上台,贺副主任表示:“茶馆是现代文化传承与展示的一个线下体验场景,涉及茶、茶器、沉香等方方面面的茶相关产业。作为商业饮食业服务发展中心,这些年,我们和茶界、茶文化流通协会、各种各样的商会,以及跨界的水行业、文化行业,都建立了友好的合作战略关系,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共同努力,助力中国茶产业走向新目标。”

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茶馆行业办公室副主任 贺文

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表示:“2020茶馆经营服务标准和中国茶馆星级评审对于茶馆经营服务标准化的推广、升级茶馆评审事业和茶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广东地区星级茶馆提供了展示舞台,提高了茶馆知名度。2021年,我们将加快平台建设,建立起茶馆与消费者的沟通渠道,让更多人通过线上充分了解茶馆服务,培养了大众饮茶习惯,推动广东茶文化发展,推动中华茶文化复兴。”

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会长 蔡金华

主题分享

戴高诺

《存量经济,茶店茶馆盈利破局的六大体系》

2017年到2019年三年的茶叶面积、产量、销量、库存、销售金额等数据中可以看出,茶叶产能的增速大于销量增速,库存积压,竞争加剧,中国茶叶市场已经由增量转向存量。

中国茶营销情景式培训创始人 戴高诺

在竞争加剧的情境下,茶店、茶馆会面临哪些盈利问题?又应该如何破解?我们团队总结了目前茶店、茶馆在经营方面的九个问题:

一、学习方向没有迭代。茶的培训体系主要还是以文化、知识为主,但在存量经济下,单靠茶文化、茶知识已经无法驱动茶店茶馆正常盈利,我们需要“文化、知识、经营、管理”四个轮子共同驱动。二、盈利模式单一。很多茶馆主要依靠茶空间盈利,但在存量经济下,单靠一两种方式很难支撑茶店茶馆活得更好、更稳、更健康。三、经营利润下降。不同渠道的竞争、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茶叶采购成本上涨,都进一步挤压了茶馆的经营利润。四、销售主要以守株待兔的方式。2050年催生了电商直播,但大部分茶店茶馆主要还是依托坐商销售。五、促销方式没有吸引力。可以打折,但要在特定的时间里,一味的打折是最伤茶店品牌的方式。六、门店竞争日益剧烈。存量经济下,产能在增多,门店在增多,竞争在增多,但销量在降低。七、进店率低,没人气。八、人员流动率高,不敢培养人才,害怕其成为新的竞争对手。九、门店环境体验感差。茶馆是茶文化体验的一个重要阵地,让顾客在门店有很好的体验感,是加大茶叶的销量的秘籍。

如何破局?茶店茶馆破局策略就是茶店茶馆完整的商业模式,包括盈利体系、销售体系、产品体系、用户体系、环境体系、活动体系等六大体系。

一、盈利体系:茶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该怎么挣钱,是卖茶文化,卖产品、卖空间,还是卖服务。二、销售体系:茶叶销售的91.4%都是来自于线下实体店,所以我们要更多的依托线下销售渠道,包括店里和店外两个方向,其中有很多模式可以挖掘,例如跨界营销。三、产品体系:不同的产品在茶馆销售里有不同的功能,我们要对茶馆现在所经营的产品做一个梳理,哪些产品是用来引流的,哪些是用来成交的,哪些是利润产品,哪些是镇店产品,那些能够满足顾客多元化的需求,需要把这个体系搭建好。四、用户体系:也就是顾客经营体系,包括如何引流、如何成交、如何裂变、如何复购。我们发现在存量经济下,茶馆不再以引流陌生客为主,而是以经营现有老顾客为主,通过挖掘老顾客不断频繁消费的价值扩大盈利。五、环境体系:包括门店的空间环境、产品的陈列、工作人员的状态、服务能力、话术技巧等。六、活动体系:包括以引流、回馈老顾客为目的的茶会,以及短期促销与长期促销相结合的促销活动,其中都包含了诸多技巧。

郑文萍

《中国传统文化的翻译方法》

季羡林老师说,传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必先传播弘扬中国茶文化。那传统茶文化要如何适应新时代发展,在新时代中传承下去?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传统文化是需要回头看的,是需要去找过去对的过程,在过去与未来的夹缝之间,寻找隐藏的创造源泉。我们应该从卖产品、卖品牌、卖信息、卖标准、卖生活方式、卖创意理念,过渡到卖价值观、卖文化,它才是一个企业最强的竞争力。

深圳不二人文空间运营总监 郑文萍

2020年,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面对不确定性的带来的重重困难,这个过程中,不二是如何做产品,通过做产品变成企业的竞争力,然后达到营业额比去年翻几倍的?下面,把我们做的过程拿出来请大家批判指导。

首先充满热情,勇敢探索,动手创新,我们现在做什么?我们应该做超越用户期待,期待拥有的产品。好产品自带风水,好风水照顾所有人。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翻译,把茶叶、文化、茶馆,把我们卖的各种各样的产品翻译成消费者愿意接触的,喜欢了解的,从而愿意购买。

杀死我的会让更强壮,不确定的世界,什么是不变的?  我们是原创产品,一开始非常痛苦,要做研发、打样,但不断的创新、原创成为了我们独有的竞争力,是那些倒买倒卖的人无法超越的。

寒冬是我们的机遇,下沉也是上提的机会,恐惧应该去改变,不满就要去解决。站得高的才能看的远,创业者经常有了格局丢了细节,有了细节又丢了格局,我们应该有格局也有细节。

王越

《新经济下个10年茶馆业发展的新机会》

一、时代需求。新经济下个十年茶馆业发展的新机会就隐藏在时代需求里。那我们要怎么知道时代需求呢?国家的大型会议中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纸媒新闻里都有清楚的记录,你是否有仔细研读?调解收入不均衡问题、解决全民脱贫问题,是十五届五中全会中反复提到的关键词,时代的需求就在这里,谁能提供更好的生活方式给到群众,谁就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二、政策红利。2020年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进入到经营管理的寒冬,不知道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武汉封城的时间,大家是怎么渡过那段困难的?但我可以告诉大家的,在这期间,仅仅是政策红利这一点,就是几十万的资金流。

老舍茶馆企业管理商学院执行院长 王越

三、品牌力量。中国茶馆和茶一样,有品类无品牌,特别是这几年品牌被大家用得多,但都是有牌无品。品牌和牌是有本质区别的,牌和品牌差的是品位、内核,它是一种全新的概念,是付出心血的具体表达形式。请大家问一下自己?你的品牌定位是什么?品牌传递的情感是什么?品牌给用户做过侧写吗?有根据自己的用户做详细产品线计划吗?你的产品哪些用来引流,哪些是用来盈利的?为了这些不同产品线产品,你做过什么样的营销活动?有进行什么样的宣传推广?这些推广结束后有没有进行数据的抓取读取?如果没有,你做的到底是品牌还是只提出了牌?

四、产业思维。我们再也不能用产品的思维打造产品,如果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想让自己的品牌有一席之地,一定要用产业化的思维去打造产品。有了产业化思维,开始考虑每个产品的细节,考虑产业上每个环节应该如何完成,不再事必躬亲,学会整合更多产业资源。

五、文化赋能。接下来的十年要学会如何利用文化赋能产业。如果你还没有用文化赋能,那你的茶叶始终作为农副产品进行销售,当你有了文化赋能的力量,不仅茶品溢价能力变高,同时有可能帮助你准确获取未来用户,未来的用户都像郑总一样是高知的,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要很有文化内核的东西才能打动这部分的用户。

六、科技助力、数据加持。无论你想做小而美的茶馆,还是可复制的茶馆,都需要用科技助力,一定要学会数字化的表达方式、留存方式、裂变方式和传播方式。

七、场景重塑。场景重塑是未来十年需要探索的新机会。中国从物资匮乏的国家发展到现在物资丰沛,品牌就是物资丰沛的体现,当产量过剩出现了品牌,当品牌过剩怎么办?需要用主题来加持,用你的能力突破瓶颈,这个能力就是重塑消费场景的能力,你到底可以用什么方式打动消费者,给他一个到你这里来消费的理由。

八、打造你的利益共同体。

沙龙对话

对话主题:《在不确定性中前行,我们如何重塑自己的免疫力》

对话嘉宾: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深圳室内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岩、老舍茶馆企业管理商学院执行院长王越、广州夫子园茶馆馆主朱自励、深圳不二人文空间运营总监郑文萍、东莞万江茶叶行业协会会长陈竤晖

特邀主持:中国茶营销情景式培训创始人、广东省茶叶流通协会商学院副院长戴高诺

戴高诺:2020年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非常多的一年,从新冠疫情到电商直播,再到地摊经济、跨界营销;2021年是扭转乾坤的一年,我们的茶馆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的因素,让我们的茶馆更好更健康的发展,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老舍茶馆是北京的文化地标,在2020年这么不平凡的一年,在疫情期间,老舍茶馆遇到哪些挑战?又是怎么克服的?有请王院长分享一下!

中国茶营销情景式培训创始人 戴高诺

王越:在疫情期间,我们其实和在座的每位一样,肩负着很大的重担和挑战,但其实也是机会。我们庆幸的是做好了开源节流的工作,给企业整体做了一个瘦身计划,把众多累赘内容进行删减,所以疫情对我们的影响减小了很多。另外我们为了对抗疫情想了很多方法,北京经历了二次疫情,比其他城市更为严峻一些,但我们在产品销售体系上,包括在加盟连锁体系上花了更多的心思,也采用了互联网的手段对抗疫情。

戴高诺: 2020年是一个4G进入5G的时代,在这个时候,电商直播非常火热。在互联网再次火爆的时候,我们的茶馆能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一起腾飞?

王越: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已经进入到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何不插上红利,带着红利一起走呢?互联网是一种方式方法,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救命稻草。我们国家提倡“互联网+”一段时间了,但很多企业仅仅只做到了+互联网,并未真正实现互联网+。不是线下不好销售的产品拿到线上就能销售了,不是别人做直播赚钱,我们开直播就有人购买产品了,而是真正运用互联网方式打开思维,把惯有的思考模式打散,重塑新的消费模式,引导客户在新的销售模式中的财富积累。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将互联网的方式方法,和原有的格局进行紧密结合,如果做好这一点,相信互联网可以为我们茶馆插上翅膀。

老舍茶馆企业管理商学院执行院长 王越

戴高诺:茶馆是茶文化重要阵地之一,茶馆如何在坚守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上创新?

王越:振兴故国茶文化,扶植民族艺术花,是我们一直想在文化传承上尽的社会责任。我们在传承过程中会考虑两点,第一是传承和创新的关系,第二是国际化视野和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商学院的理念是如果想让世界认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我们要放下傲慢,了解世界的文化,所以在品牌文化类型打造过程中,我们不会刻意回避西方文化,反而会为西方文化打开一扇门,先请进来再和东方文化进行交互融合,站在世界的角度回望东方文化。另外我们也不会特意把传统文化想象成一个高不可攀或者老旧的内容,我们希望更多年轻人,更多未来的朋友都可以投身到传统文化行业里。我们会用简单轻松的方式去尝试解读沉重深邃的东西,用当代的语言去回望、对话历史经典,把握这两命脉,就是不二法宝。

戴高诺:蔡会长,广东省茶馆有哪些风格和特点?

蔡金华:广东茶馆比较现代一点,各有特色,茶馆不像北方茶馆那么大。目前,广东最多就是几百平方,最大可能该是一千平方左右。现在我们在慢慢地把茶馆做大,品牌商也在慢慢出来,特别是深圳,深圳有很多茶馆文化水平很高,我们在深圳看到很多茶馆的文创产品做得特别有文化、有水平,这方面广州和东莞做的还是比较欠缺。

戴高诺:茶馆作为茶文化重要的体验阵地,东莞的藏茶文化如何在茶馆更好的体现?

蔡金华:东莞的茶馆已经做的很好了,也知道如何把茶馆做的更好,我们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星级评审机制。

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会长 蔡金华

戴高诺:任何一个商业体,商业行为都是有风险的,蔡会长,茶馆从业者该如何规避风险呢?

蔡金华:现在整个大环境都不太理想,很多茶馆用不同的方式来规避风险,但其实东莞藏茶就是一种很好规避风险的方式。很多老茶越来越好喝,很卖不出去的茶慢慢存下来变成老茶,变成了更好东西。喝老茶存新茶,广东就是做这个事情。

戴高诺:2015年开始,茶空间是传统文化、东方美学和西方简约风的集合的概念开始流行,作为高级室内建筑师,陈岩总,您认为什么样的茶馆才能称作当代意义的茶空间?

陈岩:其实当下还没有一个标准指示,我个人认为可以分成三个角度:第一,我们不能把所有茶空间混为一谈,以茶道为核心的茶馆、现代继往开来的中式茶馆、现代的茶馆、贩茶的茶馆......大家应该有这种意识形态。第二,茶馆应该做具有茶文化、茶哲学内核的现代茶空间。第三,深圳出现了茶饮料的茶空间概念,贩茶的茶空间没有更多的束缚,他们走得更好,走得更现代。

深圳室内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 陈岩

戴高诺:90后、00后是茶文化的生力军,不二的郑总也是年轻茶人,在茶馆方面,如何吸引00后、90后?

郑文萍:做务实的产品,比如少年游学、少年茶人,为什么做这些事情?我们希望在小朋友接触第一杯茶的时候,就感受到茶是有滋有味的,可以细细地觉察品位;还有颜值很高的茶壶,我们希望小朋友耳濡目染,喝茶的同时能够学习茶空间美学。我认为茶空间应该是亲民化,是有温度的,通过喝茶去传播茶文化里蕴涵的中国礼仪道德,通过好的体验,通过好的服务去做茶空间。

深圳不二人文空间运营总监 郑文萍

戴高诺:刚才郑总分享到了未来茶馆是一个有温度的空间,我们说,新式茶饮的空间是热,传统茶馆是冷,在空间设计上,传统茶馆需要从哪改进,让它更有温度?

陈岩:我们不要固守在茶空间的定义上,空间不是单一的审美空间,它和茶主题是要有关联的。不管是传统茶空间还是现代茶空间,我们都要寻找内核,而茶是茶空间的内核,把茶结合好,就是一个很好的茶空间。

戴高诺:朱总,您的足迹遍布全球,依你的观察,中西方茶馆有什么不一样的诉求?

朱自励:中国的茶馆、茶空间里是有精神内核的,是有人文构建的。我们是传统儒家文化,我们的茶馆其实是我们的精神空间,我们可以在空间里活好自己,处于自然的状态,它是我们生活方式、生活状态的缩影,这与日本的茶道、西方的茶空间有本质上的区别。西方人认为茶更多是配角,是为了慰藉他们的身心,茶空间,更多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社交场所。中国是精神内守的方式,我们追求的要愉悦,取悦自己,放松,不需要做戏给别人看。

广州夫子园茶馆馆主 朱自励

戴高诺:陈总,东莞中长期茶的销售占比是多少?

陈竤晖:我很少去注意销售占比这些细节问题,我更多是看一个大方向。如在疫情期间,人流下降,大家的消费力减弱,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广积粮深挖洞,优化管理体系,优化设计体系,优化产品配方,把产品做好,压缩成本,让利给消费者。第二更贴近市场,现在网络化、互联网化速度很快,用好天猫、淘宝、抖音。第三根据不同的阶段、不同市场环境进行调整,在社会需要的时候做慈善做公益,在市场回暖的时候认真做买卖,把近期的利益让给远期的利益,长线布局。

东莞万江茶叶行业协会会长 陈竤晖

戴高诺:朱总,针对东莞的藏茶之都这个成熟品牌,我们的茶馆应该如何应用和创新呢?

朱自励:将东莞藏茶打造成一个IP,让人喝到是某一款茶就可以想到东莞,敢为天下先,把东莞务实的风格做得更专业。

颁奖典礼

为了让更多的国民关注茶馆、喜欢茶馆文化,助推茶馆文化、茶馆旅游、茶馆产业经济发展,本次赛事的组委会以“茗星茶馆·展开中国社交地图”为宗旨,为广大茶友收录、评选出了“70个最受欢迎的粤港澳大湾区茶文化体验馆”。颁奖典礼在活动现场隆重举行,蔡金华先生、贺文女士、朱自励女士、陈竑晖先生、刘景芬女士、杨去盈先生为到场获奖茶馆馆主颁奖。

获奖茶馆名单

到此“中国茶馆业峰会暨2020中国(粤港澳大湾区)茗星茶馆评选大赛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注:内容来源茶悦世界,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1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