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缙云黄茶功效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中国茶科所科技特派员韦康,用科技的力量点茶成“金”

“钱支援,物支援,不如来个科技特派员。”今年是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截至目前,浙江共派出各级科技特派员3.9万人次,推动农民增收63.5亿元。科技特派员穿梭山林、躬耕乡野,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在广袤田野上书写了科技兴农富民的绚丽篇章。

韦康,1981年出生,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担任省级个人科技特派员10年、团队科技特派员成员12年,同时是缙云县科技特派员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级青年英才,主要从事缙云黄茶的推广及特异成分的发掘、应用等。创建精品黄茶示范基地3个、良种繁育基地2个,研发了高TGGP黄茶并入选首批浙江创新馆展品,后期将针对提高黄茶TGGP含量及如何形成双高黄茶(高氨基酸、高TGGP)持续开展技术攻关。2011年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5年获得中国茶叶学会青年科技奖,2019年、2021年两次获评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

共富路上

“近5年来,缙云黄茶种植面积扩大了7000余亩,建立了500~1500亩黄茶示范基地3个,黄茶年产值超过1亿元,平均每亩效益超过1.5万元,茶农增收6400万元”。省科技特派员韦康望着成片的缙云黄茶茶园向记者说道。

“从一棵单株育成一个品种,继而培育形成一个特色产业”,这是一个非常不易的过程。韦康表示,缙云黄茶的发展历程同样如此,需要具备多个条件要求,如需要原生茶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良好的人文背景、高质量的产品、庞大的市场需求、雄厚的资金投入、大规模的生产经营、龙头企业引育、创业孵化培育、技术团队持续的技术创新、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集合,最终让缙云黄茶成了当地特色产业。

2012年,为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号召,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要求科研一线的年轻工作者作为预备科技特派员,跟随老科技特派员服务生产一线。从那时起,韦康就跟随所里的白堃元来到了缙云县。为了做好科技特派员工作,10年来,韦康走遍了缙云各个主要产茶乡镇,为茶农提供各种技术帮扶。通过田间调查,针对缙云黄茶发展初期存在的种植、加工等生产技术瓶颈,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缙云县科技局、缙云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以及缙云县龙源茶叶有限公司等4家当地黄茶生产企业,重点围绕缙云黄茶高效施肥、棚架设施、示范基地创建等开展研究与示范,解决了黄茶施肥不均衡、早春不施催芽肥、黄茶产品单一等制约性问题。

通过科技特派员工作,真正实现将科研与产业相结合并让韦康感到自豪的是缙云黄茶2.0的技术研发。起初,韦康等发现缙云黄茶中富含一类特殊成分,即TGGP物质,这种物质具有抗菌消炎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功效,但其在普通茶叶中含量较低(<0.2%)。随后,通过特殊的栽培和加工工艺,韦康成功开发出了TGGP含量高的黄茶,在缙云黄茶头茶中含量可以达到1%,更高的能达到1.5%以上,实现了让缙云黄茶不但好看、好喝,还有益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望。

本着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思路,围绕该特异成分,韦康正在进一步筛选高TGGP的茶树资源,用于培育TGGP含量更高的黄茶品种。同时改良种植管理模式、改进加工工艺,使下一代的高TGGP黄茶含量可以超过3%。他希望通过这些工作使得缙云黄茶插上科技的翅膀,使整个产业始终能健康良性地发展,茶农能够从黄茶产业中持续获得收益。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韦康表示,要不断推进茶科技在茶领域的应用,通过持续更替的技术革新,进一步协助地方政府、企业、茶农,做好科技特派员的创新成果落地工作,实现科技扶贫的“初心”。

当地人说

缙云县前路乡姓叶村叶辉:“科技特派员韦老师带领我们建设标准茶叶示范园,做项目,开发新产品,并为我们提供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让我们的日子欣欣向荣。”

来源:中国茶叶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不同体质喝不同的茶,这张“参考表”赶紧收好

饮茶始于中国,几千年来国人喝茶的习惯也经历着不少变化,一项关于现代人饮茶习惯的调查显示,有六成人都表示自己爱喝茶。有一半的人是在工作后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还有一部分人是在父母的影响下爱上了喝茶。

在喝茶的目的上,55%的人表示喝茶为了健康,30%的人是为了提神,其余15%则是为了减肥;可见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然而,人们对于茶大多只停留在“喝”的层面,对于茶文化和茶知识的了解仅占不到二成。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喝茶的习惯,但是大都是随便挑一种符合自己口味的茶喝,殊不知符合你口味的茶,却不一定适合你的身体。其实看体质喝茶,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人体的九大体质

中医学中把人的体质分为九大类,分别为:

平和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气虚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过敏体质;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比较健康的“平和体质”仅占32.75%,其它8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每一种体质都有各自的特点,而每一种茶也有自己相应的功效,只有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对的茶,才是正确的喝茶方式。

01

平和体质

特点:平脸色红润、精力充沛,睡眠品质好,二便通畅。

常见人群:年轻男性

患病倾向:不爱得病

这类人群抵抗力较强,较少患病,因此各种茶类都能适当饮用。

02

湿热体质

特点: 急躁易怒,满脸油易生痤疮粉刺、口有异味不爱吃饭、舌红苔黄。

常见人群: 喜欢吃高热量食物者,嗜烟好酒、生活压力过大者。

患病倾向: 易患疮疖、黄疸等皮肤病,胆囊炎、冠心病、和糖尿病。

这类人体内湿气较重,容易腰酸背疼,浑身酸痛。身体偏胖或消瘦,身体易沉重倦怠,没有耐性,容易发怒。

03

痰湿体质

特点: 体形肥胖,面部油脂分泌旺盛,多汗多痰。

常见人群: 大多集中在管理阶层或生活较安逸的人群,且男性居多。

患病倾向: 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

痰湿体质的人通常形体较胖,面部皮肤油脂分泌较多,出汗较多且汗质地较黏。容易胸闷、痰多、眼睛浮肿,困倦。

04

阳虚体质

特点: 手脚不温、畏寒怕冷、嗜睡,容易夜尿和拉肚子。

常见人群: 长期坐在办公室者、几乎无户外活动者、月经期和产褥期的女性

患病倾向: 水肿、腹泻

主要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所导致的。

05

阴虚体质

特点: 皮肤干燥、眼睛干涩、口易渴、脸易潮红、大便干结,嗜吃凉的东西。

常见人群: 体形消瘦,易心烦意乱者

患病倾向: 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

阴虚体质的人形体较为消瘦,容易口燥咽干,眼睛干涩,皮肤干燥。这类人群睡眠少,常常心烦意乱,喜冬不喜夏,怕热,易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干燥。

06

气虚体质

特点: 疲乏无力、爱出虚汗、健忘嗜睡、呼吸短促。

常见人群: 先天不足者、营养不良者、年老虚弱者、久病未愈者、大手术后及压力过度者

患病倾向: 容易感冒,生病难以痊愈

气虚体质的人经常出虚汗,形体消瘦或偏胖,经常莫名觉得疲乏没劲。对风、湿、寒等敏感,免疫力差易感冒,吃凉的食物容易肠胃不适。

07

血瘀体质

特点: 皮肤晦暗,身上容易出现瘀斑,掉发严重、健忘。

常见人群: 脑力工作者,女性多见

患病倾向: 出血、中风、冠心病

血瘀体质的人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这类人大多形体消瘦,皮肤晦暗皮肤干燥粗糙,身上容易出现瘀斑,比较健忘。

08

气郁体质

特点: 体型一般偏瘦,多愁善感、忧郁脆弱,易心慌、易失眠。

常见人群: 压力大者,女性多于男性,多为年轻人

患病倾向: 失眠、抑郁症

气郁体质的人情绪不稳,忧郁脆弱,晚上易心慌失眠。生气时两胁会有胀满疼痛感,常无故叹气、打嗝,总感觉嗓子有异物,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09

过敏体质

特点:原因复杂多样,有接触过敏、食物过敏和物理过敏。

常见人群:如过敏性鼻炎患者、药物(如青霉素)过敏史者等

患病倾向:药物过敏、花粉症、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过敏体质也叫特禀质,是指先天带有的体质,包括不同程度过敏反应等。这类人通常适应能力较差,常鼻塞、打喷嚏,易对药物、食物、花粉等过敏。

不同体质喝不同的茶

不仅人的体质多种多样,不同的茶类发酵程度不同,茶性同样存在的很大的差别。

01

绿茶

绿茶的发酵程度为0,作为不发酵茶,它的茶性偏寒性,有着清热解毒的作用。

绿茶所含有的丰富茶碱能促进枢神经兴奋,有着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能舒缓情绪,适合于湿热、阴虚和气虚体质人群饮用。

但是体寒、胃虚的人要最好少喝绿茶。

▲龙井绿茶

02

黄茶

黄茶发酵程度在10%-20%之间,是微发酵茶,茶性偏寒凉,具有清心降火以及解暑的功效。

而且喝黄茶对脾胃最有好处,有助于调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适合于湿热和阴虚体质的人群。

▲缙云黄茶

03

乌龙茶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发酵程度在30%-70%之间,整体茶性平和,各个年龄段各种体质人群都可以适当饮用。

要注意一点,高焙火的乌龙茶体热的、怕上火的人要少喝。

▲乌龙铁观音

04

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发酵度在70%-90%之间,茶性温热,红茶几乎适合于大部分的体质,比如血瘀、痰湿、阳虚以及气郁体质都可饮用红茶。

但胃热、怕上火、舌苔厚、易长痘的人不宜喝红茶。

▲闽红功夫

05

黑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黑茶性温,有解油腻、降血脂、祛湿气、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和红茶类似,温热体质的人群要慎喝黑茶,避免火上浇油。

而普洱生茶较为寒凉,比较适合特禀体质及湿热体质人群,肠胃功能弱者要少喝;

▲生普叶底

普洱熟茶性质温和,比较适合血瘀以及痰湿体质人群,有一定年份的普洱品饮效果更佳。

▲熟普叶底

06

白茶

白茶是轻微发酵茶,茶性偏凉,滋味鲜爽馥郁,具有退热解暑的功效,适合于湿热以及虚型体质人群。

▲新茶银针

陈年老白茶的茶性,在长时间的自然转化中内质越发丰富,茶性也会趋于平和,加上丰富的黄酮含量带来的强大养生功效,各类人群都适合饮用。

▲老茶牡丹王

茶有万千,但是只有各取所需才是健康的饮茶之道。

来源:华茶号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饮研究, 新式茶饮的茶基底创新

2010年以来,具有材质天然、设计时尚、现场制作和即饮方便特点的新式茶饮开始风靡于新时代年轻消费者之间。

它主要以优质茶叶及茶制品为主要原料,搭配鲜奶或奶制品、水果或果汁、糖等原辅料,经现场提取和调配混合而成的即饮茶饮料。

新式茶饮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让新式茶饮吸引消费者眼球,关键在于保持产品的品质及新颖性。茶基底决定着新式茶饮的品质和创新基点,也是新式茶饮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

茶饮初期用茶末、茶渣等作为茶基底的原料,现如今新式茶饮主要选用各类原叶茶,或添加谷物、草本植物、豆类、香料等作为茶基底,再加入各类奶油、牛奶或水果后形成馥郁香甜的新茶饮。

茶基底已然成为影响新茶饮创新的关键因素,茶基底的创新受上游茶原料供应的限制,产品易同质化,因此创新新式茶饮茶基底势在必行。

茶基底专用茶品种的创新

新式茶饮与传统茶饮相比价格虽高,但其口感佳、香气愉悦,深受消费者喜爱。

花茶类

茶基底既有茶的自然风味又有花的香气,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有茉莉绿茶、桂花乌龙,玫瑰红茶等。

红茶类

茶饮除选用常见的红碎茶和工夫红茶外,也可选用高香品种所制红茶,如金牡丹、金观音、丹桂等品种加工的红茶,其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带花香。

青茶类

以铁观音、岩茶、凤凰单丛、冻顶乌龙等为茶基底较为常见。

绿茶类

除了常见的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外,抹茶由于颜色绿亮、滋味鲜醇,在茶饮中也应用较广泛。

随着茶饮市场推陈出新,以白茶、黑茶、黄茶为茶基底的茶饮产品也不断面世。

新式茶饮除了选用常见的茶类品种外,可以创新性地选用一些变异品种茶作为原料,如使用安吉白茶、缙云黄茶、紫娟等白化茶、黄化茶、紫芽茶品种,以饮品原料的稀缺性为产品特色。这些品种所制的新式茶饮在口感上有一定的优势。

白化茶酚氨比值较低,使得成品茶滋味鲜爽甘甜、苦涩味低,品质优良,具有风味独特名优茶的生化和物质基础。白化茶或黄化茶作为纯茶饮的茶基底在风味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

紫芽茶(紫娟、紫嫣等)品种加工成茶后,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紫芽中花青素含量高达0.5%~1%(绿芽茶中花青素占0.01%),重要组分有飞燕花青素、芙蓉花青素和翘摇紫苷元。

花青素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清除自由基、抗炎、抑菌、心血管保护、改善视力等作用。紫芽茶具有特殊的保健功效,与其高含量的花青素有关,经初加工的“紫娟”茶茶多酚含量、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较高,在外形及香气上具有特殊性,滋味浓厚鲜爽回甘,紫芽茶中活性成分含量较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需求愈加强烈,富含花青素的茶饮品作为创新茶饮,也可满足人们的对健康的追求。

02茶基底专用茶茶园管理创新

1、遮荫覆盖

新式茶饮对专用茶的外形要求低,但对滋味、香气要求较高,从源头提高茶叶内在品质,有利于茶饮质量的管控和创新。

在栽培过程中进行遮阴覆盖可以显著降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提高叶绿素、游离氨基酸含量和香气总量,并优化氨基酸和香气组分,有利于提高茶叶内在品质。

2、水肥管理

茶园水肥管理对茶园土壤条件和土壤养分会产生影响,从而影响茶叶的品质。

对茶园进行喷灌处理对茶叶的品质会产生影响,喷灌处理的茶叶氨基酸、茶多酚的质量比均高于常规处理,氨基酸质量比提高12.1%,茶多酚质量比提高17.03%。

化肥使用以氮为基础适当降低磷和钾的占比,能够显著提高武夷岩茶(水仙品种)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浓度,使茶汤耐泡且浓厚,回甘好,鲜爽度更高。

而“增施有机肥”处理与传统的施肥处理相比,可提高茶叶中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茶多酚的含量,并降低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

以有机肥为基肥能大幅度提高夏茶叶片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及芳樟醇、香叶醇等芳香物质,从而提高夏茶香气。

对福鼎大白毫喷施叶面硅肥能够显著增加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含量及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13.45%、17.51%、5.28%和11.15%,说明喷施叶面肥对茶叶的品质成分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

03茶基底专用茶加工技术创新

1、初加工技术创新

在原料茶初加工过程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新式茶饮专用茶,提高茶的风味和功能性成分浸出量,更适合新式茶饮需求,也更便于开发特色茶饮产品。

采用热风杀青能使茶叶保持翠绿色泽,成茶香气较高、滋味醇和。

冷泡型红碎茶加工时经过速冻处理和超声波处理后细胞破碎率高,添加酶制剂后纤维素、果胶和大分子物质被分解,从而使有效成分更易浸出,改善红茶的汤色和香气,作为冷泡茶原料冷泡性能极好。

茶基底专用茶加工技术创新也应注重开发具有高功能性成分的茶叶原料,王芳等对高γ—氨基丁酸(GABA)岩茶加工工艺研究,表明在鲜叶喷洒0.2%谷氨酸溶液,摇青三次,每次摇青后真空厌氧1 h,其GABA含量最高为317.93 mg/100 g,感官品质较好,GABA具有改善神经机能、改善睡眠、治疗癫痫等多种功效。

另有研究表明,中药细胞破壁后具有良好的吸收性、溶解性、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对人体有极好的利用价值。中药的破壁技术亦可创新性地用在茶原料的破壁上,使得茶的浸出速度快,减少客户进店等待时间,同时浸出温度低,有利于茶叶香气保留,茶饮口感更加醇和,功能性成分浸出更多。

2、原料茶精深加工技术创新

我国茶叶生产正在由依赖面积扩张的粗放型发展向提高茶叶品质和综合利用率的集约型发展转变,新式茶饮的快速发展对促进茶产业优化升级,推动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超微茶粉是茶叶深加工的重要途径之一,将超微茶粉制作成茶饮里的配料,也是茶饮产品创新的一种方式。

孙峰对超微绿茶粉进行制备,并利用超微茶粉开发珍珠粉圆制备工艺与产品配方,从而制得外观鲜绿口味鲜美的珍珠奶茶新产品。

叶志彬以纳米铁观音茶粉为原材料,将其添加到传统的摇摇乐布丁生产过程,当添加量达到0.9%时,产品的审评平均分最高。

04茶基底专用茶拼配创新

1、不同茶类间的拼配创新

中国茶叶可分为六大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不同茶类由于加工工艺不同,内在生化成分不同,呈现出口感、香气滋味的不同。

茶叶拼配能将不同产地、不同季节、不同等级、不同品种等风格迥异的茶叶拼配成品质稳定、符合标准的茶叶。

新式茶饮对专用茶的品质要求更侧重滋味、香气和汤色三个因子,因此对茶饮专用茶的拼配可以进行不同茶类的拼配,以求茶基底更多的创新可能。

谢剑威等以白茶为主要原料的多茶类拼配研究结果表明,以白茶为基料茶拼配工夫红茶(8∶2),茶汤清甜、醇爽口感提升,清甜香气更加饱满;特级白牡丹与清香铁观音拼配(7.5∶2.5),茶汤同样清甜、醇爽、滋味更浓更耐泡。

杨勇等以安徽滁菊为材料,按照红茶加工工艺进行创新制作出新工艺菊花,再按茶菊比5∶1的比例,搭配成花茶,做成菊花祁红、菊花白茶、菊花滇红、菊花普洱,其中菊花白茶和菊花祁红综合品质更佳。

新式茶饮的专用茶可以使用不同茶类的茶进行拼配,使得拼配更具多样性,除了茶饮市场常见的红茶、绿茶、乌龙茶等进行互相拼配,还可以拼配白茶、黄茶、黑茶或再加工茶类,以期获得更好、更独特的茶基底风味体验。

2、茶与其他原料的拼配创新

在市场上,茶饮口味由原来的“茶+奶”,扩展为原味茶、“茶+奶”、“茶+水果”、“茶+芝士”等新鲜品质元素,将茶与其他原材料的结合将成为新的创新点。选择其他原料,开发不同产品,既丰富口感,增加功效,又可以提高饮品颜值和保健功效。

选择茶叶与药食同源植物进行调配,如枸杞、山楂、桂圆、甘草、蒲公英等添加到茶饮里以增加其他保健功效。

选择应季水果、花草茶等进行调配,如草莓、柠檬、橘子、猕猴桃等水果和玫瑰花、洛神花、菊花等花草茶,制作成水果茶或花草茶,美容养颜。

选择甜菊叶、罗汉果等作为甜度辅料进行调配,由于甜菊糖甙和罗汉果糖甙具有热量低、甜度高的优点,对喜欢吃甜又担心长胖的消费者是很好的选择。

选择其他食品原料作为辅料,如茶与咖啡的结合、茶与五谷杂粮(薏米、红豆、紫薯、小米等)的结合、茶与坚果类的结合、茶与果脯/蜜饯类的结合、茶与加工食品类(饼干、巧克力、方便面等)的结合等都是不错的搭配选择。

05结语

近年来,新式茶饮发展迅猛,产品种类也日益多样化,在产品创新方面为迎合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产品研发以产品表征奇特性形式呈现,而不同厂家在产品表征呈现形式研发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同质化现象,缺乏创新力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及利用茶树的国家,种质资源丰富,茶树品种多,茶叶加工的方法多样化,茶文化源远流长,新式茶饮的发展要从茶基底、茶文化等方面挖掘创新着力点,让新式茶饮在发展过程中更有后劲,不易被模仿和超越。

来源:中国茶叶加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