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九九茶香

找到约2,55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下一个风口:中国黄茶|平阳吹响中国黄茶集结号——“2018中国黄茶·平阳黄汤文化节开幕式暨主题会议”隆重举行


2018年11月28日上午,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平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8中国黄茶·平阳黄汤文化节开幕式暨主题会议”在平阳隆重举行。与其说是一次平阳黄汤区域公用品牌的推介会,还不如说是一次高举“中国黄茶”品类大旗,谋划黄茶产业未来的行业诊断会,也是黄茶产业抱团营销、黄茶图谋崛起的誓师大会。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于辉达,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仁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党委书记郑国建,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建跃,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冯泉林,安徽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张正竹,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激扬,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有平,温州市委农办(农业局)主任(局长)张亨利,中共平阳县委书记董智武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

 


在中国六大茶类里,黄茶是最弱小的品类,2017年总产量只有7000余吨,在茶叶总体市场的销售份额占比不到1%,只有0.35%。在绿茶龙井茶、乌龙茶、普洱茶、福鼎白茶、安化黑茶以及以正山小种为代表的红茶轮番热销旺销之后,有着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平阳黄汤等历史文化名茶的黄茶,能否黄者归来,成为下一个风口的热销旺销茶类茶品?不仅是黄茶产区人士,更是业界包括喜欢茶的消费者在内一直在期待在思考!



“2018中国黄茶·平阳黄汤文化节”集结了几乎所有黄茶产区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黄茶生产企业。全国茶标委黄茶工作组一届三次会议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黄茶专业委员会成立筹备会议暨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平阳)联席会议同时举行。


2018,中国黄茶在平阳吹响集结号,“中国黄茶”从平阳起锚远航!


中共平阳县委书记董智武致辞


在28日上午的开幕式暨主题会议上,平阳县委书记董智武介绍了平阳黄茶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今日平阳黄茶的产业现状。


平阳茶脉悠长、影响深远,早在唐代,平阳的茶叶就已名声在外,《唐书·食货志》中有记载:“浙产茶十州,五十五县,有横阳(即今平阳)”;宋代温州郡建茶场于平阳,并设置专管茶叶机构,缴纳茶税;明代中期,“平阳蔡家山茶”成为浙江名茶;民国时期,平阳茶类众多,远销海内外,盛极一时,成为浙江重点产茶县。平阳黄汤,正是在这片有着一千多年种茶采茶制茶历史、有着深厚茶文化基础的土壤中孕育并发展。平阳黄汤始制于清朝,乾隆年间纳为贡品,民国时期每年有千余担平阳黄汤销往北京、天津、营口一带,胜名远播海内外。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平阳茶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现有生产茶园面积4.8万亩,生产企业100余家,年产量近千吨,年综合产值近2亿元。平阳黄汤被称作“杯中黄金”,乃黄茶之珍品,凭借其绵长而富有意蕴的醇厚茶香、精湛的“九闷九烘”非遗工艺、“玉米香,杏黄汤”的高贵品质赢得了国际、国家级金奖40多枚,跻身“中国四大黄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国家地理标志,被评为“中华文化名茶”和浙江省区域名牌农产品,平阳也先后被评为“中国黄茶(平阳黄汤)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

千年茶文化,今朝共传扬!希望能以此次中国黄茶·平阳黄汤文化节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弘扬平阳深厚的茶文化,提升茶品位,做优茶产业,使平阳黄汤真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致辞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梅宇致辞

温州市委农办(农业局)主任(局长)张亨利致辞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建跃致辞


主题会议的重头戏是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的主旨讲演。来自著名黄茶品类岳阳黄茶、君山银针故乡的刘仲华教授对黄茶产业诊断式的思考与建议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反响。


黄茶一直落后于其他茶类,黄茶产品品类特征不明显是主要原因,黄茶不黄,有的甚至干脆向绿茶靠,向名优绿茶借势,导致黄绿不分,生产者缺乏品类自信。黄茶如何形成自己的优势?从迷失的方向中找回品类自信是关键,之所以为黄茶,就一定要做好“黄”字文章,把“黄”字文章做到家,闷黄工艺是黄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关键,从生产的角度,要把黄茶做黄做亮;从消费者品鉴的角度,要给黄茶梳理出鲜明的品饮特征:黄、纯、甘、爽,是黄茶的品饮特征。刘教授如是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主题发言


解决了生产者对黄茶产品品质、质量标准和消费者对黄茶品类品饮特征的认知后,我们还需要给消费者一个为什么选择喝黄茶的理由,刘教授通过他和他团队的科学研究给出的理由是,除了六大茶类共有的健康属性外,黄茶具有养胃、降糖、润肺的保健养生功效。


在28日上午的开幕式上,刘忠华教授代表湖南农业大学与平阳县人民政府签约。就以平阳黄汤为代表的黄茶的健康养生机理进行专项研究。



最能为黄茶养胃功效现身说法的是子久公司的董事长周拥军,他因长期喝平阳黄汤治愈好胃病,以感恩之心,跨界转身来投资茶行业,专注于平阳黄汤,以做好喝的茶,健康的茶为理念。黄茶的降糖功效的研究,安徽农业大学也早有研究成果见报,黄茶中的黄大茶具有显著降糖功效,在业界早已盛传。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授牌,中共平阳县委书记董智武接牌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授牌,平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文胜接牌



如黑茶的降三高,刘仲华教授给出的黄茶具有“养胃降糖润肺”的健康功效,六字真言,一定会让业界与消费者对黄茶重新认识,刮目惊艳!


为健康而饮,但更多喜欢茶的人,是为香气滋味口感的品味而饮!黄茶,如果在香气上能有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黄、纯、甘、爽、香品饮特征的黄茶,一定会让愈来愈多的人喜欢!


黄茶,是稀有小品类,是茶中贵族,杯中黄金!


我们说:黄者骄傲,平阳显贵!


平阳人说:品平阳黄汤,享美好生活!


除平阳黄汤外,中国黄茶还有岳阳黄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霍山黄芽、莫干黄芽、远安黄茶、沩山毛尖、广东大叶青……


这一些黄茶每一款都带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你喜欢茶,却没有品鉴过,会是一种遗憾!


刘仲华教授说,中国茶产业的下一个风口在黄茶,中国黄茶在平阳起步!茗边观察认为,只要黄茶人有足够的品类自信,黄者骄傲,中国黄茶崛起的时机已经到来!下一个风口:中国黄茶!

 


相关链接:


“黄”者归来的平阳黄汤


平阳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余年,明朝“蔡家山茶”成为地方名茶,初露锋芒;宋代温州郡建茶场于此,闻名遐迩;清朝鼎盛时期,平阳黄汤列为乾隆贡品,极负盛名;民国时期,远销北京天津一带,弥香远近;后因多种原因一度停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恢复生产,历史名茶平阳黄汤重现江湖。近年来,平阳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每年下发1000万元扶持专项用于茶产业进一步提升。平阳黄汤产业发展基础良好:2018年底,全县茶园总面积4.8万亩,平阳黄汤年产量50吨,综合产值近2亿元,全县茶叶生产企业86家,其中省级标准化名茶厂1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企业5家,1千万元以上企业1家。“全国三十座最美茶园”1座,茶叶专卖店12家,“浙江十佳茶馆”1家。平阳黄汤获批“2018浙江区域名牌农产品”。平阳黄汤加工技艺高深精湛:平阳黄汤荣获国家级或国际性金奖40余枚,其“杏黄汤.玉米香”的高贵品质得益于精湛的“九烘九焖”非遗工艺,该工艺在中国黄茶加工史中独树一旗,极具特色。平阳黄汤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平阳黄汤出台地方标准,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确保平阳黄汤茶原产地域保护,核心产区更是入选农业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6年以来,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分别在北京老舍茶馆、杭州中国国际茶博会内精心安排 “平阳黄汤品牌推介会”。联合CCTV拍摄平阳黄汤专题片并登陆央视播放,提升品牌影响,打造黄茶旗舰。平阳县也陆续荣获“中国黄茶之乡”和“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声名鹊起。平阳县积极围绕“民俗”、“特色”两张名片,打造朝阳产业,实现“让茶走出去,让游客走进来”的愿景。


平阳黄汤,属黄茶类中的黄小茶,始制于清代,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是中国四大传统黄茶之一。主要产于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历史上其周边的泰顺、瑞安等县亦有生产,故又名温州黄汤。




[历史悠久]平阳县地处浙江省温州之南东海之滨,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余年,据《唐书·食货志》载:“浙产茶十州,五十五县,有永嘉、安固、横阳、乐城四县名”(这里的横阳就是如今的平阳)。宋代,温州郡建茶场于平阳,并设置专管茶叶机构,实施“禁榷法”,缴纳茶税。明朝,“平阳蔡家山茶”弥香远近,成为地方名茶。平阳黄汤诞生于清朝,乾隆年间纳为贡品,美名远扬,到民国时期,每年仍有千余担平阳黄汤销往北京、天津一带,产品深受市场欢迎,而后因多种原因逐渐停产,市场难觅踪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恢复生产,历史名茶重现江湖。



[品质优异] 平阳黄汤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名优茶,品质优异,风味独特,以“干茶显黄、汤色杏黄、叶底嫩黄、嫩玉米香”三黄一香而著称,其外形细紧纤秀,色泽黄绿显毫,香气清高幽远,汤色杏黄明亮,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黄成朵匀齐。



[树种独特] 历史上平阳黄汤主要选用本地群体种品种鲜叶为原料,现主要选用无性系良种平阳特早茶初展嫩芽为原料。平阳特早茶是平阳县农业科技人员,在鳌江镇海拔528米的大坪山上发现发芽特别早当地人叫“早茶儿”的本地群体种茶树,随后经过近10年时间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良种,1998年5月4日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被全国茶树育种权威浙江大学茶学系刘祖生教授等茶叶专家认定为“是国内罕见的开发名优早茶的珍贵品种资源”。该品种具有发芽特早、无生殖生长、成品茶香气高等特点,现已成为平阳县茶树当家品种,也是平阳黄汤最适制品种。


[原生态环境] 平阳居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带,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高,水土资源与动植物资源丰富,环境质量和生物性保持良好,极宜茶树种植。平阳黄汤采摘茶园大部分分布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区的乡镇,具得天独厚的原生态条件,产地春季回暖早,茶芽萌发早,茶叶上市早,奠定了平阳黄汤良好的品质基础。



[“九烘九闷”古法工艺] 平阳黄汤加工工艺采用非遗传承的“九烘九闷”的古法闷黄工艺,需经摊青、杀青、揉捻、闷堆、初烘、闷烘等程序,历时72小时以上不等。工艺特点为闷黄在揉捻之后进行,后期通过闷烘结合二次闷黄进一步促进黄变,因而平阳黄汤在黄茶系列中,以闷黄次数多、时间长而著称,在黄茶类中独树一帜。



平阳黄汤的传承与创新


平阳黄汤,属黄茶类中的黄小茶,始制于清朝,距今已有200余年。据传清乾隆年间,温州平阳盛产茶叶,主销北京、天津、上海、营口等地。由于当时茶场设备简单,大都采用手工制作,茶青经杀青或揉捻后,不能及时进行烘干,致使揉捻叶闷堆三四小时甚至十多小时,再进行烘干,这样生产的茶叶刺激性减弱、滋味醇厚,反而更受顾客的喜爱,受此启发,于是茶匠们通过不断摸索完善,逐渐创制了平阳黄汤。因其品质优异,特色明显,并成为浙江地方官督办的主要例贡茶,当时在浙江的贡茶中数量最大。嘉庆十五年平阳黄汤列入全国出口外销名茶名录,自此胜名远播海内外。后来温州地区泰顺、永嘉、瑞安等县也纷纷学制,在温州有了较大的生产规模,所以之后亦有称温州黄汤,但品质以平阳北港(南雁荡山区)所产为最佳。


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平阳黄汤每年仍有千余担运销京津沪等大城市。抗战爆发后,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平阳黄汤生产逐年下降,逐渐沦为民间制茶师傅的自制自饮的茶品,市场难觅其影。



20世纪80年代初,为恢复平阳黄汤的加工工艺,让历史名茶重放光彩,平阳县政府组织茶叶技术人员与茶农重新进行挖掘研究。1987年,平阳县水头名茶开发场开始研究采用传统工艺试制平阳黄汤,经过多年的摸索研究、完善提高,克服了系列技术难关,成功恢复平阳黄汤的生产。2004年,上海市茶叶学会对经这一加工工艺制成的平阳黄汤给予审评意见:达到黄茶工艺标准。2006年,浙江大学茶学系教授刘祖生、副教授胡月龄等专家也对平阳黄汤进行审评,给予较高评价。


当时,平阳黄汤虽然恢复了生产,达到了黄茶标准,但产量非常有限,品质还不稳定。为了进一步提高平阳黄汤品质,完全呈现历史名茶皇家风范,2008年开始,平阳县天韵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维标,遍访老茶人、茶专家,致力于平阳黄汤的研究提高,2009年夏天他在山门镇满田山访茶时,遇到了老茶农吴全和师傅,交谈中得知这位60多岁的老茶人祖祖辈辈都是茶农,爷爷吴汝钏(1958年去世)是民国时期北港闻名的平阳黄汤制作高手,父亲吴明帮(2008年91岁高龄辞世),子承父业,一生事茶,犹爱平阳黄汤,他自己一直在少量制作平阳黄汤,是平阳民间唯一沿用古法生产平阳黄汤的老茶人,也使得这一传统做法得以绵延传承。从那以后,钟维标拜他为师,经常拜访、虚心求教,并开始了师徒俩共同研究恢复历史名茶的重任。通过师徒俩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总结前人平阳黄汤“复烘复闷”的独特的加工工艺基础上,创新发展了“九烘九闷”闷黄工艺。采用“九烘九闷”工艺生产的平阳黄汤,在中国黄茶类中“闷黄”时间最长,“闷黄”次数最多,“闷黄”最为充分,并造就其“玉米香,杏黄汤”的独特品质。



目前,平阳黄汤“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和“‘九烘九闷’闷黄工艺”已获国家发明专利。钟维标也于2016年成功申请了平阳黄汤制作技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平阳县天韵茶叶有公司成功申请为平阳黄汤制作技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钟维标也通过招收学徒的形式,把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茶人掌握平阳黄汤“九烘九闷”闷黄工艺,使平阳黄汤产业再创辉煌。


近年来,平阳黄汤在保持传统黄小茶特色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还不断开发了黄芽茶、黄汤饼(紧压茶)等新产品。同时在适制品种上,独辟蹊径开发了黄金叶(品种黄茶)平阳黄汤,“三黄”特征更加明显,滋味更加鲜醇,深受市场欢迎,丰富了产品线,拓展了黄茶的发展空间。



平阳黄汤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平阳县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品种资源和自然条件优势,按照创建“中国黄茶之乡”和“浙江早茶强县”的战略目标,以挖掘开发平阳黄汤为重点,致力于文化兴茶、品牌兴茶、科技兴茶、旅游兴茶、龙头兴茶,做大做强平阳黄汤区域公共品牌,将茶产业真正打造成为效益农业的主导产业。现有茶园总面积4.8万亩,茶叶总产量680吨,茶叶综合产值超2亿元。


1、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

平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度茶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效益农业主导产业来抓。一是成立了“平阳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领导;二是建立“平阳县茶产业发展专家组”,邀请省内外著名茶叶专家担任专家组成员,为平阳县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和提供智力支持;三是不断加大扶持力度,2015年县政府出台了《平阳县加快茶叶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试行)》,连续三年(2016—2018年),县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此外,还出台了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等系列配套政策,促进茶产业平稳发展。


2、发展良种茶园,夯实产业基础

平阳发展茶叶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平阳特早茶优势。该品种是县农业科技人员,自行从本地群体种中选育成的特早茶品种,具有发芽特早、无生殖生长、成品茶香气高等特点,被认定为浙江省茶树良种,是国内罕见的开发名优早茶的珍贵品种资源,现已成为平阳县茶树当家品种,也是平阳黄汤最适制品种。近年来,全县共发展以平阳特早茶为主的无性系良种茶园4.0万多亩,茶树良种率提高到80%以上,被浙江省农业厅评为“全省茶树良种化先进县”,为茶叶品质提升和茶叶标准化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3、潜心挖掘古法,传承名茶遗韵

为恢复平阳黄汤这一历史名茶,平阳县技术人员和多家茶企经多方寻觅,潜心挖掘,反复研制,终于解决关键的闷黄工艺。传承古法的平阳黄汤加工工艺十分独特,尤其是关键“闷黄”工序,采用“九烘九焖”的古法闷黄工序,闷黄次数多、时间长、黄变程度最充分,在黄茶类中独树一帜,造就平阳黄汤“玉米香、杏黄汤”的高贵品质。恢复古法工艺生产的平阳黄汤,韵味地道,产品品质得到国内茶叶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目前“平阳黄汤茶叶加工工艺”和“平阳黄汤九烘九闷技术”已经获国家发明专利,制定了《平阳黄汤茶》(DB330326/T01—2014)农业地方标准规范,从而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平阳黄汤制作工艺还申报了非遗产品和非遗传承人,以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发展,并通过连续举办“平阳黄汤茶叶评比活动”,加工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统一和提升,产品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4、加强品牌建设,重塑百年辉煌

 平阳黄汤作为百年黄茶品牌,历史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许多茶学著作中都有记载,但由于几近失传,因此品牌需要重新打造和宣传。近年来,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模式,开展了系列品牌重塑活动。


 一是举办专题推广活动。通过举办“2013浙江省平阳黄汤敬老茶会”、“情系京华 百年回归”北京•平阳黄汤品牌推介会和“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平阳黄汤品牌推介会”等活动,借助大型活动平台以及3次活动县委书记都亲自参加推介,博得《人民日报》等媒体高度关注,取得了良好成效,可以说平阳黄汤在北京、杭州等地一炮打响。此外,2017年3月完成乡土魅力茶乡栏目《一杯黄汤品平阳》专题片拍摄,于5月15日在CCTV—7播放,进一步提升了平阳黄汤在全国的知名度。


 二是积极组织参加茶叶展会和评比活动。近年来,陆续组织茶企参加了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北京国际茶业展、亚太茶茗大奖评比、中国(岳阳)黄茶文化节、浙江绿茶博览会等30多次活动,推荐选送各类名茶评比茶样120多只,平阳黄汤获国际、国家级金奖40多枚,并获“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享誉中外。


  三是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以政府运作为主导,集中全县精力精心打造平阳黄汤区域公共品牌,申请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划定原产地保护范围,制定了品牌管理办法,采用“加盟使用”和“资格认证”的管理模式,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推行严格的质量监管和品牌监管,以稳定的质量保证品牌的声誉,以良好的品牌形象占据稳固的消费群体。平阳县先后获 “中国黄茶(平阳黄汤)之乡”,“中国茶文化之乡”称号,平阳黄汤作为区域公共“母品牌”知名度、认可度、美誉度不断增强,以“母品牌”引领生产企业打造自有“子品牌”,推动全县茶产业的腾飞。



5、依靠科技进步,打造优质产品

 一是全面推行茶园绿色栽培管理,积极鼓励茶企申报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认证,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支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全县建成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园区1个、现代农业精品园3个;二是全面实行茶厂优化改造工程,提升清洁化生产水平。全县已改造茶厂25家,通过QS(CS)认证11家;三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活动,邀请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浙江大学茶学系等单位专家来平举办茶园管理培训、平阳黄汤加工技能培训,建立高素质的茶叶科技人员队伍;四是实施浙江省科技富民强县“平阳县茶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开展关键集成技术的攻关,解决了平阳黄汤加工技术难题,提高了茶产业的科技含量。


6、弘扬黄茶文化,营造发展氛围

为深度挖掘和积极弘扬平阳黄汤茶文化,打响“平阳黄汤”公共区域品牌,推进平阳黄汤产业传承发展,营造全民知茶、爱茶、饮茶的浓厚氛围十分重要。一是开展茶摄影、茶叶诗会、茶叶笔会、茶艺茶道表演等茶文化活动,实施文化兴茶;二是打造茶旅线路,将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全县共建设了水头镇朝阳山畲乡风情平阳黄汤茶园、山门镇生态红豆杉茶园等茶旅线路;三是开辟茶文化推广阵地,营造茶文化氛围,培育茶消费群体。2015年建成的“子久茶博苑”,集平阳黄汤博物馆与茶文化推广中心为一体,是浙江省目前档次最高的茶楼之一,被评为“浙江省十佳文化茶馆”,已成为一个很好的茶文化旅游参观体验点。此外,平阳县还在温州机场、动车南站开设了平阳黄汤宣传展示厅,大大提高了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四是依托县文化队伍,积极创编茶文艺节目。近年来创编的提线木偶剧、温州鼓词、茶艺表演、畲语茶歌等节目雅俗共享,深受观众喜爱,为推广平阳黄汤起到很好的作用。

九连山里茶香醉

(《吃茶去》杂志)人们说,神通八极的是酒,思联四方的是茶。有人说酒醉人,醉在让人麻木、浮躁、虚幻,飘飘欲仙。也有人说,茶醉人,醉在让人冷静、清醒、真实,心旷神怡。我不怎么喝酒,多是喝点家乡九连山的绿茶,却常常醉在那绿茶的清香蜜韵里。

那是今年的清明时分,正是家乡绿茶的采摘季节。平时就喜欢喝点茶的我和几位老同学,应高中时的老同学初兄之约,从海滨城市结伴而行,要回家乡粤东北的九连山区小镇——绿茶之乡。我们在遍游了河源万绿湖,镜花缘、桂山风景区和苏家围等景点后,又穿越龙川、连平忠信,舍弃了称为客家人“圣山”的九连山黄牛石主峰观日出日落,却直奔人称为绿茶之乡的青州镇,会同高中时的老同学阿初,上山去参观九连山绿茶园,同时以解久违的口馋,一饱那家乡绿茶清香的口福。

九连山脉位于粤赣边界、南岭东部,山脉东北西南走向。九连山主峰黄牛石海拔1434米,地势由南向北、由北向西南递降,山脊向北伸展,向西南延伸,并放射状分支。北连江西龙南、全南、定南。东连广东和平、连平,西接翁源,南延伸到新丰、清远市的北江东岸,是赣江与东江,东江与滃江的分水岭。九连山因环连粤赣两省九个县,境内有海拔 280~1434米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1981年被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地貌复杂,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溪涧回绕。南高北低,中间贯穿着溪流、瀑布与切割很深的高崖陡坡。汽车飞驰在通往九连山腹地的山间公路上,蜿蜿蜒蜒,九曲十八弯,道路十分奇特和艰险,一面徬山,一面临涧,山高万仞,涧深百尺,又险又峻,真是不得了啊!

幸好,这里的山是美的,翠竹婆娑,青松挺拔,藤蔓攀绕,山花烂漫,翠绿摇缀,参差披拂,郁郁葱葱,宛如一张张绿色的绒毛毯,把大大小小的山头坡地蒙得严严实实,好一个绿色的“世外桃园”,绿得透明清澈,绿得闪闪发亮,绿得勃勃生机。而这里的水更美,斗折蛇行,傍山而流,山环水抱,碧绿相映,潺潺流淌,清澈如镜。有时宛如一条银色的彩带舞练盘延山涧谷底,有时又像似一面水晶般的明镜,镶嵌在万山丛中。山里一种叫白瓦片的鸟儿在山溪中的石头上跳跃,野山鸡在小溪旁的草丛中穿梭,还有叫不出名的鸟儿在溪旁不停地嬉闹,更是给这九连山的山光水色增添了十分的情趣。我们都被这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了,被这绿水青山的色彩所痴迷,早已把行车过程中的惊险抛置脑后,乐而忘忧了。当我们路过八磜村停车下来时休息时,“美啊,多美啊,真美啊!”与我同单位同事老刘的女儿小婷婷,一个在城市长大,大学毕业已应聘到一家国有上市大公司任职员,但还没正式上班工作的女孩子,被这美丽的景色陶醉的忘乎所以的呼叫起来,就像那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一样。

我们一行九人乘车继续前往桐子嶂青山茶场,蜿蜒的盘山路上,极目眺望远处那满山墨绿的灌木林和茶树林,近处那一抹醉心的嫩绿,袅娜起一层淡淡的翠雾,犹如一幅写实的水墨画卷,令人读来美的享受,悏意欣然。当我们下车站在半山腰茶园的茶丛里,仿佛就如置身于一片茫茫的绿海之中。你看啊,那一片片梯田式的矮山茶园虽然排列的不是非常有序,且大小不一,但其顺着山势伸展,也让人觉得错落有致,加上那绿油油的茶树枝叶的点缀,更显得苍翠欲滴,就像一颗颗翡翠镶嵌在山间地头上,在和熙的阳光照耀和微微的山风吹拂下,随风摇曳,真是漂亮极了。当把双眼聚焦后慢慢地漂移,追随到远处的茶园景色,那无边无际的满山茶树,犹如一条条绿色的彩带,盘绕点缀在山坡輋地中。再看看绿色的茶园里,一枚枚鲜嫩的茶树叶片带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舞蹈,仿佛让人看到蓬勃生命的快乐滋长。当我偶尔抬头看那蓝天上飘飘洒洒的朵朵白云,耳边再静静地听着阵阵山风送来的悦耳鸟鸣,早已就把我久在城市生活的那些喧嚣和尘埃吹到了九霄云外。

突然,在我们前方的一块茶园里传来女的清脆嘹亮的客家山歌歌声:“哎…,生深山草里青,东西南北有名,客在堂前先请,客去堂前谢声。”这边的歌声刚落,另一边的男声又和声亮起:“哎…,满山茶叶青又青,采茶妹子笑盈盈,茶叶送给阿哥来,一片茶叶一片心。”接着是一阵阵列叽叽喳喳的嬉戏玩耍的清脆爽朗笑声……

当我们循着歌声方向走进茶园里,只见一群采茶的小伙、姑娘们背着竹茶篓,在茶树上的双手手指如穿梭般的弹动,宛如一只只轻盈的蝴蝶在花朵上飞舞,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初兄对我们说,这些采茶姑娘都是临时顾来的当地采茶季节工,茶场包吃包住和往返接送,一天采茶的收入就好几十元呢!

我们的车缓缓地行驶在下山的山路上,路虽然不宽,但还平坦,当来到村道时,只见村口的禾坪里都晾晒着的青青的茶叶,就像铺着一张张绿毯一样。不一会,车就来到了初兄自家的茶叶加工场门前。进去坐定后,初兄一边沏茶一边介绍起绿茶的情况来。他说,绿茶以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为绿茶。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保留着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我国的名茶香气都特别高爽,回味也尤其悠长,唇齿留芳,许久不散,让人渐入“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苏轼语)的佳境。在茶叶中各种茶的香型有所不一样,其味也不尽相同。雨花、龙井、眉珍、碧螺的清香;铁观音、大红袍、滇红、祁红的醇香;玉兰、茉莉花茶的芬芳;而绿茶就属于清香类,其外形细腻紧凑,色泽青绿而有光泽,汤色清亮,叶色发绿,滋味清香甘爽,收敛性强,具有较好的提神、醒脑、抗衰、消炎、杀菌等功效。其中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以及四川蒙山的蒙顶茶,均为我国绿茶中的珍品。而我们九连山区出产的绿茶,由于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的优势,也形成了其独特的韵味清香而享誉海内外。

听着听着,不一会茶已冲好。热情的初兄把刚沏好的绿茶一一递到了我们的手中,我端着在鼻前稍闻片刻,再放入口中,一股清清的绿茶香味直在口腔里的舌尖翻腾,尔后直下喉咙胸腔,顿时把我刚才上山的睏思倦意退去,觉得全身舒展自如,神清气爽,就像紧缩的叶片,在清水中,云卷云舒;又似闲庭漫步——舒展的叶片,在杯里悠悠旋转,让我回味无穷,独享清福。我不禁想起鲁迅先生说过的“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中午用餐时,我从初兄口中了解到,绿茶属不发酵茶,采制一般有春夏秋茶之分。春茶,又名头春茶。为清明至夏至节气所采制成的茶。茶叶至嫩,品质甚佳。夏茶,即在夏至节前后,所新发的茶叶采制成的茶。秋茶,即夏茶采后一个月所采制的茶。绿茶的制作法可分为四大类,即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绿茶的制作一般流程除采摘外,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以便达到绿茶的品质特征。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团搓成粒,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和储存。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的功能。

一晃到了中午,当我们用完午餐后,新一轮的品茶又开始了,我的几个同行平时就很喜欢喝茶,今天有了佳茗,无不为之乐乎,一杯又一杯的品啜,却毫无停盏之意,还不时称赞绿茶的芳香清洌。这给本来就精于茶道的初兄增添了舒情惬意,逸兴遄飞,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这时的我,已饮过好几盏了,怕饮多了到晚上不胜茶力,而导致不能入眠,像苏东坡说的那样:“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就停止了品茗。但我出于对这清香绿茶香韵的惊叹和好奇,以观察茶叶在冲泡中的变化和奥妙,便随手从装茶的锡罐里抓了一撮茶叶,在自己带来的洁净澄透的玻璃茶杯里放入几芽碧嫩,向杯中缓缓倒入沸腾的开水,叶片顿时在水中翻滚浮沉,交融晕染。水由澄澈渐渐变成了碧绿,茶由干枯渐渐舒展丰润,终至相互浸透,结为一体。望着杯中的茶,我的心随之好像也生出一片绿意来了。在这期间, 透过沸腾的水蒸气,一股不可名状的清香轮番扑鼻而来,让我感到一身舒爽神怡,并从中领略了那魂牵梦萦般的韵致。我凝望着杯中的茶叶,再仔细地想想刚才我们参观茶园的情景、细细品茗的过程和初兄的几番妙论神谈,让我不得不思绪联翩,心头不禁扑腾跳荡起来,不知不觉地就飞翔在绿茶的生命里程中去了……

是啊,在酷暑寒冬的季节,万物一片寂静,就是平常最爱冒尖的木棉树,喜欢炫耀的桃蕾柳芽,也无不都在酣睡中做着一个又一个的天真美梦。但茶树却在寒霜彻骨的冬日,毫不瑟缩,一身凛然地傲立在深山地域中,顶寒风冷雨,冒霜冻雪凛,默默地积蓄着身体里的能量,为春天的到来呈上滋润、厚实的嫩叶,为人们的品嘇献出清韵茶香。春风乍暖、清明前后,早已探出翠滴绿嫩的叶片,任由采茶姑娘们的巧手摘去篓中,送到茶叶制作工房,历经火锅上烘,热浪里炒,布袋里揉,从绿嫩里卒死,在干枯后重生,以纯朴诚挚的干枯一叶,成为千家万户的香茗,在壶里杯中变幻,在口中腔里留香,化作人世间的青春活力和厚重温馨。

是啊,虽然绿茶没有华美绚烂的外表,没有妖媚招摇的气象,也没有堂皇尊贵的冠冕。但它有的是纯朴自然,率性本真,可恬淡,也可清静;可绚烂,也可壮烈,最终回归于平淡和宁静之中。

是啊,品茶,即品人生。悠悠品茶情,漫漫人生路,一抹艰难,几多烦恼和疲惫,一并浸入杯中缓缓地消解和忘却,心境超于平和,情感得以净化,气韵得到提升,让你沉浸于物我两忘的梦幻境界,这不正是对生命的一种参悟吗?

是啊,一片茶叶,一片生命。人的一生何不像绿茶那样,绽放自己美丽的一生,最终沉淀下一世的精华留在人间。

这时,还在沉醉在绿茶的清香韵致中的我,突然听到同行的老同学催促,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我才从恍惚的思绪中醒来,匆忙向初兄作了言谢辞行,才登上座驾驰骋在返回县城的行程……

(摘自2014年第3期《吃茶去》杂志;作者:赖运胜)

【大益生肖史(九)】旺世:轩辕号都出了,还要啥自行车?

友情提示:

我的内容普遍很长,本文篇幅3000字,需要花点时间。

想看短小精悍茶内容的,我推荐:大师时代、涂涂说茶、八克茶资讯、大益行情网、东和茶叶服务号、芳村老茶骨、大益论坛、大益报价网、中国茶友会、茶友网、普洱杂志、找找茶,甚至是星茶汇。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优质的原创内容写手。也是我在搜集资料时重点拜读的渠道。

但想看长内容的,并且还能第一时间回复您留言和评论的,甚至心血来潮帮你查配货价的,可能只有我了。

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知恩图报与忠诚的象征,现代不少影视作品中,也有以狗为主角的作品,赚的一波眼泪,从某种层面来说,狗,是一个正面的角色。但你要说我像条狗的话,那我可能想「打死」你。

狗年生肖茶,有一个和凰后一样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更尴尬,那就是如果以『生肖名+饼」的传统叫法不好听,如果说凰后叫鸡饼只是不雅,那么狗饼听上去就更像是在问候了,「大益狗饼」,你品品?

所以凰后的问世,基本也坐实了大益狗饼会延续用两个字命名。平心而论,「旺世」二字远不如凰后来的霸气,从价格上来看,6600元/件的旺财价格更是自羊饼以后首次降价发售,羊饼尚能归结于14崩盘,但是旺世的降价发售政策,可能又是一次官方的不看好,再回顾17年官方的产品线,贸然给旺世一个更高的定价,可以,但没必要。

旺世的版面是生肖系列的一股清流,破天荒的用上的插画的风格,两条狗并列飞奔在景迈山顶(景迈山我猜的),像极了农村大院里面竞相争食的中华田园犬,结合logo下面的广告词「狗年大旺,共奔小康」来看,我傻了。旺世的版面难道是由多个设计师在未经沟通的情况的下各自负责一部分,最后盲目拼接在一起的结果?

有点像去年的电影《金刚川》,看哪儿都还行,都放在一起就有一种不适感,相比以前的生肖饼,旺世不算难看,但就是不适,尤其是凰后这样的产品金玉在前。

产品线上,旺世保留了标准版与珍藏版的发行规则,标准版用的是大树料,珍藏版用的是古树料,也算是延续凰后的优良传统,但是山头从易武来到了景迈。除此之外,还有熟茶小饼旺夫与赠礼小沱旺财。四款产品并称为「旺系列」,在大益的生肖线中,前无古人,后,暂无来者。

有人会说去年还有一款「凤凰格格」的熟茶为什么没有算作凰后系列呢?主要是因为凤凰格格并未随凰后系列一同发售,上市时间更晚,故不算作同一系列。相比之下,旺系列的四款产品却是同一时间发售的。

官方定位方面,不管大树还是古树,也不管小饼还是大饼,旺系列最高也只能算作臻品。这也是在悄悄的告诉大家,截止旺系列的推出,凰后,依旧是生肖茶的天花板。

除此之外,旺系列还悄悄的取消了“生肖纪念茶”的标识,往前的每一款生肖产品,都会有“生肖纪念茶”五个字背书,但自旺世开始,这五个字就没了,这个习惯延续至今,也不知道是单纯的忘记了,还是想模糊这个概念为以后埋伏笔。如果是后者,我暂时是没摸清思路,耳中不免回忆起大师时代的名言:“别慌,时间会给你答案。”

旺系列是衔接2017年与2018年产品,虽然各方面都有所欠缺,但回顾整个2017年,旺世确实没必要承担出头鸟的责任,那年,大益的发布频率可能是近几年最猛的一次,翻阅官方公众号,2017年官宣造势过的产品,就有如下多款:

如上产品上中,目前看来轩辕号一骑绝尘,成为第一档,然后空两档是金大益,即使望不到轩辕号尾灯,但坐稳了17年老二的位置。然后再空一档,唤作其他。如此排序,旺世也不过是其他的范畴。还要啥自行车?

本系列创作至今,一直在尽量避免提及其他产品,其一是为了突出生肖产品,保证不偏题,读书的时候因为偏题,作文分扣过太多。其二也是为以后的内容预留素材,除非篇幅不够,这次简单罗列了一下,主要是因为大益确给的真的太多了。

整个2017年,除了新品频发以外,就在人们结束春节假期陆续返岗时,三月,大益率先发难,给旗下的诸多经销商当头一棒,即“大益服务商三月惨案”(名字我刚取的),全年共计19家服务商被清退。这并不是大益第一次清退服务商,但应该是最唬人的一次,其中:

最高级别的A1服务商不过10家,也有两家出局,清退率占到了20%;

A2清退一家,自营服务商清退九家,其他清退四家;

全国服务商留存量是由119家降到100家,整体淘汰率在16%;

专营店关闭了300家,由1900缩减到了1600左右,缩减率在15.7%。

回顾原因,有人说是因为2014年的普洱市场的不景气,以往躺赚的日子不再,睡后收入作古,一些没有客户基础和自己的消费圈子的专营店举步维艰。大批的大益店只能靠配货赚钱,门店时开时不开,没有存货,货过一手就丢芳村,过着苟延残喘的日子。

逐步开始销售其他产品以贴补度日,堂堂大益店,居然卖起了红酒、香烟、陈皮,甚至做起了餐饮。他们借助大益的渠道红利蚕食市场份额,严重影响了其他有能力的经销渠道的畅通和稳定,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品牌形象,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下进大益店买肠粉的画面,那就真的太辣眼睛了。

惨案的结果是无数的人饭碗被砸,赚钱的门路被断,一度造成了市场对大益的不满和指责,让一些业者目瞪口呆难以置信,诸多老茶人称之为大益2017年「最血腥」的一幕。

换成其他行业,可能就是为了圈钱跑路埋伏笔了,但大益远不至于,市场那么好玩,跑路享受人生就太无趣了,毕竟吴老板早就脱离了低级趣味。这次的惨案也并非一味的关停,对于有能力的,持币观望的朋友,大益依双手双脚欢迎加入,不过门槛费普遍翻了一倍以上,单看最低的一档,便从最初的20万跑到了100万,翻了4倍。

朋友们,2017年了,20万还想开大益?喜茶都开不起了!

虽然大家嘴上不认同大益的铁血无情,但是很多时候,财力是实力最直观的体现。所以,这次惨案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这时候,再次脑补吴老板儒雅随和的面容,温柔细腻的嗓音,依旧很难为他贴上铁血教头的标签。壮士断腕,说断就断。

据我了解,关注我公众号的经销商、体验馆朋友也不少,如果你们有幸从惨案中幸存下来,其中的心酸,你们应该更能体会。

6月11日,吴老板在一场名为“华商走进云南,云品走向世界”的推介会上,说出了那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一个国家好不好,要看它的奢侈品多不多。而茶,自古就是一种‘奢侈品’。如今,我们要把大益普洱茶打造成为中国的奢侈品。”

但,我不认同,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简称,奢侈品是一种饱暖思欲的物品,主要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但是茶本身是不具备独特,稀缺,珍奇的特点。

可能是吴老板自己也觉得这话稍有不妥,随即加上了一句自己对奢侈品的定义:“奢侈品不意味着高价,它代表的是一种高品质,同时也是一种品味和生活格调的体现。生命就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你愿意在某件事物上花费时间、精力、金钱,从而让那件事物成为了‘奢侈品’。大益普洱茶具备这样的气质,我们也希望能将其打造为中国响当当的奢侈品品牌。”

我,也不认同,奢侈品自古以来就是价格高于其有形价值,高定价是奢侈品的地基,只有高定价,产品自身的无形价值才有所依,没有人会围绕猪肉蔬菜去讲故事,价格是区分受众的一把标尺。而我愿意花费时间,经历,金钱的事物,不是因为它奢侈,只是单纯我喜欢。就像茶不多先生上班摸鱼写大益生肖史一样。高品质,从来都不是奢侈品的硬性标准,相比之下,「易碎」的奢侈品,可能更容易受到大众的欢迎。假若某天学校的考试让考生回答奢侈品的定义,考生以吴老板的话术原封不动的答题,阅卷的老师又将如何评价这个答案呢?

大益的奢侈品战略目的,大概就是:我们要涨价了。

多年来,背靠大益的茶人赚的盆满钵满,现在,轮到大益了。大益那是想做奢侈品吗?不,可能就是馋利润。所以,商人普遍喜欢重新定义人们的认知,就好像iPhone不送充电器,自诩环保一样,赚钱不寒碜,但是美化自身赚钱的吃相就着实不好看。

但是,你也不想想我茶不多先生什么人,我不认同有个毛用?

至少芳村市场认可了。虽然至今我依旧不赞同大益的奢侈品路线,但是脱离公众号,线下喝茶聊天的时候,但凡能在大益的金融博弈中赚一张3rtx080显卡钱,我也会说,大益奢侈品,真香!

因此,同样的概念,我们不妨加几个限定词:将大益打造成普洱茶行业的奢侈品品牌。

这么说就完全可行了。

随着奢侈品口号一同推出的产品,便是一团春意。

“一团春意”精选巴达高山大树茶菁精心制作而成,在外观设计上,使用了更为年轻化、时尚化的马卡龙色系,水粉绿的底色搭配粉紫色的花瓣,春意扑面而来直沁心间,心生愉悦春暖花开。

最重要的是它还是一款有机茶,在当时打有机标识的产品不多。 配货价是6800,上市之后一路下垂,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跌破厂价。如今,一团春意即使不算死刑,也与死缓无异。

现在来看,将一团春意看作一款饮品,其独特的茶香与丰富的口感都是产品的亮点,会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春风又绿江两岸,一枝红杏出墙来,好不畅快。

但是一味的赋予其金融属性,一团春意便毫无价值,无脑上车的人,春意是感受不到了,在那个炎热的盛夏,一团寒意倒是直接拉满。

同样是6月,由中科院主管与国际权威科普刊物Newton合作的知名杂志《科学世界》,

突然发表《方舟子爆料:普洱茶致癌》一文,批评茶界多位知名专家学者颠倒是非,引发了茶界轩然大波。

没错,多年后,普洱“又”致癌了。

其主要理论依据为普洱茶湿仓后有黄曲霉素,其实这个说法在2013年便由权威科学家证实属于谣传,但自媒体《老茶文摘》不断转发之后,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邹家驹先生只好再度辟谣,由于云南作家雷平阳先生转发邹一文,该事件始为业界关注。

其后,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云南省农大皆发声,方舟子自此改口,从普洱茶湿仓茶致癌说演变为所有“发酵茶”皆为“变质茶”一说。

方舟子致癌说也有好处,那就是茶叶的开始有了讲究,如何让老茶不会变成发霉的茶,成为一门学问。

让现在的茶人回顾2017年,大多数脑海中只剩下三个字——轩辕号,作为一款划时代的产品,轩辕号蕴含了人们对普洱这个行业的期待,以及对自己年少无知的悔恨。

轩辕号成为2017年年代符号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但是这里就按下不表了,如何系统性的回顾轩辕号,甚至是下一年的千羽孔雀?我自认为这是茶不多先生的一场大考,源自我对这两款产品的无上尊重,因此,断不是区区几百字便能囊括的内容。

不然,可能生肖之后,世间再无茶不多先生,你不想我吗?

我是茶不多先生,非常感谢您能看到这里,

找到约2,51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9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