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饮龙井茶品江南

找到约107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西湖龙井茶与碧螺春茶叶的对比

      最近有朋友们咨询我西湖龙井茶叶和碧螺春茶叶有什么不同,跟他说了,还是有点不明白。相信还有部分朋友不知道西湖龙井与碧螺春的区别,因此我整理出来了这篇文章,让大家了解下西湖龙井茶与碧螺春茶有什么区别与共同之处。

      西湖龙井茶与碧螺春茶叶的对比区别历史对比 西湖龙井位列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历史,明代列为上品,清顺治列为贡品。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洞庭碧螺春茶是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外形特征对比

 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清明节前采制的龙井茶简称明前龙井,美称女儿红,“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碧螺飞翠太湖美,新雨吟香云水闲 。”喝一杯碧螺春,仿如品赏传说中的江南美女。

       鉴别方法对比西湖龙井鉴别方法主要是个基础步骤:

 一、辫“色绿”。

二、闻“香郁”。

三、品“味醇”。

四、观“形美”。

       碧螺春的鉴别方法 

      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鲜艳,发绿、有明显着色感。 

      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汤色看上去比较清澈柔和、青黄明亮,加色素茶汤的看上去颜色比较鲜艳,明显发绿。功效相对比 以下是两种茶叶共有的功效:

 1、消臭、助消化功效:口臭时食物残渣在酶的作用下形成甲基硫醇化合物产生臭味。西湖龙井茶汤可抑制这种酶的活性,起到消除口臭的作用,更能刺激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有助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帮助消化。

 2、减肥养颜:龙井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龙井茶可减肥,不过冷饮会适得其反。

 3、消除疲劳:龙井茶中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4、防龋齿:龙井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像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5、抑制癌细胞:龙井茶中含有15%左右的儿茶素,而儿茶素的抗氧化力是维他命C的40~100倍,能够抑制血管老化,从而净化血液。

 6、利尿:龙井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具有利尿作用,可用于治疗水肿、水滞瘤。

 7、强心解痉:龙井茶叶中的咖啡碱还具有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辅助药物。

 8、抑制动脉硬化:龙井茶叶中的茶多酚和维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下面是西湖龙井茶特有的功效:

 1、延缓衰老:龙井茶中的茶多酚可以有效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防止脂肪酸的过氧化。

 2、治夜盲症,抗干眼病、抗肿瘤等:龙井茶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A ,龙井茶明目的功效与维生素A有很大的关系。

 3、抗菌抑菌:龙井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

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茶史: 古代十五位有名的“茶痴”

古代十五位有名的“茶痴”
自古古人做痴人,不乏情痴、路痴,当然茶界当中也有茶痴。在我国历史上对于茶叶的爱慕到痴的境界的历史名人便有很多,今日就为大家介绍古代十五位有名的茶痴。

古人饮茶

1  陆羽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陆羽被称为“考察茶事”,游历巴川蜀峡,一路上他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辨水,目不暇接,口不暇访,笔不暇录。经过长年的积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得以面世,陆羽也被世人尊为“茶圣”。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全唐文》中撰载有《陆羽自传》。曾编写过《谑谈》三卷。他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2  卢仝

卢仝好茶成癖,诗风浪漫,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传唱千年而不衰,其中的"七碗茶诗"之吟,最为脍炙人口: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茶的功效,和卢仝对茶饮的审美愉悦,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以诗名,诗则又以茶名也。卢仝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广为传颂,并演变为“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之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至今的九里沟还有玉川泉、品茗延寿台、卢仝茶社等名胜。

3  白居易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1100多年前,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琵琶行》脍炙人口,也使浮梁茶声名大振。中国文人墨客都爱茶,茶里有智慧、有文泉、有思涌。读过《长恨歌》、《琵琶行》的人都会吟上几句,答谢好友李宣写的一首诗:
“不寄他人先寄我,因缘我是别茶人”。
表现茶人是位善于鉴茶识水的“别茶人”。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元稹知他爱茶,特写了一收宝塔诗相赠。晚年的白居易更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
并开始以茶悟人生,洗涤热衷功名利禄的熏心,终博名“白乐天”,世称别茶人。

4  皮日休

皮日休,晚唐著名文学家,精通茶事,善写茶诗,他自制了一套精美的“袭美茶具”,写过《茶中杂咏·煮茶》:

香泉一合乳,煎作连珠沸。时看蟹目溅,乍见鱼鳞起。 声疑松带雨,饽恐生烟翠。尚把沥中山,必无千日醉。

这为今人了解唐代茶园、茶舍、茶农、茶具以及茶业的种植、焙制、烹饮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苏轼
苏轼视茶境为仙境,并沉醉于茶,寄身于茶,苏轼爱茶也爱女人,故有: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他注重品茶的物外景意,把茶作为沟通自然,内省性情,品味人生的修炼手段,并主张:
“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典型的茶艺人生,以茶悟慧而入诗入画,他随缘自适,乐观豁达,圆融贯通,自由自在,在茶中品出人格精神,生命体悟和胸襟抱负,并为后人留下无数的精神食粮,不愧为茶仙。 

蔡襄

蔡襄(1012~1067),北宋兴化仙游(福建)人。字君谟,为北宋著名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世。

“色:茶色贵白,其中青白胜黄白......”

《茶录》是蔡襄有感于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北苑贡茶之作。计上下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茶录》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赵佶

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却对书画有精湛的研究,并以撰写《茶论》和精通茶事而闻名后世。他与北宋大观年间写成的《茶论》一书,被后人称为《大观茶论》。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不一。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岁时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冲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
大观茶论》是赵关于茶的专论,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中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

李清照

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与丈夫都是茶道中人,他们旅居青州时常以茶为戏:

“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一边饮茶,一边记忆学习,此乃“饮茶助学”也。

朱熹
朱熹与茶有着前世今生的不解之缘。朱熹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博古通今,既是位严谨慎独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位充满生活情趣的文人雅仕,琴棋书画诗酒茶无所不涉,并能加以融会贯通。朱熹到武夷山后,便对武夷茶情有独钟。他不仅品茶、论茶,还曾亲自参与种茶、制茶、煮茶、宴茶、斗茶、咏茶,乐在其中,并从武夷茶中领悟与获取了许多理学思想与文学灵感。
据《朱文公全集》记载:朱子“年少时,曾戒酒,以茶修德”。朱熹早年崇佛,常与五夫开普寺住持圆悟大师一起品茶论禅,体验茶禅一味,建立了深厚感情,成为忘年之交。朱熹后来又以茶悟道,以茶悟儒:
“物之甘者,吃过必酸;苦者,吃过却甘。茶本苦物,吃过却甘。如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盖理天下之至严,行之各得其分,则至和。”(《朱子语类.杂类》138条)。
朱子是理学家、教育家、借品茶喻求学之道。他认为在学的过程中,要狠下功夫,苦而后甘,始能乐在其中。朱子所谓“理而后和”,正是《中庸》所云:
“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大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庆元学案.晦翁学案.中和论》)
他又提到“礼本于天下之至严。礼成,则黎民各得其份,则至和”。所以“国治而后平天下。”这和饮茶先苦后甜的道理一样。

10 陆游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陆游酷爱茶也爱诗,以茶悟诗而言志,著有一万多首诗,其中有300多首茶诗,诗人把茶当作一门悟的艺术和品的文化,茶气是悟的翅膀,茶色是悟的羽毛,茶水是悟的洗礼。诗人正是在品着清香氤氲的茶香,而悟着神秘美妙的世界。到83岁时还写下了:
“桑苎家风君勿实,他年犹得作茶神”。
诗人希望陆羽的茶道代代相传,自己下辈子还当茶神。

11 朱权

朱权(1378—1448年),明太祖朱元璋之第十七子,又号涵虚子,丹丘先生,晚号仙。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封宁王。谥献,故称宁献王。曾奉敕辑《通鉴博论》,撰有《家训》、《宁国仪范》、《汉唐秘史》、《汉唐秘史》史断、文谱、诗谱等十种著作。

朱权晚年信奉道教,耽乐清虚,悉心茶道,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了一卷对中国茶文化颇具贡献的《茶谱》。全书约2000字,除绪论外,下分十六则,即品茶、收茶、点茶、熏香茶法、茶炉、茶灶、茶磨、茶碾、茶罗、茶架、茶匙、茶筅、茶瓯、茶瓶、煎汤法、品水。其绪论中言:

“盖羽多尚奇古,制之为末,以膏为饼。至仁宗时,而立龙团、凤团、月团之名,杂以诸香,饰以金彩、不无夺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叶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

12 张岱

张岱品茶鉴水之精到,《陶庵梦忆》中“闵老子茶”一节赢余得极为生动:

余曰:“香朴烈,味甚浑厚,此春茶耶!向瀹者的是秋采。”

汶水大笑曰:“予年七十,精赏鉴者无客比。”遂定交。张岱不愧为辨茶识水的行家。

张岱精于品茶,还悉心改制家乡的日铸茶,创制出一种“兰雪茶”。“日铸雪芽”在宋朝已列为贡品,有“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之誉。然而到了明代,由于安徽休宁松萝茶,制法精妙,名噪一时,盖过一时。张岱“遂募歙人入日铸”,一如松萝制法,采用法、掏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进而他又探究泉水,发现“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则香太浓服,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取清妃白,倾向素瓷,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雪芽得其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陶庵梦忆·兰雪茶》)

13 蒲松龄

蒲松龄久居乡间,知识渊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补肾、抗衰老的药效。他在家乡设了一个茅草茶寮,为过往行人义务供茶,饮茶者不需付茶钱,只需口传故事和传说。这些用茶换来的故事,后来成为《聊斋志异》中490多篇文言体小说的素材来源。

蒲松龄的诗词中有11首(阕)写道茶,有5首(阙)写道茗,其中七言律诗《遥和载酒堂唐太史韵》其二云:

“闲向石床扫落花,闭门书卷旧生涯。屋梁残月三更梦,枕簟清风七碗茶。浪迹浮生空蜡屐,良宵沉醉不知家。平明萧索闻疏雨,悔向风尘老岁华。”

上述诗中“七碗茶”这一典故出自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14 乾隆

 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访的同时也饮遍了江南的名茶。

对于泡茶所用的水,乾隆爷是相当严格的。他坚持以“水以轻者为上”为原则,并发明了一个鉴水的方式——用银制小方斗称量水的重量。所称的水中,北京香山的玉泉山水重一两,被定为天下第一泉。

从乾隆九年的《总管内务府奏销档》记载的贡茶来看,乾隆爷饮用的贡茶,包括龙井茶、碧螺春和普洱茶等30多种茶叶。但要说乾隆爷最喜欢的贡茶,当属龙井茶。他六下江南,有四次都到西湖茶区品尝龙井茶。他说:“火前嫩,火后老,唯有骑火品最好。”骑火茶指的就是清明当天的茶,早则嫩了,晚则老了。

热衷于茶事的乾隆爷,自然也在茶器上花工夫。他常常依照自已的审美标准,亲自设计茶器,再令人交给景德镇御窑厂、苏州织造安宁所等单位制作。他还把他自己写下的诗文刻在茶具上,比如《三清茶》、《荷露烹茶》、《烹雨前茶有作》等很多诗文。

乾隆一生嗜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岁高龄时,乾隆欲退隐让位,有大臣劝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回曰:

“君不可一日无茶也!”

15 郑板桥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活了七十三岁,有人以为和他喜欢喝茶有关,郑板桥一生中也做过许多茶联、茶诗。

白菜青盐粘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将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写得生动,这正是他的生活与人生观的写照。此外郑板桥所向往的生活也可从茶诗中窥出端倪,《题画》:

茅屋一间,新篁数竿,雪白纸窗,微浸绿色。此时独坐其中,一盏雨前茶,一方端砚石,一张宣州纸,几笔折枝花,朋友来至,风声竹响,愈喧愈静。

又如:

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对郑板桥而言,这种寒夜客来、书画相伴的生活,已是人生至乐。

鸣谢: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分享,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在此表示感谢!

西湖龙井茶未解之谜八:为什么名气这么大,还能成为国礼?标准答案告诉你!


艺福堂

艺福堂,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健康喝茶。

我们不夸大茶叶的功效,不刻意美化喝茶的好处,不片面强调喝茶可以代替一切健康饮品,只客观、中立地分享健康喝茶的经验、知识,解答日常生活中与健康喝茶相关的问题。


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西湖龙井,如今的名气已是家喻户晓,每到明前开采季节的到来,大家对西湖龙井茶更是翘首以盼,希望能品到西湖龙井茶的滋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西湖龙井如此大的名气呢?今天带你揭秘西湖龙井茶集万千宠爱的3大重磅原因。

 


1

名地名景出名茶


杭州西湖丽山秀水,风花雪月,自古便是谈情说爱的胜场,更有很多感人的西湖爱情传说被广为流传: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苏小小等等,还流传岳飞、济公、乾隆下江南、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大量民间故事。接地气的故事口口相传,让人们对西湖印象深刻。如今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热度最高的地方。

 


近日, 一则大数据公布了2018年人气景区排行榜,其中杭州西湖成为年度最热门景区,更有“西湖一日,人间百年”的感概。清明将至,来西湖感受中国第一景的人间四月天,品一品明前西湖龙井茶的甘醇滋味成了很多人的旅游规划。西湖龙井茶产自杭州西湖区,随着更多人知道杭州西湖,西湖龙井茶也更加出名了。

 

(数据来源:高德地图)


远方的朋友也可以选购带回家品尝。说起杭州,除了西湖,最负盛名的就是杭州的西湖龙井,它已经成为杭州一张优美而别致的名片。在杭州人的眼里,西湖是杭州的一张静态的“金名片”,而西湖龙井则是动态的“金名片”,它可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作为西湖文化的一个载体,让世界各地人民来分享。

 


2

名师名技制名茶


西湖龙井茶作为众多茶品中的翘楚,那是一定要有硬核品质的存在:采摘和加工技艺相当讲究

 

采摘的时间要赶早、采摘的手法要到位,这对采摘的效率要求十分高。每年春天,茶农需赶在清明前采摘青叶,此时的嫩芽初发,一斤干茶约要用到3-6万颗嫩芽,制成的茶称“明前茶”,是西湖龙井茶中的珍品。

 


西湖龙井茶的加工炒制也极具特色,西湖龙井茶的炒制技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级西湖龙井茶基本是是采取手工炒制,鲜嫩芽头,在高温炒制下,要求保持茶叶的颜色、香味和美观。这对炒茶手法的要求很高,十大手法的多样变化都要掌握的恰到好处,这样才能有效控制茶叶水分变化速率,提升西湖龙井茶的鲜爽度,从而造就西湖龙井茶的独特风格“色翠、香郁、味甘、形美”,这也是西湖龙井茶拥有众多回头客,让人们赞不绝口的原因。(西湖龙井炒制技艺的详细介绍可参见未解之谜七)。

 


如今掌握西湖龙井茶炒制手法的名师十分稀缺,因此杭州会定期举办斗茶,让掌握这种技艺手法的文化更好的传播与传承。(艺福堂承办的斗茶大会,让更多茶农展示其手工炒制的技艺,并选出炒制技法最佳的名师。)

 


3

名人名家颂名茶


龙井茶的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陆羽的《茶经》中记载“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关于西湖龙井茶的记载已有1200年历史。


龙井茶得名是在宋代,苏轼作诗称赞“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闻名于元代,发扬于明代,兴盛于清代。


乾隆游江南,不仅写诗,还为龙井代言,“龙井新芽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更是御赐“十八颗御茶”,成为皇室贡品,一时间名满天下,家喻户晓。在这漫长的历史时光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青睐并歌颂龙井茶。在我国其它的茶品中,没有任何一款茶,能够受到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如此的宠爱。



如今更是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西湖龙井茶的发展,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陈毅副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多次到西湖龙井茶区视察。之后更是成为享誉世界的名品,早在70年代初,就因为其卓越的品质被当作国礼馈赠,基辛格秘密访华时,周恩来总理就赠送了1公斤特级西湖龙井茶作为珍贵礼品。之后中国也将西湖龙井作为国礼赠送给来访各国。西湖龙井茶如今是作为国礼级别的茶品,被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与分享。

 


喜欢西湖龙井茶的人认为其口感受众度非常高,西湖龙井茶作为自饮和送礼的佳品都是首选,它也是一款全民皆宜的好茶。西湖龙井非常淡雅,不管是口感还是滋味,都是接受度非常高的一款茶。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不管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人,都会非常喜欢西湖龙井的清新淡雅之味。喜欢喝茶的人,喝遍所有的茶类后,还会更爱西湖龙井的淡雅,并把西湖龙井作为送礼佳品。


艺福堂明前特级西湖龙井纸包贡韵,产自西湖核心产区、传承古法炒制


至此做个总结,正所谓名地名景出名茶、名师名技制名茶、名人名家颂名茶,西湖龙井三者皆备,这便是其家喻户晓的原因,如今凭借杭州西湖的知名度,并且拥有卓越品质、深厚文化底蕴的西湖龙井,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更是作为送礼的佳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西湖龙井茶。西湖龙井茶在各个层面都有扎实的实力基础,家喻户晓、声名远扬。将西湖龙井茶作为自饮品和送礼佳品都是极具品味的。


找到约10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