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桐城小花茶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桐城小花茶”,品味春天的味道

绿茶讲究鲜,

而春茶是一年当中最新鲜、品质最高的茶,

对于春茶的美妙,好茶人最是清楚。

春茶经历了一整个冬天的积蓄,

每一颗茶芽都饱含春天的精华,

营养丰富,滋味鲜爽,

这正是春茶所独具的“高端基因”。

一杯春茶感受到了春天的温度,

品一杯早春绿茶,

品的不仅是它的鲜爽,

更是它赏心悦目的外形,

如沐春风的香气以及清爽新鲜的口感。

春风十里,

沉醉芳华,

不如一品“桐城小花茶”,

早春绿茶贵如油,

阳春三月试新茶。

明前“桐城小花茶”,

其色翠汤清、兰香甜韵,

属于茶界佳品,

古人云:“其品不减于龙井”。

沁人心脾的兰花香扑鼻而来,

似沉醉于山与杯之中,

神清气爽,一杯饮尽,

喝到的是整个春天的味道。

桐城小花茶,

传承古法精制,

一般在谷雨前开采,

甄选一芽二、三叶,

肥壮、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

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

摊凉、复烘、剔拣等工序精制而成。  

每500克成品茶,

有芽头8000-10000支。

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

芽叶完整,

形似兰花,

色泽翠绿,

碧绿清汤。

“桐城小花茶”含有氨基酸、维生素,

也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重要营养物质。

氨基酸、维生素在茶叶中生成的同时,

也因日照高温下迅速分解。

但清明前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

氨基酸、维生素的分解速度远低于生成速度,

使得“桐城小花茶”的

氨基酸、维生素的含量达到一年中最高峰值。

其中氨基酸的含量高,

决定着“桐城小花茶”的口感最佳,

这也是其他时期无法比拟的。

“一两春茶一两金。”

“花因香而活,茶因香而贵。”

刚刚告别寒冬的早春,

桐城山间气温不高,香气物质保存环境最好。

在阳春三月里,

万物皆生,春暖花开,

野生兰草充盈着山坡,

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山间美景,

兰花香沁入茶中,也袭人心中。

经过漫长的冬季,

带些许初春的寒意,

明前“桐城小花茶”,

兰香高雅,

安徽好茶,

即将珍贵上市!

喝一杯明前“桐城小花茶”,

品一年仅一次的好滋味!

原标题:“桐城小花茶”,品味春天的味道

注:内容来源徽茶,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桐城小花茶征文:带着甘甜醒来

带着甘甜醒来

文|方云龙

桐城小花茶叶现在远近驰名,因其形似兰花且有兰花香而得名。据相关资料介绍:桐城小花茶主产区龙眠山区一带的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翠润,汤色清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回甘。一句话,色香味形均为上佳。

于茶道乃至于桐城小花茶本身,我说不上懂多少,爱喝却不善于品,独对于其“滋味醇厚回甘”有深切体会。

我对桐城小花“回甘”的最早记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在原高桥镇政府工作,有一个姓方的同事,老家是中义人,产茶山区,茶季时同事们要买茶叶的都委托他。那时工资都不高,绝大多数人对茶叶也没那么讲究,问清多少钱一斤,觉得合适就买几斤,我更不懂茶叶还分什么品种、一芽一叶还是一芽两叶、头茶还是二茶,大概也就买了两三斤吧,印象中色香味形还可以。老茶客一般除了品一下新茶味道,是不喝新茶的,要放上几个月。那时年轻,适应性强,喝新茶也没觉得不好,但第二天早上感觉舌头有甜甜的感觉,特别是舌尖和两侧,当时还不知道这是小花茶“回甘”的原因,接下来持续几天有这样的感觉,这才联想到是喝了新茶的原因。

后来,我调到农委工作,与行家同事聊天,对桐城小花多了一些了解。2001年,我到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龙眠山区的凤形村任第一书记,对桐城小花茶叶的生产、加工、特性算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知道小花茶叶最好是偏酸性土壤、香灰土,以及最好是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如何管护等等,甚至自己还带领村干部们到集体茶园里除过几回草,多少明白了小花茶具有“回甘”特性的原因。

我曾比较过桐城小花与邻近地区的茶,发现同等体积(外形大小相似)的茶叶,桐城小花要重一些,质实!这应该与其含铁、硒量丰富有关吧。有不少种茶大户,他们特意在茶园里栽上兰草花、枇杷树、玉兰等等,就是为了让茶叶能吸收一些它们花的香气。龙眠山区的老百姓家房前屋后植有桃、梨、杏、枣、柿子等开花的果木树,山地多生有映山红、野柴蒿、野菊花等几十上百种带香气的植物,茶叶一年四季浸淫在浓厚的香气中;小溪山涧清流不绝,雨后云雾缭绕。这种环境对于增加小花茶叶的香气和品质肯定有益。

过细的茶客买了新茶后,放若干天后,再用炭火、烘罩烘干(现在也大多用电烘),用铁桶密封,铁桶里还放上两块栎炭,以吸附湿气。桐城小花茶经过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回甘”特性仍然明显。我也喝过其他地方有些名气的茶叶,大多没有“回甘”特性或不明显。

味觉器官是味蕾,分布在舌、软腭、咽等处粘膜上皮内,尤以舌尖对甜味最敏感。“回甘”与吃甜味食品、喝甜味饮料不同,甜甜的感觉时间久,调动身体所有的器官甚至细胞都有和悦爽利之感。早上一醒来,那种甜丝丝的感觉顿时让人神清气爽,一天都会元气满满。

我下派期间,龙眠山区茶园面积还不多,龙眠小花茶质佳量小,常有一些投机商用外地茶假冒龙眠山区的小花茶,牟取暴利。严重影响了龙眠小花茶的声誉,也不利于茶叶产业发展。2003年茶季,有天下午,我顺便到种茶大户老王家走访茶叶生产情况,同时帮助销售一点茶叶。老王家种了七八亩茶,家里还办了个小型加工厂。老王在茶园里忙,就他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在家,我问了价,选了一个八九斤重的包装袋,称好,按价付钱。晚上七点左右,有人敲我房间,一看是老王,手上还拎着一大袋茶叶。老王气喘吁吁地说:“方书记,你下午在我那买茶了吧,可能是拿错了。”我说茶叶在那,怎么还拿错了呢?后来听老王一说,才知道缘由:我买回来的一袋茶,是前天阴雨天采摘的,在加工时不小心把茶叶烘老了火,喝起来就会有些焦糊味。所以老王把这袋茶叶特地用红线拴了袋头,打算留着自己家里喝。结果回来一问他老父亲是我买了,老王赶紧称了同等重量的茶叶,送下来调换。老王还一再表示歉意,说生怕我把茶叶带到城里给买主了。我心里生出一丝感动:老王从家里走到村部,有四五里路,来回就是十来里,又是茶季大忙,就是为了一个诚信!

确实,在特定的境遇下,一个赞许、信任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微笑和一些关爱的细节,一句温暖贴心的话语……都会让人感动、铭记、回味。这些人我都遇到过,看到他们的赠言、小礼物或信件,想着与他们交往的一言一行,觉得内心溢满甜甜的幸福,“我想念你的微笑想念你的味道……”“给我一片白云,一朵洁白的想象;给我一阵清风,吹开百花香;给我一次邂逅,青青的牧场……”“天上飞着百灵鸟,马儿撒野地跑,怎么突然想起你的微笑……”“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那些温馨、畅快、暖色的歌词瞬间涌上心头。这些人就像那些歌,让我“回甘”,有的可能“回甘”一辈子。

当今社会,工作与生活节奏快,人心浮躁,就绝大数人而言,他们有很多让我佩服的地方,但确实也存在诸多让人不舒服的东西,最终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比如:虚伪(场面上的虚礼、擅长做突击性工作以应付检查)、功利(见不得人家好、过后不认账、人际交往中夹杂着算计)、精通关系学、关键时刻缺少勇气……而且自我检讨,我本人也有不少以上毛病。所以,能保持兰心蕙质,与人处而让人有“回甘”之感的人尤为可贵!

茶有君子之义,“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每天早上,带着丝丝甘甜醒来,真好。一杯小花茶,更斟满了人生香甜。

来源 最桐城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安徽桐城小花茶:从“宫廷饮品”到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雨后初晴,位于皖南山区的安徽桐城小花茶生态示范园里,茶农们正在修剪通风道,清除茶园中的杂草、枯枝落叶、病叶、弱枝等,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喷施石硫合剂进行封园,全面防治多种茶树病虫害,减少来年病虫发生基数。

“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桐城人对茶的情感有历史和文化的渊源。桐城茶早被桐城历代文人写进了诗里、歌里,现代人更是拎在手上、挂在嘴上、藏在心里。昔日桐城小花茶也已从“宫廷饮品”变身成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桐城小花茶为历史名茶,属皖西兰花茶品系,绿类茶,创制于明代,产于桐城市西北部的龙眠山。龙眠山属霍山山脉东南走向的支脉,峰高谷深,野生兰草充盈山坡。茶区多为砂壤土,PH值5-6.5,适宜生产优质茶。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桐旧集》载:鲁山公(明朝大司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由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后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有兰花香,更名为“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旧时在谷雨前后开采,使用无性系良种后开采期提前到清明前,选一芽一、二、三叶,壮实、匀整、茸毛显露的芽叶,经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剔拣、提香等工序精制而成。桐城小花茶具有独特的“色翠汤清,兰香甜韵”品质特征,外形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绿明。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品不减龙井”。旧时桐城人品茶讲究色香味形俱佳,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爱。

“桐城小花”茶,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名茶,1998年获98'中国国际名茶、茶制品、茶文化展览会名茶推荐产品称号,2007年获“中茶杯”一等奖,分别在2010年第五届、2012年第六届中国(安徽)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上获“安徽十大品牌名茶”称号,2013年,“小花”牌桐城小花茶被列入“国礼徽茶”系列,2015年、2017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桐城市茶产业涉大关镇、吕亭镇、黄甲镇、唐湾镇、青草镇、龙眠街道、文昌街道7个镇(街道),约1.1万户、4万茶农。

近年来,桐城市牢牢抓住发展山区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历史机遇,坚持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发展,推动桐城小花茶高质量发展。该市茶园总面积达到6.75万亩,总产655吨,一产产值达到4.4亿元。茶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茶叶综合产值10.7亿元;三品认证面积5.25万亩,清洁化加工厂29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各1家,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超9000元。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种茶土专家”被茶企、合作社或其它社会组织聘用服务茶农,成为茶产业致富带头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效显著。

据悉,“桐城小花”注册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徽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安徽省首批有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区域公用品牌。(邱学军?汪令建)

来源:中国新w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