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建瓯斗茶

找到约66条结果 (用时 0.005 秒)

茶道茶艺:古今斗茶

斗茶,即比赛茶的优劣,又名斗茗、茗战。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具有很强的胜负色彩,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品评分高下,古代茶叶大都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

宋代是极讲究茶道的时代,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不好此。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一些文人雅士更流行斗茶的生活情趣,宋代斗茶之风极盛。

每年清明节期间,新茶初出,最适合参斗。古人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大都为一些名流雅士,还有店铺的老板,街坊亦争相围观,像现代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斗茶的场所,多选在有规模的茶叶店,前后二进,前厅阔大,为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庭院,或临水,或清幽,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斗茶者各取所藏好茶,轮流烹煮,相互品评,以分高下,古代茶叶大都做成茶饼,再碾成粉末,饮用时连茶粉带茶水一起喝下,斗茶,或多人共斗,或两人捉对“厮杀”,三斗二胜。

斗茶品

斗茶品以茶“新”为贵,斗茶用水以“活”为上,一斗汤色,二斗水痕,首先看茶汤色泽是否鲜白,纯白者为胜,青白、灰白、黄白为负。汤色能反映茶的采制技艺,茶汤纯白,表明采茶肥嫩,制作恰到好处;色偏青,说明蒸茶火候不足;色泛灰,说明蒸茶火候已过;色泛黄,说明采制不及时;色泛红,说明烘焙过了火候。其次看汤花持续时间长短。宋代主要饮用团饼茶,调制时先将茶饼烤炙碾细,然后烧水煎煮。如果研碾细腻,点茶、点汤、击拂都恰到好处,汤花就匀细,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效果名曰“咬盏”。点茶、点汤,指茶、汤的调制,即茶汤煎煮沏泡技艺。点汤的同时,用茶筅旋转击打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起汤花,称为击拂。反之,若汤花不能咬盏,而是很快散开,汤与盏相接的地方立即露出“水痕”,这就输定了。水痕出现的早晚,是茶汤优劣的依据。斗茶以水痕晚出为胜,早出为负。

有时茶质虽略次于对方,但用水得当,也能取胜。所以斗茶需要了解茶性、水质及煎后效果,不能盲目而行。

斗茶令

斗茶令,即古人在斗茶时行茶令。行茶令所举故事及吟诗作赋,皆与茶有关。茶令如同酒令,用以助兴增趣。

茶百戏

茶百戏,又称汤戏或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艺。即将煮好的茶,注入茶碗中的技巧。在宋代,茶百戏可不是寻常的品茗喝茶,有人把茶百戏与琴、棋、书并列,是士大夫们喜爱与崇尚的一种文化活动。宋人杨万里咏茶百戏曰:“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茶百戏,能使茶汤汤花瞬间显示瑰丽多变的景象。若山水云雾,状花鸟鱼虫,如一幅幅水墨图画,这需要较高的沏茶技艺,经茶器圈查阅:最早有文献记载,斗茶起源于唐代建州,在《云仙杂记》的《记事珠》中有记载:“建人谓斗茶为茗战”。

斗茶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具有继承性和变异性两大特点,近年来,全国各产茶区召开的名茶评比会,其实就是斗茶的继续和发展。

现代斗茶的情景,从铁观音的故乡—福建安溪县西坪镇评比“茶王”茶的活动可见一斑。西坪斗茶是当今一大奇观。西坪一万户茶农,每年生产2500吨乌龙茶。每年收获季节,茶农们拿出自家上品铁观音,先在组里评选出优胜者,参加村里评比。随后,26个行政村选出百来种上品铁观音,集中到镇上参加复赛,从中选出最好的7份,进入西坪镇每年春秋两季的“茶王”决赛。在“茶王”决斗场上,一字排开7只白瓷盖怀,“决斗”开始后,先是“白鹤沐浴”,用开水汤洗盖杯;接着“乌龙入宫”,将称好的6克铁观音倒入杯内;继而“悬壶高冲”,滚水顺杯沿慢慢冲入杯内;然后用杯盖轻轻刮去浮沫,叫“春风拂面”;加盖一分半钟后,打开杯盖细闻香味,叫“梦里寻芳”;随后将茶依次斟入茶杯,叫“关公巡城”、“韩信点兵”。7只茶杯编号,没有姓名,以示公正。专家评委经过三泡茶品尝后,决出了名次。结果一宣布,顿时全场轰动,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茶王”穿礼服,戴礼帽,手持彩色绢花,坐上八人大轿,随着浩浩荡荡的茶王“踩街”的游行队伍绕镇一周。这是一场由成千上万茶农参与的现代斗茶活动的缩影,是一幅活生生的现代风俗画。

茶兴于唐盛于宋

中国茶史虽然可以上溯到神农,但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却是在唐、宋、明三个朝代,茶史上素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定论。唐代中叶以后,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在茶文化和饮茶习俗上有了不少发展。两宋300多年间,茶艺、茶道、茶学的发展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中,宋茶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乃至世界茶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不仅茶的品种多、品质高,而且制茶技术不断创新,品饮方式十分浪漫,加上文人士大夫咏茶诗词的助推,宋茶走进了社会各个阶层,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角落。上自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市井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茶文化。

宋代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曾在《议茶法》中写道:“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这是宋朝人嗜茶如命的真实写照。

与唐代的泡茶方法不同,宋代盛行的喝茶方式是点茶。先将热水倒在细密的茶粉上,调成糊状,然后慢慢加入更多热水,用茶筅不断击打,直到出现厚厚的泡沫。宋徽宗所作的《大观茶论》一书,对“点茶”有详细描述。宋人对于好茶的标准,从外观上看,要洁白细腻,越好的茶越白,泡沫越持久。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梦华录》就对“点茶”进行了细致的设计,“碾茶、热盏、击拂、水痕”这些工艺流程都一一呈现。

北宋立国之后,经济文化逐步繁荣发展,出于统治者的嗜好,朝廷在福建建瓯北苑正式建立官方茶园。闻名后世的宋代贡茶龙凤团茶制作精致、品质优良,专门供皇帝御食。据史料记载,宋代茶产量相当惊人,当时茶叶多产于长江南部区域,淮水以南各路普遍产茶,产茶州军比唐五代时增多。据史料记载,两宋产茶州、府、军总计112个,辖县约500个,由此可见宋代茶区之广。东南、川峡为宋代主要产茶地,《宋史》卷一百八十四《食货志·茶下》载:“茶之产于东南者,浙东西、江东西、湖南北、福建、淮南、广东西,路十,州六十六,县二百四十二。”

宋代茶文化不仅有宫廷茶文化,更有市井茶文化。唐代茶文化主要在贵族文人之类的上层社会兴起,而宋代茶文化则包含了普通民众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到了宋代中期,团茶生产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散茶的生产已经逐渐形成优势,饮茶之风开始在市井之间风靡。茶馆行业兴起,普遍存在于京城以及众多州、县之内,这其中尤以东京(今河南开封)为最。

东京是北宋茶文化中心

虽然历史上的开封不产茶,可1000多年前,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中国的茶却是引领当时世界饮料潮流的代名词。点茶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直至今天也是最令日本茶道艳羡的冲茶艺术。日本茶道和韩国茶礼等茶文化,都是深受宋代点茶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如今年轻人喜爱的抹茶、咖啡拉花等,都可以说是起源于宋代点茶的茶艺。

由于地处水陆交通要道,处于茶叶产区与消费区之间,东京是当时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和批发中心,茶文化和茶经济空前繁荣。当时的东京城,茶坊、茶肆遍布街市,以宫廷茶文化的形成、市民茶文化的普及、点茶法的兴起和斗茶之风盛行、大量茶著作的涌现,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详细描绘了东京城内沿汴河众多店铺集中经营的繁华场景,沿河的店铺以饭铺、茶店为最多,店内及店门前都摆设有许多桌凳,看上去都很干净。当时东京城内还有无数个穿梭往来的流动茶摊,遍布大街小巷。

那么,东京不产茶,这些需求量巨大的茶叶是如何流入到京城的?这就要从当时东京四通八达的水路运输说起。

北宋时期的东京城,河流纵横、水运发达,汴河、惠民河、金水河及广济河流贯城内,并与城外的河运系统相连,合称“漕运四渠”。来自陕西的物资可经黄河—汴河运至东京城,蔡州的物资直接由惠民河入汴,山东的物资可通过黄河—广济河抵京,东南六路的物资可借道大运河北上,转入汴水后运达京师。其中,连接东南六路的汴河—大运河是北宋最重要的漕运线,因此,北宋立国未久,便设立了一个叫做“发运司”的机构,来统筹东南六路的物资运输,“所领六路七十六州之广,凡赋敛之多少,山川之远近,舟楫之往来,均节转徙,视江湖数千里之外,如运诸其掌”。

据史料记载,东南产茶区市场上的茶叶充分利用水路交通发达的优势,从茶山集中到各类集市,汇集到州县城镇和主要位于长江沿岸的如六榷货务一类的“要会之地”,然后再向东京城运输。运输路线主要是东、西两条路线,而东线是茶叶运输的主线。它从真州(今江苏仪征)、扬州入隋唐大运河,北经高邮、楚州、泗州转汴河经宿州、应天、陈留抵东京。东路也是宋朝漕运东南诸路粮食财宝的大动脉,“唯汴水横亘中国,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富,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茶叶运到北方后,再以东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来源:茶艺师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桥镇第十四届“斗茶”赛举办

为切实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助力北苑贡茶加工技艺传承和推广,促进茶农、茶人之间的技术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茶叶整体品质,实现茶产业高质高效发展。6月28至29日,小桥镇第十四届“斗茶”赛举行。建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茶产业工作专班组长胡宗捷以及建瓯市茶产业工作专班、建瓯市茶业发展中心、建瓯市北苑贡茶协会等有关领导到场观摩指导。

此次斗茶赛邀请到武夷山国家级大红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刘宝顺,国家一级评茶师、高级茶艺师陈百文、汕头市茶业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姚桂沐,福建御壶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评茶师严林华,建瓯市茶厂总经理余荣清,福建省绿之源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生,北苑贡茶协会执行会长汪建华担任审评专家,为大赛助阵,保证赛事的公正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在大赛规定的送样时间内,共收到茶样244个,其中水仙茶样品105份、肉桂茶样品66份、品种茶样品73份。

斗茶现场,所有参赛的茶样都被编号标注,评审专家通过赏外形、看汤色、闻茶香、品滋味、观叶底等方式,对每一份参赛茶样进行反复品鉴,仔细分辨茶叶的品质差异,评选出通过初赛的茶样。

6月29日,小桥镇第十四届“斗茶”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斗茶赛在权威专家组公平公正的审评下,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层层角逐,最终分别决出水仙、肉桂、品种茶三大茶类的状元共计3名,金奖6名,银奖9名,优质奖、入围奖若干。

武夷山国家级大红袍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刘宝顺表示,此次斗茶赛送来的参赛茶样,整体的品质都是非常不错的,从做青的工艺角度来说,基本上都达到了传统闽北乌龙茶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的工艺要求,说明小桥镇整体的制茶技艺已经相当成熟。

此次“斗茶”赛的开展,充分展现出小桥茶叶的良好形象,大力宣传了茶知识,普及了茶文化,有力提升了小桥茶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助推小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小桥镇紧紧围绕“科技赋能、产业聚集、文化赋魂、集散引领”的目标统筹抓好三茶工作,在党委、政府和茶企、茶农的共同努力下,小桥镇茶叶的品质、销量和价格都得到不断提升。数据统计,小桥镇现有茶园4.2万亩,茶企565家,茶叶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干毛茶达到7000多吨,建瓯市百分之八十以上茶叶都经小桥加工、销售流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近6亿元。小小的“一片叶”,已经成为推动当地茶农增收、产业增效、经济增长的“黄金叶”。

来源:建瓯市小桥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历史上的北苑茶

建瓯茶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末期。由于生态环境优越,建瓯不仅适宜种植茶叶,而且所产的茶叶品质特别好。唐末五代闽龙启元年(933),建州人张廷晖将凤凰山方圆30里茶山悉数献给闽王王延钧,闽王将其列为皇家御茶园,因地处闽国北部,故称“北苑”。从此建茶由贡茶升格为御茶,从五代至明代,北苑御茶深受六朝(五代的闽和南唐、北宋、南宋、元、明)42位皇帝的青睐,历时458年。更可贵的是灿烂辉煌过后的北苑茶没有沉寂,没有殒灭,而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依时而变,与时俱进,用前世今生谱写了中国茶叶史上最为璀璨的一页。



  宋徽宗与北苑茶


  北苑御茶“盛于唐而精于宋”。号称“善百艺”的宗徽宗赵佶就酷爱北苑御茶,他不但嗜茶,而且研究北苑茶学,亲自撰写《大观茶论》,成为世界茶史上唯一一位亲撰茶著的帝王。


  为了使“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宋徽宗以北苑为背景,根据督制御茶宠臣的详细奏章呈告,借鉴历代茶学以及他自己对北苑茶的种植、采摘、制作和鉴辨等研究的感性认识,升华成文,撰写了《大观茶论》一书。


  这本书的原名叫《茶论》,因其作于大观年间,后《说郛》刻本改名为《大观茶论》,全文共2800余字。首序言,次分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外焙等二十目。从茶叶栽培、采制到烹点、鉴品;从烹点的水、具、火到茶汤色、香、味;从名茶及产茶大户到藏焙之要,点茶之法,面面俱到,无所不包,都一一作了准确而精辟的论述。


  可以说《大观茶论》是一部专业的茶学专著。赵佶对中国茶业和茶学在唐至宋的更新发展上作了高度的总结评价,对北苑茶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以至北苑茶能够在历史更迭中,开创了不断推陈出新,兴盛不衰的奇迹。


  此外,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还首次归纳提出了以“香甘重滑”四字为最佳品茗标准的“四茶规”和以“清、和、澹、静”四字为最高品茗境界的“四茶谛”,把品茗的要谛和意境发展为有品味、有境界的生活艺术,成为现代茶艺茶道的鼻祖。


  范仲淹与北苑茶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世称范文正公,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


  范仲淹是宋代北苑斗茶诗文的传世名家,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成为北苑斗茶诗文一绝,风靡于世。该诗是范仲淹应和曾任苏州知府的章岷从事(从事,官名)的斗茶诗而创作的。主要结构分为三部分:制茶,斗茶和品茶。


  全文280多字,层次分明,先讲建茶悠久历史和声誉,次写斗茶场面——斗形、斗味、斗香和斗色的情景,使用了排比手法唯妙唯肖地描摹了北苑斗茶的精彩场面:“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斗茶香兮轻醍醐,斗茶味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最后赞美北苑茶:“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欧阳修与北苑茶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2),在他官居枢密副使(位同副宰相)时,为蔡襄的《茶录》写过一篇《龙茶录后序》:“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序所谓上品,龙茶者是也……余自以谏官,供奉仗内,至登二府,二十余年,才一获赐。而丹成龙凤,舐鼎莫及。每一捧玩,清血交零而已。因君谟(即蔡襄)著录,辄附于后,庶知小团自君谟始,而可贵如此。”


  欧阳修视龙凤团茶如此之珍贵,自然也极端钟爱,而且在一些赞诗中还可看出他对团茶的采制、烹点颇有研究。如“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我看龙团古苍壁,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


  欧阳修退居林下以后尤爱茶,在一首诗里他说:“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建溪苦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闻人夸。”而一讲到茶,他总是念念不忘建茶中的龙凤团,他在《归田录》里回忆道:“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各赐一饼,……宫人往往镂金花于其上,盖其贵重如此。”由此可见,他在晚年,对稀世物种的北苑龙凤茶仍念念不忘,钟情如初。


  蔡襄与北苑茶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号端明,世称忠惠公,宋代四大著名书法家之一。


  北宋庆历七年(1047)春夏之交,蔡襄任福建路转运使,并主管监制北苑御茶。蔡襄认为建瓯凤凰山一带(北苑茶主产区)生态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茶叶生长,他在《茶录》中称:“惟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他从改造北苑茶品质花色入手,求质求形,力求创新,制作工艺达到“益穷极新出、而无以加矣”程度。欧阳修《归田录》中称:“茶之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被旨仍岁贡之”,北苑茶因此更加举世闻名。

  蔡襄不仅是制茶高手,其品茶、辨茶本领在宋代也很有名气的。一次他在返乡归隐的蔡叶丞家中做客,侍童因家中小龙凤团茶所剩不够,请掰了一小块大龙凤团茶一起烹煎,不料蔡襄在侍童端上茶瓯时就闻出茶的气味不对,呷了一口便发现其中掺杂有大龙凤团茶的特质。其辨茶的本领令在座的宾客无不伸出大拇指。还有一次,在京师的朝臣王禹玉府中,王禹玉知道蔡襄的辨茶、品茶闻名遐迩,不敢怠慢,就命人以最好的茶——“石岩白”来招待他。蔡襄端起茶瓯闻了闻茶的香气,便说:“您怎么会有能仁寺的‘石岩白’?”王禹玉说:“真不愧是‘茶博士’呀,什么茶都瞒不过你。”


  在北宋皇家及蔡襄、范仲淹、梅尧臣、沈括、王安石、苏轼、秦观、黄庭坚等大批文人学士带动下,品饮北苑茶成为一种时尚与追求。


  陆游与北苑茶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12岁即能诗文,一生著述丰富,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


  淳熙六年(1179年)正月,54岁的陆游重回福建,就任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一职,任所在建安县(今建瓯),提举司在今建瓯市芝城公园。陆游对名满天下的北苑御茶早有所闻,早有所爱,这次能亲身到产地做官,主管的又正好就是北苑御茶园,恰逢“蔽空如舞鸥”的雪天,自然要亲自“银瓶铜碾春风里,不枉年来行万里”。果然在品尝了这天下佳茗后,陆游情不自禁盛赞:“建溪官茶天下绝”。自此“建溪官茶天下绝”一句成了北苑御茶诗文中的千古绝唱。


  此后,陆游便一发不可收拾,他在建安任职9个月,写下北苑茶诗125首、词2首,后选入《剑南诗稿》,可以说,陆游是宋代北苑茶诗的领军人物。

  明初,朱元璋认为龙凤团茶制作太过奢华,劳民伤财,深感茶农艰辛,于是下诏罢造龙凤团茶。团饼茶的罢造给散茶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给从事茶叶加工的千家万户带来了新的机遇,北苑御茶自此衍生出了如今“水仙”“乌龙”等各种不同茶类。从此,昔日帝王独尊的盏中琼浆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

找到约65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