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好茶世家金骏眉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7 秒)

从正山小种到金骏眉——为了那片“中国红”

▲细嫩的茶青芽尖

▲色泽黑黄相间的金骏眉干茶

▲武夷山的采茶姑娘在采摘茶叶

▲江元勋在品试茶香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近日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堪称世界之最。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无数茶业工作者利用各自茶区的生态环境和茶树资源,经过独特的加工制作,形成了文化底蕴深厚、品质独具特色的名茶。源自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便是蜚声海内外的名茶之一。

世界红茶始祖来自武夷山

武夷山,奇秀甲东南。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形成了“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的自然景观。

当无数游客流连于武夷山的迷人山水时,在它的深处,面积达565平方公里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环境,形成了丰富的植被类型和多样的生物物种,被誉为“世界生物之窗”。

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在13℃左右,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相对湿度78%至84%,无霜期253至272天,是福建省温度最低、湿度最大、雨量最多、雾日最长的地方。山岩之间,到处有流泉,常年云雾弥漫,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中国乃至世界红茶的始祖——正山小种,便发源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桐木村。

桐木村是“武夷之魂”九曲溪的源头。在桐木村东北5000米处的江墩、庙湾自然村,是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和中心产区。江墩因江姓而名。江姓自宋末由河南固始入闽,后迁居江墩。

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68年),江氏先祖始创红茶,开创世界红茶之源,名曰正山小种。16世纪末17世纪初,正山小种传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自此,正山小种成为中国红茶的象征,亦成为世界名茶。

坚守400多年正山小种制作技艺

江氏家族世代经营茶叶,有“茶业世家”之称。400多年来,江氏家族始终坚守、传承正山小种制作技艺。

正山小种曾风靡欧洲社会几百年。然而,19世纪末之后, 由于各种因素逐步走向没落,至1941年生产量仅为500千克。新中国成立后,正山小种的命运也几经波折。

上世纪90年代初,正山小种销售步入最低谷,茶叶积压,市场低迷,茶青无人采摘,制茶季节几乎闻不到茶香,有的村民甚至改种毛竹。大片大片的茶园荒芜了。当时,桐木村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仍在坚持生产正山小种的茶厂,其中一家就是正山小种第24代传承人江元勋办的元勋茶厂。

世代制茶,家族传承,让江元勋对振兴正山小种有一份深入骨髓的使命与责任。无论多么艰难,江元勋始终牢记祖父的话,“正山小种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一定要把它继承下去”。他立志一定要把正山小种发展下去,用一生时间去复兴那片“中国红”。

江元勋9岁开始上山采茶,13岁跟着祖父学习精制红茶,从采茶到制茶,每个步骤都很熟练。他把自己叫做茶农,精选最好的茶芽,用最好的工艺做最好的产品就是他的全部想法。

2005年,在一次次摸索、一次次尝试后,江元勋带领他创办的正山堂,在正山小种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精选茶青芽尖,进行萎凋、搓捻、发酵、炭焙,创制出了条形呈海马状、色泽黑黄相间、干茶香气独特、发酵过程即有蜜糖香的金骏眉红茶。

带动中国红茶开创更广阔的天地

2008年,金骏眉正式推向市场,一经上市就受到喜茶爱茶之人的追捧,并迅速走红,如今已然成为中式红茶的代表。

说起金骏眉名称的由来,江元勋表示,“金”是指原料金贵,价值堪比黄金,且它的茶汤颜色为金黄色;“骏”则是因其原料由全村人跑遍崇山峻岭采集而来,且参与制茶的江骏生、江骏发、梁骏德等茶师的名字中都有一个“骏”字,同时也希望此茶上市如同骏马奔腾、市场前景广阔;“眉”指的是做出来的茶叶形状像眉毛,而且历史上单芽制作的茶类里有寿眉、珍眉等。

“如果说正山小种的产生是偶然的,那么金骏眉的产生则完全是正山小种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不间断传承和改良创新的必然。它融入了茶界前辈为复兴小种红茶的精神理念,以及为之实践而倾注的心血,是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江元勋说。

由于对中国红茶发展的突出贡献,江元勋在2008年获得茶界最高荣誉“陆羽奖”。他借鉴金骏眉的成功经验,把技术与品牌输送到其他优质产区,以此帮助更多贫困山区的茶农,提高工艺水平,增加茶叶收入。2010年开始,正山堂先后和河南、浙江、四川、贵州、安徽、山东、湖北、湖南、云南等省份优质产区合作,开发出信阳红、会稽红、广元红、普安红、皖情红、古丈红、巴东红、超然红、滇红等骏眉系列红茶,都取得巨大成功。

短短几年间,金骏眉工艺从武夷山走向全国,先后带动10万多户茶农增收,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目标,有力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升级,提升贫困农户的“造血”功能。

在此基础上,江元勋又与当地政府筹备发起世界红茶节,将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红茶消费大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茶叶生产大国,以及中国15个省份的业界代表汇聚于武夷山,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对接,以期带动中国红茶更好地走向世界。

如今,在日趋多元的消费环境之下,“如何让年轻人更喜爱喝茶”成为江元勋及正山堂面临的新课题。2011年,正山堂的年轻团队捕捉到电商的发展潜力,布局电商渠道,赋予传统茶行业新的发展生机。短视频平台的受众人群偏向年轻化,在这个平台上,正山堂通过红茶知识与茶文化分享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传承了几千年的茶文化,依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国盛茶兴,新时代赋予中国茶新的机遇。汲取武夷山双世遗独有的养分,立足正山小种红茶400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传承与创新,江元勋带领团队努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为世界制作好红茶”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正山春茶,山色空蒙茶中“人”

  如果把一款好茶的制作当作艺术作品来看的话,一半在天,一半在人。

  毫无疑问,茶叶品质的基础是原料,保障在工艺,而工艺取决于人。正如金骏眉的诞生、传承、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人和”!  

  01

  技术团队

  1997年正山小种红茶第24代传承人江元勋创立了自然保护区元勋茶厂,2002年江元勋改组元勋茶厂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2年改组正山茶业时的团队大部分都是金骏眉研发团队的成员。十多年多去,团队的大部分人依然是正山堂茶厂里的技术骨干。

  除此之外,茶厂里很多熟练制茶的工人,工作年限也都在15年以上。每年金骏眉春茶茶芽采摘下来,都要靠这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老茶师们进行加工制作,最后由江元勋亲自审评把关。  

  正是有这些老茶师们数十年如一日地为金骏眉的生产“保驾护航”,方能成就金骏眉品质的始终如一。

  02

  各界领导的帮助

  伟人之女、著名画家邓林女士,曾多次去武夷山参观考察。2007年,邓林女士第一次到元勋茶厂,便与金骏眉结下不解之缘,正山堂便是她提名创建的,意为正宗、正源、堂堂正正,而她本人也是正山堂的“老茶友”。  

  在正山堂及金骏眉发展的道路上,遇到很多贵人。有吴觉农、张天福等老一代茶界宗师的无私帮助,也离不开骆少君、姚月明等茶界先辈的指导  

  从一个小茶厂起家,发展到中国红茶的龙头企业,离不开各界人士的帮助与支持。这份关怀这也督促正山堂,做出更好的产品。

  03

  匠心传承与坚守

  2002年茶界泰斗张天福老先生题写了“茶业世家”赠予江元勋。江氏家族,从先祖创始正山小种至今,已经传承红茶四百多年,家族的命运和红茶早就紧密相连。  

  战争年代,正山小种几乎绝迹,江元勋的祖父江润梅耗尽一生精力,在吴觉农和张天福的帮助下,带领桐木正山小种逐渐恢复和发展。  

  江元勋是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担子到他肩上时,正山小种濒临失传。家族使命让江元勋无法放弃红茶,在各界的帮助下,从创建元勋茶厂,做茶叶品牌,再到研发出金骏眉,终于让红茶在中国焕发新的生机!  

  一个家族,历代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做好红茶。也正因为这样的传承和匠心,才有了今天金骏眉。

  04

  金骏眉的鉴定

  2005年的夏天,金骏眉红茶在元勋茶厂诞生,汤色金黄,滋味甘甜。在张天福、骆少君、叶兴渭等茶界前辈的指导,工艺日趋成熟。  

  2006年金骏眉基本定型,只少量寄往北京等地;2007年,根据反馈进一步完善后,开始批量生产,以订购为主。2008年7月,骆少君组织叶兴渭、赵玉香、祖耕荣等专家对金骏眉进行评审鉴定,一致认为金骏眉原料生态、品质优良,有发展前途。

  此后,江元勋在桐木组织技术培训班,多位专家为茶农授课。确经过3年积累沉淀,金骏眉在2008年才正式上市。这也奠定了金骏眉十余年品质始终如一的根基。  

两会直通车⑥议案:支持南平市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5日在京召开。

作为中国茶行业唯一国家级专业媒体,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特别推出“两会直通车”系列报道。

本期刊登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江元勋的议案,以及他的涉茶故事。

江元勋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

全国人大代表江元勋提交议案:

支持福建省南平市创建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

福建省南平市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辖区内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是我国唯一一个既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组织,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独特、优异,诞生了世界顶级红茶金骏眉和享誉世界的大红袍。世界六大茶类中,乌龙茶、红茶、白茶三大茶类创制于南平。这里被誉为“红茶鼻祖”“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和“万里茶道起点”,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茶人观光研学。

得益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保护和建设,武夷山及其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茶树生长环境日益自然化、生态化,茶青品质也越来越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及其周边生活的群众,依靠茶叶种植生产,逐步脱贫致富。以此受益的广大茶农,也更加自发自觉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维护赖以生存的优异生态环境,真正做到了文化和自然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成为典范。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时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南平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茶文化是茶产业的精神内涵和道路引领;茶产业是茶文化的物质呈现和民生寄托;茶科技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保障。这三者承古开今、互为融通,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统筹兼顾、互相滋养、和谐发展。“三茶”统筹重要理念,事关文化自信、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事业,应该围绕这个重要理念,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福建省也正在推动南平市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党的二十大以后,我们生活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周边的群众,也响应党的号召,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为了将南平打造成为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茶”统筹重要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样板,更好地系统保护和建设武夷山国家公园,兹提出建议如下:

一是恳请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委,支持南平市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先行启动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试验区,既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探索路径,也为高标准保护和建设国家公园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二是恳请参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在茶文化遗存保护、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绿色生态茶园建设、生态茶庄园打造、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茶科技创新突破以及茶加工智能化转型升级等方面予以支持。

三是恳请支持南平市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

四是恳请支持南平市建设国家级茶叶交易市场和茶叶金融中心。

从正山小种到金骏眉

这个人大代表不一般

——访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

专业合作社发起人江元勋

本报记者 梁 妍

江元勋在查看茶树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江元勋拥有许多身份,但都跟茶有关: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福建省非遗保护项目红茶制作技艺(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正山堂品牌创始人、金骏眉创始人……今年,他增加了一个重要的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在两会现场,他在更高的舞台上不断推介自己的家乡——福建省武夷山市。作为土生土长的武夷山人,江元勋最自豪的便是家乡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在他看来,绿色是高质量发展最好的底色,也是最足的底气。武夷山茶产业的振兴之路,正是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最生动的写照。

坚守传承 400多年家国情怀

好山好水出好茶。江元勋的家族世代经营茶叶,有“茶业世家”之称。明朝中后期(约公元1568年),江氏先祖始创红茶,开创世界红茶之源,名曰正山小种。400多年来,江氏家族始终坚守、传承正山小种制作技艺。

正山小种曾风靡欧洲几百年,19世纪末,由于多种因素逐步没落。作为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对振兴正山小种有一份深入骨髓的使命与责任。他9岁便上山采茶,13岁跟着祖父制茶。1977年—1987年,他在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的桐木茶厂学习制茶;1988年—1996年,在桐木茶厂任车间主任、会计、厂长等职;1997年,他创办元勋茶厂,后改制为福建正山堂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创新融合 开创中国红茶新天地

2005年,江元勋在友人建议下,率领团队于传承四百余年的红茶文化与制作技艺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研发出高端红茶——金骏眉。金骏眉的创制填补了高端红茶市场的空白,为传统正山小种红茶的发展和复兴进行了积极而富有成效的探索。其融汇红茶之长又独具魅力的口感和品质,引起了国内红茶消费持续高涨的热潮,成为一个现象级产品,在整个中国红茶产业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果说,正山小种的产生是偶然的;那么,金骏眉的产生则完全是正山小种历史文化、制作工艺不间断传承和改良创新的必然。它融入了茶界前辈为复兴小种红茶的精神理念,以及为之实践而倾注的心血,是茶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从武夷山茶叶厚重的历史出发,江元勋对金骏眉、对自己的评价充满了理性和质感。

心怀责任 推动茶区产业振兴

如果江元勋只是一个皓首穷经、孜孜于制茶技艺的工匠,他或许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全国人大代表;而实际上,他一直拥有很高的社会责任和产业胸怀,并在这条路上笃信践行。

金骏眉大获成功后,江元勋就尝试把金骏眉红茶创新工艺带到全国各地,帮助更多山区茶农提高制茶水平、增加茶叶收入。从2010年开始,江元勋带领团队先后与西藏、贵州、河南、浙江、四川、湖南、湖北等省份优质产区产品结合,研发出西藏察隅红茶、普安红、信阳红、会稽红、广元红、古丈红、巴东红等一系列独具地方特色的创新红茶。多年来,金骏眉制作工艺从武夷桐木关走向全国,先后带动10万多户茶农增收,有力促进了山区茶乡特色产业升级,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打牢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础,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了可持续的产业力量。

“三茶”统筹 引领茶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武夷山市归属的福建省南平市正致力于创建全国“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在自己的议案中建议,参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关政策,在茶文化遗存保护、茶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绿色生态茶园建设、生态茶庄园打造、茶树种质资源保护、茶科技创新突破以及茶加工智能化转型升级等方面予以支持,并及时总结推广各地推进“三茶”统筹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示范典型,发挥带动作用,营造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

从正山小种传承到金骏眉创制,江元勋无愧历史无愧家族,达到了一个茶人技艺传承创新的巅峰;从技艺传承人到全国人大代表,江元勋开始了一段无愧于时代的新人生。他将在更加开阔的人生舞台,更多服务桑梓,更多造福茶农,更多担当责任。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6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