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优良茶评鉴

找到约54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访广德源茶业董事长陈植源:茶路跋涉,智者长歌

晴朗的冬日下午,我们与资深茶人——广德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植源(以下简称陈董)相约于佛山顺德。初次见面,就觉得他与众不同,50多岁精气神十足,聊起茶来更是意气风发,他与茶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经历了不计其数的大大小小事件,这几十年的风雨做茶路,他的每一步都迈得异常坚定,值得我们这些后辈敬畏。

一、始于1986,坚守如一

陈董在1986年,20多岁的他开始从事茶业,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目睹了现代中国茶业的起起伏伏,如今50多岁依然与茶为伴,茶已然成为他生活的伴侣。现在,回忆起早些年艰苦的岁月,他依然还能体会到当年岁月的沧桑,正是因为对茶的这份执着追求,才让他克服了每一次的挫折,坚强地走到了现在。80年代时,西双版纳还没有机场,到那里收茶必须从昆明转车过去,当时道路崎岖颠簸,每一次出行都是冒着风险的。那个时代,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商品都是统购统销,加盖统一的印章后方可外运。回忆条件艰苦的年代,许多茶人因看不到希望而离开,陈董却始终如一,这份“爱”的坚守,实属不易。

在云南产茶区,以前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地方,今天都成为了特别火热的名山头或名茶区,如:班章、冰岛、易武等。80年代,勐海地区改良茶种,砍掉了大量的古茶树,如今,存活下来的“优良”茶种都是当年生长于交通特别落后,人未能进入的地区的,也正是这一历史因素成就了今天的各个名山名寨。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和艰辛,也只有像陈董这样坚持做茶30多年的资深茶人才能深切体会。

二、理念独到,精益求精

陈董对茶的极致追求,让笔者在陈董这里听闻了许多他做茶的经典案例。班章茶“火”起来以后,陈董为了进一步探知班章茶的属性,1800元/公斤的班章纯料,他一次性购买了50公斤,却用于发酵熟茶,当时就有人感慨:陈董可能疯了!(因为在2010年的时候,1800元/公斤属于高价,更何况是纯料班章发酵熟茶)最终50公斤班章纯料制作出了117个茶饼,陈董称它们为广德第一饼。后来他把这些班章纯料茶饼都陆续送给好友了,现仅剩几饼。在做这款茶的过程中,他对真正班章茶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640.webp (2)

(广德第一饼)

好的水质,泡出的茶味更香醇。陈董不仅对茶的选料追求极致,对泡茶的水也很有讲究。交流中,陈董给我们说了一个“选上等水泡好茶”的典故——李白让书童打江心水泡茶。书童以江边水企图蒙混过关,不料被发现。原来,江心水因流动含氧量高,水质比江边的更胜一筹。说完,陈董指了指泡茶的茶壶说,泡茶讲究一种茶叶一个壶,所以他茶桌上摆了不少茶壶,每换一种茶,则换一个壶。此外,选用上等的软水,这样才能使茶与水巧妙融合,泡出来的茶才好喝,为了寻找上等的水,他对比了很多矿泉水品牌的水质和口感,并到水厂调研,才最终决定用水。好的水,使烧水壶不会留下水垢,说着他给我们看了他已经使用了十年的烧水壶,壶内底部和四周都很干净。

640.webp (3)

2000年,陈董到福建安溪县收铁观音茶,行走至半山腰,看到一户茶农家的铁观音外形肥壮、圆洁,闻干茶也特香,直觉告诉他这是上等好茶。随即让茶农泡了一泡来喝,却感觉茶味一般,心想不应该呀!临走时带了两泡干茶,到了山上的收茶点,因为不甘心,便借别人的盖碗和山上的水,再次冲泡刚才带来的茶,泡出来一喝:果然,好茶,高香持久!于是,立刻就近借了一辆摩托车,骑行一个多小时山路,就为了买刚才那一袋铁观音,当时安溪县茶山道路还比较狭窄,车辆一般只能单行,摩托车出行还相对方便一些,堵车风险小,但是仅3米宽黄泥碎石路面的茶山村道,一旁是峡谷深渊,一旁是山壁,路面车辙深凹。陈董驱车直下,心里并不是担忧山路险峻带来的危险,而是担忧回去晚了,这袋茶被与其它茶混在一起而被埋没,在他的努力下,最终如愿以偿,也让他深切感知水质的重要性,这也是他后来讲究用水的缘由。

三、铁观音王,遍尝甘苦

2001年,陈董在广州以12万元的拍卖价,购得100克安溪“铁观音王”,创当时内地拍卖价之最高纪录,轰动省内外,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因此,当时他被人们称为顺德的“铁观音王”。

2003年,据《顺德报》记者对陈董收茶的报道:上山买茶难,找好茶更。千家万户种茶、制茶,尽管互相交流、学习,农业科技部门也不断培训,但制出的茶总有质量上的区别。从排着队的茶农拎来的茶叶中,用天平称出7克,编好号。先是看成色,然后捧起来干闻。接着用开水洗茶具、暖杯、暖茶、闻茶水香、看汤色、品茶味。品玩第二道茶,将茶叶翻搁在杯盖上,看成色,再闻茶叶味。拿不准的,再品第三道茶,然后确定收购价。按一天200多人来卖茶算,我们就要试200至300次茶,试多了全嘴苦涩难咽。

高价买茶,遍尝苦涩,皆是因为他爱茶。为了能喝上一杯好茶,为了让消费者买到一杯放心茶,他默默付出很多。当年,陈董与安溪“茶王”王坤福二人还在铁观音的故乡共同开发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按国际标准出品优质茶叶,服务消费者。

铁观音2

四、细心琢磨,不断学习

30多年的茶界生涯,铸就了陈董对茶的特殊感情,据其透露,目前他有五个存茶仓库,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是出于安全考虑。陈董带我们参观了其中一个仓库,里面老茶、新茶不计其数,这么多好茶承载了资深茶人爱茶的情怀。

此外,他还带我们去观看正在烘焙的铁观音茶,扑面而来的茶香瞬间环绕左右。陈董说,铁观音再次烘焙是为了去除杂味(手汗味、搬运中沾染的其它味道等),让茶香更纯。做茶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要细心琢磨,同时明确自己的定位,并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640.webp (4)

五、坚持公益,回馈社会

走进陈董的办公室,各种证书、做公益获赠的牌匾摆放在书架上,引起了笔者的好奇,进一步追问得知,原来他曾从2006年开始连续当选为顺德区多届人大代表,并受邀为交警支队监督员等。90年代开始至今,一直坚持做公益,其中大多都是不留名的,陈董平和地说,自己是从苦日子中一步步走出来的,能够切身感受贫穷带来的各种不便,他也将会一直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回馈社会。就是这样一份高尚的情怀,让陈董今天在社会赢得了一致好评,他的茶也被更多人认可。

640.webp (5)

六、明眼识茶,免去损失

1986年,陈董在顺德开了第一家私人茶庄——广德源,是顺德最早以茶叶为主的公司之一。80年代,佛山人已经开始喝普洱和红茶,那时候国家标准没有现在这么全面,市场上也充斥着一些不适合品饮的茶,如:香港传过来的一些加了香精的荔枝红茶。这款茶利润较高,但长期饮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对此,陈董拒绝销售这一类茶,这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640.webp (6)

(陈董为我们讲解茶识)

多年做茶,练就了一双识茶的“火眼金睛”。因此,朋友也经常请陈董去鉴别茶的真假,一般情况下他看一眼就能区分茶的真伪。有一次朋友请陈董去鉴别一款老茶,通过包装他就认出是假货,他进一步解释道,包装的铁丝太硬,当年的铁丝都比较软,竹壳的组成方式不是当年的风格,包装的茶纸也不对,从这几个方面揭穿了假货的面目,让朋友免去较大经济损失。

七、注重品质,声誉良好

除了总店“广德源”茶庄,陈董还拥有广德茶艺馆,以及广州南方茶叶市场的广德茶行。他的公司成立以来,在行业内取得较好声誉,1999年,参加中华春季茶艺活动优良茶评鉴比赛,获得台湾冻顶乌龙翠玉茶组的头等奖。

640.webp (7)

2004年,在中国茶·广州(国际)采购年会暨第三届全国名优茶质量评比大赛中,其选送的茶马古道普洱茶饼荣获金奖。

2005年,在广州(国际)茶博览交易会暨第四届全国名优茶质评比大赛上,其班章熟饼勇夺茶王称号。

2006年,公司积极支持大良新桂体育事业,及各个社区公益慈善活动,向有需要帮助的家庭伸出援手。

结语:与陈董这个资深茶人交流的一下午,倍感时间流逝之快,是陈董对茶的讲解深深沉醉了我们在场的每一个晚辈,也是陈董的香醇好茶让我们享受了一次高品位的茶学之旅。最后,笔者想说:资深茶人的成功,得益于对每一件小事的极致追求,正因有他们的存在,中国茶业的发展壮大更具希望,更多的极品好茶将被创造和传播,让我们为这份匠心精神点赞。

佛山市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兼常务副秘书长张国锋(左一)、副秘书长史翠兰(右二)、广德源茶业董事长佛山市茶叶流通协会监事长陈植源(中间)、【亚太茶业】全媒体主编钟晓丹(左二)

文稿:骁锐(写于2018年3月)

拓宽海峡两岸“美人茶之路”,这款小众品类茶叶你了解多少?

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为海峡两岸茶叶交流合作搭建起了桥梁,台湾茶人将东方美人茶的品种和加工工艺引进了大陆。在近年“写好‘茶文章’,发展‘茶经济’”的茶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下,一片小小的美人茶是如何成为大陆与台湾省茶产业合作共赢的纽带,又为海峡两岸的友好交流提供了哪些助力?

近日,三明市茶叶技术推广站站长、正高级农艺师、2020年度福建省“最美农业专家“、福建省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詹兴堆老师走进”说茶“直播间,从美人茶的起源、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展望三个方面内容做出详细介绍,针对美人茶多年来在促进海峡两岸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与茶友们进行交流。

关于美人茶,你了解多少?

美人茶原产于台湾省,是“虫做一半,人做一半”的乌龙茶,即以受茶小绿叶蝉刺吸的茶树新梢为原料,经独特工艺制成的乌龙茶产品。美人茶因其干茶的“五色”外形和花(果)香蜜韵,在茶品中很有辨识度,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美人茶按加工工艺可归类为青茶,要经过萎凋、做青、堆青、杀青、回润、做形、烘干等多道工序。

美人茶鲜叶原料以一芽二叶为主,芽尖显露白毫,又名为“白毫乌龙茶”。美人茶外形红、黄、褐、白、绿五色相间,又称“五色茶”。在美人茶茶汤滴一滴香槟酒后品饮,也称“香槟乌龙”。

在台湾省,不同产区的美人茶称呼亦有不同,如“东方美人茶”、“番庄乌龙”、“石碇美人茶”或“文山椪风茶”等等。美人茶在大陆的不同产区也有不同的名字,比如产于福建省大田县,称“大田美人茶”;产于广东省紫金县,称为“紫金蝉茶”。

生产县域分布广,两岸交流合作多

美人茶的生产地域分布广泛,美人茶的生产县域主要分布在海峡两岸五个省份的29个县,其中福建省分布最广,占全国产美人茶县域数量的65.5%,占大陆产美人茶县域数量的76%。

  

△海峡两岸美人茶按省份分布比例图图片来源:詹兴堆

詹兴堆指出,海峡两岸的茶业社团,产业管理部门、茶企茶农合作推动美人茶在大陆发展,也让美人茶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可以说美人茶是海峡两岸茶业合作交流的见证。

2019年,美人茶团体标准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批准实施,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引领了大陆美人茶标准化生产,也促进了美人茶的品牌创建。

近三十年来,海峡两岸茶业界通过土地或经济资源、优良品种、生产技术与加工设备、经营管理经验等方面交流与合作,逐步实现了海峡两岸美人茶生产要素、自然资源、市场的优势互补。

△图片来源:“说茶”拍摄

台湾省与大陆的美人茶

发展情况有何不同

台湾省和大陆美人茶产业的发展有着各自的特色所在,詹兴堆老师详细分析了这些发展趋势。

台湾省:技术体系积淀与品牌推广

台湾省美人茶产区对美人茶品种、茶园管理、产品品质、营销的研究和应用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东方美人茶评鉴比赛制度比较完善,起的作用比较大。比如,台湾省茶农不使用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管理方法,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和非转基因豆粕,让美人茶最大的功臣小绿叶蝉能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

△图片来源:温欣孝摄

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高价茶叶,台湾省每年都会开展东方美人茶品鉴比赛,在提升获奖茶农知名度、促进美人茶的整体品质不断提升、推广茶产业政策等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

大陆:美人茶的传承与创新

福建省的大田美人茶和台湾省的东方美人茶一脉相承。大田县在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中引进台式乌龙茶加工技术、设备和台湾省优良茶品种,请进台湾省美人茶制作师傅培养了一批美人茶生产能手。2021年,大田县成为中国大陆美人茶产业的集中产地、核心区域,当地茶叶茶园面积近10万亩,美人茶产量高达4000吨,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的认可。

△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林跃摄

位于广东省河源市的中国茶业百强县——紫金县产出的紫金蝉茶,是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紫金蝉茶的乌龙茶品类与台湾省的东方美人茶以及福建省的大田县美人茶共同代表了美人茶的传统、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品质风格。2021年,紫金县茶园面积为6万亩,其中适制美人茶的金萱茶树品种占80%。

大陆美人茶的发展离不开海峡两岸的合作交流以及美人茶品牌文化的传播。大田美人茶区域公用品牌、紫金蝉茶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标志着大陆美人茶发展进入标准化、品牌化阶段。

美人茶所面临的问题

及今后的发展重点

詹兴堆指出,当前,海峡两岸美人茶合作交流主要体现在生产和加工方面,而在产品营销和茶品牌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合作交流方面对接不够。

不过,美人茶体量虽小,但它承载的海峡两岸茶人的深情厚谊是不可估量的。在海峡两岸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上进行的不断深入交流与合作中,我们不难看出美人茶产业在未来发展上仍存在巨大潜力。

美人茶今后发展的着力点,可以从拓展海峡两岸美人茶合作交流、创新品牌宣传路径、培育重点消费群体几个方向出发。以大田美人茶的发展为例,可以通过唱响大田美人茶品牌文化、做强大田美人茶产业、创新大田美人茶科技,来促进当地美人茶产业发展。

△图片来源:“说茶大讲堂”直播截图

海峡两岸茶人应合力做好美人茶文化、产业、科技这篇大文章,讲好“一盏美人茶,缘结两岸情”故事,把美人茶这款小众茶做成大品牌,促进海峡两岸乡村产业融合振兴!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茶之水

(《吃茶去》杂志)茶从离开茶树的那一刻起,就期待着与水相逢;水从奔腾流淌伊始,就追逐着茶的踪影。茶与水是一对神奇的伴侣。茶因水而苏醒重生,水因茶而丰润甘美。

明人张源在其《茶录》中写道:“茶者,水之神也;水者,茶之体也。非真水莫显其神,非精茶曷窥其体。”张大复《梅花草堂笔谈》云: “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 两段话,讲的是一个意思:“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许次纾《茶疏》)故欲治好茶,必先择真水。

真水即好水,即宜茶之水,无锡惠山泉是也。相传茶圣陆羽曾亲品其味,故惠山泉又名陆子泉。晚唐李德裕尤好饮之。他履任宰相时,不惜民力,从江苏无锡一路专设“递铺”,运送惠山泉水到三千里外的长安。此举,确系扰民苦民,遭后人诟病。然而,这位李相爷鉴水的本领确实了得。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记载:“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京口(今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之,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

北宋时,京都汴梁的文人雅士、达官贵人,乃至“肉食者”皆以惠山泉水作为相互馈赠的上等礼品。欧阳修请蔡襄(北宋著名书法家)为他书写《集古录》序文,后精选四件礼品作为润笔,其中就有惠山泉一瓶。

还有那位炳耀千秋的苏大学士,也是一位品茶鉴水的高人。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有故人赠他新茶。为了烹出真味,曾以诗向无锡知县焦千之索要惠山泉水:“精品厌凡家,愿子致一斛”。后来,皇帝御赐苏轼一小龙团茶,他专程赶赴无锡惠山。“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在他看来,只有以惠山泉试龙凤饼,方不负精茗之鲜馥,可谓双绝双美矣。

惠山泉为山水,是通过岩层裂隙过滤了的,杂质极少,且“味甘”而“质轻”。那位写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中唐诗人李绅曾赞曰:"惠山书堂前,松竹之下,有泉甘爽,乃人间灵液,清鉴肌骨,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也。”世人皆称惠山泉天下宜茶之水,诚哉斯言。

不过,也有不完全买账的,乾隆爷便是。乾隆有只小银斗,那是他择水、试水的“神器”。清《冷庐杂识》记载,乾隆每次出巡,常喜欢带一只精制银斗,“精量各地泉水”,如杭州虎跑泉、镇江中泠泉、济南珍珠泉等。按水的比重从轻到重,以轻者为上。量得惠山泉水斗重一两四厘,北京的玉泉山水,水质最轻,斗重一两。于是钦定玉泉山泉水为“天下第一泉”。此处插叙几句:普天之下,号称“第一泉”者,多矣。若细加考量,并非秉持同一标准,而是各持一端,各有各的说辞。比如,乾隆之所以把惠山泉定为“天下第二泉”,就是因为水质略重了些。他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中说的明白:“水味贵甘,水质贵轻,玉泉每斗重一两,他处名泉无此轻者。”、“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乾隆的评判标准是以水质轻者为上,兼及水味甘、冽(清冷)。

水之轻重,有点类似今人所说的软水、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钙、镁离子和铁盐等),增加了水的重量。用硬水泡茶,茶汤味涩而苦。水以轻为美,乾隆知之耶。

据《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出巡时,必载玉泉水随行。由于“经时稍久,舟车颠簸,色味或不免有变”。身边左右便把玉泉水纳入大容器中,做上记号,再倾入其他泉水加以搅动,待静止后,“他水质重则下沉,玉泉体轻故上浮,提而盛之,不差锱铢”,名曰“以水洗水”。

彼时清皇宫内饮水,均取自玉泉山。西直门是水车必经之门,亦称“水门”。每天清晨最先进出西直门的必是插着黄龙旗的运水马车。一辆辆在寒风中碾过城门下的青石板路,发出吱吱嘎嘎的声响,时断时续,回响在熹微的晨光里。

其实,若论轻,雪水最轻。《金瓶梅》第21回《吴月娘扫雪烹茶》可谓曲尽其妙。西门庆正室夫人“吴月娘见雪下在粉壁间太湖石上甚厚,下席来,教小玉拿着茶罐,亲自扫雪,烹江南凤团雀舌与众人吃。正是:白玉壶中翻碧波,紫金杯内喷清香。”《红楼梦》中,妙玉最是“小资”,她招呼宝钗和黛玉到耳房中喝的“体己茶”,就是妙玉收藏了五年,从梅花上扫下来的雪水烹的茶。此等故事虽小说家言,却并非信口开河。古人称雪水为烹茶的“天泉”。融雪烹茶,一取其甘甜,二取其冷冽。乾隆皇帝“遇佳雪,必收取,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颇得雅名。唐代白居易的“扫雪煎香茗”,宋代辛弃疾的“细写茶经煮茶雪”,元代谢宗可的“夜扫寒英煮绿尘”,清代曹雪芹的“扫将新雪及时烹”等,都是赞美用雪水沏茶的。漫漫寒夜,三五惺惺相惜的知己,围炉小坐,煮雪烹茗,古人之雅趣也,不知这等诗情画意如今尚存乎?

品茗之事,文者自文,俗者自俗。那些为衣食而常年劳碌奔波的布衣草根,大抵没有那种闲情逸致去收藏梅花上的雪。烹茶煮茗主要靠井水。旧时不拘城乡,家家院子里都有一口水井,有客登门,几句寒暄之后,主人便走到爬满青苔的井口,抖动井绳,汲起一桶冬暖夏凉的井水,点火煮茶便是。这情景我并不陌生,故乡的水井至今还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众所周知,如今的泉水、井水、雪水,乃至江河湖水的水质,远不及先前洁净。可径自取来饮用者,寥寥无几。如此,难为了众茶客。我们该怎样选择宜茶之水呢?

大体说来有“五字真言”,:水质要求活、轻,清;水味要求甘、冽。这是历代茶人择水、论水、评水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现代茶人对泡茶用水的基本看法。其一,水源要活。流水不腐,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宋 唐庚《斗茶记》)其二,水体要轻。如玉泉山泉水,水以轻为美。其三,水质要清。水清则无杂质、无沉淀、无色透明,最能显出茶的本色。其四,水味要甘。“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所谓水甘,即入口,舌尖有甜滋滋的感觉。咽下去后,喉中也有甜爽的回味,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美味愈美。其五,水温要冽。冽即冷寒之意,“泉不难于清,而难于寒”,“冽则茶味独全”。因为寒冽之水多出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所受污染少,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去年,我参加北京一盛大茶博会,看到有专用“泡茶水”面市。诘之,商家答曰,水源取自地层深处,是水温常年保持在5摄氏度以下天然冷泉水。我品了品,口感柔、软、甘、冽。

行文至此,我想结合日常饮用水作些述评。一是山泉水:从山岩断层细流汇集而成,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又经过砂石过滤,水质清净晶莹,用这种泉水泡茶,口感特别微妙。然而,山泉水并非随处可得,亦并非凡山泉水皆可饮。

二是江、河、湖水:属地表水,含杂质较多,混浊度较高,一般说来,用这样的水冲茶,效果不佳。但在远离人烟,又是植被生长繁茂之地,污染物较少的,仍不失为沏茶好水。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其江水,取去人远者”,良有以也。

三是井水:属地下水,悬浮物含量少,透明度较高。但它又多为浅层地下水,特别是城市井水,易受周围环境污染,用来沏茶,有损茶味。若能汲得活水井的水沏茶,同样也能泡得一杯好茶。

四是自来水:含有用来消毒的氯气等,在水管中滞留较久的,还含有较多的铁质,会使茶汤呈褐色,喝起来有苦涩味。所以用自来水沏茶,最好用无污染的容器,先贮存一天,待氯气散发后再煮沸沏茶。

五是纯净水 :现代科学的进步,采用多层过滤、反渗透技术,可以将一般的饮用水变成不含有任何杂质的纯净水,并使水的酸碱度达到中性。用这种水泡茶,不仅因为净度好、透明度高,沏出的茶汤晶莹剔透,而且香味纯正,无杂味,鲜醇爽口。此外,质地优良的矿泉水也是较好的泡茶用水。

有了好水、好茶,再加之好茶具、好手艺,那果真称得上“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了。

【摘自2015年第5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袁振生(山西阳泉)】

找到约5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