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野生茶树品种

找到约1,307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古茶树有自己的基因组图谱,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茶树品种的亲缘关系和选育历史

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具有丰富的风味和健康益处。茶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包括云南和邻近的省份。中国的饮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到了6世纪末,中国人开始对饮茶有了不同的认识:茶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药用,还可以作为清凉的饮品。

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酚类,氨基酸,咖啡因和萜烯,它们不仅有助于茶叶令人愉悦风味的形成,还具有极高的工业和医学价值。例如,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茶黄素二没食子酸酯(TF3)可以通过与血凝素结合而抑制流感病毒的感染。EGCG不仅可以预防流感病毒的感染,还可以阻止其他代表性病毒(如HCV,HIV-1和HBV6)的传染性。

野生茶树由于经过自然选择或仅受到人工选择的轻微影响,因此被认为是研究茶驯化伴随的基因组和表型变化的宝贵资源,并且是当前茶育种计划的等位基因来源。华中农大等单位专家测序组装了野生茶树基因组,该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现存茶种内的高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繁殖史)。

主要的研究结果:

★茶树的不同群体之间(例如古茶树树和栽培品种;具有大叶种和小叶种)经常发生基因交换,因为它们之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分离(在遗传和代谢水平上,古茶树与栽培品种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这意味着就风味相关代谢产物而言,茶可能未经过长期的人工定向选择)。与野生茶树相比,栽培种质通常显示出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因为与驯化相比,育种实践往往会更大程度地减少遗传多样性。

★茶树与番茄等其他一些物种不同,其没有经过长期的人工定向选择,至少在特征风味的代谢产物(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等)方面没有进行过选择。

茶树没有经过长期的人工定向选择的原因

首先,茶叶通常在加工后食用,目的是利用不同茶树叶片中的固有成分产生目标风味(看茶做茶),因此,茶的质量或风味可以通过加工技术来影响和改善;

其次,有各种各样的茶产品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例如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和普洱茶,它们都是由不同的加工方式生产的,不同消费者所要求的不同口味可能导致多样化的育种目标;

第三,大多数茶品种的自我相容特性可能无法为长期的人工选择提供机会,而传统的育种策略(如回交和自交)对于茶树的大多数种属都不可行(茶树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点);

最后,鉴于如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老茶树叶子仍被用于加工茶产品,有可能与许多其他驯化作物不同,在某些种类的口味和/或风味中可能没有发生强烈的选择。

★鉴定到多个儿茶素等类黄酮合成和调控基因(等位基因),对天然等位基因变异的了解有利于后期的育种实践或代谢工程中功能基因的利用。

注:虽然在遗传和代谢水平上,古茶树与栽培品种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并不代表野生茶树与栽培茶树没有区别,野生茶树与栽培茶树的基因组具有大规模的结构变异,这些结构变异可以操纵基因表达,进而影响代谢物质的形成,另外,野生茶树具有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也是为什么可以在野生茶树中发现一些特异的茶树种质如:无咖啡碱的茶树、高苦茶碱茶树、低茶多酚茶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古茶树与栽培品种之间在遗传和代谢水平上没有明显差异,或许可以反应中华民族饮茶传统悠久,以及我们对茶树资源利用的连续性。

来源:茶科学,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黔南州农科院到都匀市绿茵湖街道胡广村开展野生茶树资源调查

近日,黔南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技术专家到都匀市绿茵湖街道胡广村,对原生茶树资源开展调查,发现该村野生茶树资源数量多,范围广,茶树为灌木型和小乔木型,为集中分布和零星分布。其中,集中连片分布的茶树资源为茶种,直接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胡广村位于都匀市西北方向,与贵定县昌明镇栗山村、麻江县接壤,平均海拔1500米,属斗篷山风景名胜区范围,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明显,野生茶树资源丰富。目前,胡广村茶园面积达1200亩,其中,700亩为野生茶园,500亩系企业和村集体合作社种植,种植品种为斗篷山野生茶树群体种,现已进入丰产期。

集中连片的灌木型野生茶树

调查发现,胡广村集中连片野生茶树约300亩,主要分布在坡度较平缓的山上、田间地头和房前屋后,属灌木型,茶种以中叶为主,叶片深绿、长椭圆型、叶尖钝尖、叶质柔软,从性状表现初步判断,适合开发绿茶、红茶和白茶;零星分布的野生茶树资源约400亩,小乔木型,隐藏在茂密的森林里。其中最大一株基部干围40.82厘米,树高1.5米,树龄有上百年,树冠半开张,叶片长呈椭圆型、叶色深绿,物种有待进一步鉴定。

粗壮的树干

据村民介绍,这片隐藏在密林里的野生茶树群落是2018年发现的,此后,每年春天,都有村民上山采摘芽头制作毛尖茶,芽头鲜嫩肥壮,长达5-6cm左右,白毫满布,炒制的都匀毛尖茶滋味鲜爽醇厚,香气略带花香,汤色黄绿明亮,品质极佳。目前,胡广村通过收集茶果、采取枝条扦插繁殖等方式,已对该资源进行扩繁。

州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张丽娟介绍,将会在2024年春天对该村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取样检测,依托检测数据,分析茶树资源分类、产品适制性、茶叶产品品质及资源特色优势等。

州农科院表示,将积极发挥科研技术优势,与胡广村建立合作关系,双方就野生茶树资源开发利用、茶叶新产品技术开发、野生茶树资源保护技术及产品特色挖掘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好野生茶树资源优势,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黔南一直高度重视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及开发利用,先后开展三次茶树资源调查,建成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1个,茶树种质资源圃1个,收集茶树资源512份,制作茶树标本481份,筛选出适制都匀毛尖茶优势单株10个,预计5年内可选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都匀毛尖茶地方品种。

来源:黔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雪红 通讯员 杨雅焯),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勐海县野生茶树资源科学考察工作启动会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召开

 

 

9月5日上午9时,勐海县野生茶树资源科学考察工作启动会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茶叶所)召开。会议由勐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玉帕新主持,县四套班子有关领导,县直相关部门、乡镇,勐海规上茶企及拟升规茶企参加了会议。县人民政府张世影县长宣布“勐海县野生茶树资源科学考察工作”全面启动。

 

 

据悉,野生茶树是研究茶树原产地和起源中心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进行茶树品种改良、研制茶叶新产品的重要遗传资源。勐海是中国较早发现野生茶树资源分布地之一,也是目前我国最南端的野生茶树资源分布区,野生大茶树具有显著的代表性。1961年,当学界还在为茶的原产地是中国还是印度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1700岁高龄的巴达野生茶王树的最早出现,终结了这一争论,也使勐海开始为世人瞩目。此后,树龄800余年的南糯山栽培茶树王,世界上迄今保留连片最大的4.8万多亩栽培型古茶群落,以及1400多年前植茶、制茶、用茶的先民“濮人”(布朗族先民)相继被发现。近年,又在格朗和乡雷达山和勐宋乡滑竹梁子等地不断新发现野生茶树分布点。

 

 

为全面准确掌握勐海野生茶树资源现状,加强县域内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经勐海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开展勐海野生茶树资源科学考察工作,对勐海巴达、帕真和滑竹梁子等县域内野生茶树居群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进一步摸清勐海县野生茶树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现状、生境及生态类型,建立资源档案;找到历史悠久、树龄较大的野生大茶树,对其生长状况、植物学特征作详细观察记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保护;掌握野生茶树资源的动态消长情况,为勐海野生茶树资源的有效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完整、准确地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本次科考由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勐海县委书记洪国正,勐海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世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莲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研究员张顺高作为顾问,特邀王平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杨世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蔡新(云南农业大学教授)、何青元(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张颖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华杰(北京大学教授)、梁月荣(浙江大学教授)、陈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韦朝领(安徽农业大学教授)、梁名志(云南省农业科学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等国内知名茶学专家组成的野生茶树资源考察专家组,以“巴达野生大茶树”为中心对勐海县巴达野生茶树居群开展实地调查。并于2018年9月1日至4日,对西定乡巴达野生茶树居群进行调查;9月5日至7日,对格朗和乡帕真野生茶树居群进行调查;9月8日至10日,对勐宋乡滑竹梁子野生茶树居群进行调查;9月11日至15日,进行专家组考察会议。相关论证结果将于9月29日在勐海野生茶树居群科考研讨会上发布。

 

 

此次考察方法与步骤为:

1.采用线路调查、样地调查和访谈等方法进行实地调查。根据野生茶树居群分布情况选择线路调查或样地调查,即在调查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路线,沿着路线调查;选择不同的地块,设置样地1600m2(40m×40m)进行调查;走访当地村民,了解野生茶树居群分布、保护利用状况。

2.自然地理环境调查:采用野外调查、专家咨询、资料检索相结合的方法,调查野生茶树资源分布区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年均气温等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3.野生茶树地理位置调查:利用GPS对茶树进行准确定位,获取茶树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4.野生茶树植物学特性调查:依据《中国古茶树》第八章“古茶树种质资源考察规程”,记录野生茶树名称、考察编号、资源类别等基本信息,观测野生茶树树体、芽叶、花果等植物学形态特征,填写性状记录表。

5.野生茶树生长势调查:以实际计数法进行计数,直接观测法观察野生茶树树冠、主干、枝、叶的完整性,以及人为破坏程度和病虫害情况等生长状况。

6.野生茶树居群生境调查:利用直接观察法对野生茶树周围植被及土壤进行描述。

7.野生茶树保护利用状况调查:走访当地村寨、访谈村民,了解野生茶树资源保护、管理、权属及利用现状。

8.采集标本、图像:标本材料尽可能采集野生茶树花和果部位,标本一式三份;拍摄野生茶树居群生境,植株个体及花果部位的彩色照片。

9. 内业整理及成果上报:资料汇总,图片整理,标本鉴定,编写调查报告。

 

 

悠久的茶文化是勐海县的文化瑰宝之一,对其保护与弘扬尤为重要。2018年9月28日至10月7日第十届勐海(国际)茶王节,将在勐海盛大举行!感受众多精彩的茶事活动,以及西双版纳特色风情美食,一切尽在中国普洱第一县·勐海

 

找到约1,291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