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雀舌怎么采摘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2022年兰馨雀舌春茶价格多少钱一斤

  兰馨雀舌定位“时刻鲜纯的明前独芽茶”、“春天的味道”、“在舌尖舞蹈的春芽”,是高端绿茶典范,主要根据颗粒匀整度分为,君度一号,君尚雀舌,君雅雀舌,君品雀舌4种类型等。形似雀舌的鲜嫩独芽,又称“枪”或“单芽”长度50px-62.5px。每袋(一杯)雀舌约有50颗芽头,每公斤成品雀舌需消耗茶青5公斤,仅采摘时间需5天计20小时。每年农历三月,清明时节采摘。其春茶价格从几百到两千多一斤。 

  兰馨雀舌采摘时间
  兰馨雀舌采摘期为清明前15天内,采摘时间在清晨6时至10时,采摘标准为形似雀舌的鲜嫩牙尖,又称枪或单芽,长度为2-2.5厘米。每公斤成品雀舌耗茶青5公斤,仅采摘时间需5天,共20小时。
  2022年兰馨雀舌春茶参考价格
  一般的绿茶,低端的一百元以内一斤。中端价位在几百元到上千元。高端绿茶价格过万。一般普通家庭消费一百元以内一斤的就可以。
  兰馨雀舌茶的价格从几十到上千都有,兰馨雀舌茶价格还是挺亲民的,对于我们这样的平民百姓来说价格在80元一斤的就可以喝了;而对于一般喝茶有讲究的,每斤价格在200元左右。根据茶叶品质不同而有所区别,高的可以达到上千元一斤。如果要买精品的兰馨雀舌茶,怎么也要2000左右。茶叶的价格跟很多因素有关,如等级,品牌,包装,采摘时间等。

  兰馨雀舌分类
  君度一号:俗称“极品”,君度一号是兰馨雀舌系列中的稀有产品,产自自建及组织专家认定授牌的“兰馨一号茶基地”。此类基地面积小,每亩限产雀舌鲜叶10KG,产特选兰馨雀舌2KG,因此十分珍贵。
  君尚雀舌:全部采用有机茶基地原料中颗粒匀整、颗颗直立、鲜纯回甘的珍品独芽制作而成,所以称君尚雀舌。该系列产品根据颗粒匀整程度,分“君尚雀舌”及“君雅雀舌”二种,其中君尚雀舌较好,君雅次之。
  君雅雀舌:全部采用有机茶基地原料中颗粒匀整、颗颗直立、鲜纯回甘的珍品独芽制作而成,所以称君雅雀舌。该系列根据颗粒匀整程度,分“君尚雀舌”及“君雅雀舌”二种,其中君尚雀舌较好,君雅次之。
  君品雀舌:“君品”均为有机茶基地的明前茶;其颗粒匀整度比“尊品系列”稍差,为耐泡的一款雀舌。

  以上的价格是2022年兰馨雀舌春茶价格情况,以上的数据不一定都是准确,精准的,仅供大家参考,如果有不靠谱的地方,请看到的网友联系我们指正,如果您是茶农、茶商、茶厂或者是品牌方掌握2022年春茶的最新价格,可以通过关注【中国普洱茶网:puercn88】微信公众号或者添加个人微信号(zhencha100)联系我们,也可以在文章底部评论,同时也可以下载【茶友网APP】第一时间查看2022年春茶价格行情动态情况。我们会根据大家提供的价格信息及时更新,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今年的春茶的真实价格情况!


春茶采摘实用手册 | 春茶特刊

继上周po出的全国各地早春茶开采时间(点击查看文章)之后,“说茶”带来第二弹春茶实用手册。


随着各地早春茶的陆续采摘,2019年第一批的绿茶、黄茶相继上市,在此期间,乌牛早和纳早一号是占尽了风头。


“乌牛早”属于绿茶类,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早”字。3月上旬即可采制,采制期在一个月内。不过,今年的春茶普遍来得早。才2月初,浙江缙云东渡镇的乌牛早春茶就已开采了,比去年提早了23天。乌牛早勇夺“浙江第一早”,而“纳早一号夺得的是“全球同维度第一早”比乌牛早还早了15天左右。



这些特早发芽的茶树,最终成全了人们对新年第一批春茶的期待。鲜嫩的芽叶,幽雅清高的香气,甘鲜醇和的滋味,此时正在阅读的你是不是也嘴馋,想喝杯今年的新茶了呢?


别急!  尝新茶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嫩芽们是怎么离开茶树,成为你的第一杯春茶。


1

开采时间不同,茶农如何确定呢?


确定春茶采摘的时间受到维度、海拔、气候、品种、种植管理等多方面的影响,有的早有的迟。

 

一般来说绿茶采摘要在晴天进行,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具体是在日出后半小时后,避免鲜叶水分含量过高,不利萎凋与杀青。一般早上十至十二点之间完成采摘工作。


2

春茶到底要怎么采?


都说春茶精贵,因绿茶细嫩,需要采用掐采或提手采,最忌用指甲刻摘,以免断部水份榨出,内部组织受损而酦酵,损及色味。


3

采摘的春茶又有什么差异呢?


如下表所示,绿茶的采摘方式根据等级的高低,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和一芽四叶。



4

听说采完茶叶还要抢时效?


绿茶采完后用竹篓装运,保持青叶的新鲜。鲜叶离树后,失水加快,呼吸作用加强,使叶内糖分分解,释放出大量热量,竹篓透气性强,可有效防止鲜叶发热变红。


5

一棵茶树可采几次的春茶呢?


春茶推行分批多次早采、嫩采,可不断促使使腋芽和潜伏芽有节奏地萌发,增加芽叶数,提高产量。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采一次。茶叶的采摘不仅关系到茶叶品级、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经济寿命的长短,所以,在茶叶制作的过程中,茶叶采摘是尤为重要的环节。



眼看3月份马上就到了,绿茶即将进入大规模的采摘阶段,一起来看看中国的名茶都是如何“任君采撷”的吧!


西湖龙井

01

西湖龙井中有几个有名的品类“狮峰龙井”、“梅坞龙井”、“云栖龙井”、“虎跑龙井”等。色泽略黄,素称“糙米色”



采摘时间:一般是3月下旬-立夏之间。

采摘标准:龙井采摘等级一芽一叶初展最佳


碧螺春

02


碧螺春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故又称“洞庭碧螺春”。其条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白隐翠,冲泡之时,恰似白云翻浪,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赞誉。


采摘时间: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

采摘标准: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君山银针

03


君山银针是中国名茶之一。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属于黄茶,茶芽内面呈金黄色,外层白毫显露,茶芽外形很象一根根银针,雅称“金镶玉”



采摘时间:仅限“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

采摘标准:春茶的首轮嫩芽


太平猴魁

04


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着“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美誉。是一种茶中上品。



采摘时间:谷雨前后开采,采到立夏便停采。每个晴天的早上。

采摘要求: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即可开园。其后3~4天采一批。才回家后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作为制猴魁的原料。


竹叶青茶

05


“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竹叶青是峨眉高山绿茶,外形扁平挺直似竹叶,色泽嫩绿油润。产自峨眉600-1500米高山。



采摘时间:清明之前

采摘要求:采摘独芽,形如黄瓜籽,大小匀净


信阳毛尖

06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



采茶时间:清明时期至谷雨前后采春茶

采摘标准:毛尖一芽一叶初展的比例点85%以上


六安瓜片

07


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一般绿茶不同。它是中国绿茶中唯一去芽去梗的茶。时间上,一般要等到“开面”才能采摘。

 


采摘时间:谷雨前后采摘

采摘标准:一芽三叶或四叶


安吉白茶

08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按绿茶加工原理制而成,外形形似凤羽叶底芽叶细嫩成朵,叶白脉翠。



采摘时间:每年三月中旬到四月初

采摘标准:采摘一芽带一片或二片真叶

 

庐山云雾

09


高山蕴云雾,云雾蕴好茶,庐山云雾茶。

 


采摘时间:4月底或5月初开采

采摘标准:一芽一叶初展

撰文 / 宋建辉

编辑 / 宋建辉

责编 / 萧 萧

茶叶怎么分辨丨史上最全辨茶知识

茶,自古是中华民族的天然饮料。演变到现代社会,茶成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茶叶,本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依照个人的口味挑选,市场上有劣质的信阳毛尖或上等的普洱,也有下等的普洱。


所谓茶叶的品质也是需要对比同类茶叶的不同品质来说,或依照个人口味来挑选。


一般说来,判断茶叶好坏可以从观察茶叶的形状、色泽,闻茶叶的香气,品尝茶味和分辨茶渣(叶底)来看。


茶叶的形状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形态,有扁的、松针状的、螺形的、眉形的,圆形的,球形的,半球形的,雀舌形的,菊花形的,自然弯曲形状的,总之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姿态。取一小嘬放入茶杯,冲上热水,茶汤散开来,茶叶的形态会随着茶水发生变化,或快或慢,宛如妙曼的舞姿,极致展露其原本的形态,令人赏心悦目。


观察干茶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要看茶叶的干燥程度,太脆的容易碎,但会回软的不能要,最好不买。

另外要看茶叶的叶片是否整洁,如果有太多的叶梗、黄片、渣沫、杂质,则不是上等茶叶。然后,要看干茶的条索外形。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态,什么茶都有它固定的形态规格,像龙井茶是剑片状,冻顶茶揉成半球形,铁观音茶紧结成球状,香片则切成细条或者碎条。


茶叶由于制作方法不同,茶树品种有别,采摘标准各异,因而形状显得十分丰富多彩,特别是一些细嫩名茶,大多采用手工制作,形态更加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1)针形——外形圆直如针,如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


(2)扁形——外形扁平挺直,如西湖龙井、茅山青峰、安吉白片等。 


(3)条索形——外形呈条状稍弯曲,如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径山茶、庐山云雾等。

 
(4)螺形——外形卷曲似螺,如洞庭碧螺春、临海蟠毫、普陀佛茶、井冈翠绿等。


(5)兰花形——外形似兰,如太平猴魁、兰花茶等。 


(6)片形——外形呈片状,如六安爪片、齐山名片等。 


(7)束形——外形成束,如江山绿牡丹、婺源墨菊等。 


(8)圆珠形——外形如珠,如泉岗辉白、涌溪火青等。

此外,还有半月形、卷曲形、单芽形等等。


茶色


品茶观色,即观茶色,汤色和底色。


(1)茶色

茶叶依颜色分有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等六大类(指干茶)。由于茶的制作方法不同,其色泽是不同的,有红与绿、青与黄、白与黑之分。即使是同一种茶叶,采用相同的制作工艺,也会因茶树品种、生态环境、采摘季节的不同,色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细嫩的高档绿茶,色泽有嫩绿、翠绿、绿润之分;高档红茶,色泽又有红艳明亮、乌润显红之别。


(2)汤色



冲泡茶叶后,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彩,称为汤色。因此,不同茶类汤色会有明显区别;而且同一茶类中的不同花色品种、不同级别的茶叶,也有一定差异。一般说来,凡属上乘的茶品,都汤色明亮、有光泽,具体说来,绿茶汤色浅绿或黄绿;清而不浊,明亮澄澈;红茶汤色乌黑油润,若在茶汤周边形成一圈金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更属上品;乌龙茶则以青褐光润为好;白茶,汤色微黄,黄中显绿,并有光亮。


将适量茶叶放在玻璃杯中,或者在透明的容器里用热水一冲,茶叶就会慢慢舒展开。可以同时泡几杯来比较不同茶叶的好坏,其中舒展顺利、茶汁分泌最旺盛、茶叶身段最为柔软飘逸的茶叶是最好的茶叶。


视茶汤要快,要及时。茶汤的颜色也会因为发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焙火轻重的差别而呈现深浅不一的颜色。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不管颜色深或浅,一定不能浑浊、灰暗,清澈透明才是好茶汤应该具备的条件。


(3)底色



就是欣赏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色泽。除看叶底显现的色彩外,还可观察叶底的老嫩、光糙、匀净等。


一般情况下,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逐渐变深。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内,红茶汤色变化大于绿茶,大叶种大于小叶种,嫩茶大于老茶,新茶大于陈茶。茶汤的颜色,以冲泡滤出后10分钟以内来观察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不过千万要记住,在做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拿同一种类的茶叶做比较。


赏姿


茶在冲泡过程中,经吸水浸润而舒展,或似春笋,或如雀舌,或若兰花或像墨菊。与此同时,茶在吸水浸润过程中,还会因重力的作用,产生一种动感。信阳毛尖舒展时,片片怒放。如此美景,映掩在杯水之中,有茶不醉人自醉之感;太平猴魁舒展时,犹如一只机灵小猴,在水中上下翻动;君山银针舒展时,好似翠竹争阳,针针挺立。


闻香


对于茶香的鉴赏一般要三闻。一是闻干茶的香气(干闻),二是闻开泡后充分显示出来的茶的本香(热闻),三是要闻茶香的持久性(冷闻)。


先闻干茶,干茶中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应在冲泡前进行。如绿茶应清新鲜爽、红茶应浓烈纯正、花茶应芬芳扑鼻、乌龙茶应馥郁清幽为好。如果茶香低而沉,带有焦、烟、酸、霉、陈或其它异味者为次品。



闻香的方式,多采用湿闻,即将冲泡的茶叶,按茶类不同,经1~3分钟后,将杯送至鼻端,闻茶汤面发出的茶香;若用有盖的杯泡茶,则可闻盖香和面香;倘用闻香杯作过渡盛器(如台湾人冲泡乌龙茶),还可闻杯香和面香。另外,随着茶汤温度的变化,茶香还有热闻、温闻和冷闻之分。热闻的重点是辨别香气的正常与否,香气的类型如何,以及香气高低;冷闻则判断茶叶香气的持久程度;而温闻重在鉴别茶香的雅与俗,即优与次。一般说,绿茶有清香鲜爽感,甚至有果香、花香者为佳;红茶以有清香、花香为上,尢以香气浓烈、持久者为上乘;乌龙茶以具有浓郁的熟桃香者为好;而花茶则以具有清纯芬芳者为优。



热闻的办法也有三种,一是从氤氲的水汽中闻香,二是闻杯盖上的留香,三是用闻香杯慢慢地细闻杯底留香。如安溪铁观音冲泡后有一投浓郁的的天然花香,红茶具有甜香和果味香,绿茶则有清香,花茶除了茶香外,还有不同的天然花香。茶叶和香气与所用原料的鲜嫩程度和制作技术的高下有关,原料越细嫩,所含芳香物质越多,香气也越高。


冷闻则在茶汤冷却后进行,这时可以闻到原来被茶中芳香物掩盖着的其他气味。


尝味


指尝茶汤的滋味。茶汤滋味是茶叶的甜、苦、涩、酸、辣、腥、鲜等多种呈味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如果它们的数量和比例适合,就会变得鲜醇可口,回味无穷。茶汤的滋味以微苦中带甘为最佳。好茶喝起来甘醇浓稠,有活性;喝后喉头甘润的感觉持续很久。



一般认为,绿茶滋味鲜醇爽口,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乌龙茶滋味酽醇回甘,是上乘茶的重要标志。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所以,尝味时要使茶汤在舌头上循环滚动,才能正确而全面地分辨出茶味来。



品滋味时,舌头的姿势要正确。把茶汤吸人嘴内后,舌尖顶住上层齿根,嘴唇微微张开,舌稍向上抬,使茶汤摊在舌的中部,再用腹部呼吸从口慢慢吸入空气,使茶汤在舌上微微滚动,连吸两次气后,辨出滋味。若初感有苦味的茶汤,应抬高舌位,把茶汤压人舌根,进一步评定苦的程度。对有烟味的茶汤,应把茶汤送人口后,嘴巴闭合,舌尖顶住上颚板,用鼻孔吸气,把口腔鼓大,使空气与茶汤充分接触后,再由鼻孔把气放出。这样重复二三次,对烟味的判别效果就会明确

找到约54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