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茶事:吃茶岩寺与吃茶岩村

杨子笠

河北太行山区有一村落叫西尖山村,位于井陉县城东南部,属南王庄乡管辖,距石家庄四十余公里,距井陉县城二十余公里。宋咸平三年,有当地龙盘寺石碑文字记载,古中山国时期的西尖山村叫“西庄窝”。有资料记载,从1644年到1912年间,西尖山村的名称叫张家庄,到民国年间才改为西尖山村。这个村子可谓是千年老村。

西尖山村是个分散型村落,村落辖下有一小村庄叫“吃茶岩”,村子虽小,在村里转几道弯就可以走遍整个村落,但村庄依山而居,风光秀美。“吃茶岩”乃因附近有“吃茶岩寺”而得其名。但据村里人告知,听他们祖上说在古时候村边山岩下有一片茶园,当地人每年均采摘冲泡和食用,方得“吃茶岩”之名。当然,这里所指“茶园”之茶非茶科类之茶,而是像流苏、荆花一类可以药食同源的饮用植物,当地人概以泛指为茶。

究竟是先有“吃茶岩寺”而得“吃茶岩村”之名?还是山岩下先有茶园而叫“吃茶岩村”?其实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南阳公主在此“吃茶”的故事被代代相传却历久弥新。

随着农村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的建设,“吃茶岩”的村民们在前些年都已陆陆续续搬到山外或到城镇去生活,现在村里所剩三、五户人家却依然难舍故土,还恋着山里的清凉世界和所居住的石屋,依旧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山居生活。由于村民大多已经搬出大山寻求新的生活,如今在整个吃茶岩村里,唯独只剩下一户人家 的大门墙上还保留着“吃茶岩”的门牌。

离“吃茶岩”村庄不远处有一座规模较小的寺院叫“吃茶岩寺”,以前叫“皇姑庙”,后来叫“大慈寺”,再后来改叫“吃茶岩寺”或叫“苍山属庙”。由于当地山势属龙盘虎踞之地,曾又叫过“龙盘寺”。然而,当地村民自认与岩下的茶园有缘,所以习惯上仍把“皇姑庙”叫作“茶岩寺”。

可以这样认为,“茶岩寺”或是“吃茶岩寺”之名乃源自当年南阳公主在此吃茶后表露出“报恩在茶岩”的一种感激之情。当时南阳公主吃茶后曾许下诺言:待到功德圆满之时,一定要回到茶岩村报答村民们。兴许是方言发音所致,也兴许是图 个书写方便,后来有人干脆把“茶岩”误写成了“叉岩”。至今在百度地图搜索“叉岩”,就会落脚在“吃茶岩村”或“吃茶岩寺”这个地方。果真已是“茶岩”变“叉岩”了。

往事越千年,其实,不论西尖山村的“吃茶岩寺”还是以前有“茶园”的“吃茶岩”村,都讲述着一个相同的千年故事,回顾着一段相同的千年往事——三皇姑南阳公主与西尖山村的“茶缘”。

据《隋书·南阳公主传》记载:大业十四年(618年)发生江都兵变,宇文化及弑杀隋炀帝,拥立秦王杨俊之子杨浩为傀儡皇帝,自称大丞相,率军北归,被魏国公李密击败,自立为帝,国号为许,年号“天寿”。至此,国破家亡,众叛亲离,南阳公主在诸多打击之下万念俱灰,萌生出削发为尼的念头。

相传有隋炀帝杨广长女南阳公主(出生于开皇六年),因江都兵变时逃出宫外。面对着家破人亡,一路向苍岩山逃难的南阳公主历尽了千辛万苦,遭遇了各种磨难,当来到离苍岩山不远的西尖山村时,由于路途劳顿,冷饿交加,便选择在这里暂歇 上几日,淳朴的村民得知南阳公主的遭遇后十分同情并盛情相待。村民们除了款以山里农家饭之外,每日以荆花茶(一说流苏茶)热情相敬。临别时刻,村民以茶代酒为南阳公主送行,南阳公主一连喝了几碗茶后感慨道:“受人茶一盏,提律润心田。他年功德满,报恩在茶岩。”南阳公主以此来表明感恩心迹……

及至后来,南阳公主在苍岩山出家后修行六十二载,吃斋念佛,吃茶净心,扶危济贫,德在四方,赢得四方香客广为称颂。南阳公主圆寂后,西尖山村的村民们便在皇姑当年吃茶歇息的地方建庙祭祀,起名“皇姑庙”。从此,皇姑庙声名远播,吸引了四方香客来到西尖山村的皇姑庙祭祀、茶供和祈福,有求必应。尤其到了清代,南阳公主被册封为“慈佑菩萨”后,人们对南阳公主在西尖山村吃茶的追忆情怀更加浓厚,使得吃茶岩寺的香火日渐旺盛。

可以想象,西尖山村的“苍山属庙”,是为了铺垫出与苍岩山福庆寺、龙岩寺的亲近关系,同时引申出“苍山圣母”三皇姑南阳公主在苍岩山福庆寺和龙岩寺修身得道、济世救人的故事,“吃茶岩寺”便就有了“苍山属庙”之称。

南阳公主失去父亲、丈夫逃离、儿子过世的境况是何等凄惨,天下之大无南阳公主容身之处,只有苍岩山与南阳公主有缘,让其皈依了佛门。苍岩山盛生檀木,据说都是当年南阳公主在此修行时所栽,现如今这些檀木构成了苍岩三绝之一的“碧涧灵檀”。现在苍岩山能看到的南阳公主祠,则是后人怜悯其遭遇,纪念南阳公主在这里出家而建。因了南阳公主修成正果,功德圆满,光绪十九年(1893)九月二十五日,清光绪帝敕封南阳公主为“慈佑菩萨”。

苍岩山的福庆寺和龙岩寺均是当年南阳公主的修行之地。龙岩寺位于苍岩山九龙口(似九龙环抱),原属福庆寺的一部分,以现在之见,应属福庆寺的下院。龙岩寺周边山势奇特,景色幽美,寺内有三官庙、朝阳洞等古迹都和南阳公主有着密切关系。“三官庙”谓之天、地、水三官,传说南阳公主在苍岩山出家实因感动了这“三官”,故而助力南阳公主修成正果。南阳公主为感念“三官”之恩,封“三官”收下苍岩山的第一道香火;所谓“朝阳洞”,是南阳公主每年农历三月三相邀各路神仙到此聚集之地。据说,这两处香火至今香烟袅袅,久盛不衰。

当地人一直沿袭着一种民俗,源于对南阳公主的崇拜和祭祀——每年在阴历三月和十月,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形式多样,伴随着苍岩山的暮鼓晨钟,拉花、皇杠、井陉晋剧、常山战鼓、打扇鼓、摇扇子、甩绸条、跑驴表演等民俗表演,让香客们大饱眼福。

随着时代更替,岁月流逝,西尖山村的“吃茶岩寺”亦几度沉浮,又几度修建。在抗日战争时期,“吃茶岩寺”曾被一场大火无情吞噬,后有村民简易重建,但在解放初期又一度不慎坍塌。

改革开放以后,四方信众自发捐资修复,使得苍山属庙的“吃茶岩寺”再度回归本来面目,让香客重新顶礼祭拜皇姑。从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九,西尖山村的村民举办皇姑庙会,各地善男信女从四面八方赶来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演化成每月逢初一、十五,当地村民均到此茶供祭祀,祈求安居乐业、幸福安康。

如今的“苍山属庙”经过当地信众发心,得以重新整修,庙宇焕然一新。然而,见证“吃茶岩”岁月沧桑的村落和石屋将要永远离开人们的视线,将要告别千年传说的“吃茶”故事。碍于山里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祖祖辈辈生活在“吃茶岩”的村民怀揣着乡愁不得不一户一户地离开了“吃茶岩”。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或将不存的山村,望着那块已经斑驳的“吃茶岩”门牌,望着那一层层整齐排列的山地梯田,望着那一棵棵古老苍桑的山村老树,想起当年以茶待客、热情淳朴的山里村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南阳公主在这里吃茶的场景。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步伐,对于“吃茶岩”的村民而言,也许今后彻底告别了“吃茶岩”这一具有民俗与传说意义上的三个字,离开了祖辈曾经居住和见证客来敬茶的石屋,但其承载淳朴民风的助人为乐精神和依然留在人们心中的那一盏浓郁的流苏茶香,以及时时挂念普济众生的“吃茶岩寺”,却是西尖山村人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

(舒曼写于2020年8月石家庄清茗斋)

去年10月,有学生谢娜(右)去太行山中采风,在西尖山村无意中发现了吃茶岩寺。我得知消息,即决定适时前往考证。后因疫情原因未能如愿,今年6月26日与学生谢娜、杨雅琴(左)驱车到吃茶岩寺考察,并在吃茶岩寺不远处发现了“吃茶岩村”,这是意想不到收获。

评论 / 2

u096247
#718980

欢迎有志之士前来发扬广大,让茶岩寺更加普及众生

回复
u096247
#718972

感谢作者,支持作者,你辛苦了。有时间到吃茶岩坐生。那是我的家。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