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山茶油精油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将筹措300亿元支持油茶基地建设

28日,记者从《江西省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会上获悉,江西将筹措油茶基地建设资金300亿元。

江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邱水文表示,《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当前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种植、加工、营销三端发力,主要开展油茶资源扩面提质、产业转型升级和山茶油市场开拓三项行动。着力扩大油茶林种植面积、提高油茶果产量,提升油茶加工企业精深加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以“江西山茶油”省级公用品牌为引领的山茶油品牌体系,构建种植生态化、集约化,加工规范化、现代化,产品品牌化、高端化的油茶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江西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000万亩,高产油茶林面积达到1000万亩,山茶油产能达到45万吨,辐射带动200万户农户参与油茶产业,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

邱水文表示,江西省林业局联合江西省财政厅、省金融监管局等有关部门多措并举落实油茶产业发展资金,通过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及开发长周期、低利率的油茶贷款产品等多渠道筹措资金300亿元,专门支持油茶基地建设。同时,江整合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对林农、企业实施的油茶新造和低产林改造给予补助,三年拟安排补助资金60亿元,促进油茶生产任务落实。

此外,江西省林业局联合财政厅印发《江西省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重点项目申报指南》,三年拟安排资金4亿元支持三项行动重点任务的实施,项目申报工作将于今年10月份正式启动。据了解,市县两级也将出台有关资金扶持政策,充分调动油茶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广大油茶从业者的积极性。

在推动研发创新方面,江西省科技厅启动实施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油茶产业项目,开展油茶精深加工产品研发。有关科研院校启动了风味茶油研究、开展油茶科技综合示范站建设,开展油茶种植、科研、加工利用等综合示范;联合有关企业启动茶皂素、油茶花精油和茶油化妆品等项目的研究,为市场提供多元化茶油产品需求。(完)

来源:中新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福建永泰科技特派员送“技”下乡 推动乡村发展

菊田黄白相间、茶山郁郁葱葱、油茶树枝繁叶茂……多年来,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持续推动科技特派员制度走深走实,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赋能,为产业转型升级助力。

带来新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增收

图为永泰卢峰茶业种植基地俯瞰。卢贵云 供图

近日,在永泰县清凉镇岭下店村,百亩菊田花团锦簇,600余种菊花争奇斗艳,菊花用量共计1万盆,五彩斑斓的菊花为大地披上盛装,赏花期可至12月初。

岭下店村曾是福建省级贫困村,昔日无人问津的穷山村是如何得以蜕变?作为市级科技特派员,福州西湖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园林高级工程师廖昌福的到来,为村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岭下店村山清水秀,夏季的温度较低,我在考察时偶然发现村里还生长着板栗和枫香,说明这里的气候也适合菊花的生长。”这与廖昌福30多年菊花培育经验可谓是一拍即合。

同样是发展“花海经济”,岭下店村的200亩花田却别有洞天。记者走近一看,发现田间栽种的大部分都是小菊花。

“乡村的花不同于城市的花,我们要让这里既有花海景观又经济实惠。”廖昌福说,为了让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西湖公园管理处与高校合作,选育了耐热小菊,钻研“双季育种”新技术,拉长花期,更利于村里发展旅游业。

在西湖公园管理处党支部和岭下店村党支部的党建共建作用下,以花为媒的“美丽经济”在岭下店村逐渐绽放,成功走出一条产业振兴、富民增收的路子。去年,岭下店村村财收入突破50万元。

产业兴旺,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找到了工作,采收高峰期一天需要50多人共同劳作。“村里建设菊花基地后,我们不仅可以流转土地增收,还能在基地内打工,每个月能赚三四千元。”岭下店村民刘先生如是说道。

突破重难点为企业发展创造新机遇

走进位于同安镇的卢峰茶业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茶山绵延起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张应根正带领团队在卢峰茶业有限公司开展特色茶产品创新与标准化加工技术服务指导,协助企业改良茶叶品质。

自服务以来,科特派团队不定期现场指导企业技术人员正确掌握绿茶杀青技术,现场示范杀青设备技术参数调整及杀青程度掌控,并向企业推荐茶叶加工新技术与新产品,对企业的生产设备条件及车间改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得到了企业认同。

其间,张应根及其团队成员除前往现场进行技术服务外,还通过电话、QQ、微信等多种方式远程服务,并助力企业立项2021年度福州市科技局星火项目“永泰绿茶”生产关键技术与示范。

卢峰茶业还将茶产业与茶文化、茶旅游结合,打造“草木谷”闽台茶文化艺术中心,配套“永泰细茶”贡茶园等,走出了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送来金点子延伸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日前,在位于永泰县同安镇的胜华农业油茶园基地里,一颗颗红彤彤、沉甸甸的油茶果挂满枝头,又到一年油茶采摘季。

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卢玉栋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领团队回到家乡永泰,对接福建胜华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指导公司建立起规模化、标准化的山茶油深加工生产线。

“做科研就像是变魔术,反复实验后可以把一个东西变成另一个更有用的东西。”卢玉栋说,多年来,他深入一线,带领团队改良油茶树种,将油茶树的结果时间从原来的7年缩短为3年,并带动永泰新增、复垦种植面积5万多亩,使许多荒废、无人打理的山地重新投入生产。

“在科特派的技术指导下,我们把山茶油开发成养生胶囊、精油、面膜、护发素、唇膏等产品,在茶粕中提取茶皂素加工成洗衣液等洗涤产品,并把提取茶皂素后的残渣做成有机肥,将油茶的附加值提高了3倍以上。”胜华农业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此外,卢玉栋还联合农户在油茶林下套种皮肤用中草药,开发了30个护肤新产品,提高了种植效益。据悉,他累计帮助300多户重点种植户,每年户均增收1000多元。(完)

来源:中新网福州(卢贵云),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