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山西黑茶山

找到约86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遗失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上的神秘黑茶

从“茶马古道”到“万里茶道”,在马王堆汉墓里,在盛唐宫廷中,在成吉思汗马背上,在大明王朝茶马司,在左宗棠的新疆行营里……穿越千年,在曾经兴盛繁忙的“茶马古道” 上,安化黑茶始终披着一层颇为神秘的薄纱。在“一带一路”倡议在多个领域被延伸的今天,沿着安化茶马古道在历史上的脚印寻觅,不难发现,安化茶马古道和黑茶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跨区域的贸易往来,更是一种文化的输出与交流。 


悠悠历史长河里,西北大地上嗒嗒的马蹄声,绵延千年,一个关于茶马古道的故事仍在继续……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分陕甘、陕康藏、滇藏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茶马互市图



但它的意义显然并不止于历史上的茶、马交换,事实上它既是汉、藏两大文明发生交流融合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是促成汉、藏两个民族进行沟通联系并在情感、心理上彼此亲近和靠拢的主要纽带。

 

在湖南安化县(主要为洞市、江南)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就绵延着多条神秘的茶马古道。千百年来,无数的马帮在这些道路上来往行走,成就了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交融。

 

安化的山水,亦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凤凰:“青山一座接连一座,一条河水弯弯曲曲流去,山水互相环抱,气象格局小而美。”地处雪峰山北段的安化,是湖南面积第三大县。在这个静谧的小县城,资水穿城而过,水边矗立着一座中国黑茶博物馆,格外醒目。

 

安化人自己大碗喝煎茶,来客招呼也是以茶当见面礼。山坳、渡口广设茶亭。茶叶禁碑、古茶行、茶叶码头至今随处可见,民间广泛传唱茶歌,文化人创作的咏茶诗词不计其数,陶澍、左宗棠等近现代名人均与安化茶结缘,花鼓戏《烘房飘香》更是将安化黑茶的制作搬上了银幕……

 

茶比县早,穿越千年。今天,作为“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的安化,古道、黑茶早已融入其传奇而神秘的历史与现实之中……

 

神秘纬度带上的安化

 

安化与埃及金字塔、玛雅文明、百慕大三角同处于北纬30°神秘文化带,以安化为中心的这片区域,自古至今就属中华文明繁衍的重要地带,属于神秘的古梅山文化腹地。

 

安化茶的起源也注定是有故事的。安化梅城思游,是蚩尤成长的故乡,蚩尤一统梅山诸蛮,战败黄帝后身负重伤,遂流亡于山野尝百草而疗伤,有传说百草其一即为茶。据说在神农氏时代,湖南安化就有茶树生长,并被神农氏发现和利用。按照《神农本草经》的说法:“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古同“茶”)而解之。”这是一个与神农氏、炎帝共生的传说。

 

今天,沿着雪峰山脉,往东南400多千米就是神农的安息地“长沙茶乡之尾”炎陵。据说,神农生于历山(今湖北随州市境内),安化正好处于随州与炎陵之间,由此来推测,安化也是神农氏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了。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而关于黑茶功效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在安化人的记忆里也从未间断:

 

西汉时期,张骞开通西域后,东西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一次,汉朝的商队无意中以被雨淋未及晾干致“发霉”的茶叶做药,使两个患“积食”病的蒙古族牧民起死回生。被问及何种灵丹妙药时,班超答曰:此乃楚地运来的茶叶。

 

安化境内有座辰山,此山被一些文史爱好者怀疑为清代顺治皇帝出家后的最终圆寂地,而顺治皇帝出家后从山西五台山来到湖南安化,正是沿着山西茶商开辟的安化茶道。

 

凡此种种,笔者走访安化老人后发现,当地人大多都信奉这些传说,坚信黑茶历史久远,养生保健,甚至能防御百病。住在资江边旧时水运码头边的张五妹(音同),她的母亲已经93岁,老人家有句口头禅便是:可以一天不吃饭,不能一天不喝茶。

 

在安化置县(1072)以前,这里地域荒野,人丁横蛮,不服当时朝廷的管制,被谑称“梅山峒蛮”。据史料,“梅山峒蛮”与越人梅娟有关,梅娟系越王勾践子孙,后为逃避楚王的逼害,改姓梅。汉高祖时,梅娟随长沙王吴芮来到湖南,在安化、新化一带繁衍生息,势力逐渐壮大。三国时候,“长沙益阳为山贼所攻”,山贼即为盘踞梅山的越人。

 

越人后因长期征战,官兵围剿,人马溃散,至隋唐时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再不见史籍。那时,马便是他们作战及生活的日常交通工具,马帮由此而生。从汉朝算起,茶和马,就是安化先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1972—1974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三号汉墓出土有“一笥”竹简,经考证为茶一箱。起初,箱内黑色颗粒状实物一时让人难以辨别,通过显微镜切片最终被确认为是茶。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围绕这箱茶叶从何而来,社会上产生了多种争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益阳市高级农艺师易梁生的考证,他从制作工艺、保存方式、历史人文等方面证明马王堆出土的茶叶来自湖南安化。

 

当然,安化黑茶的神秘不仅于此,从环境勘测的角度,安化境内的土壤、气候、云雾期的长短,都是种植、生产黑茶必不可少的条件。自古周围县域也有广泛种茶,但只有安化“惟茶甲诸州县”,这也是古往今来许多史料所记载的。


官茶之争引发一场战争

 

安化先有茶后有县,宋熙宁五年(1072)开梅山置县“起疆之初,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属古野生茶生长的地方。而如果上文提到的马王堆汉墓里的茶叶来自安化,那么安化茶的历史,则至少可以追溯到2300年。

 

对安化茶最早的历史记载是在唐代。唐代饮茶之风盛行,饮茶习俗有很大变化,将生嚼解渴的粗犷饮用,变成了煮煎品茗的艺术,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使唐代“茶事大兴”,此时,安化黑茶开始引起世人关注。856年,唐代杨晔 《膳夫经手录》记载的“渠江薄片茶”,运销湖北江陵、襄阳一带,后进入长安,直至宫廷。五代毛文锡的《茶谱》记有:“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又说“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文中的渠江即现安化渠江镇,资水在此地的支流亦名渠江。

 

 安化黑毛茶制作工艺流程,依次为采摘、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但在民间,“渠江薄片”则名为“张良薄片”,相传为汉代名臣张良在安化渠江修道时初创,从汉代起便成为地方官员向朝廷进贡之物,而得“渠江皇家薄片”之名。

 

可以确定的是,在唐代湖南安化便已有“渠江薄片”生产,在当地还有些名气,而这种茶色泽为黑褐色,即典型的上等黑茶色泽,也就说明当时就有黑茶生产。

 

宋代以前,安化的茶树多为野生,到了宋代,在资江边上出现了大量茶场,还有“专官戍守”。朝廷就派专门的军队到安化收茶,再押运至西北,换成战马,这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茶商军”。元明以后,安化开始大规模的人工种植茶:“深山穷峪,无不种茶。居民大半以茶为业,邑土产推此第一。”

 

黑茶作为正式称呼的起源,一般认为是始于16世纪初。据明嘉靖三年(1524) 御史陈讲疏记载:“商茶低仍,悉征黑茶,产地有限……”这是“黑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康熙年间的《湖广通志》载“长沙府出茶,名安化茶”,则是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安化茶”一词。

 

安化黑茶问世后,西北茶商重点转入安化采购茶叶。据说,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就是因私贩湖茶被皇帝杀了头。不仅如此,由于安化黑茶滋味浓厚醇和,而且量多价廉,深受西藏喇嘛的喜爱。以至于西藏喇嘛朝贡回藏时,拒绝朝廷所拨四川乌茶作为赏赐,而绕道湖广收买安化黑茶,这在当时是非法的。私茶业兴起,直接影响了明代边境的茶马交易,乃至引发了一场战争。

 

1572年,明首辅张居正即以万历皇帝的名义向全国发出一份诏书,下令关闭边境贸易。当时的茶叶贸易是由官方垄断的,但由于官方所制定的交易价格太高,导致民间包括黑茶在内的私茶兴起。黑茶产量多,质量也更好,这对官茶贸易冲击颇大。张居正发出的诏书就是旨在打击民间走私。

 

明王朝的本意是希望在关闭边贸茶市的同时严查贩茶私商、惩办违法官员,然而这些严厉的措施,却直接导致边贸茶叶供给完全被断绝。

 

一时之间,北方的蒙古及女真各部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中,纷纷上书要求明王朝取消诏书内容,重开边境茶叶贸易。

 

在此期间,各部族也曾进行和平解决贸易问题的努力:建州女真首领王兀堂,向明朝辽东巡抚张学颜提出,只要能开放清河(中原边境军事要塞)茶马互市,他情愿“请得纳为质子”。但他的这个要求被断然拒绝,其他部落领袖向明朝提出互市贸易的请求则更不用提。

 

一场茶叶引发的“清河堡战争”最终爆发,3年的血战让当时的茶叶贸易几乎回到了原点。后来,随着明王朝宣布重开茶市,蒙古和女真各部的斗志被彻底瓦解,硝烟散尽后的清河堡再次成为茶马边贸重镇。

 

17世纪前期,四川边茶主要销康藏一带,西北边销茶逐渐由安化黑茶取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御史李楠和徐侨为湖南茶叶在奏本中公然争吵,一个要求朝廷颁令禁运,免妨茶法马政;另一个认为湖南茶对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后经户部裁定,报请皇帝批准:自后销西北的引茶,以汉、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

 

至此,安化黑茶终于成为官茶。不过,清代乾隆以后,“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上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

 

陶澍、左宗棠与黑茶之缘

 

安化茶品质甚佳,口感极好,成为官茶之后更是一度出现“一茶难求”盛况。到了清代,安化“天尖茶”被奉为珍品,且被皇帝嘉庆、道光看上,成为贡品,赞誉“安化天尖雀舌”,也就有了“皇帝用茶为天尖,朝廷用茶为贡尖”之说。

 

安化籍名臣陶澍,作为道光朝的重臣,正好见证了家乡黑茶的鼎盛时期。作为一代名臣,他对家乡的茶叶感情至深,就因为《茶经》中并未对安化茶有所记载,他一度愤懑不平,“俗子诩《茶经》,略置不加省。岂知劲直姿,其功罕与等?”

 

陶澍还多次诗咏家乡茶,以此怀念故乡的同时,也把安化茶推向了全国。特别是在1815年的春节,陶澍邀请在京城的消寒诗社成员同集印心石屋,共品安化茶。在高朋云集的茶会上,陶澍吟五言长诗四首,详细介绍了安化茶的产茶历史、品质特征及艰辛的生产过程,简直就是一部“安化茶的述事史诗”。

 

后来,陶澍回家乡安化小淹镇,夜宿香炉山,又写下了历史上最长的茶诗。言辞之间,把黑茶归于他家乡的骄傲。

 

1836年,时任两江总督陶澍从江西经醴陵回安化省亲。醴陵渌江书院山长左宗棠以一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乡,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弟子,翘首公归”赢得陶澍赞赏,两人成忘年之交,并约定结成儿女之亲。1839年,陶澍去世,左宗棠遵陶澍生前之托,于次年从岳阳湘阴赴安化操持陶家事务,抚教陶澍之子陶桄,并在此居住了8年。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左宗棠对安化黑茶有了深切的理解。

 

同治十三年(1874),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写信给湖南老乡、陕西布政使谭钟麟,回忆自己早年在安化小淹的所见所闻,涉笔成趣:安化后乡老小,届时打草充茶,踩成上篓,其中杂真茶不过十分之一二而已。所谓草者,柳叶、茅栗之属,且并刈凡草入之。

 

 安化永锡桥



当时,县志有云:“宁采安化草,不买新化好。”意思是说,当时有人宁可喝安化的杂草(粗毛茶),也不喝新化真茶。

 

由此可见,当年安化茶的抢手程度,茶里掺草,毫无掩饰,竟然不愁销路,连县志里面都有明确的记载,并且引以为傲。而左宗棠贵为封疆大吏,竟然也喝不到十成上品的安化黑茶。在同一封信中,他还这样写道:“上冬所库存陈茶一封,试看果皆草也。山、陕商贩不能办真茶,即高价所采亦多是粗叶,亦搀有杂草,但得真茶七八分,即称上品。至新芽初出,如谷雨前摘者,即小淹亦难得。每斤黑茶,至贱亦非二三百文不可得也。”

 

正是因为对安化茶的了解,收复新疆后,左宗棠便对安化黑茶实行“政府采购”,从而使得蒙古、俄罗斯和我国西北地区更加感受到了安化黑茶的神奇。

 

“条条古道都是茶马古道”

 

当然,安化黑茶走向世界,离不开“一道一商”——茶马古道与茶商。最早来安化办茶的商人是陕商,但却是晋商把安化黑茶推向了其历史最高峰。

 

太平天国起义阻断了长江运输线路,中俄边境恰克图茶叶贸易受到了严重影响。虽然没过多久商路便得以开通,但是,福建地区的茶价却涨得很高。无奈之下,山西茶商开始把目光转移到了开始生产红茶的湘西一带。

 

由于安化红茶产量的局限,无法满足恰克图市场的需求,山西茶商便把一部分安化黑茶也带到了恰克图。出乎意料的是,黑茶在恰克图也颇受欢迎,甚至还成了恰克图茶叶贸易中的主要品种。为了便于长途运输,茶商便把黑茶制作成砖茶和千两茶(千两茶也叫三和茶,因每棒茶重一千两而得名)。

 

晋商来安化办茶究竟始于何时,目前没有确切证据。但大多数人认为,晋商来安化办茶是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后,由于去福建的道路受阻所以才转道安化。安化黑茶研究代表人物、原安化县政协主席、县茶业协会首任会长伍湘安,和“万里茶道”湖南安化段申遗办主要负责人之一王以戬等人,则认为安化是“万里茶路”起点之一,理由是,除了茶马交易的历史和安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运输条件外,还有一个重要物证——一口古茶钟。根据茶钟上的文字记载,这口茶钟是晋茶商在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铸造的。王还专门撰写了一篇关于乾隆年间官方《茶叶章程》的文章,作为佐证。

 

为了方便收购和运输,茶商集资在安化县内又修建了一些茶马古道。与其他茶马古道路线不同的是,借助于资水横贯安化全境,茶商们在安化收购茶叶后,沿着这条茶马专道驮至江边集镇,再通过水运的方式销往外地。

 

这种“船舱马背式”的茶叶运输方式,也成就了安化与其他地区的茶马古道截然不同的一个特色——安化的这条茶马古道,如今已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在安化,其实条条古道都是茶马古道。”王以戬说,安化以茶叶立县是很多年以来的共识,很多人来安化总喜欢问一个问题:“安化当年的茶马古道是哪一条?想去走走。”但事实上,王以戬认为,只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是条古道,用马运过茶叶,运出后用来交易,就是安化的茶马古道。

 

安化前乡的茶,经过初制后,要运到后乡的资江边八大茶叶镇再加工,大都要走二三百里山路。以小淹、江南、黄沙坪等为中心,向全县各大茶山和茶乡辐射的大道,哪条能不载马和茶?

 

资江边八大茶镇加工出的茶叶,大都是走水路,由汉口中转,再向西北。连上川陕、川藏的茶马古道,再进入丝绸之路。但水运并不是安化茶的唯一选择。陆路走益阳,去长沙湘潭,500年里,安化走益阳的茶马古道,一样故事多多。

 

抗日战争期间,运茶通道被阻断,安化茶叶积压。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两次“西北万里行”,沿资江向上,从溆浦到黔阳,走贵州入四川,开辟新的茶马古道,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在安化境内的茶马古道中,最具影响的是从洞市到高城一线。

 

洞市历史上是一个大乡,前些年在乡镇合并时才并入江南镇。在资江边的江南镇沿溪而上,有思贤溪风雨桥,桥上马蹄印迹历历在目。沿溪上去30里,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金田村。与金田相邻的茅坪村,有个接待过路茶客的“陶氏宗祠”。祠的西面,便是清代名臣、两江总督陶澍的祖坟山。

 

洞市上去30里就是高城村,这是洞市茶马古道上的一个神奇的景点。这个村历史上是宝庆、新化、安化、益阳等多个县之间的一个中转站,茶叶、盐、中药材等运输马帮都要在此住上一夜,有些货栈还在这里设有中转的仓库。村子背后,有气象万千、神秘秀美的“川岩江”,一条条茶马古道就在这条江边随山而行。

 

 安化茶马古道上的茶亭——江南镇东风亭



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建于北宋熙宁年间,背靠辰山,面临资江,是南方茶马古道的策源地。据当地人说,安化县第一支运茶马帮,就诞生在这里。马帮的首领,据说还是杨家将后代。

 

明清时期这里的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家观,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茶市斯为最,人烟两岸稠”是当时茶业兴旺的真实写照。那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这条古道上的马帮至今尚存,被称为“最后的马帮”。

 

鸦片战争前,黄沙坪主产黑茶,清道光至民国初年,茶叶加工以红茶为主。鼎盛时期,清政府曾派军队保护茶商。民国时期,茶业仍然兴旺。据当地一位老茶农回忆,黄沙坪资江沿岸不到1.5千米沿线就有13个船码头,其中9个主要用来装运茶叶,有源生昌码头、三德玉码头、梅蓝货运码头、永泰福码头、福音堂码头、谦益盛码头、琦公码头……专门从事搬运的工人成立脚帮,帮众120人,常年靠此营生。

 

而在此过程中,许多人也靠薄本微利制茶卖茶起家,做成了大老板。山西人、陕西人、甘肃人,久已到此生根发芽,福建人、广州人也越过南岭北上,由湘江入资水,溯流而上黄沙坪开铺立肆,经营茶叶……成就了古镇昔日的繁华。

 

万里茶路:一个祁县茶庄的贩茶之旅

 

目前,普遍认为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之乱,是安化黑茶崛起的一个重要契机。山西茶商通过安化茶马古道运输黑毛茶,到达资水沿岸的茶马古镇茶市(安化黄沙坪等),然后通过帆船经资江运往洞庭湖,再用大帆船转运到湖北沙市,经襄樊到老河口至泾阳或经襄樊后到山西晋阳、祁县。

 

山西茶商在湖南安化贩茶运往恰克图的路线,则为水陆两路:一路由常德、沙市、襄阳、郑州入山西泽州(晋城),北上抵张家口转恰克图;一路穿洞庭湖由岳阳入长江,下水至武汉,转汉水上抵樊城,起岸北上,经河南、山西抵张家口后转恰克图。


 清代安化黑茶运输路线图(安化县文物所收藏)



1994年4月,祁县晋商文化研究所在进行文献整理时突然发现一本蓝皮旧书,扉页上用毛笔写有书名《行商遗要》,内容是为商之道总论。这本《行商遗要》是祁县渠家茶庄长裕川办茶厂、产茶、销茶的详细实录。这个小册子虽然不起眼,可却详细地描绘了当时晋商行走茶路的众多细节。

 

如记载从祁县到达湖南安化的路程:“祁30里至子洪。40里来远,打尖。”“60里至沁州,宿。60里至虎亭,宿。”“40里至交川沟,打尖。50里至鲍店,宿。”到达泽州府(今晋城市)住一宿后,即要出太行山、过黄河、经郑州,到达河南南部的赊旗镇(今社旗县)。文中还标明,从祁县到赊旗镇经过19站,总计陆路1355里。

 

到赊旗镇后,行程全部变为水路,要乘船。从赊旗镇沿唐河顺流而下,经湖北樊城,到达汉口,再南下过洞庭湖,到达湖南北部的益阳,至此水路基本上走完了。到益阳后,就要进山到产茶的安化地区了,从河南赊旗镇到湖南益阳,总计水路乘船共2655里。

 

《行商遗要》分别对南下采办茶叶、北上销售茶叶都有翔实的记载,并写有必须遵守的规则,其中,包括进入安化山区采办茶叶的准备,辨别茶叶品种和茶叶等级优劣的标准,加工各类茶叶的技术,运输茶叶通过各路关卡的税金比例,运送茶叶使用车、船或骡、骆驼的运费,甚至对伙友们进入安化后在各个茶行所用餐饮的费用是“行”内供给还是自备,均有规定。

 

到了张家口,茶商们将茶叶或卖出或改变包装、运输工具,继续北运至恰克图。由张家口到恰克图行程约2150千米,其中有400多千米是茫茫戈壁滩,常常是“绵绵斯道,几不逢人,自米盐薪水,无不咸备。百里不逢井,数日不见人为常事”。据《蒙古鉴》记载:“由张家口向西北逾阴山达沙漠,经察哈尔之察罕巴尔、哈孙固尔、梅章乌苏等地可到达恰克图和买卖城,山西茶商运茶多取此道。”有寒暑表以后,一官吏记下冬季严寒时的确切气温为-36℃,并记载人畜冻毙之情说:“本期京信,迟到五日,询知邮差,在途次第冻毙……沿途驼马,冻僵者亦不少。”

 

作家梅沽也曾做过这样的描写:

 

 

夏日酷暑,头顶烈日,足履灼沙,数日不见水源,如煎如炙;冬季,大漠高原,朔风呼啸,寒冷刺骨;春秋两季,时有风沙骤至,天地昧冥,填路埋人。间或遇骑匪出没,杀人掠货,死于天灾人祸的,时有所闻。黄沙埋白骨,风雪裹冻灵。旅途之艰险难以用语言形容。

 

到达恰克图,这是初期恰克图贸易的终点。“恰克图”的中文意思就是“有茶的地方”。1727年,中俄双方签订了著名的《恰克图条约》,将恰克图一分为二,旧城划归俄罗斯,新城归中国。清政府在恰克图另建新市街,名为“买卖城”。但没多久,旅蒙商就跨越国界到俄国经商。

 

 清代茶引凭证



旅蒙商在茶路上打得最响的品牌是“川”字牌砖茶,它是由山西祁县茶商监制的。之所以被称为“川”字牌,是因为四家茶庄的号名叫:大玉川、大吕川、长裕川、长盛川。“川”字茶叶产地就在两湖,他们在湖南安化、临湘,湖北聂家市、羊楼洞都建有砖茶厂。

 

正是安化等地的茶把沿途上的中外各民族组织起来,从种植、加工、运输,到销售,跨国经营,于是就有了“万里茶路”。旅蒙商的茶叶之路并不止一条,但走恰克图是条主路。这条路也是整条陆上茶叶之路最为艰难的路程。当时人们把这条赴蒙古高原经商所走的道路,称茶马古道(又称草原丝绸之路)。

 

到达恰克图以后,茶商与俄商交换的主要是皮毛,“彼以皮来,我以茶往”。这种陆路运来的茶叶“因陆路所历风霜,故其茶味反佳,非如海船经过南洋暑热,致茶味亦减”。到18世纪中期,茶叶已成为以食肉为主的蒙俄各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发展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程度。

 

至于俄国人、蒙古人如何嗜茶,俄国早有历史学家做过表述:“不论贫富、长幼都嗜饮砖茶,早晨就面包喝茶当作早餐,不喝茶就不去上工,午饭后必须有茶,每天喝茶可达五次之多。”

 

进入19世纪后,恰克图的茶叶贸易继续增长,迅速超过棉布和丝绸,牢牢地占据了第一位,茶叶也从恰克图向北向西延伸到欧洲。1820年,俄国西伯利亚总督斯彼兰斯基直言不讳地说:“丝织品已经结束了,棉布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剩下的是茶叶、茶叶,还是茶叶。”

 

光绪七年(1881),一个叫乔治·凯南记者说:“几乎所有俄国消费的名茶都是由骆驼商队从中国北部经过蒙古带来的……这些茶叶从恰克图进入俄国,然后被重新包装,用毛皮包好,用线缝好,穿越西伯利亚大约4000英里的路程,最后到达圣彼得堡、莫斯科,或者下诺夫哥罗德一年一度的贸易博览会。”

 

1905年,横贯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通车。从此,俄商由天津转口陆路运输到恰克图回国的货物,改由沿海北上海参崴,转铁路运输回国。加之印度茶和锡兰茶进入国际市场,逐渐打破了华茶独占世界茶叶市场的局面。

 

于是,在茶叶之路的起点,茶叶采集利益几被压尽,中途运输交通工具落后,课税林立,成本无法降低,终端由于俄商自行采办运输,质高价低,茶叶之路终究难以为继。

 

宣统元年(1909),俄国又突然对在俄华商课以重税,所征税额高出货价的数倍,借以驱赶窒息华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国内战争顿起,茶商损失无法计算。在亚欧大陆上繁荣了200年的茶叶之路,至此彻底消失。


“喝酒就喝伊力特,喝茶就喝益阳特”

 

显然,明清两代,安化黑茶在边茶中的地位变化,是一个逐步由补充到主力、由配角到主角、由边缘到中央的重要过程。

 

由于黑茶在边疆民族兄弟日常生活中的特殊重要性,安化黑茶也成为历代封建王朝及少数民族上层统治者推行“以茶治边”政策的重要手段。雍正十年(1732),云贵总督鄂尔泰以茶马互市控制云南边疆土司以及边境诸国战马数量,最后成功平叛并顺利推行改土归流就是一个著名案例。边疆少数民族以畜牧为业,以肉、乳为上,而茶“攻肉食之膻腻,涤通宵之昏寐”。到宋代牧民饮茶已很普遍,已是“夷人不可一日无茶以生”,上至贵族,下至庶民,无不饮者。早在明万历年间,安化黑茶作为边销茶销往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旨在稳定边疆、促进民族团结,故安化黑茶又叫民族茶、团结茶。


 1885年,中俄边境重镇买卖城街头,满载货物的牛车



在新疆地区,民间流传一句俗语:“喝酒就喝伊力特,喝茶就喝益阳特。”不过他们对黑茶的印象,大多局限于“制作奶茶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并没有提升到近年来安化黑茶提倡的“保健茶、文化茶”层面。

 

成为钦定的“官茶”后,安化黑茶通过官营,逐步流入新疆等地。明清两代,朝廷在西北重镇设立茶马司,以茶叶换军马。进入新疆的茶主要由兰州茶马司供给。当时,黑茶加工技术日益成熟,此时已达到顶峰,出现了包装精美、紧致有型的“封茶”。“封茶”在特制的模具里筑紧成型,砖状有龟背,外封特制的皮纸,砖脊盖有五环标志的特殊印章,砖面有生产厂家(茶号)的名称,规格和重量一致。“封茶”是主要的“官茶”,毛茶原料主要由安化供应,在陕西泾阳生产,由陕西巡抚监制。

 

安化黑茶进入新疆的早期,是上等人家才能经常消费得起的珍重物品。特别是上等的天尖、封茶,一般牧民家庭一年难得一见。民国时期茶叶欠产的年份,一片重 2公斤的茶砖甚至可以换取7头羊。抗战时期,茶叶运输路线中断,新疆人民以炒熟的麦子、苦荞替代茶叶,没有功效,病茶者甚众。湖南省建设厅在安化设立砖茶生产厂,生产的砖茶绕道重庆运往兰州。从此安化成为国内最大的黑茶生产基地。

安化黑茶主要以砖茶的形式行销新疆全域,新疆人民通常把砖茶放入马奶、牛奶等奶液中煮沸,充作茶饮。据《当代青海简史》,到 1951 年年底,西北地区100%的少数民族喝上了茯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 30 周年之际,中央代表团赠送给新疆人民的礼品,就是安化黑茶中的茯砖茶。

在历史长河里,从马王堆汉墓,到盛唐渠江薄片,船运马驮、大漠戈壁,安化黑茶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饮”、西北边疆民族同胞眼中的“生命之饮”,历史价值斐然。

而今,人们熟知的茶马古道早已淹没在历史烟云中,古道上的马蹄声已然随着历史的沉淀渐渐沉默。然而,茶马古道作为一条人文精神的承载之路,终为历史所铭记:一代代茶商马夫,既是贸易经商的生意人,也是开辟茶马古道的探险家;一条条茶马古道,既是运输通道,也是连接内陆与边塞、中国与世界的纽带。古道,瘦马,茶商,安化黑茶,共同制造了这段流传至今的神奇“茶马古道”文化。

(感谢安化县政协提供资料帮助。本文内容如有表述不当,概由笔者负责。)

第7届山西茶博会将于10月15日盛大启幕

  10月15日-18日,第7届中国(山西)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紫砂、陶瓷、茶具用品展(以下称为:第7届山西茶博会)将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长风桥西)隆重举行!今天下午,华巨臣在太原市丽华大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汇聚山西省茶企代表、茶城、茶馆代表和媒体代表,全面介绍第7届山西茶博会的亮点及筹备情况,正式揭开茶博会的帷幕!

  发布会现场,山西省供销社副主任王彤宇,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西北大区总监、第7届山西茶博会项目经理胡燕,书剑古茶山西办事处服务商赵晓军相继上台致辞,表达他们对本届茶博会的美好期许。

山西省供销社副主任王彤宇

第7届山西茶博会项目经理胡燕

书剑古茶山西办事处服务商赵晓军

  第7届山西茶博会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特设隆重的授牌仪式,感谢各大协会、企业的大力支持。

  大会协办单位授牌(山西省茶业协会、山西省茶文化研究会、太原市福建福鼎商会白茶专委会)

  大会合作单位授牌(大会指定普洱茶书剑古茶、大会指定黑茶白沙溪、大会指定白茶三泉白茶、大会指定品鉴茶正德号)

  大会合作单位授牌(大会指定物流顺丰速运、大会指定用水吉善泉)

  此外,茗星茶艺师第七届全国评选大赛·山西分赛区初赛的颁奖仪式也在发布会现场举行。大赛主办方华巨臣第7届山西茶博会项目总监胡燕、冠名单位贡润祥山西药茶项目总经理袁海龙,以及初赛评委老师曹六荣老师、张晓鸿老师、杨宝丽老师、杨丽老师、霍振英老师共同为十强选手颁发决赛晋级卡。

  乘胜追击,释放华北消费活力

  “万里茶路晋商开,天下茶商晋占半”。山西虽然不是茶叶主产区,但在茶文化和茶产业的发展中从不曾缺席。从福建武夷山到湖南安化,再到湖北羊楼洞,江南名茶通过晋商北上西进直达欧洲,可以说,晋商是茶产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日前,由山西政府牵头,华巨臣执行承办的2020山西药茶品鉴展示活动大获成功,山西11个地市的药茶集中亮相,展示各地药茶文化特色及药茶产业发展成效,周国富会长、陈宗懋院士、刘仲华院士等茶界领袖齐聚三晋,共助山西药茶产业发展。山西药茶品鉴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擦亮了山西特色名片,也加速了华北茶叶市场回暖的进程。

  因疫情沉寂了数月的茶行业,期盼看到华北市场的重燃。在华北茶叶市场加速回暖的基础之上,华巨臣乘胜追击,联动山西省各个茶业协会、茶城茶企,倾力打造第7届山西茶博会。据了解,本届茶博会将为三晋地区茶业经销加盟打造最全品类展示、精准需求对接、专业市场商机解读、最新行业趋势发布的商贸平台;深华北专业市场,整合全国茶叶资源,搭建便捷的信息传播、产品展示、贸易交流的一站式平台,为促进华北市场活跃度,释放华北消费活力再下一剂猛药。 

  名企集结,助力产销无缝对接

  知名茶企争相亮相,名茶雅器联袂登场。据悉,第7届山西茶博会展览面积高达35000㎡,设国际标准展位1500个,强势集结了国内69个名茶产区的超800家知名企业、上万类茶品。

优选茶叶展商

  大会指定茶:三宁茶叶(大会指定红茶)、书剑古茶(大会指定普洱茶)、白沙溪(大会指定黑茶)、三泉白茶(大会指定白茶)、正德号(大会指定观众品鉴茶)

  普洱茶:中茶、大益、今大福、龙园号、昌泰、贡润祥、书剑古茶、老茶汇、干仓之味、味茗堂、布易班、千山百寨、祥源茶业、俊仲号、老曼峨、百年尚普、健身、泉海、景迈茶厂、岁月陈皮、普茗春、德定福、普作号

  黑茶:白沙溪、湘益茯茶、云台崖、百年木仓、梧州茶厂、茂圣、苍松、天誉六堡、雅雨藏茶

  绿茶:鹅背山、正徳号、仙杰、正芽春

  红茶:三宁茶业

  白茶:绿雪芽、鼎白、大沁、万氏留香、三泉白茶、林飞应、稀白、启山白茶、白大师、永香、白茶村、华香、白茶世家、天然白茶、古御林、品茗香、冠众山、长心、蓝景弘、斗界、鼎首、鼎丰、金槿堂

  乌龙茶:中茶海堤、曲溪单丛、岩雅轩

  花茶:乾和祥、东来茶业、禧月源、牙典

  港澳台/国际展区:天甘、赛德克、黑彩窑、松韵、亮台茶、振勤

  值得一提的是,乾和祥、贡润祥、翼壶好茶将带来山西药茶产品,而太原市福建福鼎商会白茶专委会则将携展团而来,为茶博会再增一分茶色。此外,展会还特别设置了紫砂馆和茶具文化馆,汇聚茶具、茶器、紫砂、陶瓷、红木、茶食品、茶服等茶相关产品,画石茗、鹏涛、坊巷香城、崖柏堂、明山堂、旭日、桐源晟、钧兴、凡悟、沈凯等茶具品牌,以及史志鹏、陈正初、郑求标、沈建芬、刘根林、钱雪梅、吴勤兰的紫砂大师领衔出场,为茶产业助力加码。

  文化盛典,再现文化鼎盛之风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神农炎帝伊始,华夏大地上的文明之火便从山西燃遍中国,时移世易,古老文明在山西人民的传承与发扬之中,与新时代需求不断碰撞,蕴育了独具一格的三晋文化。本届茶博会将结合山西的文化特色,围绕茶品、茶艺、茶空间,精心策划一系列品牌活动,缔造风情万千的山西茶文化盛宴。

“林飞应福鼎白茶杯”鼎承品茶师·首届山西白茶斗茶大赛

  唐有鼎煮,宋创点茶,明开渝饮,茶博会将特别举办首届山西白茶斗茶大赛,诚邀三晋茶友以斗为契,以茶会友,重开盛事,再现中国茶文化鼎盛之风,寄创新于竞争,开一代之风流!

“贡润祥山西药茶·翼壶好茶”杯茗星茶艺师第七届全国评选大赛·山西分赛区决赛

  山西药茶历史底蕴深厚、文脉源远流长。此次,华巨臣将山西药茶产业与茶文化相结合,组织策划全民参与的高雅有趣的茶艺赛事,甄选三晋茶文化推广大使,助力山西药茶产业发展。今天,茗星茶艺师第七届全国评选大赛山西赛区初赛成功举办,10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10月17日,茗星茶艺师山西赛区决赛,谁将一骑绝尘,让我们拭目以待!

秋月·曲水流觞

  皓月当空,流水潺潺,临溪而坐,共品佳茗。华巨臣将山丘、溪流移至茶博会现场,为茶人打造了新颖、禅意的茶饮空间。展会期间,华巨臣将结合山西本地特色,联动山西省知名茶企、茶文化机构,开展多元、丰富的主题茶会,“一觞一咏”,体验古人茶趣。

  此外,展会期间,华巨臣还将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茶行业专家大咖莅临现场,举办品牌发布、专场品鉴、文化分享等一系列的专业茶事活动,联动、整合三晋地区茶产业全产业链资源,成就茶文化交流大平台。

活动排期一览表

  10月15日-18日,第7届山西茶博会将强势来袭,集结全国知名茶企,汇聚天下名器,高规格的茶文化活动轮番上阵!精彩纷呈,敬请关注!

  原标题:三晋大地,茶香满溢|第7届山西茶博会将于10月15日盛大启幕!

  注:内容来源茶悦世界,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华巨臣第八届山西茶博会暨2021山西药茶品鉴展示活动将于8月13日隆重启幕!

这里王朝更迭无数、古迹遗留遍地,

这里是华夏之根、文明之魂!

这里表里山河,寸土都是故事。

这里是三晋大地——山西!

不到山西,不懂中国,

到过山西,方知华夏。

“茶之饮,发乎神农”。

山西是神农炎帝的故乡,

是中国茶文化的开拓者与传播者。

“万里茶路晋商开,天下茶商晋占半”。

明清晋商开辟了从武夷山至欧洲的万里茶路,

谱写了“称雄商场五百年”的晋商之歌。

8月13日-8月16日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长风桥西)

第八届中国(山西)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暨2021山西药茶品鉴展示活动

重磅出击,诚挚献作!

01

展会规格全面升级

擦亮重点省级茶博会名片

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山西作为中华农耕文明发源地与中国茶文化的开拓者与传播者,有着数千年的制茶、饮茶史与几百年的销售茶叶史。凭借着“晋商万里茶道”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晋茶文化底蕴,山西不仅发展为我国的茶叶消费大省,也是全国各大茶叶品牌的必争之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落实总书记关于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度契合“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8月13日至16日,由山西省药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作为指导单位,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华文化促进会、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实业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山西)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2021山西药茶品鉴展示活动(以下简称:山西茶博会),将在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长风桥西)隆重开展。

本届茶博会展会规模、品牌规格全线升级,展览面积达40000㎡,开设全国名茶馆、经典普洱茶馆、中华品牌馆、白茶馆、花茶展区、港澳台展区、国际展区、紫砂馆、茶具文化馆、六堡茶馆、老茶一条街等特色展区,特别规划增加山西药茶展示区,共设置国际标准展位1800个,六大茶类、山西药茶、茶具、茶器、紫砂、陶瓷、红木、茶食品、茶服等茶产业全产业链高端产品集中展出,可谓超全品类“茶业博物馆”。

茶博会不仅是茶行业各类商品的展示平台,也是茶企交流合作、商贸洽谈的舞台。华巨臣茶博会扎根山西7年,已成为重点省级茶博会。凭借着强大号召力,本届茶博会品牌阵容不断升级,已吸引了超800家知名茶企强势进驻;高质量高规格产品云集,超百家茶器、茶具名企及紫砂匠人携巨作登城亮相;全国超30个名茶产区倾力助阵,山西药茶政府展团强势集结山西省11市组团参展,齐力打响山西药茶区域公用品牌;安溪铁观音政府组团再次重出江湖,瞄准山西市场潜力,抢占市场先机。

优选展商

大会指定白茶:万氏留香

大会指定健康生活用茶:云天阁

大会指定黑茶:白沙溪

大会指定贵宾接待茶:昌泰

大会指定观众品鉴茶:正德号

大会指定普洱茶:味茗堂

大会指定观众礼品茶:普作号

大会指定高端普洱茶:书剑古茶

大会指定特贡茶:点溪

大会指定纪念茶:赛云

普洱茶:中茶,大益,澜沧古茶,七彩云南,老同志,龙园号,龙泉茶业,昌泰,健身普洱,福元昌,俊仲号,书剑,东卓,冰岛昔归,祥源,布易班,味茗堂,千山百寨,匠人制茶,勐傣,赛云,凤印,俸字号,老曼峨,冰岛印象,泉海茶,滇南古韵,元鸿,勐宋,东腾,普作号,千久醇,老皮,柑润堂,徳定福,岁月陈皮,朗义昌,甘云号

黑茶:白沙溪,湘益茯茶,百年木仓,怡清源,清山月,云天阁,雅雨藏茶,梧州茶厂,茂圣,天誉六堡,苍松六堡,圣源六堡

绿茶:正徳号,仙杰,天享毛尖,徽甄堂

红茶:凤牌滇红,三宁茶业,润思祁红,茶红天下

白茶:太姥山,万氏留香,大沁,云根,白天鹅,德勋號,茗选,林飞应,启山白茶,白大师,大湾头,国之白茶,境白,三山源,誉达,福益源,鼎存,白茶世家,汉仪楼,绿茗茶业,点溪,,茗人匠坊,蓝景弘,宽德纳,长心,鼎首,冠众山,古董品,南洋,鼎丰

乌龙茶:正山堂,安溪铁观音,中茶海堤,曲溪单丛,珍仙岩

花茶:乾和祥,禧月源,云溪涧,田丰富,其排

紫砂陶器:史志鹏、刘根林、沈建芬、朱大伟、海派紫砂

港澳台/国际展区:天甘,赛徳克,黑彩窑

政府展团:山西药茶展团,安溪铁观音展团

此外,本届茶博会还将充分依托山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联动全域旅游,助力山西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打通茶业与教育、旅游、金融、商业等行业的跨界融合,打造龙城茶宴,与您晋品好茶。

02政府引导,强强联合

全面唱响“山西药茶”

品味山西药茶,饮领健康生活。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定实施“特”“优”战略,遵循‘坚守茶道,守正创新’的发展思路和‘五之’要求,紧扣中医药强省、大健康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坚持高品质健康生活定位,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努力将山西药茶打造成为中国第七大茶系。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山西药茶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自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山西药茶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来,山西药茶破空而出,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大、市场追捧度迅速升高,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2020年山西药茶产值达5.1亿元,同比增长150%。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与大健康产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山西药茶与健康消费、新时尚高度契合,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商机无限、前景广阔。

2020年,由华巨臣执行运营的山西药茶品鉴展示活动大获成功,各市药茶集中亮相,展示各地药茶文化特色及药茶产业发展成效,齐力擦亮山西药茶特色名片,加速茶叶市场回暖。2021年,在山西省药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山西省农业农村厅以及各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华巨臣第八届中国(山西)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2021山西药茶品鉴展示活动,乘着山西药茶与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东风,在7号馆独立打造“山西药茶馆”,聚焦标准质量提升和品牌宣传推广,聚力打造药茶重点品种,全面唱响“山西药茶”区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强山西药茶,全力助推山西药茶朝着百亿级产业目标阔步前进!

03

多方联动,大咖集结

共绘“茶”+文化新蓝图

茶源于中国,盛于世界。本届展会结合山西太原千年历史古城的特点,在山西药茶的发展大势下,通过“茶”+文化的跨界融合,联动各级政府、各大协会、多家企业举办高峰论坛、品鉴茶会、品牌推介、茶艺大赛、斗茶大赛、曲水流觞等一系列高端、专业茶事活动,邀请国内多位茶行业专家、大咖莅临现场,缔造茶文化交流大平台,共绘茶文化融合发展蓝图。

品鉴茶会

品鉴茶会将通过一场茶与艺术的视、听盛宴,让茶友们在欣赏茶道、香道、花道古琴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感受、了解富含晋风晋韵的山西茶业,展望下一个百年的美好蓝图。

2021产业发展论坛

本次论坛将邀请多位政府、企业、专家代表,以“标准保障品质,质量引领发展”为主题,分享产业集群持续壮大的优异实践,探讨产业健全标准体系和质量提升,助力产业转型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七彩云南孝怡好茶”杯

茗星茶艺师第八届全国评选大赛山西赛区

茗星茶艺师,为中国茶代言!自2014年以来,由华巨臣茶博会主办的“茗星茶艺师全国评选大赛”在全国联动,受到业界广泛关注。2021年,“七彩云南孝怡好茶”杯茗星茶艺师第八届全国评选大赛山西赛区走进山西太原,为全民打造一场高雅的茶艺盛会。

“大槐树茶品汇”杯

鼎承品茶师·第二届山西斗茶大赛

以斗为契、以茶会友!本次活动联动全国各地商协会、茶城、茶馆、茶企、茶培训机构,搭建切磋技艺、提升技能的平台,提升大众鉴赏茶汤、辨识优秀茶品质的技能与水平,进一步普及中华茶文化,掀起全民斗茶、饮茶新风尚!

曲水流觞

本届茶博会期间将联动山西省知名茶企、茶文化机构开展多场主题茶会,打造具有山西本地特色的曲水流觞美学茶空间,通过举办系列茶会活动,打造集视觉、听觉、味觉以及整体美感一体的茶空间,彰显中华优秀茶文化的巨大魅力。

04

造就全明星阵容

助力产销商贸精准对接

知名茶企争相亮相,政府展团联袂登场。本届茶博会将整合全国茶产业链资源,深入山西及华北各地专业市场,进行专业采购商重点邀约,助力产销、商贸精准对接,促进行业内外资源对接,搭建茶产业贸易、茶文化交流平台。在全球化潮流的带动和现代科技的助力下,为中国茶赋予与时俱进的新内涵,策划高规格茶文化活动,缔造雅致美学茶空间,打造全明星阵容。

随着全球经济全球化带动中国茶文化的输出,茶叶市场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加之政策的不断利好,山西茶博会参展的品牌阵容不断提升,专业采购商与观众数量逐年递增,不仅是各大茶企拓展山西茶叶市场,寻觅代理商、发展新客户、推广茶品牌、展示茶形象、做强茶品牌、做大茶产业的首选平台,也是茶爱好者开展必逛,逛展必买的绝佳平台。

龙城茶宴,晋品好茶!

8月13日-8月16日

太原煤炭交易中心(长风桥西)

第八届中国(山西)国际茶产业博览会

暨2021山西药茶品鉴展示活动

与你不见不散!

指导单位

山西省药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

主办单位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找到约8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