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茉莉花怎么采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好一朵茉莉花,喝到美、留住美!

茉莉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智慧的劳动人民将花与茶结合后,创造出这种广受喜爱的再加工茶。

在各种花草茶中,茉莉花茶的香气含蓄清幽,香而不浮,爽而不浊,令人精神振奋。喝上一口,似乎口中绽放出了整个盛夏的芬芳气息,忍不住想多喝几口,让花香入骨。

喝花茶,可养颜,可健脾化湿。茉莉花茶,也兼具花与茶的双重功效,驱寒助阳,疏肝解郁等,对于上班族、女性、中老年人群来说,是安定情绪,舒养心志一剂良方。

茉莉花茶,养颜养性

茉莉花中,有一种叫茉莉酮的成分在发挥养颜的作用。

茉莉酮是茉莉花自身合成的天然酮,具有改善和滋养肌肤的奇特效果,是很多高级化妆品的重要成分。

茉莉花的芳香成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

绿茶中富含的茶多酚是“人体的保鲜剂”,有着很好的抗氧化的功效,可延缓衰老;茶中的茶氨酸是天然的镇静剂,有提高注意力、松缓压力的作用。

由绿茶与茉莉花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是一剂既能养颜又能赶走郁闷情绪的良药。

茉莉争宠,广西横县茉莉才是头牌

茉莉原产地不在中国,印度、伊朗及波斯湾地区是它的原生地。传入中国后也主要在南方种植。

《本草纲目》关于茉莉的一段写的特别清楚,言简意赅:“原出波斯,移植南海,今滇广人栽昔之,其性畏寒,弱茎繁枝,绿叶团尖,初夏开小白花……其花皆夜开,芳香可爱。”

广西横县夏季气候湿热、光照充足,土质疏松又肥沃,出产优质茉莉花。

花香入茶,既闻花香又见花形

许多人只喝过茉莉花茶,却不知道茉莉花是怎么窨绿茶的?

碧潭飘雪选用峨眉高山明前鲜嫩绿茶和广西横县伏天茉莉花蕾,经过六次恰到好处的窨制,清新淡雅,馥郁持久。

春季收茶,做茶,干燥存放。夏季,午后采花,太阳最辣、气温最高。茉莉在白天吸收阳光,在晚间盛开,这个时间段采含苞待放的花蕾,其精油浓度达到顶峰。

借了花骨,鲜灵在杯中绽放

茉莉易逝,花开仅短短十余个钟头。做成茉莉花茶,大概是留住茉莉花香非常深情的模式。

或许就是借了茶的骨,重新凝结出了极致鲜灵的花香。既闻花香又见花形,香远益清,透着自然的茉莉花香,让喜欢茉莉花的人没有一丝丝抵抗力。

茉莉花茶,包装一打开就满室芬芳。开汤冲泡,茶汤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泡过后,茶底柔软匀嫩,色润如玉。

国际花,香传天下

茉莉花茶早期是宋代士大夫赏玩的香料茶,明朝末期开始走向平民。

清代慈禧太后,酷爱喝的是那盏“万寿无疆”盖碗里的茉莉双熏。如今我们尝到的碧潭飘雪茉莉花茶,可是比当年太后的茶还要更好些呢!

1972年,毛主席会见尼克松总统时,喝的也是茉莉花茶。茉莉花茶,尝尝不露声色就站上了国际舞台。

最近一次举世瞩目的亮相是,特朗普的外孙女献唱《茉莉花》。小姑娘音色稚嫩,歌儿却唱得有模有样,这首歌在世界上的传唱度可见一斑,真是“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呀。

茉莉花并非艳压群芳,然月季之甜、桂花之香、兰花之幽、菊花之淡,莲花之洁、梅花之雅,莫不兼而有之。

泡茶有道

玻璃杯冲泡:水温90℃为佳,温杯后放入茉莉花茶再注水。注水完成后,一手托杯底,另一手扶杯,将茶杯沿顺时针方向轻轻倾斜转动约30秒,使茶叶进一步吸收水分,即可闻到满屋子的香甜。

盖碗冲泡:用盖碗冲泡茉莉花茶时,可以选用“低中高”注水法,头泡低注,二泡中斟,三泡高冲。一般冲水至八分满为止,这样泡的茉莉花茶,花香飘溢,滋味鲜爽。

茉莉,爱情和友谊的象征

茉莉花,素洁、浓郁、清芬、久远,它的花语表示爱情和友谊。

茉莉茉莉,亦是莫离,莫要人间离愁,亦要留住美好。茉莉的谐音“莫离”讨人喜欢,“送君茉莉,请君莫离”,有着“白首不相离”的真义。

选一款碧潭飘雪茉莉花茶,送给友人、爱人,在芬芳中,共同享受美好时光。

尝一杯新茉莉花茶,喝的不止是一杯清鲜幽长,更是一种养生的态度,还有藏着一种天然的滋养秘密。

来源:天下茶元,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关于茶知识丨花茶是怎么窖制的

一、花茶的制历史

花茶窨制历史沿革从“茶引花香,以益茶味”演变到今日的花茶生产,是我国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饮茶生活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发展起来的。

在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有“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的记载,当时已有在煮饮茶叶时加入调料,以益茶味,协调茶叶作用的做法。

至宋代,花茶生产才见诸于文字记载。明代花茶生产有所扩展,无论是对茶叶与香花的选择,还是用花量与茶叶的配比,都较前更为成熟。

清代,开始出现了大量的商品花茶生产。清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福州已成为花茶窨制中心。1939年起,苏州发展为另一花茶制造中心。


二、花茶的

1、 花茶制的原理

花茶窨制(薰制)是将鲜花与茶叶拌和,在静止状态下茶叶缓慢吸收花香,然后除去花朵或者保留,再将其烘干而成为花茶。花茶加工是利用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两个特性,一吐一吸,茶味花香水乳交融,这是窨制工艺的基本原理。正确认识、适用掌握这两个特性,方能加工出优质花茶。


2、花茶制的特性

(1)茶叶吸收特性:茶叶为疏松多孔物体,内部有很多细微小孔,具有毛细管作用,容易吸收空气中水气和气体。茶叶窨花吸香,水分是传递香气的载体。茶叶吸收花香是随着吸收水分而吸入的,自然也可随水分挥发而失香。 茶叶对香花的吸水、吸香能力,主要决定于茶叶本身的干燥程度、表面积大小以及与香花的接触距离。如含水量3.5~5%的干燥茶叶,比含水量7~9%的茶叶吸水、吸香力强。当含水量达18~20%时,吸水、吸香能力就大大减弱。因此窨花之前,茶坯必须保持干燥。

茶叶体内含有萜烯类、棕榈酸等成分,这类物质本身没有香气,但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花香和其他异气,具有定香剂的作用,所以茶叶经窨花烘干后,仍能保持很高香气。 不同茶类含有不同芳香物质,即使同一茶类,由于制茶工艺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组成的茶香。茶叶窨花,吸收花香,仍保留原有茶香特性。

茶香与花香交融一起,形成特有的花茶香。茶香与花香要协调才能透花香,凡是陈茶、日晒茶、高火烟焦茶、粗青气茶等,其气味浓烈且使人厌恶,与芬芳的花香不协调,对花香有着强烈的掩盖作用,即使采用最佳的香花,最好的窨制工艺技术,也窨不出优质花茶。另外,茶叶品质的季节差别,对花茶品质亦有影响,春茶比夏、秋茶好。 茶叶吸收花香,随鲜花下花量的增加而增加,下花量越多,花香越浓,反之,下花量少,易透茶香,俗称透素。毛茶如先窨花后精制,会损失花香,因此,毛茶必须先精制后窨花。经精制后的规格茶,供窨制花茶应用,称茶坯,又称素坯,作为花茶厂窨花用的茶叶原料。


(2)鲜花吐香特性:凡是对人体无害且有益于健康,具有芬芳清香,香味浓郁纯正的香花,都可用于窨制茶叶。当前有茉莉、白兰、珠兰、玳玳、柚子、桂花、树兰、玫瑰等商品花茶。以上香花通称为茶用香花。

茶用香花都必须待花朵成熟,开放吐香,才能窨茶。花朵生长在树上,到生理成熟后,开花才香,不开不香,这是茶用香花的共性。不同的花,开放吐香有所不同。有的生理仅接近成熟,但达到了工艺成熟期,可提前采收,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维护,仍旧可达到生理成熟,开花吐香。如茉莉花,花蕾已饱满转为洁白,花冠筒伸长,花萼离开,可下午采收,晚上开放。有的必须在树上待生理完全成熟,初开吐香,才能采收。若提前采收,虽然经过鲜花维护,但仍旧不会开放吐香,如白兰花、珠兰花。桂花呈花苞时,没有香气,待花苞脱落,幼花即开放吐香,花冠边开放吐香,边伸展增大5~7开后花粉成熟,吐香才达高峰,随后花谢花落。 茶用香花开放吐香有时间性。开花前期香浓芬芳,后期香气低淡。吐香时间有长有短,短的不到一天,长的则有6~7天。

所以窨花时间性较强,必须利用鲜花吐香的最佳时间,及时付窨,并掌握好窨花时间,待吐香减弱时及时出花,将茶叶烘干,保存花香。不同的鲜花,开放吐香时间不同,如珠兰花在上午开花,吐香时间短,必须在中午之前付窨。鲜花开放需要有适宜的温度、空气、水分,气温在30℃以上的,伏花品质最好,其次秋花前期。

茶用鲜花与茶叶拌和窨花,由于挤压、失水、温升、缺氧等因素,开放能力逐渐减弱,花朵开放程度不会扩大,基本保持原状,如含苞欲放、微开、半开、全开等不同势态。窨花时保持鲜花色泽鲜活,时间越长,成品香味越鲜浓。如较早闷热变色,则香味混浊,时间长后,浓而不鲜,品质总水平下降,这是茶用香花在花茶窨制工艺中的普遍规律。


3、花茶窨制技术

鲜花吐香和茶叶吸香是缓慢进行的,因此花茶窨制时间较长,操作有明显间歇性,其窨前后的工序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如茉莉花茶开窨时间一到,必须争取在1小时内完成拌和窨花打囤工作。“窨花如救火”,大型花茶厂在伏花高峰期,千百担茶要在短时内完成,负担是很重的。窨花完成后,还必须在3小时内及时出花烘干,这给机械化生产带来很大困难,往往出花、烘干不及时,使花茶带有闷热味。因此当前仅有少数几个大型花茶厂实现拌和、窨花、通花、出花、烘干等工序的机械连续生产,大多数中小型花茶厂,除出花后用烘干机操作外,仍以手工作业为主。 花茶窨制工艺有茶坯处理、鲜花维护、拌和窨花、通花散热、收囤续窨、出花分离、复火摊凉、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等工序。


各工序的目的、技术要求简介如下:

   (1)茶坯处理:窨花前的茶坯处理是指复火干燥和茶坯冷却。因为茶坯干燥程度是吸收香气多少的主要因素,所以在窨花前,茶坯含水量超过7%,一般都要进行复火干燥,使之含水率达到4%左右。但低于3%易产生老火或烘焦;而高于5%,又会影响吸香力。烘干机进风温度视茶坯干度而定,一般掌握在100一110℃,慎防产生高火茶。如茶坯干度已达工艺要求,可不必复火。 茶坯复火后坯温较高,可达50~70℃,必须经过冷却后窨花,烘后用茶箱贮存冷却,一般需5一7天。叶温下降到略高于室温1~3℃,才能窨花。热茶窨制茉莉花,会“烧熟”鲜花,俗称“火烧茉莉”,从而使香气丧失鲜爽感。

   (2)鲜花维护:各类鲜花在采收、运输过程中,要严防掀压损伤和发热。进厂后要选择阴凉洁净的地方及时薄摊散热,去除表面水,摊放厚度一般在4~6厘米。如有表面水更宜摊薄一些。依据不同鲜花特性,采用不同工艺技术维护。如茉莉花需经过摊、堆,以及筛花、凉花等,以促进鲜花开放。白兰花要薄摊去表面水,又要盖湿布或湿毛巾等保湿,付窨前有的要进行拆瓣或切碎等处理。珠兰花要经折枝,俗称“打花边”。桂花除薄摊散热外,要筛分去枝叶、花柄、杂质等。

   (3)拌和窨花:拌和前首先要确定每100公斤茶坯用多少公斤鲜花,称为茶花配比。鲜花用量是依据香花特性,茶叶级别以及市场需要而定。如茉莉花茶用量多、变幅大,每100公斤茶叶,鲜花用量为25~95公斤。如鲜花用量每100公斤茶坯超过40公斤,还需分次窨花。二级以上高档茶坯采用多窨次,三级以下中低档茶坯采用单窨次。如白兰花茶鲜花用量少、变幅小,每100公斤茶坯,白兰鲜花用量在4~6公斤。玳玳、柚子、桂花等花茶,鲜花用量在20~40公斤。各类各级花茶全国有统一的配比标准。茶花拌和要求混合均匀,动作要轻快,茶叶吸收花香靠接触吸收,茶与花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距离越近,花香扩散、渗透、被吸附的速度越快,对茶坯吸附花香越有利。因此切忌拌和不匀。当前除少数几个大型花茶厂有窨花机外,一般都是手工操作。具体是先将待窨的茶坯平铺在洁净的地板或水泥地上,厚25厘米左右,然后把鲜花均匀地撒放茶坯上,用铁耙充分拌匀,使鲜花和茶坯紧密地混合在一起,经过拌和后的茶、花混合物,称“在窨品”或“窨堆”。在窨品可放入茶箱,或竹篾栈条做囤,或在地板上做堆,进行窨花。不论箱窨或囤窨或条块窨花,都必须控制窨堆高度,一般讲窨堆高,窨花后温度上升快,对提高花茶香气浓度有利;窨堆低,窨花后温度上升慢,对提高花茶鲜灵度有利,窨堆高度因花而异。如茉莉花茶一般在30厘米左右。拌和前要留出少量茶坯,作窨堆面上覆盖,以免花香挥发散失,但盖面要薄,略见花朵为宜,同时关闭门窗,以利保温。

   (4)通花散热:窨堆由于鲜花的呼吸作用。会产生发酵味,所以经过一定时间,堆温上升到一定程度,需及时散堆薄摊,翻动散热,这时要打开门窗,或开动排气风扇,加快空气流通,待坯温下降到略高于室温,随即收堆续窨,这一作业称之为通花,或翻囤。通花的作用很多,主要在于散发热量,防止鲜花受热闷死,产生水闷味;供给新鲜空气,有利鲜花恢复生机,继续吐香;调换茶花接触面,使茶坯均匀地吸香,以提高花香鲜浓度。通花是窨制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与成品茶香味的鲜浓度密切有关。为此要掌握适时通花。何时可以开始通花,需参照在窨时间、茶坯温度、茶坯含水率、茶坯香气以及鲜花萎缩程度等因素而定。一般气温高,以茶坯上升温度为主,再参照窨花时间进行。气温低,以在窨时间、吸香吸水为主,再适当参照坯温进行。通花方法,箱窨的应将茶坯倒在阴凉洁净的地上耙平,囤窨的应把栈条拿掉耙平,堆窨的就地耙平。茶、花厚度为5~10厘米,每隔15分钟左右开沟翻动一次,若发现有茶、花不匀处,须随时拌匀,总之通花要求通透、通匀。

   (5)收堆续窨:收堆温度不能太低或过高,应掌握适度。收堆温度过高会使散热不透,容易引起在窨品香气不纯爽,收堆温度太低则会影响在窨品对香气的吸收。收堆温度应根据不同香花的特性,气温的高低,窨制的次数等适当灵活掌握。收堆续窨的窨堆高度,应比通花前的窨堆略低。

   (6)出花(又称起花)分离:通花后的续窨时间不宜过长,应依据各种香花的吐香习性,气温高低等,掌握适时出花。出花时,先将窨堆耙开散热,防止影响在窨品的纯爽度。出花时用抖筛机将茶、花分离。并依茶、花大小,配置好筛网。如茉莉花用3~4孔/吋,桂花用10孔/吋。筛出的茶叶称湿坯,应及时摊凉,复火干燥,防止湿坯闷堆。筛出的花朵称花渣,要及时摊凉,交付压窨或复火干燥。有的花茶如珠兰花茶下花量少,可带花烘干,不予出花;桂花茶也可带花烘干,烘干后再出花;白兰花茶可不出花不烘干,翻堆后即装箱出厂。 出花要求茶中不带花渣,花渣中不夹茶叶,如花渣中夹茶较多,或茶中夹花较多,应进行复筛。

   (7)湿坯复火:出花后的湿坯进行烘干,称复火。目的是降低湿坯含水量,保持良好香气,防止茶叶变质,或给转窨、提花创造吸香条件。窨花后的湿坯含水量,与下花量多少有关,一般可达12~16%,宜采用100~110℃的低温薄摊慢速干燥方法。120~130℃的高温快速烘干有损香气。烘干的干度视不同要求而定。烘干可分为“烘装”、“烘转”和“烘提”。烘装是直接作为成品匀堆装箱应用,烘干的干度应铵产品的出厂水分标准。如外销茶为7.5%,内销茶为8.5%。烘转是作为多窨次花茶转窨应用,含水量掌握在5%~6%。烘提是作为提花应用,烘后含水量可略高些,一般掌握在6.5~7%。烘转烘提后的茶叶在制品,习惯上统称茶坯。湿坯复火技术性很强,一向有三分窨七分烘的说法。它既要蒸发多余的水分,又要最大限度地保住香气;既要快速提高工效,又要防止高火伤香。现场操作全凭经验掌握,需认真对待,要及时调整好进风温度,摊叶厚度,烘干速度等。湿坯复火后叶温较高,不经摊凉马上装箱,会产生闷气,俗称”火气耗鲜”,影响花茶品质,所以,还要将窨品进行冷却才行。 至此,茶引花香的窨制基本完成,可匀堆装箱投放市场。但是有时为了提高一窨花茶的花香浓度,还需复窨;或者为提高鲜灵度,还需提花;或者为衬托主导花香,还需打底。

   (8)再窨或提花:高档茶坯,为增加花香浓度,需再窨2~3次,每次窨制工艺与以上基本相同,仅用花量和温度、时间、水分含量等略有不同。

   ①提花:在窨花完成的基础上,再用少量鲜花复窨一次,出花后不再复火,经摊凉后即可匀堆装箱,称提花。目的是提高产品香气的鲜灵度。提花用的鲜花,要选择晴天采的朵大饱满的优质花,鲜花的开放度略大些。 

   ②窨花:经过茶坯鲜花拌和、窨花、通花、出花、烘干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处理后即成为花茶,称窨花,或叫一窨花茶、单窨次花茶。有的为提高花香浓度,还需复窨一次,称二窨花茶或双窨花茶。复二次的称三窨花茶,依此类推。特种茉莉花茶有六窨一提、七窨一提的。 

   ③压花:茉莉鲜花经过窨花或提花用过的花渣尚有余香,可以再次利用于中低档茶坯的窨花,所以利用花渣进行窨花者,称压花。压花可除茶叶粗老味。重压花系指增加花渣用量。延长压花时间,也能去除陈味、烟味、日晒味、青涩味等各种异口味。实践证明,轻压花,异味消除少;重压花,异味消除多,其作用是显著的。压花工艺过程类同鲜花窨花,窨堆要低,窨时可长些,通常在10小时左右,中间必须通花一次。有的地方不通花。但试验证明,压花进行通花比不通花好。经压花后起花分出的花渣,称残花渣。残花渣另作其他处理,有时处理得好,还可重复利用一次。

   ④打底:在窨花或提花时,配用少量第二种鲜花一起窨制,称为打底。目的是调和香型,衬托主导花香,制造优质花茶。在窨制工艺中,除了要注意选择能衬托花香的茶坯,能产生茶味花香相调谐的香花外,还需注意两种香花的搭配使用,使主导花香有更为鲜浓幽雅之感。如窨制茉莉花茶时,配以1~1.5公斤的白兰鲜花,分次用于窨花和提花,用白兰花的浓郁香味来衬托茉莉花的清香芬芳。也有用珠兰花或袖子花的。打底鲜花不仅要注意与主导花香相协调,还必须控制用量和用法。如窨制茉莉花茶用白兰花打底,用量过多,或将白兰切碎打底,均会透白兰花香味,俗称”透底”或”透兰”,茉莉透兰反会影响茉莉花茶的身价,不受市场欢迎。因此三级以上茉莉花茶用白兰花打底不可切碎窨制。 窨花打底,要经过复火工艺,使白兰花香味降低,变得柔和一些。鲜花打底,不经复火,容易透兰味。因此生产中白兰花打底,要掌握”窨花多用,提花少用”的原则。 

这些茶叶好在哪儿?且看刘仲华院士怎么说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闭幕。大会公布了171名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名列其中。

刘仲华研究茶40余年,取得诸多科研成果,为我国茶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在推广中国茶的过程中,他说过的“不是你容颜易老,而是你喝茶太少”、“喝茶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为了养生,不是为了治病”、“喝茶,能给我们身体建立360(防火墙)”等经典茶语录,都刷屏着茶人们的朋友圈。


△图片来源红网

针对安化黑茶、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云南普洱茶等热门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发展,刘仲华同样金句频出,本次“说茶”就带大家一同看看刘仲华如何说中国茶,以及对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用科技解读

茶中蕴藏的人类健康密码

1安化黑茶


△资讯来源:湖南卫视新闻联播、红网

黑茶能有这样的效果,源于其蕴含的特殊物质——金花,即冠凸散囊菌,这是一种有益菌。刘仲华研究“金花”多年,让金花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安化黑茶的发展,刘仲华提出要从消费群体、消费习惯、消费场景等方面思考产品创新,开发优质黑茶产品,从而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如此,安化黑茶未来才大有可为。

2安溪铁观音


△资讯来源:安溪铁观音保健功效研究成果发布会

2010年,刘仲华带领团队开始研究铁观音的保健作用,并在2019年12月21日在安溪县“安溪铁观音保健功效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研究成果。

刘仲华表示,乌龙茶的茶性会随着氧化程度和发酵程度的加重,从凉性变为温性。安溪铁观音属于乌龙茶,同样具备这样的特质,其中清香型铁观音为凉性,浓香型温性。

“清香型铁观音——一见钟情、延缓衰老、更年轻;浓香型铁观音——蜜意浓情、护肝降脂、更轻松;陈香型铁观音——日久生情、抗炎清火、更精神。”

这是刘仲华对不同香型铁观音的评价。

刘仲华还建议大家根据自身不同的生理状况、健康状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铁观音。

3武夷岩茶


△资讯来源:《武夷岩茶的品质化学与健康养生功能白皮书》

2022年5月21日,由南平市三茶办牵线,刘仲华团队研究、编制的《武夷岩茶的品质化学与健康养生功能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用科学依据,回答了诸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白皮书》指出,武夷岩茶中的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以及生物碱等化合物在不同动物模型中,均表现出抗衰老活性。

所以饮用武夷岩茶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对延缓衰老及预防老年性疾病具有积极作用。

此外,《白皮书》中还提及,“岩韵”的构成要素分别是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氨酸等九种成分。

不同产区茶的香型、品质、“岩韵”有一定区别。正岩茶花果香显著,半岩茶花香特征明显,洲茶产区香气品质多样且协调。大红袍麦芽糖含量最高,滋味醇厚、回味干爽;水仙以草酸和琥珀酸为特征。

《白皮书》是刘仲华对岩茶研究的成果展示,帮助消费者更科学地了解岩茶。

4福鼎白茶


△资讯来源:《福鼎白茶的保健养生与鉴藏价值》主题报告

刘仲华研究团队通过对细胞病变(CPE)观察发现,福鼎白茶能提高细胞免疫力,对流感病毒(H1N1)在细胞上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为白茶所蕴含的儿茶素能让病毒失去活性,不能感染MDCK细胞,从而预防感冒。

据悉,刘仲华还对1年、6年、16年等不同年份的白茶进行研究,发现随着贮藏年份增加,陈年白茶在抗炎症、抗病毒、降血糖等方面的作用比新产白茶更高。

刘仲华从科学角度,为消费者解读白茶对健康的作用,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白茶产业发展。

5岳阳黄茶

△资讯来源:2021年岳阳黄茶保健功效发布暨“岳阳茗片”新品推介会

2021年7月10日,刘仲华在湖南省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中心,发布岳阳黄茶的研究结果。

刘仲华介绍道,岳阳黄茶“黄、醇、甘、爽”的特点非常突出。此外,刘仲华还指出,黄茶对“降糖、润肺、养颜、养胃”有较好功效,且能有效预防肥胖,建议消费者多喝黄茶。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仲华积极建议下,2017年,岳阳政府围绕君山银针为核心,打造“岳阳黄茶”公共品牌,进一步推动湖南茶发展,形成“三湘四水五彩茶”的良好产业态势。

6新化红茶

△资讯来源:2020年湖南茶业科技创新论坛

在2020年湖南茶业科技创新论坛上,刘仲华在推荐新化红茶时特别强调,新化红茶不仅有高度(海拔高1000米)、有风度(云雾缭绕)、更有甜度(甘爽味)和温度(热点产业),已然为新化乃至湖南茶业高质量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论坛期间,刘仲华与陈宗懋、周重旺等茶叶行业顶尖专家召开座谈会,提出新化县要以“打造新化红茶领域全方位产学研用交流与合作平台”为抓手,突出茶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娄底茶产品、茶文化通过“一带一路”更好地“走出去”。

做强中国茶区域公共品牌

推动茶产业发展

“两片叶子还能成为一个产业?”

这句话是刘仲华30年前的疑问,如今,“两片叶子”成了他的研究对象,更成为助力一个又一个贫困地区致富的支柱产业。

因此对于茶业的发展,刘仲华有许多独到见解,他认为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公共品牌的建设。

“长沙绿茶”公共品牌建设的两点建议


△资讯来源:2019湖南茶业科技创新论坛暨“长沙绿茶”公共品牌推介会

在“长沙绿茶”公共品牌的建设上,刘仲华指出,一要公共品牌必须抱团,才能打造“长沙绿茶”航空母舰。二要打造强力龙头企业集群,才能支撑“长沙绿茶”公共品牌!

而对于其它产区,刘仲华也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给福州茉莉花茶的四条建议


△资讯来源:第二届海丝国际茶文化论坛(2021年)

刘仲华对福州茉莉花茶市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四个发展建议。

1、通过技术的创新进一步降低成本,让茉莉花茶品质往高处发展;

2、通过茉莉花茶与健康的研究,让更多人从健康角度,选择茉莉花茶;

3、茉莉花茶要加强茶的品饮属性、健康属性和文化属性的传播,吸引年轻人、女性群体和职场精英群体成为消费者;

4、茉莉花茶在国际上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因此要通过创新技术解决质量、安全、成本竞争的问题,让更多人爱上中国的茉莉花茶,爱上福建的茉莉花茶。

宁德茶产业需要加强的五个方面


△资讯来源:宁德市“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高峰论坛

刘仲华认为,宁德茶产业在这五个方面,还有进一步加强提高的空间:

1、依托优异的品种来提升茶叶品质。刘仲华表示,福建以高香茶著称,宁德要把闽南和闽北的高香品种,融入闽东茶的品种结构,提升茶叶品质。

2、实施以安全为导向的生态栽培。即通过绿色生态防控技术,解决病虫害问题。

3、构建查处土壤营养的精准调控技术。刘仲华指出,要应用生物有机肥和复合肥,精准地为茶树精准地补充营养,提高茶青质量。

4、推行“机器换人”。刘仲华认为,加工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是中国茶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稳定茶叶品质、形成规模化产业,从而保证经济效益。

5、强力打造宁德茶叶的区域公共品牌。即提升龙头企业集群的规模和市场带动能力,并通过互联网营销手段串联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知名度。

云南茶业要处理好四个关系,避免两个误区


△资讯来源:人民资讯

刘仲华认为目前云南茶产业发展,需要处理好这四个关系。

1、古树茶与台地茶的关系。据悉目前云南茶园面积超过700多万亩,古树茶占比5%,台地茶占比95%。为避免以次充好古树茶,需要高效利用台地茶资源,提高台地茶质量、拓展品牌的影响力、加强推广有效,才能推动云南茶业发展。

2、优化云南茶叶产品品类结构。即在发展普洱茶的同时,还要带动红茶、绿茶齐头并进,协同发展。

3、处理好内销与外销的关系。刘仲华表示,中国缺乏性价比高的优质红茶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云南要发挥资源优势,把夏秋茶和中低档茶资源加工成红茶,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地走向国际市场。

4、处理好品饮与收藏的关系。刘仲华认为,茶不能只顾收藏不拉动消费,要处理好品饮与收藏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还要避免“只采不养”,即在栽培端实施精准的营养平衡,保证稳定的茶叶品质和口感。

避免“过度个性化”,不仅要传承非遗技艺精髓,还要用现代化技术去创新和优化加工设备。

△图片来源网络

以上盘点的,不过是刘仲华海量茶语的一小部分,大家若有刘仲华更精辟的茶语,欢迎在评论区补充,让朋友们能更好了解中国茶。

管中窥豹,中国茶正是由于一代代茶人的坚持和沉淀,才造就今日的辉煌,刘仲华也是其中的一员。刘仲华以身许茶40年,为中国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助力茶产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来源:说茶ShowCha,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