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名家谈茶

找到约75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收了!高级茶人装B指南

基础内功

一、先说茶叶。对时下的流行趋势,

当然要了然于胸,绝不能随大流,

现在都知道岩茶、正山小种了,

你就要喝“东方美人”,

或者台湾回流的普洱。

如果一定要喝岩茶,那必须

要喝出自名家之手的。

绝口不能提买茶叶的事儿,

所有喝的茶必须是友人或名家赠送的。

不想说明的话,

可以只摆上跟名家的合照。

如果一定是花钱买的茶,

那也得是定制茶,

绝对不能是商品茶。

不管这辈子能不能喝得完,

家里藏茶一定要多,

说到普洱,什么“7542”

什么“88青”什么“老方砖”,

全都有。

摆10个紫砂大缸,

专门放各个年份的普洱;

定制一个红酸枝的架子专门垒放普洱饼茶;

准备30个景德镇贵和祥或景德镇名家的茶罐,

专门存放各种名枞、奇种。

这些都要摆放恰当,

留作拍照的时候当背景墙。

比武会友

二、出席斗茶的场合是必不可少的,

评茶的时候一定要一针见血,

指出该茶的弱点和不足,

尽量从火功和韵味上点评。

如果不小心说出了“香高水甜”之类的套话,

则效果立即崩溃;

如果能喝出哪个山头哪个坑哪个涧的,

则效果直接升到满分,

此时一定要乘胜追击,

不但要指出产自哪坑更要指出是坑底还是坑沿的。

此一项难度较大,新手勿试。

气场

三、一定要在家里拿出一个房间装修成茶室。红木茶桌、超大体积的电木茶盘都是首选。

茶盘上要摆上至少3把紫砂壶,

必须是名家的。杯子也不能含糊。

台湾名家的虽然有点过气,

配上几只也无坊,

可以随意丢在身后博古架上,

有人问起可以顺带解释。

景德镇名家的小杯可以穿插使用,

如果能搞到康乾时期的青花或粉彩,

能起到加分作用。

烧水的器具绝不能含糊,

日本回流的老铁壶必须要有数把。

要是你还用电磁炉或酒精给铁壶烧水,

那就弱爆了,

必须用上等红泥炉配顶级橄榄炭,

同时要深刻指出:

用电和用橄榄炭烧出的水不是一个级别的。

还想再加分,

可以委托省外的朋友,

取当地的山泉水给你物流过来。

虽然远水解不了近渴,

但平时也不能用纯净水草草了事。

如果能坚持每周开车50公里

去山里拉泉水回来泡茶,

则会大大加分。

喝茶到了这个份上如果不焚香,

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香筒、香炉绝不能含糊,

都是上好的沉香,

一晚上光焚香就能烧掉一部iPhone。

还有,至少学会弹一首古琴曲,

茶室要辟出一块地方专门摆放古琴,

来了顶级13客,

你就弹首曲子,作为最后撒手锏。

随身神器

四、一定要准备一部单反,

全幅是必须的,

大三元的镜头也是必需的,

因为经常要拍照上传,

所有的效果最后都要由这支镜头来体现。

所有拍照一定要选在晚上,越朦胧越好。

茶席要经常换,

一株枯死的文竹能起到加分作用。

如果你不是陈道明或张嘉译,

尽量不要把脸暴露在镜头里。

讨喜的做法是只拍一只女性素手,

每次都是只露手不露人,

即神秘又能显示你不是一个人躲在家里孤独地喝茶。

文友

五、找一个文笔好的朋友,

帮你整理100首无病呻吟

没事儿找抽的小诗,

存在记事本里,

配上图,随时在朋友圈里粘贴使用。

江湖规矩

六、最后,头衔,一定要有个头衔,

至少也得是高级评茶师,

三五好友凑一起就可以

扯起一个华人茶文化协会

或世界茶文化联盟,理事长、秘书长什么的都可以。

张口闭口要谈禅、谈佛。

一定要请大师到会所喝茶,

合影是必须的,能留个墨宝加持则更好。

如果有新手问怎么泡茶,

绝口不提技法,

只告诉他“以古为法,以朴为道”即可。

来源:福鼎白茶精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惊现安化的嘉庆花卷茶,这本书说得很清楚

第五届安化黑茶文化节现场,由故宫博物院馆藏的嘉庆花卷茶(千两茶)被迎回安化。在安化,围绕这一截茶,举办了非常丰富的活动。

在过去,安化黑茶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边销茶”,粗枝大叶。何曾想,安化黑茶也有贡茶历史,并且故宫里还有实物。

2021年10月21日下午,安化县迎回故宫嘉庆花卷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教授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先生为贡茶揭幕

1983年,故宫工作人员在整理嘉庆皇帝的生活用品时,发现了两截树形茶,一开始他们以为这是普洱茶,后来伴随着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安化千两茶的认知度不断提升。2010年年底的时候,经过专家比对研究,最终确定,故宫那两截树形茶为安化花卷茶,也就是千两茶。

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在2019年出版的安化黑茶图书

但是,迄今为止,不管是文化学术上还是市场上,关于嘉庆千两的关注依然很少。2019年,我们出版了一本关于安化黑茶的图书——《安化黑茶:一部在水与火之间沸腾的中国故事》。在这本书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关注到了嘉庆花卷茶。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

原来,大清嘉庆十九年,时任江南道监察御史的陶澍在北京开了一场安化花卷茶的专题茶会。茶会结束之后,陶澍留下了5首诗,而参与茶会的其它6个人,也都留下了诗篇。作者洪漠如,通过对诗歌的深度解读,为我们解释了清朝中后期湖南人才群体走上历史舞台的一些内因。他们主张“经世致用”,以陶澍为代表的先贤,通过歌颂安化花卷茶的简单、朴素来隐喻自己高洁的道德追求。

书影,绪论第二篇《200年前帝国精英的那一场茶会》

茶会结束之后,陶澍的履历几乎是平步青云,最后从御史官至两江总督。作者洪漠如在书中这样评价:

200多年前,北京城里那场由清朝精英阶层举办的安化黑茶专题品鉴会,品鉴的不仅仅是茶本身。纵观历史,文人因茶雅集的事并不罕见,但还没有人把茶摆在如此醒目的位置上。唐朝的茶事,过于清雅,谈佛论道,属于抽象思维层面的游戏;宋朝的茶事,过于嘈杂,挑逗撩拨,属于油腻男茶余饭后的小趣味;明朝的茶事,有那么点与民同乐的气氛了,但关注的格局始终过于狭窄;200多年前的这场茶会,参与者并没有刻意地去附和什么,他们站在了国家的宏观视角上,谈人,谈茶,谈功效与功勋,谈“人茶一味”里所隐喻的山河国运。

故宫“嘉庆千两茶”实物,洪漠如2021年10月摄于湖南安化中国黑茶博物馆

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在众多茶书中,这本书更注重的是对史料的解读分析,最终获得具有当代性的思维素材与启发。为了完成这一目标,作者耗费巨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与此同时,还发起了逾20000公里的田野调查。所有的付出,终有回报,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很不错的反响。

名家推荐

刘仲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安化黑茶:一部在水与火之间沸腾的中国故事》一书在出版前夕,作者洪漠如就曾带着样书到我办公室,就书中部分内容向我征求意见。洪漠如从多年前就致力于黑茶产业的研究,并自学了茶学系的专业教材,时常虚心地向茶学系的师生们请教问题。

《安化黑茶:一部在水与火之间沸腾的中国故事》一书的创作,洪漠如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沿着万里茶道行程2万公里,从产区到销区进行实地考察,整理文献资料,提出了诸多新见,还以非常严谨的态度将安化黑茶微生物近20余年的研究成果在书中进行了综述呈现,理论联系实际,十分难能可贵。

这本书是目前非常全面的介绍安化黑茶的茶文化图书。作者以黑茶为眼,在历史文献和当代生活中切换自如,展现了茶作为一种物质的强大力量,从古至今,茶一直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作者说,我是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图书出版后在黑茶界反响强烈。读这本书,我们能看到多个学科的内容融合在一起的表达,给安化黑茶提供了一些新的文化认知视角,也给安化黑茶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王岳飞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博导,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洪漠如创作的《安化黑茶:一部在水与火之间沸腾的中国故事》一书一经出版,就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好评。我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这本书,翻阅之后,发现内容不俗。

这本书图文并茂,内容穿越古今。大量的田野一手资料以及在文献中最新发现的安化黑茶内容让这本书光彩四射。这本书属于茶文化图书,但是内容跨越了茶学本身。为了创作好这本书,作者亲赴西北黑茶的传统销区考察调研,行程逾20000公里,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难能可贵。也正因为如此,书中跨越地理界限,从产区到销区,从茶乡故里到西北万里茶道,融合多个民族的历史视角,将安化黑茶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这本书全景式呈现了安化黑茶的本来面貌,实事求是,新见迭出,成为认识、学习安化黑茶的最佳入口。中国是茶的故乡,六大茶类,百花齐放,茶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紧密联系,《安化黑茶》的出版,不仅是展现了黑茶的人文历史,更是将历史赋予黑茶的人文精神融入到当代人的茶生活中去,这是本书更大的意义所在。

陈灿平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时任安化县常委、副县长

这本书在安化反响很强,因为其诞生过程就已经备受瞩目,从产区考察到销区调研,大量一手的田野资料汇集在作者的创作素材中,最后精炼选取了五个章节,也相当于安化黑茶的五个视角。内容丰富新颖,叙述方式优美流畅,是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至今难得的好书。

书中,开创式的将茶与湖湘文化结合在一起做深度解读,品茶、品文化、品历史,延展了安化黑茶产品的叙事背景,透过文字,就已经给人带来了非常美妙的体验与感受。作为在安化挂职的干部,我十分赞赏作者洪漠如对于创作的态度与敬业的精神。作为西南民族大学的研究员,我十分认同作者在书中提出的观点。

跨学科的融合,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加全面的认知素材。读《安化黑茶:一部在水与火之间沸腾的中国故事》,我们能读到茶学、历史学、政治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等多个学科的专业内容。创作这样的图书,需要作者有博学的知识体系,有对专业的敬畏之心。也只有这样的书,让人读起来有启发,有获得感。因此,我强烈推荐!

来源:修业茶百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之妙道与茶之三美——中国人饮茶的生活美学

刘悦笛

谈茶之道,谈茶之美,就从一首著名且有趣之“茶诗”谈起吧。茶诗早已是中国诗当中的特定品类了,这也许就是“诗茶合一”吧。唐代诗人元稹有次品尝新茶后,写下了一首形式新奇的《一字至七字诗·茶》: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乱岂堪夸。

这首诗妙,每句字数,从一到七渐次铺开,终形成了塔状,又以诗题(茶)为韵,在诗之表现形式上堪称精绝。诗句所咏,极为切题:从茶这个字开始,从其叶的香嫩品质荡开思绪,联想到茶与“人”(诗人与僧人),茶之“形”(白与红)与“色”(玉与纱),又极尽精工地描摹了煎茶制茶之“前”(铫煎黄蕊色)“后”(碗转曲尘花)过程,进而上升到品茶的文化层面,暮邀明月、晨对朝霞,最终进入历史长河,茶后“洗尽古今人不倦”,那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审美享受,此乃何等“美事”也!

所以说,茶,不仅帮助中国人洗尽了“尘心”,还推动了中国“生活美学”之精进。茶,其实无非就是中国人饮料嘛,但就是这个“吃茶”简单之事,竟被中国人“啜”成了生活的艺术。“啜茶”这个“啜”字,甚妙,那就是茶要一口一口地去“品”。

所谓茶中味道,是说茶味关乎道,它不是茶的生理之滋味,而更是人生的况味!

茶,始终在生活当中呈现,既可以自己独饮,也可以款待友朋。东瀛的《广辞苑》就解释:“茶道是以茶汤修养精神、探究交际礼法之道”,原本在日本叫作“茶汤”而江户时代初期才开始叫“茶道”,茶汤仅就“饮”而言,而茶道就有了沟通之义。这个传统延续至今,林语堂先生就曾幽默地说过中国人“最爱喝茶”:在家中喝,上茶馆也是喝;开会时喝,大家讲理也喝;早饭前喝,晚饭后也要喝,有了这“清茶一壶”,似乎到哪里都可以随遇而安了。

唐代诗人钱起有一首《与赵莒茶宴》诗:“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所谓“茶宴”,是以茶代酒来宴请宾客。从“竹下忘言”、“一树蝉声”两句来看,赵莒的茶宴举办,大概在盛夏的茂林修竹之中。其中,宴会上品的紫茶,在唐代饮茶风尚中被视为上品,陆羽在《茶经》卷上也曾言,茶以“紫者上”,而“绿者次”。清风徐来、树影婆娑,三五好友寤坐清谈,比之于“竹林七贤”的痛饮狂啸,更是另一番风味,魏晋文人通过吃药喝酒入迷狂,唐宋之士则以品茗之清雅为尚。

诗中所说的“羽客”,指修仙的道人,“流霞”则是道教传说中神仙的饮品,据说“每饮一杯,数月不饥”。早在南朝,饮茶就已摒弃了羽化升仙的目的,而是借茶清心降躁,这里说的“全胜羽客醉流霞”,更说明此岸凡俗生命、世俗生活的快乐,比那些美丽而又虚幻的传说更具价值,这就是“生活美学”之境。

【从饮之“味”到茶之“道”】

那么,如何才能让凡俗生命活泼起来,让世俗生活充满趣味?

途径自然有很多,饮茶在中国人看来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更是通过饮之“味”过渡到茶之“道”。“尘心洗尽兴难尽”!实在是道出了千古茶道最精微、高妙的神髓——洗尽尘心,也就是把那些扰乱人的心绪、桎梏人的自由的世俗功利目的涤荡干净,剩下的,也就是关注生命、热爱生活本身之价值的赤子之心了,这就是诗人所说的“兴”吧。有如此兴味,如此真性情,方能体验茶之美,妙悟道之境!

清代人陈金诏《观心室笔谈》中所言尤为精辟:“茶色贵白,白亦不难,泉清瓶洁,旋煮旋啜,其色自白。若极嫩之碧萝春,烹以雨水文火,贮壶长久,其色如玉。冬犹嫩绿,味甘香清,纯是一种太和元气,沁人心脾,使人之意也消。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壶,任独酌独饮,方得茶趣。何也,壶小香不涣散,味不耽迟,不先不后,恰有一时,太早不足,稍缓已过,个中之妙,以心受者自知。茶必色香味三者俱全,而香清味鲜,更入精微。须真赏嗜者之性情,从心肺间一一淋漓而出。”

中国茶道“洗尽尘心兴难尽”的超越境界,就融会贯通在整个品茶的过程中,最终从心肺间“淋漓而出”,这是何等的“真性情”也?!从茶叶(茶色贵白)、茶水(泉清)和茶具(瓶洁)的选择,到火候的把握(烹以雨水文火)、茶汤的观察(贮壶长久)与品味(其色如玉)、茶香(味甘香清)的玩索,每一个步骤,其实都在物质性、技艺性之中融入了“生活美学”的体验。

《观心室笔谈》还提出了“茶壶以小为贵”的审美标准,要求每一客人,人手一壶,独酌独饮,这才是“茶趣”呢,为何呢?空间上的理由,乃是壶小,使茶香不散,茶味不迟;从时间上,也要把握得不早不晚,早则不足,稍则已过,用心才能感受其“妙”道。如今中国人泡绿茶往往以大壶为主,但在与茶人的交往当中,以小壶冲之,的确更有兴味。

我有位云南茶人,曾复原了《清稗类钞》当中记载的喝茶方法,该功夫茶使用了三个壶:一冲茶一淋杯一洗杯,还使用了“以巾覆之”的方法,也就是冲茶后用茶巾覆盖在茶壶上面(既加盖,乃取沸水徐淋壶上,俟水将满盘,覆以巾),味道果不同!但是感觉所饮春茶,涩味尽除,中空有味,回甘涵咏……这就关乎所谓“色香味三者俱全”,需要充分、全面调动人的知觉(视觉嗅觉味觉),才能心领神会,由此才能香(“清”)味(“鲜”),从而进入“精微”之境界。品茶,就是从色、香、味等感官积极体验出发,中经身体器官的畅适,而最终实现“意消”与“心受”。

茶道,就是一种“过程美学”抑或“过程哲学”,过程高过结果,同时,自然也就是世俗的,茶道也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美学和哲学,这是我的独特看法,也许更切近于茶的本质。

中国人的茶道,始自唐,光大于宋,肇极于明清,近代以来虽稍有衰歇,但嗜茶、品茶、尝茶的风气绵延不绝,近年来又有中兴之势,茶的复兴(特别是普洱茶的兴起)成为了当今“生活美学”重兴的急先锋,“生活美学”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理念支撑,位于昆明的弘益大学堂就已以“生活美学”为核心培养出五千多中国茶人。

古人历来重人品,既有诗品与人品合一论,也有“茶品”与人品合一论:饮茶可以见出人品、境界的高低,又可以促进人品、境界的提升。茶人合一,乃饮茶当中的一种境界,这当然也是高层次的理想的。其实,饮茶与人的道德、境界之高低并无必然的联系,嗜茶如命的人中,也不免有贪财好利之徒。更应看重的,还是茶道、茶艺的过程具有的“洗尽尘心”的可能性。品茶为人摆脱世俗桎梏、重返生命的自由之境打开了一扇门,至于能否实现这种境界,则要看品茶者本人是否情愿了。

【“三合其美”的审美体验】

茶,其实有“三美”,但三美却不一定非要仰仗名茶、名水与名器,那么,“茶之三美”话源何处?

《老残游记》第九回“一客吟诗负手面壁,三人品茗促膝谈心”中就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申子平、黄龙子和玙姑坐而论道,“话言未了,苍头送上茶来,是两个旧瓷茶碗,淡绿色的茶才放在桌上,清香竟已扑鼻”。申子平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觉得清爽异常,咽下喉去,觉得一直清到胃脘里,那舌根左右,津液汩汩价翻上来,又香又甜;连喝两口,似乎那香气又从口中反窜到鼻子上去,说不出来的好受”。子平大为惊异,问这是什么茶叶,如何烹制,为何这么好吃?玙姑说:“茶叶也无甚出奇,本不过本山上出的野茶,所以味是厚的。却亏了这水,是汲的东山顶上的泉,泉水的味,愈高愈美。又是用松花做柴,沙瓶煎的。三合其美,所以好了。尊处吃的都是外间卖的茶叶,无非种茶,其味必薄,又加以水火俱不得法,味道自然差的。”

所谓“三合其美”,就是茶、水与煮茶的火候、器具。

好茶未必是名茶,野茶也是美的,因为其味也厚;水也是美的,愈从高处取就愈美;还有烹茶的火候,煎茶的器具,亦是美的。在传统观念中,茶属“木”,泉为“水”,炭为“火”(无论是鲜用的“松花”还是如今仍用的“核桃炭”),茶具为“金”(金属质的茶壶)、“土”(陶器制的茶杯),所谓“三合”,实在是包罗了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五行相生相偕,则全其美;相克相悖,则成其恶。品茶的学问,实在大焉!

“三合”,乃是“天人之合”的学问。“天”是茶叶、是泉水,是天然之物;而人,则指茶器、火候,是人力所能掌控的。从高蹈处来讲,茶本身,就是秉承天地精神与自然情怀的,可谓是“天”“地”“人”“道”之合一。茶,本于地,得于天,乃纳地之物养,采天之阳光雨露,这是“天”道;茶农的辛劳劳作,使茶得以显身,烹茶与饮茶更是将茶化入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此乃“赞天地之化育”之“人”道。

回到茶器这个“人造”问题,陆羽《茶经》所列茶器就有二十四种之多,分别供碾茶、藏茶、洗茶、煎茶、饮茶之用。到了宋代,蔡襄在《茶录》中将茶器精简为九种,有茶焙、茶笼(藏茶用)、砧锥、茶碾、茶罗、茶匙(解茶团、碾茶、筛茶、取茶末用)、茶钤(炙茶用)、茶盏、汤瓶(饮茶用)等。稍后,茅一相专门写过一部《茶具图赞》,为器物封侯拜相,绘图作传,将所列的十二种茶具尊称为“茶具十二先生”。

明清以后,随着清茶、散茶的风行,原来专门应付茶团的砧锥、茶碾、茶罗等都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专门冲泡茶叶用的“茶壶”。古人饮茶,越到后世,越重其冲淡自然之味,因而不断剔除各种外在的作料,这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倾向,在茶器中也显现无遗。如今笔者遇到不少茶人,他们都在复原唐、宋乃至明清的各种“茶事”之法,其中,就有茶人复原重造了古代的茶炉。这种小炉子便于携带,在泉边烹茶的时候,既可以用来煮粥,也可以用以煮泉。毋庸置疑,好的茶器与茶、水相得益彰,能给人带来极佳的审美体验。日本茶道就精于此道,从中土舶来的“唐物”到朝鲜传去的“高丽瓷”,皆成为东瀛茶道“素朴主义”美学之伴生品,中国茶所需之器,何不是如此呢?

晚唐诗人韩偓说,“越瓯犀液发茶香”,“越瓯”是唐代越窑所产的青瓷茶盏,陆羽曾说,“碗,越州上”。越州茶盏好在何处?越瓷像玉一样温润,像水一样澄澈,其色青,与茶之碧交相辉映,格外赏心悦目。晚唐另一位诗人徐夤专门写过一首咏越州青瓷茶盏诗《贡余秘色茶盏》:“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中山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越窑在唐代为官窑,专门为皇室烧制瓷器,所以其制作工艺、成品都秘不外传,故而称之为“秘色”。徐夤用“捩翠融青”来形容它的青翠欲滴,引人生出无限遐想。“功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则是说注入茶汤后的整体感官效果:茶盏青碧如玉,晶莹如冰,绿色的茶汤在其中轻轻回旋,香气氤氲,仿若绿云缭绕……这是何等的享受!又是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受用此等清福?所以徐夤不无得意地说,像我这样柔弱的病体,怎堪受用这“十分之福”?

【从茶壶到茶艺,品煮茶之乐】

到了宋代,点茶、斗茶之风盛行。“点茶”是用茶末和以开水,制成膏状,然后用滚汤冲点。热气腾腾的沸水点入茶膏,会激起纯白、细腻的茶沫,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汤花”。“斗茶”,就是三五茶友相聚,比试谁点出的汤花色泽纯白、造型多端、浮白长久,如今创新性的茶花制发是在杯中写字(如茶、风、道等字)。陆游的名诗《临安春雨初霁》中所说的“晴窗细乳戏分茶”,就是这种点茶游戏。

宋代点茶名手如云,宋徽宗、蔡襄、范仲淹等均是个中高手,就连出家人也不能免俗,雅好此道。杨万里曾观赏过蜀地僧人显上人的点茶绝技,作诗赞叹道:“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僧弄泉手,隆面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免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尺高,注汤作字势嫖姚。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与何答。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叹鼎难调要公理,策动茗碗非公事。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傅衲子。”

要在径不盈寸的茶盏中,点出幻化万端、造型奇异的汤花,点茶人除了勤学苦练,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之外,还对茶盏做了改造,那就是从青瓷,变为黑瓷。蔡襄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柸微厚,燲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建安烧制的茶盏色泽绀黑如漆,与白色汤花对比鲜明;纹理细密,激起的汤花匀腻;瓷胎稍厚,不易冷,汤花回旋往复的时间也就长了。看来,想在点茶中品味“芥子须弥”之趣,也须上好茶器。然而,点茶、斗茶毕竟还是以茶为戏,其看重的是茶的色,而不是香与味。要体味陈金诏所说的“色香味三者俱全”,功夫还得放在泡茶、饮茶、品茶上。明代以后,散茶冲泡成为饮茶风尚的主流,于是泡茶之器——“茶壶”又风靡一时,一直延续至今。

砂壶泡茶“盖而不夺香,又无熟汤气,故以泡茶不失厚味。色、香、味皆蕴”。所以这一时期紫砂工艺飞速发展,出现了一批紫砂名匠,如龚春、时大彬等大名远扬。他们在明代日益繁荣的商品经济中大获其利,一柄紫砂壶竟然能卖到一二十两白银,还供不应求,而当时普通市民一年的生活所需,也不过六两银子。这又是茶道对中华传统文化之推动力的绝佳例证,市场推动的茶的普及,如今好似奢靡之晚明,名家所做的紫砂壶不仅供不应求,而且也被市场推上了天价。

茶艺之中,更能显示人力功效的是“汤候”,也就是煮茶时的火候。这在唐宋的煎茶风尚中尤为重要。有人说,茶之妙,全在火候,这从陆羽《茶经》中所描述的煮茶技巧就能窥见一斑。陆羽认为,燃料最好用炭,其次用干烈的木材,因为它们发火猛烈而无烟,不至于影响茶的正味;煮茶时要疾风烈火,煮至三沸,方可食用,但这些讲究在今天来说,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古人煮茶,并非单纯烧水,而是乐在其中,享受烹茶的乐趣。烧水烟熏火燎,有何乐趣?烹茶之乐,恰恰就是由此开启的。

我们且看陆羽是如何体验煮茶之乐的:“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

如果还原出这一文化现场,煮茶也是一个融声、色体验为一体的审美过程,也就是“生活美学”的活生生的过程。从听觉上说,从水将沸时细微的气泡浮出的声音,再到第二沸时的泉涌珠蹦,最后到了第三沸,茶器中竟也能翻江倒海、腾波涌浪!从视觉上说,茶末被滚烫激起,在水面上环游盘旋,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又如“若绿钱浮于水渭”、“菊英堕于尊俎之中”,真是千姿百态,妙不可言!

这就是中国“茶之道”,它独具魅力的“生活美学”韵味,如今中国人的“茶生活”当中被返本开新,譬如普洱茶在中原的普及就在寻求一种新道,为了避免与日本“茶道”区分开来,我建议还是用“茶之道”来言说中国吧,而且此道乃“妙道”也。

总而言之,茶之道,即生活之道;茶之美,即生活之美!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来源:文汇报,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7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