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千两茶

找到约1,863条结果 (用时 0.018 秒)

涨知识:千两茶很有可能起源于明朝

伍湘安在《安化黑茶》一书中记载,千两茶诞生于清道光年间。

后来,他编撰《安化黑茶探秘》一书。经全面调查考证,指出故宫珍藏的嘉庆帝遗物树型茶,是千两茶,写成普洱是错误的。

千两茶的诞生,由此可往前推至嘉庆年间,或许更早。

然而,通过各方资料来看,千两茶很有可能在明朝就已经诞生了。

1

安化黑茶在明朝,就深受西北少数民族喜爱

《明会典.茶课》记载,明弘治3年(1490年),弘治皇帝下诏:“令今后进贡蕃僧该赏食茶……不许于湖广等处收买私茶,违者尽数入官”。蕃僧,即西藏等地的僧人。

其一,弘治皇帝为什么要下这个旨?肯定是有番僧,在北京进贡之后,到湖南私自采购安化黑茶。而且,次数和人数非常多,采购的数量也非常多。不然,也无法惊动皇帝下旨。

其二,番僧为什么冒着抗旨的危险,也要私自采购安化黑茶?肯定是品质和功效都非常的好,被他们喜欢。品质好,就好喝;功效好,能够解决他们的生存需求。

弘治皇帝的圣旨说明,安化黑茶在没有成为官茶的情况下,番僧就违抗朝廷律令,私自大规模的采购。

2

大规模运输,促进千两茶的诞生

明万历23年(1595年),御史徐侨上奏称:“汉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多而值下。湖茶之行(销),无妨汉中。汉茶味薄,湖茶味厚,于酥酪为宜”,促使安化黑茶终被定为官茶。

安化黑茶没有成为官茶,就被番僧私下大量采购,成为官茶之后,其数量和规模,迅速增长,并很快取代了汉中、四川等地的官茶。

大规模的运输,需要解决茶叶的包装问题。既要方便运输,又要经久耐用,还要防潮防湿。

安化是山水之乡。当地渔民打鱼用的鱼地笼,常年在水中浸泡,却少有腐烂,经久耐用。农民雨天穿的蓑衣,包粽子用的蓼叶,可以很好的防潮,这是千两茶包装和形态的起源。

安化黑茶的大规模运输,在明朝就已经出现,本地的生活智慧,促进了千两茶包装方式和形态的产生。

3

官茶的管理制度,是千两茶重1000两的依据

千两茶为什么会是1000两的重量?伍湘安在其著作中称,是为了方便交易,而逐渐产生的。

但从官茶的管理制度来看,千两茶的重量,很有可能就是为了方便管理和纳税。

《明史·食货志四》记载:“初, 太祖令商人于产茶地买茶。纳钱请引。引茶100百斤,输钱200。”

《安化县茶叶志》第22~23页记载:“明代规定1引正茶100斤,带损耗10斤,共计110斤”。

古代重量计量16两为1斤,一支千两茶重1000两,共计62.5斤,两支千两茶就是125斤,除去竹篾包装的重量,茶叶净重,就在110斤左右,即,两支千两茶为1引茶。这给管理和征税过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安化黑茶在明朝被定为官茶,依据官茶管理制度进行包装,方便管理和纳税,是必须遵守的规则。

根据以上对各种记载的分析,安化黑茶在明朝,就已经深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喜爱,后又被定为官茶,产生了大规模的运输。为了方便运输,便于朝廷的管理,因而促进了千两茶的诞生。

安化黑茶历史悠久,千两茶究竟诞生于何时,目前并未找到确切的记载。但,通过对各种历史记载的分析与推测,千两茶诞生于明朝,是合情合理的,合乎当时的历史环境的。

最新发现,千两茶很有可能起源于明朝

故宫珍藏贡品“安化千两茶”回京启程仪式

红观茶丨看安化黑茶如何上演穿越千年的“健康大业”

9月1日,故宫珍藏贡品“安化千两茶”启程回京仪式在湖南省安化县黑茶博物馆举行,为本次为期一年的“探亲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现场表演。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贡品“安化千两茶”(文物号:故173420)于2021年10月21日回乡“探亲”,并在10月22日开始举办“故宫藏品‘千两贡茶’回乡公益展”,供各地黑茶爱好者与游客观赏。截止至2022年9月1日,“千两贡茶”已正式展出260天,参观人数达到18万人次,向众多游客展示了安化制茶工匠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为安化黑茶的文化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大地参考。


千两贡茶返程回京。


故宫博物院所藏“千两贡茶”通高27.5厘米,直径17厘米,是嘉庆年间进入宫廷的贡茶其中一段,属安化黑茶一类。因外表篾篓包装呈花格装,故又称“花卷茶”。前人曾在上面贴有“茶字55号树形普洱两块每块重十斤”的字样,后经研究发现此茶为安化黑茶而非普洱茶,因此名称改为“花卷茶”。经安化黑茶文化研究所伍湘安老师鉴定,该茶为现存最早的安化千两茶实物,距今200余年。


安化人民送“千两”贡茶回京。


安化千两茶(花卷茶)是先人的智慧创造。安化千两茶独特的包装为花格蔑篓,原始、古朴、大气,独具魅力,既有浓重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又具有粗犷、阳刚之美,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与奋发精神的象征。2008年,安化千两茶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黑茶是益阳茶叶的名片,也是古丝绸之路的产物,是茶叶历史的浓缩,茶文化的经典,也称之千两茶王、世界茶王。

“安化千两茶”已圆满完成“探亲任务”,并将带着高马山所生产的宫藏茶王千两茶一同返京,沿着万里茶道,即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市的线路返京,开展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最终回到故宫博物院,共同为全国人民系统全面展示安化千两茶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传承。

来源:红网时刻益阳(见习记者 何西超 孙欣玮 记者 刘慧婷 通讯员 刘刚贵)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不得了!东莞惊现2000多万的“千两茶”,3000多万的紫砂壶!

不得了,2000多万的“千两茶” ,3000多万的名家紫砂壶都在这里展出!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十周年庆典暨经典老茶展示品鉴交流会23日在东莞万江新福苑举行。


据介绍,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为本次活动筹备整整半年,动员许多东莞资深老茶人、收藏家将自己多年的藏品展示出来。现场展示价值近亿元的茶品茶器,有价值两千多万的50年代千两茶,有各款六七十年代湖南黑茶、湖北青砖、四川藏茶等,还有许多经典的像大白菜系列、孔雀系列等明星普洱茶。除了茶叶,现场还展出了顾景舟大师的几把稀世紫砂壶以及何道洪、王寅春、范伟群等紫砂大师总价值3000多万元的紫砂精品


现场还以品鉴老茶为主题举行品鉴交流活动,邀请了各地区的黑茶专家学者为现场的嘉宾一一讲解。活动开始前先以80年代老陈皮暖场,然后一系列平时难得一见的稀有老茶纷纷登场。80年代经典四川藏茶、80年代经典湖北青砖茶、80年代经典云南普洱熟茶、80年代经典广西六堡茶、50年代经典湖南千两茶、80年代经典云南普洱生茶在全场40多名茶艺师的精心冲泡下,送到嘉宾的手中。



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会长梁海潜表示,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传承博大精深茶文化,促进健康和谐新生活的协会宗旨。历经10年发展,如今已经拥有副会长单位40多家,理事单位60多家,个人会员超过1000人,是名副其实的东莞茶界权威机构。十周年是一个起点,十周年是一个蜕变。东莞茶文化促进会将以此为契机,实现自我超越;东莞市茶文化促进会也将以此为起点,展望下一个十年。

来源网络

找到约1,809条结果 (用时 0.01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