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黑乌龙茶是什么茶

找到约572条结果 (用时 0.022 秒)

月光白是什么茶,月光白名称的来源

  月光白通常被认为是普洱茶一类,其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因形状奇异,一半黑一半白,如月光照在茶芽上;另一种是因在月光下制作,所以得名为月光白。

  1.月光白是什么茶

  关于月光白的“身世”,众说纷纭!要追究的话,还得从根源说起:一般来说,六种茶是按照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程度(茶叶发酵程度)来分类的,而月光白是采摘鲜叶,在室内阴干自然晾干而成。可以知道,月光白的制作方法属于白茶加工工艺的范畴,月光白的发酵度在10%左右,也属于白茶发酵的范畴。

  此外,普洱茶与咖啡工业局副局长刘伦在央视每日农经七套《奇怪的月光白茶》采访视频(2012年5月14日)中明确表示,“月光白就是白茶”。视频中还清晰描述了月光白的制作过程:采摘一芽一叶或两芽的鲜叶,然后将厚度为1~2厘米的鲜叶放在特制的萎凋床上,在室内萎凋(室内温度为28℃-30℃,湿度为50%-53%),晾晒两到三天,泡茶,阴干(无阳光)。

  2.月光白色名字的来源

  据史料记载,月光白的种植历史已有160多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陈氏家族从蒙库茶山采集的几十粒种子,藏在竹竿里带回家种植。发芽后发现一株芽叶发黄的茶苗,随后移至园中种植……而这株奇特的茶苗,如今已是月光白。

  月光白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这两种呼声最高:

  第一,特殊工艺制作的月光是白色的,叶黑背白,黑白相间。芽叶明亮如月牙,一芽两片叶在黑暗中看似月亮,故名“月光白”;

  第二,月亮出来的时候,当地的年轻漂亮的姑娘们从采摘到加工的整个过程都看不到阳光,只能在月光下慢慢晒干。

  3.白月光的特点。

  “月光白”的制作工艺与福建白茶相似,只是萎凋中加入了轻发酵。这样泡出来的茶,其汤色从最初的青黄(前三泡)增加到暗黄(四至七泡),明澈渐清;其口感醇厚饱满,醇厚温暖。喝完之后,牙齿和脸颊都会留香,甜味无穷。既有乌龙茶的清香,又有普洱茶的醇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汤之初,飘渺的香味仿佛是蜂蜜,接着是淡雅的果香或淡雅的花香,这是“月光白”特有的香气表达现象。


你适合喝什么茶?

首先,我国目前的茶叶分类比较公认的是六大茶类,以茶多酚氧化程度(即发酵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等六大茶类。从茶叶之中的有益元素来说,每种茶类对人的影响元素其实差不多,只是每种茶类因制作工艺的不同而导致茶中有益元素的含量多少有细微差异。 

喜欢什么茶就喝什么茶,这里把六大茶类的特点特征说一下,你可以看看,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喝茶不宜过量,适口为珍。 

绿茶

绿茶性寒,合适体质偏热、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饮用,天热、心躁之时品饮,给人清凉快新之感。 

白茶

白茶性凉,适用人群和绿茶相似,但“绿茶的陈茶是草,白茶的陈茶是宝”,陈放的白茶有去邪扶正的成效。 

黄茶

黄茶性寒,成效也跟绿茶大致相似,不相同的是口感,绿茶新鲜、黄茶浑厚。 

青茶

青茶即乌龙茶性平,适诱人群最广。有不少好的乌龙茶,格外是陈放佳的乌龙茶,会呈现令人愉悦的果酸,中医以为酸入肝经,因而有疏肝理气之功。乌龙茶中的武夷岩茶,更是特征显着,味重,“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凤凰单丛茶香气杰出,在通窍理气上尤为显着。 

红茶

红茶性温,合适胃寒、四肢发凉、体弱、年岁偏大者饮用,加牛奶、蜂蜜口味十分好。甜入脾经,具有滋补气血,弥补热能,免除疲乏、谐和脾胃有好效果。红茶汤色红艳亮堂,心境低沉之时最宜饮红茶。

黑茶

黑茶性温,能去油腻、解肉毒、降血脂,恰当寄存后再喝,口感和效果更佳。黑茶五行属水,入肾经。脸黑无光泽,嗓子胀痛,胃口减退,下痢,背脚酷寒,腰痛,精力阑珊者,饮此茶为好。黑茶汤色黑红艳亮,凉饮热饮皆可,亦可煮饮更妙。

除了绿茶,你知道我们常见的其他茶类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黄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黄茶有两种类型。一是茶树品种,芽叶自然发黄,叫黄茶。唐朝六安盛产“寿州黄芽”。黄茶名称首见于宋代苏辙《论蜀茶五害状》(1094)“园户例收晚茶,谓之秋老黄茶”。

二是炒制过程中闷黄,是从炒青绿茶演变而来的,时间在1570年前后。根据明代许次纾《茶疏》中内容:“顾彼山中不善制法,就于食铛火薪焙炒,未及出釜,业已焦枯,讵堪用哉,兼以竹造巨笥,乘热便贮,虽有绿枝紫笋,辄就萎黄,仅供下食,奚堪品斗。”这是批评制茶技术不当,将绿茶做成了黄茶。

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鲜叶杀青后若不及时揉捻,或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或炒干,堆积过久,都会变黄,所以在绿茶的加工过程中就有意无意地发明出了黄茶类。

黑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绿茶杀青时叶量多,火温低,使叶色变为近似黑色的深褐绿色,或以绿毛茶堆积后发酵,渥成黑色,这是产生黑茶的过程。黑茶的制造始于明代中期。唐宋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实行“以茶易马”扩充军备,以茶治边,直至清雍正十三年停止“以茶易马”之法,前后约有千年的历史。最初的黑茶品质是在“船舱中、马背上”形成的。茶产两湖、四川及云贵等省,唐宋年间盛产蒸青绿茶,为便于长途运输至西北边区,必须将散茶压缩体积、蒸制团块或篓包茶。绿毛茶要加工成团块茶,要经过20多天湿堆,期间茶坯也逐渐由绿变黑。加上当时的边茶要运输至西北等地,多经由水路北上,再沿陆上丝绸之路,由骠马、骆驼长途运送。因团块或篓包茶防水性能极差,受水运潮湿条件和途中日晒雨淋的影响,茶叶在湿热条件下,化学成分发生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与绿茶完全不同的品质风味。随着边区民众消费习惯的形成,对这一特殊品质风味的茶类需求也逐步固定下来。受实践启发,便产生了以绿茶湿坯经长时堆积、渥成黑色的黑茶制法。黑茶制造始于明代中叶。明嘉靖三(1524),巡茶御史陈讲在奏折中记载:“商茶低伪,悉征黑茶,产地有限,乃第为上中二品,印烙篦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筐,运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

红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茶叶制造过程中,发现日晒代替杀青,揉后叶色红变而产生了红茶。最早的红茶生产是从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开始的。

清代刘靖《片刻余闲集》(1732)记载了福建崇安星村、邵武、江西广信等地红茶。自星村小种红茶创造以后,逐渐演变出工夫红茶。清朝董天工《武夷山志》(1751)记载。工夫红茶创造于福建,以后传至安徽、江西等地。安徽祁门红茶,就是1875年安徽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乡,因见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现东至县)尧渡街没立红茶庄,仿制福建红茶制法成功,创制了祁门工夫红茶。以后祁门工夫红茶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热销。后来,各地工夫红茶品种不断增多。20世纪20年代,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将茶叶切碎加工成红碎茶。

青茶(乌龙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青茶最早在福建创始。《安溪县志》记载,清朝雍正三年至十三年间(1725-1735)创制发明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引述王草堂《茶说》,记载武夷岩茶这种乌龙茶的工艺,大致过程:“武夷茶……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所述制法与今日青茶制作基本相同。

白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白茶也分为两种,一种类型是偶然发现的从白叶茶树上采摘而成的茶,另一种则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不揉不炒的白茶。田艺蘅于1554年所著《煮泉小品》中记载:“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况作人器不洁,火候失宜,皆能损其香色也。生晒茶瀹之瓯中,则旗枪舒畅,青翠鲜明,尤为可爱。”明代《茶谱外集》说:“茶有宜以日晒者,青翠香洁,胜于火炒。”这里说到的制法与现在白茶制法基本相同。

花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茶加香或香花的做法已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蔡襄《茶录》提到加香料茶,“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蔡襄提到的这种龙凤香饼茶,与以后的花茶制法并不一样,但因为在茶叶中加入香料以增茶香,也属于花茶的一种类型。南宋施岳《步月·茉莉词》,最早记载窨制茉莉茶。

来源: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556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