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普洱茶竹制具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普洱茶要用什么茶具泡

  目前市面上的荼叶有许多,每个人喜爱着不一样的荼叶,可是关键所在茶具如何,在泡茶的情况下要找相对性应的茶具泡出去的味儿比一般的更为美味可口,那麼有许多人喜爱喝普洱茶这类荼叶用哪种茶具泡好呢,此外对于茶具的使用方法是什么许多人还不清楚这一难题,下边实际看来。

  普洱茶要用什么茶具泡

  1紫砂茶具

  普洱茶是一种非常值得品饮的茶种类,在冲泡普洱茶时,茶具的选择不可忽视,否则就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普洱茶了。而说到适合冲泡普洱茶的茶具,首先自然是紫砂茶具了。因为,普洱茶需要高温的水才能慢慢泡出精华来,所以,有着汇聚温度保留温度的紫砂壶就最合适不过了。并且,紫砂壶的透气性很好,还能完美保持好普洱茶原有的香气。

  紫砂壶泡茶的好处:使用紫砂壶泡普洱茶好处多多,能保持好普洱茶的原有的香味且不易涣散。并且还能减少异味的产生,也能让普洱茶不变味,冲泡几次过后口感依然是那么浓烈。

  2盖碗茶具

  盖碗茶具在现代也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茶具,更是传统人民最开始使用的一种茶具。使用盖碗茶具来冲泡普洱茶,也是不错的选择,能闻盖香,同时也保留了普洱茶那最初的香气。盖碗茶具中评普洱茶在使用,清理以及观看叶底方面都十分方便,或许这也是大部分人喜欢用盖碗泡茶的原因了,适合茶友。盖碗茶具泡茶的好处:出水快,洗茶方便,泡茶量多且时间短。

  3陶瓷茶具

  陶瓷茶具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瓷器用品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陶瓷茶具一般体积比较大,用来冲泡普洱茶能更好地表现出它的色,香与味。并且,陶瓷茶具还是一种极具中国古典美的茶具,很符合茶的韵味。许多老茶友都喜欢用陶瓷茶具来泡茶,有着独特情怀。

  4竹制茶具

  生产于云南地区的普洱茶,也是云南人最爱的一种茶。许多云南人在冲泡普洱茶时,都会选择传统的竹制茶具来冲泡。首先我们都知道,竹子来自于山上,有着一股天然的清香。使用竹子做成的茶具,自然是非常天然且还有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普洱茶的浓香与竹制茶具结合,能泡出更加独特的普洱茶。

  5飘逸杯

  飘逸杯这种茶具,一般采用单独的分层设计,对于冲泡普洱茶来说也很有好处。普洱茶不适合长时间浸泡在茶汤中,所以,分层的飘逸杯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让茶叶和茶汤分隔开来。并且,飘逸杯喝茶也十分方便,能过滤茶渣取汁,非常适合上班一族。

  茶文化起源于中国,早在几千年前,茶就已经在中国人的客桌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上至王侯将相、文人雅士,下至平民百姓、樵夫猎户,无不以茶为饮。

  迄今为止,人们闲话家常时还会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见茶已经成为了根植于中国人血液里的重要一部分。

  最早,茶作为药存在,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渐演变成消暑解渴的饮品,而后又成为王公贵族和文人雅士推崇备至的待客之物,各种式样的茶器也应运而生。一杯好茶离不开一个好的茶器,茶于茶器相生相伴,相互成就,密不可分。



云茶品牌出,九二方砖现:云南普洱茶销日史的黄金时代(3)

书接上文,为了巩固和发展日本市场,1980年9月2日,总茶司在北京召开乌龙茶、普洱茶出口工作座谈会,参会的有广东、福建、广西、云南、厦门、汕头、梧州分支公司和香港德信行代表等,会上对今年的特种茶出口量做出预测,其中乌龙茶出口预计可达3000吨,普洱茶出口预计可达4000吨,增长异常显著,市场前景广阔。

随后,云茶司自主注册的吉幸商标诞生,以金沱茶,92方砖为代表的日商定制茶接连问世,云南普洱茶销日史迎来了一段难得的黄金时代。

欣欣向荣的日本市场

在这场会议上,与会代表们达成了以下共识:区域分工方面,对日贸易由总茶司统一负责,由口岸组织交货;散装乌龙茶仍采取由几家大客户经销的方式;普洱茶则以几家客户为销售重点,其中云南普洱茶优先供应少数老客户;对港贸易依然通过德信行成交,其他远洋地区则由口岸组织自行掌握。

价格方面,由于此前乌龙茶已多次涨价,共提价了35—62%,普洱茶也涨价两次,共上调了20—25%,因此除普洱茶对港澳地区上调10%外,其余茶类,其他地区均可维持原价不变。

定下大方向后,中茶方又联络了日本的发酵茶进口商,共同筹备营销会展活动,次年春茶季,日本东京、大阪、名古屋、仙台、北海道五个城市举办了首届中国茶叶展览会,主要宣传普洱茶和乌龙茶,以及《茶经》,明清茶具,古今茶诗茶画等茶叶文化,其中云南展厅还专门布置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竹制茶室,可供现场观众入室品茶,引起了参会者的广泛关注和媒体的争相报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茶叶展览会期间,中茶方在与日本消费者的面对面交流中,获取了不少有用的信息,比如有位来自札幌的女士就在会展上一次性购买了大量普洱茶,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她之前喝了三个月普洱茶后瘦了十多斤,在朋友之间出了名,这次是专门替她们代购的。有位开居酒屋的老板也透露到:她研发了一个独家秘方,是将普洱茶汤加兑威士忌后按杯出售,售价比其他酒品高出不少,顾客们却都很愿意购买。

此外,介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还有很多日本商人当起了云南普洱茶的二道贩子,将价格低廉,出厂时只用麻袋或三合板包装的普洱散茶做成小盒或普洱拉罐,并冠以“贵妃茶"、“健美茶”、“益寿茶”、“快瘦茶”、“减肥茶”等品牌出售,提高售价的同时,还能吸引消费者。

这门生意中,做的最大的是福冈日中贸易株式会社,这家公司每年都会在广交会进口约50吨等级较高的普洱散茶,还专门请人研发了一种能够自动除杂,整形和烘焙的机器,成件的普洱散茶直接倒进去,半个小时后就能变得干净油亮,然后装进精心设计的袖珍盒里以待出售。

经过简单再加工后,成本价只要16元一斤的云南散茶摇身一变,成了能卖到2000多元一斤的“窈窕茶”,而且还供不应求,这件事也引起了云茶司的高度重视,决心做出云南自己的小包装熟茶和高端出口品牌。

云南小包装熟茶与品牌问世

1980年,由云南省外贸局副局长白玉坤带头,联合云南省包装进出口公司和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准备共同设计出云南普洱茶的商标品牌。当时云茶司负责此事的是设计部经理唐政,在设计这一商标时,他认为一定要能突出云南茶叶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于是便埋头在海量历史文献中寻找灵感。

找了一周后,唐政看到一本书上印有的西汉时期的出土文物“镂空螭虎”玉佩,虎是百兽之王,茶是饮品之首,不如就以这只虎为云南茶的商标原型,在整体造型后,懂音律的唐政借鉴了钢琴上的三角支架,让虎傲立其上,形成流畅的线条,亦有猛虎下山的姿态,这就是省茶司旗下的高端品牌——吉幸牌。

而在包装设计上,唐政又以战国时期河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漆器为原型,加上各类风格厚重的黑底朱砂色漆器纹样,做出了出口唛号Y562,俗称小黑盒的小包装茶叶盒,而云南省包装进出口公司的尹绘泽,也以出土汉砖上的人物为棕色纹饰,设计出“小黄盒”Y671,两款茶中的Y代表“云”,为迎合日本市场,使用的原料都相对细嫩。

包装新颖,用料极好的Y562和Y671一经上市,就受到了日本市场的欢迎,大量出口到日本当时华人较多的神户县和福冈县,最多时一年出口30多吨,后来还广泛出口到法国,港澳等地区。

后来,有批品质极好的高等级春芽茶意外滞销,省茶司决定让昆明茶厂将其发酵为熟茶,出口到喜爱高等级散熟茶的日本市场,这种细嫩的春芽茶,渥堆时水洒多了会烂底,水洒少了起温又不明显,经过反复尝试后,昆明茶厂才发酵成功,在当时这批茶算是等级最高的散熟茶了。

而由于发酵后白芽变黄影响品相,最后只评成了三级,原定的出口唛号“86031”又和下关茶厂的8663撞车了,干脆就叫做“421”,每公斤定价高达4.8美金,是当时价格最高的外销茶,没想到却受到了日商的热烈欢迎,一天广交会下来就被订了20多吨。

后来省茶司统计,相比直接出口大宗散茶,这几款高单价小包装茶的价值多出了47%,可见对于当年的云南普洱茶来说,包装和宣传有多么的重要。于此同时,一些出手阔绰的日本客商,也通过这些茶看到了云南普洱茶的优秀品质,开始直接找云茶司定制茶品,这在当时给了云南方极大的信心。

接连问世的精品销日茶

首先问世就是每粒仅重3克的“MINITUOCHA"(迷你沱茶),为了压制这款小沱茶,云茶司找到当时云南技术最好的玉溪机械厂,请厂里的老师傅们打造了一套包括蒸压、制型、脱模在内的小型压制设备。

为了能更好地发酵这批茶,云茶司的特种茶部经理昌金强同志提出,可以先将这些高等级原料装入一些细竹篮,再将竹篮深埋进其他正在渥堆发酵的大堆中,发酵两周后将竹篮挖出后自然晾干,这样既避免了原料太少不能起温的问题,做出的熟茶又发酵程度较轻,金色茶毫显现,品相非常漂亮,出口被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沱茶”。

对于这批高品质茶叶,日本人要求要有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特色,昌金强思来想去,认为用竹筒最合适,还以每个80元的酬劳,专门雇请云南艺术学院的师生,在竹筒手绘出造型不同的傣族少女作为装饰,1990-1996年间,这批成本极高的金沱茶陆续进入日本市场,被当做降血脂的保健品高价出售,名气打响后,美国、港台地区也传来类似订单。

这批小沱茶,也是最出名的日商定制茶之一,后来下关茶厂研发的“路易十三”,某茶商在背景奢侈品杂志登出的北斗七星状礼盒,上海茶叶公司580元一筒的“金弹子”,均来自于此,96年市场放开后,市场上更是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小沱茶,也算是“墙外开花墙内香了”。

上述几类茶品,都带有鲜明的日本定制风格,而很有人知的是,勐海茶厂的“雪印”7532当年也和日本市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75年,7532研发成功后首先进入的是香港市场,不过喝惯了浓茶的香港人,不太喜欢这款用料细嫩的青饼,认为其口感清淡,没有茶气,而且价格太高。

80年代,日本市场发展起来后,云茶司就把7532投入到华人较多的日本神户地区试水,发现有一定的市场,就一直出口至1996年,才逐渐转为内销,至于“雪印”的由来,其实是1999年台北黄姓茶商看到有批80年代7532的绵纸印刷不好,出现了脱墨,中心的茶字有白点,联想到落雪纷纷的圣诞树,美名曰“雪印”。

 


而除了这些如今小有名气的茶品之外,被奉为末代茶王的92方砖,当时其实也是日本茶商的定制茶品,1987年,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日本客商和省茶司签订了定制一批普洱方砖的合同,交由勐海茶厂生产,使用的则是南糯山当年的春茶料。

当时日商要求全部采用一级料,但出于成本考虑,云茶司决定采用一级二等为主,少量二级茶打底,一级一等撒面的做法,由于原料稀少,不符合市场,92方砖当年的生产量其实不大,第一批和第二批都只出口了3吨,外销史仅两年,总量也不过10吨,之后便转为在内地销售。

出口转内销后,昆明茶厂也曾生产过一批普洱方砖,此后亦有其他茶厂接手,由此出现了不同版本的92方砖,其中以早期勐海茶厂出品的品质最好。此前坊间传闻92方砖多为92年生产,实则1990年的产量最大,此后两年生产较少,到了1993年云茶司就没再下过生产计划了,因此1992年,反而是92方砖的停产截止时间。

目前,92方砖的行情价早已超过五位数一砖,但在当年因为不符合日本市场习惯,市场相对狭小,大量积压在云茶司的仓库里,直到1996年改制后,有职员承包了公司在昆明樱花宾馆的“吉幸茶叶专卖店”,提出可以低价甩卖仓库里的茶品,包含92方砖在内的众多茶品才被放了出来,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昆明仓“92方砖”,大多是从这里流出。

从香港茶商的误打误撞,到一鸣惊人的普洱熟茶,到众人质疑的霉菌功效,再到达成共识的中日双方,走到这里,中国发酵茶在日本似乎已经走过了所有的坎坷,今后便全是坦途。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十多年后的1994年,中国对日本出口乌龙茶量已达12000吨,而当年已实现赶超其他发酵茶类的普洱茶,却滑落到了区区300多吨,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未完待续)

来源:陆离茶寮,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鲜为人知的安茶消亡与复兴史

安徽祁门物华天宝,属于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之一。它不仅是景德镇高品位瓷土的供应地,而且有屯绿中最著名的凫绿、红茶中最香的祁门红茶,还有一度曾销声匿迹、少为人知的安茶。

祁门安茶,原产于祁门县的芦溪乡一带。它的起源和消失,与祁红的创始人余干臣的后半生一样神秘,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记载,竟然谜一样的消失了。

走进芦溪,我在做过充分的安茶调查,查阅过大量的有关史料以后,猛然醒悟,要想真正看穿安茶的真面目,一定要如实地把它还原到产生它的时代中去,有必要把它与同时期的同类茶细心比对,如此,便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想明白安茶是怎样起源的,首先,必须探讨清楚它是怎样消失的。

关于安茶的凋敝消亡,共同认可的准确时间,应在 1940 年之前。如果把祁门安茶和梧州六堡茶做一对比,便会惊奇地发现,安茶的销运路线艰难而漫长,其运输行程,大约要历时 3~4 个月。安茶在祁门的芦溪制作,由阊河运至饶州,出鄱阳湖后,入赣江而达赣州。更换小船后,逆水在大庾(南安)登陆,穿越大庾岭(梅岭),入粤界南雄,而至广州、佛山一带销售。

从安茶的销运过程可以看出,祁门人只是完成了茶的制作,然后运输到广东佛山等地。这点与六堡茶的销售类似,原产地的茶农根据要求做完茶后,只是批发给了广东茶商,并没有解决成品茶的零售问题。而广东茶商买到批量的茶以后,经过存放陈化,又转手把茶零售到两广地区,但大部分的安茶,还是销售到了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华侨手里。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以后,战火纷飞,安茶的运输路线变得更加艰难,茶运之路充满着更大的凶险,这就意味着安茶的运输成本,必然会成倍地提高了。而此时的安茶,又同时面临着与六堡茶的同质化竞争问题。更令安茶雪上加霜的是,当安茶的批发价格不能提高到可以抵消巨大的运输成本与生命风险赔付的时候,远在祁门的安茶生产商只能被迫停产,这是最合乎情理的推断。此起彼伏,在安茶衰亡的同期,也就是 1935 年,我们还能查到一组重要的数据,梧州六堡茶的销量,就在这一年创了历史新高,达到了 80 万斤的产量。这个突然出现的产量,是否可以合理地解释为:当安茶停产以后所形成的产量缺口,是由相类似的六堡茶来弥补的?这个论断,显然是成立的。何况在安茶的身边,品质优异、馥郁高香的祁门红茶已经兴起,在红肥绿瘦的产业窘境中,当地的很多茶号纷纷开始绿改红,这也是符合历史的客观经济规律的。

枝上小虫,助茗瓯春色。

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通过安茶的消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安茶和六堡茶收购以后的销售路线与消费群体,是高度重合的,都是由广东人完成收购,然后再由广东茶商完成茶的仓储、陈化、拼配甚至是再包装,最后销售到同一个地方,即两广、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安茶的突然消亡,消亡得很绝情、很彻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在当时,安茶是全部外销的,产茶之地的祁门人,并不习惯品饮安茶。假如在祁门或周边地区,存在着安茶的稳定消费群体,那么,一定会有一两家安茶的老字号,能够苟延残喘地活下来。然而,残酷的历史现状,也同时证明了这一结论的可靠。

明清俗话说「无徽不成镇」,早在东晋时期,徽人就已远赴异乡,其后,在盐、茶、木、典四业中,叱咤风云。尤其是明清时期,茶叶贸易已经成为徽商经营的巨业。从上文的历史事实可以推测,安茶的起源应该是模仿了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当时,在广东经商的安徽茶人,从六堡茶的制作和经营中,管窥到了巨大的商机,他们联想到家乡芦溪有着与六堡镇相似的地理结构,都具备群山连绵、两河汇聚这样适宜茶树生长的良好条件,并且,芦溪特有的槠叶种洲茶叶厚味浓,枝粗叶大,价格低廉,尤其在春尾以后,茶梗依然持嫩、柔软,非常适合陈化。正是兼具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制茶条件,勤劳精明的徽州人,从粤商手里拿到订单之后,便开始模仿六堡茶了。

令人更为吃惊的是,《六堡志》里记载:「六堡镇的文记茶号,曾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过六安篮茶和普洱茶。」由于年代久远,资料匮乏,我目前无力再去做进一步的考证。如果能够证明,作为六堡茶中五大茶号之一的文记第一个生产了六安茶,那么,祁门安茶仿制六堡茶的历史疑问,马上会迎刃而解。如果暂时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去证明这一点,也至少说明广西梧州的六堡茶商在历史上是生产过一定数量的祁门安茶的。并且,二者之间的工艺、设备、技术、包装、成品茶的滋味等,都具备了一定的相似性。

六堡茶的初制情况,也是如此。茶农只是完成了毛茶的制作,在六堡茶的后期制作中,关键的渥堆、陈化、仓储、拼配等环节,基本是由不同的茶号自主完成的。因此,当时的六堡茶生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产品标准。在祁红问世之前,以生产绿茶为主的祁门,是无法接受发酵茶的,之前,也不可能具备生产发酵茶的技术和条件。拿到了产品订单的芦溪人,为了做出汤色黄红的发酵茶,便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他们在春尾完成了毛茶的杀青、揉捻和干燥后,到了白露节气,把毛茶堆在室外,采取夜露的方法,以提高茶叶的含水率。为了使茶叶发生氧化红变,在白天,他们又把茶叶薄摊晒干。茶农们在反复的堆放、薄摊过程中,无意识完成了茶叶的渥堆过程。当堆温升高后,他们就会去翻堆降温,如此反复的夜露日晒,通过湿热作用,破坏了茶叶中的叶绿素,待茶坯变软,色泽呈黄褐色,便进入干燥环节。在包装上,也仿制了六堡茶的竹篓装。毛茶在装篓前,也像六堡茶一样,用木甑蒸软,压入箩筐,然后晾置、陈化,烘干后,运出祁门。因为安茶的运输路线漫长,需要多环节的船载、车运和人扛,所以,过去安茶的小竹篓,每篓重 3 斤,每大篓装 20 小篓,总重 60 斤。其重量,便于装卸,明显小于六堡茶 100 斤的大筐装。

老茶的醉人汤色。

按照以上工艺做出的茶,茶的汤色加深了,滋味浓厚醇和,苦涩味降低,其产品质量自然能够达到粤商提出的要求。当然,在那个时代,六堡茶和安茶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中下层的劳苦人民,基本用于解渴祛暑之用,消费者对这类价廉耐泡的粗茶,也不可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不仅如此,茶在渥堆的湿热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微生物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茶汤由苦涩逐渐开始向醇滑甜厚转变,并有独特的槟榔香产生。独特的槟榔香,后来成为品质优异的安茶的审评标准之一。1988 年,安徽省名优茶评审委员会对安茶的鉴评标准为:「色黑褐尚润,香气高长,有槟榔香。「2015 年 11 月,在安茶的传承人汪镇响先生的办公室,我见到一个他珍藏的早年老安茶的竹篓,竹篾已红变,体积明显大于现在安茶的茶篓。其中的茶叶虽在近几年喝完了,但细嗅一下,竹篓里剩余的老箬叶上,还保留着淡淡的槟榔香气。

在 1949 年之前,还没有六大茶类的分类标准,所以,当地人习惯性地把安茶作为绿茶,这是可以理解的。当我们明白了安茶的制作原理,及其需要陈化的后发酵事实之后,把祁门安茶归类为黑茶,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六安和祁门虽然同属安徽,但在交通不甚发达的古徽州,山路弯弯,感觉还是相距甚远。因此,祁门产的安茶与六安茶,根本就是品质殊异的两种茶类,风牛马不相及。但是,为什么祁门安茶又能被刻意称为六安茶呢?

个人认为,是因为当时的六安贡茶名气太大了,茶商们售茶攀龙附凤,沾点名气,也在常理之中,古今亦然。六安茶,从唐代到明代名扬天下,妇孺皆知,清初又贵为贡茶。

明代屠隆《考槃余事》记载:六安茶「品亦精,入药最效」。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里写道:「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嘉庆九年,《六安州志》云:「天下产茶州县数十,惟六安茶为宫廷常进之品。」清代李光庭的《乡言解颐》里,也多次提到过六安茶,「金粉装修门面华,徽商竞货六安茶」,「古甃泉逾双井水,小楼酒带六安茶」,所以,身在祁门的茶商,为了提高安茶的身价,撒了一个弥天大谎,便称他们的安茶产自著名的六安贡茶之乡,故意把安茶和六安茶搅和在一起,鱼目混珠。因为当地人不喝安茶,也不会在意茶票上究竟印了什么。

当时的安茶,价格低廉,购买和消费安茶的人,大部分为流落南洋打工的下层劳苦华侨,他们更不会去深究茶的产地。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安茶大号,如孙义顺、胡矩春、汪厚丰等,茶票上均明确标注了「六安采办雨前上上细嫩真春芽蕊」,「惟我六安茶独具一种天然特质」,「在六安拣选雨前上上芽蕊,不惜成本」,等等强调之语。另外,还有「六安贡品、六安名茶」等字样,这些类似的虚假夸大宣传,无非都在假借六安之名头,多赢一份利润而已。

当我们明白了安茶的出现是在两广茶商的商业需求以及安徽茶商的利益驱动下,共同催生的仿制茶品之后,对于安茶在包装和宣传上,自称为六安茶,就会更容易理解。他们普遍假托六安茶,是因为六安茶与六堡茶,都具备一个共同的「六」字,从读音上和功效上,更靠近与之相似的六堡茶。

一个冬日的清晨,我与合一园茶业的晓辉和旺鑫,从祁门县城驱车 40 公里,来到群山深处的芦溪乡。在孙义顺茶厂,就安茶的有关疑惑采访了对于安茶振兴功不可没的汪镇响先生。

汪老开明健谈,他说:「1918 年以后,黟县古筑乡孙家村的孙启明,带着茶叶和制茶技术来到芦溪,用谷雨以后的成熟茶青,与芦溪人合作生产安茶。孙启明看重的是芦溪有成片的原生槠叶种的洲茶,土地肥沃,不用施肥。」

当我问到「软枝茶」的时候,汪老的回答,印证了我的思考,他说:「软枝茶,不是一个品种,曾在孙义顺老茶号工作过的汪寿康告诉过我,所谓软枝茶,就是茶农完成鲜叶杀青后,把揉捻过的茶青摊晾在竹席上,晒至半干状态,然后卖给芦溪的茶号。很多茶农或背或挑,翻山越岭,一路上,那些半干柔软的茶青,在太阳下、在皖南湿热的天气里、在布袋里,在人体有温度的肩背上,自然会完成部分的湿热发酵,茶青的枝梗,便会变得更加柔软。当路人问起背的什么茶时,茶农们常常会说:『这是软枝茶』,天长日久,『软枝茶』的称谓,便约定俗成了。也就是说,杀青揉捻后晒至半干的茶青,才是各茶号的收购标准。若太干了,肩挑背扛,茶青容易挤碎;太湿了,茶青的含水率高低不一,茶号不好定价。类似的收购行规,在其他的红茶产区,也同样存在着。各茶号每天收完茶青之后,便立即在自己的作坊里,集中完成毛茶的干燥,以及后续的日晒夜露、蒸压、包装等关键工序。祁门的秋冬季,是深山里的枯水期,临近过冬才能制作完毕的安茶,要堆在山里,自然陈化半年,等春天来临,小溪里涨满春水时,安茶始可借着水流,用船运出芦溪和祁门。」

从汪老的谈话中,我们能够进一步印证,安茶的制作技术,确实是从外地传过来的,这也基本符合上文、我对安茶起源的考证。孙义顺老茶号的创始人,应该详细考察过,芦溪的茶园与六堡镇的相似性,当时,孙启明不只是引进了茶的制作技术,同时,也带来了六堡茶的成品茶、和竹制包装,以供参照。因此,传统的老安茶,从出生开始,身上总有抹不掉的六堡茶的历史印痕。

在孙义顺茶厂,我看到了一份珍贵的手稿资料,它是解放前负责运送最后一批安茶的程世瑞先生的口述笔记,程世瑞先生也是早期成批量安茶的最后见证人。他笔记中写道:「安茶,是一种半发酵的红青茶」,陈化了八年的王德春号安茶,「呈青黑色,没有发霉变质,尚有清香味」。

当他把茶运到佛山的兴业茶行,用开水冲泡这款茶的时候,程世瑞口述说:「味稍苦涩,茶汁乌红色,叶底呈青色,另具一种茶香味,不同于祁门的红茶和绿茶,与六安茶的差别更大。」这段话,是在安茶消失之前,前人留下的唯一的文字记录。从口述中可以读出,陈化八年的安茶,茶汤呈乌红色,而不是橙黄色或橙红色,它是黑红浓醇的典型的黑茶类汤色。这种汤色,是只有经过了前期渥堆,在湿热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的汤色。

现在的安茶工艺,存放八年后,是不可能出现乌红汤色的,这又说明了什么呢?叶底呈青色,这里的「青」,应该是深绿偏黑,说明这批茶的活性很足。一款良好的陈茶叶底,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多,其色泽会黑中泛青,慢慢变得新鲜而明润,而非做旧茶的碳化与胶着不散。程世瑞描述的安茶,既不同于绿茶,也不同于红茶,另具的一种茶香应该是渥堆与后发酵产生的醇和陈香。如果当年的老安茶工艺与现在的安茶工艺近似,那么,陈化八年后的安茶,其汤色是不会醇厚黑红的。

这些珍贵的信息,反而证明了现在的安茶制作与 1940 年之前是不尽相同的。在老安茶的核心工艺断代以后,现在的大部分安茶厂家,尚停留在相互模仿阶段,还没有真正把握安茶的传统工艺。

程世瑞先生的口述笔记原稿。

在芦溪,我参观过几个安茶生产厂,也品过数款不同类型、不同年份的安茶,说实话,我找不到黑茶类所具备的醇、厚、甘、爽、滑、红、浓的特点,大部分的安茶,仍偏苦涩,青味重,还保留着绿茶的火香,以及陈年绿茶的绿豆汤味道。个别的茶,会有淡淡的箬叶香和竹青味,这与安茶的箬叶竹篓包装有关,并不是安茶陈化后真正的醇厚滋味。

现在的安茶工艺,基本选择谷雨至立夏前后的茶青,杀青、干燥后做成毛茶。等白露过后,白天在竹甑中,把毛茶烘干,等晚上把干燥后的毛茶摊匀到竹席上,承接秋夜的露水。露过一夜的毛茶,次日在太阳下晾晒一天,然后蒸软,压入衬有新鲜箬叶的竹篓,最后烘干和陈化。

安茶在历史上素有「圣茶」之名,茶性温凉,清热祛湿,可作药用。因此,安茶的复兴和传承,显得尤为必要。作为一个爱茶之人,我希望更多的祁门人能从旧时安茶兴盛的大背景里,结合黑茶的制茶原理,去追寻和探索安茶最初的制作技术。果真如斯,安茶的未来不可限量。


找到约15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