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南糯山的拔妈茶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多依寨

这是一个去南糯山最容易被错过的寨子。

因为它不出名。去南糯山的游客,不是冲着半坡老寨的茶王树去,就是冲着拔玛寨的茶去的;

因为它海拔高。在南糯山三十多个村寨中,它的海拔最高,一般人们走完低海拔的村寨,很少还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爬这个寨了。

这又是一个南糯山最值得去的寨子。

因为它的古茶树资源丰富,有栽培型和野生型,有大叶和中小叶,还有野生紫芽;

因为它有山泉,那股惠及多个寨子的神泉;

因为它有秋千节,僾尼人传统节日的重要保留节目;

因为它有古道,南糯山上仅有的三条茶马古道之一。

这个寨子,它叫多依寨。

南糯山第八寨:多依寨

多依寨的海拔约为1700m,不同茶园的海拔在1650-1810m之间 编辑

多依寨建寨简史

多依寨是最早从姑娘寨分出去的寨子,时间不详。现在石头寨的寨址曾经是多依寨的寨址。

很早以前,多依寨现在的位置曾经是多依寨先民的火耕地,在耕作季节,不回寨,安营扎寨,哈尼人称为“亚含”(Yal Hanq)。后来就定居建寨了。他们的坟山最初在原南糯山第二小学校位置(在石头寨和多依寨站之间)。有一年,多依寨的一女子生了双胞胎。村寨长老认为,生双胞胎触犯天规,必须重新选定寨门(Laol Kanq)、坟山(Loq BIml)、神泉水(Aq Pyuq miq Yail Laol HHaovq),必须把生双胞胎的这一家人赶出寨子。于是,把坟山从寨子的西边调换到东边(现址)。石头寨的西上方,有个地名叫“妈牛老高”(Ma Niyul Laol HHaovq),其地名之意为“不干净的母亲汲水之地”,是被多依寨村民赶出寨子的双胞胎一家人的栖居地。

从多依寨分出去建寨的有丫口老寨(Gyuq lanq jaol bav)、丫口新寨(Gyuq lanq baol biavq)。

南糯山龙巴门

在多依寨,我邂逅了卓伍哥,他是勐海县哈尼族学会理事办公室副主任,曾任西双版纳《哈尼文化园》园长。

多依寨人卓伍,原哈尼文化园园长 编辑



编辑

卓伍哥向我们提供了很多南糯山的信息,关于南糯山僾尼族村寨的龙巴门,请听他的详细解说:

https://www.ixigua.com/6881973746941316366

多依寨的龙巴门 编辑

多依寨的古茶树

多依寨的生态极好,古茶林多藏于深山密林之中,在周边大树的庇佑下,古茶树自由生长,根深叶茂。


编辑



编辑

多依寨的茶种资源

多依寨古茶园里茶树资源丰富,有栽培型的和野生型的,有大叶种和中小叶种,还有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紫芽茶树。


编辑

多依寨的多依树

顾名思义,多依寨之所以用多依来命名,是因为寨子里有大量野生的多依树。多依,又叫多依果,是一种具有药食兼用的经济植物。多依果富含单宁和粗纤维,野生的多依果果小、味酸难嚼,比较开胃,适合酿酒。


编辑

卓伍哥兴致上来,顺口吟诵着寨子里流传的《多依歌》https://www.ixigua.com/6883680249108922894/


编辑

这棵高大的多依树下,生长着两棵树龄不小的古茶树,这两棵古茶树,一棵是栽培型的,一棵却是野生型的。


编辑



编辑


实地测量这棵栽培型的古茶树,树围达1.18m 编辑

多依寨的神泉水


编辑

这里有一股泉水,据说是当年寨子搬迁到此就是冲着这股神泉水来Aq Pyuq miq Yail Laol HHaovq)的,这股泉水曾惠及周边多个寨子,一度成为的他们的水源。

多依寨的“打秋千”

哈尼族酷爱打秋千,时间都是在传统节日进行,每逢节庆必荡秋千,特别是耶苦扎(纪念为哈尼族消灭虫害做药剂试验时牺牲的英雄阿培耶苦)这样的重大节日,打秋千更是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也有说法是打秋千说这个节目也是专门为纪念英雄阿培耶苦而设的。


编辑

哈尼族的独绳秋千颇具特色,秋千立于斜坡上,4根支架的顶上交叉成“十”字捆绑,上装一根横木,横木上部拴一根拇指粗的藤条,下端结一扣,藤条中段拴一根约2米长的细藤条。男子将一只脚踩在扣上或将腿伸入扣中,两手紧握藤条,另一腿蹬地起动。旁人可拉动细藤条牵送。秋千荡得越高,兴味越浓。

多依寨的茶马古道

多依寨还有一条茶马古道,是南糯山仅有的三条茶马古道之一。


编辑



编辑



编辑

多依寨的这条茶马古道,被密林古茶掩盖,如今只有熟悉多依寨历史的老人,才会提起这条载着南糯山茶光荣历史的古道。

文:刀哥

图:王磊

资料提供:勐海今逸堂茶业有限公司

关注新茶媒,为你详尽解读南糯山十二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向阳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半坡新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姑娘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石头新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石头老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丫口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石头老寨

新寨出来,当然要去老寨了。

石头老寨和石头新寨的距离不太远,从姑娘寨出来有个三岔口,一条往石头新寨,一条往半坡老寨去看茶树王,中间一条就是去往石头老寨啦。
编辑


南糯山第五寨:石头老寨


编辑

现在石头寨的寨址曾经是多衣寨的寨址。以前的石头寨称“老寨”(Puq Cyuq pu),指的就是多衣寨的“Puq Cyuq”。石头寨是大约225年前,从姑娘寨迁出建的寨。


编辑

石头老寨迁寨详情

从石头寨分出去建寨的有石头新寨(Lov ganq pu xeeq)、向阳寨(BaV ja pu)、出戈(Qu Gao)一队、南达村(Na dal pu )、捌妈村(Bavq Ma Pu)。

1967年12月13日,师帕(Si Pal)、朗波(Lanq Bovl)带领半坡新寨的13户人家计63人又一次搬迁。取寨名为鱼塘寨。1968年2月18日,有9户46人从石头寨搬迁至鱼塘寨附近,取寨名为向阳寨。后来,两寨合并成一寨,用“向阳寨”名。

出戈一队于1985年从石头寨分出建寨,其原因是要开发热带作物,种植橡胶。在坟山安葬的第一个人为勒胜的女孩,未成年,在景洪殡仪馆火化后安葬骨灰的,为南糯山村寨第一个火化后安葬骨灰者。

南达(Naq dal pu )村于2001年12月从石头寨搬迁出去,时有15户50人。嘴妈是包罗(Bao lov),2007年12月23日,香路(Xan lul)去世,是南达村第一个去世的人,所有丧葬费用由南达村支出。

捌玛村18户65人于2005年2月从石头寨分出建寨,其直接原因是石头寨的部分农户接到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地质灾害预警通知,不能在原居住地继续居住。

石头老寨的龙巴门,显然是经过改良的钢架结构,和新寨相比,显得不土不洋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石头老寨的茶树,和新寨的差不多,也是生长在烂石堆中的岩茶,滋味口感在南糯山诸寨中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南糯山最有名的拔玛茶,品质最好的茶地,便是石头老寨分出去的拔玛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石头老寨的土质,也是和石头新寨相近,岩石混杂风化后的土壤砂份增加,颜色是更红一些。也许就是这种茶石共生环境的下特殊土质,造就了岩茶那种岩骨花香的岩韵,也造就了石头老寨古树茶卓尔不凡的品质。

和石头新寨相比,对于石头老寨,要了解的东西,除了石头和岩茶,更重要的是,这里曾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南糯山茶厂



编辑

南糯山制茶厂

南糯山制茶厂(当地群众称南糯山一厂)于民国29年(1938年4月)建成投产,隶属思普区茶业试验场(1942年改称思普企业局),厂长白孟愚

当年白孟愚从印度引进机器,并从沪、杭选聘10余名高级茶师,机制红、绿茶,年加工茶叶约1200市担。产品畅销东南亚地区。

民国37年停办。1951年由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场接管,1953年移交佛海茶厂(勐海茶厂前身)。

南糯山茶厂的遗址,位于现在的石头老寨,不过要从石头新寨的龙巴门进入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坐轮椅的这位老人,叫杨开当,80年代曾经任南糯山茶厂的厂长。最后一张照片这两位,一位的父亲和另一位的爷爷是兄弟,当年白孟愚在南糯山建厂时,兄弟二人仗义借地,一人一半将石头寨的土地献出,无偿给白使用。

杨开当老人向我们讲诉当年南糯山茶厂的往事 编辑

顺便提一下,南糯山还有一个二厂

南糯山二厂

南糯山二厂始建于1938年4月,前身是民国时期的“思普垦植场”。1951年,“思普垦殖场”在南糯山移交给云南省农林厅工作队,正式成立“云南省农林厅佛海茶叶试验场”,即是现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前身。


编辑



编辑

南糯山二厂,位于向阳寨往老公路走过去两公里半的地方,二厂直接成立了一个小组,叫二厂小组,是从姑娘寨分出去的那部分。

文:刀哥

图:王磊

资料提供:勐海今逸堂茶业有限公司

关注新茶媒,为你详尽解读南糯山十二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向阳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半坡新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姑娘寨

深度寻访茶树王之乡丨南糯山十二寨之石头新寨


2019年春茶报告之3






大滇制茶日记 


  2019年春茶报告之3  





格朗和茶区包括了帕沙、雷达山、拔玛、南糯山(半坡、多依寨、石头寨等),这个说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只是代表了我今天的行程,实际上,南糯山茶区,应该包含了拔玛,而雷达山一直躲在帕沙的阴影里。

 

今天是非常愉快的一天,无论是合作的茶农朋友还是偶遇的老友,都认识了十年之久;自然,沟通起来也非常愉快,我们甚至怀念起了去世的茶农朋友,是他最早带我去到帕沙看每一颗树,去找紫芽,去看茶王树;然而,物是人非,当年认识的小伙子小女孩,都已经变成了爷爷辈或者几个孩子的爸妈。




十年时间,足够把陌生人变成好朋友。或许,不是特别亲近,然而,依然足够亲切。十年来,跟我合作的茶农朋友,基本都盖起来了新房,生活条件大幅改善,然而,吸毒的、贩毒的、赌博的,沾染上这些恶习我就爱莫能助了。无论多少钱,都不能改变生活窘迫的现状,在茶山里,经常听到认识的某某茶农、某某村长因吸毒贩毒坐牢的消息,不禁欷吁。




帕沙的茶,我2008年初做,后来力荐成为新的六大茶山,弥补南峤茶山的缺失,意想不到的是当年号称有人用帕沙的茶来冒充南糯山,而今帕沙的茶总体价格高过了南糯山。虽然目前帕沙古树总的没有量产,但零星的几泡样茶还是有的,但这个样茶的品质,会跟后面的大货差很远。在帕沙,特别要提的是山的阳面和阴面,有些大树在3月底就可以大量采茶,而有些要到4月下旬才开始采茶;所以,不要觉得4月底的茶就不是头春茶。


帕沙的茶依旧是后发制人,然而,今年的气候似乎有利于这个茶区,涩弱而甘甜,香气较盛,以易武情况类似,如果后期没用下雨,这样的茶质在过去十年里,可以排到前三。




我想特别推荐两个一直不是很出名的茶区,雷达山,位于帕沙旁边,因为雷达部队驻扎而得名,以我个人看法,雷达山的茶品质不逊于帕沙,生态环境优于帕沙,然而,也正是因为原始森林更密,许多茶树躲在树荫下,带来了更重的涩味以及更重的山野气息。有茶农称很多鲜叶卖给了帕沙人,我就想起了2008年2009年很多人说帕沙人卖鲜叶给南糯山一样。其实,孰好孰坏还不一定呢,雷达山的茶与帕沙的茶各有所长,毗连在一起,都属于涩底茶,如果喜欢山野气息的,可能还更喜欢雷达山一点。而帕沙的茶则是堂堂正正栽培型大树茶的气息。



然后是一个近年来纠结的茶,拔玛。拔玛是近年南糯山炒得最高的茶,然而,什么是拔玛?各个寨子的人都宣称自己是正宗拔玛。实际上,拔玛寨子是2005年才从石头寨分出的,拔玛古茶园位于寨子下边的路下叫拔玛源的小水沟边,仅有少数人家拥有,拔玛寨的人家多数都是拥有石头寨茶;拥有拔玛茶最多的寨子,是南拉拉祜族寨子。拔玛茶直立大树产量极少,所以炒作的单株价格不菲,然而,与许多拉祜族为主的地方近似,拔玛茶更多产量的矮化过的大树为主的茶,因此在大滇早期的制作里,评级并不高。而近年来,拔玛茶居然又玩出了新花样,又有了古树和大树之分,这颠覆了我对南糯山茶叶的分类概念。


在不是很久以前,南糯山的大树等同于古树,而在近年,听到南糯山大树的时候,我都要多长两个心眼。也许是学习了冰岛的先进经验,在有些年轻人的说法里,大树不是古树,是长得比较高一点,更年轻点的树,类似于树龄二三十年,易武概念里的未修剪长得较高的小树。我需要认真听,反复问才搞得明白。如果两三年不到茶山来了解,真的不了解语言的精妙!


拔玛的茶可能是南糯山最甜的茶,而位于南糯之巅的多依寨,向来我是我所推崇的茶,一个不懂泡茶的小小兄弟泡出了我所认为极佳的口感,南糯之巅的茶,口感是立体的,花果香入口,茶汤的苦涩度均衡,让我突然想起了早期褚橙所追求的酸甜度平衡,太甜不好,太酸也不好,南糯山的茶,作为平衡型风格的代表,苦涩适度,正好符合我制茶十余年后的心境,估计也跟马云对攻守道的感悟相似,在我们这个年龄,的确已经不再追求高歌猛进,平稳发展才是真谛。所以,这个茶,适合有故事的人。



茶质维持在高位,市场维持在低位,往年同期茶山上人声鼎沸的状况,今年似乎看不见了。我在山上崎岖的小路上高速飞驰,罕见过往车辆。茶农把这个原因简单归结为勐海数百家茶厂面临的两违拆除问题,而我只是笑笑,2019年的春天,窗外气温是30度,或许,茶商茶农心里的温度是3度。

 

 大滇飞扬于2019年3月21日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