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福建红茶海拔

找到约548条结果 (用时 0.009 秒)

世界红茶报告| 武夷——世界红茶摇篮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编辑部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ditorial Department



 武夷——世界红茶摇篮

茶树是被子植物门的木本作物,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的早期,在地球上已存在七、八千万年。它原产于中国西南。位于中国福建省西北部与江西省交界处的武夷山和福建省东北部宁德市的天山,是茶树物种起源的同源“隔离分布”区域。在商周时期之前,这两个区域也已有应用茶,“以茶轻身。”前者武夷山成为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后者则成为全国名茶“天山绿茶”和“天山红茶”的发源地

(一)正山小种的发源地

中国福建省的武夷山第一高峰黄岗山(海拔2185米,是中国东南沿海最高峰)南麓的群山丛林中,有一个小山村名叫桐木关。殊不知早年不为人知而僻静的小小山村,在近代却因“茶”而闻名世界。武夷山三面环山,向南开口的盆地,为福建最高(平均海拔1200米)的生态环境优异、生物多样化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保护区。这里山体多断裂,深切,形成峰岩多姿,河曲幽雅的自然形态和景观。

商朝末(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时,福建武夷“闽濮族”为南方会盟八个小国之一,以茶叶作为一种特产进贡。汉朝后,武夷茶更成贡茶。唐朝中后期,武夷制“蜡面”贡茶。宋朝,武夷亦制龙团茶,归建州“北苑贡茶”入贡。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诏创皇家焙局“御茶园”于武夷四曲溪畔,武夷茶名声大扬。明、清朝,改制“芽茶”(绿茶散茶)进贡。同时先后诞生了驰名天下的“正山小种红茶”、“工夫红茶”、“武夷岩茶”及大红袍等奇丛茶。

“小种红茶”是起源于武夷山主峰黄岗山下的“桐木关”,由武夷山茶农创制的全发酵茶类,是世界红茶的开山鼻祖。

据《漫话福建茶文化·正山小种》中写道:“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产,有正山小种和外山小种之分。正山小种产于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星村乡桐木关一带,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政和、坦洋、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的仿造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桐木关,地处中国武夷山市版图西北部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内,东接星村镇;西邻光泽县的崩山及江西铅山县的王比村,均居仙霞山脉;南経武夷黄坑,向东南通建阳市,向西南抵邵武市的观音坑;北连黄岗山北麓的江西铅山县石陇乡等地。这一带是正山小种的主产地,其山脉海拔均在10001500米,峰峦叠嶂,形成武夷大峡谷,林丰竹茂,溪水清澈,冬暖夏凉,云雾缭绕,土壤肥沃。茶园分布于山坡砾石隙地,茶树生长在优越的生态环境下,采下的茶芽鲜叶原料,经特殊的制造工艺,形成小种红茶特异的产品质量。它曾漂洋过海,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爱茶的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了世界格局。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

(二)发源地武夷双遗产

1、发源地的自然遗产

“正山小种”红茶问世后,其独特的品质风味传到西方后,引起了西欧上层社会的轰动,曾有一些“传教士”、“生物学家”、“茶叶猎人”等来到武夷山探寻小种红茶的“奥秘”,寻觅桐木关的“梦寐”,结果他们竟又发现了这里大自然的魅力,发现了这个大自然的无穷生物宝藏。他们曾以传教探险之名,建教堂、采集生物样本,同时探觅小种红茶的茶树品种、栽培、加工……。据史料,自正山小种和中国红茶输出欧美兴盛时期的1699年以来至20世纪上叶,曾先后有英、法、美、德等国的神父、职员、医生、学者、商人等来到桐木、桂墩、大竹岚等地或探访红茶采制技艺,或采集植物、动物标本,200多年来,这里成为世界闻名的生物标本采集胜地,并发现有大批的动植物新种,武夷山有着“昆种的世界”、“鸟的天堂”、“蛇的王国”、“研究亚洲两栖和爬行动物的钥匙”等美誉。这里为何被世界公认为“生物之窗”呢?答案是,武夷山,碧水丹山,绿树成荫,飞禽走兽,鸟语花香,山重水复,奇秀深幽,真是“山涌千层青翡翠,溪摇万倾碧琉璃”、“三三秀水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有如“人间仙境”,“天上瑶池”。这里又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胜地,群山垂直耸立,海拔1000米以上高峰有112座,当人们登越群山,随海拔高度的上升。看到的是垂直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过渡林、   0   温带针叶林、中山苔藓矮曲林、山地草甸等,构成了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垂直植物带,“三最”的中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达96.3%。据科学家的考察,从中发现分布有各种植物5110种。20世纪末统计,其中低等植物840余种;高等植物284科1107属2888种(已定名的高等植物149种1800多种)。已发现的动物有5110种。据20世纪末考察统计,有脊柱动物475种;鸟纲18目47科400多种;昆虫已定名的有4635种;爬行动物有73种;蛇类有5科26属64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尚拥有许多濒危植物和动物。有如银杏、南方铁杉等等28种濒危和渐危的植物;有如红豆杉、水松等2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同时这里分布着亚热带山茶科、木兰科等常绿植物,是山茶属植物多样性中心之一。当今,全世界有山茶科(Theaceae)植物23个属380多种,中国有15属260余种。位处北纬27°N的武夷山,却有山茶科植物10属35种,占世界23个属的43.48%,占中国15个属的66.66%。上述表明,福建武夷山是世界重要的山茶科(Theaceae)和山茶属(Camellia)植物的主要分布地。茶树是山茶科、山茶属、茶组的植物,茶组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茶树的所有物种。武夷山发现有野生茶树,其茶树栽培品种资源丰富,其有性系茶树类群以莱茶群体为主,也是制造小种红茶的主要物种。武夷莱茶,以小、中叶型为主,有小圆叶、瓜子叶、长叶、小长叶、小叶水仙、阔叶、苦瓜、圆叶等型茶种,还有名丛(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半天夭、小金龟)等。据调查,武夷茶树品种花名有830多种,为武夷茶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茶树植物制茶原料。


2、发源地的文化遗产

武夷山,面对太平洋西岸,奇秀甲东南(中国东南),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茶树品种,为历史文化的灿烂,起着相辅相成之独特效应,早在商周时期,武夷君(“闽濮族”君长)就向周武王献贡茶、历代许多文人墨客、贤人智士来此游历、讲学,留下许多摩崖石刻、文物古迹,诸如绝壁上留有数千年的船棺和虹桥板;汉城遗址、紫阳书院、遇林亭的遗址。元代御茶园遗址,还有寺观等人文景观……“珠藏泽自媚,玉蕴山含辉”,有如一颗深藏在名山川泽的碧玉明珠。1999年12月2日联合国根据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汉城遗址等普遍价值的遗址及自然面貌,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遗产,正式批准武夷山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比特丽兹·卡奈尔·德·巴尔科夫人,曾命笔特书:“未受污染的武夷山风景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这一切,为武夷山历史上能为世界红茶创立新纪元,播下了种子!

    自16世纪初中叶前后,来武夷山的神父、采集标本的西方人,明里暗里逐渐把武夷茶(红茶)带出,其需求量逐增。17世纪后,中外红茶出口贸易不断发展。小种红茶逐渐从桐木关附近内围向武夷山外围的县境传播,又有了“外山小种”、“人工小种”、“烟小种”和“工夫红茶”等的出现。随着小种红茶逐渐传到欧洲后,外销需求不断扩大,到18世纪世界市场的红茶已到供不应求,许多外国商人祈求能采购到红茶。在此时代和市场背景下,福建闽东北茶叶主产区,大量生产“外山小种”、“烟小种”,尤其是发展“工夫红茶”。18世纪中后期,距武夷山市较近的政和县开始制造工夫红茶,其产品称为“遂应场仙岩工夫红茶”。同时在今宁德市的福安县(市)产生了“坦洋工夫红茶”。19世纪在福鼎县(市)也产制“白琳工夫红茶”,至此形成了最早名闻天下、最早出口欧美的“闽红三大工夫”红茶(那时,西方商人统称武夷茶)。所谓工夫红茶,据《闽·录异》载,系以嫩芽用武夷茶制法精心焙制,色黑味异,被称工夫茶。制茶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初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使新鲜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适度氧化,做成有条索的红毛茶,保持芽叶完整,红色红汤。然后,再经过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分成各级的商品茶,同时,各茶区仿效产制各具特色的工夫红茶。

自红茶问世以来,世界红茶先后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其中前两种均发源于中国武夷山,红碎茶却迟于19世纪后期,由英国人在印度、斯里兰卡(锡兰)把前二种中国红茶工艺改革后演变而成。由此,中国武夷山成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中国既是世界茶叶的祖国,也是世界红茶的故乡。


(三)小种工夫兼容并蓄

    红茶祖国——中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红茶”的是元末(约1330-1368年),明中业已有葡人从中国带去茶叶,并喝到“呈红色”的红茶。武夷山“正山小种”与“工夫茶”之名,最早出现于明末(1640)。

中国红茶明清时就有“小种”,“工夫”二种同时出现,“小种红茶”与“工夫红茶”,最大区别在于制造工艺上有否用松柴“熏烟”。是“工夫”演变为“小种”?还是“小种”演变为“工夫”?过去一般认为,工夫红茶是一种红茶之后于十九世纪中诞生的。近年我们从许多文献的研究考证中,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在红茶初创时期,这两种红茶因工艺大同小异,故统称“红茶”,且同时出现于武夷山,也难分先后。林潄峯先生于《福建红茶初期采制方法与在西北贸易的探讨》(1986年)一文回答了这个问题。该文道:福建红茶采制方法,是从炒绿发展起来,明初武夷废团茶改制芽茶。中叶以后茶园荒芜,采制粗放,因而茶色紫赤,不堪入贡。原来武夷芽茶皆嫩采,以后逐渐采粗。更由于高山云雾多,悬崖侧岭,不近朝曦,乃采用日晒茶菁(鲜叶),多所翻动,促进了发酵红变,发展形成了工夫红茶、小种红茶独特的工艺。按当时制法的记述,仍未脱蒸焙或炒焙作业,由于茶色紫赤,有别于清汤绿叶,自成‘红茶’一系。”

自明朝初期(14世纪~16世纪初),明朝廷为巩固中央集权,实行对外海禁,开始在广州、泉州、宁波设立三个市舶司管理口岸,不久又关闭泉州、宁波二个市舶司,仅在广州单独成立怀远驿,专门由朝廷统一与外夷开展朝贡贸易。一方面是因朝廷限制对外贸易,另一方面是那时在国内尚不崇尚及流行品饮红茶,故而在史籍中难见到关于“小种红茶”和其他红茶的专门记载。由于武夷山(原福建崇安县)桐木关一带自然环境优异、武夷莱茶(即小叶种)茶树品种优良,产制的“正山小种”红茶或称“武夷茶”质量独特,逐渐传播到西方,同时最早传播到欧、美,最早在世界上扬名。

明永乐至宣德年间(1403~1434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多经由福建出发,曾到30余个国家和地区,亦(并)带去武夷茶及其他茶品、货品作为珍赠品。明中叶前(1500年前后),红茶已在国内武夷山周边或广州口岸少量流通,西方来中国传教的传教士、海员、商人已在中国品饮到红茶,或将珍品少量带出中国而传到国外。明正德元年(1506年)葡萄牙人进入中国,1514年葡萄牙商队船开到广州,1517年葡萄牙船员从中国回国时带去茶叶,1556年葡萄牙传教士克鲁兹神父来到中国传教,1560年他回国后曾记载他在中国对红茶的感受:“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以治病,为一种药草煎成之汁液。”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自十五、十六世纪步入西方大门时始,曾成为葡萄牙、荷兰、英国皇室御用珍品,被誉为“茶中皇后”。后被尊为世界红茶的始祖!同时,凡以武夷茶待客者,“客必起立致敬”,然而,如此受人尊崇的世界红茶珍品——“小种红茶”这个新纪元,竟在两个多世纪中尚没很好的单独留下墨迹!随着时光的流逝,年代的久远,渐渐被人淡漠和遗忘!历史总不会被时代所湮没,曾经的辉煌也不会完全消失!诸如上述刘基记载“兰膏”和“酥签”红茶的历史文献,为我们揭开了中国红茶乃至世界红茶起源的新一页!武夷“小种”、“工夫”兼容并蓄,“小种”、“工夫”作为茶名,最早同时出现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据《清代通史》(萧一山编)卷二:“葡荷两国,与我国通商较早,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年)红茶(有工夫、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始由荷兰转至英伦。”清雍正十年(1732年)崇安县县令刘婧所撰《片刻余闲集》,他还记述了正山小种红茶及闽赣两地多处的红茶(小种红茶或烟小种等)汇聚武夷山星村的商贾情景,该书曰:“山之第九曲尽处有星村镇,为行家萃聚所。外有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鸟,皆私售于星村各行。而行商则以之入于紫毫芽茶内售之。取其价廉而质重也。”“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之小种工夫,次则工夫,次则工夫花香;洲茶中最高者曰白毫,次则紫毫……”那时所指的“武夷茶”一般多指红茶。“黑色红汤,土名江西鸟”亦是指红茶。清雍正十三年(1734年),陆廷灿(崇安县令)撰《续茶经》中记曰:“武夷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

清乾隆16年(1751年)天工在编修的《武夷山志》中,也记载有“小种”和“工夫”的茶名。说明,明清武夷山产制红茶均含“小种”和“工夫”。只是当时把“小种”当做高级茶,“工夫”略逊一筹,后来“工夫”茶产区和产量扩增,逐渐把“小种”和“工夫”分开。

中国红茶,最早于16~17世纪以武夷茶(红茶)传输西方葡萄牙、荷兰、英国。庄任先生《闲话武夷茶、工夫、小种》(1985年)记述,英国东印度公司红茶、绿茶输入统计,“1721-1730年十年间共运进绿茶458万余磅(41549担),红茶336万余磅(30481担)。”“1751-1760年的十年间,武夷茶已占红绿茶输入总量的63.3%。‘工夫’占1.38%,‘小种’占1.15%,‘白毫’占0.3%。‘小种’在1731-1740年的统计数字中开始列有少量。这里将‘武夷’、‘工夫’、‘小种’、‘白毫’全归入红茶类”。如上所述,我国生产出口红茶中的品类记载,已出现在英国的贸易统计资料中。这里又可证实《清代通史》刘靖《片刻余闲集》和陆廷灿《续茶经》中记载的小种、工夫、白毫等均为红茶的品类。

虽然此时的外贸均有两大种红茶的输出,但品质优异高超的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曾倾倒西方消费者。“小种红茶”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1853年福州“闽海关”开始出口贸易,英国等商人直接进入武夷山等地采购“正山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等茶叶,他们称武夷正山小种为LapsangSouchong(福州方言,同音)。1886年后出口到英国的“小种红茶”及祁红等被用以拼配印度或斯里兰卡生产的红茶,以提高印、斯茶叶商品的质量和价值。直至当代国外仍有用正山小种、祁红、闽红、与印、斯红茶相拼配成高级的红茶饮品。

摘自《世界红茶报告》

凤宁茶学堂:红茶常见问题(第三篇)

十三、制作滇红茶的常见茶种有那些

在云南省内,最传统的品种就是云南大叶种,本地俗称老品种,分为勐库种,勐海种,凤庆种三个有性群体种,通常用来制作传统滇红(古树红或是晒红),另一大类是大理种,俗称野生茶,这是制作野生红的主要原料树种,如中国红等一些高香品种则大多是50年代后期省外引种的茶种,比如软枝乌龙、梅占、金萱、黄旦、铁观音、金观音等。显毫类的滇红茶大多数是云南省内的一些地方品种,比如生产大金针的品种有景谷大白,景谷大黄,凤七号等。生产蜜香金芽及金螺大多用雪芽100号,金丝多用云抗10号,也有用紫娟生产的紫娟红,用紫芽茶生产的紫芽红等。

十四、为什么有的红茶不是红汤红叶

红茶的茶汤与冲泡时水浸出物有很大的关系,一般就是看红茶里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色素的含量是多还是少,一般来说,细嫩的红茶茶黄素含量高,比如金芽或是金毫茶,冲泡出来的茶汤是金黄透亮的,而略粗老等级的红茶茶红素含量要高一些,比如传统的分级工夫红茶,茶汤多为黄红或是深红色。高等级的CTC红碎茶因为茶叶物质浸出快,茶汤多显深红色。

茶汤的颜色除了与原料等级有关外,跟发酵度也有关系,一般发酵偏轻的红茶是不怎么出红汤的。冲泡方式也会影响红茶的茶汤,一般低温冲泡或是快出汤,红茶的汤色多表现为金黄色,而高温重闷则多出红汤。

红茶的叶底色多与发酵度有关,发酵轻的红茶叶底会偏青,多以浅褐和橘红为主,而发酵过重则以深褐色为主。叶底的颜色除了与发酵度有关联,还跟茶种有关系,比如说福建的一些菜茶品种,乌龙品种,云南的野生茶种,因茶叶内质因素,发酵出来的红茶叶底也不会是红色,大多表现出浅褐色或是深褐色,所以说不是所有的红茶就一定是红汤红叶。

十五、为什么很多细嫩的红茶都没黄芽毫

很多红茶为什么原料等级很高,但是制成干茶却不显芽毫,这其中是原料品种的原因,一般来说,云南大叶种茶,还有一些外省的小叶种茶做出来的红茶就会有黄毫,而福建的一些菜茶品种,如乌龙类的品种,云南的野生茶种,虽然原料等级高,但是做出来的红茶也很少显黄毫。

十六、滇红茶都有些什么香型

香气是决定红茶品质和风味的重要因素。红茶香气的形成始于萎凋盛于发酵环节。即在萎凋过程中,鲜叶中含水量减少,细胞的通透性增强,各种香气前体物质的糖苷水解,香气化合物迅速游离,产生香气。茶叶中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糖类也发生氧化降解而形成挥发性化合物,有的氨基酸进一步转化为茶叶香气成分;有些本身具有香气,如苯丙氨酸具有玫瑰花香,茶氨酸具有焦糖香。伴随着儿茶素的氧化,各类物质进一步降解、氧化,形成红茶独特的花香、果香。

茶树品种不同香气不同,就茶树本身含有的香气物质而言,云南和省外的红茶茶香是不一样的。祁门红茶和福建红茶茶叶本身含有的香叶醇、苯甲醇及2-苯乙醇的含量较高,因此祁红富有蔷薇花香和浓郁的木香;而云南红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总量突出,具有特殊花香。同时,海拔高度、季节、土壤、采摘质量以及加工工艺对红茶香气都会有一定影响,但大致香型不会有较大偏差。

生活中我们常闻到的红茶香气有:

花香:具有天然鲜花的香气。一些特殊的茶叶品种经过萎凋后会带有的自然香气。

果香:类似水果的香气,如桂圆、苹果、红枣等。花香、果香在红茶中普遍存在,一般以复合香型呈现,但香气程度各有偏重。

甜香:包括蜜甜香,甜花香、枣香、桂圆香等。

毫香:使用单芽或一芽一叶制作而成的红茶茶品,外形金毫显著,冲泡时具有茶毫的鲜浓的香气。

火香:包括高火香、足火香等。一般是在加工过程中茶叶吸收火味形成的。

焦糖香:类似焦糖的香气,一般是干燥过程中温度较高,茶叶中糖类焦糖化形成的香气。

松烟香:在加工过程中干燥工序中用松、柏等熏干的茶品,如福建的小种红茶。

红薯香:类似烤红薯或蒸红薯的香气,大多数传统滇红都有此类烤红薯香气,此外部分晒红具有蒸红薯香气。

如果仔细辨别,红茶茶香并不是单一出现。并且,茶香因所接触的沸点高低不同,可分为低沸点茶香和高沸点茶香,故用不同水温冲泡出来的红茶会有不一样的香气。不同红茶,要有对应的水温进行冲泡,我们才能品到香甜适口的红茶。

十七、为什么有些红茶会有苦涩

如果喝红茶喝到苦涩,那么大多是工艺问题,红茶里面的涩,从工艺环节来说,主要是因为萎凋不足,失水率过低,还有就是发酵度不够,会有苦涩,但这种情况从叶底上可以看得出来,叶底会有青底。红茶烘焙不足,水份超标也会有涩感。苦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类似于绿茶跟生茶的重闷泡带来的苦,这种苦也会跟茶种有关系,比如云南的苦茶品种,无论做红茶还是发酵熟茶都是苦的,另一种苦是焦苦,发干,这种苦是烘焙过度造成的,这个情况会从干茶外形上表现出来,通常干茶茶梗跟嫩芽部分会有泡球出现。

十八、金骏眉与滇红有什么区别

首先是产地不同,金骏眉产于东南沿海福建的武夷山,滇红主产于西南云贵高原的云南的凤庆。其次,茶种不同,金骏眉的原料品种是武夷山桐木关菜茶品种,属灌木小叶种。滇红茶原料是云南大叶种,多为乔木型,两个茶种的内含物质完全不一样。再次就是外形也不一样,金骏眉原料是桐木关春茶的菜茶芽头为原料,制成干茶后外形短圆紧实,乌润油亮富光泽,不显黄毫,云南大叶种茶芽茶做出来的红茶则是金毫尽显,所以从外形上是一黑一黄。最后,口感也不一样,滇红茶口感多为厚重,醇和,而金骏眉的口感则是高香(花香),甘甜。

教你简单学会如何品饮红茶

教你简单学会如何品饮红茶

程文秀 | 文

中国茶涵盖了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等六大茶类。近年来,人们对于武夷岩茶的喜好和品鉴越来越深。当我们以红茶招待客人时,有时却遭遇“重口味”朋友在取舍上的嫌弃。谈及红茶,似乎没有一斤上万的“金骏眉”他都不屑一顾。这也是他品茶态度的问题,也存在他对茶叶认识的缺失。

想进入红茶世界,首先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红茶?

红茶源于中国,又传至世界各地,至今历经几百年。我国的红茶品类是最全的,具体可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三大门类。

小种红茶,是福建特产,也是我国最早的红茶,分为正山小种(产自武夷山桐木关一带)和外山小种。

工夫红茶,也称条红茶。因工艺复杂、费工费时,精致制作,得名工夫红茶。当前,全国约有十九个省市生产工夫红茶。工夫红茶按品类又分为大叶工夫和中小叶工夫。

红碎茶,是鲜叶经萎凋、揉捻后,用机器切碎,再经发酵、烘干而成红茶,因外形细碎,故称红碎茶。因其细碎,冲泡时茶汁易浸出,故易于加工成袋泡茶。

红茶的工艺技术决定了红茶的滋味特色。红茶工艺主要包括釆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五道主工艺。

福建红茶在红茶世界里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正山小种是中国乃至世界红茶的鼻祖。1734年崇安县令陆廷灿著《续茶经》中言:

“武夷茶在山者为岩茶,水边者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

根据历史记载,17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从爪哇到澳门收购武夷茶,很快风靡英伦三岛,占领欧洲茶叶市场,成为欧洲王室国饮。19世纪中叶始,红茶种植、制法传到印度和斯里兰卡,后来又改良工艺,切条成碎,“红碎茶”出现,逐渐成为风靡世界的饮品。

清光绪元年(1875),余干臣从闽罢官回籍经商。仿照“闽红”制法试制红茶,经营茶庄。由于价格高,销量好,人们纷纷相应改制,逐渐形成了“祁门红茶”。

福建红茶包括正山小种和闽红三大工夫(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白琳工夫)等红茶。为国人所认识的“金骏眉”是武夷山正山小种的一个分支,首创于2005年,由正山茶业承制,江元勋先生、梁骏德先生共同研制。后来,火爆市场,引发国内红茶市场热潮。

金骏眉,选料精当,滋味独恃。武夷山桐木关才是金骏眉正宗产地,海拔高度1100米,产量有限,较为稀缺,为红茶中上品。金骏眉多为奇种所制,茶芽身骨较小。干茶外形条索紧秀,略显绒毛,色泽为金、黄、黑相间,光润。内质茶汤金黄、清澈有金圈。香气有似果、蜜、花、薯等综合香型。滋味鲜活甘爽,高山韵显,喉韵悠长,沁人心脾。叶底芽尖鲜活、秀挺亮丽。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 Lapsang souchong),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发源于武夷山崇安县星村桐木关一带。而产自政和、坦洋、北岭、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均称“外山小种”。正山小种传统工艺为熏烟红茶。正山小种,干茶条索肥实、色泽乌润。叶底红润、整匀鲜活。茶汤汤色红浓、清澈艳丽。正山小种特征为:醇厚的烟熏和桂圆汤味。

政和工夫,主产地为福建政和、松溪及浙江庆元高山茶区,创制于19世纪中叶。政和工夫,干茶肥壮重实、匀齐乌黑。叶底肥壮尚红、毫芽显露。茶汤汤色红艳、清澈水润。

白琳工夫,发源于福鼎太姥山麓白琳一带,原以小叶种为原科,后改用福鼎大白茶良种,采一芽二三叶。白琳工夫,干茶条索细长,茸毫弯曲。叶底鲜红带黄、芽叶成朵。茶汤汤色浅亮、红润见底。

坦洋工夫,产于福安、寿宁、周宁、霞浦等县。坦洋位于福安社口镇西,坦洋街是远近闻名的茶叶街,坦洋工夫曾获巴拿马国际金奖。坦洋工夫,干茶紧细匀直、叶带白毫。叶底红匀光亮、毫尖金黄。茶汤鲜红金边,水色润亮。

坦洋村是“坦洋工夫”红茶的发祥地,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牌奖章

现在红茶品饮也比较讲究,用什么样的品饮态度和形式也决定了红茶的品饮过程体验和形色香气汤味口感滋味的获知。

首先,建议准备一套三才杯类白瓷茶具,用水以净化水、矿泉水为主,水温控制在90度左右冲泡。

冲泡品饮过程为:置具、洁具、置茶、泡茶、分茶、奉茶、品饮。

品一杯好红茶要学会:观形、观色、闻香、赏味、辨底。观形主要看干茶外形条索。观色主要看茶汤色泽。闻香是先品饮之前对茶杯里花香、茶香、果香的辨识。赏味主品红茶的甘醇鲜爽。辨底主要看叶底嫩度、亮度、匀整度的变化等。

红茶的色泽,干茶有乌黑型、棕红型、黑褐型,汤色有红亮型、红艳型、深红型,叶底分红亮型、红艳型。

红茶的香气主要分为:毫香型、清香型、嫩香型、粟香型、萘香型、果香型、甜香型、火香型、陈醇型、松烟香型等。

红茶的滋味分为:浓强型、浓烈型、浓厚型、醇厚型、鲜浓型、鲜醇型、甜醇型、醇和型、陈醇型等。

海内外红茶的滋味特点比较

中国工夫红茶:鲜、醇、爽

国外红碎茶:浓、强、鲜

当我们知道以上基本红茶知识和泡饮概念后,需要的只是一颗安静且专注的心,去体会红茶世界。用心专注去冲泡品饮一杯红茶,去感知每一泡茶叶带给你的身心体会,就是最好的茶道。

找到约537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