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建水茶

找到约36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窑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如何融合发展?

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竞争优势。6月10日,“窑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暨2022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第52次会员双月活动日活动在中国紫陶之都建水举办。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云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红河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紫陶文旅产业链链长字振华,州政协副主席、州总工会主席、紫陶文旅产业链副链长张艳梅,及来自茶企、陶企的企业家齐聚建水,共商合作、共谋发展。


△陈勋儒讲话


△字振华讲话


△张艳梅致辞

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无论是陶土原料还是技艺传承、产业基础,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共汇集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设计艺术师34名,各级非遗传承人68名。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国家级版权示范园区,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316户,相关从业人员近4万余人,产值达40.3亿元,成为红河州乃至云南省具有较高标识度的特色文化产业和地域文化名片。


△交流洽谈


△茶陶品鉴区

红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把紫陶文旅产业链作为全州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来打造,紫陶产业再次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次活动的举办,旨在让“茶与建水紫陶”两张文化名片展开对话,探讨如何实现茶与陶的“牵手”“联姻”,进一步壮大紫陶文旅产业链,推动陶茶融合迈上新台阶,跑出加速度。


△建水紫陶


△嘉宾演讲

此次活动,邀请到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院长王白娟带来“云茶产业发展情况”演讲;建水紫陶博物馆馆长谢恒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情况”;《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以“茶陶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作了分享;云南海湾茶业有限公司、云南芷兮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也根据自身企业与紫陶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分享。


△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

活动上,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建水紫陶协会,勐海酽味茶业庄园、建水崇文同创紫陶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等茶企、陶企、协会,分别签订了茶陶融合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茶和紫陶的融合开启了崭新篇章。签约双方将持续加强协调沟通,全力推动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红河州将按照“两条腿”(工艺陶、生活日用陶)、“三个化”(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四帮扶”(扶大、扶优、扶强、扶特)工作思路,认真提供一流服务,营造一流环境,创造条件让茶与紫陶产业热情“握手”、真正“牵手”,打造“云茶云陶”文化IP。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由红河州紫陶文旅产业链、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主办,建水县人民政府、建水紫陶协会协办。现场设置了陶咖品鉴区、茶陶品鉴区,让大家深刻感受到:“茶醉了,陶醒了。”

红河州还向广大企业发出诚挚邀请,邀请企业到红河投资兴业、洽谈合作,共同开创互利双赢的美好未来。

文图丨李亚  李捷

来源:红河文旅,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醒了,陶醉了”~建水紫陶与云茶产业“牵手联姻”

以茶会友,紫陶为器。6月10日,来自省内外的50余家茶企业与25家紫陶企业相聚“中国紫陶之都·建水”,参加“窑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暨2022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第52次会员双月活动日活动,和与会专家、学者一起共话茶陶融合发展,共促茶陶“牵手联姻”。

活动现场

研讨会上,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院长王白娟教授、建水紫陶博物馆馆长谢恒、《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以及两家云茶企业代表在研讨会上分别就云茶产业发展、建水紫陶产业发展以及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9家外地茶企分别与建水紫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迈出茶陶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关键一步。

茶企与建水紫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现在我们公司的线下门店,都是用建水紫陶来泡茶,二者的融合碰撞颇受消费者认可。”在云南海湾茶业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段文俊说,“由茶及器、相互借力,我们也会与建水紫陶企业继续加深合作,让云茶与云陶的强强联合碰撞出更多火花。”

共同参观建水紫陶

“这次活动为茶产业和紫陶产业搭建了平台,也为茶陶融合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会。”建水紫陶博物馆馆长、紫陶研究会会长谢恒认为,通过此次活动,可以带动更多茶陶企业携手发展,让“建水紫陶”和“普洱茶”这两张文化产业名片更加闪亮。

与会来宾在建水紫陶博物馆参观

近年来,建水县把紫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达2316户,辐射带动紫陶相关从业人员4万余人,建水紫陶产值达40.3亿元。作为红河州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紫陶文旅产业链提出了“两区布局、四轮驱动、三化推进、四融四扶一跨”的发展思路。其中,“四融四扶一跨”就包含了陶茶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从政府层面高位推动与普洱茶产区深度合作,建立茶企与陶企、企业与专家之间的横向联系制度,有针对性的开展市场化合作,打造“喝普洱茶,用建水紫陶”品牌美誉度。

与会来宾在建水紫陶企业实地考察

以此次茶陶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为契机,红河州将大力推进紫陶文旅产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工程,不断拓宽茶陶产业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让茶与紫陶产业热情“握手”、真正“牵手”,共同打造“云茶云陶”文化IP。

记者:车安达文/图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hhrb_hh)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欲见其人单丛香——茶人杜丽萍一瞥

曾几何时,在上海大宁茶城一提起经营潮州凤凰单丛,马上就会有人接茬:“那是杜丽萍的!”

在我眼中,杜丽萍是一位至情之人,尤其对茶喜爱满满,甚至可以说是一位“茶痴”。不知咋滴,从小生长在贵州安顺的丽萍却对潮汕工夫茶情有独钟。以她之见,是因为潮州工夫茶在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所以她对潮州的凤凰单丛热爱有加。

作为主营凤凰单枞的“丽萍茶坊”,云集有近百种单丛香型品系,诸如鸭屎香、芝兰香、夜来香、蜜兰香、黄栀香、柚花香、桂花香、玉兰香、肉桂香、杏仁香、姜花香等不一而足,小小茶坊藏茶甚丰,难得丽萍对“形美、色翠、香郁、味甘”的凤凰单单丛有自己的追求,格外令我惊喜。实际上,更令人感动的地方是她没有半点虚与委蛇的茶人品性。她总说要为推广茶文化多做一些事情,为此她会定期邀约一些当地的茶友,交流习茶心得,难得一壶清雅,与大家共品人生。她对茶文化的这份关爱,难能可贵。有时,她见我常常策划一些公益性茶文化活动,所以问我有没有需要她做的工作,哪怕是一名义工,那副主动请缨和认真模样没有丝毫的寒暄做作。

由于居住在嘉定,从上海大宁茶城迁移到嘉定的一个小茶城后,丽萍在茶叶经营上似乎也有着写尽繁华如花旖旎之梦,可事情往往逆她所想,在经营上却也写尽了落花满地好梦成空。换了地方,经营不是她想象的那样好做,尤其面对凤凰单丛这样一款“小众茶”的推广遇到了难题。她面对客户资源减少的现实,为了辟出这块小小的“丽萍茶庄”经营新天地,可谓煞费苦心。她几度赴云南、贵州考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不惟凤凰单丛是从,增补了家乡的“晴隆化石”绿茶和“二十四道”红茶,以及云南建水紫陶。凭她一股勤奋耐劳的劲儿,加上与人为善,诚实经营,小小的丽萍茶庄渐渐有了起色。丽萍对自己经营的茶叶品质要求很严,期望也很高,她说,好的凤凰单丛必定注重优越的生态条件和良好的茶树品种资源,以及精湛的采制工艺。所以,总会生发出一种“不如愿”的烦恼,尤其对客户更要讲究“诚信”两字。她把一句“茶的品质决定一切”常挂在嘴边,唯以诚信待人,凡事,就一定要做好。在她身边,常有客户上门请教有关凤凰单丛的相关知识,杜丽萍从不敷衍,就像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样。实际上,她早已把“品茶”二字演绎为“人品”了。也恰恰在这种氛围中,使杜丽萍清心涤滤,体悟出茶道中的平常心,正是她这颗经营中的平常心,使“丽萍茶庄”的“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又使“回头客”变成了“家常客”。她说,在经营上虽然需要煎熬,但我陶醉其中,其乐融融,心里尤感踏实和舒畅。

有一次我到嘉定“敬茶坊”茶馆问茶,顺便再度前往“丽萍茶坊”品茗。那天,丽萍满怀兴致地摆开茶具一番“悬壶高冲”后,她突然对我说准备让儿子走出去学茶和参加一些茶文化活动,丽萍也真想让茶的气息熏染在儿子身上。丽萍说,自从儿子去河北参加了一次禅茶大会收获了很大,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从而对茶文化内涵有了新的认识。她总认为,一杯茶也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方便之途。

茶是有情的,一如“丽萍茶坊”里优雅的古琴声、缥缈的熏香;茶是有文化的,丽萍特别注重茶理和意味,常常抽出时间赶赴一些茶会和参加学习讲座,使自己在精于鉴茶和善于辨茶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别人眼里,杜丽萍总是很忙。而她说:“我活得是不是太累了,总有一种欲罢不能的焦灼感。”的确,她做事有时太认真、太投入,哪怕付出代价。丽萍最为高兴的就是有好茶与大家分享的时刻。每逢节假日,她总会邀约身边的茶友和老师们到“丽萍茶坊”坐一坐、叙一叙、品一品。临别时,不忘给每一个人准备好几款凤凰单丛茶和家乡的一些土特产,可谓情切切、意悠悠。其为人处世也被同行啧啧称道。

她非常关注茶人之间的友情,就像关注凤凰单丛茶的“山韵”与滋味。其实丽萍经营潮州单丛茶还是贵州茶都无关紧要。风尘再大,世味再淡,一杯好茶已经在丽萍的心里了——那就是人情要暖,人走茶不凉。

丽萍钟情于凤凰单丛已有十几年了,现在依然如故,痴心不改。虽是小众茶,亦无多少人问津,但她对凤凰单从茶的那份执着却始终在心里安静地呆着。有时候遇到心灰意冷之事,想想壶里还透着凤凰单丛的茶香,内心会变得安宁。所以,每当我看到“丽萍茶庄”这四个字,心里总会联想到凤凰单丛特有的香气,也许是一个内心有物有情而心境开阔的人,事业的美丽是可以带着一份活力和新意而不断再生的。认识丽萍的人都会有这样感受:认识丽萍就会爱上茶,爱上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如今,杜丽萍性格内敛如茶,心中只要有茶,无论再经过多少轮回,惟以真爱用心泡出自己的茶香,并永葆着心中茶香的魅力。她崇尚“正、清、和、雅”茶德,清闲时完全让自己沉醉于一杯茶的快乐中,在细嚼慢咽时,让茶把自己生活调整到“平常心是道”妙意中,她说,这是一种享受!(舒曼茶话)

找到约361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7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