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千两金花黑茶

找到约432条结果 (用时 0.011 秒)

茯砖茶与千两茶的由来

茯砖茶


茯茶,砖块形蒸压黑茶之一。茯茶属于完全发酵茶,是所有茶类中加工工艺最复杂、生产加工周期最长、工艺最独特的黑茶类产品。茯茶经渥堆、发酵及发花工艺产生金黄色的冠突散囊菌(AspergillusCristatus),其外形整齐如砖片,内质金花普茂,俗称“金花”,它在茯砖茶中的含量与茶叶滋味、香气密切相关,能直接影响茯砖茶的品质,人们把“金花”多少视为检查茯砖茶品质好坏的标志,并有“茶好金花开,花多茶质好”之说,且独具菌花香,其汤色红浓,香气纯正,滋味醇和。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问世。当时用安化所产的黑毛茶踩压成90公斤一块的篾篓大包,运往陕西泾阳筑制茯砖。茯砖早期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称“茯茶”,因原料送至泾阳筑制,又称“泾阳砖”。现在茯砖茶集中在湖南安化和临湘两个地方加工压制,年产量约2万吨。80年代初期,湖北蒲圻羊楼洞茶场,引用安化茯砖制法,获得成功,年产量500吨左右。


目前生产的茯砖茶,分特制和普通两个品牌,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料的拼配不同,特制茯砖全部用三级黑毛茶作原料,而压制普通茯砖的原料中,三级黑毛茶只占到40-45%,四级黑毛茶占5-10%,其他茶占50%。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因为茯砖特有的“发花”工序,除需要很多条件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茯砖与黑、花两砖另一个不同之点,是砖从砖模退出后,不直接送进烘房烘干,而是为促使“发花”,先包好商标纸,再送进烘房烘干。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以求缓慢“发花”。


茯砖茶外形为长方砖茶,规格为35*18.5*5厘米。特制茯砖砖面色泽黑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汤色红黄明亮,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砖面色泽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尚浓,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粗老。每片砖净重均为2公斤。1986年起,茯砖的规格逐步小型化。茯砖茶在泡饮时,要求汤红不浊,香清为粗,味厚不涩,口劲强,耐冲泡。特别要求砖内金黄色霉菌(俗称“金花”,学名称之为冠突曲霉菌,内含丰富的多种营养素,对人体极为有益,金花越茂盛,则品质越佳)颗粒大,干嗅有黄花清香。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最爱茯砖茶,他们把“金花”多少视为检查茯砖茶品质好坏的唯一标志。


千两茶


千两茶是安化黑茶独有的。安化千两茶全名安化千两花卷茶,是安化的传统名茶,属于黑茶类。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一千两而得名(72.5斤,老秤16两/斤)。安化千两茶因其功用独特,古朴大气,香高艺雅,滋味浓醇,被称之为“茶之侠者”、“丝绸之路上神秘的中国茶”。其制作工艺特殊,历史上是安化边江刘姓家庭不向外传的神秘产品。包装全系天然的环保材料竹篾,茶叶品质优异,保健功能显著,且极具收藏价值。现被世人冠予“世界茶王”之美名,誉为“茶文化的经典,茶叶历史的浓缩,茶中的极品”,是中华茶文化之瑰宝,也被喻为“中华茶文化的化身”。


安化千两茶为圆柱形,高约147-167公分,直径20公分左右,圆周约56公分-68公分,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秤,合36.25公斤)左右。因是手工制作,所以每支千两茶的大小规格有些许差别。现在为方便零售与饮用,用钢锯锯成片,再加上外包装。


千两茶原料采用安化高马二溪及六洞茶为代表的安化地道的黑毛茶。高马二溪指文溪乡的高家溪、马家溪二处;六洞系思贤溪之火烧洞、竹林溪之跳鱼洞,大酉溪之漂水洞、檀香洞,黄沙溪之深水洞,竹坪溪之仙缸洞。安化地处湘中,位于雪峰山脉北段,西起东经110.43.87。东止东比111.58.51;南起北纬27.58.54北止北纬28.36.37,是我国茶树种植的黄金地带。县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质肥沃,酸碱适度,自然条件最适植茶,素为我国的著名茶乡。包装材料由楠竹篾篓、棕片、竂片(依次为从外到内)三者组成。


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县内所产黑茶定为官茶。安化黑茶以量多、质好、价廉、适销四大优势顺理成章地主宰西北“引茶”市场,最盛时,从安化输出的“引茶”达4000余吨。引茶分“陕引”、“甘引”两种。“陕引”指茶商向陕西官方纳税认领的引票来安化采购的黑茶。茶色累,叶质较为细嫩,用蒸笼蒸软后,以布袋包好,置于45度的斜形揉床自上而下反复压揉,烘干后即成。“甘引”是茶商向甘肃官方纳税认领的引票来安化采办的色黄较粗黑茶。只须蒸后稍加压揉或不揉干后即成。“陕引”每包160斤(80公斤),“甘引”每包180斤(90公斤),都用篾篓包装。一般到“陕引”占1/4,运晋、陕、察(察哈尔)、绥(绥远)等省销售;“甘引”则运陕西的泾阳压成茯砖,转兰州市场销售。但是引包体积庞大,包内疏松,长途运输,占用车船多,运费开支大、销售成本增多;且篾篓笨重,起卸不便,又易破损受潮,影响茶叶霉变。

安化千两茶与茯砖茶的品质特征

  安化千两茶有多种花色。各种千两茶产品均要求踩制紧实,蔑箍紧扎,茶柱圆直且两端大小基本一致或略呈上小下粗的竹笋形,中围周径、茶柱长度要基本一致。干茶外形色泽黑褐或有“金花”,无黑霉、白霉、青霉等霉菌滋生,内质上具有安化千两茶的共同品质特征,无劣变、霉变等异味。安化千两茶的主要理化指标应达到:含水量≤15.0%(其中计重水分≤12.0%),含梗量≤5.0%(其中长度大于30毫米的茶梗含量≤0.5%),非茶类夹杂物≤0.3%,水浸出物≥23.0%,总灰分≤7.5%。 

  安化千两茶不同产品的外形规格如下:
  周径:千两茶670±50、五百两530±35、三百两470±30、一百两340±25、十六两235±20。
  茶支高:千两茶1500±50、五百两1200±40、三百两900±35、一百两600±30、十六两270±20。
  注:中围周径是指安化千两茶柱高约1/2处带蔑篓包装的周长。
  湖南省地方标准《安化黑茶千两茶》(DB43/T389-2010)对千两茶的感观品质要求:
  外形:茶叶外形色泽黑褐,圆柱体形,压制紧密,无蜂窝巢状,茶叶紧结或有“金花”。
  汤色:橙黄或橙红。

  香气:纯正或带松烟香、菌花香,十年以上安化千两茶带陈香味。
  滋味:醇厚,新茶微涩,5年以上安化千两茶醇和,甜润。
  叶底:深褐,尚嫩匀,叶张较完整。
  茯砖茶的品质特征
  茯砖茶是作为西北边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的重要性,被称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各级茯砖茶均要求外形砖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金花茂盛,砖内无黑霉、白霉、青霉、红霉等杂菌。“发花”对茯砖茶品质风味的形成至关重要,“金花”颗粒大,色泽金黄,香气纯正,菌花香突出是茯砖茶品质好的标志之一。湖南省地方标准《安化黑茶·茯砖茶》(DB43/T569-2010)对茯砖茶的感观品质和理化指标:
  超级茯砖茶:外形规格一致,松紧适宜,发花茂盛。汤色红黄。香气菌花香纯正。滋味醇厚。叶底黄褐,尚嫩,叶片尚完整。

  特制茯砖茶:外形砖面平整,边角分明,厚薄基本一致,压制松紧适度,发花普遍茂盛。汤色橙红。香气纯正菌花香。滋味醇和。叶底黄褐,叶片尚完整,显梗。
  普通茯砖茶:外形砖面平整,边角分明,厚薄基本一致,压制松紧适度,发花普遍茂盛。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有菌花香。滋味醇和或纯和。叶底棕褐或黄褐显梗。(来源:安化黑茶,图来源:网络)


安化黑茶之千两茶简介

千两茶历史

千两茶,始创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湖南省安化县。清道光元年(1821年)之前,陕西商人到湖南安化采购黑茶,为骡马运输方便,减少茶包体积,节约运输费用,将采购的散装黑茶踩压成包运回陕西。当时,这种踩压成包的黑茶叫“澧河茶”。后来,陕西茶商又对茶包作了改进,将重量100两散黑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晋商“三和公”茶号,又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将茶叶重量增加至1000两,采用大长竹篾篓将黑毛茶踩压捆绑成圆柱形的“千两茶”。

千两茶,又分为“祁州卷”与“绛州卷”。祁州卷为山西祁县、榆次等地的茶商经营,每卷(支)重1000两,产量较多。绛州卷为绛州茶商经营,每卷重1100两,产量较少。

千两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做工精良,工艺保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聘请刘家后人进厂带徒传艺,使少数工人掌握了千两茶的加工工艺技术,亦使当时白沙溪茶厂成为独家掌握千两茶加工工艺技术的厂家。白沙溪茶厂从1952~1958年进行了生产千两茶工作。由于千两茶的全部制作工序均由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白沙溪茶厂始创了以机械生产花卷茶砖取代千两茶(也就是当前的花砖,就是替换千两茶而诞生的产品),停止了千两茶的生产。1983年,白沙溪茶厂惟恐千两茶加工技术失传,决定将当年在厂加工生产千两茶的老技工聘请回厂传艺带徒,从初夏至深秋历时四个余月,共制作出千两茶300余支。这批千两茶后来以不同渠道和形式,一部分流入各阶层百姓家庭中消费和收藏;一部分被各地博物馆收藏,而一部分却流至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为了满足市场需求,1997年白沙溪茶厂恢复了传统的千两茶生产。2004年后,随着陈香型茶在茶叶市场上的风行,促进了千两茶生产的发展。2007年后白沙溪茶厂改制。

千两茶简介

安化千两茶,又称“花卷茶”,是以二、三级安化黑毛茶为主要原料,经过筛分、拣剔、拼堆等工艺加工后,再采用汽蒸、装篓、压制、日晒干燥等工艺加工而成。

千两茶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石峰山千两茶选用的安化荒野原生海拔500-800米云台大叶种的野生黑毛茶为原料,传统工艺,松柴明火烘焙,传统杀篾;口感醇香,内质丰富,茶味悠长浓郁。

在外观上,使用竹篾将黑毛茶筑成圆柱形,柱长1.5米,柱围0.7米;在外包装上,采用三层包装,最外层竹篾,中间棕,最内层蓼叶,使茶质更优而卫生,又使外观更美防潮防水;在加工工艺上,更注重踩压技术与功夫,将茶踩压得更紧密。

千两茶的加工技术性强,做工精良,日晒夜露七七四十九天。工艺已经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1

外形

茶叶外形色泽黑褐,圆柱体形,压制紧密,茶叶紧结或有 “金花”。

2

汤色

橙黄明亮。陈年千两茶酒红色,非常的漂亮。

1

香气

醇正,有浓郁的花香。

1

滋味

口感醇正,茶汤饱满,入口细腻爽滑,回甜持久

1

叶底

肥厚完整,纯正安化野生大叶种茶

千两茶功效

饮用千两茶可以感受到茶味十足,滋味甜润醇厚、提神、解腻、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化、对缓解腹胀、止泻有明显功效。并具有抑制肥胖的功能,因而千两茶受到了国内外的消费者的青睐。千两茶的功效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清脂肪、清肠胃、清血管、清毒素。

1

清脂肪,减肥胖

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因此安化黑茶被韩国人称为“瘦身茶”;日本人称为“美容茶”;台湾人称为“消食茶”。

2

清肠胃,助消化

有句话讲“牛、羊和奶酪,非茶不解”故而“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从前人们就利用千两茶来帮助自己消化且除腻。

千两茶富含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且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中国民间有利用老黑茶治疗腹胀、痢疾、消化不良的传统。

3

清血管,降三高

茶中富含茶黄素,能软化血管,有效清除血管壁内的粥样物质,被称为“心血管的清道夫”;茶氨酸有效抑制血压升高,类黄酮物质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降低血压;茶多糖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降低血糖含量;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血管内脂类物质排出,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4

清毒素,护肝肾

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吸附体内的有毒物质(酒精、重金属、体内垃圾)排出体外,能深层排毒;又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聚焦

千两茶是一种养生的好茶,它所具的儿茶素及氧化产物黄烷醇类氧化基合物,能增强人体血管壁的韧性及抑制动脉硬化;而茶中的维生素则可以延缓衰老及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防止致癌物质的产生。

千两茶储存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黑茶,也有很多黑茶的收藏者。黑茶中的千两茶该如何储存呢?

千两茶也是后发酵的黑茶,经过好几道工序靠人工完成的大茶柱。由于它独特的加工工艺,储存的时间越久,茶的味道就会越香醇,这也是黑茶爱好者喜欢它的原因。

千两茶加工得非常紧实,其实它对环境的要求不高,不像普洱茶那样娇贵不好存放,传说有人把千两茶放在井里七年不湿芯,这也是广大黑茶爱好者收藏它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只要存放于通风无异叶的地方即可。当然某些地方极端的环境时还是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连续湿度超过90%一周以上,则需要进行抽湿处理。极干的环境也不益于其发酵转换。

 

找到约430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