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落水洞易武之落水洞

找到约248条结果 (用时 0.025 秒)

岁月知味三款易武茶,带你穿越回到复兴高光时代

  5月26日,在芳村最美茶空间茶享汇,岁月知味和茶业复兴举办了第212期沙龙。本场沙龙主题是“易武的复兴时代”,由3款易武茶串联起来,我们渴望通过茶,去感知先行者的探索之路,展开易武茶的恢弘篇章。

  第一款茶:96真淳雅

  96真淳雅,是1949年后第一批用易武传统方法,用古树茶做的普洱茶。作为号级普洱茶之后,真淳雅是一个里程碑,开启了易武和普洱茶的新篇章。我们的茶会,也以96真淳雅开启……

  安然:今天沙龙的主题是“易武的复兴时代”。这几年我们常听到传统文化复兴、民族复兴,在整个文化领域都掀起了“复兴浪潮”。茶业复兴和岁月知味也因“复兴”而结缘,茶业复兴一直致力于恢复茶的日常,而岁月知味也在今年推出推出年度主题产品:“致敬易武”复兴之光。而我们今天提到的复兴时代,指的是1994-2004年这十年。我想请吴丹先生为我们解解题:为什么要复兴易武,复兴易武,复兴的到底是什么?

  吴丹:讲易武茶的复兴时代之前,我觉得有必要理理易武茶的历史。大家今天在芳村喝茶,芳村已有超过3万家茶店,可以说普洱茶现在是极其兴盛。但在90年代,普洱茶还没进入到市场开放阶段,普洱茶还处于计划经济尾声下按大厂思路制茶,山头茶、越陈越香等概念还没有出现,传统普洱茶制法是什么样也逐渐被人遗忘。

  1994年以吕礼臻为代表的一群台湾茶人从消费市场走回产区,才逐渐把古法寻回。以前我们只能喝到勐海茶厂7542,下关茶厂8663,我们的选择很少。但从96真淳雅开始,人们才逐渐知道古树茶、山头茶是这个味道,原来古树茶陈化后的产品更好喝,内质更醇厚。到了1999年,勐海茶厂这样的主流厂家有意识地接受市场需求,人们发现大厂也第一次出现带有山头名的产品,它的名字就是易武正山野生茶。后来大量山头茶出现,普洱茶在这一轮复兴推动下才得以走向繁荣。所以这是意义非凡的十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十年。

  我简单的回顾了以下这十年复兴的价值,因为只有它有价值,才值得去致敬。吕礼臻先生说,易武是茶人的共识。

  在中国,绿茶是主流,而在绿茶中没有可以胜过西湖龙井的茶。讲生态,有许多比浙江生态更好的产区;讲工艺,今天我们的工艺日臻成熟,差距也很小,那为什么西湖龙井依然牢牢占据绿茶最具代表产品,虽然喝茶讲一山一味,但从这个角度而言又绝不仅仅如此。

  那为什么易武茶能成为茶人的共识?难道只因为我们喝的老茶来自易武吗?我想这只是其中原因之一。每个人的审美各异,但有得天独厚的环境,有人文、历史、工艺价值,这几个集于一身时才会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而现在,只有易武才符合这几项。什么样的能代表普洱茶,一定不是单一的风味,一定是由多元化的风味组成的。

  一个行业想要走到正确的道路上,需要由其头部力量决定,这个行业最好的一面属于易武。我们把易武茶带回其应有的地位,是对行业根的尊重。我觉得大家也可以小小地琢磨下:易武茶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才是正确的?

  安然:吴总这句话让我想起一句行业内关于易武的地位的总结:班章为王,易武为后。郑总是怎么看待易武茶的地位的呢?

  郑少烘:我其实比较反感这句话,班章是外向浓强的,易武是内敛的,力量是缓慢释放出来的。两者是表达方式的不同,但我依然认为易武是最好的茶,要从历史和风味特征来看。

  易武茶从清朝开始成为贡茶,因为人们偏好香甜、苦涩度低的茶,于是从那时起易武茶的滋味就受到了汉文化的驯化。以麻黑、曼撒为代表的茶区驯化程度更深,往同庆河方向走茶的滋味野性就会强一些。我研究易武茶15年,存了很多茶,发现易武茶的稳健锐气在后期才会呈现出来。如果仅凭短时间对口腔的刺激来评王评后,我认为是要修正的。

  我们对普洱茶的系统认知还处于初始阶段。普洱茶中有些物质在后期才会呈现出来,而这些是可以改变大家认知系统的。岁月知味提出致敬易武,复兴易武,就是因为我们认为,易武有最高势能,最优秀产区。

  安然:岁月知味为了系统提升大家认知易武的水平,把易武划分为了三个香带,这背后划分的逻辑是什么?三个香型带风土是否不同?

  郑少烘:易武具有整体风格,但各个小产区之间风格又不完全一致,以前论及易武,虽然是同样的词,但指的却不同。大家心目中的易武都不同,易武的外延应该延伸到什么地方为止?有了香型带的划分,我们讨论话题才有共性。

  蜜香带,是以麻黑中心点,辐射落水洞、荒田和曼秀等周边区,这个区域特点是糖苷类物质含量最高,可被转化物质最丰富,转化能力最强,但蜜香带茶容易有苦底。在这样共同的话语体系下我们去讨论易武茶才可以更加清晰。而以弯弓、一扇磨、高山为代表的花香带,前期香气显,多种香气混合,是其他产区所没有的。同庆河、刮风寨为中心的是原野香带,这个地方的茶只有浓强饱满才是好茶。

  以前人们说易武只有香扬水柔,而蜜香带和原野香带是我走访了9年才系统总结出来的,提出这个观点后现在也都受到了很广泛的认同。在这其中最神奇的是茶王树,茶王树是真正具备了花香、蜜香、原野香几种特质的区域,所以茶王树其实是易武口感协调度最高的区域,在同类里面,茶王树是我心目中易武茶的王者。

  香型带提出最大的好处是,我们在认知易武时会更加清晰,对于判断易武茶也很有用。

  第二款茶:复兴之光

  复兴之光是今年勐腊国际贡茶文化节的指定纪念茶。复兴之光的出现,并不是单纯的纪念,而是再一次强调1994——2004这个易武茶复兴年代的重要意义,向对易武的发展做过重大贡献的先行者们致敬,唤起行业对历史的尊重。

  安然:在普洱茶的复兴中,前有前辈们的努力,接着有岁月知味这样的企业在做推动,在文化领域,也有许多人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前段时间茶业复兴刚去了易武斗茶大会(勐腊贡茶文化节),发现当地的少数民族都盛装打扮参加,也有许多国外的面孔,斗茶大会俨然变成了一项茶界盛事,也成为了易武向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周重林老师作为普洱茶文化的研究学者,是怎么看待易武的复兴呢?

  周重林:易武斗茶大会期间大约会有5-8万人参加,大量的人涌入易武,可谓一床难求,比一般过年还要热闹,我连续参加了十年,是易武让我爱上普洱茶,易武把我留在了茶界。易武足够匹配所有对他的溢美之词。

  易武是唯一能支撑从历史到现实的地方。清朝改土归流,鄂尔泰攻打古六山,为的就是一杯茶。他们怎么知道易武茶好?过去易武叫利润城,单从名字就知道此地商贸发达;宋代有条道路叫广西买马道,当时每年广西从大理国等地买马买菜,而这其中茶也流通起来。从《清朝贡茶研究》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改土归流当年,就有茶送到皇宫中,而皇帝皇后每天要饮4两茶。

  因为战乱等历史原因,易武衰落,所以我们现在才要重提复兴。到了1994年这个历史节点,我们只闻易武茶其名,不知其味。就像每个人都有回不去的故乡,建筑、口音会发生变化,但滋味是不变的。以前我们想复兴一个产业,现在我们想复兴的是一种滋味,一种文化。滋味作用于人,令人念念不忘,念兹在兹。

  今天很有趣,我们先喝了前辈经典之作,接下来又喝后人之作,在这样的时光交替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回忆和传承。普洱茶现在成了各类茶学习的东西,可以层出不穷地贡献风味和知识点。把资源向知识转型,从产品到滋味转型,这也是我们茶会的目的。

  吴丹:易武的常驻人口只有1万5千人,而斗茶会期间要接待5-8万人,这样对比起来可能更直观。前几天在重庆我们办茶会也正好喝到复兴之光,复兴之光不仅是今年的主题产品,也是一个纪念产品,但如果纪念茶只是专制礼盒和棉纸就太无趣了。我们希望通过这款茶让大家更好体悟到那个复兴的时代,感受先行者的不易。它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产品,但它能在你的味觉记忆中留下那个时代的印记。

  第三款茶:06易武古韵

  作为一款自2005年延续生产至今的产品,易武古韵不仅仅是一个商业行为的延展,更是一种对易武茶辉煌历史的礼赞,以及对易武古树茶价值的探索与解读。伴着这款中期茶的醇净陈香,我们也开始探讨,易武的IP塑造,易武的未来。

  周重林:易武受众面很广,要打造易武大IP,一是要加强文化输出,例如完成风味地图,降低公众的认知成本。如果我们不能完成资源向知识的转型,谈茶山永远是移不动的山川河流,知识在消费端很难得到体现。转变成知识后,可以成为书、产品、声音、茶会,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这是我未来很看好的一点。围绕着易武,未来或许不仅仅是一片叶子,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杨健:说到岁月知味,一是想到易武,二就想到郑总的才华和文章。郑总也可以成为一个易武的IP。我想问郑总,很多人对易武的概念还停留在七村八寨,岁月知味在传承什么,创新什么?创新的东西是否会成为饮茶之外新的习惯?

  郑少烘: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在想的问题。易武是普洱茶品类中最古老的产区,现在存世的古董茶也基本都是易武产区的。我们传承的应该就是易武的后期转化能力。1994年是个很神奇的节点,一切都衔接得刚刚好,许多师傅小时候学制茶,老了正好教别人制茶。这几年我想根据古法研究红汤茶,要把被前人所认可的东西传承下去。

  三个香味带的划分是我们的一个创新;另一个是易武茶的五个转化周期:鲜香期、淡薄(尴尬)期、回味期、稳定期、饱满期,整个周期大概是15年。与易武茶越陈越香、越陈越厚的说法,几乎完全吻合,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结果。现在我们也开始做易武熟茶、白茶,口感特征都很好。我常讲,不要喊口号,要用产品和结果说话。

  吴丹:普洱茶不谈时间不以成茶。这款易武古韵是岁月知味的开元之章,也建立了易武古树茶的口感标准。

  茶友:我是茶行业从业者,打造易武大IP的确是一个大话题,但的确是需要从业者共同去做好产品。

  茶友:我觉得这款06古韵是今天的number one,喝完很舒服饱满。岁月知味专注做易武,一定会像易武茶一样厚积薄发,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郑少烘:96真淳雅和06易武古韵正好相差十年。认识一个产区不要挑最好的,而是要挑最具代表性的。我推崇99易昌也是因为它有代表性,量大。易武古韵制作对于季节把控很严,不用夏茶,只用古树春茶,是认知易武古树茶的一个代表。我有个小小的期待:这款茶将成为一个划时代的经典

号级普洱茶传承者--易武庆丰号

“号级茶”又叫“古董茶”,其时间年限为晚清至解放初期(50年代中后期),这种普洱茶是由私人商号出产的。在当时均用“号”来命名茶庄,所以出产的茶几乎都称之为“号级茶”。号级茶以圆茶为主,使用石磨压制,通常357克为一饼,一桶有七饼,茶的包装是竹罄,在竹罄顶面标注着制茶商号。那时的茶饼和现在的茶饼不一样,那时的茶饼为“裸饼”没有任何包装,有内飞但是没有内票。

在“道光”至“民国初期”,易武茶的发展特别旺盛,茶号、茶庄可谓是遍布各地;而当时在易武开办的茶庄商号也非常之多,主要的知名易武茶号有乾利贞、宋聘、杨聘、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庆丰号等。这些商号的兴起,也为号级茶奠定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同时也见证了易武茶山的兴盛与没落。

追溯普洱茶的品饮历史,惟易武茶区历经漫瀚时光的淬炼,难能保留下来一脉清晰而历历可溯的品饮记忆,正是在这一点上,寻源易武,亦可谓“温故而知新”。老街、老房,老事、老物、老茶、老字号,古六大茶山博物馆,老字号遗迹,滇西南茶马古道的起点,跨越时间的维度与普洱茶的历史对话。在老茶客眼中,以优美甜柔著称的易武茶,一旦经过后期陈化,不仅其转化速度快于许多其他的优异茶品,而且,还独具广阔迷人的变化区间。

易武庆丰号始创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是易武正山传统品牌,是名副其实的普洱茶号级茶(清朝末年至1950年前的品牌,我们称之为号级茶),易武庆丰号遵循“以德制茶、表里如一”的理念,在复杂多变的今天任然坚持古法制茶,传承清朝贡茶老字号的文化精髓,发扬其表里如一的制茶精神,遵循普洱精品制作工艺,潜心打造品质优秀,脉络清晰,永世留香的易武普洱茶。

易武庆丰号圆茶  

为了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易武庆丰老茶号精神,不断维护百年老字号品牌,给易武庆丰号品茗者提供优质的茶品,为了更好传承好号级普洱茶品牌,我们将不遗余力全身心投入到老字号建设和发展中,特做如下安排:

一、坚守祖传秘方并积极学习其他字号(如同庆号、车顺号、同兴号、陈昌号、陈云号、安乐号、岁月知味、福元昌)的优良配方,坚持传统石磨压制,坚持内外一致、坚持古法风干,立足于易武古法选料正山以还原贡茶本味、普天同享为己任以实现饮人入聖的至真境界为目标精耕细作普洱茶小产区品牌。

易武落水洞

二、苛刻甄选云南普洱茶晒青原料,坚持建初制所掌控好第一手原料,以古六大茶山为核心,积极推进普洱茶生产工 艺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在不断的生产中积累经验,为转化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依据,认真改良和研发每款产品,让 爱茶人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让易武爱茶人士多一个选茶的好去处。

三、传承工匠精神,以德制茶、表里如一的精神。工匠精神的提出绝非偶然。我们仅仅坚持传统并不够。同时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适应能力,是“百年老店”战胜危机的转航舵手。许多店铺在发展历程中都曾经濒临倒闭,可每一次无心插柳的创新都让它们成功上岸。这是历史的偶然,也是生存法则的必然。做好工匠精神的传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它不仅是一份心手相传的情感寄托,更是一家走过百年风雨的老店执著的精神信仰。

图片描述  

落水洞,生态古茶第一村

落水洞,生态古茶第一村
落水洞,低调中的王者
2013年易武斗茶会上,落水洞茶品质量优越,手艺技高一筹,取得比赛冠军。
2015年易武斗茶会,落水洞再次夺得原料冠军。
2018年易武斗茶会上,落水洞以每公斤20万元价格,一举摘得茶王桂冠!

短短几年斗茶会,3次夺冠,落水洞成名速度之快简直无可匹敌,一夕之间就进入了茶友视野。

落水洞古树茶以其香气高扬、香入水、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等特色著称,是公认的易武茶高品质的代表。

落水洞古树茶的弥足珍贵令人着迷在于它的神秘含蓄,它历尽沧桑,却不以沧桑示人。它经历苦涩磨难,却不以苦涩示人间。

-落水洞简介-

落水洞位于易武乡东北边,落水洞村隶属于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非贫困村。距离麻黑村委会4公里,国土面积2.79平方公里,海拔128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950毫米,适宜种植茶叶、玉米等农作物,该村主要经济作物为茶叶。有耕地777亩,其中人均耕地6.47亩。

全村33户人家,约有人口120人,90%的村民,祖籍源自石屏,以前彝族比较多,现在主要为汉族。落水洞的地理位置在北纬22’-22’15”之间,与麻黑村相连。常年云雾缭绕,温热多雨,土层深厚,地皮肥沃,而且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古树参天,气候铸就茶树品质,适宜茶树生长。
落水洞距易武镇很近,从易武驱车出发,经过荒田村、曼秀和三丘田,半小时车程便来到了落水洞。落水洞的古树茶比较多,一般都是经过矮化的,远看像朵朵绿色的蘑菇散落在坡地间。近几年来,有的茶农开始放养部分古树茶,即不作修剪,任其自由生长,美其名曰“更加生态自然”,故此类茶的售价也比较高。过去,一直是麻黑村的茶价高居首位,这两年落水洞的茶价也赶上来了。

落水洞古茶树分布在寨子背后的森林里,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温热多雨,土壤肥沃,且透气性好 ,植被茂盛,生态环境非常好,随着城市生活的蔓延,这样原始生态的地方越来越受关注,落水洞的茶也逐渐被茶友追捧。

人们说原始森林是天然氧吧,虽在高原,来到古茶园,尽情呼吸吧,你不会缺氧。

-落水洞名字由来-

落水洞原名曼落,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温热多雨,土壤肥沃,植被茂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因为在寨子中心有个很大的山洞(云南喀斯特地貌现象),四季有水、从未干涸,这个山洞传说是七仙女洗澡的地方,且山洞通过地底暗流直接与河流相连,加之当地地势原因,就算是雨量较大的雨季洞内的水也不会满溢出来,水会通过这个洞流向接通的河流,因而得名落水洞。
这一地理特色让该村拥有了另一个在如今普洱茶界声名遐迩的名字。

落水洞村寨周围优质的古树茶园成了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

茶友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古六大茶山的蛮砖也有一个落水洞

-落水洞普洱茶高品质原因-

落水洞茶出名不仅仅只依靠这里的古茶树及生态资源,更源于落水洞人对茶的认真,对管理茶园的讲究,对采摘的规范,对制茶工艺的严谨。

落水洞所产普洱茶,被茶友赞誉为易武茶高品质的代表。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和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落水洞虽然位于高原山区,但其地形比较特殊,村寨四周被高山环绕,形成了一个小型盆地。这样的小型盆地,受四周高山的影响,盆地上空常年云雾缭绕,减弱了阳光直射,为茶树提供了较多的漫射光(漫射光更适合茶树的生长)。并且,落水洞区域降雨充沛,还使得四周高山上养分充足、透气性较佳的腐殖质土壤,随雨水被冲刷到落水洞村,造就了落水洞村深厚而肥沃的土壤层,从而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丰沛的营养。
除了独特而优渥的生态环境,造就高品质落水洞普洱茶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落水洞村民对茶树合理的管理和保护,以及严谨而精湛的制茶工艺。在优渥自然条件和精湛制茶工艺双重因素之下,落水洞普洱茶的品质就相对较高,并且经过适当的存储之后,落水洞普洱茶滋味会更为甘淳,茶气更强劲显著,具有较佳的存储价值。

-落水洞茶特点-

落水洞古树茶的茶汤有一种阴柔之美,干茶条索肥壮,色泽墨绿显毫,闻之清香淡雅;
落水洞普洱茶汤色浅绿青、清透鲜亮,一丝无暇,像当地的阳光一样灿烂,浓郁的蜜香带有花果香并透着野性的芬芳。品茶汤清甘、鲜活、味纯、细甜,幽雅脱俗,气息清新;入口甘甜清冽、轻柔灵动、水细而活。茶水滑过喉腔刹那感觉震撼、相遇恨晚、有马上继续畅饮的冲动,停口后清润返甜、韵正留香,满口生津。柔、甜、滑的特性让人印象深刻,入口难忘。

落水洞古树茶是后香型茶,随着存储的时间越长,汤色变栗黄明亮,滋味越重、香气喝后越持久,苦轻、涩低、生津强、回甘快、生津回甘持久,耐泡等特点。经陈放后的落水洞茶,比新茶有更加厚重的汤感,滋味上也更加协调,层次感更加丰富,岁月终究会洗去浮尘,沉淀纯正的落水洞茶味,愈久弥香。

落水洞与麻黑的轻柔高扬略显低沉;汤质饱满粘稠、汤糯柔雅,刺激性较低,阴柔中透出高雅,细腻柔顺,又极富格调

灵动清越,飘逸潇洒才是落水洞。

-落水洞800年茶王树-

说起落水洞,很多茶友第一反应就是落水洞那棵八百多年的茶王树了

落水洞茶王树生长在易武镇落水洞海拔1400米的山谷内的古茶园边缘,这棵茶王树,树基根部周长1.27米,树高12.6米,树冠直径6米,最低分枝距地面76厘米,最大干围73厘米。

枯死的茶王树(海哥拍摄)

这棵树被易武当地人誉为栽培型“茶树活化石”,是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茶园中的一棵茶树王,在西双版纳州古茶树资源普查时,它被列为全州第6号古茶树。这也是易武地区唯一一棵保存完好的古茶树,每年都吸引了一批批国内外的茶叶专家、学者和茶人前来考察、瞻仰。当地村民非常敬仰这棵茶树王,易武镇每年举办斗茶大会,都要组织村民拜谒这棵茶树王。

这棵茶树王高大,粗壮,在易武一带的古茶园中鹤立鸡群,傲视群雄。易武当地茶农也视其为标杆和偶像,村里甚至在进入茶树王所在古茶园的入口附近,刻了“干年古茶树”的石碑,以作纪念。路边来往行人,无不停车驻足,前往观瞻、留影和祭拜,一时风光无二。

当地人透露:“普洱茶开始火热的这些年,不少茶人、茶商相继造访落水洞。这棵“茶树活化石”,也就成为往来游客、茶人、茶商的必来之地,肆意攀爬古茶树,拍照留影,造成了茶树底部塌陷与土壤的板结。长此以往,茶树自身生理机能急剧下降,大约从2011年开始,这棵茶树王就有衰落迹象。”此后,易武镇政府组织群众在茶树王四周设置了铁丝网护栏,以防止人攀爬,迄今保持着原生态环境。

2017年8月22日,易武镇政府发布了一条这样的公告:“易武落水洞茶树王凋零枯竭,现已确定死亡!

闻此恶耗,未免让众多爱茶之人多了一份伤感。说普洱茶,必须讲易武,说到易武正山的标杆茶,麻黑落水洞是首选。而说起易武的大茶树,一定是落水洞的这棵茶王树了!

它曾经号令一方、威风八面,它曾经万人朝拜、尊贵至极。现如今逃不过自然法则,濒临衰老,走向死亡,今人嘘唏。

落水洞茶园(海哥拍摄)

-落水洞与麻黑-

落水洞与麻黑均是易武蜜香型带的杰出代表,也是公认的易武高品质茶的代表之一。

落水洞和麻黑两地的茶园离得很近,站在落水洞的有的茶地,能清楚地看到麻黑的茶园,落水洞和麻黑风格相似,又各有特色。

落水洞与麻黑就如一对孪生的双胞胎。

找到约235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