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加盟安化黑茶

找到约62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三大“京喜”解锁安化黑茶第六季《最美茶艺师》北京赛区一展新风

一盏黑茶 遥梦千年

一品古都 万里河山

“安化黑茶,有京喜”!8月28日,安化黑茶第六季《最美茶艺师》北京赛区圆满举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 肖星、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湖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 安化县政协副主席 肖伟群、湖南广播电视台茶频道副总监黄韵儒倾情致辞,对活动寄予期许无限。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 肖星致辞

北京赛区30强选手结合“安化”与“北京”的两地文化背景,呈现出一场至臻至善的茶艺竞演,将古韵传承与现代活力尽数展现!以新时代青年茶艺师的无限创新,铺叙出中国茶的深邃历史、文化自信、民族自豪!

历经近三个月的赛区选手招募、资格审查、网络面试、分站赛竞演,“张菁惠、郭俊丽、王芹、武文婷、卞乾、李莹歆、王艺涵、蓝婷、朱梦婷、王琴”成为安化黑茶第六季《最美茶艺师》北京赛区10强、晋级全国60强,其中张菁惠分数排名第一,直接晋级全国36强。

北京赛区十强

“京”喜一:90后评审加盟 “破次元 展新风”

本次参与评审工作的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产业发展副主任 张瑜”、“国家职业技能考评员 党语均”等专业评审;“世界文旅节理事长 陆卿”、“湖南广播电视台茶频道副总监 黄韵儒”等媒体美学评审;除此之外,更有三位90后评委加盟。

90后青年评审团

安化黑茶第六季《最美茶艺师》在策划之初,便希望借助符合年轻圈层文化审美的内容,来撬动青年群体对茶文化的关注。于是,一群“高颜值、高人气、高实力”的茶行业青年意见领袖们便深度参与到了本季六大分站赛的评审工作中来,以青年之眼,为安化黑茶搭建起“茶与年轻人对话”的新桥梁,一展古韵新风!

“京”喜二:多重冲泡形式 “地域风 新范式”

本场竞演,一改往常茶艺竞赛里“壶与盖碗二分天下”的局面,以更多元、更多样的冲泡形式,碰撞出安化黑茶的全新视觉火花。

选手:蓝婷

主题:《茶消烟火气》

以【西瓜】+【安化黑茶】做创新冲泡,结合二者历史背景的异同,并对其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讲述了自古以来中外友好贸易的过往,并对新时代中外文明互鉴的更多可能展开期许!用创新思考,让茶与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选手:张菁惠

主题:《烹一壶“北国的秋”》

安化黑茶曾被评为“最适合煮饮的茶”,此次竞演中,张菁惠选用烹煮法,让现场茶香弥漫,讲述了南方之茶——安化黑茶,在北国的灿烂过往,展现了安化黑茶的时光沉淀之味,让人体味到中国茶文化的深厚的交融与积淀。

选手:王艺涵

主题:《丝路漫漫》

今天的茶叶专列不仅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大的作用,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送去了美好的茶生活。一条丝路连接起安化黑茶与世界;一杯茶汤,谱写出安化黑茶最辉煌的过往。在双盖碗的冲泡中,讲述着梅山文化带出的,最厚重最甘醇的茶味。

选手:赵松薇

主题:《北平那碗香》

以代表北京茶文化的盖碗直饮来冲泡安化天尖,讲述了安化黑茶四次上京的历史,以北平味泡出安化香。并佐以北京特色小吃——冰糖葫芦为茶点,讲述其与安化黑茶,一南一北两抹“中国甜”背后的文化自信。

“京”喜三:多样选手身份“展多元 勇出圈”

本次北京赛区选手可谓各有神通。她们中有清华大学高材生王芹、身为00后海归却有近十年茶龄的卞乾、空姐茶艺师朱梦婷、辽宁省茶艺职业技能竞赛亚军郭俊丽、著名汝瓷品牌主理人蓝婷......

清华大学高材生 王芹

00后海归茶艺师 卞乾

其中,最令人的动容的是选手王艺涵的一段话,她说,为了《最美茶艺师》我已经准备了三年,之前因为种种不可抗力,《最美茶艺师》在北方的比赛频频调整、取消,这一次,我终于有机会站上这个舞台。此次,她也是不远千里,从银川赶来北京,赴一场三年之约!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提《最美茶艺师》独特的选拔标准——重潜力、强思想。《最美茶艺师》尤其强调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自信,看重内外兼修、自信独立、独树一格的人格。除了靓丽的颜值、出众的茶文化修养,更希望青年茶艺师们通过自身特色,展示出独特的中国文化魅力。

透过安化黑茶第六季《最美茶艺师》北京赛区这一隅,我们能看到,不同的地域茶文化与安化黑茶之间,仍有无穷无尽的优质内容等待发掘,茶不再是史册里静止的记忆、不仅是高山云雾间的味觉符号、也绝不是流行文化的“背景色”,而是舞台上独当一面的大主角。安化黑茶《最美茶艺师》的古韵新风,悦动于青年茶艺师们创新的头脑风暴里,闪耀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长河中。

来源:茶频道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安化黑茶 未来可期

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安化县委、县政府聚焦安化茶产业内涵式发展,推进产业结合、资源整合、宣传融合,推进安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2020年,安化县获评中国“十三五”茶产业发展十强县,连续十二年入选中国茶叶百强县前十强,“安化黑茶”获“中国农产品地域品牌价值标杆品牌”,品牌评估价值高达639.9亿元,是湖南唯一进入“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名单的地标产品。

为完善标准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2020年5月27日正式开始实施安化黑茶3个湖南省地方标准,并制作完成安化黑毛茶实物标准样本及制作说明,向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内“安化黑茶”证明商标授权企业免费发放,指导企业“按样加工、对样收购、对样评价、优质优价”。

为保障茶企茶农利益,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受疫情影响,茶产业发展与往年同期相比,各项指标均有下降,为刺激消费,确保贫困茶农不受疫情影响返贫。2020年,安化县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整合涉农资金1亿元以上,在疫情防控、技术培训、机械采茶、春茶收购、贷款融资、线上营销、参展参会等方面给予奖扶,支持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做到了春茶“应采尽采、应收尽收、应制尽制”,保证了茶农特别是贫困茶农的利益。

“好茶也要勤吆喝”。2020年3月12日,全国首创“网上开园节”云开园仪式在安化黑茶离岸孵化中心举行,活动涉及数十个安化县安化黑茶品牌,期间上千场直播、众多优惠活动将一一上线,羽毛球世界冠军龚睿那、黄穗、田卿,网红县长等“明星主播”倾情加盟,上千名网红为安化县黑茶打CALL。据统计,活动期间各茶企茶商累计发出茶叶快递30多万个,各大互联网平台带动销售额近9739万元,线上黑茶的销售额同期增长50%左右。借助“电商直播”,在“网红县长”的带动下,安化县黑茶成为抖音平台销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茶类。县委、县政府与抖音电商合作建设的全国首个茶类电商抖音直播基地——安化黑茶抖音电商直播基地成功落户安化黄沙坪原裕通永茶行,安化黑茶借力抖音电商乘势而上,逐步实现安化黑茶产业转型升级,弯道超车。随之,搭建红网“安化黑茶频道”,全方位、多角度传达安化黑茶发展最新资讯的渠道,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同发力,共助产业发展,深化安化县“茶旅文康”融合发展模式,稳定产品销售渠道,增强茶企信心。


安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县茶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 肖伟群  :

十三五期间,安化被评为“中国茶叶十强县”,新的一年,我们将以举办第五届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为总抓手,以院士工作站的建设为依托,突出文化兴茶、科技强茶、品牌诉茶,龙头引领,全力提速茶旅文康融合发展,打造产业集群,打造24小时健康茶生活,使我们的黑茶大业高速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为献礼。

作者: 黄亦菲 蒋倩文(实习)

来源:安化县融媒体中心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南华莱肩负“黑茶使命” 致力于品类多元创新

  通过湖南华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华莱”)探索与创新,湖南省安化县的黑茶资源,正在为更多的世人所知,展现千年茶史所特有的魅力。

  依托安化县独特的黑茶资源,湖南华莱形成了以“华莱健”为核心的产品格局,黑茶产品达60多款;建成了湖南华莱冷市黑茶产业园、万隆黑茶产业园、3万亩有机生态茶园、叶子基地等多个茶叶种植加工基地;启动“千店万铺”代理加盟商户计划,产品销往全国。

  而这背后,是湖南华莱的“黑茶使命”,诞生于安化县的湖南华莱早已将“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列为了自己的企业宗旨。

  实际上,湖南华莱与黑茶是相互成就的关系。黑茶独特的产品品类,给湖南华莱带来了发展机遇,也让湖南华莱有能力去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而湖南华莱创新发展,也帮助黑茶品类走向更大的舞台。

  黑茶使命

  安化黑茶是湖南省安化县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之一。2009年湖南华莱进军安化黑茶产业。

  成立至今,湖南华莱在“要做就做最好的黑茶”企业宗旨和“发展黑茶产业,铸造民族品牌,把‘华莱健’品牌打造成规模化、产业化的行业领先品牌”的科学发展观下,不断整合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创新黑茶产业管理及营销模式,将安化黑茶打出了知名度。  

  如果说“做好黑茶”是湖南华莱的使命,那将黑茶品类多元开发,就是其践行使命的方式之一。

  据了解,目前湖南华莱形成了以“华莱健”品牌为核心的产品格局,黑茶产品达60多款,还先后与湖南农业大学等茶叶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发出便于携带饮用的速溶茶、袋泡茶等新型黑茶产品,以及黑茶牙膏、黑茶护肤品等衍生产品。

  在2011年,华莱健“速溶黑茶” 面世,以安化一级黑毛茶为原料,采用传统黑茶制作工艺,结合现代加工技术精制而成,由此拉开了千年黑茶变身“速溶咖啡”的序幕。

  2013年,湖南华莱开始生产华莱健茯砖袋泡茶,通过精细碎化,洁净灭菌、提纯陈化、干燥成型等科技技术方法精制而成,方便饮用。同年,湖南华莱开始生产华莱健天尖袋泡黑茶,产品在品质和包装上,有随泡、便捷等特点,满足了人们快速冲泡,旅游出差等实际需要。

  2018年,湖南华莱开始生产华莱健以黑茶为原料的护肤品系列产品。同年,湖南华莱生产黑茶牙膏。

  湖南华莱副总经理曾卫军表示:“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元素去经营产业。”无疑,湖南华莱正在为黑茶产业,打造了一张又一张的新名片,走上了更多更大的舞台。

  科研引擎

  对黑茶的开发,离不开科研的投入。湖南华莱董事长陈社强曾表示,科研,是湖南华莱谋求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核心动力。  

  实际上,自成立之初湖南华莱即确立了“以科技带动产业链,以科技带动产品的更新,以科技带动销售和加盟体系”的产品开发战略,并先后与湖南农业大学、国际茶学界专家刘仲华教授、施兆鹏教授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研发生产多种新型黑茶深加工产品。

  同时,公司还积极加强内部建设,不断夯实根基,现已建成万隆黑茶产业园、冷市黑茶产业园、叶子基地、水龙茶园等多个高标准、高规格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基地。其中,湖南华莱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万隆GMP黑茶深加工生产车间、冷市GMP保健食品生产车间等多个车间都已投入使用。

  其中万隆GMP黑茶深加工生产车间依照十万级净化车间标准,拥有四条全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的生产线,包括茯砖袋泡茶生产线、天尖袋泡茶生产线、速溶黑茶生产线和茶叶全自动包装生产线。

  湖南华莱产品研发中心(质量检测中心)引入国外研发企业的现代化设计和管理理念,建成了无菌准备室、培养室、精密仪器室等多个高科技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及研发体系,拥有全套的研究试验设施和完善的科研职能部门。该检测中心已于2019年7月挂牌成为安化黑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曾卫军表示:“华莱不仅要做好传统的安化黑茶,同时也要做好与国际接轨的黑茶衍生产品。所以,我们作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承担着助力黑茶产业全面发展的使命,而在新时代,我们必须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元素去经营产业。”

  文化兴茶

  产品创新、科技研发之外,湖南华莱还是黑茶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湖南华莱的企业愿景,便是成为弘扬中国茶道文化和极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其“治茶以德,兴茶以义,诚信立足,创新致远”的企业价值观,也与黑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依托得天独厚的黑茶资源和黑茶文化,将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形态融入到产业发展的大局之中,已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旅文一体化产业格局。在湖南华莱的各个茶园基地、生产基地,每天都演绎着与安化黑茶相关的人文故事。截至目前,湖南华莱已建成冷市黑茶产业园、万隆黑茶产业园、叶子基地等三个大型茶文化主题产业园,拥有江南茶园基地、水龙茶园、叶子茶园等共计3万亩生态茶园,年生产销售黑茶达5.5万吨。

  正在打造的“安化黑茶特色小镇”项目,更是投入近百亿元,计划用5年时间,打造安化黑茶文化广场、资江水上旅游、大酉溪旅游、江南水乡旅游、黄沙坪古茶市、唐家观古镇、钟鼓山观光茶园、鲇鱼洲综合开发、华莱国际、黑茶大市场、滨江新城、酉洲新村等十二大重点项目。

  “我们会全力以赴,努力将安化黑茶特色小镇建设成为黑茶研发创新的示范区,茶园风光的观赏区,黑茶交易的集散区,黑茶文化的体验区,水上娱乐的休闲区,养生健身的度假区,全域旅游的黄金区。让安化黑茶特色小镇真正成为以茶的全产业链为主线,特色生态农业为基础,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为补充的茶乡小镇和旅游观光目的地。”陈社强表示。

  此前,湖南华莱倾力打造的“湖南华莱中华茶文化馆、科技馆、万隆茶馆”三馆正式开馆,再次为安化黑茶文化打开了一扇别具一格的展示窗口,更为安化黑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建立起了一个全新的通道。

  “茶旅文一体化,黑茶文化是核心。”安化县相关领导说,只有深入挖掘黑茶历史文化,安化县的茶产业、旅游产业,才能汲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精准扶贫

  通过产业升级、基地建设,湖南华莱形成了集种苗繁育、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促使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支撑着其践行社会责任。

  目前累计上缴国家税收逾10亿元,安排长期就业人员4000余人,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茶农及茶叶生产相关人员9.67万人,其中贫困农户2.32万人。

  

  湖南华莱通过在“产业扶贫”领域进行长期实践,对安化县内各个贫困乡镇致贫因素进行系统总结,并结合自身特点,对企业生产和运营的全部环节进行梳理,筛选出能够致使贫困户参与其中的6大领域:选址、供应链/原材料、生产和制造流程、产品、交通、员工就业。在此基础上,湖南华莱建立精准扶贫项目管理体系,并以此开展全产业链覆盖的精准扶贫项目推进。

  在开展扶贫工作过程中,建立一套完整的长效机制,让贫困农户长期受益。公司专门设立产业扶贫基地——湖南华莱江南茶园基地。全部招聘附近贫困农民负责种植,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杜绝使用农药,通过科学种植,每亩增产干茶3kg,增收120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使贫困农户直接受益。

  公司还专门设立了“扶贫车间”,主要进行“富民茶”——茯砖茶包装,全部采用棉质包装材料,天然环保、透光,实行手工包装。通过招聘附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技术培训上岗,使他们就地由农民转化为产业工人,彻底摆脱了贫困的面貌,成为公司深度扶贫的前沿阵地。

  同时,公司还专门量身定制了一款“富民茶”——茯砖茶。公司每销售一片富民茶,将提取5元用于湖南华莱产业扶贫项目,可直接帮扶贫困户,帮助政府部门更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目前,富民茶每年可销售60多万片。

  湖南华莱成立了“慈善基金会”,专门扶助弱势群体。10年来,公司累计捐赠公益、慈善资金近6亿元。其中资助贫困学生、特困家庭等近亿元;支持地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已逾3.6亿多元;出资1亿元支持湘涛华莱足球俱乐部,已赞助2700万元给湖南羽毛球俱乐部举办赛事,捐资1300万元发展安化教育。

  “产业兴,百业旺。安化只有把安化黑茶作为扶贫产业的引爆点、支撑点,拓宽茶旅融合发展路径,才能稳定帮助贫困乡亲脱贫致富。”陈社强说。

  (来源:中国经营报)

找到约59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