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桐城小花是什么茶叶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桐城小花茶征文:带着甘甜醒来

带着甘甜醒来

文|方云龙

桐城小花茶叶现在远近驰名,因其形似兰花且有兰花香而得名。据相关资料介绍:桐城小花茶主产区龙眠山区一带的成品茶,外形条索舒展,芽叶翠润,汤色清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醇厚回甘。一句话,色香味形均为上佳。

于茶道乃至于桐城小花茶本身,我说不上懂多少,爱喝却不善于品,独对于其“滋味醇厚回甘”有深切体会。

我对桐城小花“回甘”的最早记忆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我在原高桥镇政府工作,有一个姓方的同事,老家是中义人,产茶山区,茶季时同事们要买茶叶的都委托他。那时工资都不高,绝大多数人对茶叶也没那么讲究,问清多少钱一斤,觉得合适就买几斤,我更不懂茶叶还分什么品种、一芽一叶还是一芽两叶、头茶还是二茶,大概也就买了两三斤吧,印象中色香味形还可以。老茶客一般除了品一下新茶味道,是不喝新茶的,要放上几个月。那时年轻,适应性强,喝新茶也没觉得不好,但第二天早上感觉舌头有甜甜的感觉,特别是舌尖和两侧,当时还不知道这是小花茶“回甘”的原因,接下来持续几天有这样的感觉,这才联想到是喝了新茶的原因。

后来,我调到农委工作,与行家同事聊天,对桐城小花多了一些了解。2001年,我到桐城小花的核心产区——龙眠山区的凤形村任第一书记,对桐城小花茶叶的生产、加工、特性算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知,知道小花茶叶最好是偏酸性土壤、香灰土,以及最好是什么样的生长环境、如何管护等等,甚至自己还带领村干部们到集体茶园里除过几回草,多少明白了小花茶具有“回甘”特性的原因。

我曾比较过桐城小花与邻近地区的茶,发现同等体积(外形大小相似)的茶叶,桐城小花要重一些,质实!这应该与其含铁、硒量丰富有关吧。有不少种茶大户,他们特意在茶园里栽上兰草花、枇杷树、玉兰等等,就是为了让茶叶能吸收一些它们花的香气。龙眠山区的老百姓家房前屋后植有桃、梨、杏、枣、柿子等开花的果木树,山地多生有映山红、野柴蒿、野菊花等几十上百种带香气的植物,茶叶一年四季浸淫在浓厚的香气中;小溪山涧清流不绝,雨后云雾缭绕。这种环境对于增加小花茶叶的香气和品质肯定有益。

过细的茶客买了新茶后,放若干天后,再用炭火、烘罩烘干(现在也大多用电烘),用铁桶密封,铁桶里还放上两块栎炭,以吸附湿气。桐城小花茶经过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回甘”特性仍然明显。我也喝过其他地方有些名气的茶叶,大多没有“回甘”特性或不明显。

味觉器官是味蕾,分布在舌、软腭、咽等处粘膜上皮内,尤以舌尖对甜味最敏感。“回甘”与吃甜味食品、喝甜味饮料不同,甜甜的感觉时间久,调动身体所有的器官甚至细胞都有和悦爽利之感。早上一醒来,那种甜丝丝的感觉顿时让人神清气爽,一天都会元气满满。

我下派期间,龙眠山区茶园面积还不多,龙眠小花茶质佳量小,常有一些投机商用外地茶假冒龙眠山区的小花茶,牟取暴利。严重影响了龙眠小花茶的声誉,也不利于茶叶产业发展。2003年茶季,有天下午,我顺便到种茶大户老王家走访茶叶生产情况,同时帮助销售一点茶叶。老王家种了七八亩茶,家里还办了个小型加工厂。老王在茶园里忙,就他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在家,我问了价,选了一个八九斤重的包装袋,称好,按价付钱。晚上七点左右,有人敲我房间,一看是老王,手上还拎着一大袋茶叶。老王气喘吁吁地说:“方书记,你下午在我那买茶了吧,可能是拿错了。”我说茶叶在那,怎么还拿错了呢?后来听老王一说,才知道缘由:我买回来的一袋茶,是前天阴雨天采摘的,在加工时不小心把茶叶烘老了火,喝起来就会有些焦糊味。所以老王把这袋茶叶特地用红线拴了袋头,打算留着自己家里喝。结果回来一问他老父亲是我买了,老王赶紧称了同等重量的茶叶,送下来调换。老王还一再表示歉意,说生怕我把茶叶带到城里给买主了。我心里生出一丝感动:老王从家里走到村部,有四五里路,来回就是十来里,又是茶季大忙,就是为了一个诚信!

确实,在特定的境遇下,一个赞许、信任的眼神,一个温柔的微笑和一些关爱的细节,一句温暖贴心的话语……都会让人感动、铭记、回味。这些人我都遇到过,看到他们的赠言、小礼物或信件,想着与他们交往的一言一行,觉得内心溢满甜甜的幸福,“我想念你的微笑想念你的味道……”“给我一片白云,一朵洁白的想象;给我一阵清风,吹开百花香;给我一次邂逅,青青的牧场……”“天上飞着百灵鸟,马儿撒野地跑,怎么突然想起你的微笑……”“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那些温馨、畅快、暖色的歌词瞬间涌上心头。这些人就像那些歌,让我“回甘”,有的可能“回甘”一辈子。

当今社会,工作与生活节奏快,人心浮躁,就绝大数人而言,他们有很多让我佩服的地方,但确实也存在诸多让人不舒服的东西,最终只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比如:虚伪(场面上的虚礼、擅长做突击性工作以应付检查)、功利(见不得人家好、过后不认账、人际交往中夹杂着算计)、精通关系学、关键时刻缺少勇气……而且自我检讨,我本人也有不少以上毛病。所以,能保持兰心蕙质,与人处而让人有“回甘”之感的人尤为可贵!

茶有君子之义,“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每天早上,带着丝丝甘甜醒来,真好。一杯小花茶,更斟满了人生香甜。

来源 最桐城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涨姿势 | 最美茶叶名字,你听过几种?


中国作为茶叶之乡,茶文化的历史悠久,中国人与茶叶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茶叶,不仅赋予了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贯穿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茶叶,是自然的创造;茶叶的名字,是中国人对自然的回报。许多茶的名字,没喝茶已然沉醉。




绿茶

峨蕊



峨蕊,产自峨眉山,形似花蕊,又名雾里青。


传说峨眉山峨蕊崮中,住着一位峨蕊仙子,是一株得道万年的茶树。一茶农偶遇仙境茶林惊动仙子,仙境茶林瞬间化为茶苗,茶农遂将茶苗种在峨眉山中,就是后来的峨蕊茶。



黑茶

月光白




月光白,又名月光美人,上片白,下片黑,犹如月光皎皎。


传说此茶在夜里,就着明月的光亮,采摘嫩芽为原料,并且从采收到加工完成,均不能见阳光,仅在月光下慢慢晾干,且采树的均为当地美貌年轻少女,故得名“月光美人”。



乌龙茶

铁观音




铁观音,形沉似铁,美如观音。


传说安溪有位书生叫王士让,生平喜好搜集奇花异草。王士让在南山麓筑书房旁的层石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异于寻常,遂将它移植到花园中精心培育。


这株茶树成茶乌润肥壮,气味超凡,冲泡后,香气馥郁,滋味甘醇。后王士让奉召上京,拜谒礼部侍郎方望溪,馈赠该茶树制成的茶。方望溪品后大加赞赏,遂献给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后乾隆御赐茶名“铁观音”。



乌龙茶

透天香




透天香,又名黄金桂,汤色金黄色,有奇香似桂花。


咸丰年间,安溪罗岩茶农魏珍到福洋探亲,路过北溪天边岭时,看到路边石缝间长着两株开花的茶树。便折下枝条带回家植于盆中,并压条繁殖,精心培育后单独采制,请邻居品尝。众人见此茶未揭杯盖已奇香扑鼻,遂盛赞为“透天香”。



红茶

金骏眉




金骏眉,汤色金黄,茶叶形状似眉毛。


茶名是人工合成,取茶汤的“金”色,取研发者的“骏”,取茶形状似“眉”毛。金骏眉大概是一个穿越的公子哥,盘着发髻拿着折扇,英气逼人。



乌龙茶

不知春



不知春,依据节气“立春”名而来,春过始发芽。


传说有个叫寒秀堂的书生,平生爱茶如命。听人说武夷山山美、水甜、茶香,便去游历。但到武夷山时谷雨已过,春茶采摘已毕,只能游玩山水。在天游峰下忽闻奇香。顺着香味走去,发现岩洞里长着一株大茶树。树叶肥大,满树郁葱。寒秀堂感叹:“春过始发芽,真是不知春哪!”一位采茶姑娘听得此话,遂将此茶定名为“不知春”。


也许正是错过了春收的发芽,它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香气,既有名丛之大气,又有水仙的厚重浓郁,也成为目前武夷岩茶不可多得的最佳香气之一。



白茶

白牡丹




牡丹艳丽珠香,朵朵饱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如果有一朵白色的牡丹在茶杯中绽放,又是何等惊艳呢?


白牡丹茶,把花的盛气与茶的素韵融合在一起,被水冲开时犹如牡丹蓓蕾的初放而得名。


茶叶绿身裹白毫,泡出来的滋味芬芳,这口清甜,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绿茶

千岛玉叶




千岛本为地名,美誉“千岛之湖”。千余翠岛,群峦叠嶂,隐于秀水之中。湖水晶莹如镜,湖中鱼跃千岛,岛上绿荫成林,空气清新怡人。


玉,象征着水润透亮,玉叶为名,可见此茶叶色莹润翠绿,吸收了千岛好水好土的营养,以福地养好茶。


“千岛玉叶”一名,既显来地,又明去处。源自山清水秀之地,回归茶本味之形。



绿茶

羊岩勾青



岩上茶园,高山云雾弥漫,乱石林峰,空气也带着丝丝甜意。


勾,是形也是工艺。外形微卷,犹像书法中铿锵笔法“一勾”,下笔有力,行笔张弛,提笔一收,就是茶叶紧实的形状。


勾青,则如国画上色,青翠有别于绿,更素更雅,滋味定是香高气爽。把外形的腰圆成色比喻成绘画书法的骨风淡雅,是中国人对茶和生活艺术的提炼。



绿茶

松阳银猴




只看名字,很难想象这是一款绿茶。产地松阳,生态环境已是得天独厚,天然品质优越,它却以“猴”定名,实在风格独特。


“银猴”是猴,浑身白毛,身形矫健,其爪细骨却锋利;“银猴”作茶,身披白毫,条索粗壮,卷曲如弓。


冲泡起来,活灵活现一只“小银猴”在杯中跳跃。



绿茶

敬亭绿雪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多少文人墨客前来作诗吟赋,悬崖峭壁穿云雾,闲情逸致作文章。在此名山之上,产出来的茶叶自然不差,只是它为何称作“绿雪”呢?


传说,“绿雪”是位心地善良的采草姑娘,她擅长用嘴采茶,然后再吐回怀里。茶叶贴着人的身体,既有了茶的清香,又有少女的幽香。



当地有个小官看上了她的美貌,便将她拐去纳为小妾,还为她筑了一座香台、一只大鼎。绿雪必须在香台上表演她的技艺,身边的大鼎煮沸,产生烟雾缭绕的效果。


人们闻讯都来品茶欣赏,绿雪姑娘却在人们的叫好声中纵身跃入大鼎之中,与香茗化作一锅碧汤。后来为了纪念她,便将这款茶称为“绿雪”。


名字有浪漫的传说,也有外形的概括。见过敬亭绿雪干茶的人,都会发现它形状挺直饱满,稍露白毫。翠绿色的叶片上飘着“白雪”,可谓茶如其名。



红茶

竹海金茗




竹林成海,郁郁葱葱,丘陵起伏间,茂密连绵,是翠洋一片。竹海是绿色的,却孕育一种出乌润金亮的红茶。


金茗是色泽,茶干乌润披金毫;形状紧细又如竹子,秀丽有劲,稍显锋苗。


竹海产金茗,卧虎藏龙,香气持久如竹声萧萧,彰显着自然界万物各异却又和谐共生的景象。



黑茶

金瓜贡茶




多年陈放的茶芽,呈金黄色泽;

独特造型工艺压制,犹似南瓜;

历史曾为上贡朝廷专制,贡级地位;

金芽、瓜形、贡级,但它仍是茶,仍是普洱茶的滋味。


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也保存着一沱金瓜贡茶,作为现存陈年普洱茶的极品,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也绝不为过。



绿茶

休宁松萝




休宁松萝,产于安徽休宁松萝山,色绿、香高、味浓。


明洪武年间,松萝山让福寺香火极盛,门前摆两只水缸。缸里长满绿萍,水绿如翡翠。一香客看到愿重金购买。约定三日后来取。僧人怕水缸被偷便洗净搬回寺内。香客来取时却说水缸宝气已失,让僧人将倒水的地方种上茶树,后此茶起名为“松萝茶”一代一代往下传。



绿茶

舒城兰花




舒城兰花,外形似兰草,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有特有兰花清香。


传说齐云山脚下有一庄园主叫李占山。李占山想强占使女兰花,兰花逃到蝙蝠洞旁。洞外绝壁石缝中长着一棵茶树,清明时节摘下嫩芽叶借锅炒干售卖为大家所喜。后被李占山霸占此茶,兰花坠崖而死,次年茶树枯死。后李占山被杀头,兰花坠崖的地方再次长出茶树,为纪念兰花而得名。



绿茶

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产于日铸,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


日铸茶始盛于北宋,历代多有文人为之赋诗写文。最早有欧阳修称“两浙之茶,日铸第一”,又有陆游“囊中日铸传天下”之句等等,不可胜数。康熙下江南尝日铸茶,喜之,为贡茶。



绿茶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条索舒展,形似兰花,色泽翠绿,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


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绿茶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


碧螺春茶已有千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康熙年间,康熙视察时品尝此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故题名“碧螺春”。



绿茶

峨眉竹叶青




峨眉竹叶青,茶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


1964年4月,陈毅来到峨眉山,在山腰的万年寺憇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绿茶送到陈毅手里,一股馨香扑鼻袭来,陈毅笑盈盈地喝了两口,劳倦顿消,遂取名“竹叶青”。



乌龙茶

凤凰鸭屎香




凤凰鸭屎香,茶香惑人,茶农怕被人偷去,便称是鸭屎香。


大乌叶单丛茶原本从乌岽山引进的,种在“鸭屎土”(黄土壤)茶园里,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了似刚亩(学名鸭屎脚木)的叶一样。乡里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说这个茶叶香气好,韵味浓,纷纷问是什么名丛,什么香型。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大俗即大雅。


造物有灵且美,茶名之美,

代表了取名人的寄望、

茶叶的特征、自然的馈赠,

更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品茶时思忖茶名,越发见茶趣。


你听过最美的茶名是什么呢?

安徽茶叶种类繁多:你心目中最好喝的茶是哪种?

  安徽是一个产茶大省,茶叶的种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晋朝时期。但是在明朝以前安徽茶并不是特别出名。而自从明朝朱元璋罢造龙团之后,安徽茶开始显现他的实力,逐步进入到舞台的中央。如今在安徽的皖南和皖西大部分地区均有茶叶种植,品种繁多。在全国十大名茶中,安徽茶就占据了四席,还有其他各种新创名茶和特色茶叶。

  像大家所熟知的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可以说是安徽茶的第一梯队。而霍山黄芽,岳西翠兰,舒城小兰花,桐城小花,天柱剑毫,汀溪兰香等等十数个品种同样非常受老百姓的欢迎。

  茶叶大类上来讲,祁门红茶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具有典型的祁门香。霍山黄芽是历史悠久的黄茶,六安瓜片是特种名优绿茶。另外在安徽黄山地区还有生产著名的安茶,这是一种介于绿茶和黑茶之间的后发酵茶,虽然很多人对此并不是特别了解,但实际上在两广地区和东南亚市场非常受欢迎。

  从我个人的喝茶体验来讲,我还是比较喜欢喝绿茶,尤其是家乡的岳西翠兰。我们当地处于大别山区,海拔在600~800米,属于典型的高山云雾茶,香气十足,营养丰富,色泽翠绿。而且大别山地区的绿茶跟江南茶相比,因为天气温度比较低,所以生长时间更长,内涵物质更加丰富,耐泡度更高。

  当然作为一个茶叶的从业者来讲,安徽是我的家乡,所以家乡茶基本上都有涉猎。现在春天夏天的时候基本是以喝绿茶为主,而到了秋冬天,我特别喜欢喝红茶。安徽的绿茶和红茶都有非常不错的品质,喝起来滋味口感都属上乘。

  当然,现在茶叶市场比较混乱,有很多外地茶进入安徽市场,进而冒充安徽茶销售。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想喝安徽茶,一定要找到正宗的厂家,千万别被外地冒充的茶叶所欺骗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安徽本地茶叶的价格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不管是黄山毛峰还是岳西翠兰,一芽一叶本地茶市场销售价格都在500左右,而很多川茶,放置安徽茶,价格却只要300元左右,差距很大。

  如果你在市场上,以正常零售价购买到安徽茶,一芽一叶标准的,只要两三百块的话,基本可以断定不是本地茶。因为这个价格,本地茶加工成本都不够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喝茶体验,平时大家都喜欢喝什么茶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

  来源:予言茶事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