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购买茶叶苗

找到约105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买茶叶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喝茶有利于身体健康,那在购买茶叶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买茶叶时应该注意哪些事情?

  第一、不要听商家的忽悠,不要听商家说茶叶有什么功效。茶只是茶,如果茶叶有很大的功效,那茶叶可能就不是食品了,那就是药材或保健品了。不要以功效来买茶。更何况就算是保健品,现在的保健品有多少是有真正的功效的。就像商家宣传普洱可以减肥一样,实际的效果,很多姑娘是被骗了一回又一回。

  第二、新手或茶叶小白更不要听商家说茶叶有收藏价值。而买回了一大堆茶,虽然说茶叶可以收藏自己喝,但实际上,在收藏的过程中,茶叶很容易发生霉变。很多时候还会发现,过了几年,商家的年份茶还是那个价格。收藏可以升值,但那只是一个概念,只是针对特定的茶,普通人买不到也是买不起。

  第三、买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茶叶的重量。像很多茶店在展台上面展示的价格,一般是50克的价格。在网购的时候。商家往往会突出包装,突然产品的单价。一般人只是看到了茶叶的价格,而忽视了茶叶的重量。以为很便宜,但实际上很多只是50克的价格。如果换算成一斤的话,价格真不便宜了。而且50克的茶真的喝不了几天。一般买茶都是建议买150克到250克左右。

  第四、新手买茶,最好不要在旅游的时候买茶,也不要在展会的时候买茶。在旅游景点买茶,相对来说,价格都会有一点虚高。有时价格高也就吧了,主要是买回来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不是和看的茶或是喝的茶一样。展会上的茶也是如此。很多所谓的展会,卖的都是低价低质茶。因为好茶不可能带到展会上,任你看任你选的。因为好茶对于运输和密封要求都是很高。茶叶打开一两个小时,可能好茶的香气就会变了很多。如果卖不完,这个茶等于废了

  第五、对于价格来说,虽然说,价格高的并不一定是好茶。但是价格低的茶,肯定不会是很好的茶。特别是网上什么99元10罐那种茶,情愿不喝也不要买。99元如果去掉包装,去掉快递费去年铁盒费,商家还要赚钱。几十一斤的茶,质量可想而知,只能说是能喝吧。像黄山毛峰价格来说,茶叶店很少会有低于200的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安吉白茶更是如此。

  茶叶选购技巧

  1.嫩度

  嫩度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的外形特征。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来鉴别茶叶好坏。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不仅嫩度好,而且做工也好。如果原料嫩度差,做工再好,茶条也无锋苗和白毫。但是不能仅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因各种茶的具体要求不一样,如极好的狮峰龙井是体表无茸毛的。再者,茸毛容易假冒,人工做是比较容易的事情。芽叶嫩度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最嫩的鲜叶也得一芽一叶初展,如果认为只是片面采摘芽心的做法是极其不恰当的,因为芽心是生长不完善的部分,内含成份不全面,特别是叶绿素含量很低,故不应单纯为了追求嫩度而只用芽心制茶。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均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伴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以杭州地区绿茶条索标准为例: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体现为细紧有锋苗、紧细尚有锋苗,尚紧实、尚紧、稍松、粗松,其规格必以紧、实、有锋苗为上。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各种茶均有一定的色泽要求,如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但是无论何种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发生变化。

  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进行详细的判断。比如龙井,最好的是狮峰龙井,其由于是清明节前出茶,因此颜色并非翠绿,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黄。这也是狮峰龙井的一大特色,在色泽上明显区别于其他龙井。因狮峰龙井卖价奇高,茶农会制造出这种色泽以冒充,制作方法是在炒制茶叶过程中稍稍炒过些而使叶色变成黄色。真假之间的区别是,真狮峰匀称光洁、淡黄嫩绿、茶香中略带有清香;假狮峰则角松而空,毛糙、偏黄色,茶香带炒黄豆的香味。不经过多次比较,确实不太容易判断。但是只要一经冲泡,区别就非常明显了。炒制过火的假狮峰,完全没有龙井应有的馥郁鲜嫩的香味。

  4.整碎

  整碎,即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盘为木质的最佳),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类茶,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5.净度

  主要是看茶叶中是否混有茶片、茶梗、茶末、茶籽,以及制作过程中是否混入了竹屑、木片、石灰、泥沙等夹杂物。净度好的茶不含任何夹杂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茶的干香来鉴别。无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每种茶都有特定的香气。干香和湿香也有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有青气、烟焦味和熟闷味均不可取。另外,最易判别茶叶质量的,是冲泡之后的口感滋味、香气以及观看叶片茶汤色泽。如果允许,购茶时应尽量冲泡后品尝一下。若是特别偏好某种茶,最好查找一些该茶的资料,准确了解其色、香、味、形的特点,每次买到的茶都应该互相比较一下,次数多了,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优劣好坏了。


挑选优质茶叶:必看内外4指标

  茶叶的好坏,主要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但是对于普通饮茶之人,购买茶叶时,一般只能观看干茶的外形和色泽,闻干香,使得判断茶叶的品质更加不易。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

  先看外形四项指标
  1、嫩度
  嫩度是决定品质的基本因素,所谓“干看外形,湿看叶底”,就是指嫩度。一般嫩度好的茶叶,容易符合该茶类的外形要求(如龙井之“光、扁、平、直”)。此外,还可以从茶叶有无锋苗去鉴别。锋苗好,白毫显露,表示嫩度好,做工也好。除此,可从茸毛多少来判别嫩度,但是以多茸毛做判断依据,只适合于毛峰、毛尖、银针等“茸毛类”茶。
  2、条索
  条索是各类茶具有的一定外形规格,如炒青条形、珠茶圆形、龙井扁形、红碎茶颗粒形等等。一般长条形茶,看松紧、弯直、壮瘦、圆扁、轻重;圆形茶看颗粒的松紧、匀正、轻重、空实;扁形茶看平整光滑程度和是否符合规格。一般来说,条索紧、身骨重、圆(扁形茶除外)而挺直,说明原料嫩,做工好,品质优;如果外形松、扁(扁形茶除外)、碎,并有烟、焦味,说明原料老,做工差,品质劣。
  3、色泽
  茶叶色泽与原料嫩度、加工技术有密切关系。但是无论是红茶乌黑油润、绿茶翠绿、乌龙茶青褐色、黑茶黑油色等茶类,好茶均要求色泽一致,光泽明亮,油润鲜活,如果色泽不一,深浅不同,暗而无光,说明原料老嫩不一,做工差,品质劣。

  茶叶的色泽还和茶树的产地以及季节有很大关系。如高山绿茶,色泽绿而略带黄,鲜活明亮;低山茶或平地茶色泽深绿有光。制茶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也往往使色泽劣变。购茶时,应根据具体购买的茶类来判断。
  4、整碎
  整碎就是茶叶的外形和断碎程度,以匀整为好,断碎为次。比较标准的茶叶审评,是将茶叶放在盘中(一般为木质),使茶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依形状大小、轻重、粗细、整碎形成有次序的分层。其中粗壮的在最上层,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断碎细小的沉积在最下层。各茶类,都以中层茶多为好。上层一般是粗老叶子多,滋味较淡,水色较浅;下层碎茶多,冲泡后往往滋味过浓,汤色较深。

  再看内在4项指标
  1、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
  2、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
  3、口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

  4、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
  市场上有很多品种的茶品质不一,要选购优质茶叶要做到看色泽、闻香味、品茶味、捏干湿四个步骤,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让经销商出示一份国家检验机构对茶叶质量检测合格的报告,看茶叶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属哪个等级的茶。


浙江缙云:寮坑“一片茶叶”,村民“金饭碗”

大洋寮坑村:由寮坑、杨梅山、岭脚、西殿、九支炉5个自然村组成。距大洋镇政府11公里,毗邻青田县。全村298户,774人,山林面积13000亩,耕地面积288亩。

田头地角、房前屋后、山坡上滩涂边,入眼处,皆是茶叶。一片片养眼的绿,绿得深沉、绿得通透,迎着山风摇曳频频点头,沐着云雾悄悄绽放芳华。

走进大洋镇寮坑村,这满眼的绿,就这样毫无遮掩地映入眼帘。满山满垄青翠欲滴的茶园里,鹅黄隐绿的黄茶娇俏点缀,片片小叶子托起村民的致富梦。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寮坑村已有茶叶基地220余亩,其中绿茶200亩,黄茶20余亩。单茶叶一项,能给村里带来50多万元的收入。

寮坑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海拔500余米,虽生态优势明显,但经济基础薄弱。未通康庄公路前,交通也不方便,从缙云县城出发,开车要一个多小时到达大洋,再从大洋镇得走将近3个小时的崎岖山路才能进村。大多数村民主要靠在外打工为生,留守的村民以种板栗为主,平时也零星种植茶叶和蕃薯。

如何守住山里的资源,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镇村两级干部一直在探索富民之路。

2011年,寮坑村通了康庄公路,为实现村庄的致富梦带来了契机。

寮坑村生态无污染,日照又充足,非常适宜“乌牛早”茶叶品种的发展。

“乌牛早”这一茶叶比其它茶叶品种要提早半个月采摘,时间差的优势,让“乌牛早”茶叶早在2008年春茶采摘时,每斤茶青就能卖20多元。

于是村干部们辗转松阳、丽水,购买质优价廉的茶叶苗。后来在丽水碧湖镇买到了他们要的“乌牛早”茶叶苗。随着寮坑村100亩茶叶基地的正式建成,寮坑村的村民打开了致富门。

寮坑村村会计王利勇说,今春“乌牛早”茶叶价格不错,每斤茶青平均可卖30元,价格高时,还卖到过50多元。

正在茶园里修剪除草的村民王金松指着自家长势良好的黄茶说:“我一共种了5亩茶叶,投产的有3亩。其中800株黄茶今春投产,每斤茶青卖到70元,价格不错。去年年底栽了1400株黄茶,明年春天就可摘了。”一想到来年的丰收,王金松充满了期待。

这些年,寮坑村村民在已发展的100亩茶叶基地基础上,不断扩大种植规模。茶农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类相关技能培训,勤管理、互学习,茶叶种植技术不断提升,让寮坑村的茶叶享誉十里八乡。

寮坑村种的茶叶,味醇气香,色泽翠绿,茶青制率高,深受茶叶收购商的青睐。

今年,寮坑村开垦出了50余亩的山地,目前已全部开坑挖穴,年底前等黄茶苗到位,就能全部栽上。

未来,这片小叶子提质增效,经济价值会愈加显现。放眼望去,村里一片片茶园绿州正绽放出蓬勃的生机。

原标题:[缙云]寮坑“一片叶”,村民“金饭碗”

来源:缙云新闻网 作者:夏霞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104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