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没有喝过铁观音

找到约1,182条结果 (用时 0.019 秒)

喝茶最无奈的是:没喝过好茶,还觉得天底下的茶都很差!

一杯茶,喝与想,两种体验。

如果喝到真正的冰岛古树,对冰岛的风味有了直接的体验,会发现:冰岛古树茶,确实牛。

如果没有喝过真正的冰岛古树,只能根据自己喝过的好茶的味道去想象冰岛茶的味道,不会有多好喝。然后,得出结论,一堆破叶子,居然炒那么高。

现实决定认知

3年前,刚入门的时候,老杨还是个坚定的嫌弃普洱茶的人。

家里康帝、勒桦红头等世界顶级名酒都有不少,常备拉菲、木桐等1855名庄,有空就小酌一杯。

尤其喜欢2015年的拉菲,她拥有99年那种木头和辛辣的酒香融合了浆果和葡萄干的香气,也拥有01年浓郁而成熟的单宁,还拥有05年的果香,可谓融历年波尔多之经典于一体。

那时候觉得,人间饮料的极致,也就这样了。


有人在老杨面前吹普洱茶有多好喝,第一感觉就是:我玩世界顶级名庄的,看不上那玩意。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没喝过好茶,觉得普洱茶也就这样了。也因为,被人坑得太多了。

喝过几家的冰岛、老班章,真的很平平无奇,有一点花蜜香,一点生津的感觉,这种渣茶级的货色,跟风味表现宏大的名庄比起来,简直是菜鸟与王者的差别。

也因为恨铁不成钢,交了学费也没喝到好茶。

说实在的,没有哪个行业有茶一样魔幻,平时想买个奢侈品,专柜能买到。想买拉菲,线下门店也能买到真的,

按理说,既然愿意花钱,茶行业应该保证茶客买到真正的货。

但茶这个行业,简直太魔幻。嘴上说诚信,根本没诚信。遍地冰岛,老班章,一问,家家都拍着胸脯说自己的茶是真的。理由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你喝了茶,觉得她的冰岛一般,卖茶的还不高兴,说他是茶人,不能接受这样的质疑。

每一个茶客,交了很多学费,也不一定能买到喜欢的茶。


然而,生活总会把人变成当初最嫌弃的人。

喝到真正的冰岛老寨一类古树后,那种幽兰香、冰糖香、脂粉香和毫香融于一盏的感觉,瞬间就秒了拉菲紫罗兰的花香,

茶汤入口,棉糯稠滑,香与汤相生相伴,层次丰富,汤感饱满,满口冰糖甜,生津似泉涌,唇齿留香。

至今仍然记得,一类古树细腻汤质里甜甜的颗粒感,饮下后,真能感觉到她流到胃里的什么地方。

那时候才觉得,这才是普洱茶的水准,什么冰岛老寨的老树,二类古树,其它山头,在她面前,都是弟弟。

冰岛老寨一类古树等顶级普洱茶的风味,没喝过的人觉得:就是一堆破叶子,能好喝到哪里去。

卖其它茶的人也觉得,就是炒作起来的,能比我们的绿茶、单丛好喝到哪里去?

但真正喝一类古树的人:随便你们怎么说,该喝的还是会喝。

人生也好,茶圈也罢,真是讽刺。

我们总通过现有的认知,来认识世界,还坚定不移地觉得,自己觉得的,就是对的。

就像一个卖绿茶的,觉得中国最好的茶叶的口感,就是绿茶的口感,比如,上好的西湖龙井,如鸡汤一般鲜爽。


一个卖单丛的,也觉得:论香气,我们的单丛是最香的。我们的茶才是好茶。

卖普洱茶的,也觉得,普洱茶才是好茶。真正的冰岛、老班章,放眼茶界,只有岩茶能与某一较高下,二者不分伯仲。

其实,喝茶就像穿鞋,喜不喜欢、合不合脚,自己试了才知道。中国茶叶,品类繁多,人各有所爱,没必要厚此薄彼,你不是他,不知他所爱,他不是你,也不欣赏你的美。

然而,茶圈是个江湖,常有纷争喧闹。

卖绿茶的说:就你普洱茶最差,边销茶,有霉味。

普洱茶理直气壮地回怼:绿茶小三,你怎能凭空污茶清白。

绿茶大声地说:我从网上买来9块9的,我闻过了,真有味道。

铁观音也在旁边阴阳怪气地说:我知道你冰岛、老班章牛,但你出现之前,芳村是我的天下,你抢走了我的市场,你好我也要骂你。

同样作为后起之秀,岩茶咳嗽一声:普洱茶兄弟,你高端茶太好,但入门茶太乱。老百姓能接触到的是入门茶呀。入门这个基础茶把握不好,你冰岛再好,别人没喝过,只会觉得你瞎说。

普洱茶,只有玩家才喝冰岛、老班章这样的高端普洱。

大多数茶客接触的普洱茶,其实是平价茶,他们需要的,绝不是冰岛,而是能满足日常品饮的、色香味都有的茶叶。

然而,普洱茶入门级的市场,参差不齐。有些几十块一饼的茶叶,真的有难闻味道。

放了10来年,一大股奇怪的味道,又舍不得丢,打着开仓的幌子,源源不断地通过直播间流入市场。

试想,如果你是一个小白,买到这样的茶,只怕,以后都不会再踏入普洱茶这个门了。


茶叶,最基本的是干净卫生。其次才谈色香味。

市场上,的确有一些几十块的普洱茶,连干净都达不到。这样的茶,有一片打一片,一定要整顿。

只有入门茶的市场干净了,茶客才会慢慢喝茶进阶,逐步喝品质好的茶。

不然,失去入门市场、失去群众基础,普洱茶这个产业,是不可能做大的。

来源:普洱话江湖,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原来越多人喜欢喝老茶?


  

如果你没有喝过老茶,可能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有喝过好茶,如果你手中没有一些老茶,可能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有好茶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这里开始了解一下。


老茶来源?


  老茶最早的发源地在云南,始见于明代大理白族进士李元阳记述的感通茶:“藏之年久,味愈胜也。”明清时期,感通茶都是云南的名茶。


  晒青绿茶紧压成型后,加工成的七子饼茶,属于普洱茶。敬昌号的马祯祥回忆,民国时期,内销的都是新春茶。销往香港、东南亚的茶,需要存放,有时候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


  2004年简体字版《普洱茶》一书在大陆出版发行,老茶之风兴起。随后邓时海先生、耿建兴先生合著的《普洱茶续》出版发行,大力倡导: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这个观念深入人心,对普洱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黑茶,四川雅安的藏茶,陕西的泾阳茯茶,湖北赤壁青砖茶,湖南安化黑茶,广西梧州六堡茶,安徽祁门的安茶,都凭借越陈越香兴起。

      

      老茶另外一个起源地在福䢖。由明入清,祥符人(今河南开封)周亮工入闽为官,所作《闽茶曲》中记述武夷茶:“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明明白白的宣称,就是要隔年陈茶。


  在闽南、广东、台湾,民间一直就有饮用老乌龙茶的习俗。2016年,在福建人的努力下,国家标准《陈香型铁观音》出炉,五年以上的老铁有了合法的地位。


闽南、广东、台湾有藏铁观音的都知道,老铁是五年陈,十年宝,二十年无处找。


  闽东福鼎白茶更是响亮的提出了: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最近几年风行全国。


  老茶从明代至今,文献的记载,民间的习俗,相互印证。



老茶都有什么茶?


  绿茶中有老茶,确切来说,是绿茶中的晒青绿茶,如文献记述中的感通茶、宝洪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建国后的感通茶改为烘青绿茶,宝洪茶改为龙井工艺的炒青绿茶,与之前的茶完全不同。我们据文献记载认为绿茶中唯有晒青绿茶可以陈放成老茶。


  黑茶中老茶,普洱、藏茶、茯茶、青砖、黑茶、六堡、安茶等,都具备存放成老茶的属性。红茶中有老茶,过去边销紧压茶中,拼有红茶。湖北米砖,本就是红茶,同样可以存放成老茶。


  白茶中有老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完全可以存放成老白茶。


老铁或者陈年铁观音,在有存此茶的民间都知道,那是神奇的药方。


  黄茶,原理上近似于黑茶,有存在成为老茶可能性。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和验证,需要进一步探讨。



多老算作老茶?


  这个问题尚且没有统一的标准。


  周亮工认为隔年陈,这几乎与现今的食品保质期一致。按照我国的规定,食品常温下的保质期为18个月。适合作为新茶饮用的,如炒青、烘青、蒸青类绿茶,常温下存放超过保质期,不提倡饮用。


  白茶宣称三年成药,据此理解,三年以上可视作老白茶。


  青茶中陈香型铁观音国家标准规定陈放五年以上,之后应当算作老茶。


  黑茶中云南普洱茶曾经在2004年出台农业行业标准,规定生茶要存放十年以上。以此作为参考,普洱茶等各种黑茶,存放十年以上算老茶。各种黑茶标准中已经将保存期限改为:本品在合适条件下可长期贮存。



如何看待老茶?

  事实上,自有茶以来,以绿茶为主流的中国饮茶风尚,向来都以追求新鲜自然的茶为风尚。比起来,从明代至今,文献记述寥若晨星,但却不绝如缕的老茶风尚,直到今时方为世人普遍所知。

  对于现有存世老茶,仅以普洱茶为例,无论是当下市场热议的中期茶,或者是七子级、印级甚至是号级古董茶。都需要有较强的财力,更需要有专业的鉴别能力,近乎于古董收藏。设若不具上述条件,应当审慎的对待。

  我们更主张的作法是,在了解茶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己的新茶,自行存放,与茶相守相伴,慢慢变老。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的乐趣,老了更有老茶喝。既可以独自享受,还可以与人分享。缺乏专业知识、财力受限的情况下,不主张将其设定为以增值为目的金融类产品。

  存新茶、品老茶,是我们对待老茶的基本原则。

  鲁迅先生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要享这清福,需得有钱、有闲,还有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

第三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决赛将至,“铁粉”征集令今日下帖

标题中所指的“铁粉”这个词,代表的既是安溪铁观音粉丝,又是铁杆粉丝。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是一名喜爱品饮安溪铁观音的茶友,请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如果不是,那请你看一看为什么它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


安溪铁观音受欢迎的程度怎么样?

 

要想知道安溪铁观音在茶叶市场上是否受到欢迎,请看这样一组数据:


安溪县以种植安溪铁观音为主,连续10年蝉联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涉茶总产值位于重点产茶县第一,连续四年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截止到2018年,安溪县茶园面积60万亩,产量6.5万吨,涉茶总产值175亿元。


用数据说话,安溪铁观音从不惧怕质疑的声音。

 

安溪铁观音为什么受到喜爱?

 

因为有魅力。

 

“如果没有深入到安溪茶园,我依然不会发现我们对安溪铁观音的认识已经严重滞后。


“不同气候、不同山头、不同技术做出来的铁观音会呈现出兰花香等不同香型,很有魅力。


“安溪有很多茶庄园,类型不一、各有特色。每一个庄园,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如果你没有喝过传统正宗的安溪铁观音,那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


安溪铁观音既有绿茶的鲜爽,又有红茶的醇厚,这其中的艺术,都在于一个“半”字。安溪铁观音属于半发酵茶叶,追求香韵,独具“观音韵”。

 


观音韵,其香芬芳似兰,清新甘醇,味中有香,香中带甜;其味醇厚鲜爽,饮后喉底回甘,齿颊留香,品其音韵花香之胜,是其他乌龙茶品种所不具备特殊韵味。

 

2017年,首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的举办刮起了安溪铁观音回归传统工艺的风潮。按照传统制茶工艺制作出来的铁观音,条索紧结沉重似握拳,色泽砂绿乌润梢红点,香气芬芳典雅似兰桂,滋味鲜爽醇厚音韵重,舌底生津留香回甘好,水色金黄清亮似蜜橙,叶底肥厚软亮绿腹镶红边。

 


安溪铁观音的魅力不止于此。每一杯安溪铁观音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安溪拥有100多个茶树栽培品种,其中6个是1984年国家第一批审定通过的茶树良种,这是安溪所特有的;安溪发明的短穗扦插法,很好地保持了茶树原本的遗传基因,并且能实现两种茶的快速繁育,这是安溪为茶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以传统铁观音品种选育、种植栽培、植保管理、采制工艺和茶文化为核心的农业生产系统,以及该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孕育的生物多样性,发挥的生态系统功能,呈现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多重特征,即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无论是对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和科研方面都意义重大。

 

 

Join us.

铁 粉 征 集 令


为传承弘扬“专注坚守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技艺,尊重匠人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茶农特别是年轻一代从事茶产业的热情,加快安溪茶产业人才队伍培育和安溪铁观音品牌提升,为安溪茶产业“二次腾飞”筑牢内在支撑,安溪县人民政府于4月份启动第三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在历经乡镇选拔、集中培训、烘焙比赛、评茶比赛、综合考评、茶文化基础知识考试、讲茶比赛后,将于9月27日——10月2日进行封闭式决赛。


届时,将邀请15名“铁粉”莅临比赛现场,观摩40名安溪铁观音制茶高手的最强对决。其中2名幸运“铁粉”还将有机会参加比赛茶叶的审评工作,感受复杂、高超的制茶工艺,观摩安溪茶园,品饮传统正味的安溪铁观音。


 


9月27日—30日进行茶叶初制比赛

方式一:采用自采茶青现场制作比赛,参赛选手自行安排采摘安溪铁观音茶青(等量25公斤),送到比赛现场,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制作完成,提交2公斤净茶。


方式二:采用相同茶青进行比赛,由组委会为参赛选手提供25公斤安溪铁观音茶青,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制作完成,提交2公斤净茶。


10月1日—2日,对决赛选手所制作的茶叶进行审评

决赛选手总得分由34%的复赛得分、1%的公众投票、10%的茶园管理评比、55%的茶叶初制比赛成绩组成,最终决出十名选手成为本届的安溪铁观音大师”和安溪铁观音名匠”。


 100多位采茶工采摘统一茶青比赛

自采茶青制茶比赛

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决赛审评阶段

来吧!一起见证安溪铁观音大师、名匠的诞生。

“铁粉团”行程

9月29日-30日观摩第三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决赛阶段茶叶初制比赛(自选茶青)。

10月1日-2日2名幸运铁粉参与第三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决赛阶段审评工作。

注意:15名铁粉需在9月29日10:30到达安溪“中国茶都”集合前往比赛现场。铁粉们在安溪本地的食住行由组织者负责,往返安溪的交通费用由铁粉们自行负责。

找到约1,144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