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老白茶饼如何保存

找到约218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茶友来信:别人送的老白茶,该如何保存?

1

春节,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

家人团聚,特色小吃,烟花爆竹,穿新衣戴新帽,是我们对春节最深刻的影响。

国人对春节的重视,可谓代代相传。

《红楼梦》中,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府,忙“年事”需用一两个月的光景。

对于清代大家族来说,一年的末尾要收年例,一年的收支要结算,要买年货,做新衣,还要置备年菜,祭祀祖先,也要请客、送礼、拜年。

这一系列繁琐的年事和仪式少说也要一两个月光景。所以,宁国府的贾珍老爷忙着领皇上的恩赏银,收乌进孝家送来的年例,而操办过年期间吃穿用度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掌事的女眷王夫人和凤姐儿身上。


文中写到:“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和凤姐儿治办年事。”直到正月里还“连日被人请去吃年酒,不能胜记。”而贾珍那边,则是开了宗祠,又“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屋,以备悬供遗真影像。”

从细节处描写可看出,春节送茶礼,古已有之。

怎么送,送什么,包含学问。

在如今,若是您纠结于要送什么东西,最保险的做法,当属送茶。

茶,有六大类之分。

送哪一种茶,则是看人下菜碟,白茶、普洱茶、黑茶、红茶,总有一种是对方所喜好的。

作为白茶爱好者,在春节收到老白茶,自然是眉开眼笑,坦然接受。

不过,你知道春节收到老白茶后,该如何“处理”它吗?


2

别人送的老白茶,该怎么存?

若是春节期间收到白茶,我们则需要根据白茶的保存情况进行调整。

送礼,自然是要选择精美的包装,最好是能凸显档次,这样才能彰显身份。

我们能见到的白茶包装,大致能分为三种。

1.木箱包装

2.礼盒包装

3.铝袋包装

若是您收到的白茶,打算留下自己喝,那么收到木箱和礼盒包装时,需要小小地改变一下包装方式,可不能因为细节而埋汰了老白茶。


木箱存白茶,并非最好的选择。

送礼者在选择木箱包装,是无心之举,ta可能也不太知道,木箱并不适合白茶保存,只是觉得这木箱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送得出手。

是以,经过简单包装后,老白茶就被送到茶友的手上。

此时,我们可将木箱中的白茶拿出,重新换个合适的包装。

若是将白茶长期存放在木箱里,很有可能它会用变质来回报你。一是木箱的密封性欠佳,二是木箱的材质未知可能会带有异味,三是木箱存放白茶时间久容易开胶,出现裂痕,从而导致茶叶变质。

最好的方式还是用三层包装法保存,铝袋、塑料袋、纸箱,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同样,装在礼盒里的白茶,我们也要重点照顾。

若是礼盒里的白茶,是用铁罐包装,则需要将铁罐放置在干燥、遮光、阴凉、无异味的地方保存,避免出现异味和变质。

倘若礼盒中的茶饼,少了保护层,直接和包装接触,此时要快快拿出茶饼,换成铝袋、塑料袋保存,或者换一个专门用于装白茶饼的纸袋,避免茶叶出现变质。

如果送茶者直接用铝袋、塑料袋、纸箱装好白茶送给您,那说明ta是个行家,懂茶,真正是爱屋及乌,考虑到白茶保存的实用性,才是关键。

这类包装严实的白茶,原样存放即可。


3

长期存茶or短期存茶,保存方式大同小异

白茶是能长期保存的一种茶类,随着时间的陈化,它的品质还会不断修炼,不断升级,陈化出陈香、药香、枣香等独特的香气,茶叶的口感也会更加成熟,多了醇厚感。

这种特性,使得茶友们都愿意长期收藏它。

根据茶友们的收藏和日常饮用习惯,白茶的保存还被分为两大类,长期存茶与短期喝茶。

长期与短期,两种方式截然不同。

长期存茶,注重茶叶的团队陈化,对存茶环境有着更严苛的要求。

一款要长期存放的白茶,一定要给它优质的陈化环境,在一个舒服的状态下,白茶才能越存越好,越存越有风味。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同类保存白茶的数量要多。如存2018白毫银针,最好不要只存一斤半斤,而是要尽可能多地买茶,这样茶叶所散发出的香气物质基数大,团体作战状态下,更有利于白毫银针的陈化。

要是存的是茶饼,那也别只存放一饼两饼,也要尽可能为白茶提供优质条件。


白茶如人一般,喜欢群居生活,排斥孤单。

为了不辜负手中的白茶,先给它找到志同道合的伴侣吧!

再者,长期存白茶,对存放条件有着严苛的要求。可不能随意将白茶扔在一个潮湿有异味的角落,否则茶叶变质,只在咫尺之间。关于保存白茶的细节,下文细表。

短期存茶,更注重便捷性。

相较于长期存茶而言,短期存在则是为日常冲泡而服务,注重的是便捷性。即冲泡时能随时拿出茶叶,不必翻箱倒柜,花费好大一番气力才能拿出茶叶。

通常用于短期饮用的白茶,多数会用一个体积大小合适的容器存放。

或是密封性好的铁罐,又或者是密封性良好的拉链自封袋,这些都能作为短期存茶的容器。

取放方便,容器密封,在保证喝茶同时还可以防止茶叶变质,是长期存茶的互补方式。

一般春节期间收到的茶礼,比较适合短期饮用。

量少条件下,陈化速度慢,于长期存茶而言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此时喝白茶,自然是要趁早喝完,落肚为安。


4

五要素,仍旧是存茶基本要求

最后,容村姑陈再啰嗦一般存存白茶的基本要求。

条件一:遮光

条件二:密封

条件三:干燥

条件四:阴凉

条件五:无异味

五个要求,不论你那是长期存放还是短期饮茶,都不可动摇。

在科学的研究中发现:自然光线能够促进茶叶中的植物色素、脂类、醇类、部分氨基酸等物质氧化。

而植物色素影响茶汤的色泽,脂类会影响茶叶的味道,醇类物质影响茶叶的香气。


若是存放时白茶长期暴露在光源下,茶叶色泽变化明显,品饮时往往香气涣散,味道会发酸或似焦臭味,这些都是保存时未及时遮光的表现。

水满则溢,存白茶时切忌光线直射,而是要避光保存。

空气中的水分,过量的氧气,以及浓重的异味,同样容易摧毁白茶的品质。

水分过高,会导致茶叶发霉变质。氧气过浓,则会加速氧化,导致茶香、茶味消失。而异味的存在,则严重影响喝茶体会。试想一番,我们在喝白茶时,体会到了肥皂味、化妆品味、油烟味等奇怪的味道,这将多影响喝茶心情。

而高温状态下,同样会加速内在物质分解,最后让茶叶失去香气,失去口感,失去饮用价值。原本是宝,结果成了草,未免太遗憾。

是以,存白茶不可掉以轻心。光线、异味、强氧、水分、高温,通通都要规避,不可纵容它们破坏茶叶品质。


5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不论何时何地,您的白茶是长期保存,还是短期饮用,都记住白茶保存的基本要点:遮光、密封、干燥、阴凉、无异味存放。

做到这五个基本要求,方可让白茶越存越有价值,越存越好。

时至今日,春节的脚步近了。今天这篇关于春节收的白茶该如何保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您用得着,不妨趁早屯着,以免收到茶后手忙脚乱,错过了最好的收纳时间。

造假老白茶层出不穷,7招教你辨雌雄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是每个接触到白茶的人都会接收到的入门口诀。

  陈年白茶优秀的口感、舒适的香气、于身体有利的功效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白茶独特的加工工艺,不炒不揉、低温长时萎凋,造就了白茶有别于绿茶和红茶的儿茶素、茶黄素、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类组成,奠定了其保健功能的物质基础。在抑制老年色素生成、抵御皮肤细胞光老化、美容抗衰老、降脂减肥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

  近年老白茶价格上涨很快,厚利当前,自然少不了鱼目混珠的造假者纷至沓来,一些所谓的“老白茶”令人神伤:用老茶拼新茶压饼,用揉捻、烘干工艺伪造老白汤色口感、虚标老白茶年份、洒水做旧…...老白茶到底是如何造假的?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某些不良商家的造假手段。

1.揉捻、发酵造假 

  存储多年的老白茶,茶叶的内含物质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这让泡出来的老白茶最终的显性特征为汤色会更红、汤感会更稠、滋味也更醇和。

  传统工艺的白茶讲究“不炒不揉”,而为了在表象上达到这种效果,“聪明”的造假者于是加入“新工艺”,做轻度揉捻、提高发酵程度,或者通过压饼过程中水量的控制,适当发酵,使汤色变红、加深,伪装成老白茶。 

  破绽:虽然揉捻发酵后的假老白在汤色上已经可以鱼目混珠,在香气上,它是怎么都伪装不来岁月陈化带来的药香与荷香。

2.潮水、再高温烘干造假 

  传统白茶还讲究“自然萎凋”,而造假者为了使假老白快速出红汤、口感变甜,会采用“高温烘干”的办法,但烘干后的部分以后储存转化会出问题,高温烘干会导致活性物质丧失。

  再者对新白茶放于相对潮湿的环境,加速转化;或者直接潮水潮湿,再快速烘干。

  破绽:而高温烘干后的假老白,香气上还会出现火工香和焦糖香,这种香气倒也不会令人不悦,只是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白茶的香气了。而潮水,加速提前红汤的做旧手法,白茶多是出现红茶的酵气、黑茶的顺和滋味,而无白茶本身内质的自然滋味。

  这类做旧老白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滋味喝后口腔、喉咙发干、发痒,品完茶,更想喝水。

3.老茶撒面,新茶做芯 

  用造假工艺制成的“老白”或者年份较短的中生代白茶做芯,但在表层却用真老白包裹外壳,如果单看表面,或者只闻香气也分辨不出破绽:如果说光看干茶你有可能被表层蒙蔽,但是看看叶底,一般还是可以抓住它的“狐狸尾巴”。因为叶底的呈现上,新老拼的假老白多会有叶底花杂的状况,没有真老白的叶底匀称。 

  当然,无论是揉捻、发酵、潮水、高温烘干、还是新老茶拼,这些造假方式一般往往都是交叉使用的,这也让老白茶的造假情况更加复杂,让真假更加复杂难辨。新工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用来伪造老白茶,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那就肯定大错特错了。

4.虚标年份

  对于春尾茶,特别是夏茶寿眉,由于温度高,晒制工艺粗糙,整个寿眉叶片多是红叶、铁板色、黑色等,其实就是品质差的寿眉,工艺不精制,不像“青叶寿眉”那样鲜活。然后,用这样的寿眉蒸软压饼,使得寿眉饼色泽红褐、灰褐、暗褐、黑褐色,以前从外观上冒充老白茶。

  第二种是,福鼎当地、或南方,由于相对潮湿的多,加上温度高,保存环境不当,或者故意裸露,以使白茶快速转化,看起来,明显比正常优质环境存放的白茶加快、提前转化了许多。基本上会比北方、或正常干燥环境下存放的快二到三年,如果故意为之,则有的显得甚至更多,以此虚标年份,冒充多少多少年的老白茶。

  破绽:开汤冲泡,这样虚标年份的老白茶,即使外观显老,其本心内质,还是青涩年少,高温冲泡,滋味汤感立现,本身品质不好,苦涩、青涩仍味重,特别是没有老白茶的甜醇、顺滑、药香、陈香、糯香等。

5.汤色深浅的变化顺序

  一般来说,真正的老白茶的汤色变化肯定是由浅到深的,因为几十年前生产出的白茶,工艺上都是不炒不揉做出来的,叶片的细胞壁没有被破坏,即使是老茶,它的水浸出物也会出来的很慢,汤色会是浅黄、黄色、橙黄、橙红、红亮,然后至酒红色。

  而掺杂新工艺的假老白,因为经过揉捻等工序人工做旧,则往往前几泡汤色就已经较深,甚至直接酒红色,再往后反而汤色越来越浅。

6.销售说辞的漏洞 

  如果你去买老白茶,对方的销售说辞是“这是二十年前压成饼的老白茶”,那么这饼茶肯定是假的,因为白茶压饼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工艺,二十年前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把白茶压饼的。而如果对方的销售说辞是“这是七八十年代的老白茶,最近几年压的饼”,那么这饼茶不排除有是真茶的可能性,但真的很少很少。 

  市场上会把散装的老白茶,再次压饼的很少、很少。因为老白茶存量本来就很少,散装老白茶都已经卖的很贵很好了,而压饼过程中不但会有原料损耗,还有极大的发酵风险,一旦内含物质转化,那么上好的老白茶岂不报废?谁会愿意去担这个风险呢?

7.价格行情的判断

  今日茶百科又遇见一个茶友拿来老白茶,让判断品质如何。只是发一个图片,说是2005年的老白茶饼,并且饼上还写着“荒野白茶”。

  由此就可判断,10多年前,白茶,国内有多少人了解白茶?并且市场也很少,那个时候就“荒野”概念,也太超前了吧?

  第二因素,茶友说300元350克重的一饼。这就更扯了,新白茶寿眉,荒野茶什么价格行情了?每年再涨多少,13年的正品老白茶饼,且不说几千,怎么也是上千了。 

  了解基本的价格参照物,太便宜的老白茶,特别是十年以上的老白茶,这样的好事,几乎不会砸到你头上。

  今天总结的几点辨别老白茶真假的几个要素,与茶友老师们交流,也请多指点!

  茶友们在购买老白茶时不妨从这几点试着了解,在实践中反复对比品试比对,练出辨别老白茶真假的火眼金睛。

造假老白茶层出不穷,7招教你辨雌雄

“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这是每个接触到白茶的人都会接收到的入门口诀。

陈年白茶优秀的口感、舒适的香气、于身体有利的功效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

因白茶独特的加工工艺,不炒不揉、低温长时萎凋,造就了白茶有别于绿茶和红茶的儿茶素、茶黄素、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类组成,奠定了其保健功能的物质基础。在抑制老年色素生成、抵御皮肤细胞光老化、美容抗衰老、降脂减肥等方面有较明显的作用。

近年老白茶价格上涨很快,厚利当前,自然少不了鱼目混珠的造假者纷至沓来,一些所谓的“老白茶”令人神伤:用老茶拼新茶压饼,用揉捻、烘干工艺伪造老白汤色口感、虚标老白茶年份、洒水做旧…...老白茶到底是如何造假的?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某些不良商家的造假手段。

1.揉捻、发酵造假

存储多年的老白茶,茶叶的内含物质也在慢慢发生着变化,这让泡出来的老白茶最终的显性特征为汤色会更红、汤感会更稠、滋味也更醇和。

传统工艺的白茶讲究“不炒不揉”,而为了在表象上达到这种效果,“聪明”的造假者于是加入“新工艺”,做轻度揉捻、提高发酵程度,或者通过压饼过程中水量的控制,适当发酵,使汤色变红、加深,伪装成老白茶。

破绽:虽然揉捻发酵后的假老白在汤色上已经可以鱼目混珠,在香气上,它是怎么都伪装不来岁月陈化带来的药香与荷香。

2.潮水、再高温烘干造假

传统白茶还讲究“自然萎凋”,而造假者为了使假老白快速出红汤、口感变甜,会采用“高温烘干”的办法,但烘干后的部分以后储存转化会出问题,高温烘干会导致活性物质丧失。

再者对新白茶放于相对潮湿的环境,加速转化;或者直接潮水潮湿,再快速烘干。

破绽:高温烘干后的假老白,香气上还会出现火工香和焦糖香,这种香气倒也不会令人不悦,只是这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白茶的香气了。而潮水,加速提前红汤的做旧手法,白茶多是出现红茶的酵气、黑茶的顺和滋味,而无白茶本身内质的自然滋味。

这类做旧老白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滋味喝后口腔、喉咙发干、发痒,品完茶,更想喝水。

3.老茶撒面,新茶做芯

用造假工艺制成的“老白”或者年份较短的中生代白茶做芯,但在表层却用真老白包裹外壳,如果单看表面,或者只闻香气也分辨不出。

破绽:如果说光看干茶你有可能被表层蒙蔽,但是看看叶底,一般还是可以抓住它的“狐狸尾巴”。因为叶底的呈现上,新老拼的假老白多会有叶底花杂的状况,没有真老白的叶底匀称。

当然,无论是揉捻、发酵、潮水、高温烘干、还是新老茶拼,这些造假方式一般往往都是交叉使用的,这也让老白茶的造假情况更加复杂,让真假更加复杂难辨。新工艺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用来伪造老白茶,欺骗消费者,牟取暴利,那就肯定大错特错了。

对于春尾茶,特别是夏茶寿眉,由于温度高,晒制工艺粗糙,整个寿眉叶片多是红叶、铁板色、黑色等,其实就是品质差的寿眉,工艺不精制,不像“青叶寿眉”那样鲜活。然后,用这样的寿眉蒸软压饼,使得寿眉饼色泽红褐、灰褐、暗褐、黑褐色,以前从外观上冒充老白茶。

第二种是,福鼎当地、或南方,由于相对潮湿的多,加上温度高,保存环境不当,或者故意裸露,以使白茶快速转化,看起来,明显比正常优质环境存放的白茶加快、提前转化了许多。基本上会比北方、或正常干燥环境下存放的快二到三年,如果故意为之,则有的显得甚至更多,以此虚标年份,冒充多少多少年的老白茶。

破绽:开汤冲泡,这样虚标年份的老白茶,即使外观显老,其本心内质,还是青涩年少,高温冲泡,滋味汤感立现,本身品质不好,苦涩、青涩仍味重,特别是没有老白茶的甜醇、顺滑、药香、陈香、糯香等。

5.汤色深浅的变化顺序

一般来说,真正的老白茶的汤色变化肯定是由浅到深的,因为几十年前生产出的白茶,工艺上都是不炒不揉做出来的,叶片的细胞壁没有被破坏,即使是老茶,它的水浸出物也会出来的很慢,汤色会是浅黄、黄色、橙黄、橙红、红亮,然后至酒红色。

而掺杂新工艺的假老白,因为经过揉捻等工序人工做旧,则往往前几泡汤色就已经较深,甚至直接酒红色,再往后反而汤色越来越浅。

6.销售说辞的漏洞

如果你去买老白茶,对方的销售说辞是“这是二十年前压成饼的老白茶”,那么这饼茶肯定是假的,因为白茶压饼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工艺,二十年前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把白茶压饼的。而如果对方的销售说辞是“这是七八十年代的老白茶,最近几年压的饼”,那么这饼茶不排除有是真茶的可能性,但真的很少很少。

市场上会把散装的老白茶,再次压饼的很少、很少。因为老白茶存量本来就很少,散装老白茶都已经卖的很贵很好了,而压饼过程中不但会有原料损耗,还有极大的发酵风险,一旦内含物质转化,那么上好的老白茶岂不报废?谁会愿意去担这个风险呢?

7.价格行情的判断

今日遇见一个茶友拿来老白茶,让判断品质如何。只是发一个图片,说是2005年的老白茶饼,并且饼上还写着“荒野白茶”。

由此就可判断,10多年前,白茶,国内有多少人了解白茶?并且市场也很少,那个时候就“荒野”概念,也太超前了吧?

第二因素,茶友说300元350克重的一饼。这就更扯了,新白茶寿眉,荒野茶什么价格行情了?每年再涨多少,13年的正品老白茶饼,且不说几千,怎么也是上千了。

了解基本的价格参照物,太便宜的老白茶,特别是十年以上的老白茶,这样的好事,几乎不会砸到你头上。

今天总结的几点辨别老白茶真假的几个要素,与茶友老师们交流,也请多指点!


茶友们在购买老白茶时不妨从这几点试着了解,在实践中反复对比品试比对,练出辨别老白茶真假的火眼金睛。

 

 

 

找到约21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