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什么茶适合用蒸茶壶

找到约22条结果 (用时 0.017 秒)

白水清分享专业冲泡普洱老茶技巧,1890年清末向质卿开汤!

自90年代起,白水清逐渐收藏了清末向质卿、百年宋聘号、百年福元昌等经典号级茶,是业界有名的老茶收藏家之一。

白水清珍藏的部分珍品老茶

一、老茶的冲泡器具

谈到泡茶器具,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紫砂壶、盖碗、公道杯和品茗杯。白水清冲泡老茶,选用的器具更加讲究,“因为老茶特别珍贵,要泡出最好的口感来,才对得起这泡茶”。

先说烧水的炉子,嫌电磁炉会影响水的结构,泡茶不好喝,白水清用的是进口的电热陶瓷炉,加热迅速稳定,还可以精准控温,以保证水的持续高温。

然后是烧水壶,有铁壶和银壶,根据冲泡的茶来做选择。泡老普洱需要高温,铁壶壁厚,加热均匀,能保证壶内的水温到100℃,不会像随手泡那样,经常水不够开就跳掉。

银壶也适合冲泡老茶,因没有气孔,密度非常高,烧水时导热快,能保证水温较高,更能激发老茶沉睡已久的茶性。同时,银壶烧水还可以提升水质,使茶汤涩减韵长,和顺温润。

紫砂壶与普洱茶可谓“黄金搭档”,因其嘴小、盖严,可以有效地聚香;且由于没有施釉,有不少开口气孔,透气性较佳,有助于茶味发挥。

紫砂壶

我们看到,白水清的茶桌一侧,摆放了很多把不同泥料、不同容量、不同式样的壶,但冲泡老茶时,他最爱一把自己定做的紫砂壶,壶腹饱满,体积容量较大。

“普洱茶是大叶种茶,很多老茶用的原料大都是古树茶,梗多叶厚,干茶浸开后体积较大,因此选用大容量的茶壶会更好。”

二、传说中的“投茶神手”,比秤还准

一落座,白水清十分热情地问我们要喝什么茶,“想喝向质卿还是宋聘号?”这两款茶,无论是哪一款,一拿出手,都是震惊茶界的古董号级茶品,但白先生那语气平淡得,好像这些都只是普通的口粮茶。

见我们犹疑不决,他笑道,“那就向质卿吧!”转身从茶柜中取出一个茶盒,当着我们的面,拆开了一片清末向质卿贡饼。

清末向质卿贡饼·白水清珍藏

这是现存年份最老的普洱茶之一,据说目前仅存两筒,一筒收藏于故宫博物馆内,一筒就在白水清手中。

谈起向质卿的内票,白水清有些兴奋,话也多了起来,“这里写的同兴号主人向质卿,可以判断这个茶是早期的;后期向质卿的内票上,写的是向绳武跟向寿山,上面还有照片,记载了创办茶号的历史、原料山头等,都写得清清楚楚!”

他一边拨茶一边介绍,向质卿贡饼有100多年的历史,保存的时间比较长,茶叶之间的黏性几乎都消失了,稍微一拨就散,所以拨老茶,要用阴力,用力要轻,才能让叶子保持完整。


白水清对老茶非常珍惜,喝茶之前,他都会计算人数,以确定投茶量。白太在一旁与我们笑说,“他投茶很准,12克是12克,15克是15克,曾经有人想考考他,结果半克都不差。”所谓熟能生巧,大抵如此。

白水清投茶时,一般是按照100cc水投7克茶的标准。同时,他非常注重茶叶型态的调整,以茶块为主,也抓一点散片或撬茶的碎末,二者比例在7:3左右,这样能够保证茶汤口感的稳定性,不会出现茶汤浓淡度相差过大的情况。

三、冲泡老茶的细节:蒸壶、淋壶

一切准备就绪,白水清端坐在茶桌前,开始泡茶。他先把茶叶投入紫砂壶中,再把壶身放在烧水壶上蒸一下,这样一是达到醒茶目的,二是有助于去除茶中的异味。

普洱茶蒸壶

稍后把紫砂壶取下来,盖上壶盖,再用沸水反复浇淋壶身,这也是为了提升壶的温度,激发茶性。随后,还要用茶巾包裹壶身,上下抖动几下,更利于壶内茶香的激发。

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他揭开壶盖,把茶壶递到我们面前,“你们闻闻,很特殊的古檀木香,这是老茶才有的香气。”紫砂壶在我们中间接鼓传花一样传递,大家闭眼轻嗅,老茶的香气真是醉人啊!

普洱老茶条索

紫砂壶重新回到茶桌上,便开始注水了。白水清高举烧水壶,出水利落有力,水线在眼前划出一道流畅的弧度,颇具美感。“老茶需要有力的冲击,才能产生聚热效应,让老茶的效果发挥出来。”

他并不洗茶,很多人觉得老茶不够干净,可是白水清 说,老茶里面的各种微生物很活跃,而且,蒸壶、淋壶已经将陈味散掉了,茶汤都可以入口。

很快出汤了,因为人多,他把每两泡茶,合在一个公道杯里,再分给大家喝,这样茶汤口感更加稳定。

清末向质卿茶汤

茶杯递过来,品茗杯的白瓷底,衬着浓郁的琥珀色,像极了葡萄酒,特别有质感。茶汤入口,满口的甜香慢慢弥漫,渗透到齿根喉间,非常舒服。

100多年的老茶,一点都没有浮现出老茶的疲惫,依然彰显出较好的厚度和稠度,茶汤含在口腔里已没有苦涩味,甘甜感突出,口感细腻,高雅柔滑。用白水清的话来说就是“到了化境”。

清末向质卿茶汤

当茶叶冲泡到近20次的时候,白水清把叶底倒出来,让我们观察、赏析。这老茶的叶底自然是舍不得丢弃的,后面用铁壶煮了喝,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普洱老茶,历经岁月流转,沉淀出的厚度与气度,为其他茶类所不及。品饮老茶的过程,就像是在与时间对话,你甚至会被这历经一世纪的老茶感动。也许,只有喝过老茶,才更懂得老茶的珍贵与精髓所在吧。

细数三十条白茶知识点干货,白茶新茶友点开立即拿,立刻就能用!

【01】

近年来,白茶在市场上的热度颇高,可以说得上是茶界中的当家花旦。

那么,白茶到底是具有什么样的魅力,能让无数的茶友深深着迷呢?

对于不少白茶初入门者来说,常常面临着一些基础知识的困惑。

什么是白茶呢?白茶要怎么喝呢?白茶放家里要怎么存呢?

为此,下面特意为新茶友们整理出了30条详细的白茶基础知识点。

分为白茶品类篇、白茶品饮篇、白茶保存三大类,以供参考学习。

【02】

白茶基础知识之品类篇

1.什么是白茶?

白茶是指以大白茶或是水仙茶树品种的嫰梢芽叶为原料,经萎凋、干燥、挑剔等特定工艺过程制出来的白茶产品。

白茶属于轻微发酵的茶类品种,茶青原料采下后,不需要经过杀青和揉捻,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芽叶中的自然营养。

在制成茶后,白茶素有芽毫完整、白毫密集、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爽回甘等特点。

2.白茶的三大类是什么?

根据不同的采摘标准,白茶可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三大类。

白毫银针全为单独的芽头制成,采摘时间在每年的三月中下旬左右,根据当年的气温和茶树吐芽情况,适时调整。

白牡丹采摘茶树嫰梢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主要采摘时间在每年的四月初,不同的年份变化,会有适时调整。

寿眉采摘茶树嫰梢或叶片为原料,春寿眉采摘自四月中下旬开始,采至立夏时分结束。

秋寿眉采摘时间跨度较长,跨越立秋、白露、寒露三个节气。

3.白毫银针有什么特点?

白毫银针由单独的饱满芽头制成,白毫密披,色泽是柔嫩的白绿,毫香明显。

剥开白毫银针的芽头,内在是呈现竹笋状分布,白毫层层包裹着。

白毫银针的茶汤滋味,由于内含丰富的氨基酸,具有清爽甘甜、汤水稠润的特点。

4.白牡丹有什么特点?

白牡丹的梗叶形态优美,茶梗细,叶片秀气娇小,具有花香明显的特点。

丰富的花香,为白牡丹增添不少风味,在品饮过程中,在汤水中,仍可以感受到其清新甜美的花香。

白牡丹的滋味润口顺滑,汤水丰盈稠润,回味甜美。

5.寿眉有什么特点?

寿眉最大的特点在于有着较粗的茶梗和宽厚的叶片。

秋寿眉的茶梗粗老情况,更甚于春寿眉,梗粗叶大。

其貌不扬的寿眉,是白茶之中的产量冠军。

由于生长时间长,寿眉得以将大量的内含物积蓄在梗叶之中。

茶汤风味风味醇和稠厚、滋味绵长。

6.安吉白茶是白茶么?

不是。

安吉白茶是浙江安吉的绿茶品种。

由于其特殊的低温变色茶树品种而得名。

虽名为“白茶”却非白茶,茶友们可不要将其混淆。

7.白茶有什么形态上的区分么?

根据不同的形态,白茶有饼茶和散茶之分。

散茶是白茶的简单素朴形态,茶青采下后,经过薄摊、晾晒、自然萎凋和细心烘干而成。

饼茶是在散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将叶片蒸软后,称重,放入布袋包揉定型,最后烘干而成。

经过压饼之后,白茶饼茶更为圆润、规则、小巧。

8.老白茶是什么?

老白茶并非特定的白茶品种,而于白茶的存放年份有关。

根据白茶的存放年份不同,白茶有新白茶和老白茶之分。

新白茶是指当年出产的白茶。

老白茶是指经过一定存放年份后的白茶,在业界内,常以三年作为老白茶的准入门槛。

在存放得当的前提上,白茶中的内含物不断发生着转变,风味变得更为甘醇。

白茶之中,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美称,说的就是珍贵转化而来的老白茶,风味醇厚,药用价值高。

9.新白茶具有什么功效?

风味清爽的新白茶,茶性清凉。

由于富含丰富的茶多酚和咖啡碱、茶氨酸、茶多糖等内含营养,具有很好的提神醒脑、清热降火的功效。

在冬日里,饮食中若是常使用温补的牛羊,辛辣的火锅等,就可以多饮用鲜爽的新白茶来预防牙龈上火。

10.老白茶具有什么功效?

风味醇厚的老白茶,茶性甘和,适合大部分人群的喝茶养生。

随着时间的慢慢沉淀,老白茶中转化而来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越来越高。

黄酮类化合物富含槲皮素,对于增强血管活性大有裨益。

多饮老白茶,对于高血糖、高血脂等人群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

【03】

白茶基础知识之品饮篇

1.冲泡白茶,白瓷盖碗是首选。

白瓷盖碗冲泡白茶,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无论是春茶秋茶、新茶老茶、散茶饼茶,一应适用。

白瓷盖碗质地细密,表面附有一层光洁的釉面,不吸附香气。

用白瓷盖碗冲泡白茶,可以完整的体现白茶不同冲泡次数下的香气和风味变化。

在不少白茶专业的品鉴会和斗茶赛上,白瓷盖碗都是最常出现的冲泡器具。

2.白茶冲泡,需要用多少度的水温?

答案是足够高温的100℃沸水。

对于白茶来说,好茶不怕开水烫,这是真理。

内质丰富的白茶,需要用足够高温的沸水,才能将最深处的茶味激发。

就拿看似柔嫩的全芽头制成的白毫银针来说。

只有足够高温的沸水,才能冲泡其芽头笋状般的层层保护,完整释放其茶味。

3.冲泡白茶,快出水是关键。

在冲泡内质丰富的白茶时,前期的冲泡是最忌坐杯的。

在用盖碗冲泡白茶时,注水完成后,盖上杯盖,需要在5秒内将茶汤彻底倾倒。

在前面几冲的冲泡中,若是让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过多提前释放,会造成滋味苦涩不堪,还会影响到后续冲泡的风味。

在第五冲之后,茶友们可以根据茶汤颜色变化和个人口感,适时延缓出汤时间。

4.冲泡白茶,投茶量如何来定?

根据不同的泡茶茶器以及不同的注水量,白茶的投茶比例,要适时调整。

下面来分享三组常用的投茶量,以供参考。

110ml的白瓷盖碗,搭配5克白茶。

冲泡白茶一应适用的情况下,在快出水的情况下,无论冲泡何种白茶,均投茶5克即可。

300ml的玻璃杯,投茶1.5-2克。

玻璃杯冲泡白茶,白茶叶片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投茶量不宜过多。

注水400ml的煮茶壶,在煮陈年的白茶时,投干茶2.5-3克即可。

若是盖碗冲泡后,再拿来煮饮,可以直接将盖碗中叶底,搭配400ml的注水量。

5.冲泡白茶,需要使用茶滤么?

看情况而定。

在冲泡较多碎茶的白茶饼或是较多梗叶破碎的箱底散茶时,需要使用茶滤过滤。

将碎茶末过滤掉,避免品饮的时候,出现满口碎茶的尴尬场景。

在冲泡白毫较多的白茶时,不需要使用茶滤。

白毫中富含清甜的茶氨酸,风味和营养价值都很高,将其过滤,实在可惜。

6.品饮白茶,需要洗茶么?

品质有保障,信得过的白茶,是不需要洗茶的。

无论是冲泡还是煮饮。无论是喝新茶还是老茶。

在全程离地制茶,后期妥善存放的情况下,不需要洗茶。

在干茶状态下,用盖碗快速冲泡出汤,头道茶汤分外鲜润,将其倾倒,实在可惜。

若是心有芥蒂的,担心有灰尘杂质等,将头道茶倾倒,以作洗茶,以求心安,也无妨。

7.紫砂壶能拿来泡白茶么?

紫砂壶质地疏松,分布着细密的气孔,容易吸附茶香。

此外紫砂壶器型壶嘴小,出汤时间慢。

在破坏茶香和出汤慢的情况下,紫砂壶是不适合拿来泡白茶的。

8.煮白茶要选什么茶?

将白茶进行煮饮,需要注意,新白茶不适合煮!

新白茶之中,内质尚未收敛,极易激发,若拿来煮,滋味会苦涩不已。

因此,只有经过存放沉淀之后的白茶,才适合拿来煮。

像品质好枣香甜蜜的老寿眉饼,将其煮着喝,滋味就分外绵柔。

9.将白茶煮着喝,什么时候投茶?

答案是茶壶中的水烧到沸腾状态后,再投茶。

煮干茶的情况下,水沸投茶,沸煮上半分钟,就可以倒出茶汤品饮。

若是从冷水状态下投茶煮茶,煮到沸腾时,白茶内质物早已经过多释放,影响茶味。

10.煮白茶的留母汤是什么?

将白茶煮着喝,需要留母汤。

就是保留壶内1/5的汤水量,以作后续煮饮的滋味中和之用。

煮白茶留母汤,可以让白茶更耐煮。

【04】

白茶基础知识之保存篇

1.保存白茶,为什么要先看含水量?

含水量合格是白茶可以保存的重要前提。

白茶的干度若是不达标,后期存放再细心。

白茶自身多余的水分仍会飘散逸出,使得白茶受潮变质。

2.保存白茶,基础要求是什么?

干爽的白茶,保存的基础要求在于以下四点。

遮光、密封、干燥、无异味。缺一不可。

这几大基础点,稍有疏漏,都容易引发白茶变质。

3.什么是白茶保存的三层包装法?

对于保存白茶来说,最为推荐的是三层包装法。

由遮光的纸箱、密封的铝袋、塑料袋组成,用胶布将纸箱密封后,隔墙离地放置。

这样操作简单、材料易得的三层包装,可以为白茶的长期保存,提供舒适的环境。

4.保存白茶,常见的包装错误是什么?

紫砂罐存白茶,紫砂质地疏松,双气孔结构分布,容易使得白茶受潮。

玻璃罐存白茶,不遮光,容易让白茶受到过多的光热,氧化变质。

木箱存白茶,木料不好的箱子,容易使得白茶沾上异味。

此外,木箱的卡扣设计没有严谨的情况下,存白茶容易跑气受潮。

5.存白茶,注意注意长期存放和短期品饮的区别。

长期存放的白茶,用三层包装密封保存好之后,需要减少开箱翻扰。

因此需要将短期品饮的白茶和长期保存的白茶,区分开。

以免在取用时,翻扰到长期保存的白茶,万一取用后忘记密封,整箱的白茶存放就岌岌可危。

因此,需要将两者区分开,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6.南北方存白茶,有什么不同么?


现下冬日北方气温较低,茶友们在拿到白茶的时候,习惯先将其放到暖气片上回回温。


这是不可行的。


一下子过强的温差,容易使得白茶变质。


在潮湿寒冷的南方冬季,存白茶需要格外注意防潮,阴雨连绵的天气下,需要减少开窗。


若是存茶量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配备上抽湿机。

7.家庭存白茶,放在哪比较合适。


在家庭环境下存白茶,需要远离潮湿有异味的地方。


像是地下室、厨房、客厅等地,日常活动水汽较为频繁,不宜放置白茶。


家庭环境存白茶,可以放在储物间、书房的架子、闲置的卧室,都是适当的选择。

8.存白茶,需要放入冰箱么?


答案是不需要。


白茶存放不需要低温环境,存放白茶,室温常温25℃左右即可。


放入冰箱,反而会让白茶沾染异味,不利于保存。


9.怎么从外观上判断白茶存坏了?


眼观法,查看白茶是否出现发黑发霉等。


手触法,用手摸看看白茶叶片是否发软发黏。


鼻嗅法,嗅闻茶香,看看是否出现了异味。

10.不同的白茶,可以放到一起存么?


答案是不可行。


不同的白茶,会有不同的风味,将其放置一处存放,会互相的干扰。


在长期存放白茶的过程中,由于白茶的转化需要团队作用的支撑。


因此同一款白茶,存的数量越多,出来的转化效果越好。


不同的白茶放在一起,则会破坏各自的不同风味。

【05】


根据白茶不同品类、品饮方式、保存需求等三大点。


各自列举了茶友们在接触白茶过程中,最常遇到的基础知识。


上述详细的三十条白茶知识点干货,是新茶友必备的入门法宝。


掌握好这三大点,可以循序渐进,成为白茶知音。


昨夜西风凋碧树,选出最适合的白茶!


为伊消得人憔悴,泡出最佳的白茶风味!


众里寻他千百度,存出最醇香的老白茶!

对付普洱茶饼,你会用屠龙刀、倚天剑、还是葵花宝典

有人说喝普洱茶很麻烦,一饼一饼的,那么结实,怎么打开?不能徒手劈开,降龙十八掌是使不上了,我们得借助工具呀。

 开饼我们一般用茶刀、茶锥或茶针。这3款茶人神器在百晓生的兵器谱上并未出现,可能是因为喝茶的人都很善良,那些江湖上打打杀杀的事都不参与。

 那么什么是茶刀,什么是茶锥,什么是茶针呢?

 1、茶刀

茶刀因外形与“刀”相像,成扁平状,故取名“茶刀”。茶刀可以是,木、竹、象牙、牛角、牛骨、金、银铜、铁、等材料,结构包括带有刀柄的刀体及刀鞘。利用刀体前端的尖刃可顺利的插入茶饼内,这时只要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实现茶饼部分的分离。

2、茶锥

茶锥一头尖锐,用于解散紧茶的工具,因造型锥状,故取名"茶锥"。茶锥椎体大多有金属材料做成,手柄则多样化,结构带手柄的锥杆体及锋尖。由于采用了呈圆锥状锥杆的并在其前端设置的锥尖,当需要切制茶沱时,利用锥体前端的尖刃可顺利的插入紧茶内,而后通过圆锥部分的张力在紧茶上形成一锥孔,以此沿被切轨迹重复上述方法,便可形成一线性孔,只要轻加很小外力,即可实现紧茶部分的分离。

3、茶针

茶针又名“茶通”,形状为一根细头针形状的称呼为茶针。茶针也是开茶的工具,因其细小尖锐,茶针还有一个用处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通之用。

 

从形状看茶刀像是屠龙刀,茶锥像是倚天剑,茶针像是东方不败用的绣花针。

用屠龙刀来形容茶刀,是有点夸张啦,如果真用屠龙宝刀开茶饼,一刀下去茶都成两半了。东方不败练葵花宝典后使用的兵器是绣花针,可谓是把绣花针玩的出神入化。假如东方不败用茶针拆茶呢?也许一招就能拆开各种茶饼、茶砖。

                         

对付普洱茶饼,你会用屠龙刀、倚天剑、还是葵花宝典?

关于用茶刀、茶锥开茶还是茶针开茶,在茶友圈中一直争论不断。一饼普洱茶摆在谢逊面前,谢逊选择茶刀,周芷若选择茶锥,东方不败会选茶针,不同的人有不同选择。也并不是“力大就用茶刀,力小就用茶针”,开茶饼用的是巧劲儿。

 无论是茶刀、茶锥还是茶针,在使用的时候,都有一定的技巧。用茶针还是茶刀,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如何选择?

其实自己的手会告诉你答案,也就是哪个舒服就用哪个。

 不论是用茶针、茶锥还是茶刀开茶,精髓都是在一个“撬”字。撬开茶是我们的目的。撬茶,拢共分两步。第一步,入之,第二步,撬之。茶刀、茶锥较宽,茶针较细,插进茶饼,肯定是茶针更容易进入。但是进入茶饼后,茶刀的宽度也使得接触面大也更容易撬开,茶针很容易撬碎,茶刀撬开会完整些。

一般大部分茶友赞同较松散的茶饼适合茶刀或茶锥,较紧的茶饼适合用茶针先开饼,再用茶刀、茶锥拆散。

1、如何使用茶刀?

以茶砖为例,撬茶砖的入刀以侧面为宜,一只手按好茶砖,另一只手拿茶刀从茶砖的侧面入刀,将茶刀从边缘插入茶砖内部,再往上提起,这样就能轻松的撬起一片茶。剩下的就是一片一片拆开,似乎有点像是在片鱼片,保持条索的完整最重要。

2、如何使用茶针?

有茶友说记得当年用锄头开过铁饼,感觉过于暴力,不合茶人心境。后改用针,用时三秒戳进去,顿时快哉!只觉手心一痛。。。

茶针撬茶能够快速进去,但是要小心扎手。用茶针怎么撬饼?茶针拆茶饼的时候,则需要从饼背中心的凹陷处下针,没个普洱茶饼的背面都有这样一个凹陷的地方,这个设计也是为了方便拆饼。将茶针从凹陷处插入到茶中,向四周放射性的撬起(有点像是发射火炮)。这样入针的好处:一来从凹陷处入手比较容易撬起,二来可比保持饼面的完整和美观,但是要注意别被茶针扎到手。

 

沱茶的撬法和茶饼类似,也是从中间的凹陷处开始着手,将茶针沿沱茶的内涡边缘用力插入,向里侧撬起,也可以保持茶的外观,同时比较好着力。

也可以沿沱茶的外窝边缘插入,只是容易碎

有茶友问铁饼怎么撬?有茶友试过锤子加螺丝刀都没拆开,真是像一块铁一样。铁饼是在众多紧压茶中压的最实的,入刀的角度选择角度很很重要,先从边上入手。

不过到了中间仍然会容易碎茶,怎么办?可以先蒸一下,蒸软了就很好撬,而且不容易碎茶。

茶刀、茶锥、茶针被称为“最温柔的冷兵器”,对付一饼普洱茶,很多茶友都有几把茶刀、茶锥或茶针。用的时候,哪个顺手用哪个。在这场温柔的拆茶之战中,你会用屠龙宝刀、倚天剑,还是葵花宝典呢?

小武闲聊

前两天武侠泰斗金庸先生去世了,江湖仍在,大侠已走。金庸先生笔下的“侠义精神”将一直留在我们心中。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你最喜欢金庸笔下的哪位大侠呢?

找到约20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