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梅花茶壶

找到约8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河南新县云山吃茶去

  云山,河南新县南部一座高山,海拔近千米。先前就听说过,云山有致富不忘家乡的曹场长,云山有文笔拔萃的汪书记主政一方。而这都是其次,云山有茶万亩才是关键。

  唐代茶圣陆羽《茶经》有言:淮南茶,光州上。云山毗邻古代光州,原属湖北红安管辖,民国二十一年划归“经扶”县(今新县)。云山又称磨云山,处在鄂豫两省交界,因南北气候对流的影响,长年云雾缭绕,形成云在山上,山比云高,云随山转,山随云动的景观,像一个天然的石磨,此山因此而得名“磨云山”(简称云山),该村由山而得名。

  初入云山,时序二零一六年初冬,随新县作协去云山采风。途经梅花湖,陈店街,沿途皆是成片茶园。陈店胡子石是叱咤风云的李德生的故乡,我不懂老将军为何将“中原茶叶第一乡”的殊荣题给该县东北部的八里?尽管自己是八里人,我却固执地认为,谁是第一乡,恐怕别有商议。然而,在吃茶人眼里,谁高谁低也算不得什么,重要的是茶。

  入云山,眼见茶园有石雕一座“悬壶流泉”。与新县城内的清茶园不同,它的造型更精致逼真,有茶壶一尊,茶碗四具,茶壶向茶碗溢出“乳泉”的泉水。而乳泉位于茶园中央,是当年知青饮水浣衣的地方,配以四周数十株乌桕,造成天然雅致的云山茶园美景。

  沿着典雅的茶场门楼进去,内有制茶车间,炒锅,炕筛,炒把,竹筐,笸箩,一应俱全。我骤然念及儿时母亲深夜炒茶的情景,室内黄灯明火,母亲往炒锅里倾入新鲜柔嫩的湿茶,端起竹把子运力翻炒,绿茶便在锅里翻飞如燕,豆大的汗珠顺着母亲的额头流淌。

  待翻炒过后,茶叶呈现绵软姿态,将炒锅的火塘内掩盖火灰,减小火力。此时,母亲开始另一道工序。她将右手伸到余热鼎盛的下锅沿儿,冒着烫伤,使劲抓起绿茶朝上锅沿儿甩动,顿时白毛尖毕现,茶色更绿。在家乡,这道工序称为“甩条”,也是手工炒茶最重要的一环。母亲又将火炕里的火炭钳出,置入火盆,把茶叶摊在茶筛上,翌日新茶出炉。

  这样炒出的绿茶,白毛插尖,体态匀称,汤色黛绿,甜中微苦,回味绵长,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云山多为手工制茶,另有部分新茶大上市季节的机制茶。而上等的好茶不是机制茶,是手工制作的明前茶和雨前毛尖(清明、谷雨二节)。

  云山的二节茶声名远播,只怪我等来迟,上等的好茶已经过了时节或外销。负责接待我们的曹场长有些歉疚,直说来年清明谷雨中,云山再会。我姑且认真,待到明年山花烂漫之时,再来云山索茶。返程途中,我又寻访了位于梅花山水之中的“界林”寺。

  湖心岛上,松柏苍劲,禅声缥缈,一座古寺坐落此间。我与商丘和尚做了简短的交流,他告诉我,古寺建于明朝,最近一任长老圆寂后便睡在寺边的墓茔。顺着大师的思路,我在湖边找到了长老圆寂处的墓碑,那里记录着这位高僧遁迹天涯的脉络,他云游四方,最终选择这座古寺作为归宿,我在心里念叨,这便是上天对佛的有意安排,阿弥陀佛。

  我又开始幻想月光照在梅花湖,古寺空悠悠,我的叩门声被木鱼点化,赵州和尚从柴扉紧闭的禅房走出来,双手合十,淡然一笑,曰:施主,且吃茶去!好,且到云山吃茶去。

  注:云山、梅花湖、界林寺均属河南新县陈店乡;赵州和尚:唐朝一代禅宗大师。

  【摘自2018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刘同俊(河南新县)】

大开眼界:史上最贵的20大盖碗,最贵的价格竟然接近一亿元

但凡真正深谙喝茶之道之人,都会有几套心爱的盖碗,更讲究的人则一定会备上几套景德镇知名大师亲自手绘的盖碗。

为何喝茶要盖碗呢?用茶壶或者用杯子喝茶不一样的吗?拍卖君在北京发现北方地区喝茶喜直接用壶泡茶,这种方式很符合北方人豪爽而直接的性格,甚至有用煮水的壶直接泡茶,泡好后直接倒入杯中款待贵客的。

清 乾隆款碧玉带盖碗

这种喝茶方式虽然方便快捷,可是牺牲掉了80%的喝茶乐趣,实在是亏!喝茶品茗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四点,尤其以嗅香为最重要,用杯和壶泡茶,一不利于察色、观形,二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和,三不利于茶香之保存。

清 芙蓉石光素盖碗

用大壶泡茶,嫩叶细芽在壶中被滚烫的沸水焖熟煮烂,茶温易冷却,香气更易散失,不耐喝且失趣味,此外,茶泡久了,品质更会下降,这是大壶泡茶的致命弊端。

而用盖碗泡茶,则所有优点都具备了,小小的盖碗,置于手中,茶之汤色,尽在眼前,碗盖包住香气不散失,香气萦绕,还可随时添加汤水,调和茶汤之浓淡,此外盖碗有托,拿在手心不烫手,实在是爱茶之人必备的心爱宝贝。

清 青玉兽面纹带盖碗

小小的盖碗,却不乏艺术价值极高的,尤其是清三代的盖碗,制作成本极高,艺术价值很大,动辄上百万。今天玉斋君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拍卖价格最高的20大盖碗,赶紧看看你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宝贝!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20名  清道光御题诗粉彩鸳鸯荷莲纹茶盖碗

估价:RMB450,000-800,000

成交价:RMB828,000

上海明轩201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一间屋

拍卖时间:2019-04-28

尺寸:直径10.8cm

此慎德堂粉彩盖碗敞口,深弧腹,圈足,盖面隆起,上置圆形抓钮,合于碗口内,盖顶及碗足内均署红彩「慎德堂」三字楷书款。内心无纹,碗与盖外壁粉彩绘荷塘鸳鸯图,一池碧水清澈见底,荷花盛开,其叶娉婷舒展,一对鸳鸯嬉戏于水波之上,相互凝视,意趣盎然。另一侧书道光御制诗文「珠盈菡萏圆千琲,梁戢鸳鸯福万年」,下钤红彩「道光」椭圆形篆印。造型秀美,胎体轻盈,绘画精细,色彩妍丽,为道光御窑难得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9名  清雍正斗彩云龙纹盖碗

估价:HKD400,000-600,000

成交价:HKD1,000,000

佳士得香港2015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时间:2015-06-03

尺寸:直径20.9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8名  清乾隆铜胎画珐琅柠檬黄地缠枝莲托盘盖碗

估价:RMB700,000-800,000

成交价:RMB1,012,000

北京东正201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重要宫廷夜场

拍卖时间:2016-05-14

尺寸:直径15.6cm;直径11.6cm

碗是明清时期常见的茶具,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皆十分流行,因其盖、碗及托分别象征着“天、地、人”三才,故又称三才碗。这套清乾隆铜胎画珐琅缠枝莲团龙茶器有茶盘一对、盖碗一对,器身遍布缠枝莲纹,碗底有团龙款,较之一般年号款更加珍罕。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7名  清乾隆碧玉描金福寿盖碗

估价:HKD700,000-900,000

成交价:HKD1,035,000

香港长风2009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皇室遗珍—清代宫廷珍品专场

拍卖时间:2009-11-30

尺寸:直径11.5cm

此碗精刻细描篆字百福百寿,字体绝无重复,甚有金石之美,碗身及上盖比例得当,线条流畅,为标准宫廷造办。

中国盖碗拍卖榜16名  清雍正黄地铜胎珐琅龙纹盖碗

估价:RMB8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1,150,000

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御制翡翠朝珠项链,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2.4cm

此碗造型敦厚沉稳,仪态大方,呈现宫廷皇家雍容气度。器身通体以上等精铜为胎,胎体厚重,施明黄色釉为地,釉色纯正,因黄与皇同音,故为宫廷御用。碗盖上作圆钮,施珐琅彩绘龙纹图案,其间神龙盘桓于圆盖之上,张牙舞爪,神态威严,身形矫健,扭转翻折,追逐于身前火珠,周身五彩祥云围绕,甚世祥瑞。碗身亦绘神龙造型,穿梭于云气之中,宛若自盖顶之上盘旋而下,神龙绘制精妙细致,须发清晰,龙鳞隐现,颇为精彩。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5名  清十八;十九世纪白玉盖碗(两对)

估价:HKD500,000-700,000

成交价:HKD1,320,000

佳士得香港200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瓷器及工艺精品

拍卖时间:2007-05-29

尺寸:直径12.6cm×4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4名  清雍正斗彩喜鹊登梅图盖碗

估价:RMB850,000-1,000,000

成交价:RMB1,322,500

中国嘉德2012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赋彩徵祥——清代瓷器精选

拍卖时间:2012-10-29

尺寸:直径20.7cm

本盖碗尺寸、造型、纹样及款识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静观堂藏品十分相似,尺寸较大,且盖大于碗,盖上的子口恰与碗的内沿吻合,俗称“天包地”,与常见的盖嵌于碗内的盖碗不同,为非常少见的雍正官窑作品。同样造型还见有绘云龙纹者,如北京故宫和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据研究,雍正朝大型盖碗有两式,一式如本品,另一式为仿自明宣德的合碗,两式均只在雍正朝生产,尚未见有康熙或乾隆款者。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3名  明宣德青花矾红龙纹盖碗

估价:RMB1,2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北京匡时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瓷玉工艺品专场

拍卖时间:2013-12-01

尺寸:直径17.3cm

此盖碗外壁上均绘青花矾红彩,碗壁上以青花环饰祥云纹和海水纹,碗盖和碗壁上均绘有矾红赶珠龙。由于盖碗在品茗过程中易于掌握浓度,可以直接欣赏泡开后的叶底,而且去渣清洗比壶来得方便。深受文人喜爱。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2名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八仙人物盖碗(一对)

估价:RMB900,000-1,3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中国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梵云窑火—古瓷珍玩雅集

拍卖时间:2011-11-14

尺寸:直径17.4cm

青花釉里红八仙人物图器是清代官窑的名贵品种,虽常见碗、盘、碟、茶船等日用瓷之上,但装饰于如本品类盖碗者,则暂未见同类品面世。另本品造型极为独特,纵览国内外公私收藏,也不见有与其形状相同者,故可能为传世孤品,弥足珍罕。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1名  乾隆朝御窑粉彩百花不露地折腰盖碗

估价:RMB1,000,000-1,200,000

成交价:RMB1,380,000

北京东正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明清宫廷御瓷

拍卖时间:2015-11-19

尺寸:口径10.2cm

百花不露地为粉彩名品,又称“万花锦”。始创于雍正时期,流行于乾隆朝。是唐英督陶期间的又一伟大创举,其艺术性非同凡响。据乾隆清宫内务府记事记载,绘此种图案之器,为宫中赏花时所用,象征“万花献瑞”。拍品做折腰式,胎体轻盈细薄,外壁粉彩一体绘饰百花图,花团锦簇,各尽其妍,犹如万花齐放,富丽堂皇。盖及碗身品相完好,保存至今实为不易。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0名  清乾隆御制翡翠盖碗

估价:RMB1,000,000-1,500,000

成交价:RMB1,495,000

北京保利2015春季拍卖会

清乾隆御制紫檀百宝嵌屏风,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玉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5-06-06

翡翠盖碗通体翠绿,局部又有一抹翡色,水头莹润,通体光素,充分展现翠质本身美感,追求良才不雕的意趣和优雅格调。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9名  清乾隆白玉盖碗(一对)

估价:RMB800,000-1,000,000

成交价:RMB1,495,000

北京保利2018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禹贡(一)乾坤掷—古今东西间的乾隆宫廷艺术幻境

拍卖时间:2018-12-12

尺寸:直径12cm

本品通体表面琢磨光滑而无纹饰,碗盖与器身相密合,器型规矩,工艺精湛。此碗遵循“良材不雕”的原则通体光素,存“玉之五德”,以示蕴天地山川精气之大器不琢,突显玉乃山川精英的材质美。整器磨制精到,线形柔畅,抛光细腻,实为清代玉碗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8名  清道光粉彩描金莲瓣纹盖碗

估价:RMB500,000-600,000

成交价:RMB1,725,000

北京东正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古董珍玩专场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1.5cm

此款粉彩莲瓣纹盖碗由碗、盖组成,胎薄釉细,品质上乘,器盖有圆钮,碗为敞口,弧壁,高圈足,整体造型精致典雅,盖钮鎏金,器盖、碗身均以写实手法绘粉彩莲瓣纹,极为细腻逼真。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为流行的花纹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此器胎质细腻,釉水润泽,色彩协调,笔工精致,堪称上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7名  明龙纹金盖碗银莲台

估价:RMB1,600,000-3,000,000

成交价:RMB1,840,000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金银雅玩

拍卖时间:2018-06-19

规格:盖碗815g;莲座865g;通高19cm

此件由盖碗及莲台两部分组成,其盖碗由黄金打制,可开启,盖以含苞待放之莲花为钮,高浮雕五爪双龙首尾相戏于云气纹之间,龙身“左盘右蹙如惊电”,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外沿錾刻缠枝花纹,碗体口外撇,深腹,圈足,其腹部双龙纹饰与盖上纹饰相对应,碗内刻有莲花瓣及六字箴言,圈足处饰海水纹,底部錾刻一周“大明宣德戊申年御用监造玖成色金重贰拾壹两玖钱”字样。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6名  清雍正斗彩花卉纹盖碗

估价:HKD2,200,000-2,500,000

成交价:HKD2,245,000

佳士得香港2000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2000春季拍卖会·中国宫廷及圆明园御制艺术品

拍卖时间:2000-04-30

尺寸:直径19.4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5名  清乾隆外松石绿釉内五蝠纹盖碗

估价:RMB2,000,000-2,600,000

成交价:RMB2,300,000

北京中汉2011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05-23

尺寸:直径12.6cm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4名  清乾隆御制白玉刻「三清诗」盖碗

估价:RMB2,600,000-3,600,000

成交价:RMB4,370,000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禹贡(二)——康熙御制黄花梨大四件柜唐英督陶与大清的辉煌时刻

拍卖时间:2017-12-18

尺寸:直径11cm

本品精选上等白玉雕琢而成,质地莹洁,润若鲜荔,造型轻巧细薄。内外壁各刻如意云纹两道,杯心阴刻松树、梅花、佛手纹,参差相迭,外壁摹刻乾隆御制《三清茶》诗。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3名  清嘉庆粉彩御制三清茶诗盖碗

估价:RMB3,800,000-6,800,000

成交价:RMB4,600,000

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宫廷艺术与重要瓷器工艺品

拍卖时间:2011-12-06

尺寸:直径11.3cm

清宫茗茶风尚由来已久,肇启于康熙后期,历雍乾二朝而大盛,沿袭至嘉道之世。其茶具之变化亦随时代而不同,彰显每位帝皇的品味和雅好。嘉庆皇帝自幼深受乾隆皇帝的影响,一生钟情茗茶,以致有清一代,于官窑瓷器上书写御制诗文为饰仅见其父子二人。乾隆者所作御制诗文装饰于多种器形之上,且入饰的诗文数目广多,而嘉庆者仅见于茶具(茶壶、茶杯、茶盘),诗文数量也只是一首,本品正是其中最为珍罕的一例。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2名  清乾隆白玉雕八吉祥纹盖碗连碧玉座

估价:RMB3,000,000-4,000,000

成交价:RMB6,900,000

北京东正2011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皇家长物—中国宫廷艺术专场

拍卖时间:2011-06-05

尺寸:直径13cm

此白玉八吉祥盖碗以羊脂白玉为料,温润晶莹,呈凝油脂光泽,碗分为盖、身两部分,盖钮凸刻八棱,每棱之间为一瓣莲花,莲花上为葫芦状物,盖面碾琢佛门八宝,盖与碗均为花口,碗身与佛门八宝相对应分为八个区域,每一区域碾琢一尊佛祖像,碗足外撇,配有碧玉底座,底座为束腰状,分为上下两部分。此器刀工深峻,线条细润,富有浓郁的宫廷气息,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中国盖碗拍卖榜第1名  清雍正蓝釉堆白鱼藻纹盉式盖碗(一对)

估价:RMB6,600,000-7,600,000

成交价:RMB7,590,000

中国嘉德2018春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胤禛十二美——雍正御制瓷器撷珍

拍卖时间:2018-06-18

尺寸:直径17.5cm

一款难忘的生普洱:帮骂

喝茶经年,茶人算不上,但始终自信那句从小耳熟的老话:没吃过个猪噱噱,还没听过个猪哼哼。话虽糙,理却通。我奶奶这样说,我爹这样说,我也这样说。原本有这样的自信,但自从结识茶人高翔,受邀吃过几回茶,又赠我几泡后,这基本信念真有些动摇了。一些茶,我品不出产地,倒在其次,说明功夫还真不到家,最惊奇遗憾的是,这款茶我竟闻所未闻,着实有些汗颜,自称别茶人,看来也有些拔高了。

后来,我才明白,好喝的茶并非全有名,像深山中的高人隐士,虽无名,道行却深不可测,隐隐仙气,非凡夫俗子可比。但难得一遇。我想起唐诗中《寻隐者不遇》的意境,云山雾海,茅屋小径,高人却不知身在何处。的确许多好茶不是山上寻来的,也不是市面淘来的,是一个偶然的机缘遇见的。

譬如,有款喝过再也难忘的生普洱,叫帮骂。这茶名,在喝前,闻所未闻。

多少天过去了,记忆犹新,那天品茗的场境,包括惊喜和迥迫,乃至于惊艳的茶香,仍历历在目。那原本就是一个很不平常的午后,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本来和往常的日子也没有两样,但心仪已久亦茶亦文的道友庆梅老师远道来访,顿使蓬壁生辉,连流淌的阳光和风缕,似乎也比往日明丽温柔。从未谋面,却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从目光相触的那一刻,仿佛已交流过千年,心灵已然融汇,不再陌生。游罢云冈石窟,吃毕雁塞土饭,直奔高翔的博云古号茶店,了却大家共同的心愿,坐下来,心无尘缘,静静地吃茶。

茶庄很静,寂然无声,开门,一股浓郁的茶香扑面而来,将我们团团包围,或者用包裹更贴切些,感觉上,在一瞬间连我们都成高高的千两茶柱了。有些日子没有开门迎客了,主人高翔也是接上庆梅从几百里外匆匆趋车赶回的。大概是茶气的陪伴和感染,甚至是滋养,门口的盆花依旧翠绿氛芳,并不因缺少人气而枯萎凋榭。深深地呼吸,已有几分陶醉,嗅一嗅四溢的茶香,本身已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更不要说有好茶喝,那更是一种难得的福报。无须多言,心灵自通,坐下来煮水品茶,一切都在不言中。

远道而来的庆梅,神神秘秘,专程带来一款不常见的名茶,让我们品尝,还没泡,她自己先陶醉了,说这茶统共算上这回她也是第三次品尝,自己舍不得,太名贵了,就想与好友共享,大有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道义。她从小坤包拿出两小袋茶叶,说一袋是现品的,另一袋若好,是送给我的,等回家再慢慢品饮。我明白,这会儿人多,只能品趣或品味了。入口,果香四溢,高翔点着头,我说有小户赛的味道,但似乎更像景迈的温柔,这茶我喝过,但很少,最多一两回,庆梅凝视着我,你确信?喝第二泡时,多种花香隐去,只剩下一种若兰的香气,还有天然冰糖的回甘,悠悠回转在喉间,我们几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喊出:“冰岛,千年冰岛。”几乎同时,或者稍提前一些,我的脑海出现了那天午后一位茶人向高翔索要烈茶的情景,喝得就是一款千年冰岛,似乎年份不如庆梅这款老。庆梅望着默然的高翔以及她面前备下的那位茶人所说的烈茶,脸颊眼角的笑意明摆着是说,比下去了吧?高翔忽儿想起了什么,从布茶的金丝楠木圈椅跳起,风似地在后墙锁着的矮柜取出一块包裹着的茶。

瞧这块,包管你们谁也没喝过。纸包打开,露出一块缺了边角的砣茶,白灰中隐现着条条银毫,那毫有些泛黄,一股浓烈的玫瑰香扑鼻而来,比真正的玫瑰鲜花还要香,像猛地开启玫瑰露坛子的浓香,小片放在茶荷闻,又多了其它花果混合的香味。惊喜的庆梅,一遍遍嗅着,说,我先净下杯,别串了冰岛的味,一面取出单反相机,拉长镜头,说要留下珍贵的茶影。庆梅是自带的手工雕绘紫砂杯,很雅致,装在一个编织着花朵枝叶的毛线的小口袋里。高翔得意洋洋,笑靥如花:“没见识吧,这茶还有个你们意想不到的名字,叫帮骂,帮助的帮,骂人的骂。”我疑惑地追问,不会是马帮倒过来的帮马吧,高翔说绝对不会,是帮骂,但更详尽的,她也说不上来。只知道这款茶香气袭人,喝后,不,应该是闻过就难忘。两年前她第一次见识,就想尝一尝,未能入愿。前不久,终于有机会,从茶库悄悄偷出那么一小砣,才试过一泡,轻易是舍不得拿出来的。

光那股闻到的从茶叶四溢的花香,那股众香难掩的玫瑰味,已是我所见识过的生普洱茶,包括庆梅很有自信的11年冰岛,所无法比拟的,也难以媲美的。那香味,的确有股霸气,与老班章阳刚的霸气截然不同,冰岛为茶中之妃,大有升皇后的趋势,那么,这款突如其来的帮骂,大概就是独一无二的香妃了,满身散发的体香,会引来翩翩逐香的蝴蝶。轻酌时,香味与闻香自然不同,良久,齿口留香仍不散。

之后,有幸又品尝过一次,虽不像第一次那么激烈,但浓香的魅力,依旧无法可挡。承蒙茶人高翔厚爱,又赠我们夫妻两小泡的帮骂,拿回家静静品味,其感觉却又不同。

在家中客厅冲泡,空间大,杂音小,更随意自然些,就茶道而言,似乎更接近一些,是纯粹的茶修行。几乎每天午后夜晚,都要泡一壶茶,随慢慢流逝的时光,在温馨静寂的茶艺中,品饮一番,直至兴尽。一般茶,用家中净化过的自来水冲泡,像难得的千年冰岛、月光白,以及偶遇的帮骂,就从楼下超市购买知名品牌的纯净水或矿泉水冲泡,有时很羡慕庆梅到遥远的山中寻取山泉水泡茶,我也发现过几处清洌的山泉,惜乎太远。泡柔和清香的冰岛,我就选用没有任何味道的纯净水,而泡帮骂,我先选择了更醇厚的长白山冰泉试新茗,想来对浓香的茶味也影响甚微。

在一个最闲适的午后,自然醒后,我挑了张最具大自然风情的班得瑞光碟,放进DVD里,鸟鸣花香,流水潺潺,自然的音乐响起,清新,纯厚。一般喝茶时,我喜欢播放国乐响宴,或某一种丝竹轻音。然后煮水点香,我从香筒抽出一枝极细的原木线沉香,插在梅花圆木香插上,烟缕极轻极柔,若有若无,隐现袅娜着。我和爱人相对而坐在罗汉床上,中间是擦漆已磨得暗亮的矮桌,帮骂已从密封小袋倒在茶荷,一片一片,白里泛黄,阵阵香气袭来,除了早已熟悉的梅瑰味,似乎又多了一些其它果香,一股一股涌出,有时还能分辩出是柠檬,还是枣香,或者是一种说不上的混合香,一会儿香气似乎淡了许多,依旧是熟悉的枚瑰香。随手取了把无名的紫砂壶,大概出自徒弟之手,虽幼稚些,但更朴拙。又取了风格相近的柴烧鼓形茶漏,玻璃分茶杯,紫砂仿真花生茶宠,摆在用了多年的鸡翅木茶船上。水开了第二遍,是标准的鱼眼,略待片刻,就开始冲泡,水入壶,冲起一股看得见如烟的花果香,在壶上盈溢着,比之干闻似乎更具质感,那香气是温润的,如雨霁后阳光映照下散发出的花气。按理是洗茶的第一泡,但看着已有粘稠度琥珀光亮的茶汤,实在舍不得倒掉,就分喝了。第二杯的汤色更纯正,茶香更馥郁,观赏着,心中由衷地感叹,太美了,美到不忍喝下去。我想到高翔的话,再好再美,也不就是一杯茶嘛,那种淡泊淡然,似乎更接近茶道。于是,放到唇边,一小口一小口地呷。渐渐地分出了香味,一杯一层一味,甘甜从舌间滑过,溢满唇齿,喉底生津泉涌,仿佛含了块冰糖,甘润绵绵不绝,香气清新悠长,一种有感的愉悦,从心底攸然升起,渗透每一个毛孔。

这时,我想到了《易经》中的“咸”卦,上兑下艮,像少男追求少女,又像练气功,阴阳二气游走交感,从足指到腿,到面颊口舌,乃至全身,热烈而缠绵,舒爽极了。喝帮骂,真有这种“咸”的韵味。妻说,这茶配这官窑斗笠杯,最是相得益彰,像吻红唇一样感觉美妙。

直至水尽壶干,意犹未尽,我和妻相视而笑,不约而同将鼻子奏近茶壶,嗅着茶壶里舒展的茶叶散出的余香,多年的陈茶,泡了不知多少泡,香气虽淡,却依旧存藏未尽,一阵一阵弥散着,叶子还是那么绿,像采摘下稍稍嗮青后一般,似乎还残留着阳光的味道。从叶片看,很明显是明前春尖茶。

一下午,乃至晚上睡下后,帮骂的甘甜,还留在齿间,喉笼里还像含着一块未呡尽的冰糖,纯手工的老冰糖。

爱人说,剩下的一泡留着吧,等那天孩子闲下来,再共同分享吧。

我上网百度后知道,帮骂是双江自治县勐库镇的一个自然村,地处高寒山区,偏僻宁静,山民世代以茶为生,唱茶歌,念茶经,采古树茶,极其纯朴。联想到那独特的茶香,我忽儿感慨,我是个颇具平常心的人,却也挡不住帮骂的诱惑。我想,有一天若去云南寻茶,就到帮骂这样默默无闻的小村庄去寻,说不上还真能寻到一块虽无名却极稀罕的好茶呢。

也许,这是最后一次喝如此好的帮骂,再寻,也寻不到,所谓可遇而不可求。多少年过去,也许品饮的过程早以忘记,但那味道,我想我不会忘,永远难忘。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杂志;作者:静子(山西大同),系山西省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乡村拾遗》《镶嵌在记忆深处》】

找到约80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