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四川的绿茶有哪几种

找到约96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红茶分为哪几种,哪种红茶最好喝?

  想必大家对红茶并不陌生,在六大茶类中,红茶与绿茶有着坚实的的饮茶人群基础,喜欢喝红茶绿茶的人太多了。红茶主要分为3种,即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我国出名的红茶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等。

  红茶分为哪几种

  红茶主要分为3种,即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这三类的代表茶分别如下:

  1、小种红茶:正山小种、外山小种。

  2、工夫红茶:祁门工夫、滇红工夫、川红工夫、昭平工夫、闽红三大工夫(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宁红工夫、九曲红梅、英德红茶、金毫红茶等。

  3、红碎茶:宜兴红碎茶、南川红碎茶、云南红碎茶。

  哪种红茶最好喝?

  1、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现在世界上的红茶都是在正山小种的制茶基础上创新,可以说正山小种是红茶的“先祖”。正山小种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来自福建武夷山。

  正山小种经过熏制使得茶叶乌黑油亮,但是泡成汤水后,颜色为深琥珀色,通透清澈。汤水闻着香气浓郁,喝起来滋味纯正,香醇可口,是经典红茶的味道。

  2、仙雾凤茗

  它是来自四川的一款红茶,仙雾凤茗是红茶中的新贵,属于四川十大名茶之一的“天府龙芽”;同时还享有“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荣誉称号,且自上市以来获得多项大奖。

  仙雾凤茗的产地四川位于我国西南茶区,是历史最久远的茶区。这里的茶树是当地适宜的环境孕育出来的,没有经过任何人工移植,因此这里的茶叶滋味十分古老,味道独特,深受茶界认可。

  此茶独具“早、嫩、”的特点,茶条乌黑油润,茶汤是独特的“橘糖香”夹杂着“木檀香”,滋味特别,深受广大茶客的喜爱。

  3、信阳红

  信阳红一定称得上“茶界新贵”。信阳这个地方虽然没有原始茶树,但是这里的环境适合茶树生长,早在千年前这里就移植了茶树,且成效显著。早在唐朝时,信阳的茶就被列为贡茶。

  信阳的绿茶非常不错,从古至今都未没落,这里的信阳毛尖享誉世界。21世纪,茶叶的创新达到了顶峰。现代制茶工艺多样,信阳茶区也改进制茶工艺,在2011年的时候“信阳红”问世。

  信阳红自问世以来,深受茶界赞颂。它的原材是取自高纬度的鲜嫩茶叶,使得此红茶滋味醇厚且带着清爽的感觉,板栗香夹杂着桂花香,显示出独特的“信阳茶韵”。

  4、滇红

  “滇”是云南的简称,“滇红”指的就是云南的红茶,是汉族茶农在民国时制造出来的茶叶品类。滇红可细分为五种,这五种分别是:滇红金针、滇红金丝、滇红金芽、滇红金螺、滇红松针。其中滇红松针的价格最低,可以作为口粮饮用。

  云南的土壤为砖红壤与赤红壤,红壤的PH值偏酸性,所以滇红的口感也是独具特色。它的滋味浓、强、鲜,比较偏重,第一次喝可能会不适应。

  5、祁红

  祁红指的就是祁门红茶,一种来自安徽的红茶品类。在茶界素有“祁门红茶第一香”的说法。

  祁红是中国红茶的代表,滋味自然不用说,十分美味。祁红还是英国王室和英国女王的最爱饮品。它名声远扬,是红茶中的珍品。

  红茶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1、强壮的骨骼

  红茶品种适中,口感宜人,微量营养素丰富等元素,能增强心脏血液循环,也能减少体内钙的摄入,而且红茶中含有锰,经常饮茶能强健骨架。

  2、利尿

  在红茶中咖啡因和香料的联合作用下,增加肾内血流,增加肾球滤过,扩大肾微血管,抑制肾小管在水中的再吸收,导致尿量增加,促进体内乳酸、尿酸的释放,过量的盐度、有害物质等,以及心脏病或肾炎引起的水肿的缓解。

  3、生津清热

  夏天喝红茶可以解渴解热,因为茶是多酚、蔗糖、氨基酸、果胶等,会刺激唾液分泌,引起口腔滋润感,产生清凉,同时,咖啡因控制视山的温度中心,调节体温,也刺激肾脏,刺激热量和污垢的分泌,保持体内生理平衡。


那种绿茶好喝?如何辨别绿茶的好坏

  绿茶的种类有很多种,其中最为知名当属西湖龙井。绿茶包括哪几种茶:碧螺春、西湖龙井、湄潭翠芽、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大佛龙井、黄山毛峰、安吉白茶、庐山云雾、太平猴魁、日照绿茶、都匀毛尖、蒙顶石花、恩施玉露、竹叶青、汉中仙毫、婺源绿茶、峨蕊茶、古丈毛尖、金坛雀舌、雁荡毛峰、乌牛早、老竹大方等。

  绿茶有哪几种?

  1、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

  2、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

  3、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叶底尚嫩匀;

  4、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

  5、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6、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

  7、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8、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9、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肖山等县。

  10、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11、烘青绿茶:是用烘笼进行烘干的,烘青毛茶经再加工精制后大部分作熏制花茶的茶坯,香气一般不及炒青高,少数烘青名茶品质特优。以其外形亦可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条形烘青,全国主要产茶区都有生产;尖形、片形茶主要产于安徽、浙江等省市。其中特种烘青,主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诸紫笋。尤其采自高山雾罩红土所生之茶具有野兰之香,沁人心脾!

  12、晒青绿茶:是用日光进行晒于的。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13、蒸青绿茶:以蒸汽杀青是我国古代的杀青方法。唐朝时传至日本,相沿至今;而我国则自明代起即改为锅炒杀青。蒸青是利用蒸汽量来破坏鲜叶中酶活性,形成千茶色泽深绿,茶汤浅绿和茶底青绿的:‘三绿”的品质特征,但香气较闷带青气,涩味也较重,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我国从80年代中期以来,也生产少量蒸青绿茶。主要品种有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中国煎茶,产于浙江。福建和安徽三省。

  那种绿茶好喝

  1、苏州碧螺春

  苏州的碧螺春历史十分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个绿茶受到了众多才子的喜爱。碧螺春有着浓郁的茶香,在民间又被叫作“吓煞人香”,但除了香味之外,它还兼具形美、色艳、味醇等特点。碧螺春外形呈现卷曲状,看起来较为纤细,泡茶之后,茶色嫩绿鲜亮,香味十分浓郁,喝起来甘甜清爽。

  2、浙江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是浙江最好的绿茶,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茶香味浓,有着明显的豆香,冲泡后,茶水黄绿明亮,十分清澈,喝起来略微苦,但苦味不会残留太久,不一会嘴里就会有甘甜的感觉,令人回味悠长。

  3、四川竹叶青

  竹叶青的名气可能没有这么大,如果不是真的仔细研究茶,很少人都没听说过竹叶青茶。但是竹叶青茶是四川十大名茶之首,曾经获得中国茶叶类品牌实力指数冠军。竹叶青的外形比较扁平,做好的竹叶青茶饼十分匀称,冲泡之后,茶水呈现嫩绿状,香味浓郁持久,喝起来鲜嫩醇爽。

  4、陕西午子仙毫

  午子仙毫历史十分悠久,根据历史记载,它在秦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在盛唐时被奉为贡茶,被称为“茶中皇后”。午子仙毫外形和兰花相似,茶叶呈现翠绿状,冲泡之后,茶色明亮,味道鲜醇,香味持久。

  5、河南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被很多茶友誉为“绿茶之王”。信阳毛尖即使采摘晒制之后,颜色依然十分翠绿,冲泡之后,回甘和耐泡度都不错。入口十分清爽,口感可能会略微苦涩,但是回甘清甜,香味持久,喝了之后留有余韵。

  教你如何辨别绿茶好坏

  1、如何分辨春茶、夏茶和秋茶

  春茶外形芽叶硕壮饱满、色墨绿、润泽,条索紧结、厚重;泡出的茶汤味浓、甘醇爽口,香气浓,叶底柔软明亮。夏茶外形条索较粗松,色杂,叶芽木质分明;泡出的茶汤味涩,叶底质硬,叶脉显露,夹杂铜绿色叶子。秋茶外形条索紧细、丝筋多、轻薄、色绿;泡出的茶汤色淡,汤味平和、微甜,香气淡,叶底质柔软,多铜色单片。

  2、如何分辨新鲜绿茶和陈旧绿茶

  新鲜绿茶的外观色泽鲜绿、有光泽,闻有浓味茶香;泡出的茶汤色泽碧绿,有清香、兰花香、熟板栗香味等,滋味甘醇爽口,叶底鲜绿明亮。陈旧绿茶的外观色黄暗晦、无光泽,香气低沉,如对茶叶用口吹热气,湿润的地方叶色黄且干涩,闻有冷感;泡出的茶汤色泽深黄,味虽醇厚但不爽口,叶底陈黄欠明亮。


中国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源自中国,茶文化发源自中国。然而根据近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人均每年的茶叶消费量却在世界上排到了第十九位。排在前几位的,反而是英国,爱尔兰这些不产茶的国家。


当然,英伦风的茶是要加很多东西的


没有自然条件长出茶叶的西方国家,反而成为了茶叶的消费主力,这很显然是因为茶叶的成功传播。


那么茶叶这种来自东方的神奇树叶,是如何漂洋过海,传向西方乃至世界的呢?


南方有嘉木


其叶有真香


《诗经》有云:采茶薪樗,食我农夫。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茶已经开始作为一种饮料,并在秦汉之后,饮茶之风日盛,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而茶文化,也随着中华文明的前进而不断发展着,衍生出了诸多的茶叶制法。


不同发酵的茶


从右到左:绿茶,黄茶,乌龙茶和红茶


与此同时,随着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茶,在宋朝开始也逐渐传到了周边的日韩等国,并在当地生根发芽。茶叶的传播,最早是以东亚文化圈的整合而展开的。


直到大航海时代开始,西方人才第一次正式接触到茶叶。如公认的第一个品尝中国茶的欧洲人,葡萄牙人加斯帕·达·克罗兹神父曾在他撰写的《中国志》中写到:如果有人或几个人造访某个体面人家,那习惯的做法是向客人献上一种他们称为茶的热水。


葡萄牙人也是选对方向了


才能在东方占得先机


但真正将茶传入欧洲的是后起之秀荷兰人。十七世纪开始,低地国家完成了独立,荷兰东印度公司日益兴盛。之后,荷兰东印度公司指示每艘商船都要从中国以及日本运一些茶回国,由贵族自上而下地引发了欧洲的饮茶风潮。


虽然东南亚本身的热带产物也很重要


但参与到东亚尤其中国、日本的贸易体系


才是真的利润丰厚



十七世纪中期,茶叶开始经由荷兰商人之手传到英国。但最开始,茶在英国并不是作为饮料,而是被包装成一种治疗百病的神秘东方树叶,并成为了第一种在报纸上推销的商品。


《科勒的药用植物》中的茶树



当时的人们可以在咖啡馆买到茶叶和茶制品,尤其是红茶以其柔顺的口感,能提神,祛除寒冷的功效,比酒健康等优点,很快获得了上流社会的好评。不过在刚开始,囿于高昂的价格,茶叶只流行于少数贵族之中。工人阶级和贫民与这种神秘的饮料基本是无缘的。


直到三次英国对荷战争后,茶叶才开始直接从中国进口到英国。然而,此时茶叶的价格依旧十分昂贵,对广大群众来说仍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很贵族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英国国力日益强盛,逐渐成为“日不落帝国”,茶叶在英国也慢慢走进了千家万户。然而日益巨大的茶叶进口额,背后却与我国近代的血泪史息息相关。


十八世纪的中国,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在此基础上中国经济高度自给自足。如此一来,欧洲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十分狭小,几乎找不到销售市场,唯一的例外是中国对白银的大量需求。如178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的财库尚有二十余万两白银盈余,翌年反而出现22万两白银的赤字。


欧洲人在美洲发现发现的贵金属


最终也大都流向了东亚、南亚



为扭转由茶叶贸易产生的巨额贸易逆差,东印度公司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贩卖鸦片,以求逆转贸易逆差。但鸦片比之茶叶,显然是祸国殃民的成瘾品,很快遭到了中国政府的阻截。鸦片战争由此爆发,并以此为标志拉开了近代中国屈辱史的大幕。


“臣有两句诗不知当讲不当讲”



溪边奇茗冠天下


武夷仙人从古栽


中国虽然是茶叶的故乡,但在如今的茶叶种植业,却并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斯里兰卡,印度等国在茶叶产量,出口量,创汇量中的部分指标甚至胜过我国。而十九世纪英国一位叫罗伯特.福琼的植物学家,正是将茶树籽带到这些温暖地区的人。


英殖民地的茶叶产量曾在近代大幅超越中国


而待中国政治经济状况稳定后


又再次初步夺回曾经中国的份额



福琼受东印度公司的委托,曾两次前往中国,以获得品种优良的茶树,并在其广阔的殖民地进行种植。福琼为了深入当时不为外国人开放的中国内陆产茶地区考察,剃了头发换上长袍,乔装打扮成中国人。


其主要路线大致为由上海出发,经嘉兴,杭州前往徽州、严州这些绿茶产区之后回到上海。在上海做一段时间的休整,之后又从宁波出发经衢州到达福建武夷山的红茶产区,最后将得到的种子,茶工等带到今天印度的喜马拉雅山南麓。


一路运到阿萨姆也是不容易



福琼的观察很有见地:红茶茶树(广东茶树)与绿茶茶树品种之间的差异很小,红茶与绿茶的主要差别在于加工的不同,并认为最好的茶叶是福建的红茶和徽州的绿茶。


广东丹霞1号茶树


在以他为首的一众植物学家的努力下,茶树在英国的南亚殖民地广为种植。当地酸性的肥沃土壤,热带季风的气候及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因喜马拉雅山的阻挡而形成的的大量降水,使当地迅速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红茶产区。


如今日闻名世界的阿萨姆红茶(产自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锡兰红茶(产自今斯里兰卡),大吉岭红茶(产自印度孟加拉邦大吉岭高原)等茶种,便是从那时起引福建武夷山脉的正山小种等茶种与当地野生茶树杂交而来的。


大吉岭茶园


由于茶树在英国各大热带殖民地的广泛种植,在1854到 1875年间英国茶叶进口量上升超过八倍,茶价迅速下跌,茶叶由此走进了英国千家万户的日常。而与此相对的,则是原产地中国国际茶叶贸易量的迅速下滑。


在印度种植茶叶成功后


英国人又将茶叶生产带向他的各个殖民地试验


比如英属东非



基于此,福琼被许多人认为是史上最大的商业间谍,他给当时脆弱的中国经济深深的捅了一刀。不过抛开民族情感想想,让茶叶只在中国种植这种贸易保护主义真的是长远之计吗?若非外国的竞争者压缩了中国茶的盈利空间,中国的近现代化革命,又将迁延多久才能发动呢?


除了茶叶之外


中国瓷器的霸权地位也在近代被动摇


而丝绸的地位更早就被其他国家模仿


在唐宋时代之后更是被日本动摇



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


前几个月一篇叫《万家中国茶企,为何利润不及一个立顿》的文章,在中国茶叶圈引发了轰动。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不争的事实,但当前中国的茶产业不及英国,甚至印度,肯尼亚,也是事实。在茶产业上,中国处于一个“种植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外销量第三,利润第四”的尴尬位置。


立顿可不止是一个立顿


欧美列强也不止一个联合利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茶业的衰落,或许从当年乾隆反对茶叶贸易,一把火烧掉价值六百万两白银的茶叶时便已经开始了。


当年中国茶叶多以家庭为单位种植和加工,规模小,效率低下,品质标准无法统一,自然难以与英国在印度大规模的茶叶种植园相竞争。而时至今日,中国茶企仍具有小而分散的特征,保留了许多小农经济时代留下的印记。



时至今日,在很多茶产区的农村,仍然有许多个体种植户在自家梯田种茶,然后家家户户的茶每年由茶商统一收购。各家茶树的品种,种植时间,加工工艺难免有差别,导致茶商收购后的茶叶难免参差不齐,标准难以规范统一。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叶明显很难满足在工业标准化社会下日益挑剔的消费者。


缺乏品牌意识,把品种当品牌也是中国茶企的一大通病。


受强调原产地而忽视品牌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使我国空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溪铁观音”等知名品种,却没有什么在国际上叫的响的品牌。这样的发展思路,毫无疑问将使我国的茶叶“土特产化”,连中国人自己都觉得土,就更没有工业化和国际化的空间。


还真说不上来什么品牌



当然,要把茶企做大做强,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之外,也离不开政府对行业的规范和引导。


例如,中国茶叶在西方市场难以取得突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农药残留过高和制作标准不统一,导致不得不“贱卖”。政府和行业公会加强相应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才能让中国茶叶有所突破。


当然对茶,我们也要有文化自信。如中国茶讲究外形,一芽二叶,采芽头等就成了我们的标准,机械化程度也就不得不相应降低。而英式袋泡茶则只讲究内在,把老叶和嫩叶一起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降低了成本。此类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的区别不胜枚举,不必为了追求工业化而完全抛弃。


毕竟对于中国人来说,袋泡茶固然便捷,但只有把茶叶用茶筷挟如紫砂壶中,用刚刚烧开的山泉水冲泡,倒在茶杯里,那溢出的腾腾香气才是茶的精华所在啊。


参考文献:


1.罗伯特.福琼:《两访中国茶乡》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5.07

2.马晓俐《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08

3.角山荣《茶的世界史》 玉山社 2004

4.矶渊猛《一杯红茶的世界史》 东方出版社 2014.5

5.环球时报《中国七万家茶企为何不敌一家立顿》

6.宗蕊《中国茶叶产业市场报告》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消费者与市场中心

本文出自微信公号地球知识局—— 中国茶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NO.656-中国茶与世界

作者:陈思远

配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棉花

【后语解析·中国茶史】


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已经无法确切地查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了,但是大致的时代是有说法的。并且也可以找到证据显示,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发源时间


简介


关于饮茶的起源,到目前为止是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说来,有神农说、商周说、西汉说、三国说。


发源地点


对这一点的探求往往集中在茶树的发源地的研究上来。关于茶树的发源地,有这么几种说法:


西南说


“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发源地。”这一说法所指的范围很大,所以正确性就较高了。


四川说


清·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以后,始有茗饮之事。”言下之意,秦人入蜀前,今四川一带已知饮茶。其实四川就在西南,四川说成立,那么西南说就成立了。四川说要比西南说“精密”一些,但是正确的风险性会大些。


云南说


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是茶树的发源地,这一带是植物的王国,有原生的茶树种类存在完全是可能的,但是这一说法具有“人文”方面的风险,因为茶树是可以原生的,而茶则是活化劳动的成果。


川东鄂西说


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巴山峡川即今川东鄂西。该地有如此出众的茶树,是否就有人将其利用成为了茶叶,没有见到证据。


江浙说


最近有人提出始于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古越族文化。江浙一带目前是我国茶叶行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历史若能够在此生根,倒是很有意义的话题。


其实我认为在远古时期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起源的茶树存在。有茶树的地方也不一定就能够发展出饮茶的习俗来。前面说到茶是神农发明的,那么它在哪一带活动?如果我们求得“茶树原生地”与“神农活动地”的交集,也许就有答案了,至少是缩小了答案的“值域”。


发明方式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或者说茶是怎样起源的?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始终是茶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做为任何一个茶学学者或茶学工作者,如果连“茶是怎样来的”都不能解释的话,那就太不够了。而现在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有多种答案:


祭品说:这一说法认为茶与一些其他的植物最早是做为祭品用的,后来有人偿食之发现食而无害,便“由祭品,而菜食,而药用”,最终成为饮料。


药物说:这一说法认为茶“最初是作为药用进入人类社会的。”《神农百草经》中写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食物说:“古者民茹草饮水”,“民以食为天”,食在先符合人类社会的进化规律。


同步说:“最初利用茶的方式方法,可能是作为口嚼的食料,也可能作为烤煮的食物,同时也逐渐为药料饮用。”这几种方式的比较和积累最终就发展成为“饮茶”是最好的方式。


以上这几种说法中最无用的就是同步说,它把前面的三种说法加在一起,就成为了自己“万无一失”的解释了。也许这种解释就是最恰当的了。


现在我们可以论证茶在中国被很早就有认识和利用,也很早就有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采制。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明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茶经》中陆羽列举了我国古代识茶的人物,如神农、周公旦和晏婴等,表明了我国是最早发现,利用茶叶的国家,他引《神农食经》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他引《尔雅》说:“槚,苦茶;”他引《晏子春秋》说:“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灸三戈、五卵、茗菜而已。”由此可见,我国先秦茶事已始。但是,有的学者认为陆羽引用著作,都成书于汉代,况且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中下游,我国西北古代气候虽较温润,但历来不产茶,那么神农氏怎能“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他们认为我国的茶事较迟,以致外国人趁机制遣中国茶叶来自印度的说法,后来事实证明印度古代无茶。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在这样一个植被茂盛,至今还盛产茶叶的环境里,神农尝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后来这些部族不断北移或东徙,西北才成为华夏政治中心。


到舜帝禅让王位于大禹,氏族社会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带,前几年己在该处王城岗发掘出夏代遗址遗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风顺,当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导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后又战败防风氏,逐渐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让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记五帝本纪》有“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的记载。大禹治水在江南,史书也有根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上会稽、祭大禹”,司马迁20岁时,也“登会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绍兴留有大禹遗迹。夏禹原让位于“百虫将军”伯益,但为儿子夏启夺权,启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断发生王位之争,到禹的第六代孙夏杼时政局统一,国力强盛,他曾率部南下寻根,至浙西、驻骅金斗山东南延峦妙峰一带,故这一带山称之为杼山。当时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遗迹。夏杼之后八代而衰,履癸(桀)为契灭,契建立先商世代。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也不难看出,氏族社会“三苗氏”生息之地,产茶历代不衰,如南北朝时,《刘琨购茶书》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陆);《桐君录》中提到酉阳(今湖北黄风东)、巴东(四川奉节);《荆州土地记》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产茶叶。唐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崃等地盛产茶。陆羽《茶经》中提茶叶品质不详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湖北武昌。由此可见,《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应发生我国中原。即使从《王褒僮约》所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人们不难设想从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树,从自给自用到“产、供、销”的过程,需要多长年代。所以说我国祖先发现利用栽培茶叶的历史是悠久的。

饮茶书籍

茶神陆羽有著《茶经》一书。《神农本草经》亦有记载关于茶这方面的知识。如今,关于茶的书籍更是日益增多。有兴趣可以到书店逛逛,想必定有所收获。

参考资料:

[1] 茶经中的茶文化.百度文库

找到约94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