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润思祁红的价格

找到约9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润思祁红:还看”镶着金边的女王”

万以学先生是安徽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文笔功底深厚又很喜爱茶叶。

他曾任黄山市常务副市长、安徽旅发委主任。2017年在外交部推荐安徽的活动上,润思担纲安徽名茶的推介,万以学先生在蓝厅现场见到王毅部长品尝过润思祁红,夸赞祁红为镶着金边的女王。此后凭借对祁红的了解和喜爱,写出了《还看镶着金边的女王》文章在江淮时报发表。

近日偶遇万主任,他做为旁观者对茶有不少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特别谈及此文仍感触颇多。故集成分享。

还看”镶着金边的女王”万以学

中国有三大产茶地,武夷山、天目山和黄山。而黄山茶叶最为丰富:黄山的东麓产黄山毛峰,北麓产太平猴魅,南麓产松萝屯绿,西麓则产祁红。而它们,都是国字号的名茶。

牯牛降是黄山的西向支脉。它从东逶迤而来,触角西抵皖赣交接处,直接探插进鄱阳湖,吸取着天精地露。

初夏,可能是皖南游赏最好的时候。站在牯牛降顶,极目远方,是满眼满眼的绿,看似色调单一,细分却极其丰富,变幻莫测。层次之多,超出想像。牯牛降主峰海拔1728米,是次于黄山莲花峰、天都峰的皖南第三高峰。这里群峦起伏,山多地少,水清地沃,清溪纵横。十万亩森林荫天蔽日,古木参天,密掩烟甍。雨量充沛,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光照条件一流,经常夜雨昼晴,云雾迷漫。是动植物生长天堂,号称是华东最大的生物宝库。行走在祁门到石台的山间弯道上,能让人混淆人间世和自然界,混淆远古和现实。这里脉状分射出的千山万壑,分层布列着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和狭窄的河谷、平畈。土壤多为红褐色砾质黏壤土,土质肥厚,通气透水,非常适合良种茶叶生长。祁门小叶楮树种茶棵茁壮,叶片肥厚,茶汁丰富,香气馥郁,是制作上等茶叶的高品质原料基地。

牯牛降南麓是祁门县。祁门古属歙州,“邑山多而田少”,普遍植茗高下无遗土,居民业于茶者七八。自唐后,祁门便以茶叶种植之广,质地之优,茶商之多,贸易之盛而著称。祁门有阊江,一直是运输徽州茶叶和瓷土到景德镇和浮梁的主要水运通道。这条阊江,据说就是CHINA的译音来源。牯牛降西麓为东至县。东至县名,由东流、至德二县首字合成,亦取长江东流之义。北宋黄庭坚:沧江百折来,及此东流去。它还曾是彭泽县属地。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在此留下菊邑、菊台、黄花驿、菊圃、菊江、陶公祠等众多遗迹传说。东至县除却菊花,茶自古为地方大宗特产。“山茗烹仍绿,池莲摘更繁”。梅尧臣曾在此干了三年县令,即自称为“采茶官”。牯牛降北坡则是石台县。石台过去叫石埭,县治曾数次迁徒,从黄山北麓的陵阳“几节跳”后迁移到牯牛降,土地风物受长江中下游影响大,全县土壤富含硒,为种植高品质的茶叶提供着保障。历史上一直也以茶叶为主要出产,《文献通考》记载,宋代全国名茶不过26种,石台(埭)即占2种。

历史上,祁门、东至、石台都以生产绿茶为主。祁红作为后起之秀,诞生至今不过百多年。祁门成为祁门红茶的制造中心后,东至、石台所产茶叶多被运去祁门用来制作红茶。所以整个牯牛降区域都属祁红产区,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祁红创制,一说祁门胡元龙,他于光绪二年即1876年从绿茶改制红茶成功。但传说里没有说明胡元龙的红茶制作技术是从哪里来的。二说黟县人余干臣于光绪元年罢官,从福建回来,在东至尧渡镇经营茶庄。他用从福建制作“闽红”的技术来试制祁门红茶。试制成功后,在祁门西乡历口、闪里等地成立了生产基地,专制红茶。胡元龙、余干臣二人创制祁门红茶时间大体一致。我猜测,考虑洋人喝的红茶最早产自福建,更大的可能是余干臣引进技术,由胡元龙在祁门付诸实施制作成功,然后在祁门遍地开花的。这是一种精明的“前店后坊”商业考虑:生产基地主要放在祁门,茶庄则在长江边的尧渡镇,一举把产地、品种、制作、销售、市场诸因素统统整合进来,并开辟了直通武汉、上海的新商路。后来贵池茶厂茶叶种植基地,也有一块在祁门境内。祁门红茶诞生后,很快以香高、形美、味醇、色艳的品质刷新了人们的口目感觉,在国际上搏得了至高无上的声誉,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伐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

毫无疑问,祁门红茶的产生,与国门打开紧密相关,与洋人的采购要求紧密相关。祁门红茶的高品质,不仅体现在茶叶产区,更体现在制茶工艺上,这与传统绿茶有很大不同,也与其他红茶生产有区别。绿茶由于单位体量大,保管难,市场销售要求高,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受众人群,除区域内部消费外,基本属于贵族用品。而红茶是发酵茶,宜保管耐储存,长途运输成本低,更为重要的是工艺上的差别,符合西方人现代商业要求。如中国茶人对茶鲜叶要求非常苛刻,同一座山,甚至同一片茶园,由于采摘时辰不同,或者采摘期间下了一场雨,在茶叶质量评价和鲜叶价格定价上也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在绿茶的后期制作中难以通过技术弥补。但祁红制作工艺就很有趣,比如“拼配”是祁红生产的核心工艺,它要求把各种成色的茶,通过一定的方法拼配在一起。实质上强调的是“工夫”,即把人的劳动技艺看得最高。这给复制加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甚至通过现代代的、机械化的工厂方法来组织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可能。而绿茶因为自身的特点,则在西方一直没有真正形成市场。

中国人对那场改变民族命运的鸦片战争刻骨铭心。引发战争的重要因子的茶叶,在那场战争后不久,就被英国人引种到印度,并让茶真正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他们还借助工业化和战争的力量,给世界再输出了茶文化。中国茶在印度茶崛起后,就衰微了。更准确地说,在印度红茶崛起后,包括祁红在内的中国红茶就衰微了。印度茶以其规模效益与对国际市场的深度把握,对中国红茶的小作坊生产方式进行了碾压。纯手工制作的红茶只能是小众评品,完全满足不了、适应不了大市场的需求。所以祁红尽管名声很大,也改变不了许多许多小作坊的生存艰难,挽救不了整个祁红产业最终走向衰败、没落和凋零。现在中国茶叶宣传片,还在偏爱小农生产情调,喜欢用人工采茶和炒制镜头作市场卖点,只能说明我们在机械和市场面前,缺少想像力。

祁红的现代化之旅是在新中国开始的。解放后,国家分别在祁门与贵池两地建设了制作红茶的专门工厂。机械化生产即保证了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要求,满足市场需求,更通过现代的工艺管理技术,保证了产品品质,它比手工生产的品质更稳定。祁门茶厂和贵池茶厂这对孪生兄弟,是新中国对外赚取紧缺外汇的国宝。祁红被确定为国家二类物资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产品主要供出口。有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就是许多祁红茶人,为制作祁红工作了一辈子,自己还没养成喝红茶的习惯。极端时候,工厂医务室会将祁红当作医疗处方开出,抵扣工资,或帮助职工治病和保健。长期以来祁红作为高香、高贵、高品质的国礼,主要客户就是外国人,因为要用祁红换取宝贵的外汇。这也导致“你们祁红,世界有名”,但在国内市场上却很难看到。在进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对各茶厂放开经营权后,由于一切从零开始,对外销售渠道基本没有,国内市场基本空白,加上令人无所适从的“绿改红”和“红改绿”的风尚摇摆,使得大多国企茶厂关门倒闭。近二十年来才开始进行新的建构,开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化长征再出发。但这一新长征还刚出发,远看不到头。祁门茶厂几经周折之后,现在变成了祥源茶叶有限公司,贵池茶厂则变身成了国润茶叶有限公司。此外,应对社会变化需要,市场又摧生了一大批新的生产祁红的茶叶公司。

如今从建筑实体形态上看,建国初期的所有老茶厂几乎都消失了。祁门红茶的双胞胎兄弟工厂,祁门茶厂被拆了新建,只有继承了贵池茶厂血脉的润思茶叶有限公司把老厂房完整保留了下来。2017年,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了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贵池祁门红茶老厂作为中国茶界唯一赫然在列。以此纪念中国茶向现代化迈进的这一伟大进程。

润思人对此挺骄傲,因为这也证明公司生产祁门红茶“血统纯正”和历史悠久。这座建于1950年属于农产品加工性质的制茶工厂,坐落在贵池城区的西北方向,毗邻长江上的池口码头。它布局开阔、齐整,外观设计简洁大方,较多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实用功能突出。具有明显的新中国建立初期时苏式老厂房设计味道。其制茶车间占地面积最大,由六个一面坡屋顶和垂直的玻璃墙并联组成,外观呈现出锯状齿。室内采用大跨度设计,以12根中空水泥柱为支撑,实为排水管道。因长期使用,棕红色的屋顶灰、电扇、灯绳、白炽灯,与不同时代的标识,如标语“安全为革命、革命促安全”的字样,很自然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图。

润思茶叶董事长殷天霁介绍说,室内机械设备是六十年代初工厂自主设计、自己建造并组装的,是当时国内最传统也是最先进的木质红茶联装生产流水线。即使在后来的商业化大潮中,过去老国企在机器保养、厂房保洁清理等一些好的管理习惯仍然保留了下来,延长了老厂房、老设备的寿命。这整套木质联装生产线还在使用,是今天润思公司能够保持老工艺和老品牌传统的物质基础。每年新茶鲜叶下来,在木质屋顶下,随着皮带轮带动传送架的缓缓运转,斑驳的铁皮机器轰鸣着,如同精神犹在的老骥,散发着久远的声音。整个车间散发出青叶特有的青涩味和茶叶发酵及成品茶的混合味道。距离锯齿形厂房毗邻的为工厂仓库,那里俗称“老木仓”,建于1952年,特色是每一间库房均由大兴安岭红松板材构筑,地面为木板铺就,壁板也为木板环绕。装在麻袋中的成品茶,码成堆,似乎在这里进行最后的润色,准确地说后熟陈化,使茶更“润”。因为红松本身就具有香味,几十年下来又沉淀了祁红特殊香味,使得整个仓库都弥漫着无处不有的浓郁的馨香。其室内长廊居中,顶部设亮瓦自然采光,尽头设计的茶师鉴定茶叶成色的工作台,也是采用自然光,据说这样分辨出来的茶叶成色才会精准。

在国润公司的老办公楼里,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作家刘姝滢博士要了几间房,并自已重新设计装潢,改做了自己的办公室和“小蓬莱”茶室。在她的”小蓬莱“茶室里,她冲泡了几种红茶让我们品尝、比较。她说她一眼看到这老茶厂后,就挪不开脚了,便“携夫别子”,在茶厂边上租了房子居住,并每天到厂里“上班“,至今已一年多时间。今年疫情期间,她大年初四就离开北京来到池州,一头扎在工厂资料室里。工厂资料极其丰富,特别从建厂到企业改制期间的资料,保存相当完整,是个无价之宝。她每天在这里都呆到半夜,阅读梳理大量的有关祁红的原始文书资料,并已撰写出第一批文章。她在武夷山还有几间工作室,但因为在池州忙得没时间去,搞的那边人对她已有意见了。说到茶厂、池州和安徽,说到祁红的历史与现状,说到祁红泰斗闵宣文,她很激动。说着说着,情绪就上来了,不知觉已是梨花带雨,转瞬竟然涕泗滂沱。说着说着,她外表的坚硬冷漠消融了,露出女人“霸家”的心态来。开始她还“你们、你们”的说,说着说着就变成我们祁红、我们池州、我们安徽、我们厂了。让人感觉她真的投入了精力与情感,已深度融入到这老茶厂里了。风平雨霁后,她轻轻地说这祁红真的好,真不能丢了。她说她在“小蓬莱”,每天都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僧道俗界朋友,竭力向他们宣传鼓吹祁红。她坚信,祁红会走出池州、走出安徽。现在喝祁红已不仅仅为解渴,它已经变成了一种优雅的文化品味。我附和道,祁门红茶的文化发展方向,似乎应当成为新时代茶厂前进的动力和坐标。

祁红在我的唇齿间慢慢濡动、回转。与其他红茶相比,祁红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清香似兰,入口醇和,汤色红艳而透明,叶底乌润齐整,回味隽永,许久香味不减。名符其实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首。但客观地看,这种茶香已不为众多茶人所熟悉了。在国内,我曾做过实验,在飞机上或在宾馆里,试着点祁门红茶,却很少能点到,甚至服务员或茶师还不知道有祁门红茶这一款。在国外,绝大多数人喝的都是红茶。这个饮茶习惯的培养,最大的贡献者是英国人。有一次我们到英国德比郡,郡长热情接待,专门安排在一个古老庄园喝下午茶。茶室由庄园原来的马厩改造,而茶具则是英国上好的品牌骨瓷。我很仔细地查看了茶单,主要是印度、斯里兰卡红茶,甚至有肯尼亚的红茶,只有一款取名为翡翠夫人、却没注明产地的中国绿茶。英国下午茶花里胡哨,价钱超高,法国红酒20镑,但茶35英镑到45英镑不等,且只配上一些烤饼、饼干和面包屑之类,还有许多知名和不知名的香料或佐料。我问有无祁门红茶,侍者却是一脸茫然,让我问不下去。祁门红茶作为高端产品出口英国由来已久。但出口渠道长期由国内大茶企垄断,到英国后,进口渠道则为英国大茶企垄断,都刻意隐匿了产地企业。进入宫廷的茶,似乎还要进行再加工,程序更繁琐,原产地特征更被有意识消弥了。当代普通英国民众对红茶的认识,基本就是印度和斯里兰卡红茶,而这些红茶的生产和经营商,则多是英国本籍人。

回到牯牛降。天风浩荡,顺着林梢,一层一层,一山一山,次第吹拂,周而复旋,那一抹抹深深浅浅的绿波,鼓荡着生命的蓬勃的绿,折叠幻化成万千画图,让人胸臆全开,继而让人心醉心碎。

我联想起冲泡祁门红茶时的那圈明亮的、金黄色的涟漪。那年省上在外交部搞“锦绣安徽”推广活动,我们单位负责茶艺展示。考虑宣传效果,我给祁门红茶取了“镶着金边的女王”,黄山毛峰取了“黄山上的精灵”,六安瓜片取了“深山来的隐士”,太平猴魁取了“绿茶王子”等绰号。其中“镶着金边的女王”,因为得到外交部长的大会推荐,一时变成热词。但要真正实现“女王”的登基兑变,实现物质利益和非物质文化兼得一身的内涵与精髓,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事业梦想,顺利实施两者之间的自由转换,还需要付出无数的艰苦努力。

一切都是干出来的。当下,茶叶市场形势异常复杂,茶企之间,包括红茶和绿茶、红茶和红茶,相互竞争激烈,甚至整个茶叶行业也面临着与其他饮料的竞争。要加速培育喜爱祁红的人口,扩大祁红的市场占有,所有祁红企业的联合可能更是当务之急。意大利那么多红酒,但消费者没有几人记得其具体品牌,市场上认得意大利红酒,就足矣。商业模式不需要千篇一律。(2020.)

润思祁红木仓收藏茶:润思仙针20周年纪念版

《周易》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对喜爱物品的珍惜。

柳宗悦在他的《茶与美》中专门谈过收藏。他将收藏分为两种,一种是经验论的“守护式”收藏,是在已被业内认定的作品框架下进行的。而他更为期待的是“创造式收藏”,收藏者凭借自己新的见解,将被埋藏的真理与美清晰地呈现出来。因为先行一步,收藏者开创了一个新的起点,其行为本身“与其说是持有物件,不如说是借由收藏来创造物件。好的收藏家是第二位造物主。”

就拿柳宗悦其自己来说,在市场上还没有“民艺”概念时,他与陶艺家好友河井宽次郎遍访各个旧货市集,以很低的价格淘到许多宝贝。后来,柳宗悦开创“民艺”概念并日益兴盛,这些藏品本身的价值也随着人们的关注而显露出来。

收藏的门道很多,但归根结底,“不论珍惜或大量,佳作就是佳作,劣品就是劣品,用这种态度来选择才是正当。”

△润思祁红老木仓

润思在今年中秋推出了第一款收藏茶“世博十年”,市场反响很好,很快就销售一空,说明大家对“祁红收藏茶”这个新事物的认可以及有预见性的先行投资。这源于对润思本身硬实力的认同,一座真实存在的从1951年建成使用至今的祁红老木仓,陈年了许多祁红老茶,让茶友拥有可以实际去品尝的祁红老茶样本,像一直小范围深受老茶爱好者喜欢的2003,从香味开始,你就能品位到很明显的木质沉香,汤绵柔醇滑,汤感饱满,陈年醇化过程中融合了老木仓的松木香,很干净,从原料到工艺到成品都有大厂品质保证。

图片描述
△审评楼里的老样品罐

润思仙针是2000年研发成功的,到今年正好是20周年。

国家专利产品

仙针推出的第二年,也就是2001年,在中国首届(芜湖)茶叶博览会,荣获红茶类唯一金奖,这届展会由中华供销合作总社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规格很高,当时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恒教授高兴地对殷董事长说:“润思祁红创新搞得好。”

图片描述

后来又获国家专利。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茶

这次的获奖,引起了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关注,在祁门红茶的类目,中国茶叶博物馆增加了润思仙针祁红的新馆藏,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前夕,中国茶叶博物馆于峥嵘馆长正式向润思祁红颁发了馆藏证书。

严选好料,创新工艺

仙针茶青采自牯牛降第一高峰仙聚峰的东坞茶园,海拔800米以上,是原始生命的乐园。

仙针的制作,跟传统祁红不同,它在做形的过程中,酶的活性会被激发,会进行二次发酵,而且速度比第一次更快,并由此产生了它独有的香气物质。

这个过程高度依赖老师傅的经验,因为湿度、温度、茶青的数量等的不同,看茶做茶是唯一方法。同样在做形的过程中,茶汁被再次碾压出来,裹在茶叶上,出来的成品会更加油亮,黑褐油亮的针状外形,是仙针独有的标识。

仙针出水,冷香如故

“茶友“佛见笑”特别喜欢仙针,并为仙针专门写了篇文,总结了仙针香味的特点,仙针出水,冷香如故”,比传统祁红表现出来的复合花果香更为成熟、醇鲜。

图片描述

一水汤色如深棕玛瑙,并伴有一旋袅袅之茶雾,入口亲和;

体贴咀嚼,水厚不稠,清甘如涟漪微漾舌面。

二水色酽如初,滑口,温中蕴润,茶汤甘甜依然。

三四水色如琥珀,汤汁丰腴,丝毫不逊头水,且滋味弥漫,侵浸舌本,冲虚澄明渐入喉底,暖彻心扉。

与乌龙“茶脉”之深、细、长有所不同,此祁红之回甘,却是于无声处润心田,渐行渐远。

六水后,尽管水相凸显,但和煦中始终有一脉如绿茶之沁味相伴,意境堪与“葡萄美酒夜光杯”媲美。

润思仙针20周年纪念版,是润思推出的第二款木仓收藏茶,限量600件,每件五套。品质已无需多言,20年经历了无数茶客的品鉴,69年老厂出品的经典产品。在符合贮藏条件下,可以长期收藏保存。

收藏佳作,永远不会过时,仙针20周年纪念版,不管是现在品饮,还是静待陈年转化,味觉上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惊艳体验。

亚太访谈祁红陈韵,润心思甜

专访润思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经理蔡玉萍 

国际金奖祁门胜,金毫醇爽远近称。


祁门红茶的全称是“祁门工夫红茶”,简称“祁红”。九十年代后,随着市场的变化,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祁红也顺应潮流,在秉承传统工艺制作的基础上,对红茶的品类进行了创新。


茶博会为品牌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对外交流的平台,对企业与品牌的发展是非常有助益的。在谈话中,我们了解到,润思人对于祁门红茶之倾注,以及润思坚持传统制茶技艺之核心,是“润思”一直秉承的制茶理念与品牌文化。



老茶陈韵,祁红飘香


安徽国润茶业有限公司创立于1951年,是一家从事集茶叶种植、初精制加工、研发创新、品牌运营和国际贸易为一体的大型茶业集团,是安徽省首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同时,也是我国国内最大的红茶出口企业,拥有国内唯一的祁门红茶国家标准化示范基地,其品牌“润思”,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谈到这届广州茶博会润思是否为广大茶友带来新品时,蔡总说到:“今年主推的是润思祁红‘陈茶系列——祁红木仓’。祁红木仓伴随着企业成立到现在已有六十八年的历史,在今年这届展会上,我们也做了推荐会,专门把祁红木仓作为一个项目来进行推介,我们拟计划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将划出部分股份比例给销商或者对“润思”祁红与这个项目感兴趣的人。这届展会也是润思陈茶系列第一次以比较精致的形式向大众展示,同时,我们也将润思的另外几款主推产品分享给大家,第一款是非常适合常规调饮的传统祁门工夫红茶第二款是毛峰红茶——镶着金边的女王第三款是香螺形的祁门红茶——培桂山房第四款是非常年轻化品味的花茶系列——祁红花语。”


“那么,很多朋友在了解了产品的定位后,对润思的产品产品体系有了相应的了解,但很多茶友可能会更需要了解,我适合哪一款祁红呢?” 采访记者倾听了蔡经理的分享,继续提问,蔡经理也现场为我们做了解答:“当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制作了‘祁红风味轮’,根据风味的不同把祁红的口感特质清晰地划分出来,方便大家依据自己喜欢的口感来选择适合的祁红产品。


祁红风味轮

工艺传承,铸就品牌底蕴


茶因人品,人随茶味茶,做为蕴含着中国传统人文历史的文化之味,制茶工艺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技艺延续,企业在产品创新的同时能够保留下来传统的工艺,既是进步也是传承。


拥有68年历史的老布袋

采访中,展位上的一个个大布袋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就为何要把老旧的布袋拿来参展表示好奇。蔡经理分享到:“这些老旧的布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是润思祁红在制作过程中使用过的,这次带到展会上的布袋不仅是时代的见证,更是茶的时代背景重温这也是润思68年来一直坚守着祁红的历史工艺传承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对于创新,润思一直在拓路前行,对于传统的祁门工夫红茶工艺也要保留传承。


对于润思企业与品牌历史的发展与传承,一个个烙印着几十年使用历史的老布袋,其实就是一个兼具历史、传承与底蕴的润思,对于润思企业来说,有底蕴的历史散发出了润思品牌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品质坚守,斩获殊荣


此次广州茶博会上,润思“祁红一号”在茶类评比中一举斩获金奖,这是润思几十年坚守品质结出的“硕果”!


采访中,对于能一举斩获金奖的祁红介绍,蔡经理表示:“祁红一号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品质好、工艺正、价格亲民,半斤装的价格我们定为一百九十九元,这样一款性价比高又亲民的祁红非常适合作为日常的消耗茶,能够斩获评比类金奖,祁红一号的品质有赖于大家‘品鉴’的投票。在未来我们希望润思成为一个有辨识度的品牌,换句话说,就是想到润思就能想到祁红,又或者是想喝红茶就能想到润思。



结语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润思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传承技艺、创新前行,用行动诠释企业文化、用标准树立产品品质。今天,润思将又一次阔步迈向新的巅峰,润思人将不忘初心,与时俱进,不断书写祁红产业发展的崭新篇章。

排版编辑 茶微澜

•采访:李杨

文字:李杨、茶微澜

图片来源:马海涛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