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偶尔

找到约1,66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一杯茶,给偶尔想慢下来的你

 

 

繁华都市的灯红酒绿,

快节奏的工作和马不停蹄的生活,

格子楼里充斥的孤寂和不为人知的酸楚,

不断的发酵着。

早班车上,打着哈欠 睡眼惺忪的路人甲;

快餐店里,盯着手机 低头扒饭的邻座乙;

清吧KTV里,大声嘶吼 泪流满面的醉汉丙;

地铁出口,拨弄吉他 旁若无人的歌者丁;

 

 

我们不知不觉得身处其中,

每天穿越熙熙攘攘的人流,

与各形各色的人们擦肩而过,

没有时间弹琴看书,没有时间享受孤独。

 

 

你是不是偶尔也想慢下来,

哪怕只是停下来一杯茶的时间,

来享受一杯温暖的茶。

抛开那些看似高深玄妙的茶道,

也不提那些形式化、仪式化的茶礼节,

让茶叶回归本质,回到生活中来。

 

 

不论喝的那一种茶,只要是茶,

不分品级品类,就都是琼浆玉液;

不管是哪个阶层,只要用心品味,

都能体验到茶的美好,能感受到茶之美。

 

 

而在喧哗的闹市中,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个黄昏,

竟成了奢望。

我们迷恋灯火的辉煌,

却又不甘形单影只的落寞。

不过还有茶,有茶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而如今交通发达,信息爆炸,

却没有时间停下来喝杯茶。

愿你我既可朝九晚五,又能浪迹天涯。

------给偶尔想慢下来的你。

名壶

  我泡茶煮茶的壶不能说很多,但也不少。

  品茶品味儿,,是浅层次的,也是最直接的感受。其它的,诸如意韵禅味,玄之又玄,可谓众妙之门,真的难以言说。于我,无论如何超脱,有时还真难以脱俗,譬如在茶壶上。注重茶味,就得分壶,不同的茶,用不同的壶,才能品出不同的味道。同为普洱,生熟红白,味不同,自然分壶而泡。甚至生普,年份短年份久,一样要分壶。况且,一个壶泡久了,养熟了,也需换壶,便于收藏。爱壶的人,喜欢到壶市茶店闲逛,流连忘返,遇见入眼的壶,就走不动了,必欲得之而快乐。日久天长,壶自然多了起来。像我,先时还陈列在书柜书前的空处,后来就有了两个铁力木多宝阁,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壶和杯。

  壶,虽多,紫砂的、泥的、陶瓷的、金属的、玉石的,琳琅满目,看来看去,几乎没有一把有名的,名壶。按理说,一个喜欢茶壶的人,除了珍藏几样压箱底的好茶,也该有一两把镇室的名壶,才不愧茶人之称,所谓爱茶嗜茶,更名附其实。有人曾开列了一个茶人必须具备的名细,像藏茶十提,作茶诗百首,收藏茶壶若干,其中名壶几把云云,虽有戏谑嘲讽的味道,但也是实情。无一名壶,何谓茶人。似乎已成行内不成文的约定了。读《茶人》三部曲作者王旭峰的新作《茶语者》,后边列专章展示自己家传和收藏的名壶,洋洋大观,不无得意,也的确显得古朴厚重。就是身边的茶友,开口闭口也喜欢神秘兮兮地说,拥有顾景舟的壶,蒋蓉的壶,从不轻易视人,到底有没有还真不好说,也许只是个传说。拿起现用的壶,也自诩,这可是当代某某大师亲制的,网上可查。我听着,笑笑罢了。

  我常想,壶史虽长,但名家制壶,往远推到明代,也不过几百年,制壶名家屈指可数,留存下来的更是凤毛麟角。至于当代所谓的大师,十有八九是自封的,不过有个国家美术师的职称,便自抬身价,出售的壶已近天价,实际上离茶很远,已难得一见。名人虽多,爱茶的也不在少数,但品茗过的壶,真正能完好留下的并不多,即便有,大多由后代传承,视若珍宝,藏之高阁。况且,真正一等一家喻户晓的名人并不多,听说过岳飞的名砚孩儿面,鲁迅喝剩的普洱茶砖,还真没听过有康有为壶,梁启超用过的杯盏呢。

  说没有一把名壶也不对,或者说不完全对,我是有一把鸣远壶,珍藏多年,很少拿出显摆。但究竟是不是名壶,或者说是不是鸣远壶,真品,赝品,甚或名家高仿,像张大千的仿古画,我还真的说不准。所以虽珍藏着,却一直不敢以名壶自居,更不敢以名壶示人。全当没有过,可又不是事实。

  这鸣远壶,或者说名壶,不是家传的,也不是重金拍下的,所以心虚。有句老话叫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的确是个偶然,纯属机缘。说实话,我是爱在古董市场转游,这习惯也有多年,但从未淘到一把喜欢的壶,更不要说名壶了。沙里淘金本身就难。况且,得之失之全在机缘。那是一个平常的中午,天有些热,我忙完手头的工作,穿街入巷,晃游着去小店吃饭。巷口蹲着位外乡人,面前摆着一把茶壶一件玉如意,壶很别致,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是黄色的紫砂,幽光柔和,烟火洗尽,特别是盖上莲蓬蹲着的青蛙,生动天趣。我不由地伫步,拿起形赏,翻过壶底,陈鸣远三个字忽如电光闪石,击在心上,我仰制住内心的惊喜,随意地放下,站起,并不显形于色。卖壶的汉子急了,几乎带着哭腔:大哥,买了吧,这可是祖传的,虽不值钱,却有了年份。不是等饭吃,我才不卖呢。我笑笑,知他说假话,是个地道的瞎棒,壶和如意说不上是从哪儿顺手牵羊来的,卖几个零花钱换小酒喝。我问多钱,他伸出一个指头,我迟疑着,一百?汉子忙说看着给看着给。汉子一把抓过五十元钱,握紧,生怕我返悔。我无心吃饭,装着散步,淡出汉子的视线,飞也似地逃回办公室。

  顾不上喘气,仔细地审视着,考详着。这的确是一把老壶,民国,清代,明末,还真不好说,但有了年份,即便是仿品,也是出至高手。壶盖内也有陈鸣远印戳,是姓名分开的,清晰,规整,刀工和我书上见过的陈鸣远印如出一辙,功力深厚。紫砂壶造型风格亦相近,但没有题款刻字。我还是不敢相信,这就是鸣远壶。鸣远壶年代久远,是除了紫砂壶鼻祖供春壶外,仅至于大彬壶的名壶,流行于清康熙年间,以精美绝伦,颇具盛唐风韵,而名孚中外,当时就有“海外竟求鸣远碟”之说,价格不菲。存世作品并不多,集中在南京博物馆。自然,也难免有散落民间的。清末民国之初,多有高手仿制的,维妙维俏,几以假乱真,时过境迁,历经岁月战乱,高仿品存世也愈来愈少,无论从品质还是价值来说,也算名壶了。就是在我收藏的壶中,也是最有名的,即便真是赝品。

  鸣远壶摆在博古架上,暇时观赏,确也养眼。把玩之余,经不住好奇心的诱惑,名壶泡茶,比之普通壶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一天,拿开水清洗消毒后,泡了一壶上好的陈年生普,反复品尝,真还没有发现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壶体更水润了,至于茶味,还不如我平常用的普通壶,甚至有其它味道,没有那么甘醇。况且,虽小心翼翼,却总有些胆颤心惊,怕失手磕碰,成了残缺。

  这使我想到在朋友茶店泡茶的事。店是高档店,自有私房名茶,也藏有一些名壶,多出至当代工艺师之手,虽非天价,也已不菲了,万二八千是很平常的。泡冰岛喝,是一把小西施壶,光洁可爱。尤其是那把泡老班章的石瓢,造型品象色泽,的确少见,可谓一流。但泡时心神不宁,怕偶尔失手,没一回尽兴的,茶味似乎也变味了,食之浮滑苦涩。主人不停半开玩笑地说:“慢点慢点,谁碰了谁赔。怕是有钱也买不到了。”全副身心都在壶上,哪里又得茶趣呢,索然无味。好久没去茶店了,再去,换了壶,问那把呢,壶盖碎了。看来,名壶太名贵了,是用来赏的,并不适合泡茶。

  我的鸣远壶也束之高阁,先时还摆在博古架上,偶尔观赏或把玩,后来甘脆放进书柜,省得落满灰尘,擦拭时也小心翼翼,毫无情趣。时间一长,竟有些遗忘了。偶然茶友问起,我懒洋洋地说,那是赝品,赝品,不值几文的,随便搪塞过去。

  之后的岁月,也不是没有遇见名壶,旧壶也有,虽价格昂贵,真伪难辩,敬而远之。像吴云根的壶,朱可心的壶,壶友多有收藏,展赏之余,有心让利于我转藏,说身为茶人,没几把镇宅之宝还成。我笑笑,一来实力未殆,二来反添负担,有失茶禅本意。有茶友耸佣我,买几把当代大师名壶用,不然白白辜负了手中珍藏的好茶。我笑笑,从来不置可否,其实,心里主意已定,即便再便宜,我也不会用。

  我常用的十几把壶,没有一把名壶,最有名的一把瓷壶,是香港一园壶,虽有名,也只是著名品牌而已。但那款识光泽是我喜欢的,和其它紫砂壶一样,多是从专卖店或网上淘来的,出至一般艺人之手,有的壶底有印章,有的没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些壶都是这些默默无闻者用心做的,说不上多么精美,却颇得天趣,扑实耐用,适宜泡茶喝。况且,使用过一年半载,茶水渗透,手捂气养,自然变得光亮柔和起来,近乎璞玉。

  我想,名,不名,可名,非常名,原本是分别心在作崇。平常心最好,名壶终被名所累,就这个意义而言,还不如一把普通壶,无意有意间,随意拈花一笑,更得禅茶一味呢。

  【摘自2017年《吃茶去》杂志(总第67期);作者:静子(山西大同),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著有散文集《乡村拾遗》《镶嵌在记忆深处》《品·味》等)】

普洱茶专业仓储崛起,干仓已经进入自然仓时代

2005年之后,普洱茶进入了干仓时代。干仓是分两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2005到2008,这是通风透气存放阶段,大家都在探索干仓存茶,交了许多学费,属于非专业干仓仓储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08至今的干仓2.0,也就是自然仓阶段,干仓进入了专业化仓储阶段,主张自然密封存放。干仓发展到自然仓,表明其已经拥有一套较成熟的专业仓储体系。

独领风骚的自然仓

白马非马认为,2008年之后,普洱茶才真正告别混沌,进入了专业化仓储时代。与此同时,干仓进入了2.0时代,也就是自然仓时代。目前,不管在东莞存茶,还是昆明、勐海,乃至北方存茶,都是以自然仓为主,技术仓为辅,当然还有旅行仓。

自然仓更多的属于传统茶领域,其仓储的目的是存放出茶叶后发酵的本来味道。自然仓的要点是,密封存放,尽量减少人工干预,定期通风、透气,排异味。技术仓已经发展到科技仓,将来更多的属于茶叶深加工范畴。旅行仓通过在不同地域移仓,能综合不同地域仓储风格,扬长避短,提升陈化品质。如果说,在单一地域进行单一仓储环境存放,是仓储的纯料,那么旅行仓无疑就是仓储的拼配。

自然仓是当前市场选择出来的,不完全来自概念,而是广东人、昆明人多年仓储经验的总结。要知道自然仓是怎么回事,多跟广东、昆明资深仓储人士交流……

为什么是自然仓,就像为什么有中期茶一样,这属于必然层面的事,是普洱茶产业深层逻辑发展的结果。

自然仓两大代表:广东仓与昆明仓

自然仓有两大代表,广东代表的是高温高湿外部环境下的自然仓,昆明代表的是低温低湿外部环境下的自然仓。

目前广东的专业仓储,大多按自然仓的标准存放。说白了,就是仓库温度高些不怕,关键是防高湿。在防潮基础上自然存放,就是自然仓。

故,广东自然仓的要点有:第一要务是防潮,故要密封离地离墙存放,并装有排湿设备,放置没有异杂味的活性炭吸湿,以及监控湿度。机器抽湿尽量不用,特殊天气情况下偶尔使用。这其中密封很关键,因为没有空气对流,就没有湿度的伤害,频繁通风会将潮湿空气带进来。第二点,主张自然存放,尽量减少人工干预,不主张人工接种菌种。第三点,偶尔通风换气,去除异杂味,以及翻仓。茶叶放久了,即便同一款茶,摆在底下和上面的味道可能会不一样,所以要翻仓,让所放茶叶味道一致。

昆明的仓储也都是自然仓,也要密封存放。低温低湿环境的外部环境下,为什么要密封?一是后发酵是厌氧发酵,微生物需要少氧的环境生长繁殖。二是昆明雨季多雨,一场雨一下就是半个月,不密封的话,茶叶也会出现受潮的现象。昆明总体环境比较干,只要密封离地离墙避光防异味存放就可以了,不需要像广东自然仓那样严格防潮。因此,在昆明存放具有茶叶安全,省心省事的优势。

普洱茶生产出来只是半成品,要经过仓储加工才能变成成品。仓储陈化能改变茶性,在香港、东莞那些高温高湿的地方,通过激烈的微生物作用,能让茶叶快速转化,其转化出来的茶性与昆明仓有很大不同,其属于速成仓储风格与体系。而昆明仓是典型的慢养仓,以比较平和而缓慢的微生物作用改变茶性,体现慢工出细活的仓储风格特征。

昆明仓的茶放了二三十年还很鲜活,香气好,非常清爽。广东仓虽然具有圆润厚滑之优势,但北方人,以及不太会喝茶的人,可能不太适应广东仓的陈味,其更喜欢昆明仓干净清爽的味道。有些资深茶人可能又觉得昆明仓的茶转化慢,口感不太柔和圆润,其更喜欢广东自然仓的熟成味道。

所以,昆明与广东两大自然仓体现了各自地域风格,迎合了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故不能简单地说某地仓储一定比某地好。在一些老茶人看来,两地仓储都有其优势与局限,在昆明与广东之间进行移仓的旅行仓能在一定程度上兼有两者之美!

广东技术仓:一种模拟昆明仓的实践

除了自然仓之外,广东还有一种技术仓,通过严格控温控湿来模拟昆明仓。按这些专业存茶人士的说法是,不仅仅是简单模拟复制,而是存放出超越昆明仓的品质。他们认为,昆明仓一年四季如春,茶叶转化慢,广东一年四季分明有利茶叶转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通过控温控湿,可以把温湿度调得比昆明没有经人工控温控湿的自然仓高,比如温度控制在30℃以下,湿度控制在80%以下,也就是在广东自然仓与昆明自然仓之间取一个最佳的温湿度中间值,以保证茶叶陈化品质。

曾经与一位广东的朋友交流仓储收获很大。他说,他的茶仓在二楼,只要温度超过28℃开空调,温度超过80%自动抽湿。他表示这在模拟昆明仓,但比昆明仓转换快。一般来说,广东自然仓控湿不控温,因为他们认为茶叶放坏是高湿造成的,控湿就能保证茶叶品质。不控温,是因为在广东存茶要发挥温度优势,只要湿度控制了,温度高些,茶叶不会放坏,相反转化出来品质好,转化速度快。而既控湿又控温,显然不是自然仓的范畴,而是技术仓,一种模拟昆明仓的技术。

许多人认为模拟价值不大,因为要将温湿度严格控制在28℃(或者30℃)、80%以下,要耗很多电,加大成本,还不如直接拉到昆明存放。其实,全程控温控湿之技术仓派,只是针对价值高的茶而言,他们认为这样做,虽然成本增加,但产出大,值得。至于价值不高的茶,他们主张还是用主流的控湿不控温的自然仓来存放。

模拟昆明仓,还可做成一种就地移仓技术。通常的移仓技术,要从A地到B地,因为两地之间仓储外部的温湿度不同,利用不同来快速转化、并保证品质,其又叫旅行仓。在广东模拟昆明仓的最大好处是,其可以在同一个仓库实现昆明自然仓与广东自然仓切换。比如控温控湿半年,然后控湿不控温半年,这样变成就地旅行三千里……

每年有个较低温季节才能藏出好酒好茶

研究普洱茶微生物发酵多年的高照教授认为,商家探索的是熟得又快又好喝,实际上还是強调其十多年前的观点:“热藏熟,冷藏香”。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藏出当地接受的茶,尽量顺其自然,不加温加湿。热区防湿是必须的。每年有个较低温季节才能藏出好酒好茶。

“每年有个较低温季节才能藏出好酒好茶”,这句话很关键。我的一个朋友将之称为:四季更替,吐纳更新。高照教授很认可她的说法。

广东模式与昆明模式之间切换,其实就是营造一种从较高温度季节,到较低温季节的氛围。广东人认为,广东一年有四季,有利于存茶也是这个道理。但说昆明一年四季如春,温度变化不大就不对了。因为昆明昼夜温差大,一年也有春夏秋冬(只是夏天没那么热,冬天没那么冷而已),还有旱季与雨季的显著差别。这表明,昆明的温湿度也是变化的,不过跟广东与北方的变化不一样,从而形成昆明仓的特点。

文/白马非马

请上帝喝茶工作室出品

找到约1,610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5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