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最是洞庭碧螺春

编者语 春天的气清云闲,让人忍不住想要坐下来泡杯茶。在这个像绝句一样的季节里该喝一杯什么样的茶?这一杯茶,要不同于夏日的散逸、秋日的高远和冬日的浓酽,才足够明人心志,才能映出天地间的清明之气,我想那一定是碧螺春。


洞庭山被太湖围绕,钟灵毓秀风物繁茂,若在古时候,定会被人们认为是座海上仙山。这里距离上海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暮春天气已有些热度,不妨到这里看看湖光岚影,相伴渔帆听风喝茶。


去东山喝茶


东山邻近上海,是上海人周末经常会去农家乐的地方,因为这里风景好、食物好、水果好、茶叶好。说起茶来,这里便是碧螺春最原始的产地了。碧螺春是苏州的地产茶,产自太湖洞庭山,洞庭山有东山和西山之分,以东山出产的为上品。每年冬天过后,山风就渐渐地变软,地气也逐渐回暖,此时倚着太湖的东山被春风层层吹绿,果树抽出了新枝,茶树的枝头也开始冒出点点细嫩的茶芽来。清明谷雨前后,村民们便开始上山采茶了,肩膀上挎着竹编的茶篓,大早就在茶树林中穿梭,将一枚枚刚刚绽放的芽头掐下,碧螺春茶的茶芽在以幼嫩为特点的绿茶中都算得上最细最嫩。据说,一斤碧螺春茶要五六万个茶芽才能制成。到山上看过采茶后,才会明白杯中的茶是那么的来之不易,下山喝上一杯时就更要珍惜。


花香果香伴茶香


东山的魅力在于这里不仅有清高的茶叶,更有美好的花果树木,到过这里的人都会承认这儿是块绝佳的风水宝地,无论种什么水果都会很好吃,出产的茶叶也是名茶。山上的茶农也不是单纯的茶农,因为他们除了种茶之外,各家都还种批把、杨梅、橘子、桃子等水果,每年除了采茶制茶外,还负责收水果卖水果,不像别地,做茶就是茶农的全部工作。

且看这满山的春色,果树茶树高低错落,分布均匀,如今有很多现代化的茶园提出要讲究生态种茶,让茶树与其他农作物一起生长,充分利用地理资源的优势,而在东山,这样的种茶方式由来已久,这也是当地人的生活智慧。

因此,碧螺春也有了区别其他绿茶的最大特点,那就是茶香中氤氲不散的花果香。因为果树与茶树的根在地下盘根错节,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树在桃树、李树、石榴树、青梅、橘树等果树的包围下,天长日久自然也被浸染了一身果香,或许山上的这些水果尝起来也会有些淡淡的茶味吧。

明代的《茶解》中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碧螺春正是这样的天然好茶,幽幽的花果香也成为了内行人鉴别碧螺春的一大标准。因为现在的碧螺春与龙井一样,已经成为一种茶叶的制茶工艺,所以很多地方的茶农把自己家的茶叶或者从别处茶园收购来的茶叶炒制成这种形状,也标榜为“碧螺春”可真正的碧螺春却只是产自东山和西山这两个地方,真正的血统已经延续在这片土地里,其他号称是碧螺春的茶虽然看着形似,但总是缺乏那股如灵魂般的花果香味。



陆巷古村


到了东山,就一定要到陆巷古村喝茶。村落小小的,干干净净,全然没有想象中农村的杂乱和聒噪,像是从未经历过外面世界的纷扰般安详宁静。房子多是明清时留下的建筑,粉墙黛瓦,至今保存得很完好,没有莫名其妙的重修,细窄幽长的巷前路尾都透出了与古风一脉相承的质朴与自然。走在年代久远的青石板路上,却不会叫人有距离感,仿佛只是从自己家里出来串门一样。村里的人不算多,年轻一代已经不安于待在这么安静的地方,门口三三两两坐着闲聊的也多是老人。大家之间相熟,散淡地说笑,看着乖巧的家犬在足边来往,日子且慢且长。红遍山的橘园足够让春日的思绪充满了浪漫且有些淡淡惆怅的想象,连风中吹的都是文艺的情怀。


古村的小巷并不复杂,也不长,沿着走就能走到后山脚下,沿路能看到一些旧时的大宅院,现在为多户人家住着,每家的门口都会养着几棵茶树,农家土鸡悠闲地迎着日光散步其中,以茶为食。先上山去看看那些茶树吧,顺着小路往上走,山坡不高,却已经能够将太湖山水美色尽收于眼底,山路两侧种满了果树茶树,水果还挂在枝头招摇,茶叶却已经全部采摘完成了,雨前采摘完毕的茶十炒制好需要一段时散去火气,现在正是喝它的好时候,上山看完风景,下山就喝一杯吧。



闻香下马背


靠茶山,东山全年都飘着茶香,春夏是喝新茶的好时候,秋冬也有茶农保存得法的当年的茶,而在东山,陆巷古村就是你坐下来喝茶度时间的好地方。在现在到处都能炒制碧螺春的时代,这里却不怕会买到假茶,民风淳朴是一部分由之外,还因为近水楼台,农家里随处都可买到产自后山的茶,如果有相熟的茶农就更好了,直接拿出自己在家喝的茶来,不一定是特级,但品质肯定错不了,喝得也放心些。

碧螺春,古称“吓煞人香”也许有些夸张,却也隐约觉得这茶一定香到浓烈。果不其然,碧螺春的香味是直接的,看在枝头不起眼的茶芽,经过去青翻炒,已经是香馥如兰,鲜味扑鼻,花香果香之外,更有如豆花的鲜香,有茶联这么写:入山何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虽然茶叶看着幼细,但内里蕴含的能量却是巨大无比的。

除了能喝到买到好茶以外,东山还有满山的水果,从六月开始,树上的果子陆续都成熟了,六月桃子、甜、七八月杨梅、批把、九十月橘子、石榴,之后,白果、枣子也漫漫熟了,喝茶的时候就拿这些当令的水果来搭配吧,寻找茶中的水果香和水果中的茶香,应该是一俐良有乐趣的事。




碧螺茶香溢洞庭

今天《农民日报》头版

聚焦吴中洞庭山碧螺春

跟着发发一起来看看吧


谁摘碧天色。点人小龙团。太湖万顷云水,渲染几经年。从古至今,文人墨客皆对苏州碧螺春青睐有加,赞誉其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如今,在茶叶专卖店或网店搜索,名为碧螺春的茶数不胜数。能独领风骚的,唯有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的洞庭山碧螺春。与动辄十几万亩、几十万亩、上百万亩的种茶面积相比,洞庭山碧螺春作为苏州地产名茶,仅有4万余亩,但其知名度、市场份额毫不逊色。2022年,洞庭山碧螺春茶品牌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中排名第六。在有限资源约束下,且看苏州如何提档升级,做强做优“小而精”的洞庭山碧螺春。

洞庭山碧螺春,久负盛名,市场前景广阔。但不可忽略的是,其主产区为洞庭东山、西山,茶农多是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如何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利益联结体,有效开展农业生产管控,品质得到保障?吴中区依靠主体先行,积极推进合作社、集团公司建设,引导产业规范发展。

家家有茶园,户户会炒茶,却“千人千锅”,品质不一。这是吴侬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动因。2005年吴中区东山镇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宋甫林带领碧螺村215户茶农创办了吴侬,为了塑品牌,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从采摘到销售推行“六统一”管理,质优味绝,成为东山镇有口皆碑的老牌子。

新茶人邱晓庭也不甘落后,作为“茶二代”,采茶、制茶从小耳濡目染,为了一口正宗好茶,他坚持用土灶、果木柴火手工炒制,得到茶友喜爱。他组建的岚庭碧螺春茶叶合作社,吸引110户入股100亩茶园。“小而散,一家一户作坊式经营,对产业、品牌长远发展不利。入社后,茶农与我们利益捆绑,按要求生产,品质可控。专业的营销,还能为社员带来二次分红。”邱晓庭说。

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联农富农作用突出,2022年两个合作社竞争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评选,今年初好消息传来:两个双双入选。“在同一块蛋糕下,我们是竞争关系,将蛋糕做大,才能更多获益。”在致力提升洞庭山碧螺春茶叶品质上,这两位竞争者不谋而合。

年轻人想法多、思路活。邱晓庭在纯种老茶树上苦下功夫,“我们的碧螺春为什么能独树一帜,茶树种是基础,洞庭山群体小叶种是我们的‘根’。”邱晓庭一直进行种质资源保护,将传统的群体种统一移栽,改良山场土壤,进行集中管理。10年间,他搜集到50株百年老茶树,因其发芽率低、口感香醇,一斤卖到1.5万元,仍深受“发烧友”的追捧。

跟茶叶打了30余年交道,宋甫林对茶叶市场感知总能快人一步。2012年,宋甫林投资2000余万元修生态防护林、搭梯田、建蓄水池,建成500亩有机茶园,成为苏州首例,从种苗挑选到使用植物提取的生物农药,茶叶28个检测项的400个指标都达到欧盟标准。“有机茶园产量低,1亩能产12斤,但售价不低,1斤可以卖到近万元,可以抢占高品质客户群体。”宋甫林介绍。

“一个产业的发展,最终都会落到主体头上。洞庭山碧螺春产业发展,就是由这些主体在竞争与合作中共同进步,带领2.3万户茶农共奔高质量发展道路。”吴中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周晓春说。

几年前,有茶农为了让茶叶能提早上市,从外省引入了一些早熟茶叶品种,如“乌牛早”,这些茶树采叶早,制成碧螺春卖出高价。这是一种短视行为。东山镇龙头茶企“掌门人”、制茶大师严介龙认为,洞庭山碧螺春,与众多产茶大省的碧螺春相比,能独占鳌头,“种”是关键。千余年来,碧螺春与世代茶农相处中,达成“默契”,选育形成的种质资源——洞庭山群体小叶种茶树,其所含的氨基酸、儿茶素、茶多酚等绿茶品质理化指标都很适宜。

纯种老树种是吴中区珍贵的财富,吴中区对东西山百年以上的老茶树实行专人护养,重点保护,并着手调查茶树生物学性状,挂牌建档,跟踪观察,努力推进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茶树品种的良种化和标准化。茶吸果香,花窨茶味,茶果复合种植,孕育了碧螺春茶的花果香气,这种变化过程需要时间酝酿,越老的茶树越吃香,保护老茶树种质资源的价值也在于此。

周晓春说:“目前吴中区已建立碧螺春种质资源圃4个、种质资源保护基地7个。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茶果品种选育工作,建设良种苗圃,逐步淘汰改良现有品质低下的茶果树品种,不断提升洞庭山茶树和果树良种率。”

近几年,结合洞庭山碧螺春产区纳入苏州生态涵养发展实验区、太湖生态岛建设要求,吴中提出打造“生态绿茶第一品牌”目标,全域开展绿色防控,对区域内茶果间作系统所用有机肥统一配供,废弃农药包装物和农膜统一回收。对获得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给予100元/亩的一次性补助,吴中环太湖地区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呈现出“双减”趋势,有机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东山镇、金庭镇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区27个茶园1.8万亩基地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好的洞庭山碧螺春,不仅对材料、产地要求高,对炒制工艺更近乎严苛。洞庭山碧螺春有传统炒制工艺地方标准,对高温杀青、热揉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4道工序提出了明确要求。严介龙认为,每个炒茶师傅应该把4道炒茶工序烂熟于心,身体有了惯性记忆,才能将最佳香气、滋味锁定在完美的洞庭山碧螺春里。


2011年,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1年后,碧螺春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又为其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年,获评“中绿杯”全国名优绿茶特别金奖5个,让洞庭山碧螺春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

洞庭山碧螺春,历史底蕴深厚,名气大,4万余亩的种植面积,供给有限,在市场缺口下,一些“李鬼”冒了出来,每年洞庭山碧螺春市场销量数倍于原产地产量。

如何更好保护地方品牌走得稳、行得远?吴中区坚持内外兼修,刀刃向内,制定洞庭山碧螺春特色茶产业规划,配备专项资金用于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并纳入吴中区农业产业化振兴项目发展,近5年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用于洞庭山碧螺春品牌建设。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坚持“全覆盖”与“双随机”相结合、执法检查与监督抽样相结合,开展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专项保护行动。

今年的大动作是积极推进洞庭山碧螺春茶立法工作。9月6日,《苏州市洞庭山碧螺春茶保护条例(草案)》已经苏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成为江苏省首部关于茶叶的立法项目。该条例也是苏州市首次对名优地产进行立法保护,将对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品种、品牌以及原生态茶果复合系统保护等作出新的探索。

“今年发放洞庭山碧螺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35万余枚,认准这些防伪标,你就能喝到一杯正宗的洞庭山碧螺春。”周晓春说。为了更好打击假冒产品,吴中区建立经营主体管理数据库,加强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管理,严格规范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入标准,67家茶企核准使用“洞庭山碧螺春国家地理标志准用证”,43家企业授权使用洞庭山碧螺春农产品地理标志防伪标识。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在一杯香茗中,感受江南独有的“青绿”。为守护茶香,推动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吴中区保护与开发并行,在茶企、茶园、茶农的共同努力下,让“一片叶子”香飘更远。

吴中农发出品

来源:农民日报(节选),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解码中茶春茶地图:洞庭山碧螺春为何是“天下第一茶”?

绿茶,是封存春日韵味的时间胶囊。

有一种茶,为了纪念与春天的美好邂逅,直接把春意渗透进名字里,茶汤色泽碧绿,茶芽卷曲如螺,茶香浓郁袭人。

这种茶,就是洞庭山碧螺春。

洞庭山碧螺春茶外形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香气清醇,回味隽永,有“茶中仙子”之称,一直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享誉古今中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赞颂过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名人不胜枚举。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震钧将洞庭山碧螺春茶誉为天下第一茶,在其著作《茶说》中称“茶以碧螺春为上,不易得……”

清代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也对洞庭山碧螺春茶情有独钟,他与震钧英雄所见略同,认为“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古人未知也。近人始知龙井,亦未知碧螺春也。”

龚自珍是杭州人,他把“天下第一茶”的美誉给予了洞庭山碧螺春茶,而不是自己家乡的西湖龙井茶,足见他对洞庭山碧螺春茶的推崇。

那么,被誉为茶中“天下第一”的洞庭山碧螺春茶,究竟好在哪里呢?

洞庭山碧螺春茶好,在于其有四大独特之处:

中茶洞庭山碧螺春:独特的生态环境

中茶洞庭山碧螺春原料基地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是洞庭山碧螺春的核心产地。中茶公司通过全产业链管控,以及“公司+供应商+农户”的运营模式,掌控优质洞庭山碧螺春原料资源,从产地源头上确保中茶洞庭山碧螺春茶系列产品的卓越品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孕育一叶好茶。

洞庭山碧螺春茶生于太湖之滨、洞庭山之巅。

洞庭山分东、西两山。东山如同一艘巨舟,是伸进太湖的半岛,西山是一个屹立在太湖中的岛屿。东、西二山都有碧螺峰,远观恰似浮在太湖上的两个碧螺。

太湖万顷碧水,烟波浩渺,云雾缭绕,使得洞庭东、西二山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

这里独特的小气候为茶树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加上土壤肥沃,堪称是茶树生长的福地。

2020年,“洞庭山碧螺春”获批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好山好水出好茶。一杯好茶,从源头开始。


中茶洞庭山碧螺春:独特的种植模式

在中茶抢鲜系列绿茶产品中,洞庭山碧螺春茶由于是明前采摘,采用特级一等茶叶,所以滋味甜润饱满,花果香味馥郁。其包装选用非洲红胡桃木(奥古曼)实木环保包装,奥古曼实木光泽度好,无异味。表面木蜡油主体为天然植物提取物,不含苯酚、甲醛等有害化学成分,天然环保。制成木盒防潮性能好,有效保护茶叶风味,并由国潮画师手工绘制洞庭山风景,突显出产区优美的山水画意。

茶树与果树间种,是洞庭山碧螺春茶的独特种植模式。

碧螺春茶树和枇杷、柑桔、杨梅等交错种植,形成特有的吴中茶果生态系统和重要的茶果种质资源基因库。茶树和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形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与此同时,高大的果树为低矮的茶树遮挡了部分阳光,使其免于在阳光下暴晒,这也让茶芽尽可能地保留住了鲜味。

这种茶果间作的种植模式,也被称为“茶果复合系统”。

2011年,洞庭山碧螺春手工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洞庭山碧螺春被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20年,洞庭山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又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茶叶生长环境和制作技艺双双列入文化遗产,系全省唯一。


中茶洞庭山碧螺春:独特的采摘和炒制工艺

“金中茶”系列是中茶公司高品质系列产品,凸显“好茶在中茶”的品牌理念,是供广大消费者鉴赏的茶叶珍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采用传统手工炒制,其技艺之复杂,外人难以想象。

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制茶大师柳荣伟介绍,洞庭山碧螺春茶的炒制非常讲究,要经过“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代表性特色七道采制工序,因此在民间有“工艺茶”、“功夫茶”的说法。

柳荣伟称,洞庭山碧螺春茶的炒制要求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炒制洞庭山碧螺春茶的关键,是锅的温度和炒制时间一定要控制好,锅的温度过高,茶叶会产生焦味,锅的温度过低,茶叶的汤色会偏黄。”

这是茶人与灶火的较量,这是茶人与时间的赛跑。


柳荣伟亲制的洞庭山碧螺春茶,现已成为中茶非遗系列绿茶产品之一。中茶非遗系列绿茶产品是中茶联合各非遗制作技艺传承代表,开发出由各位大师领衔制作的非遗系列精诚之作。作为行业权威代表,展示出中茶匠心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往开来,为茶赋予了独特的滋味与灵韵。

洞庭山碧螺春茶的采摘,呈现三大特点:

一是采得早。一般清明前开始采摘,至谷雨时结束,而清明后采摘的,鲜叶因气温逐渐升高而快速生长,鲜味会受到影响,所以清明后采摘的茶只能叫草青。因此,洞庭山碧螺春茶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二是采得嫩。采摘的茶叶鲜叶是茶树刚冒出来的嫩芽。由于洞庭山碧螺春茶是小芽型品种,所以采摘非常耗费心神和人力。茶叶季时,采茶工人每天早上5点不到就要出发上山采茶,一个熟练的采茶工一天下来,最多也只能采摘4斤不到的茶叶。

三是拣得净。采摘后的鲜叶会被第一时间送到茶厂,再次经过精挑,去除小鱼叶、杂叶、破损等不符合标准的芽叶。而拣剔1公斤芽叶,熟练的拣茶工人纯手工操作,需要2-4小时。

以“金中茶”洞庭山碧螺春茶为例,其原料为开园头采单芽鲜叶,手工掰去鱼叶,二次精选挑出饱满茶芽,鲜叶长短整齐,均匀一致。产品精挑细选壮实芽头,1斤干茶里足足有6万个芽头。

真是“谁知杯中芽,颗颗皆辛苦”。

中茶洞庭山碧螺春:独特的冲泡方式

中茶平安系列洞庭山碧螺春茶,选用中茶自有洞庭山碧螺春茶原料基地的春初原料,茶叶条索紧结、纤细,呈螺形;干茶因布满白茸显现银绿色,冲泡后汤色碧绿,叶底鲜亮,是爱茶人春日茶桌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绿茶有上投、中投、下投三种杯泡法,洞庭山碧螺春茶采用最嫩的芽叶炒制,是上投法的典型代表,因为只有上投法才能最大程度地呵护细嫩的芽头。

在玻璃杯中注水,将茶叶轻轻地飘洒下去,能看到茶叶在水中慢悠悠地下沉,产生“白云翻滚,雪花飞舞”的奇妙效果,随即汤色变得嫩绿透亮,一杯带着春天气息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大功告成。

冲泡洞庭山碧螺春茶,不能使用温度较高的沸水,否则鲜嫩柔软的芽叶很容易被“烫熟”,造成茶汤变黄,影响茶叶的香气和滋味。所以,冲泡碧螺春的最佳水温在80-90℃之间。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自然、时间、技艺三者的融合,造就了一杯好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茶吸果香,花窨茶味,品饮一口,味觉体验堪称极致。

千缕柔风抚山水,一杯春茶暖人心。2023年,中茶绿茶全系产品升级,以明前抢鲜春茶为主打,以“聚九州茗绿品华夏春鲜”为主题,集合十大核心产区名优绿茶,匠心雕琢,精工细作,让全球消费者尽享“好茶在中茶”的魅力与风采!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