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建瓯茶

找到约329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建瓯茶企纷纷进行改革 希冀谋求新一轮发展

曾依靠国家统销统购“躺赢”的建瓯茶,在经历市场萎缩、茶叶滞销、茶厂凋敝的困境后,茶企纷纷进行改革,希冀谋求新一轮发展。



北苑贡茶,何日盛景重来


  “太神奇了,茶沫上竟然能写字!”在去年11月举行的第十二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上,建瓯茶企以文化为引,为北苑贡茶寻求突围之路,引来不少客商及游客体验,游客周女士经茶人指导,在点出的茶沫上书写出一个“茶”字,稀奇不已。

  北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廷御茶园,北苑茶曾上贡四朝(五代十国闽、宋、元、明),历时458年,在中国茶史上曾有过辉煌,至今依然声名远播。然而,并没有输在起跑线上的北苑贡茶,即便现在全市干毛茶年产量约1.23万吨,产值达8.79亿元,可与兄弟县市武夷山相比,仍相去甚远,不尽如人意。该如何重现昔日辉煌?

各自为战散如沙


  “现在,我们茶企已开始抱团取暖。”北苑贡茶协会会长周伟说,然而以前却是一盘散沙的局面。

  散沙局面要从改革开放之前说起。当时,茶叶出口是国家创汇增收的主要项目,建瓯茶由国家统销统购,所以建瓯茶一直处在“不怕卖不掉,就怕你没有”这种不愁销路的状态,造成大部分茶农长期以来不重视茶叶加工工艺的创新和改进。

  上世纪90年代初,茶叶外销市场萎缩严重,完全依赖出口的建瓯茶叶迎来寒冬。茶叶滞销,茶山难以产生效益,茶农开始纷纷砍掉茶树改种橘子等作物,彼时全镇乌龙茶园不足百亩。

  直至本世纪初,茶企纷纷进行改革,摒弃过去粗放型的制茶工艺,走上精品路线。而今,茶市再次走俏,建瓯大大小小的茶厂渐多。全市现有各类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约1415家,其中规模企业10家、SC认证39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

  “可惜,大多数茶企的发展理念还是老套。”周伟告诉记者,忽略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的融合发展,致使建瓯茶活力不足。虽然茶叶经营企业多达1415家,但注册的仅有250多家,规模大多呈现“小、散、差”的状况,年产干毛茶1万多吨,占据全市干茶产量的85%,占南平市茶叶产量的20%以上,量大而不精。“一些茶企每年采茶多达四五次,品质一直徘徊不前。”

回归传统觅复兴


  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一些企业已崭露头角,南平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位于建瓯东峰镇的成龙茶厂就是其中翘楚。该茶厂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如今,成为建瓯“矮脚乌龙王”。

  “现在每年产量大概有20万公斤,年产值大概2000万元。”成龙茶厂厂长、省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建瓯北苑贡茶代表性传承人刘成龙说,为了谋发展,正在将老茶厂改造成一个茶文化体验馆,供游客品茗、鉴茶,体验制茶。

  “北苑贡茶发展上千年依旧为众人所知晓,是因为它特有的制作工艺以及优良品质。因此,无论建瓯茶产业如何发展,但其味道不能变。”刘成龙说,茶叶市场有起有落,无论何时,都需要有人守住传统的味道。

  缘此,从1970年开始做茶,1993年开始研究北苑贡茶传统工艺,几十年来如一日,刘成龙专心制茶。尤其在传帮带的过程中,从不跳过任何一道传统制茶工序。刘成龙认为,即便制茶工艺要创新、企业发展要创新,那都应是在掌握传统工艺的基础之上。

  得益于这样的坚守,刘成龙在秉持北苑贡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结合技术创新,通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北苑贡茶源本正宗的“软枝矮脚乌龙茶”,产品销往福建、广东、浙江等16个省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等国家。

融合思路寻发展


  在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下,建瓯统筹起全市茶产业、观光旅游、历史文化等资源,对北苑贡茶文化内涵和品质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将茶文化旅游纳入全市中长远旅游发展规划,促进茶产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不断延伸茶产业链,打造全市经济新增长极。

  东峰镇在全市率先探路。东峰镇是闽北乌龙茶的主产区,更是北苑贡茶矮脚乌龙的产区,该镇的桂林村至今还保存着具有160年以上历史的矮脚乌龙茶园15亩。1990年,台湾茶业界泰斗吴振铎教授经过缜密的科学考证,也确认了这片矮脚乌龙为台湾青心乌龙的祖树,是台湾享有盛誉的“青心乌龙”“冻顶乌龙”的祖籍园。去年9月,东峰镇利用这些资源,举办了首届中华北苑茶神文化节,打造北苑贡茶特色小镇。未来,这里还将建设北苑茶文化展厅,与北苑御焙遗址等诸多文化遗存相得益彰,走茶、旅、文融合发展之路。

  建瓯市副市长黄洪河告诉记者,建瓯正朝着打造北苑贡茶茶叶特色强市的目标迈进,鼓励全市茶企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包括茶食品、茶罐装饮料、茶医药、茶保健品、茶工艺品等,延伸产业链,力争到2022年实现茶叶总产值、出口额、创税收各翻一番。

  在黄洪河看来,除了延伸产业链,还要注重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对此,建瓯还将依靠茶文化,以点连线,打造建瓯茶文化观光旅游线路。把小桥镇的“十里景观带”及周边茶园、川石茶果农场生态园、东游际下生态茶园、东峰凤山茶园等,通过“茶文化”贯穿起来,发展集休闲观光、采摘体验、茶园定制、电商销售、互联网+为一体的茶叶小镇,将建瓯建成为一个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建瓯市农业农村局 | 古茶都焕发新魅力

2019年2月13日上午,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茶业协会主办的“‘生态闽茶 流芳五洲,中国白茶 溢香全球’2019福建茶界新春茶话会暨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理事会”在福州举办。会上,建瓯市农业农村局荣获“闽茶发展最佳服务奖”。


建瓯产茶历史悠久,早在2800年前就开始产茶,是全国仅有两个古“茶都”之一。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贡茶,历经6朝42帝,持续上贡458年,是台湾冻顶乌龙、青心乌龙祖籍地,我国“一带一路”节点和“万里茶道”起始地。素有“中国乌龙茶之乡”和“中国水仙茶之乡”之美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苑御焙遗址”、“北苑贡茶”摩崖石刻、“茶神庙”、“兔毫盏”、云际山“陆羽泉”、百丈庵千年水仙茶树、“百年矮脚乌龙茶树优异种质园”等众多茶文化历史遗产。建瓯茶叶曾在1910年南洋第一次劝业会获得金质奖、1914年巴拿马展览品赛会获一等奖、1999年昆明园博会获金奖等。




建瓯市是全国重点产茶区,茶树品种繁多,有水仙、矮脚乌龙、肉桂等50个品种,其中水仙占全市种植面积65%,良种覆盖率95.3%。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2.6万亩,主要分布在13个乡镇195个建制村。近年来,建瓯市农业农村局十分重视茶产业发展,围绕建设全国现代绿色生态腹地、打造“北苑贡茶”特色强市的目标,在种植、加工、流通、品牌、茶旅等多个方面,实施科技、金融、品牌、人才、文化五大工程,推动全市茶产业发展稳中求进。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1

种植水平逐年提升

     

近年来,建瓯市争取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2438万元,大力实施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毛茶清洁化加工技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建标准化茶园等项目,带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建立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机构。推广“五新”技术,先后引进了一批乌龙茶制茶的新技术、新工艺,有效促进茶叶产品升级,名优茶、精品茶和高档茶比例从30%提高到60%左右。


二是大力实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伏季休茶技术、现代茶业生产发展、毛茶清洁化加工技改和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国家级、省级茶叶研究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茶叶种植和生产加工技术得到提高。全市现有茶园喷灌面积3000余亩,安装太阳能物理杀虫灯3000余盏,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5000亩。


三是生态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通过推广茶园标准化建设,降低化学农药用药量及用药次数,无公害、绿色生态认证茶园面积比重有所提高,面积达16130亩,起到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目前,全市茶叶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峰、小桥、南雅等13个乡镇,生态茶园达8.3万亩。


2

加工规模持续壮大


全市现有各类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约1415家,其中规模企业10家,南平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SC认证42家,近年加工茶叶规模万吨以上。2018年干毛茶总产量1.25万吨,茶叶产值5.00亿元,涉茶总产值20亿元,直接或间接出6000吨,外销日本、东南亚、欧盟、美国及港澳等地。全市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近10万人。茶产业已成为建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3

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

      

建瓯市不断优化社会性服务,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茶企、茶农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生产,坚持内销外贸同步发展。全市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87家,14个乡镇均设立了茶协分会。对内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类各具特色的茶事活动,参展企业达550家次;每年组织举办“北苑贡茶”茶王赛,小桥镇阳泽茶文化节、东峰镇茶神节等活动。对外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盟、美国及港澳等地,不断扩大茶叶出口总量,促进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2018年出口茶叶近6000吨。


4

品牌影响逐步扩大


全市通过无公害茶叶认证1个、有绿色食品认证商标10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省名牌产品4个,南平市知名商标37个,全市茶叶注册商标580件。“东峰矮脚乌龙”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称号,“北苑贡茶”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建瓯已形成“北苑”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名优产品。


福建御壶春茶业有限公司入选“武夷山水公共品牌”,东峰德全茶厂等7家企业被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授予“放心茶企业”。借助建瓯矮脚乌龙茶树是台湾茶树品种“青心乌龙”“冻顶乌龙”的祖树这一纽带,主动对接台湾茶业界,搭建闽台茶产业交流平台。

5

人才队伍不断尖锐


专业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全市已建立比较完整的专业人才支撑体系。近年来,建瓯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邀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业技术人员为建瓯市茶叶企业和茶农进行多种多样的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人员达2000人,发放材料3000多份;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招聘专业人才助力;鼓励企业选送人员到高校进修。目前,全市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330人,其中有中、高级技术职称48人,为建瓯市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6

茶旅融合深度发展


建瓯茶文化底蕴深、历史遗迹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建瓯市以“提升茶叶文化,开创发展新思路”为方向,加大对“北苑贡茶”摩崖石刻、“茶神庙”、“御焙”、“兔毫盏”、“百年矮脚乌龙茶树优异种质园”等茶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北苑御焙遗址公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组建茶文化艺术团,编制了《建瓯茶志》、《话说建茶》、《建茶专著》、《建茶诗集》等书刊,宣传建瓯茶文化。在高铁站口、高速口等显目处设立“中国北苑茶都——建瓯”、“北苑贡茶——名冠天下”等巨幅广告牌,将历代名家对“北苑贡茶”的赞誉作为宣传口号。精心制作茶文化专题风光片,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扩大宣传面。并在海绿电商园开通建瓯“北苑贡茶”门户网站和建瓯“北苑贡茶”微信公众号,奖励自愿开设茶叶销售网店茶企,把建瓯高品质茶推向市场,逐步提升建瓯茶知名度。


建瓯市推行乡土教材进校园,在建瓯职业中专增设茶叶生产课程,建立省农大茶叶生产科研基地,定期举办“北苑贡茶”讲座、论坛和茶叶实用技术培训班。同时,将茶文化旅游纳入全市中长远旅游发展规划,通过挖掘建瓯茶文化内涵和品质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抓好小桥镇“十里景观带”及周边茶园、川石茶果农场生态茶园、东游际下生态茶园、东峰凤山茶园等旅游景观建设,以点连线,打造北苑茶文化旅游线路。重点规划以北苑贡茶历史文化展示基地(凯捷公司)、北苑御焙遗址公园、建瓯北苑茶街等为主要内容的 “北苑贡茶”茶园综合体景区建设。


(来源: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

建瓯市农业农村局促进茶产业稳进发展 | 闽茶发展最佳服务奖

2019年2月13日上午,由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省茶业协会主办的“‘生态闽茶 流芳五洲,中国白茶 溢香全球’2019福建茶界新春茶话会暨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理事会”在福州举办。会上,建瓯市农业农村局荣获“闽茶发展最佳服务奖”。


建瓯产茶历史悠久,早在2800年前就开始产茶,是全国仅有两个古“茶都”之一。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贡茶,历经6朝42帝,持续上贡458年,是台湾冻顶乌龙、青心乌龙祖籍地,我国“一带一路”节点和“万里茶道”起始地。素有“中国乌龙茶之乡”和“中国水仙茶之乡”之美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苑御焙遗址”、“北苑贡茶”摩崖石刻、“茶神庙”、“兔毫盏”、云际山“陆羽泉”、百丈庵千年水仙茶树、“百年矮脚乌龙茶树优异种质园”等众多茶文化历史遗产。建瓯茶叶曾在1910年南洋第一次劝业会获得金质奖、1914年巴拿马展览品赛会获一等奖、1999年昆明园博会获金奖等。




建瓯市是全国重点产茶区,茶树品种繁多,有水仙、矮脚乌龙、肉桂等50个品种,其中水仙占全市种植面积65%,良种覆盖率95.3%。全市现有茶园面积12.6万亩,主要分布在13个乡镇195个建制村。近年来,建瓯市农业农村局十分重视茶产业发展,围绕建设全国现代绿色生态腹地、打造“北苑贡茶”特色强市的目标,在种植、加工、流通、品牌、茶旅等多个方面,实施科技、金融、品牌、人才、文化五大工程,推动全市茶产业发展稳中求进。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1

种植水平逐年提升

     

近年来,建瓯市争取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茶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2438万元,大力实施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毛茶清洁化加工技改、优异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创建标准化茶园等项目,带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一是建立较完善的县、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机构。推广“五新”技术,先后引进了一批乌龙茶制茶的新技术、新工艺,有效促进茶叶产品升级,名优茶、精品茶和高档茶比例从30%提高到60%左右。


二是大力实施优异茶树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伏季休茶技术、现代茶业生产发展、毛茶清洁化加工技改和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等国家级、省级茶叶研究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茶叶种植和生产加工技术得到提高。全市现有茶园喷灌面积3000余亩,安装太阳能物理杀虫灯3000余盏,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35000亩。


三是生态茶园面积不断扩大。通过推广茶园标准化建设,降低化学农药用药量及用药次数,无公害、绿色生态认证茶园面积比重有所提高,面积达16130亩,起到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保证茶叶质量安全。目前,全市茶叶面积主要分布在东峰、小桥、南雅等13个乡镇,生态茶园达8.3万亩。


2

加工规模持续壮大


全市现有各类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约1415家,其中规模企业10家,南平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家、SC认证42家,近年加工茶叶规模万吨以上。2018年干毛茶总产量1.25万吨,茶叶产值5.00亿元,涉茶总产值20亿元,直接或间接出6000吨,外销日本、东南亚、欧盟、美国及港澳等地。全市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近10万人。茶产业已成为建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3

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

      

建瓯市不断优化社会性服务,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工作思路,积极引导茶企、茶农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种植、生产,坚持内销外贸同步发展。全市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87家,14个乡镇均设立了茶协分会。对内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各类各具特色的茶事活动,参展企业达550家次;每年组织举办“北苑贡茶”茶王赛,小桥镇阳泽茶文化节、东峰镇茶神节等活动。对外销往日本、东南亚、欧盟、美国及港澳等地,不断扩大茶叶出口总量,促进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2018年出口茶叶近6000吨。


4

品牌影响逐步扩大


全市通过无公害茶叶认证1个、有绿色食品认证商标10个,省级著名商标9个、省名牌产品4个,南平市知名商标37个,全市茶叶注册商标580件。“东峰矮脚乌龙”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称号,“北苑贡茶”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建瓯已形成“北苑”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名优产品。


福建御壶春茶业有限公司入选“武夷山水公共品牌”,东峰德全茶厂等7家企业被南平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授予“放心茶企业”。借助建瓯矮脚乌龙茶树是台湾茶树品种“青心乌龙”“冻顶乌龙”的祖树这一纽带,主动对接台湾茶业界,搭建闽台茶产业交流平台。

5

人才队伍不断尖锐


专业人才队伍日益壮大,全市已建立比较完整的专业人才支撑体系。近年来,建瓯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邀请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业技术人员为建瓯市茶叶企业和茶农进行多种多样的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人员达2000人,发放材料3000多份;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企业招聘专业人才助力;鼓励企业选送人员到高校进修。目前,全市有茶叶专业技术人员330人,其中有中、高级技术职称48人,为建瓯市茶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6

茶旅融合深度发展


建瓯茶文化底蕴深、历史遗迹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建瓯市以“提升茶叶文化,开创发展新思路”为方向,加大对“北苑贡茶”摩崖石刻、“茶神庙”、“御焙”、“兔毫盏”、“百年矮脚乌龙茶树优异种质园”等茶文化历史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申报“北苑御焙遗址公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组建茶文化艺术团,编制了《建瓯茶志》、《话说建茶》、《建茶专著》、《建茶诗集》等书刊,宣传建瓯茶文化。在高铁站口、高速口等显目处设立“中国北苑茶都——建瓯”、“北苑贡茶——名冠天下”等巨幅广告牌,将历代名家对“北苑贡茶”的赞誉作为宣传口号。精心制作茶文化专题风光片,创新宣传方式,不断扩大宣传面。并在海绿电商园开通建瓯“北苑贡茶”门户网站和建瓯“北苑贡茶”微信公众号,奖励自愿开设茶叶销售网店茶企,把建瓯高品质茶推向市场,逐步提升建瓯茶知名度。


建瓯市推行乡土教材进校园,在建瓯职业中专增设茶叶生产课程,建立省农大茶叶生产科研基地,定期举办“北苑贡茶”讲座、论坛和茶叶实用技术培训班。同时,将茶文化旅游纳入全市中长远旅游发展规划,通过挖掘建瓯茶文化内涵和品质资源,开发茶文化旅游。抓好小桥镇“十里景观带”及周边茶园、川石茶果农场生态茶园、东游际下生态茶园、东峰凤山茶园等旅游景观建设,以点连线,打造北苑茶文化旅游线路。重点规划以北苑贡茶历史文化展示基地(凯捷公司)、北苑御焙遗址公园、建瓯北苑茶街等为主要内容的 “北苑贡茶”茶园综合体景区建设。



找到约319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0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