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试茶用闷

找到约326条结果 (用时 0.012 秒)

润元昌解惑茶铺|开汤试茶时为什么总喜欢闷几泡?

  上

  开汤试茶时为什么总喜欢闷几泡?

  我们正常冲泡时常说避免闷泡,为什么试茶时反而要闷泡呢?

  请结合你的试茶经历和我们分享。

  众所周知,普洱茶闷泡后通常是又苦又涩,难以入口,那为什么试茶时反倒经常闷泡?甚至有喝茶“箴言”——“好茶不怕闷”。


  @名字叫什么好啊 试润元昌臻藏方砖

  @小丁丁tu 试润元昌601勐海厚砖

  很多茶友喜欢在试茶结尾进行闷泡,这样子既能体验到茶叶正常冲泡下的口感,又能感受到茶叶闷泡后析出的各种滋味,是茶友们根据自身经验摸索出来的实用方法。

  我们平时喝茶无非也是正常冲泡,为什么试茶时不仅要正常冲泡,还要闷泡来感受茶叶析出的各种滋味?

  什么是闷泡?“闷泡”,有闷和泡两个动作。闷,指的是在一个密闭的空间;泡,即茶叶浸泡在水中。茶叶注水后,长时间处于密闭的泡茶容器(盖碗、茶壶等)中,浸泡时间分钟起步。

  闷泡可以把普洱茶最真实和最深层次的物质都激发出来,它会放大一款茶的缺陷和不足,是检验茶叶品质的一个手法,常出现在“茶叶审评”环节,普洱茶加盖闷泡两分钟以上再沥净茶汤,可以快速辨别茶叶品质的好坏,常常在收料时、斗茶赛上、选购时应用。

  好普洱不怕闷?

  @百合樱:试新茶,盖碗闷泡,很容易发现香香甜甜的首发阵容以后是啥唱主角,尤其闷泡之后继续冲泡不掉水的,都值得格外重视。试老茶,紫砂壶闷泡,有利于茶的逐渐苏醒,也有利于茶的当下表现,此时此刻判断茶力更接近本质。

  @释然:试茶的闷泡,个人感觉有点类似于茶叶审评了,闷泡也是在看茶叶水浸出物的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冲泡茶叶茶汤的浓厚,滋味的寡薄,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一款茶的好坏,包括工艺,包括耐泡程度,包括口感,帮助我们用更加合适的水温,冲泡时间,泡出更加合适的茶。

  既然知道了为什么要闷泡后,那我们来看看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

  《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紧压茶闷泡方法

  称取有代表性的茶样3.0g或5.0g茶水比(质量体积比)1:50,置于相应的审评杯中,注满沸水,依紧压程度加盖浸泡2min~5min,按冲泡次序依次等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审评汤色、嗅杯中叶底香气、尝滋味后,进行第二次冲泡,时间5min~8min,沥出茶汤依次审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结果以第二泡为主,综合第一泡进行评判。

  散茶闷泡方法

  称取有代表性茶祥3.0g或5.0g,茶水比(质量体积比)1:50,置于相应的审评杯中,注满沸水,加盖浸泡2min,按冲泡次序依次等速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审评汤色、嗅杯中叶底香气、尝滋味后,进行第二次冲泡,时间5min,沥出茶汤依次审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结果汤色以第一泡为主评判,香气、滋味以第二泡为主评判。

  普洱茶感官评审方法▼

         说到底,闷泡只是我们在试茶时的一种方法,最后还是要考察一款茶叶的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从中探得品质优劣高低,那么正确的判断标准则是关键。

  往期文章推荐

  生茶篇:跟着普洱茶国标系统学普洱新茶品鉴

  熟茶篇:从普洱茶国标学普洱新茶品鉴

  现在我们了解了普洱茶的感官审评方法,又知道了普洱茶的品鉴逻辑与标准,就算不是普洱茶品鉴的个中高手,但也知悉了如何去判断和选择一款好茶。不过普通茶友日常试茶时大多不会这样正式,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些简便又有效的试茶方法。

  @钢琴调音师 郭:茶叶品种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盲目闷泡试茶。比如说试的茶,是生普,用容量大小相同的盖碗来试茶,也可分为两种方法尝试,

  1、投茶量多两三克,盖碗中的水量不变,出汤时间不变,因为投茶量多了一点点,这时出汤,茶汤浓郁一些,喝在嘴里,虽然生普的霸气充满口腔,也许有一点点苦涩,但化的快,很快转为回甘,这样的生普,品质应该是不错的。假如苦涩味散不开,相对来说,品质没那么好。

  2、盖碗容量大小不变,盖碗中的水量不变,盖碗中的投茶量不变,选择出汤的时间慢一些,比如说前几次出汤的时间,比正常出汤的时间多8秒或10秒,这样闷泡出来的茶汤,也会比较浓郁,喝起来也许有些苦涩,假如化得快,很快有回甘,说明这茶的品质是不错的。

  所以说闷泡试茶,要适当适量,也不能闷泡时间过长,比正常出汤,多闷泡30秒40秒,这样一味的强闷,再好的茶,也给闷坏了,反而有点浪费糟蹋茶叶了。


  @微然传奇:说起普洱的试茶评茶,不得不说由周云川老师始创的普洱茶“363普洱茶审评法”,通过三次“闷”泡出汤,来对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做一个综合的判断。这种闷泡试茶方式可以对茶品的品种、外观、工艺做出比较直接的的感官评价,简单易学。

  简单来说,试茶采取的闷泡法是更容易将茶品的缺点暴露出来,而个人的正常泡茶是追求茶品更加完美更加极致的口感,所以正常冲泡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闷泡。其实我个人试茶来说还是倾向于用喝茶的方式来试,略有不同的地方就是偏重手泡,出汤的时间较正常冲泡略长,尤其是最后一泡更是用重闷的手法,一般在45秒以上,茶质内在、耐泡度一览无余,虽然这样方式不能将茶品的缺点更清晰的暴露出来,但是也可以有明显的感受,其实这种方式更容易发现茶品的优点,毕竟每一款茶都凝聚了制茶人的匠心,只有用心去品鉴才能发现茶品的内在。

  以上茶友的试茶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在实践中证明是否合理有效以及适合自己。就算一时没找到合理的试茶方法也不用着急,只要还热爱喝茶,你就会在普洱茶的道路上探索出合理且适合自己的试茶方法。

开汤试茶的人为什么都喜欢闷几泡?

闷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甚至十分钟的茶叶不少茶友都喝过,尤其对于开汤试茶的朋友,闷一闷是常用的方式。但闷两个小时的茶叶,估计喝过的人不多。

前日傍晚,我们已经清洗干净茶具,准备关上店门回家时,两位顾客来到店里选东西。于是我们重又开始烧水泡茶,喝的是今年做的锣锅山头春古树纯料。

顾客赶时间,刚喝了两杯茶,选好的东西已经包好,便匆匆抱上车离开了。

看着盖碗里刚泡了两泡的茶叶,实在舍不得倒掉。想着晚上在家里反正也要喝,便将盖碗中的茶叶夹了放入平时外出喝茶用的保温杯中。大约六七克的茶叶全部放入其中,并倒入一壶刚烧开的水,拧紧盖子就带着回家了。

晚饭后进入房间阅读时已近九点,习惯性地将泡好的茶放在面前的桌子上,拧开盖子时杯内的茶汤温度还很高。细细一闻,有明显的闷熟味。

尝试着轻啜一口,浓酽的苦涩味立即布满整个口腔,并苦到了喉咙深处,让人难以接受。

我从小喝惯了家里的苦丁茶,是比较能接受苦涩的东西的,大多数的苦茶都喝得习惯。但六七克的大叶古树高温闷泡在小小的保温杯里两个多小时,所释放的那种苦涩还是超出了我的接受范围。

我将茶杯放在桌上,准备看看书,等杯内的茶汤冷却一些,加入白开水冲淡一点再喝。

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着手里的文字,突然感觉下齿缝有特别明显的回甜之感,舌底也汩汩生津;不禁吞咽了一下,强烈的回甘一直延伸到喉部,这感觉对我真是从未有过的体验。

一开始的苦涩味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化去了,我放下文字,下意识细细品咂,极苦极涩之后,那种极致的韵感,让人迷恋。

此时茶汤温度已降低不少,我再一次细细品味。有了心理准备,那浓酽的苦涩味不再那么突兀。口腔又一次被苦涩布满,但很快苦涩就淡化开去,回甜开始占据上风。而且因为有第一口余留的回甘加持,第二口过后的回甘来得更为迅猛强烈。这回甘之感一直持续到入睡前。

有了这番体验,我甚至有点舍不得冲淡这一杯浓酽苦涩的茶汤了。以前在多个场合看人试茶,过程中总会闷两三泡。其目的就是要将一款茶的苦涩尽量高温闷泡释放出来,通过感受苦涩化开的时间以及生津回甘的强烈程度,去判断一款茶的适口性。

闷一闷,或许无法判断一款茶是什么树龄,什么山头,但的确可以直观地检视一款茶的原料底子扎不扎实,扎实又扎实到什么程度。

我们常听到人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还有后半句“好茶苦要回甘,涩能生津”。苦与涩是茶天生的属性,但我们喝茶,绝不是为了去喝苦涩;苦涩只是短暂的体验,我们之所以接受苦涩,是期待着苦涩之后那迷人的回甘之韵。

最后想说的是,这次体验完全是偶然,当然无意中也收获了一个小惊喜。不过,真的不建议茶友们喝这么浓的茶,身体扛不住。喝茶,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浓淡适中最好。

来源:风在香,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一任天真2018金达摩试茶报告

产品信息在此就不多做介绍,让我们来直奔主题——欣赏、品茗此款茶品。

作为非专业人士,本人必定遵循实事求是的精神,记录下品茗真实感受。

由于363评茶法可以放大茶品的优缺点,本次才用363简易普及评茶法,通过30秒,60秒,30秒共计3次冲泡对茶品的汤色、香气、滋味、口感、耐泡做出个人评价。

  

试茶茶品:一任天真2018金达摩生茶

地点:江苏无锡

茶具:茶洗、110ml盖碗、公杯、茶漏、品杯

外观

此款品鉴装为100g小饼,茶饼外套有牛皮纸自封袋,可以有效防潮,便于储存;茶饼采用常规棉纸单层包装,包装规整、简约、精美、大方,图面印刷达摩打坐图,尽显禅意; 2018年的新茶,隔着棉纸可嗅到浓烈花果茶香,无不适异味,仓储保存良好。背面印刷产品产地、茶厂、生产日期等信息;封口贴封口;打开包装纸,可见内飞压入饼中。

      

观察茶饼,无内飞,茶饼压制相对较紧实,外观边缘周正;无掉边现象;茶饼条索清晰、乌黑肥壮,白毫密集,匀净无杂。闻气味,浓烈花果茶香扑鼻而来。

            

撬茶

由于是100g小饼,茶窝处压制很是紧实,直接从边缘处撬茶;观察撬茶口内部,可见内外一口料,无撒面。产品介绍此款金达摩适合重口茶客,苦的纯粹,遂相对平时减量,撬取约6~7g茶样,醒茶10分钟左右,烧水试茶。

  

正常温杯,快速洗茶一道,观察洗茶水,除去碎茶片,洗茶水清澈透底,不浑浊。

      

第一泡,注水5s左右,闷泡30秒。

出汤后马上闻香,先闻碗盖,茶香明显,类似花果香,再闻茶汤,茶汤香气内敛,最后闻叶底,浓郁香气扑鼻而来,无异杂味。

看茶汤,第一泡茶汤,汤色黄亮,稍有茶毫浮沉。

品茶汤,让茶汤在口中翻滚几秒,咽下,汤水顺滑,已略显胶质感;茶香已融于茶汤中;无涩感,苦底明显,化去较慢;生津明显;未体会到回甘;吞咽口水时,喉部仍稍有苦感。

闻杯,挂杯香明显。

      

第二泡,注水5s左右,闷泡60秒。

出汤后马上闻香,杯盖及茶底,香气更加浓郁,无异杂味。

看茶汤,第二泡茶汤,汤色金黄透亮。

品茶汤,茶汤滋味浓烈,苦感加重,苦味褪去较慢;涩感也出现,褪去较快;舌头两侧及底部生津明显,回甘不明显。

闻杯,挂杯香明显。

    

第三泡,注水5s左右,闷泡30秒。

出汤后马上闻香,依然香气浓郁,与第一泡相比更浓郁,无异杂味。

看茶汤,第三泡茶汤,汤色淡黄透亮,相比第一泡稍淡。

品茶汤,茶汤滋味渐淡,苦味稍降,已无涩感,生津明显,吞咽口水时,已开始渐渐出现淡淡的甜味;汤水更加顺滑。

      

后续冲泡,连续冲泡2道,茶汤仍然淡黄透亮,苦味越来越淡,无涩感,甜味慢慢增加,生津依旧强烈;尾水越喝越甜。

  

观察叶底

由于茶饼压制紧实,撬取茶样稍碎,所以叶底相对较碎;虽然叶底较碎,仍然能观察到叶底中有嫩叶较多;叶片肥大,厚实,茶梗较多、无黄片;闻香气依旧浓郁。

    

总结:

通过此次品试,此款一任天真2018金达摩生茶,外包装简约精美大方,尽显禅意;茶饼压制紧实,外观周正,条索清晰、乌黑肥壮,白毫密集,匀净无杂;茶香明显,类似花果香气,滋味口感苦底重,化去稍慢,试茶中段涩感出现,褪去极快,汤水圆润顺滑,已略显胶质感,生津明显,回甘不明显,尾水甜;耐泡度优良,正常品饮,应在15泡左右。此款茶品库底重,越喝越甜,特别适合我这种重口茶客。

以上内容照片均为本人手机记录,未经任何裁剪修饰,文字描述内容为个人此次品试感受,如有不当之处请见谅。在此感谢新茶网!


找到约31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