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圆一方茶业

找到约44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湖南月光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风暖宝地 振兴看“月光”

朗月繁星,秋风习习。

新化界奉嘎山,千亩茶园在月光中随风摆动,如同闪着银光的绿色精灵,吐纳着天地灵气。

这里是一方海拔1200多米、伸手便可摸到月亮的“世外桃源”,也是一片得天独厚的宜茶宝地。

这里的村民们世代种茶。从自给自足,到小农经济,再到规模发展,勤劳聪慧的百茶源人引入北京专家博士团队共同组建湖南月光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月光茶业),以绿色生态为底色,以“贡茶”文化为底蕴,用高科技赋能,推动“老茶园”焕发新生机。

公司打造生态茶园基地5000余亩,建起全国首条鲜茶生产线和全智能化生产线,年产值3000万元,带动3000多名农户脱贫致富,百茶源村产业发展来势更好了、生态保护意识更强了、建设家乡“人气”更旺了,深山峡谷奏出兴乡强音!

2020年12月,月光茶业被省政府授予“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车间被省扶贫办(现省乡村振兴局)、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评定为“湖南省示范性就业扶贫车间”。

高山云雾生态好茶

一足跨三县,新化溆浦隆回鸡犬之声相闻。驱车盘旋而上,月亮之下,奇峰之间,有茶园清清如玉——这里是月光茶业的生态茶叶种植基地。

昔有茶经云,茶生乱石者上,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月光茶正生长于这样的绝佳环境。

北纬28度的茶叶种植黄金纬度,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接近90%,赋予了它生而不凡的物种基因;山高谷深,云雾缭绕;巍巍青山,盈盈碧水,养成了它与众不同的卓绝气质。

因早晚温差大,土壤与水资源远离污染且富含硒、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月光茶妙品天成,滋味独特,内涵丰盈。

“我们这里祖祖辈辈制茶,以前还是朝廷贡茶呢!”月光茶业董事长黄东风是村里的老支书,对百茶源村的“茶史”如数家珍。

百茶源村由原茶坪、报木和月光村合并而成,产茶历史悠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茶鼎盛时期,可谓“茶长家家客,溪流处处通”。

近年来,新化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百茶源村不甘人后,在全县率先建立基地;2012年,村里成立了新化县月光茶叶有机种植合作社,这既是县里最早的茶叶种植合作社,也是全村第一个专业合作社。

2017年,为进一步发挥村里得天独厚的茶树资源,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奉家镇党委政府、驻村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请该村老支书黄东风挂帅,引来浛鲜(北京)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伙共同投资1000万元,办起了“月光茶业”。一直到2021年,公司通过流转、整合、新造等方式建有生态茶园基地5000余亩,全钢架结构透明式厂房2000余平方米,建设茶叶种植、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致力打造一个生态有机的高端茶叶品牌。

“月光茶”应运而生。

匠心制茶科技赋能

“月光茶主打绿色健康、生态有机。”黄东风说起茶满脸振奋,“习近平总书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要求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借智借力,用科技为产业赋能,保障从种植、加工到研发全链条绿色有机。”

浛鲜(北京)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月光茶创始方之一,背后有着清华、北大两所全国顶尖高校专家团队的强大科研力量支撑。同时,月光茶业作为本土优秀企业的代表,从2018年开始就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企业发展规划、产品定位、新品研发、以及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等各个方面获得省茶叶研究所的全面指导与支持,被列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科研示范基地”。

在种植环节,公司茶园基地采用有机茶园的标准化管理,按片区指定专人负责。禁止使用化学农药、除草剂等,并实行茶农兼营养殖,选用猪、牛粪制作堆肥,以调理土壤有机质。

在加工环节,建有全钢架结构透明式厂房2000余平方米,打造了我国首条鲜茶生产线和全智能化红茶、绿茶兼容生产线,从茶青到成品茶叶,最大程度剔除人工操作,来保证产品品质。实现茶叶生产过程可视化、智能化、标准化。

在研发方面,月光茶业与浛鲜(北京)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全国首创产品—“浛鲜茶”,作为传统茶业的有益补充和全新的茶叶品类,突破了传统茶叶生产加工的固有局限,最大程度保留茶叶里固有营养成分,保留了茶叶中原生态的鲜爽口感。通过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数据表明,其茶多酚、茶氨酸、维生素含量平均高于传统红茶和绿茶中含量的30%。

目前,公司及产品已通过SC认证、中绿华夏有机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同时公司纳入了全国农产品追溯和湖南省农产品“身份证”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农产品“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的全程监管性模式。

公司主要生产产品有红茶“月光红”,香气浓郁、汤色澄亮、口感柔滑醇香湖南红茶“花蜜香甘鲜味”的特色鲜明;绿茶“月光露”,栗香高扬、汤色明亮、回甘持久。鲜茶,纯粹自然、清润甘美、鲜爽怡人。

尤其是“月光红”,作为新化红茶的“代表作”,2018年12月,在第八届国际鼎承茶王赛中“一炮而红”,荣获红茶组“茶王奖”。2019年3月,“月光红”成为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的第一款“新化红茶”。2021年9月,“月光红”在第十三届湖南茶业博览会“茶祖神农杯”名优茶评选中被评为“金奖”。

原浙江大学茶学系主任,新中国第一代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和茶树育种栽培专家刘祖生在品饮了此茶后,认为此款红茶条索匀称,金毫满披,闻之蜜香浓郁,饮之香甜醇滑,可称之为茶之上品。不少茶客饮“月光红”后成了“铁杆粉丝”,赞叹此茶“香若月中之桂,甜如玉露之珠。滑而润,喉爽神清;回而甘,体清气畅。”

兴业富民乡村振兴

“茶产业是生态产业,也是最好的富民产业。月光茶业自成立起就肩负着振兴一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重任。”黄东风道出了“月光茶”的初心。

刘求新原是百茶源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4口人,他和妻子都没读太多的书,只能做些简单体力活儿,上有老人要赡养,又无其他经济来源,两个孩子要读书。过去,全家靠种玉米过生活,收入很少,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只要管理好家门口的这片茶,每年纯收入可增加3万余元。在百茶源村,吃上“茶饭”的远不止刘求新。

近年来,月光茶业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入股、用工折算入股,以及免费提供技术、苗木,优价回收鲜叶等方式带动农户3320户,帮助奉家镇百茶源村及周边村贫困人口3612人脱贫,综合提供就业岗位142个,其中聘用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为季节性用工100余个。

“过去茶产业是我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现在更是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黄东风的话掷地有声。

通过月光茶业收购加工,百茶源村的初制茶以每公斤70元到120元的价格走出深山,成了百茶源村茶农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仅4月下旬,该村就卖出茶鲜叶4000余公斤,村民整体增收近28万元。

月光茶业开展茶叶就地加工,让村里在外务工的多数青壮年返村种茶。并带领村民共同开发管理茶叶资源,现年可为村民增收超100万元。

“以前,我们村是新化最高最偏远最穷的村子之一,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产业也发展不起来。现在,我们的月光茶已经销售到了北京、深圳、陕西、长沙、内蒙古、娄底等地。”黄东风欣喜地告诉我们。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茶产业发展起来了,村里与外面的世界打通了,带动了养殖、中药材等产业的发展。十年前,月光村人均年收入1260元,如今人均年收入8000元,单是茶叶一项就达到3000元。

更让人欣喜的是,村里的年轻人在渐渐“归巢”。月光茶业30岁以下的年轻大学生就有10多人,他们中有在一线城市开拓渠道的、有留学回国后回乡创业的。新一代茶人正在崛起,他们积极开拓北上广深的茶叶销售市场,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推广新化红茶品牌,在茶产业振兴中展现着“后浪担当”。

“云雾缭绕百茶源,月光处处展新颜。东风浩荡红旗舞,茶农个个把梦圆。”这是原娄底市人大主任刘波走访月光茶业后即兴所作的小诗,描述着百茶源村的现状,也代表着月光茶业未来不断努力的方向。

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月光茶业如同那夜空中皎洁的月光,滋养着丛林茶海,照亮了发展前路,托起了一方百姓致富兴乡的希望!

来源:湖南茶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新昌茶叶关键转型:从“圆”改“扁”让大佛龙井声名鹊起

新昌产茶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一直是产茶大县。18世纪时新昌已出口珠茶,改革开放前是国内出口珠茶的生产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后,新昌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将新昌的茶叶生产从圆圆的珠茶改为扁扁的龙井茶。这场“圆”改“扁”的转型让大佛龙井茶声名鹊起,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农业主导产业,被茶界称之为“新昌模式”。

 


这里是红旗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公司总经理石志辉和父亲石梦千一早来到这里,查看施肥封园情况。石志辉告诉记者,秋季施肥直接影响来年茶叶质量,公司的茶叶最高售价在每斤3000元以上,靠得就是质量取胜。

 



新昌红旗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石志辉:

销售范围南到广州,北到银川包头那边,全国范围基本都有。

 

公司创始人石梦千今年72岁,他从18岁开始从事茶叶生产,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新昌的茶叶能卖到这么高的价格、这么广的范围,这在改革开放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原红旗茶场场长  石梦千:

当时的珠茶只有2元一斤,我们原来整个茶场做珠茶时只有5万元产值。

 


今年86岁高龄的凌光汉1953年从学校毕业后来到新昌从事茶叶技术工作,见证、参与了新昌茶业发展的每一个足迹。说起当年生产珠茶的状况,他依然历历在目。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高级农艺师 凌光汉:

新昌历来是生产珠茶的,珠茶过去是用手工炒制的,到七十年代全县普遍用炒茶机炒,结束了用手炒的年代。--但是经济效益相当低。

 


改革开放初期,珠茶出现滞销、限购、压价现象,茶农陷入了“卖茶难”的困境。新昌的茶叶该何去何从?背负着新昌县委县政府和广大茶农的期望,茶叶技术人员悄悄开始了“圆”改“扁”的试验。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高级农艺师 凌光汉:

第一只名茶叫望海云雾,这个云雾茶属于卷曲型类。


 

原红旗茶场场长  石梦千:

特产站帮我们从余杭请来一位旗枪茶师傅——在他的引导下面我们开始加工旗枪茶。我们看看和龙井茶相比,感觉有点不合适。

 


在经历了几款名茶试制后,大家把目光瞄准了龙井茶。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高级农艺师 凌光汉:

龙井茶我们到1985年开始引进,到(中国)茶科所请了炒茶高手叫王长根。开始并不成功,经过了两天之后他炒制成功了。

 


原红旗茶场场长  石梦千:

原来珠茶只有2元一斤,龙井茶起码有30到50元一斤,经济价值翻了二十多倍。

 


经过多年的试验和比较,新昌县委县政府决定把龙井茶作为新昌县茶叶生产的发展方向。


1987年,新昌县在少数几个村中开展龙井茶采制技术培训,但一开始并不顺利。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退休茶叶技术干部  凌光汉:

过去珠茶一芽三四叶,龙井茶采制一芽一叶。既难采,又采得少,小,所以当时农民也不是很愿意。龙井茶在高温中用手炒,学的人手上都起泡,所以不愿意学。但是看看龙井茶经济效益好又愿意学了。

 

 

良好的经济效益让广大茶农克服了所有的困难,打消了全部的疑虑。到1990年,全县名茶开发达到25个点。


 

新昌县委县政府正式提出“万担名茶的开发”计划,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名茶生产开始了。“圆改扁”的培训在全县各地农村全面铺开,先后举办培训班500多期,共有4万多人次参加,形成了一支有10万多人的龙井茶生产、采摘、制作队伍。

 


新昌县名茶协会名誉理事  退休茶叶技术干部  凌光汉:

到1995年的时候,我们已经达到了两万三千担。产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而且龙井茶我们成为全省第一个产茶大县。


 

1994年,名茶在茶叶生产中的主导地位确立,全国第一个县级名茶协会新昌县名茶协会成立。1995年,新昌获得农业部首批“中国名茶之乡”命名。1996年,“大佛玉龙”商标注册成功,新昌茶叶第一只名茶商标问世,“大佛龙井”正式定名,成为新昌扁形绿茶的统一品牌。

 


当全国茶产业的战略转型刚刚开始起步时,大佛龙井已经名震大江南北,成为新昌农民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

 


原红旗茶场场长  石梦千:

茅坪村原来的茶叶总产值全年只有5万元,炒制龙井茶以后,全村的茶叶经济收入有100多万元了。经过名茶开发,老百姓积极性调动起来,现在变成一个富村了。

 


近年来,新昌县委县政府再次顺应时代,提出“绿加红”战略,推进多茶类开发,形成了“大佛龙井”为主导,“天姥红茶”“天姥云雾”为补充的“一体两翼”飞鸟型茶叶产业结构。

 


到2018年 ,全县拥有茶园12万亩,从业人员18万人,全年实现茶叶产量5200吨,一产产值9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6亿元。大佛龙井品牌价值达到34.94亿元,连续八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十强。茶产业成为新昌名副其实的生态产业,富民产业。

 


原新昌县政协副主席  新昌县名茶协会会长  袁振华:

新昌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是一部农民群众的创业史,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凝聚了茶农的汗水和心血。是一部创新的历史,科技攻关,大胆创新,从圆改扁推出大佛龙井,顺应市场发展需求,顺应了消费者的需要。是一部致富史,通过政府的引导,实现了群众的致富梦想。


本期完整视频


(来源:视听新昌)

【沁圆號普洱茶】好茶如数家珍,为何我们偏爱普洱茶

一般情况“茶贵新,酒贵陈”,这是行业的老话,也是大实话。对于很多茶叶来说,茶叶新,它的香气和口感都确实是最好的,那么普洱茶也不例外,只不过,普洱茶还多了“越陈越香”的属性。

 

  普洱与任何一种茶迥异。它的品质是醇厚。就像看一个人的长相一样,普洱给人的初印象,就是厚重。一块厚厚的茶砖,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决不似其它茶那般轻浮。它就像一位经历沧桑的老人,深沉而有底蕴。每一块茶砖,每一饼茶,都像是一段历史,一段文字。看见它,你甚至可以想象出,它已经历了怎样的"茶生"。

 

  普洱茶在加工前与人一样,沐过风雨云雾,听过鸟语虫鸣。它们也曾鲜活过,美丽过。它们的一生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惊心动魄,恐怕只有它们自己完全晓得。普洱茶有其独特的加工工序,一般都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堆捂等几道工序。鲜采的叶,经杀青、揉捻、干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而毛青则是"生茶",再经过堆闷后,才可成为"熟茶"。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三五年。很像是一次涅槃。我们无从知晓它们在转变过程中是否痛苦,我们只看到了它后来沉稳的容貌与醇厚的味道。

       如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普洱的味道,需要岁月的积淀,或者说需要岁月的肯定。这很像一个气质绝佳的人,经过了岁月的沉淀后,愈发仪态万方、青衫从容。


      

"清人阮福亦在《普洱茶记》中云:"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它的历史不能算长,其味道却在岁月中脱颖而出。它的妙,不在于脱俗,却在于入俗。它极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永远带着包容的面孔,朝你呈现出历经沧桑的动人微笑。

 

  普洱茶初冲出时,酡红,很醇,并且有一丝丝甜,然后越冲越淡,却淡而有味,那独特的醇香绕舌不去。此为普洱独特的耐人寻味处。

普洱茶最与众不同之处是,它会直接与你的胃发生不寻常的暧味关系。它的温暖,会瞬间使胃对它恋恋不舍。也就是说,它有暖胃的功效。也许正因为如此,普洱茶才会被爱它的人所接受。

      

     普洱茶的另一动人之处是,它没有阶级之分。达官贵人饮得,穷人亦喝得。《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写宝玉生日之夜,荣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几个管事的女人来怡红院查夜,吩咐袭人等焖些普洱茶喝。普洱茶进了堂堂贾府,足见它的高贵。而山里的茶农劳作了一天,亦可泡一杯暖暖胃、去去乏。现代人同样看待普洱,它上得厅堂亦下得厨房。


        

品普洱茶,就是品尝一种沧桑,会让人霎时感动。感动的,就是那份岁月的醇香。


 优质的普洱茶,堪称缓慢的艺术。普洱茶的工序:杀青、揉捻、晒干、分拣、拼配、蒸压。普洱茶在纯自然状态下的后发酵相当缓慢,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新制的普洱茶才能完成其脱胎换骨的改造,从而消除其杂味、涩味,而存留下陈香、桂香、樟香以及兰香,直到“无味之味”和“越陈越香”的境界。

 

  因此,每一饼弥漫着岁月芳香的优质普洱茶,都可称为时间之手创造的艺术。用余秋雨的话——普洱茶之为普洱茶,在于其经历过的时光,经历过的人,经历过的和平与流离,以及最后在品茶时有意无意遇到的人,就像我们今天。


      确实,古人说:“一啄一饮,莫非前定”,其实喝茶是要讲缘分的,喝普洱茶更是要讲究缘分。鲁迅先生也曾有这么一段妙论:“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其实不是每个人都有缘分喝普洱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喝普洱茶。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每天面对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冗繁复杂的学习工作,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这时候,如果你能静下心来,沏上一壶陈年普洱茶来喝,那么,你是幸福的。


它是可以喝的古董在时光长河中,愈陈愈香!

 

  从颜值上来看,茶人见过西湖龙井的匀齐成朵,芽芽直立;也见过碧螺春的形曲如螺,白毫显露;还见过形似“雀舌”而鱼叶金黄的黄山毛峰,它们都是茶叶中的仙子,美得足以在水中舞出一曲茶歌。而直到我们看见质朴沧桑又粗枝大叶的普洱茶的样子,它让人感受到一种浪子般的粗糙,又兼具着雅士般的风骨,瞬间便觉得它好像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有人问,对普洱茶陷入痴迷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茶人说,你会在它身上看到生命力的旺盛。当一片叶子离开枝头,它并没有真正的死去,而是化作一首小小的茶诗,记录草木葱葱曾经有过的甜与苦,记录山川大河曾经有过的寂寞与喧哗。

 

  杀青、揉捻、晾晒,所历劫波,皆是对对生命的考验与升华。它由脆嫩青叶化作枯槁条索,余身带香,更把美好的内质深深浅浅藏在芽叶间,只等遇见滚烫沸水,再把故事一段一段地讲来。

 

  其生命的长度可以持续百余年,在时光中沉睡,也在时光中“变味”。当岁月悄悄的置换着爱与美的特定含义,又无情地摧毁着人对永恒所怀抱的信念,公平地安置着从生命现场溃败下来的一个个灵魂,但普洱茶却有幸活成了被时光宠幸的尤物,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实现久远的价值。余秋雨先生说,它们将由青涩走向健硕,走向沉着,走向平和,走向慈爱,最后,走向丝竹俱全的口中交响,却又吞咽得百曲皆忘。

 而这样的味觉里,往往又包含着一个遥远山头的讯号,它的甜与苦,厚与薄皆为谜面,而谜底是一方山水的厚重。所以,在茶人眼里,品茶也是一种心的旅行,哪怕身处哄哄闹市,饮一泡滋味千般的普洱,心也会静下来,然后细细感受如春风过耳、秋水拂尘般的清雅。

 

  世间好茶的种类实在太多,评普洱茶为百茶之冠,或许只是我们的一份私心与偏爱,但在普洱茶的身上,我们的确看到了它伟大的唯一性和排他性。普洱茶中有号级茶,也有印级茶,前者为清末到解放初期众多私人商号出产的“古董茶”,闻名茶界的有“宋聘号”、“福元昌号”、“同庆号”等等;后者则是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距今同样也有五六十年的历史了。

 

  无数茶人都会为拥有这样一片有纪念意义的老茶而感到无上的幸运,这些收藏级的茶品,一小片的价值甚至远超一辆普通轿车的程度。这些茶号既反映出普洱茶在久远年代曾经有过的兴盛,也是茶业先辈们“品牌意识”的体现,它们在茶界的大海里中标注出自己的存在,带着不可复制的标识,成为一种传说,这是任何其他茶类所不能比拟的。

   

     尽管很多曾经鼎盛的茶庄,最后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可灿若星辰的普洱茶文化却代代相传,成为你我心中一份厚重的信仰。新时代的茶企还在奋力追赶着先辈的脚步,“沁圆號”同样愿怀敬奉好茶的初衷,给所有茶人带去全新的感动!

       

      新春佳节之际,七子茶庄沁圆號全体成员恭祝恭祝您及家人朋友新春快乐,吉祥安康!

       

      七子茶庄-好茶喝健康!

      品质源于真诚!

      用真诚和时间沉淀出百年老店!

      播健康文化,树百年老店!

      沁圆號-好普洱!

      品沁圆號,身调气顺,元亨利贞!

沁圆號海峡店地址:成都市新都区三河场海峡茶城二楼2121-2123,电话028-62515375,13558880925


七子茶庄沁圆號广福店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广福桥横街9号附3号,电话028-86277205,13980423242.

找到约4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