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喝茶舌头

找到约811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喝茶审评看叶底,好比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我吃到一条鱼,觉得鱼肉味道很鲜美,吃完后翻了一下鱼骨作了记录:整条鱼骨外形完整、鱼刺排列整齐,泛瓷白色,手感坚硬,手指被鱼刺扎到有刺痛感.......

你肯定会说:你没病吧?吃饱了撑的吧!

哎,你说对了,我们现在的茶叶审评就是这么干的。

你去看,但凡学过茶叶审评带证的,在茶叶审评报告的最后都会写上类似这样的内容:叶底鲜活有光泽、肥壮匀称,色黄绿,手感柔软有弹性......

茶都喝好了,还写这样无关痛痒的废话干嘛呢!

有人说,从叶底可以看出很多信息?

能看出什么信息?

信息都在茶汤的香气和滋味里了好吧!

你都已经榨干了它的灵魂,难道还有必要作个“尸检报告”吗?

龙井茶有炒豆香、板栗香,说明采制天气晴好、杀青火候到位;有青臭气、寡淡无味说明是雨水茶。

安吉白茶泛青竹香、滋味鲜爽是高山茶;有鱼腥味、口感淡薄是大田里化肥施的过多或雨天茶。

红茶泛薯香是入门级,有花果香是好茶;有青味是发酵不到位、有沤味是发酵过头、反酸是茶叶返潮。

好的生普有苦有涩但能迅速化作回甘,杯盏泛花蜜香;差的生普有怪味,苦涩不化、难以下咽。

好的武夷肉桂有花果香、有山场气息、有坑涧韵味且耐泡;差的肉桂只有火香,且味苦涩不耐泡。

好的水仙香气悠长、口感细腻、木质味浓郁且耐泡,差的水仙香气浅薄、滋味寡淡索然无味。

安化黑茶里能喝出浅沤味、松烟香是对的,这是加工时经过热揉渥堆和七星灶烘烤留下的痕迹,反之则不是地道安化茶.......

但凡天下茶,好喝就继续喝,不好喝就倒掉,你还看什么叶底?

明前茶、还是雨前茶;春茶、还是秋茶;高山茶、还是低海拔茶;正岩茶、还是洲茶;古树茶、还是台地茶。茶中所含的一切信息都可以在品饮的过程中都体现出来,你看叶底有何用?

有人说,茶叶审评技能是给茶厂、茶企业的工作人员用的,这点我相信,茶企的茶叶需要拼配、匀兑,尽力做到口感接近、品质统一。

好吧,茶厂、茶企业审评人员怎么评我们不知道,我只看到现在满大街的各级评茶师们,在喝茶时都在用填鸭式的茶叶审评方式和专用术语对茶叶进行评头论足。

不管是初级评茶员,还是高级评茶技师为某款茶写评鉴报告时都是一样的内容,比如:色泽翠绿、较翠绿、尚翠绿;外形匀称、较匀称、尚匀称;香气馥郁、较馥郁、尚馥郁;滋味鲜爽、较鲜爽、尚鲜爽;茶汤明亮、较明亮、尚明亮等模棱两可的形容词。

这是许许多多各种等级的评茶师们日常品茗时的机械填鸭式表格

这是日常喝茶啊,又不要你拼配、匀兑,我真不知道他们证书的等级高低是靠什么来区分的?那些动不动在自己头衔上写上国家一级评茶师等字样的人,其实只是学会了做几道填空题而已。

三教九流的评茶水平,你属哪一型?请对号入座——点击浏览

我不喜欢填鸭,更愿意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文字来描述,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看得懂的方法来写茶评,简单、实用、贴近最真的感受。

比如喝到一款荒野黄茶,我会这样写品鉴报告:

干茶紧瘦盘曲,乌褐间白毫,泛烟丝、小车麻油、成熟的玉米香,极其诱人。

取干茶5克,投120ml盖碗,沸水细水打圈冲泡,第一泡30秒出汤,汤色淡黄清亮,茶汤甘甜醇厚、柔顺至极,汤含青甘蔗皮的甜香,杯底泛蜜香。

第二泡10秒出汤,汤色金亮,碗盖泛丁香花、杉木叶、玉米汁、木槿花的混合香,甚是开胃。茶汤柔顺,甘中带辛,微苦中泛甜,生津如泉涌,那内功让人不得不贪杯。

第三泡12秒出汤,汤色浅黄透亮,茶汤入口肥美鲜爽甘甜,荒野茶特有的辛香与滋味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般舒畅让人欲罢不能。

第四泡15秒出汤,汤色金黄透亮,茶汤入口仿佛是浅浅的蜜糖水般浓稠醇厚,加上那微微的苦与涩,将口腔对茶汤的欲望控制的死死的。杯底泛浅蜜香和盛开的木槿花香。

第五泡25秒出汤,碗盖带汤闻泛淡雅的米兰、小叶女贞、杉木叶、木槿花的混合香。茶汤甘甜醇厚,生津极快,舌尖微泛涩,如同练了10年的太极推手,绵里藏针,功力非凡。

第六泡30秒出汤,滋味依旧甘甜,涩感蔓延到舌头中部,水味不易觉察,随着一声饱嗝上来,总算有了歇息一下的满足感。

用保温杯减少投茶量闷泡口感也能让你喜出望外,一杯可以保证你半天的续命。

茶是饮品,我们所追求和享受的无非就是它的香气和滋味而已。我一直认定盲人评茶最中立、最精确,他们不受花花世界的干扰,细心静品一款茶的各种香气、滋味与真谛。

而我们正常人却常常被所看到的外表所迷惑,被教条主义所禁锢。

很多时候,形状不好的未必不是好茶,高山茶比起大田里的茶要难看很多,但却好喝;

色泽绿的茶未必是好茶,翠绿鲜活非常漂亮的竹叶青肯定没做干,极其难喝;

茶芽叶细嫩的未必是好茶,绝大多数茶叶的香气和甜度是要靠叶片和叶茎所积累的。

但你看当下绿茶流通市场里,无论茶企、茶商、还是消费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外貌协会”,茶叶只要形状好看、颜色好看,只有好看才能卖上好价钱,这变成他们制作、销售时的硬道理。至于好不好喝不重要,因为消费者也是“看脸”(外相)漂不漂亮,内在的东西又有多少人懂。

这就造成了一个奇葩又无奈的怪象:中看不中喝的茶叶大家趋之若鹜,好喝不好看的茶叶却无人问津。

能体现茶叶本质的排列应该是:香、味、色、形。

而现在已经本末倒置了。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喝茶这件事:味道才是王道,其他都是狗屁。

——作者:书卷弯刀,独立茶人,不止于茶。

为什么有些人喝茶时会发出一种“怪声”?

会喝茶的人,“咻”的一声,茶汤就吸进了嘴里。


看似不雅观,但却是最专业最地道的品茶方法,用吮吸式的方法喝茶,只为让茶汤与口腔充分接触,品出茶最好的味道。


所以,喝茶一定要放得开,要是一口一口的抿,就太外行了。


口腔中有很多味觉感受细胞,但主要分布还是在舌头上,我们吃东西、喝茶,主要还是靠舌头去感受味道。

舌头是怎么感受味道的?

我们伸出舌头,照照镜子,就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突起的小红点,叫做菌状乳头。味蕾就隐藏在这些突起下方。


味蕾由很多的味觉细胞组成,唾液中食物的味道从舌头表面的味孔进入味蕾,与味觉细胞接触。这些味觉细胞就通过电信号把这些感觉传到大脑,因此就感知了不同的味道。


味觉因人而异,一杯茶一千个人喝,有一千种味道。


味觉灵敏且记忆里好的人,有品茶的天赋,但一般人多喝茶,久而久之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品茶水平。一些厉害的评茶师,每天品几十种甚至上百种茶,需要五年时间才能练就出“黄金舌头”。

味觉地图是什么?

简而言之,就是说我们的舌头,不同的区域负责感受不同的味道。

舌尖负责感受甜味

舌头面上负责鲜味

舌前两侧负责咸味

舌后两侧负责酸味

舌头后面负责苦味

那有人就会问了,怎么没有辣味呀?原来,辣味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味觉,而是一种轻微的痛觉。有一点点痛的刺激,怪不得那么多人会吃辣上瘾,原来是“痛并快乐着”。


后来的研究又证明,味觉地图的说法不够准确。


实际上,舌头上的所有区域都能感受到这5种味道——酸甜苦咸鲜,只是相对来说每个区域对单独某种味道更为敏感。

茶的14种常见滋味类型

品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要想学会品茶,没有捷径,主要还是要多喝。学品茶之前,先了解一下茶味有哪些类型。


这些描述可能对初学者来说有点抽象,感觉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随着喝茶的增多,慢慢就能分辨茶中的细微差别。


1.浓烈型:一般用于描述绿茶的滋味,尝味时,开始有类似苦涩感,稍后味浓而不苦,富有收敛性而不涩,回味长而爽口有甜感。


2.浓强型:红茶常常有这种口感。所谓“浓”表明茶汤浸出物丰富,当茶汤吮如口中时,感觉味浓黏滞舌头,“强”是指刺激性大,茶汤初入口时有黏滞感,其后有较强的刺激性。


3.浓醇型:茶汤醇和甘爽,有一定的刺激性和收敛性。属此味型的茶有优质工夫红茶、毛尖、毛峰及部分青茶等。


4.浓厚型:茶汤入口时感到内含物丰富,有一定的稠度,并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收敛性,回味甘爽。


5.醇厚型:制工正常的绿茶,红茶,青茶均有此味型。如毛尖、庐山云雾、水仙、乌龙、铁观音、川红、祁红及部分闽红等。


6.陈醇型:制造中有发水焖堆的陈醇化过程。属此味型的有六堡茶、普洱茶等。

7.鲜醇型:鲜叶较嫩,新鲜,制造及时,绿茶、红茶或白茶制法,味鲜而醇,回味鲜爽。属此味型的茶有太平猴魁、高级祁红、宜红等。


8.鲜浓型:鲜叶嫩度高,叶厚,芽壮,新鲜,水浸出物含量较高,制造及时合理,味鲜而浓,回味爽快。属此味型的茶有黄山毛峰等。


9.清鲜型:红茶或绿茶制法,加工及时合理,有清香味及鲜爽感。属此味型的茶有蒙顶甘露、碧螺春、雨花茶、都匀毛尖及各种银针茶。


10.甜醇型:味感甜醇。属此味型的茶有恩施玉露、白茶及小叶种工夫红茶。醇甜、甜和、甜爽都属此味型。


11.鲜淡型:鲜叶中多酚类、儿茶素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均少,氨基酸含量稍高,茶汤入口鲜嫩舒服、味较淡。属此味型的茶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12.醇爽型:鲜叶嫩度好,滋味不浓不淡,不苦不涩,回味爽口者属此味型。如黄茶类的黄芽茶及一般中上级工夫红茶等。


13.醇和型:滋味不苦涩而有厚感,回味平和较弱。如黑茶类的六堡茶及中级工夫红茶等。


14.平和型:鲜叶较老,整个芽叶约一半以上已老化,制造正常。属此味型的茶很多,有红茶类、绿茶类、青茶类、黄茶类及黑茶类。

茶汤滋味不够丰富?可能是你还不够了解你的舌头

经常会听到朋友感慨“其实我也很想好好学一下喝茶的,但不知从何下手啊。我平时也喝茶,但就是瞎喝,解渴,不懂品饮。你有什么快速入门的小技巧吗?

 

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朋友,你是否也听到过类似的困扰呢?

 


我们都知道茶有苦涩鲜甜等几大味觉,而感受这些味觉的细胞,主要分布在舌头上。


研究发现,舌头上不同的区域主要负责感受不同的味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味觉地图”理论。


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科学家黑尼希,后被哈佛大学的教授写入著作而广为人知:

舌尖-甜味

舌头中部-鲜味

舌前两侧-咸味

舌后两侧-酸味

舌根-苦味

 

实际上,味觉地图说的并不是舌头某个部位只能感受某种味道,而是舌头所有区域都能感受到所有味道,只是敏感度有差异。

 



喝茶方式有很多,大致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大杯泡茶,大口喝茶,解渴又过瘾。



第二类是有仪式感地小口品饮,细心感受茶汤入口的香气、滋味以及在舌尖的变化



重点来了!不管用是哪一类喝法,会喝茶的人,都会伴随着“咻”的一声,就将茶汤就吸进了嘴里。


这看似不雅观,但却是最专业最地道的品茶方法,是一种技巧。



吮吸式的方法喝茶,只为让茶汤与舌头、口腔充分接触。


一小口茶汤进入口中后,含在舌尖,舌头稍上抬,嘴唇微微张开往里吸气,使茶汤在舌头上“翻滚激荡”。


不仅可以呈现出滋味的细节,让香气更滋味充盈整个口腔,还能够辨别出是否苦涩是否带酸等,几口过后便能感受到回甘了。



有人会说,这太难了,哪能一下子就掌握呢?

确实,这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方能水到渠成。

 

其实,只要茶汤入口别那么快咽下,让茶汤稍微停留在舌头上两三秒左右,相信大家都会感受到一些细微的区别。



身体不会骗人,舌头有了时间去辨别出更丰富更有层次的滋味,然后传输到你的大脑,自然就会告诉你这茶怎样。

 


不同茶的味道是有区别的,而且大家的味觉基本都相似,会喝的人也是通过大量的茶“培养”起来的。


有个词叫“味觉记忆”,喝到不同的茶,认真的将它们的味道记下,久而久之你就会对这些味道产生敏感,时间久了,自然能喝出大概。

 


所以别说茶味都差不多,也别怀疑自己的味觉或嗅觉不够灵敏,你只是需要时间和认真来体会练就“咻咻咻”那个技巧。

 

喝茶的时候,不妨放开一点,自在一点,只有让舌头与茶汤亲密接触,才能体会到最丰富的茶味。

找到约797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