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谁发茶叶找我

找到约91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茶痴说茶 我眼中的普洱之滋味

  好的普洱还有一个特征,甜。当看字就很好理解,舌面上有甘,那就是甜。普洱的甜与绿茶的鲜不一样。它发于嫩而止于老。甜不当是一个味道,更是一个过程,从鲜甜到蜜甜。每走一步都是一种励练,一种成长。普洱让人着迷更多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经过沉浸的甜,是一种润心的蜂蜜水。

隔夜依然留存浓郁的蜜香

  讲到喝茶,商品时代,宁静的少,浮躁的多,在茶叶市场品茶论道,你说谁高谁低?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心里没有茶,只是商品。斗茶还好一些,明明不喜欢还是相互抬举,彼此恭维。专家,教授,大师,每个人头上都有高高的帽子。

  其实喝茶就是人和茶溶在一起,水平高低,取决于二者的相容性,你有所感,茶必响应。适合多少,跟鞋子穿在脚上一样,自己有知。斗茶斗的不是小巫和大巫,如果人与茶相比,人是小巫,茶是大巫。小巫见大巫,自己先把头低下来,在宁静中感悟普洱那分原生古态的天然与圆满,这才是喝茶。

  喝茶,喝的是滋味,找的是感觉,悟的是人生。

  关于存放,最好用土罐或陶罐,茶在里面不能装满,要有空间。我不赞成把所有的普洱都拿来存放。不好喝的茶拿来放几年会好喝,这个观点会害死放茶的人的。内含物不够的茶不要存放,有问题的茶也不要存放。

陶罐存储

  好茶也讲个底子,根正苗红是大家的追求,好是从一开始就有的。不好才是后来的照顾不周。

  我有一款2012年的大树茶,产地在临沧的娜罕。我觉得这个茶大气磅礴,有一股山野的气概和旷达的包容心性,因为长在石头里,天然有韵,故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阿斯玛加波。梵语就是天然的玛瑙。这个茶身上有力,放在嘴里会自己跑,好像有人在推你。茶汤下移,感觉不是你包住它,而是它包住了你。这样的茶经过酵化,一定会有非凡的表现。我对它的期望,是将来有奇香,有妙韵,有清凉。

阿斯玛加波普洱茶

  现在看它像块石头,古朴,纯厚,还有些气度,将来怎么样?我想,美好应该可以期待。

  文/张跃

  图/兰凌芳

欢乐茶醍:预测今年母亲节最多人送的礼物,不中的话来找我!

       噔噔噔噔噔!

  本世纪20年代第一个母亲节马上就要来了,在这个与众不同母亲节里,大家准备送的礼物一定……

  还是和往年差不多吧!

  就算不是跟往年一样,估计也是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了↓↓

  母亲节最受欢迎礼品预测榜单

  1、按摩器材

  说起近几年母亲节的热门礼品,

  各式各样的按摩器材必须拥有名字!

  头部、颈部、背部、腰部、腿部、足部……

  基本你能想到的部位,

  都有对应的按摩器械,

  仿佛只要集齐全身各种按摩仪,

  就能开启长生不老模式……

  当然了,有朋友可能会说:

  “何必那么麻烦,买个按摩椅就能全搞定!”

  拜托!

  你今年送个按摩椅全搞定了,

  那明年、后年、大后年送啥?

  分开来送的话,

  怎么说也能好几年不用为礼物伤脑筋了!

  2、送红包

  千万别觉得直接送钱太俗了,

  要知道你所谓“精心”挑选的礼物,

  在你老妈心里分分钟比钱要俗上几百倍。

  尤其是一些长期在外工作的朋友,

  快递有时候很难保证到达时间,

  转账就不一样了,实时到账!

  而且还能让老妈截个图晒朋友圈呢……

  毕竟现在爱晒转账截图的除了女朋友,

  也许还有你爸妈……

  3、花(尤其是康乃馨)

  这个真的就不用多说了吧,

  我不信这里有谁以前上学的时候,

  母亲节没有送过康乃馨的!

  (小醍以前连康乃馨的干花都送过了!)

  甚至有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

  每年母亲节礼物唯一的不同,

  就是鲜花数量的变化,

  从一支变成了一束……

  后面毕业出来工作了,

  有的人即便母亲节已经准备了其它礼物,

  但还是会习惯性地再加上一束鲜花。

  4、为母亲做一顿大餐

  大部分人家里主要是妈妈负责做饭,

  相信很多人从小到大起码有过那么一次,

  想在母亲节给妈妈做一次饭。

  一想到当妈妈看到一桌子

  自己小孩精心准备的饭菜时惊喜的表情,

  就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动手了!

  可惜的是,

  虽然每年选择这份“礼物”的人不少,

  但是……emm……失败的人也有不少……

  但无论如何,心意妈妈是会感觉到的!

  emm……对吧?应该能感觉到的吧……

  5、滋补品

  像一些燕窝、阿胶等滋补品,

  向来是送母亲(丈母娘)的首选礼品。

  虽然她们嘴上会骂你浪费钱,

  但背地里可能在准备偷偷发朋友圈了……

  开玩笑的啦,

  但是这种昂贵的滋补品,

  还是需要量力而行,

  毕竟也不是只有贵的礼物才能表达心意。

  6、送茶叶

  以前大家多给父亲送茶叶,

  但是近几年,

  母亲节送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这主要也是因为,

  现在大家对喝茶益处的了解变多了,

  “送茶=送健康”的说法

  更是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

  尤其是一些红茶、普洱熟茶等茶类,

  不仅茶性温和适合女性体质,

  而且口感方面也比较顺滑、甜润,

  适合妈妈们的口味。

  7、首饰

  不论年纪大小,

  女人向来抗拒不了闪闪发亮的东西,

  而又闪亮又能保值的金银首饰,

  自然也是不少人心中,

  母亲节送礼的一个不错选择。

  8、送护肤品

  送护肤品一般是贴心小棉袄们的专属选择,

  毕竟儿子想送也是“有心无力”……

  等下送了还被埋怨没选好可还行!

  都说“女人的心思你别猜”,很多时候即使是同为女性的女儿也猜不到妈妈们的想法,更别说广大男同胞们了。

  这份榜单虽然是个预测,但聪明的小伙伴们应该也已经在里面找到了一些母亲节礼物的灵感了吧!

  毕竟要想送礼物不踩雷,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沿用无数“前辈们”用得好的套路了!

  虽说缺少了一点惊喜,但起码不会造成惊吓。

  好了,今天的母亲节礼品预测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觉得小醍有所遗漏了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哦!

纸上的茶香

纸上的茶香

——《谁解茶中味》出版后记

明朝文人比其他时段的各色人等,都会过日子些,日子过得味多些。陆树声在其《茶寮记》中云,喝茶当处如下胜境:“凉台、静室、明窗、曲江、僧寮、道院、松风、竹月、宴坐、行吟、清谈、把卷”,方可把茶喝出味来。陆兄这里安着每一个词,好像女娥的纤纤玉手,按着我身体每一个不同部位,都引起不同却都舒服的感觉。只是这些我们哪能都享受呢?凉台、静室、明窗,都不易得;曲江、僧寮、道院,本是蛮脱尘的,去了那里,看到僧士与道长,手机响得比我还频,设置的分贝比号子还嘹亮,至少喝茶的兴趣没了;松风、竹月,我老家已没了,深山更深处,倒有,但难邀到人去,一邀便一话将人冲到墙壁上:去那里发神经啊,来打三打哈!宴坐喝茶?不晓得陆兄怎么把这场合也列进雅趣了;行吟倒可以,我居不远处,有条步行街,略远处,有条防洪堤(还仿古呢,栽了杨柳呢),只是去那里行吟,真怕让人骂发神经了。

清谈中喝茶,情景是很不错的,不过佳人不再得,佳境也不易得——把你喊到茶馆,要签合同,要解纠纷,要跟你说个事帮他办个事,怎么清谈?于我,最优胜的喝茶,是把卷了。静室未必静,明窗未必明,但手上持一卷书,桌上摆一杯茶。茶喝见底,将茶杯于桌上轻敲三下,便有老妻(若有新妇,自是极好,只是哪有这福分?)持壶来添水;她若兴致高,说不定纤手在肩颈处,轻拢慢捻抹复挑,按摩几下,血管凭空舒张了些,书上词语进入脑里不那么堵塞了,会顺畅些。

读蒲松龄,我曾着过迷。书生月夜里读书,墙壁上挂着美女画像,书不读了,去看美人,神迷一晌,便听得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石榴裙拂地响,美女走出画面,下来给书生添衣,添水了。年少,我买过刘晓庆,后来也买过宋祖英,近来觉得范冰冰迷人,老夫聊作少年狂,将她也买来过,只是二三十年过去,夜半对她们也曾聚精会神,却从未见她们下过我的窗,从我墙头走下来。可见这事,是古人欺我。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画不下来,我就上去;书不出来找我玩,我闯进书里玩去。桌上一杯茶,手中一卷书,“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真个地,人入书去了。陆羽茶泡得第一好,大家都去他那里喝茶,不只和尚皎然,连美女李季兰,也去了呢,美女季兰喝了茶圣的茶,脸上一片嫣红色(鄙人因此在书中感喟:茶养女人嫣然之气),男男女女一起清谈,一起品茗,一起说说笑笑,那生活何等惬意?男诗人显摆学问大,雅发诗句“山气(疝气)日夕佳”,美女李季兰接过句子来对:“众鸟欣有托”,居于茶会中的那些“众鸟”,谁不为猛女之开放而开怀?古人茶会生活,真个是活色生香。尘世难遇,便情不自禁想打“鸟的”书遇去(李白乘鹤下扬州,打的就是鸟的;卢仝吃了第七碗茶后,也打鸟的,乘化归去,找仙灵玩,所谓是“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去晚明,去南宋北宋,去大唐盛世,闯进那些茶局,讨一杯茶喝。

这就是我曾过的生活,到纸上去品茶香。英国下午茶特好喝,名家高士,名媛淑女,都在那,我哪去得了?而我可手持一卷,读董桥,便可神飞万里,也去喝喝“中年”那份“下午茶”;苏轼是古文人里第一通脱人,随他去喝茶,听他开玩笑,比花几百门票去听郭德纲的相声,让人心怡百倍;白居易的茶,你喝过几次?喝没喝过白居易的茶,不要紧,但白居易喝了茶后,其中意境,阁下须领会些:“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望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我们过的是甚日子啊?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累,就不能停下来,“食罢一觉睡”,然后再“起来两瓯茶”?再这么累去,当心过劳死哦!

我一碗二碗三碗,喝,喝,喝,确是有三重境界的,曰出窍,落意于在慰藉器官;曰出味;水里加了茶,就升了一层楼,人生就喝出味来了;曰出神,喝书茶,便达到了人生第三重境界,喝出文化来,喝出精神来了,喝出人生哲学来了。君若只是单喝茶,不管是碧螺春,还是铁观音,不管是大红袍,还是小山正种,不管泡法多妙,不管茶叶制作多精,茶到底还只是茶;设若读了陆羽的《茶经》;读了蔡襄的《茶录》;读了晚明文人那些茶散文,茶随笔,那茶不单是茶了,每片茶叶每杯茶水,成诗了,人可诗意地栖居人间了。

这话是不是冒酸?或许吧。茶馆里的茶,我是喝不起了,但书籍里的茶,我曾喝过很多年。喝啊喝,喝出了这本《谁解茶中味》。呵呵,这不是新出的龙井,而是多年的普洱了。我喝苏轼的茶我喝白居易的茶,那都是千年普洱呐。多年前,我血气方刚,我需要喝茶;之后几年,我血性渐低,我喝了些酒。嗯,茶是随笔,酒是杂文;茶让人和,酒让人冲;当我颓废多于激进,我要靠酒来提提神气;当我冲劲大于温软,我要靠茶来润润性子。当大家都在喝茶,自然得呼吁喝点酒;当大家都在喝酒,是不是大家该喝些茶?您知道,我想要表达的是:当社会处于颓废状态,我们要激进些;当社会处于激进状态,我们要平和些。

我斯时心态正平和,借此机会且茶话一二则花絮吧。

花絮一:今年7月,我把这本集子交给王晓晶女士,她吃了一惊:哥,这是你著的,还是你编的?我晓得王妹意思,她问的是这部书,我拥不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王妹晓得我近年来都在写烈酒式杂文,哪见写香茶类随笔?她是百度了好几篇,才跟我签合同的。

花絮二:这本书能否出来,心里没底的。杂文书是不能出,散文随笔是出不了。放到王女士手上,几乎没去管:请人作个序?不敢;请人推个荐?不敢;出不来,名家那里不好交代,自己不也因此出丑?目前这书模样,出版的时尚景观一样都没有,素面朝天。

花絮三:这书出版,我心态麻木,中途却让我打了个激灵:王晓晶女士辞职了!那还有什么戏?踌躇再三,去问主编王水女士,她说转了孟繁强先生。王主编与我首次交流,便QQ传话:你一定要天天催孟老师,他是慢性子,很慢很慢的性子。若催,年前就可以出来;若不催,那今年都悬了。我催,他会不会反感啊?不会不会,孟老师人蛮好的。我并没催,书却如期出了。

孟老师那慢性子,慢工细活,过的是慢生活,他怕是爱喝茶的吧。

(摘自2014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刘诚龙)

找到约8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