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郎河

找到约282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郎河产品

【藏品故事】传承经典 缔造好茶——郎河茶业

 

每当提到勐海,大家可能会想到普洱茶,可能会想到这里有很多茶厂,然而1995年郎河茶业的前身——郎河茶厂在勐海成立的时候,这里还很空旷,没有今日的繁华,转眼二十余年过去了,随着普洱茶市场的火爆,各类茶厂已在勐海遍地开花,郎河茶厂也变身为勐海郎河茶业有限公司,产品达数十种、远销国内外,企业获得长足发展。今天,大圆君就为大家讲讲郎河茶业的那些事儿。

 

郎河茶业的由来

 

勐海郎河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郎河茶业)成立于2006年,是由茶叶世家出身的王一球老先生倾心打造而成,其前身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创立于1995年的郎河茶厂,公司注册资本金为1000万人民币,位于勐海县八公里工业园区,占地面积8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公司车间布局合理,配备全套现代化生产设备,完全按照国内清洁化生产标准、出口企业卫生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实行全流水线生产作业,是一家集有机、生态、古茶园、种植、研发、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如今郎河茶业生产能力可达5000吨,年产值可达2.5亿元。

 

郎河茶业的坚持

 

  郎河茶业从创立之初一直秉承:“诚信为本、互创共赢”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做中国百姓的放心茶,做中国百姓喝得起的健康普洱茶。因此,公司非常注重茶叶的原料品质,所有产品原料均来自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勐海县境内布朗山南糯山以及澜沧景迈山等山脉,并且,公司在勐海县西定乡巴达区拥有5200亩出口备案基地茶园和4000多亩古茶树园,为公司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高质量的原料储备。

 

郎河茶业不仅对原料有着“苛刻”的把关,也对技术和生产过程有着严格的要求。公司所有生产技术均由出生于制茶世家的董事长王老先生亲自指导传授,在杀青、揉捻、晒干、渥堆、晒干、筛分等六道普洱茶工序上保有独特的传统技艺,并在各生产环节均配有专业的技术精英,从产品原料的挑选、生产、加工、成品出库等环节上均采用现代化管理,层层把关,保证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口感一流,口味独特、稳定,其品质更是具有味浓、耐泡、香醇的特点。

 

郎河茶业的荣誉

 

  郎河茶业对原料的苛刻要求,对生产的严格把关,再加上一颗对茶叶最真挚的心,使它对普洱茶的坚守精神受到政府与业内人士的认可,企业不断获得了各种证书、荣誉,产品也在各类赛事上屡次斩获金银奖项,下面就是郎河茶业近年的荣誉小结,我们一起看下吧。

 

郎河茶业荣誉一览

 

  2004年,在云南省首届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郎河茶业旗下的优质普洱茶系列产品“PS03号普洱贡茶”荣膺唯一金奖,“云南远年七子饼茶”荣获铜奖 

 

2005年6月,在广州国际茶博览交易会暨第四届全国名优茶质量评比大赛上,郎河茶业的产品“御用圆茶”、 “六山特制青饼”勇夺金奖

 

2006年,郎河茶业成为首批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施的食品卫生安全(QS)A级认证的企业

 

2006年,在首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上,郎河茶业旗下的“御贡金砖”获得茶王奖; 

 

2006年11月,郎河茶业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核准,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并获得了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书”;“郎河”商标被云南省工商局评为“云南省着名商标”;

 

2007年,郎河牌普洱茶生饼获得中国普洱茶“茶祖孔明金像奖”,成为中国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

 

2007年,郎河茶业旗下的“版纳风情贡饼”参与首届广州茶叶购物节普洱质量评比大赛,“版纳风情贡饼”生茶荣获金奖、熟茶荣获茶王奖

 

2007年,在第四届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旗下的“岁月如金”普洱熟饼、“回味95”勇夺金奖

 

2009年10月份通过出口企业卫生注册备案,于2010年10月份通过了巴达基地出口备案。

 

郎河茶业的发展

 

 

 

“缔造生态普洱,传承郎河经典。”一直是王一球老先生的愿望。目前,为普洱茶奋斗一生,年届70高龄的王老先生,又开行业先河,决定斥资建立完整的营销体系,打破普洱茶市场乱定价的局面,在保障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欧盟、美国等国家原有出口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回归本源,实践为中国老百姓做放心茶,让中国老百姓喝上健康普洱茶的心愿,以广州为中心幅射全国各地,建立国内的营销系统,真正做到让中国老百姓喝上称心、放心的普洱茶

 

郎河茶人对茶有着自己的坚守与追求,他们希望让更多人的人接触普洱茶、了解普洱茶、爱上普洱茶,在这一方面上与大圆普洱的追求不谋而合,相信郎河茶业遇上大圆普洱,会有“好柿花生”!

 

一球匠心,郎河风范:20周年纪念饼再度开汤品鉴

 一球匠心,郎河风范|20周年纪念饼再度开汤品鉴

  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普洱茶也如此,喝的人多了,便形成了每个爱茶人都避不开绕不过的普洱江湖,江湖中亦涌现出许多与茶有关的风云人物、故事传奇

  在有着“中国普洱茶第一县”之誉的勐海,更是茶企荟萃,群雄毕聚,其中就有屹立25年一直笑傲江湖的老牌茶厂——郎河茶业。

  传承:制茶初心,20年风雨不改

  郎河茶业的创始人王一球老先生,是一位历经风雨沉浮却依旧怀揣赤诚初心的茶人。因为爱茶,因为敬畏茶,在制茶这条路上,他一坚持,就已是38年,从青春到年迈,从青涩到醇厚

  他这一辈子,都在与茶打交道。始自湖南邵阳与茶结缘,后到广州做出口贸易,再往云南寻茶问根,继而广泛深入大叶种茶叶种植区,并在多地办厂试验,埋头研究拼配、发酵工艺,最终选定普洱茶核心产区勐海,于1995年建立郎河茶厂。

  从源头把关,从品质管控,哪怕是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每一次的原料也必须经过严格检验,达到标准后才会收购。不能,亦不敢有丝毫倦怠。即使遇到普洱茶市场大动荡的年代,一球老先生也始终以清醒的理智踏实做茶,稳扎稳打,初心不改。

  凭借丰富的制茶经验和独到的拼配技术,郎河茶厂现已成为普洱茶行业的一颗璀璨之星,旗下茶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亦颇受喜爱。

  生而为茶的一球老先生,将自己所有的青春与热情都献给了普洱茶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茶品就是人品,需要良心与责任心”的宗旨,并呼吁同行一起回归茶饮本源,坚持做真正让中国老百姓喝得称心、放心的普洱茶。郎河味,已成为我们连接广大茶友的一道桥梁,一个一提起来便令人觉得安心靠谱的国民茶品牌。

  《茶之路》一书中,也对王老先生这些年为普洱茶行业的付出表示了肯定:“王家开始收做熟茶的毛料,年代颇早,和勐海周边地区茶农关系深厚,都知道郎河的仓库存满好山头原料。技术上博采众长,也能顺应市场……因而吸引许多客户找郎河定制”。

  2015年,时值郎河建厂20周年,为了传承王老先生的制茶初心,以及激励新一代郎河人继续以茶人的专注态度做好茶,我们的“20周年纪念饼”应运而生!一生一熟,均由王老先生把关监制并执笔签名,尽显郎河茶业历经20年风风雨雨褪去稚嫩走向成熟的发展轨迹,极具品鉴、收藏纪念意义!

  臻品:选料之珍,成就至臻之美

  20年沉淀,风雨兼程,继往开来,制作这样一款茶的意义,非同凡响!它其实已不再是一款普通的茶,更像一位身负使命的历史见证者,见证了郎河建厂二十年以来的艰难险阻与辉煌成就。因而,选料之珍,品质之重,价值之大,不言而喻。

  20周年纪念饼,一如既往,由一球老先生亲自上山收料、严格把关调制。甄选勐海、易武勐库三大茶区山头2010-2015年的大叶种优质原料,并对这些原料的运用都投以十二分珍惜,集优取长,注重细节,以郎河茶厂一贯以来稳定独到的拼配水准,以传统工艺与现代化技术的有机结合,既考虑当前口感的丰富协调,亦兼顾后期转化的稳定升值,成就令人惊艳的普洱茶至臻之品!

  郎河风范,实力担当!珍贵的山头原料,用心的制作工艺,专业的仓储厂房,此款纪念饼一出,即代表了郎河茶业的品牌实力!

  这是令广大茶友牵挂回味的“郎河韵”,是一代茶人对茶事的执着追求与心血结晶,是郎河茶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纪念之作,是郎河人为成就郎河梦而不断创新的动力鞭策。

  茶品档案

  品名:郎河建厂20周年纪念饼

  类别:普洱生/熟茶

  形态:紧压饼茶

  年份:2015年

  规格:400克/饼20饼/件

  原料: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出厂商:勐海郎河茶业有限公司

  品鉴:匠心之味,敬献郎河茶友

  好茶遇知音,犹如伯牙遇子期。“郎河建厂20周年纪念饼”自面世后,便得到广大爱茶人士的高度认可。

  如今,5年时光飞逝而过

  这款纪念饼浸润了岁月的芬芳

  紧结的条索间凝聚着时间的记忆

  在众多郎河茶友的寻觅与期盼下

  今天,让我们再度开汤品鉴

  【20周年纪念熟饼】饼形圆润饱满,金毫密布,错落有致,条索紧实细嫩。茶汤红浓透亮,汤感饱满,细腻醇滑,滋味协调,枣香浓郁,携带樟香,于唇齿之间久久流转。叶底肥嫩匀整,富有活性。

  

熟饼

  茶汤熟茶

  【20周年纪念生饼】饼形端正饱满,松紧适度,条索清晰油润,芽叶肥壮厚实。茶汤呈深金黄透亮,汤色稳定,汤香入水,花蜜香高扬,口感细腻,层次丰富,甜度明显,回甘生津极快,茶韵悠长。叶底肥厚完整,柔软鲜活。

  生饼

  茶汤生茶

  茶汤入口,满是幸福温存之感。20周年纪念饼,以匠心之味,敬献天下郎河茶友,纪念彼此之间因茶结缘的深厚渊源。

  她所诠释的,不仅是郎河茶厂这20多年来的种种历程,更是一份脚踏实地、匠心倾注的郎河情怀,以及对下一个崭新20年的坚定信仰与美好愿景!

“云南茶王”王一球:匠人精神做茶,郎河要做百年老店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海拔高低不一、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这里是云南西双版纳西部的勐海县。这座与缅甸接壤的边陲小城,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下,野生茶树和古茶树群遍布,而街头那一块醒目的“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更是透露了最大的秘密。

  古往今来,在这个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故乡”,茶山、茶企、茶厂、茶园、茶农。似乎所有的身份都和茶有关,和茶有关的人物和故事可谓数不胜数。

  76岁的王一球,郎河茶业的创始人,显然是勐海县茶界里叱咤风云的一个。他一辈子和茶打交道,一点一滴把茶变成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

王一球

高要求高标准,用匠人精神做茶

  7月初的勐海县,气候果然温润舒服,只有持续的蝉鸣声提醒着这是夏日。蓝色有领T恤、白色西裤、棕色皮鞋,王一球以这样的装扮走过来,其矫健的步伐,很难令人相信,这是一个早已过了古稀之人。

  王一球的故事,从来离不开茶。

  194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茶叶世家,王一球从小就与茶叶产生联系。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开始投身于茶叶,1996年在勐海成立郎河茶厂,2006年勐海郎河茶业有限公司成立。

  从勐海的生产基地到广州的全国营销中心,这些年来,郎河茶业在市场中成功的塑造了“郎河”系列优质品牌。郎河茶业也从几公斤订单逐渐做到几千吨的订单,普洱茶产品更是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

  在勐海茶界,王一球对品质的高要求无人不知。

  “我们做茶要有匠人精神。从源头抓起,我们设立了出口备案基地。农药化肥都不放。我们的供货商或者基地都是很稳定的,根据这一批山头是什么样的品质,能不能达到我们标准。”

  从源头把控,郎河茶业原料只选择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勐海县境内布朗山、南糯山以及澜沧景迈山等山脉。其自身在勐海就拥有5200亩出口备案基地茶园,还有4000多亩古茶树园。即使是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每一次的原料也必须进行检验,过关后才能收购。

郎河茶业公司

  在普洱熟茶加工方面,王一球提到一个要求就是必须发酵。发酵关系到茶叶好不好喝,要多少天,加多少水,都有严格的技术标准。加工出来的茶会通过三道检验,第一道是杭州抽检,第二道欧盟机构抽检,第三道是把样品寄到买方检验,三层检验都合格才会发货。另外,郎河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并且每年招一批大学生充实自己的加工技术、生产技术以及各方面的管理。

  说到茶叶的存放环境,王一球很自信,“我们进茶的日期、时间,加工的时间,生产的流程都有记录,按照年份摆放在仓库。你们都可以去参观的。”

  这份自信得益于郎河茶业生产车间的“阔气”:全套现代化生产设备,完全按照国内清洁化生产标准、出口企业卫生标准进行设计建造的全流水线生产作业。在勐海本地独特的制茶工艺和发酵技术下,郎河在生产中注重传统加工工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自2004年普洱茶走热,茶叶市场价格不断高企,“炒茶”之风不断热烈。2007年,以普洱茶市的“华尔街”——广州芳村茶叶市场为主的普洱茶市“大崩盘”。大批茶企茶商茶玩家,纷纷“抛茶”走人,更多的是倾家荡产。这次大崩盘严重影响了普洱茶市场的秩序和发展。

  王一球也没有逃过这一劫。

  2007年,几个大客户向郎河下了很大的订单。当郎河将原料都准备好后,茶市出现崩盘,大客户们都纷纷大幅减少订单,很多款帐不能到位。最终郎河不得已积压许多产品,一年内损失几千万元。对于刚组建为企业不久的郎河,实在是元气大伤。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王一球非常反对把茶叶拿去炒作,他也时刻提醒经销商和厂家们要理性对待“炒茶”的问题,不能看到有利可图就去跟风,因为最后亏的还是自己。

  “我们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要让客户喝上放心茶。茶叶不是奢侈品,是每个人都需求的,价位高了别人也喝不起啊。现在也有客户说把郎河的茶拿去炒一下,我不允许。只有价格合理,市场和消费者能接受,这样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好产品。”

  王一球认为,无论是生产商、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根据市场理性调节自己的需求,最重要是把握好度。郎河茶业也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每一年生产多少,销售多少都有严格的计划,决不盲目扩张。所以面对风云变幻的茶业市场,郎河始终屹立。

  “做茶就是做人,是良心与责任”。在王一球的引领下,郎河茶业非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呼吁同行一起打破普洱茶市场的乱定价局面。回归本源,真正做到让中国老百姓喝上称心、放心的普洱茶。

对标吴裕泰,把郎河做成百年老店

  接触过王一球的人,多数都会竖起大拇指。因为他的谦恭态度和对茶业的赤诚之心。

  郎河茶业的老客户、广东新会的林先生说,王一球对客户像对亲人一样,产品性价比极高。这么大年纪还经常四处调研,也经常拜访客户,是那种宁可自己吃亏也不亏他人的人。

  王一球和大儿子王小林

  王一球很喜欢喝茶聊天。找退休工人一起喝茶,调研的时候就找客户喝茶。在氤氲茶香中,他常能喝出一些长达二十多年的合作伙伴。当然,二十多年的合作关键还要归功于郎河茶叶的质量,正如他所说:“这个行业不管竞争多激烈,只要有匠人精神,扎扎实实做事,就有未来”。

  现如今,郎河公司的事务实际上都交给了大儿子管理,但王一球仍然亲自监督茶叶生产的第一线。他几乎每天都要去车间查看,车间很宽阔,走路要花上半个小时才一个来回,年迈的他却从不喊累。接受采访当天,他刚从美国回来,此次去美国是参加展览会顺便拜访美国二十多年的老客户。

王一球和美国客户

  采访结束已近黄昏,王一球坚持要亲自开车送记者回酒店。他说自从六十六岁学开车,便天天风里来雨里去,因为厂里经常有客人来,司机们都送客人,自己当司机最方便。对他来说,只要能把茶做好,这些辛苦都不算什么。

  关于郎河的未来,王一球先谈到了自己的仰慕对象——北京的“吴裕泰”,这家老茶庄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已有一百二十余年历史,从清朝起,经历历史变迁一直保留到现在,是中国茶叶的标杆。“这就是一个百年老店的标志,不是靠炒作。”

  他想好了,郎河茶业要对标吴裕泰,做成百年老店,不靠炒作,而是靠品质把郎河品牌流传下去。

找到约279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找到约15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