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时光普洱产地

找到约341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普洱茶山游推荐, 普洱茶山图鉴

多年前,余秋雨先生从黄浦江头赶来,品普洱、游茶山,并在其著作《极端之美》中盛赞普洱茶“是天地大秘,唯口舌知之,身心知之,时间知之”,这种深情葱倩的笔致使人们有了“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的新奇体验。

(古普洱府)

“茶源道始”的普洱茶山

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极端之美”

普洱文旅带你一同领略~

(普洱茶山地图)

“古茶活化石园”:景迈古茶山

📍澜沧县惠民镇

景迈古茶山距今已有一千余年,茶叶积达2.8万亩,其中古茶园1.64万亩,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被誉为“茶树自然博物馆“和“古茶活化石园”。

景迈山是一个与茶有关的“民族大观园”,布朗族、傣族、哈尼族等村寨依山而建、傍水而居,错落有致。景迈之美是五世同堂的大家族,长者慈爱,幼者聪慧,时间在此如同静止。

(“螃蟹脚”)

茶叶品质:古茶园为布朗族所种,布朗族已在此居住1300多年。景迈茶茶菁颜色青绿,条索较短。以轻发酵甜香著称,入口即甜,杯底留香,回甘快且持久。春茶有十分明显的花香兰香,秋茶却蜜香浓郁。

沱茶创始地:景谷苦竹山、文山顶

📍无量山脉西南侧

景谷是唯一发现茶树起源始祖宽叶木兰化石的地方,至今约3540万年,历史悠久,并且还是普洱沱茶(团茶)的原创地。全县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园3万亩,野生茶群落面积6.2万亩,其中以景谷乡(小景谷)古茶园面积为最多。

小景谷各村基本都有古茶园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气最大的是苦竹山和文山顶两处古茶园片区。“两山”之美如同两位素颜淑女静静地打开了一座整洁的檀木厅堂,而廊外的灿烂银杏正开始由黄变褐。

茶叶品质:景谷茶的芽、叶肥厚壮实,均有白毫覆盖。泡之汤色略显黄绿、清亮透明、清香持久、饮之生津、回甘持久、回味悠长。只是汤味显薄,不耐泡。

“皇家古茶园”:宁洱困鹿山

📍宁洱县无量山系南段

困鹿山古茶园在清代曾是清宫贡茶的指定生产地,故又称“困鹿山皇家古茶园”。困鹿山古茶树群落,总面积1万亩,属半栽培型茶树群落与阔叶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困鹿山之美,是寒山小屋被炉火连续熏烤了好几个冬季后木窗木壁散发出来的松香气息,屋外春天到来,鸟雀群飞,溪水环流。

茶叶品质:困鹿山乔木茶的特点是条索好,显毫。一年的茶汤色黄绿,香不强但持久,有苍老强劲的感觉,苦不重,苦化甘快,回甘久,涩不强,能化生津,汤饱满,缺山野气韵。

2700年野生茶王树:镇沅千家寨

📍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原始森林

千家寨原始森林苍翠茂密,路盘溪绕,古木参天,青藤蔓绕,山花烂漫,雀鸣鸟啼。千家寨茶山属哀牢山系,野生茶树群落万余亩,集中连片的4200亩。著名的2700年千家寨1号古茶树,系目前发现的最大最老的野生古茶树。

千家寨之美是一位慈目老者的纯净笑容和古老语言,让人身心安顿,滤净尘嚣,不再漂泊。

茶叶品质:入口后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微苦,茶质较淡薄。

普洱茶的古老故乡:景东无量山

“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姜、椒、桂和烹而饮之”,景东无量山、哀牢山是茶起源的摇篮,是普洱茶的古老故乡,是世界茶树的发源地之一。

景东野生茶树分布面积28.6万亩,其中无量山居群23.5万亩,哀牢山居群5.1万亩。栽培古茶园3.71万亩。景东无量、哀牢,如同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舞者,秀丽之余又不失阳刚。

茶叶品质:此茶区的配合点为高纬度与高海拔,气温低、雨量较少,质重、水甜柔、香气较沉、带微苦、微酸,是此茶区荼菁的特色。

茶历史记录者:澜沧邦崴

📍澜沧富东乡邦崴村

树龄在1000余年的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彻底改变了茶叶原产地的传统学说,改写了人类种茶的历史。

邦崴的美,是秋天落叶被太阳晒了半个月之后,躺在香茅丛边的干爽呼吸,而一阵轻风又从土墙边的果园吹来。

茶叶品质:邦崴茶条索不长,叶质厚,内质饱满,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偏苦为其特色,时有轻发酵香甜味,香型层次明显。

普洱茶史缩影:江城牛洛河

历史上,江城茶叶生产经过了一个萌芽、兴盛、衰落又到发展的过程。如今,江城以牛洛河等茶厂为龙头,现代茶园面积达到12.8万亩(不含大树茶),出口欧洲,畅销国内。

牛洛河自然保护区,山上有森林与草场植被交错茂密,动植物呈垂直分布,适合茶树生长。“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此美足矣!

茶叶品质:因气候地理条件,江城野生茶菁一般较为香柔甜滑,然口感偏淡,类似近年易武茶。

普洱府八大茶山之一:西盟佛殿山

西盟县境内存活有古茶树共五大群落总面积2.85万亩,佛殿山野生古茶树群落最大有9000亩。自古以来被誉为普洱府的八大茶山之一。

佛殿山之美是三分甘草、三分沉香、二分当归、二分冬枣用文火熬了三个时辰后在一箭之遥处闻到的药香,闻到的人,正在磐钹声中轻轻诵经。

茶叶品质:该地茶具有回甘恒久,经久耐泡的特点。

中华普洱茶博览苑:思茅营盘山

📍思茅区城区东南郊

营盘山茶园是云南省内最大的连片万亩生态茶园,其2.4万亩有机茶园,被建设成为集茶叶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生态农业以及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万亩营盘山像一幅水墨丹青,如梦似幻之美在天幕中漂浮似雾海孤舟。

清代贡茶产地:宁洱板山

📍宁洱县勐先镇原始林带

板山是清代较早的贡茶产地,在板山金竹林箐、茶山箐及白草地一带发现了大量栽培型茶树群落。

板山之美是先苦后甜的平常生活,在艰难时光始终有人陪伴。

茶叶品质:属茶园小乔木,特点是苦涩易化,生津快。

800余年种茶史:马邓茶山

📍哀牢山西坡

马邓先民种茶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已有800多年。现存栽培型古茶树约有500多亩,均为乔木型古茶树。

茶叶品质:茶叶质量顺滑,香型独特,带野生茶的甜香,上颚中后段清甜香,舌面后段与两颊甘韵明显。喉韵甘润绵长。

大美兮普洱,蓊郁兮茶山

静待它们的美

待它们由青涩走向健硕,走向平和

走向丝竹俱全的口中交响,却又吞咽得百曲皆忘......

来源: 普洱茶吧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郑少烘《易武》专栏——易武,天下普洱第一镇

本篇为《易武》中「茶人的原乡」章节之「天下普洱第一镇」的精彩内容。

易武,一文一武

易平街贯穿东西,人文之风百年不衰

武庆街连接南北,茶马驼铃穿行万里

易武,一柔一刚

柔者初识,温文尔雅,内敛宽容

刚者回味,稳健醇厚,余韵悠长

文武兼备,刚柔并济,是为王者之道

可历经浩瀚时光的淬炼,循着普洱茶的历史,唯有易武,在时间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普洱茶无法逾越的地。

百年前,易武是贡茶之地,众多百年老茶诞生于此。百年后,易武从凋敝到繁华,见证着普洱茶的全面复兴。

无数茶人不远千里朝圣,只为亲身感受易武的茶汤底蕴、风云变幻。矗立在古镇入口的“中国贡茶第一镇”的牌坊,并不足以说明易武之地位,只是它的自谦之词。我认为易武是“天下普洱第一镇”,这既是殊荣,更是实至名归。

▲ 易武“中国贡茶第一镇”牌坊

1

物华天宝的古老茶园

山川有灵气盘郁,不钟于人即于物。易武河川最为钟爱之物,自然是茶。

造物者悉心打造易武的山山水水——择其址于澜沧江北岸,喜马拉雅山脉抵挡住致命的寒流;选其地于北回归线偏南,平均温度与茶树生长温度基本吻合。茶区云海翻腾,峰连叠嶂,茂林参差,一切顺性天成,天生便是产上等好茶之地。

易武占尽天时地利,山高雾重,平均海拔1400米。位于刮风寨的黑水梁子海拔2023米,是西双版纳州第二高峰,而龙户村海拔700米。1300多米的海拔落差,形成了易武茶区极为立体的生态气候环境。

这里温热多雨,易武年均降水量在1700—22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17.5℃。这里土地肥沃,易武土壤以红壤、赤红壤为主,PH值在4.5—6.5之间。这里矿物质丰富,铁矿、石盐、铜矿等散步在麻黑、高山、勐户、磨者河、同庆河等各个区域,黏土分布在乡境丘陵地带。

巨大的海拔落差和自然资源的多样化,赋予易武独特的风土密码,造就了立体丰富的普洱茶生态环境,一山一味,群星璀璨。

在森林秘境之中,高山阔野之间,古茶树与密林共生,形成高低错落的完美生态圈。易武有古茶园11430亩(1亩≈666.7平方米,全书同),分布在麻黑、曼撒、曼乃、曼腊等地。勐海茶区老班章一枝独秀,易武茶区却是古树葱茏,名山竞立。麻黑、高山、茶王树、落水洞、刮风寨、弯弓、薄荷塘、同庆河、哆依树……一座座山头逐一横空出世,不断惊艳世人眼目。

山山各有风骨,探幽穷賾,其乐无穷也。

2

易武茶的贵族荣光

自古以来,易武便是官方认可的优质产区,及至清代成为贡茶采办地,征服东方帝国的最高品味,闻达于皇室亲贵,声誉日隆。

在成为贡茶之前,易武茶已有数千年的古茶历史。

古六大茶山少数民族中至今流传着三国时期孔明兴茶的故事,世世代代尊诸葛亮为“茶祖”。来自巴蜀大地的茶叶种植文明与云南濮人种茶的传统交汇融合,历经数百年,至唐时已是滇南有名的“利润城”。元代,云南行土司制度,与中原的联系空前紧密。明清,大规模屯田与移民政策乃至鄂尔泰“改土归流”的推行,云南进入大规模汉化阶段,这一时期“普洱茶”的名称正式出现。

清代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期,易武则是普洱茶贡茶文化的发祥地。

▲ 康熙皇帝像

康熙朝时已在云南采买普洱茶运送往京城,供内廷饮用。雍正初年推行“改土归流”,在云南设置普洱府,优选普洱茶御贡入京,后易武被指定为贡茶采办地,一直持续到清王朝末年,易武茶作为贡茶深受清朝皇室与贵胄的喜爱。

论历时之长,易武作为贡茶近200年;论纳贡之丰,易武年解贡茶66666斤,是普洱贡茶终绝对的中流砥柱,在古六大茶山中占尽风流;论制作之精细,贡茶的采办具有严格的规定与操作流程;而论身份之隆,乾隆、道光等帝对易武普洱赞不绝口,清朝皇室更是嗜此茶而养成“冬饮普洱”的习惯,足见其情之所钟。

易武作为“中国贡茶第一镇”,数百年流芳的“马背上的贡品”,引后世无数茶人竞折腰。

到了现代,易武地位已然居高不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明确提出“古六大茶山易武居首”。

3

独领风骚的风云百年

名烁古今的易武“号级茶”,其实早有因缘。皇室贡茶的身份,一则影响易武茶的加工技术、生产规模、风格审美、二则影响易武的建设、教育与商路通拓。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清代起汉人奔山而来,易武逐渐繁荣兴盛,成为普洱茶的生产集散地。至清朝晚期,整个易武茶山绵延100多公里,已形成“山山有茶园,处处有村寨”的格局。清末民国,各类商号遍布易武老街、茶马古道沿途。

易武商号的主人多为“奔茶山”而来的石屏后代,他们重文崇儒,诗书传家,在贡茶技艺基础上不断精进,坚持以最好的原料、最好的工艺制作最好的普洱茶,精工细作之余,又以人文加持,逐渐形成易武茶“平衡细腻、刚柔并济”的产区风格。茶商们苦心经营,商道大开,将易武茶的商业版图扩展至香港、东南亚等区域,盛况之下,马无空鞍,茶无存滞。易武茶行销天下,尽显不凡。

▲ 红标宋聘号(图片由台湾五行图书出版社提供)

时至今日,当年铸就的号级茶经典,因其卓越品质与稀缺价值,仍在各大拍卖市场不断突破天价,领衔普洱茶的价值新高。

如果说成为贡茶代表了东方帝国统治阶级的口感偏好,那易武号级茶则是市场经济下的自由选择,是整个市场对于易武茶的厚爱,优胜劣汰,易武茶独领风骚。

易武茶在波谲云诡的市场竞争中一路搏杀,以悍然之姿一骑绝尘,将灿若星辰的号级茶绘成普洱茶历史中耀目的篇章,奠定出普洱茶江湖最初的格局。往前承袭近两百年的贡茶品质,往后开创百年普洱之光华,人皆言之“一座易武山,半部普洱史”。

4

极边之地的人文风华

三千多前,濮人南迁提升茶叶驯化种植水平,云南茶叶种植从蒙昧走向文明。

至汉武帝征服西南夷设立永昌郡,诸葛亮治理南中,中原农耕文化涌入,茶叶种植水平进一步提升;到唐代,濮人、乌蛮成为种茶的两大主体民族。宋元时期,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佤族、德昂族成为种茶的主体民族。明清以降,汉人成为主体民族之一。

几千年种茶历史,东方文明的曙光不断影响着云南这个化外之邦。各民族相互影响,云南茶叶史鸣奏出波澜壮阔的民族融合乐章。其中,对易武影响最为深远的是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自乾隆始,大量汉人涌入易武,定居在雨林深处,与当地的少数民族不断交流融合,至今已有三百余年。

三百余年深度开发,易武茶山形成“山山有茶园,处处是村寨”的格局。三百余年间生产水平不断成熟,易武商号林立,经典名品频出。三百余年间商道拓辟,易武成为古道之源,茶运通畅让这个边陲小镇逐渐名动海内,几乎占尽普洱茶的荣光。三百余年人文陶冶,烙印出刚柔并济的易武风骨,在物我和谐、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中,易武茶与众人圆融温雅的传统性格相知相谐。

▲ 来源于曾丽云《易武——古茶第一镇》

仰赖于几千年中原文化润物无声的滋养,更得益于这三百年静水流深的陶染。易武堆叠出悠远深邃的人文历史,流淌出动人的人文底蕴。易武被誉为“状元茶乡”,兼得自然造化之神钟灵毓秀与东方文化之包容优雅,成为雨林秘境中的一道动人风景。

品易武茶,已不止于体会澜沧江畔的东方树叶之味,更是深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品位的重要方式。

5

“天下普洱第一镇” 实至名归

纵观历史,自濮人种茶起,云南茶叶文明的第一丝曙光照进易武;到唐代“利润城”,易武出好茶已是远近闻名;至清代敬献皇室,易武茶征服东方帝国的最高品味。三千年间岁月激荡,三百余年间风起云涌,易武茶卓然傲立,始终以王者之姿一览众山小,成就不可逾越之普洱圣地。

穷究品质,被“天时地利”宠爱的易武茶,出身已是华贵,更难能笃步前行,品质传世。今日仍存世之百年茶品已被时光验证,更何况其茶性、其气韵与传统文化如此契合,自然能引得无数茶人倾心相待。

而我只是这“无数茶人”中渴望为易武略尽绵薄之力的一个。十余年前,我循茶而来,扎根易武,琢之、磨之,茶汝于成;十余年间,我一趟趟走出去,珍而重之,将易武茶推广复兴。与易武茶相伴越久,爱之越深。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就是易武茶的魅力所在。

天下普洱第一镇,舍此其谁?

撰文 / 郑少烘

图片 / 郑少烘

来源:茶语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寻一款可溯源的熟茶,把时光一段一段地放进杯中,细细品味。

一款可溯源的熟茶,把时光一段一段地放进杯中,细细品味世间千百味,只取一杯饮,佳茗如是。好的熟茶,值得人们向往,更值得人们拥有,因为它温润如玉,养胃暖心,益于健康,是冬日必备之选。那么一款健康、安全又好喝的熟茶是怎么来的呢?

源于自然馈赠的普洱天堂

在中国西南的澜沧江沿岸,景迈山系矗立于此,用茶形成文明、发扬文化,传承至今,千载有余,鸿运来普洱熟茶,一座山的味道,就源于这里。景迈山,山清水秀,云蒸霞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16.5-19℃,年降水量1800毫米,终年云雾缭绕,雨热同期,海拔适中,气候环境、土壤类型非常适宜温性的普洱茶生长,是澜沧江流域的核心产区,普洱熟茶,就产于此。

源于代代相传的匠心工艺

鸿运来制茶工艺遵照“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得于传承。相比生茶,普洱熟茶更考究工艺,从选料开始,经验老道的庄园发酵师精选内含物丰富、适宜发酵的原料,遵循传统熟茶工艺原理,并结合现代微生物学工程,注重选水、发酵池养护、微生物培养等每一个细节,茶叶经过数十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并在原产地窖藏完成生命的自然陈化,保障了茶叶的上乘品质。

源于原产地窖藏铸就的一山一味

普洱茶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一山一味形成于它生长的地域环境,生长地的土壤、水、空气、微生物菌群起着决定性作用,景迈山不仅是普洱茶的核心产区,其古老的微生物可追溯到34亿年前。原产地窖藏为普洱茶提供了与茶生产、加工、窖藏的微生物菌群的一致性,同时辅助于科学的管理和监控,让普洱茶后续发酵与陈化更优异,更纯正、更健康。

普洱茶有着越陈越香的特点,而这一特点的形成,最大程度依赖于仓储的后陈化,正如一位茶界专家所言:“普洱之醇和、普洱之甘甜、普洱之陈香,往往依赖于存放之转化,依赖仓储之加工,而并非普普通通存放即可。”


源于冲泡得宜的熟茶佳味

准备茶具:茶壶、盖碗皆可。

冲泡用水、水温:建议使用纯净水或山泉水;新鲜煮沸即可。

温壶烫盏:通过这个方法,防止茶汤变冷、影响滋味,还可激发茶香,增进茶味

投茶:一般而言,使用壶来冲泡时,投放8~10克茶即可;使用盖碗,6~8克即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投茶量。

润茶:润茶也叫醒茶,以此唤醒茶叶。

 冲泡时间:前段,以15秒左右出汤为宜,之后,可根据茶叶的口感及个人喜好适当延长出汤时间。

饮茶是一种愉悦的过程,常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个得味”之说,这正好是泡茶人心态的体现。知道了好熟茶的来源,好茶自然不可少。   

八朵熟茶【鸿运来】——镌刻经典——八朵的每一饼茶,都为了书写经典!

真正的熟茶,一定源自严谨而专业的工艺。从精选毛料到发酵;从石磨压制到成饼;18折包饼到扎筒成型


每一个传统的制作环节,都经过一双双勤劳的双手,传递着娴熟和严谨劳作的温度。一杯好茶,本真的不易。八朵熟茶,只为铸就经典,我们看中的是深山古树茶叶鲜明的个性;是只在春秋温度湿度俱宜而择机制茶的品质;是精选勐海深层山泉涤荡茶叶的标准;是净、透、通、闭的酵场带来的保证!我们还看到雾状湿水保证的每片茶叶的风味;日夜守护翻覆控温的心意终有回报;细心摊匀让每片茶叶都充分的呼吸;特制休眠床陈仓两年终换扑鼻茶香!当熟茶渥堆而来的醇味在时间的打磨下顺滑醇厚;当一片沐浴阳光鲜嫩的芽叶在我们的手中肆情绽放茶香;我们欣慰的是八朵自信将每款熟茶铸成经典!不负每片茶叶更不负每一位茶友!

春来秋往,择机制茶,只在春秋二季温度湿度俱佳条件制茶。求质而不求量,只为最大程度满足您的口感需求【鸿运来】八朵熟茶,待您来品""的生活方式...... 

八朵·鸿运来系列熟茶 寓意鸿运当头财源滚滚!好茶之选! 一款好的熟普拥有“香甘重滑”的境界:香:香气优雅;甘:鲜爽美味,回韵悠长;重:滋味浓醇厚重;滑:茶汤顺滑。 


八朵·鸿运来,再造巅峰,演绎传奇!

【鸿运来】这幅画作有张明弘教授创作。张明弘老师游历长城五年多,这幅画作里展现了他游历长城五年多的积累,和精华、灵感。是中国的古老元素、剪纸艺术、传统文明的综合艺术展现!

【鸿运来】这幅作品有章丘区书协主席贾明选亲笔提写。

 【鸿运来】系列熟茶由八朵茗茶创始人大春先生甄选优质大叶种茶青精制而成,冲泡后汤色红浓明亮,品之滋味醇厚甘甜。茶品配以高档礼盒,手工宣纸烫金裹挟在礼盒之上,精巧简约,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顺遂,是收藏、送礼、祈福的珍品。 

    —— 坚持天然品质       

用心做好茶


找到约32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