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毛尖茶如何泡

找到约279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毛尖茶怎么泡?9步教你轻松泡出好茶

买到好茶不一定能喝出好茶的味道,冲泡毛尖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无论是水质还是水温掌控都是靠时间经验的积累,下面来介绍下毛尖该怎么泡才能品出好味道!

发现很多人对毛尖仅仅停留在喝上,虽然喝茶健康,但如果能去细细品味毛尖,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感悟和心性的锻炼,而品好茶的前提就是要把握好毛尖怎么泡的一些细节问题,不同等级和产地的毛尖的泡发也是稍有差别的。



毛尖的泡法准备工作




水质



毛尖茶是很挑剔水质的,不同地方的水冲泡后的口感差别很大,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很多朋友说在当地喝茶口感非常好,怎么买回去泡出的味道就不同了,关键就是水质,一方水土一方茶味,在冲泡毛尖中当地水自然是最好的,但外地朋友也不必担忧,在外地可以用纯净水来泡,这样味道口感就非常不错,千万不要用外地的自来水,那是最影响茶味的。



水温


在水温这个问题上很多人都认为绿茶85度左右的水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毛尖比较特殊,因为要求芽多而嫩,因此水温不要太高,越是等级高的毛尖水温要求就尽量低一些,比如芽头超过百分之80比例的应该用70-75度水来冲泡,这样不容易烫坏嫩的茶芽,口感会更好,同时也可以冲泡1-2道。



投茶量


每杯茶放多少干茶不是固定的,但应该遵循好茶多放,次茶少放的原则,就是等级高的芽多的茶应该多放些干茶,这样茶香味浓厚一些,要放少了味道就太淡了,而芽少叶多的次点的毛尖就要少放点干茶,因为放多了会很苦难入口,这个标准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来自己调节,感觉味淡了下次冲泡多放点茶叶,感觉味太重就少放点,灵活掌握。



毛尖怎么泡步骤

01


清洗干净的玻璃杯数个,不要有任何的异味,毛尖干茶些许,适当温度的开水。


02


汤杯:在泡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下茶杯,既可除去杯内万一有的异味;又可帮助更好的让茶叶挥发茶香。就是倒些开水入杯,然后来回轻晃茶杯,慢慢提高茶杯的温度,这样可以预防等会泡毛尖水多过热而导致玻璃杯破裂。


03


评干茶:取出少量干茶,观赏茶外观和闻茶香,加工好的毛尖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白毫显露,有峰苗,色泽隐绿,油润光滑、放在鼻旁能清晰感受到毛尖茶的浓浓清香味。


04


投茶:可以参考好茶多放,次茶少放的原则,按自己口味来调整,正常情况下大约茶和水的比例为1:4左右然后微调。


05


洗茶:毛尖泡法为风俗习惯使然,就是先加少量水大约是干茶的一倍到两倍,来回轻晃,让干茶与茶水接触10秒左右,目的是去掉可能加工不好容易悬浮在茶汤上面的大叶片或其他杂物,也是卫生待客的礼貌。


06


注水:把玻璃杯放到桌子上,水壶从上向茶杯倾斜,缓缓注入适当的水入杯,可见在水冲击下,茶叶在玻璃杯中上下翻滚,这样更容易让每一片茶叶充分与水接触,而后干茶在水的浸泡下慢慢舒展,形成肥壮的叶底。


07


赏茶:待茶叶吸水下沉慢慢展开(侵泡时间3-5分钟),这个时候可以拿起茶杯来观赏和品论茶形,先观其色,闻其香,茶汤应该是淡淡绿黄色为优质,茶芽整齐饱满,两头小中间鼓,这可是采茶女一颗颗完全手工从茶树采摘而来。


08


品饮:观赏后一定心情大好,非常想喝,别急,首先端起玻璃杯,然后用嘴轻轻吹下茶汤,嘬一小口放在舌尖,享受茶味对味觉的滋润,缓缓如后,回甘绵长,两颊生津。


09


后品:第一道喝一半续水,来回多品几次,感受茶汤热气带来的茶香,毛尖内质的香气高鲜,滋味鲜醇,再看汤色绿黄,叶底嫩绿匀整。

到此关于毛尖的泡法全部给大家讲解完毕,其实怎么泡毛尖并不复杂,只是需要几个点,再买到正宗的毛尖就成了,至于每个人习惯不同,以上如何泡毛尖的步骤不需要完全一致,品毛尖是享受,喝茶应该轻松,别越喝越累就不好了。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茶之真味之信阳毛尖

喝过信阳毛尖,方知茶之真味。

十年前,在信阳经商的二叔给我邮寄来一盒信阳毛尖,起初,我并未在意,心想信阳毛尖也只不过是一般茶叶而已,不足为奇。记得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午后,难得有一段闲暇时光,看书乏了,立窗远眺,忽然想到那盒信阳毛尖。二叔说,信阳毛尖好喝,让我试试。可我竟把这事给忘了。烧了一壶沸水,打开茶叶盒,一股淡雅茶香钻进我的鼻孔,神经立马兴奋了起来。抓一小撮茶叶放入杯中,冲入沸水,见茶叶在水中舒展,上下浮尘,放在笔下闻闻,妙不可言,呷一口,神清气爽,口留余香。从那刻起,我爱上了信阳毛尖。

2008年夏,我去二叔那探亲,才亲身感受到信阳毛尖的魅力。在信阳,大街小巷,酒肆茶楼,喝的都是信阳毛尖,它俨然已经成为信阳人生活的必备,连我这个刚到的外乡人也很快被这种氛围给同化了。

信阳毛尖只能信阳产,这是因为信阳有着无比优越的地理气候与土壤条件,是绿茶生产的理想环境。作为国内最著名的内销绿茶之一,信阳毛尖独具特色,它以原料细嫩、制工精巧、色佳形美、香高味长而闻名于世。细观信阳毛尖,它外形细直圆光而多毫;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底嫩绿,意境悠远。从第一次接触信阳毛尖,到现在,七年时间了,柔嫩细腻的信阳毛尖一直是我心中的最爱,我把它视为绿茶中的极品,我也从一个不爱茶的人蜕变成一个资深茶客,每每观信阳毛尖条形娟秀挺直,品其口感清香溢人,令我清心明目,提神爽气,爱不释口。

信阳毛尖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就把义阳(今信阳)茶列为当时的名茶,义阳所指就是信阳。宋代大文豪苏轼的“淮南茶信阳第一”评价更是奠定了信阳毛尖的千古知名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信阳毛尖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授予世界茶叶金质奖章,1958年,信阳毛尖在全国评茶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当然,这些不是虚名,更是实至名归。

如今,茶园几乎遍及信阳全境,信阳茶区也成为全国产茶区之一,素有“五山”、“二谭”之说。茶叶已成为信阳山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更是富民强市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春茶采摘时节,我曾随二叔深入到茶乡,清晨,只见家家炊烟早起,呼朋唤友到茶园,红衣绿女提篮携筐欢笑采茶,雾气缭绕,恍如仙女下凡。每家的男人们则将自家炒制好的茶叶送向市场,外地客商云涌而至,各自挑选着心仪的茶叶。在清明至谷雨前后十多天,在信阳的山乡里上演一幕幕繁忙而幸福的茶农收获图。这个时候到信阳去,人们见面的第一句就是问“新茶味道如何”,好似西方人见面讨论天气一样,那么随意,那么见真情。

今天,信阳毛尖已经成为信阳的一张名片,游走在信阳的土地上,会让人产生这样的感慨:一座城市精心哺育着片片茶叶,一片片茶叶历经岁月的砥砺打磨,氤氲飘逸,在宜人口喉的温度里,还夹带着历史的深度与文化的厚度。慢饮信阳毛尖,茶汽里水秀山青,方寸间勘破悲欢,这是一程对人生的感悟,更好似与一知己对膝而语,不知窗外雨打芭蕉,忘却晨阳破晓。

对我来说,读书须臾离不开茶,安寂的春夜,灯下观书,案上总要放一壶信阳毛尖茶。我以为,读书与品茶有相通之处。读美文,文字之中透过诗的气息,茶的韵味,通篇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美妙旋律,字里行间体现出作者那深刻的思索,一词一句都充满着摇曳的动态。读在心里就好像把一片茶叶含在口里一样,芬芳和馨香在心底回荡。我喜欢读书,就像喝信阳毛尖一样,喜欢那清新飘逸的文风,喜欢那淡淡的情绪,总是能让人的心变得明澈而又宁静,向往着这种宁静的感觉。如诸葛孔明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比致远”,做一个安静的人,平平静静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守着一壶信阳毛尖仿佛守住心的角落,喝茶是渴望心的宁静,物的格致。所以房子再小,也因有一壶信阳毛尖的角落,心再忙也要挤出空间给自己。心的角落不宜时常开启,信阳毛尖的角落不宜久久陈封,泡一壶,饮一杯,暖暖自己的心,闭上眼体会一下心里的韵与味。在饭食上我的要求不高,但是信阳毛尖是每天必不能少的,算是我小小的奢侈吧。

喝信阳毛尖,刚入口时,会有一点苦,可是,过一会儿,就会感到满嗓子眼都是香味,让人忍不住端起杯来再去细细品味。幸福、享受的感觉一下子弥漫全身,人生得此君足矣!

茶之真味在信阳毛尖里。

【摘自2018年第4期《吃茶去》杂志;作者:祝宝玉(安徽颍上)】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俗人说茶

(《吃茶去》杂志)说起茶,中国人最不陌生了。因为茶的发源地就在中国,唐代陆羽《茶经》云:“茶者,发乎神农氏,起于鲁周公”。在中国,从古至今,不管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不管是雅士还是俗人,几乎都有喝茶的经历。

我是一介俗人,也喜欢喝点茶,但日常生活中却并未养成长期喝茶的习惯,对于喝茶也从不讲究,对于茶文化的研究也不多。但对于茶,我却有自己的话要说。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中国茶的品种很多,喜欢喝茶的也人很多,但是各茶入各眼,每个人对茶的品种和喜好程度也不同,对茶的感受也就各异了。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于茶的典籍、文献及著述也是汗牛充栋,无以计数。

与粮食一样,茶来自于一种植物,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天地之间的精华。但茶与粮食却有大不同。粮食供人一日的三餐,可以裹腹,可以延续生命。茶对于人来说,似乎可有可无,不喝茶人照样能活下去,但光喝茶不吃粮食那是万万不行的。话虽如此,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茶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东西。吃了粮食,人的肚子不饿,心里不慌,但总觉得缺点什么。有了茶,人的生活才多了一分悠闲和优雅;喝了茶,人体也多了一些健康。宋代吴自牧《梦粱录·鲞铺》中说:“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元代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写道:“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在中国,不管家穷家富,家家都有人在喝茶,而且都以茶来招待客人。你不管去谁家里,坐下来之后,主人就先给你沏上一杯茶喝上,然后才开始说事。这是中国的人情风俗,几千年来皆是如此。有些人,不但在自家里喝茶,在别人家里喝茶,而且会邀上朋友专门去茶楼里喝茶,甚至还把茶叶作为礼品送人。由此可见,喝茶对于中国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日常的生活习惯。

喝什么茶叶?用什么泡茶?用什么盛茶?如何煮茶?如何沏茶?如何喝茶?这些在中国讲究甚多,人们称之为“茶道”。茶道起源于中国,但被日本人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的古人喝茶是特别讲究的,但到了当代,除了一些所谓的名流、雅士之外,一般人似乎对喝茶并不怎么讲究了。富人、名士有他们的喝法,穷人、俗客有他们的喝法。富人、名士喜欢喝的是名贵的茶;穷人、俗客就喝普通的茶。富人、名士用山泉水泡茶,穷人、俗客就用井水、自来水泡茶。富人、名士用名贵的玉器、瓷器杯子喝茶;穷人、俗客用粗瓷碗、玻璃杯、搪瓷缸甚至一次性纸杯喝茶。富人、名士慢条斯理地一小口、一小口地呷;穷人、俗客就大口大口地饮。不管怎么喝,大家喝到嘴里的都是茶,其它无关紧要。

“杯中乾坤大,茶里日月长。”茶看似一个很简单的物什,但内涵却是很深远的。喝茶的人很多,但大家对于茶的品味、感受、理解、认识却是大不一样的。有些人喝茶,喝的是品位、情趣、意境、文化或者更多的东西;有些人喝茶喝的只是茶的味道,有些人喝茶喝的是它的保健功效,更多人的可能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解渴的饮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妙玉有一段嬉笑贾宝玉喝茶的言论:“一杯是品茶,二杯就成了解渴的蠢猪了,三杯可就是饮牛、饮骡子了”。我认为,妙玉的调侃之语虽然不无道理,但不能就说怎么喝茶就高雅,怎么喝茶就低俗或者愚蠢。因为,茶本来就是一种解渴的东西,所谓的其它东西是后人附加上去的,并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在我这三十多年的生活中,也有过一些喝茶的经历和感受。

我的家乡在关中的西府。我们那里从不产茶,但是乡民却一直有着喝茶的习惯。不管男女老少都能喝茶,但以老汉居多。记得我小时候,我们那里的老汉喝的最多的是那种形状类似小窝窝头的圆坨坨茶,对于品牌和品种似乎没什么讲究。老汉们常把圆坨坨茶掰上一小块放在搪瓷缸里,然后倒上开水,放在火炉上熬,等水沸腾之后,茶液颜色变成黑青色之后才算是熬好了。然后,他们把熬好的茶水倒在另外一个搪瓷缸里喝,喝完了再继续熬。谁家要过红白喜事时,大门口席棚下的礼桌旁总有人专门在熬茶,供那些前来看秦腔戏的老汉们喝。我小时候曾经几次喝过那种熬过的茶,口味酽浓苦涩,简直难以下咽,但是过一会之后嘴里会泛出一丝丝甜味儿。常喝熬茶的老人,大都牙齿黑黄,样子很是难看。我当时想不通,熬茶这么难喝,为什么老汉们还这么爱喝?有些老汉就告诉我:熬的茶喝着劲大,提神解乏。后来,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我想这是庄稼人的苦中作乐,他们习惯了苦,能从苦中品出甜来吧。

我父亲是一个爱喝茶的人,不过他一般喝的是泡茶,泡的大多是茉莉花茶。泡茶的味道有一丝淡淡的清香和甜味。我上小学到初中的那几年,几乎每天跟着父亲喝茶。刚开始,父亲不让我喝,说是碎娃喝茶不好,喝多了晚上会睡不着觉。父亲喝茶的时候,我会给茶杯盖里倒一点抿上几口,慢慢也就养成了喝茶的习惯。父亲的茶基本上都是我给泡的,父亲见我勤快,也喜欢喝茶,慢慢也就不再说我了。后来,我给他泡茶的时候,也会顺便给自己也泡上一杯。父亲就常说我小小年纪竟成了一个“水烟客”(西府方言,意思是说能爱喝茶抽烟)。实际上,那时我只爱喝茶,不会抽烟,更不敢在大人面前抽烟。直到我上了高中之后,开始长期在学校寄宿,慢慢地和父亲相处得少了,也就再很少喝茶了。

参加工作后,我一个人很少有闲情逸致去喝茶、品茶,也几乎没有买过茶叶。七八年前,曾有人送过我一套茶具,我就打开看过一次,然后放在房子的角落里再没动过,红木外盒上已然落满了一层灰尘。有几次喝茶,是和同事、朋友去的茶楼,当然喝茶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聊天说事,图得是一个环境的幽雅清净罢了。尽管在茶楼里我喝过不少名茶,什么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云南普洱等等,但是说实话,对于我这样一个俗人来说,好像喝什么茶都似乎没有多大区别。关于茶的品种、分类、口味及制作工艺等,我也一直没有好好研究过,也很少和别人去谈茶。在我看来,只要是茶,都是好的,不在于喝什么茶,也不在于怎么喝。去茶楼喝茶,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应酬,算是附庸风雅吧。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09年的初春去长安县一个朋友家里喝茶。去朋友家喝茶之前的半个月,有一次我与一个同事喝冰啤喝出了点胃病,吃了几大把的胃药都未见效。到朋友家里后,人家给我倒了一杯绿茶,我们边喝边聊。可是,不知怎么回事,茶喝得越多,我的胃部就越是胀痛。我终于坐不住了,就问朋友家里有没有胃药。他说没有,又问我怎么回事。我就说明了原由。他笑了笑说,不着急,我给你换一壶红茶喝喝看。我忍着胃痛说,再喝茶我估计就该躺医院了。他说,看来你不懂茶啊,红茶有养胃之功效呢,你先喝一杯再说。没一会功夫,一壶红茶就泡好了。他先给我倒了一小杯。我迫不及待呷了几口,很快就把一杯红茶喝完了,然后又连续喝了好几杯。几杯红茶下肚之后,胃痛果然很快就减轻了许多,半个小时后,我感觉自己跟正常人几乎没什么两样了。我们又继续坐在客厅里高谈阔论起来。临走时,我对朋友表示感谢。他说:“你以后要好好研究一下茶,也要多喝茶呢,这是个好东西。但是你现在有胃病,尽量别喝绿茶,多喝点红茶,红茶养胃呢……”他正说着,就把自己的一罐红茶给我分装了半罐。我不好意思要,他硬塞在了我的背包里。回家之后,我坚持喝了一周多时间的红茶,胃就不再胀痛了,比吃药还管用。后来我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好友如茶》,对此事进行了记录。从那以后,我对茶有了新的认识,也开始慢慢关注起茶的文化来了。

茶确实是一个好东西。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的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它饮料所无可替代的。适量饮茶,对人的身体有很大的益处,但也应注意喝茶的量和浓度。胃寒的人,不宜过多饮茶,特别是绿茶,过量会引起肠胃不适;神经衰弱者和患失眠症的人,睡眠以前不宜饮茶,更不能饮浓茶,否则会加重失眠症;服药的人不应该用茶水送服,以免降低药效;正在哺乳的妇女也要少饮茶,因为茶对乳汁有收敛作用。

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在中国,从古到今一直有人在喝,不但中国人喝,而且从我国西汉时就随着瓷器、丝绸出口到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等国家。因此说,茶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

我这个西府俗人,以前有饮酒、抽烟的恶习,唯独对喝茶一直没有养成习惯。步入而立之年后,我发现饮酒、抽烟对身体的伤害越来越大,现在正想方设法逐渐戒除这些恶习。但人总得有些物质上的嗜好吧,不然生活过得也太寡淡了。于是,我就想到了喝茶。喝茶不仅能解渴生津、养生保健,还能陶冶性情,何乐而不为呢?

好了,不说了,我那里还有一罐“陕青”放了都一年多了,还没怎么动过呢,我现在就去泡一杯吧。

(摘自2013年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刘省平)

找到约271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8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