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天天喝茶叶水好吗

找到约107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沁圆號普洱茶】天天喝普洱茶的您知道什么是普洱茶吗(二)

        【续】天天喝普洱茶的您知道什么是普洱茶吗(一)

初步定义普洱茶

       终上所述,普洱茶的定义:云南省一定区域内,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水浸出物高达38%以上,经过一定程度的发酵,所制作出的散茶或者紧压茶。云南当地人认为 春茶是一年中品质最好的;而型制方面有饼、砖、沱、异形茶或者是散茶。


 红茶战乱原貌改


       1936年印度红茶与锡兰红茶打入国际市场,造成大陆茶叶市场出口数量严重下降,因此由中央到地方开始规划一系列的应对方案,对于云南省的茶叶发展,也有决定性的影响。1937年春,中国茶叶总公司成立,简称中茶公司。次年,中茶公司又与云南省政府于昆明合资设立云南省茶业(分)公司,并在顺宁(今凤庆茶厂)、佛海(今勐海茶厂),以及宜良(宜良临时制茶所,1939-1943)三地设立实验茶厂,开始研究红茶的生产技术,“滇红”就是在这样的时空背景下的产物。宜良临时制茶所在1943年停产;至于凤庆茶厂,至今一直是红茶生产重要中心,并且每年的产量超过云南省茶叶总产量的半数,成为云南省最主要的出口茶种。“滇红”主要是外销国际市场,如苏联、英国、埃及等地,分成工夫红茶与碎红茶两大类,在国际都享有一定的名声。但从1938年迄今,似乎没有人将云南产的红茶视为普洱茶的一种,云南的红茶一直以“滇红”的品牌行销市场。


      不过也就是在中央政府大力推广红茶事业的时候,勐海茶厂却仍承继了传统普洱茶的生产工序,根据《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的记载,佛海茶厂在1941年有462担的圆茶经由泰国转运到了香港,这批早期的圆茶,开启了普洱茶所谓的“印字级”时代。可惜随着日本侵华战起,继之以国共内战,佛海茶厂忍痛撤厂,私人茶庄也陆陆续续停产,或前往东南亚的越南、泰国、、香港等地。总括这个动荡不安的时局,因为战乱频传,茶园荒芜,茶叶产量降低,茶叶出口数量也逐渐下降,整个中国的茶叶生产,跌到了前所未有的谷底。



不同茶区各有名  


     在这个时期,云南省经历了一连串的战乱,以及政府大力推广红茶技术,云南省从事茶叶相关事业的人,对于普洱茶的认知,是否有了改变?六大茶山以及附近以外的其他地区,所产的茶算不算是普洱茶?或是有其它的称谓呢?


     根据方国瑜的《闲话普洱茶》一文的叙述,早在《新唐书》的记载中,以肉食为主的藏族,日常就以茶解油腻,称之为酥油茶。青康藏高原鲜少产茶,茶大半是藏族用马匹向云南茶商换来的,这条商路也因此称为“茶马古道”。


     此外,大理(下关)因为位于“茶马古道”的要津上,成为茶叶的集散地。《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记载着:


    {.....民国五年,(1916年)云南沱茶首次定型加工为现在的碗形沱茶.......当时下关永昌祥沱茶负有盛名,因其配料有特点,取勐库茶香浓厚,凤山茶兼具外形美观之优点,故产品盛销不衰,为其它牌号所不及。P.15}


     可见今天大理的下关一带,当时是以{云南沱茶}或是{下关沱茶}的名称销售。后来1941年云南省茶业公司在下关建立康藏茶厂,并在1950年更名为下关茶厂,至今依旧以{下关沱茶}、{云南紧茶}的名称与品牌销售,并且一直是“酥油茶”的茶叶供应地之一。


     此外,根据《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的记载:“光绪末年(1908)顺宁府太守琦璘,号叔敏,与当地知名人士陈晓峰倡导种茶,引种双江勐库茶籽,初种于城后凤山,蔚然成园。此后即推广普及全县......P.15”


     此段文字说明了滇西的双江、凤庆一带,在清末时期茶区开始逐步发展。事实上,1939年顺宁就建立了顺宁实验茶厂,也就是今天的凤庆茶厂,以“红茶”的研究生茶为主;而后来五零年代的福禄贡茶,内票上也写着“本公司经营茶叶历史悠久。专办凤山旧年雨前春茶.....”


     接着《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在“民国时期茶事先兴后衰”一段,进一步记载:“民国年间,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校长为景谷县乡绅纪襄廷题词【景谷之茶,衣食万姓。莊蹻之后,在公一人】......今景谷青毛茶是全省收购标准的代表样......(P.15)”


     换句话说,除了凤庆之外,景谷一地也有茶叶的生产,今天我们还可以见到早年景谷茶厂生产的砖茶、紧茶。


      因此,虽然云南省除了六大茶山之外,大理、凤庆、景谷.......等地都产茶;也虽然今天在台湾香港的茶友大约都认为下关茶厂的圆茶、七子饼、沱茶、紧茶、砖茶等,乃至于景谷砖茶、紧茶,都是属于普洱茶的范畴,可是在当时,确实不曾出现如“下关普洱团茶”、“永昌祥普洱圆茶”、或是”景谷普洱紧茶”、“凤庆普洱沱茶”这样的名称。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民国初年这段时期,普洱茶的涵义,变化是很小的:其一的改变是原来称之为“团饼”的形状中,加入了“可以兴砖茶”,这种砖茶重量357公克,体积为15*10*3公分。其次,佛海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给了“中茶牌圆茶”这样的品牌,“圆茶”之名似乎就是始於此。至于部分茶厂移往越南、泰国、香港等与云南省交界的边境附近,继续用当地的茶青制造茶品,这些茶品中,尚可见到的部分,例如:鸿泰昌號圆茶、河内圆茶.....等等;以及产于景谷、凤庆、大理一带的茶品,虽然在制茶工序上,或许彼此相近,但是一般而言,产在当时当地的这些茶品,似乎都有自己的品牌名称......


定义改变因政治


     1950、60年代,是普洱茶定义起变化的关键年代,当时大陆地区经历了人民公社、生产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的运动。


      人民公社对云南茶叶生产的最大影响,就是私人茶庄逐渐式微,代之以公营茶厂。根据《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的记载,1950年起大陆地区换了政权,公司名称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到了1954年,全国的茶叶实施统一收购,计划分配,私人茶庄所经营的茶叶,一律纳入国家计划的安排。1957年当时全云南省境内的茶厂,以凤庆、勐海、下关、临沧最具规模,已经全部都是公营茶厂,那么品牌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或者说,品牌自然就统一了,因此,人民公社运动开始之后,不论云南那个茶厂,生产的茶几乎都叫“中茶牌”:“中国茶业公司的品牌,私人茶庄以品牌来建立信誉品质的方式,至此消失。”


      生产大跃进运动,对云南的生产而言,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的记载:1958年开始,云南省财贸办公室,要求各级政府扩大茶叶的生产量,”鼓足干劲,千方百计完成任务。于是各茶区全民上山,大采茶叶,普遍出现一把捋【抹光头】的采法,甚至砍树摘茶,帚落地茶以充任务......”茶树成了【三炷香】的光丫枝,生产下降严重。原有老茶园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茶叶产量减少,品质也因此下降。从1958年起,茶叶的产量持续下滑,一直到1962年时,该年的茶叶产量竟比上一年减少了16万亩。而当年的总产量也不过约47万亩。没有永续经营的观念,大自然回报的结果,竟是如此残忍。


     而对于茶树的摧残,还不止如此。1958年9月16日,中国中央毛主席说:“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发茶园”,在这个号召之下,云南也掀起了发展新茶园的高潮。可惜,根据《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的说法,因为栽种开垦是群众运动种植,所以质量普遍不高,造成缺株少塘的情况,因此出现了【头年种,二年荒、三年变成放牧场】的情形。一直要等到1975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茶树的栽种,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才逐步恢复生机。换句话说,当我们读文献资料写着哪一年又增加茶园多少万亩的时候,很可能并非是茶叶成长发展,反而是又多出了不少【牧场】,即便还是茶园,产值也不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那些需要人工摘采、被视为低产能的乔木老茶园,在这几年几乎砍伐殆尽;取而代之的,则是所谓的灌木新茶园。根据1979年在红河州元阳县召开的【新茶园密植速成高产学术研讨会】所示,灌木新茶园的密植程度是每亩种茶三千到五千株为好。这样的密植,一方面就无所谓生物多样性于其间;另一方面,土壤的养分也无法负荷这么多茶树的生长,换句话说,人工施肥在所难免。此外,为了提高效率,以机械取代人工采收茶叶,以及施打化学农药也是必然程序。这些都是灌木新茶园的特质,而其影响所及:一是茶叶中成分的改变、二是茶叶的养分含量减少、三是茶叶品种逐渐产生变异、四是茶叶中农药残留形成食品安全卫士的一大顾忌。


     1966年6月风起云涌,文化大革命龙卷中国大陆,普洱茶也因此改观。我们是这样认为的:如果说人民公社运动,对于普洱茶事业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茶庄】;生产大跃进运动,对于普洱茶事业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茶树】;那么文化大革命,对于普洱茶事业的发展,影响最大的要算是【茶人】。


      其一是搞政治斗争,消耗掉大部分的精力。1967年起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茶业公司进驻军事代表,督促执行【抓革命促生产】。而由于批判斗争继续深入扩大,导致职工思想混乱,职工们认为【抓革命保险,抓业务危险】,因此宁可批判斗争,也不敢沾惹茶业的生产业务,根据《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的资料,1969年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的职工,仅剩下11人。人们无心茶叶生产,加上生产大跃进运动对于茶树的残害,导致1965年时,茶叶出口5.2万担,1968年降为3.17万担,1973年居然只剩下204担,接近全部停止出口!


      其二是受政治运动思想影响,采收茶叶不讲究品质。根据《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的记载:“由于当时贯彻执行质量验收制度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关、卡、压,加以批判。因此收购不讲质量,收进了无用的粗老茶、野生茶,甚至假茶近万担,积压在库多年,最后作财产损失,报销数十万元。(P.21)”


     今天尚可以见到内飞上印着“云南省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出品”的【文革砖茶】,大约都有条索细长,掺有枝梗、老叶的问题,品质也相对不稳定,这就是采收茶叶不讲品质的证明。


       其三是对于传统的批判,使得茶叶工艺文化的技术与认知延续,出现断层。文化大革命,顾名思义,就是革传统文化的命,就是以【无产阶级专政】来革【资本主义】的命。因此,数百年留下来的种茶、制茶技术,在红卫兵的眼里,自然要归类成必须【破旧】的传统文化范畴;而所有茶叶的销售事业,就成了走资派的勾搭,也要消灭掉。在这种政治斗争的环境下,历经风风雨雨十个年头,已经足够让人沉默,甚至遗忘。谁会在乎到底什么叫普洱茶呢?谁会留意普洱茶的产地范围、生产工序、品质优良的问题呢?因此当勐海茶厂的厚砖,包装纸上用了【普洱茶砖】的名称,下关、昆明等茶厂推出的砖茶也称为【普洱茶砖】时,似乎已经没有人在意品牌的问题;而为了提高生产量、为了达到【当日出厂、立即饮用、兼具陈韵】的经济、品质目标,在种茶方法上、在生产工序上所做的实验与改变,似乎也不必考虑传统的经验,甚或承担传统的【包袱】了!


      因此,就在文化大革命之后,普洱茶的定义彻底改变了,或者更贴切的说,是遗失了。因为原先制茶工序和茶叶产地,是判断是否是普洱茶最重要的标准,如今为了发展经济,制茶工序已经与传统分离,也很难说是从传统改良、蜕变出来。至于产地在哪里,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对于深爱着普洱茶的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系列的问题呢?有空到七子茶庄沁圆號摆一摆,让我们一起共同揭开普洱茶神秘的面纱,让它回归到应有的立场!


       七子茶庄-好茶喝健康!

       品质源于真诚!

       用真诚和时间沉淀出百年老店!

       真诚不是说的而是做的!

       沁圆號-好普洱

       沁圆號普洱茶,纯正年份普洱茶的标杆!值得信奈的健康选择!

      品沁圆號,身调气顺,元亨利贞!

从来不喝安化黑茶,现在开始天天喝了。这是为什么?

安化黑茶有哪些功效特点?

答:安化黑茶的主要功效是消食去腻、降三高。此外,黑茶还具有补充膳食营养、抑制动脉硬化等功效。

 

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清脂肪,减肥胖;②清肠胃,助消化;③清血管,降三高;④清毒素,护肝肾。

 

为什么说黑茶可以降“三高”?

 

答:我国著名茶叶专家,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教授研究发现黑茶对人体健康有利,其主要作用表现为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刘教授还通过模型评价发现,千两茶和茯砖茶对除压、降脂、降血糖有明显效果,对控制人体脂肪和体重非常有帮助,这早已被人们实践所证明;此外,千两茶的提取物对胃癌细胞、肝癌细胞的扩散有抑制作用。

 

为什么黑茶能够降血压血糖

答:安化黑茶中的茶氨酸能起到抑制血压升高的作用;生物碱和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驰,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舒张血管使血压下降;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

 

安化黑茶中特有的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能降低人体内的血糖含量,研究证明:给小白鼠注射茶多糖7小时后,其血糖含量下降70%。

 

为什么说黑茶能够降血脂

答:黑茶中的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因而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从而减少动脉血管壁上脂肪的沉积,降低动脉化的发病率;还可以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机体内的脂肪含量。

 

科学家们通过人体试验发现,与饮用普通水的人相比,饮用茶水的人每天热量消耗平均要高出67焦耳,脂肪氧化率要高出12%,这证明了黑茶具有降脂减肥的功效。

 

黑茶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些

答:①治肠炎是黑茶的一大功效,特别是陈年黑茶对治疗慢性肠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③黑茶消食去腻,有“消宿食”“消积食”“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等功效。

 

④黑茶通便,有“利肠通便”“利二便,通大小肠”等作用。

 

喝黑茶为什么能暖胃

答:黑茶是后发酵茶,且是通过蒸压加工而成,刺激胃的咖啡碱通过汽蒸挥发减少,已经不刺激胃肠了;黑茶中富含茶黄素等温性物质,热喝具有很好的暖胃效果。

 

安化黑茶的美容功效?

 

答:安化黑茶,具有明显的行气活血、化淤、调和脏腑的作用,其活血功效显著。女性脸色不好或脸上长斑、月经失调、痛经等症状,都和气血运行失常,淤滞于子宫或面部有关。一旦气血畅通,自然就会面色红润、身体健康。“因为能活血,所以能美容”。

 

安化黑茶从深层排毒,消除人体内肝、肾、肠道毒素,其排毒功效显著。茶中的多种矿物质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缓解精神压力,能有效地调节女性内分泌。人体排毒功能强,内分泌正常,就能消除满脸倦容和晦暗皮肤,皮肤自然就会光洁亮丽。“因为能排毒,所以能养颜”。

 

安化黑茶适合哪些人喝

答:适合所有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朋友饮用,包括婴儿和老人。很多男士也爱喝。特别适合:消化不良、精神不振、体形肥胖、懂得享受、追求高雅的女性群体。

 

茯砖茶中黄色点点是长霉了?

 

答:不是长霉,而是“金花”,且越多越好。“金花”是一种“益生菌——冠突散囊菌”,具有较强的降脂降压、调节糖类代谢功效,因而有“黄金铂金不如黑金”之说,其颗粒的大小会随着酵化而发生变化,茂盛的时候似“米兰”,萎缩时会变小,甚至变成白色的小斑点,但不影响其品质和功效。

 

茯砖茶减肥会反弹吗?

 

答:茯砖茶最大功效是刮油,饮用后会感觉到肚子特别饿,如果因为肚子饿吃得比平常多,就会反弹。合理饮食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反弹,茯砖是纯天然生态饮品,安全无毒副作用。

 

哪些人可以喝茯砖?

 

答:有三高的、肥胖的、经常喝酒的、爱喝黑茶的、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都宜常饮茯砖茶;饭前饭后半小时以内建议不要大量饮茶水,以免冲淡胃液。

星球测评 | 何为岩韵?怎么买到高性价比岩茶?



上期我们从“挑选男朋友”的角度向朋友们分享了“水、肉、大”的岩骨花香的“基本身份特征”——

比如原生家庭:树种

性格:滋味

特长:产量高,名声大

加分项: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送礼不过大红袍!


这期我们来探讨一下啥是岩韵,这似乎是一个很中国式的审美问题,其实也不尽然。

“韵”“气”都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审美名词,正气、义气(广州小伙伴过冬基本靠“一身正气儿”)这个"气"如何理解,茶叶中的"茶气"是啥玩意儿,咱们下回再细聊。这期,就先说说“韵”,所谓“岩茶的岩韵”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回忆一下,在你的字典里,何为韵?

很奇怪,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很多人对茶,有一种水很深、很玄的误解呢?

同样一个常见字,比如,你放到聆听一首音乐、品尝一款美食、欣赏一种艺术,你不会吐槽,为啥这个"韵"字前面加一个茶,大家就觉得茶人在故弄玄虚了呢?

说回"韵",我们恐怕从小学就会开始接触到,比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是音乐的韵,“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诗词歌赋的韵,还可以用来形容舞蹈、摄影、美术甚至是建筑,当代世界著名小提琴家谢林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尤其是建筑,它的韵律美表现在重复上,是一种间距、形状等有逻辑的“搭建”,就好像一组完美的五线谱。

我们会为一首歌潸然泪下、会为一幅画驻足、会深深的记住小蛮腰(广州塔)的样子,会觉得它们很"有韵味",你感受到这些美好事物背后的共通点了吗?

对,这就是

因为它们都会给你留下“记忆点”,以它们各自独特的方式。

当你再次听到这首歌、看到这幅画,你会有联想,甚至有“回到从前”的错觉。

这就是韵的体现方式,有喜有悲,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共鸣。

如果说“味”只是感性世界里的那些一般性的感官体验,那么,对于那些特别深刻、美妙而持久的体会,我们便可称之为“韵”。

所以,一款好茶,就和一道怀石料理、一首经典歌舞、一部经典电影、一幅经典绘画一样。。。。。。当茶汤在口腔回荡,直接刺激你的口鼻,当然也会有让人油然而生美好感觉的"韵"。

那么,回到具体的岩茶,其中所指"岩韵"又是什么呢?

当我们在"韵"字前面加一个岩字,这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何为岩韵?


喝茶大都是愉悦的,因为茶叶中的氨基酸会刺激我们大脑释放多巴胺,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说喝茶有“恋爱的感觉”了。而茶的韵味,就好比我们听了一首动听的旋律,听完还会回味,茶汤也是。

最重要的感觉就是,当你喝到一款有韵味的茶,它会让你安静下来、停下来、吸引你的注意力,所以“岩韵”首先说的就是这款茶对你很有吸引力,你很喜欢。

所以,好茶就像一首好歌、一部好电影、一篇好文章,能唤起人的好心情。

那武夷山的岩茶之韵,又有怎样的风味特征呢?

如果你去过武夷山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看着眼前一座座山峰俊秀,置身氧气森林无敌胜景,你会很自然的产生"美好如斯"的感叹。

生于斯、长于斯的武夷岩茶,正是合了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茶"的特点。

正岩茶特色——甜——氨基酸含量高

这与武夷山独有的生态环境有关,来来来,我们先看图~

丹霞地貌,奇峰突兀。武夷山的山体属沉积岩,相对疏松,镁、铁、锌、钾等矿物质丰富,生长在这么有营养的环境下,茶叶的内涵物质当然丰富啦,香气滋味那是棒棒哒;

光照以漫射光为主。丛林植被茂盛,直射光少漫射光多,坑、涧地处低,光照不会太强,而有些人以浓、强度判别是否为正岩茶,是有偏颇的。正岩茶有浓强度高的,但浓强度高的不一定就是正岩茶,这点很重要,要记住哦~

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沉淀,这个道理你肯定懂,想想为啥吐鲁番的葡萄为什么那么甜;

水雾丰富,雨后湿润的空气被锁在山涧的小环境里,不易散去,负氧离子丰富,氨基酸含量高。其中,奇丹的氨基酸含量最高可达16%(绿茶的氨基酸含量通常在8%-9%),这个数据一出来令很多专家惊叹呢~

韵——全方位的感觉

这里的觉不只是味觉,还包括嗅觉、体感、精神层面享受记忆


如何体会岩韵?

啜吸法品饮茶汤,慢咽(正如清代袁枚所说的“不忍遽咽”)。喝茶时,一边吞咽一边呼气,体验喉部清凉、润甜的舒适感,茶香从口腔连接到鼻腔直至头顶,似通窍之感(像是吃了淡淡的薄荷糖),齿颊留香。

袁枚,清代文学家、评论家、诗人、美食家。他之于武夷岩茶品饮之道的最大贡献在于:以美食家的角度品评茶味,并且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文。

乾隆四年,70岁的袁枚来到武夷山,游览了幔亭峰天游寺,在《随园食单》中的茶酒单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以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我震其名愈加意,细咽欲寻味外味。杯中已竭香未消,舌上徐停甘果至。叹息人间至味存,但教鲁莽便失真。卢仝七碗笼头吃,不是茶中解事人。”在他看来,岩茶之味是茶中的人间至味。


如何选择性价比高的岩茶?

根据小伙伴们的行为习惯,我们做了两种攻略:


自主学习型:适合有时间,求知欲更强的朋友


1.多读一些岩茶书籍(如《武夷岩茶百问百答》),了解科学、正确的岩茶知识,学会区分不当言论;网络上的不当言论有很多哦,比如:武夷山海拔越高的茶越好;焙火越重茶汤越浑浊;焙火越重品质越高。

2.多喝、多买、多入坑(交学费),喝茶用脑,实践出真知(嗯,喝懂茶真得靠智商)


喝茶时注意四点:

①看干茶、闻干茶

看干茶:干茶粗壮、紧结、乌润。如果有黄片(粗老大叶)干茶会比较松散、不成型。

闻干茶:干净、无异味

②看汤色:干净、透亮,即便用“破坏性”方法进行冲泡(100℃水闷泡1-3分钟),也只是颜色加深,茶汤依旧透亮。

③观察身体感受:茶汤喝下去的舒适感,香气、滋味是否令你愉悦。不好的茶身体会有排斥的反应,难以下咽,不想再喝。



④看叶底:鲜活、油亮、肥厚柔软有弹性

你学会了吗?

被动学习型:适合“拿来主义”,有啥喝啥的人群


这类朋友可以多看以“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的测评类文章、视频,比如茶叶星球(没错,这是广告,哈哈);或者选择则专家推荐,优中选优,少入坑。


价格入门:多少钱一斤起步?

品质过关的岩茶是有基础价格的,因为岩茶的产量少,你知道吗?正岩茶只有72平方公里~(内心苦涩,不知喝了多少A货正岩茶o(﹏)o)

而且岩茶的制作成本很高,比如,茶园养护成本、人工采摘、人工挑拣的成本,而且岩茶需要反复焙火,制作工期长(6个月),制茶经验丰富的师傅费用也高,这些环节都表明了岩茶不可能便宜!!!

ememmmm,入门级岩茶起码是400/斤起

另外,喝茶也是一个晋级的过程,就像打小怪兽一样,随着经验的积累,你对茶叶等级会有更高、更深的认识,最终打爆大BOSS。

重点来啦:所有的茶都可以用“破坏性”(审评)冲泡方法来判别,多数时候都不会吃亏,因为我们的味觉、身体不会欺骗我们!

“破坏性”(审评)冲泡方法:高温+坐杯(100℃闷泡1-3分钟)


为啥岩茶这么好喝?有啥秘诀吗?

为啥?因为制作工艺呗~大师和大厨一样,工夫很重要!岩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制作工艺:做青、焙火

做青:这是非常漫长的过程,根据茶叶的状态做青数次,从下午6点左右到第二天凌晨3、4点。我喜欢把乌龙茶叫做“熬夜茶”,制茶真的是熬心血,每到茶季,制茶师傅们的生物钟都混乱了,好辛苦。

什么是做青嘞?它有两个工序:碰青晾青,并且交替进行。碰青——茶叶相互碰撞的过程中,茶叶外缘的细胞壁破损,形成绿叶红镶边的状态,芳香物质不断释放、变化的过程;碰完之后晾一会,让受损的地方“自我修复”一下(主脉的水分流向叶缘,补给受损地方,重新舒展)。

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的人生?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焙火:更是漫长的过程,岩茶要至少三道焙火,从4、5月到10月,半年的时间,根据茶叶的状态进行焙火(焙火越重、存放时间越长,茶叶越黑)。但并非越黑越好,要做到“焙熟、焙透、不伤茶”,让茶叶始终保持活性,吐纳呼吸。(焙火是啥?请看下面的“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另外,根据岩茶的制作工艺,要在秋冬季才能喝到当年的新茶。有些茶焙火重,需要放置1个月,退火后再喝滋味更佳。所以,岩茶不像绿茶,追求“绝对新鲜”。

PS:岩茶油润度好并非高品质岩茶的重要标准,有些茶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其油润度才会慢慢展现出来。


茶叶星球の秒懂百科

①岩茶客们常聊到的「蛤蟆背」是什么?

焙茶的时候,火温和时间达到一定程度,茶叶受热膨胀鼓起来,表皮和叶肉分离形成的气泡点,如蛤蟆的背部一样,这个就被人俗称“蛤蟆背”。But,这个不能作为评价岩茶品质的标准。

你听说过铁观音的“蜻蜓头”吗?未来某期告诉你~

“焙火”是啥?

你是不是以为把茶叶放在火里“烧烤”?NoNoNo!

焙火类似于烘焙蛋糕、咖啡豆(有些重焙火的岩茶闻起来与咖啡熟豆相似,就是这个原因啦~属于“火攻香”),主要目的是把茶叶里的水分、青气蒸发掉,干燥是所有茶叶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焙火是干燥的一种方法),只有水分达到一定标准后(通常是6%以下)才可以长期贮存。传统的烘焙(碳焙)是把茶叶放在焙篓上,下面用炭火的热量慢慢烘干茶叶,有点像广东人煲靓汤“文火慢炖”

岩茶的焙火非常讲究,其他茶叶焙火1-2次,而岩茶焙火至少3次,甚至5、6次,从四五月份采摘鲜叶,到最后一次焙火,要经历6个月之久,做到“焙熟、焙透、不伤茶”,让茶叶始终保持活性,吐纳呼吸。

焙火工序非常考验制茶师傅的技艺和经验,这就是上一篇文章开篇讲到,为啥传承技艺那么重要,为啥有那么多非遗传承人了。


②为什么没有老丛肉桂?

答:肉桂是近几十年的优良品种(有好种、好养、好活、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性),最老的肉桂有50余年。而水仙是老树种,有百余年,所以称为百年老枞。通常80岁以上称为“老枞”,不到80岁但树龄比较高的叫做“高枞”。



下期预告


写在后面的话

茶为国饮,什么是国饮?老百姓喝得起,可以天天喝、门槛低、味道好、对身体好的才能称为国饮。但很多人不喝茶,为什么?

水太深、不会选、不会泡......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茶叶把年轻人拒之门外。作为不年轻的90后、00后,我们要为茶叶发声!茶,并非玄学!它喝起来真真切切。“一片树叶落入水中,改变了水的味道,从此便有了茶。”至于茶艺、茶道等我们老了,自然有所体会。我们想做的是:让你爱上这杯茶。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评测同类茶叶,以直观的视频、图片分享每款茶的品质特征,帮小伙伴们挑选适合自己的茶,然后,爱上茶!


找到约9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