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益普洱砖茶

找到约232条结果 (用时 0.013 秒)

大益普洱砖茶产品

指数

产品汇总:大益普洱茶砖汇总

普洱茶的形态很多,砖茶就是其中一种经典的形态。经典到什么程度呢?会让一些“门外汉”们以为,所有砖茶都是普洱茶!

 

说到砖茶,我们也说点普洱砖茶的历史。其来历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普洱砖茶是为了满足当时的运输条件而出现的。最早出现的砖,其压制法极为简单,一般都是人工压制。从光绪四年(1878)以后,砖茶的制作中逐渐采用了水力压机和蒸汽机加工,这种制造砖茶方法快捷且有效。可以说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最早在我国出现,就是因为茶叶贸易带来的!

普洱砖茶之所以这么有名,除了历史悠久以外,跟当中出现过不少好茶品也脱不开关系。受到茶人追捧的砖茶,不少都来自于勐海茶厂——说到这,益友们可能立马就会想起九二方砖、7562等经典产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讲讲大益的砖茶,除了这两款经典茶品以外,还会介绍其他几款热门砖茶……现在,你的手指赶紧往下拉啊!

 

砖茶界的巨星,光芒耀眼1

孔雀普砖(熟)

银孔雀普砖(生

 

大益「孔雀」系列产品充满传奇色彩,一直为益友们津津乐道。而勐海茶厂于2005出品的“金/银孔雀普砖”,则是「孔雀」系列产品中比较少见的砖茶。

▲金/银孔雀普砖的规格均为1000g/砖,“高大上”体型对应了它作为一套高档青熟套装礼品砖茶的产品定位。

其中,金砖为熟茶称金孔雀,外形匀整,条索紧结,显金毫,香气纯正,汤色红亮,滋味醇浓;

银砖为生茶称银孔雀,外形匀整,芽头肥壮,显白毫,香气浓郁,汤色黄亮,滋味鲜浓。是品赏、收藏、送礼之佳品。

 

 

九二方砖(生)

九二方砖名气之大,被茶友们奉为100g普洱方砖的代表,是勐海茶厂的传世佳作。

当年勐海茶厂出产的方茶中,部分包装盒上贴有一张卷标。

有趣的是,九二方砖的经典包装盒上也贴有这种卷标,它不但见证了国家食品规章制度的演进,也述说了当时勐海一地电话、电挂等资料,以及从四码向五码演进的过程。九二方砖不但是一款优质好茶,更是活生生的历史文物。

▼2011年,大益集团经典再现九二方砖。

这款生茶精选勐海地区高山茶,采用当年的经典配方,经过几年自然醇化原料于2011年压制而成。

▲批次为<101>的九二方砖保留100g/砖的体型,外形小巧精致;色泽黄绿油润,白毫显露;前几泡开汤汤色黄浓,后几泡慢慢变浅黄,口感醇正、柔和,滋味浓厚饱满,回甘快,陈香馥郁,纯正持久!

 

 

经典66青砖茶(生)

大益经典66系列,系勐海茶厂在2006年为了纪念茶厂创立66周年而特制的纪念茶,推出了包括茶饼,茶砖及沱茶几种茶款。茶身重量每片为660克,寓意六六大顺。

▲所以,经典66青砖茶也拥有660g的“独特身材”。大益经典66系列是对勐海茶厂66年呕心沥血制茶的沧桑风雨之完美总结,兼具高品质与重要纪念意义经典66青砖茶,长期受到市场的追捧!

经典66青砖生茶采用生态乔木大茶树茶菁蒸压而成,肥壮芽头撒面、盖底,中壮茶叶为里,汤色黄亮,香气纯正,滋味鲜爽,回味持久,叶底活性十足,彰显勐海茶厂大树青饼之风味。

 

砖茶界的中流砥柱,经久不衰2

 

7562(熟

 

作为大益勐海茶厂熟茶代表之一,7562绝对是普洱砖茶界的中流砥柱。7562号属于一款熟砖茶产品,茶品起源于1976年,时值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与文革砖茶形成了文革一前一后的代表产物。

最早的7562采用简单的包装纸封装,以盖有“7562”字号的印章而出名。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海外经济发展,以及国内的改革开放,为了顺应国外市场提高普洱茶产品档次的要求,大益对7562进行了重新的包装改版,使这款普洱砖茶得以长足发展。多年的积累,7562这个产品早已成为可以批量化生产的中高端普洱砖茶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普洱茶爱好者的青睐。

▲7562砖茶属于适度发酵但稍偏轻的熟茶,规格为250g/砖。采用较幼嫩茶菁精制而成,芽头肥壮,带有淡淡的荷香,压力适度,砖面上芽条清晰,活灵活现。适度偏轻的发酵方式,使得茶砖冲饮时汤色红亮,口感醇厚,微甜顺滑,叶底弹性十足,是轻发酵茶的代表产品。

 

老茶头(熟)

老茶头普砖于2006年研制成功,是精选存放多年的熟茶茶头,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益茶制作技艺”拼配、发酵而成的熟砖茶。“紧结浓缩历史,蒸压再铸辉煌”的制作理念,使得该茶品一推向市场,就受到业内的一致好评和茶人的追捧。

大益老茶头也是市场上经久不衰的砖茶代表之一,其在2006年面世后,陆续在2007至2012年推出不同批次、规格为250g/砖的茶品。

▲2014年的时候,大益推出了批次<1401>的新版老茶头,全新包装,规格为100g/砖。

▲接着又在2016年推出批次<1601>、规格为280g/砖的老茶头茶品。

那么,老茶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在勐海茶厂发明了熟茶发酵技艺后的日子里,渥堆师发现,普洱茶在发酵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紧结在一起的团块茶,又称“疙瘩”——它们就是“普洱茶头”。这些“疙瘩”形成的原因一般多为嫩度高、体型小、条索紧结的茶叶受潮水后,因为其内质柔软、茶体之间透气较小,在发酵过程中又经过反复不断地翻动,便会大量分泌出果胶,果胶较为甘甜粘稠,最后便自然粘结成团块。这些“疙瘩”看似其貌不扬,但因为其受发酵较为充分加之果胶质含量很丰富,拿来冲泡以后,焦糖香浓郁,茶汤醇厚粘滑,汤色赤红澄亮,香甜可口,令人惊艳。它就这样演化成了大益的老茶头。

▲所以老茶头砖的特点就是面茶沱块均匀,松紧适度。汤色浅红。香气显糖香。滋味醇和,甜明显。叶底红褐,沱块状。

 

狂吸流量 砖茶界新势力来了!3

琥珀方砖(熟)

铂金方砖(生)

 

2013年、2014年大益连续出品琥珀方砖和铂金方砖,60g/砖的便捷式砖茶,小巧紧致,小小身材却有十足滋味。

其中,琥珀方砖为熟茶,采用大益传统制作技艺,选用稀缺原料拼配而成,取一小块与水相融,即刻呈现一番美妙的和解,极富品鉴观赏之美感。

原料选取最近两三年间每个熟茶发酵堆中筛选出来的嫩芽,适当拼配当年新料而成,是一款非常少见难得的大益高等级熟茶。

▲琥珀方砖形状周正,松紧适度,条索紧结,显金毫。

铂金方砖则为生茶,采用大益传统制作技艺,选用稀缺原料拼配而成,便捷式砖型,小巧紧致,犹如铂金打造的首饰,每个细节都是完美缔造,处处彰显着稀缺,高贵的气质。

精选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中细嫩茶菁为原料,精工制造香气清扬。茶砖方正紧实易掰,水到渠成不必费力撬开,就像美好的爱情轻轻浇灌便会茁壮成长。

 ▲铂金方砖形状周正、松紧适度、厚薄均匀,条索细,短碎,显白毫(小芽),嫩度稍高,色泽略陈(黄)。

 

岁月(熟)

光阴(生)

 

岁月和光阴是大益2014年推出、具有纪念价值的经典茶品。它们是见证大益改制10周年的茶品,背面加盖“甲午马年制”的印章,体现勐海茶厂悠久历史中的制茶精髓。

轻品如烟岁月,小酌光阴醇香。品饮一杯陈年普洱茶如同领略一段消逝的历史,见证并诠释了现代普洱茶发展的历史。

岁月精选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优质原料,采用传统普洱茶砖工艺,手工研制,经独特发酵技术和成熟的拼配的方法,精心加工而成。茶砖色泽乌润,金豪细嫩撒面,茶汤红浓明艳,茶韵丰富,醇香醇正自然,入口柔美顺滑,醇厚饱满,有回甘。

 

▲光阴精选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优质原料,采用传统普洱茶砖制作工艺,手工研制。汤色呈橙黄色,清澈透亮,入口微涩,烟香充满整个口腔,柔绵而不张扬,韵致境深。

 

 

老茶砖(生/熟)

 

老茶砖是大益在2018年推出的一款砖茶,也是西安大益品艺园王木犊剧场特供茶。有一生一熟两款,规格均为250g/砖。“古法新制,西北专享。”

茶马古道经典传承,发酵茶之健康尊选,具备高海拔无污染优势。老茶砖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大益茶拼配技艺研配,精制而成。

▲其中,老茶砖(生茶)选5至8年陈茶菁拼配,砖形方正,厚薄均匀,条索粗壮,松紧适度;汤色橙黄透亮;果甜香显著滋味醇和香甜,甜韵持久。

 

▲老茶砖(熟茶)选用陈年壮实茶菁发酵拼配而成,砖形方正,厚薄均匀,松紧适度,茶砖色泽乌润,金豪显;汤色褐红明亮;显糖香和枣香;滋味醇和顺滑。

 

 

哟吼,听益信君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款茶,是不是让你很有冲动,现在就去“搬砖”?只不过你搬的不是工地的砖,而是大益茶砖,款款都是好茶,这种“搬砖”让人羡慕啊!

今天就和大家说到这,益信君现在就要去撬砖泡茶,品饮起来了!

滋味醇厚,余韵回甜:2015年大益普洱熟砖1501批熟茶1000克

  茶品名称:大益普洱熟砖

  茶品形态:砖茶

  年份:2015年

  属性:1501批

  规格:1000g/片;12片/件;12kg/件

  芽叶肥壮,色泽褐红油润,揉捻软韧有质感。

  2015年1501批大益普洱熟砖,选用勐海茶区毛茶为原料,经传统的发酵工艺发酵淳化,发酵成熟度适中。砖形厚实方正,芽叶肥壮,色泽褐红油润;汤色红亮;滋味醇厚润滑,余韵回甜;陈香幽远。假以时日,必将会在时间的沉淀中得到持续的陈化与升华,而变得越来越柔顺浓郁,此茶兼具收藏品鉴功能,实乃一款不可多得的健康饮品。

【大益茶史02】经历了“三年大跃进,十年大革命”的勐海茶厂

大家好,我是茶不多先生,

一个每天都幻想用八八青泡脚的硬核男人。

友情提示:

本文篇幅近3700字,宜为睡前读物或者私人时间读物

书接上回,咱们接着来啊!

1950年,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佛海县临时人民政府接管佛海茶厂,茶厂正式成为国字号企业。随着范老出走台湾,茶厂群龙无首。省茶司遂派王兴、杨秉葵、唐庆阳等人深入佛海,恢复茶厂的生产与运营。一行人来到佛海,眼前的景色完全可以用“凄凉”来形容。彼时的茶厂,经历了兵荒马乱,已经完全停产三年,荒草丛生,厂房因长期失修而破旧不堪,与废墟无异。与其说是重建,不如说是新建一个茶厂。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0多个人经过了好几个月的整顿、清理、修缮厂房,1951年,机器再度轰鸣,茶厂勉强恢复了生产能力。

1952年,为了庆祝茶正式厂复产,也为了彰显自己“国企”的身份,其中一名负责人的提议,“要不咱们改个名吧”,得到大家的同意后,将茶厂名字注册为“中国茶叶公司佛海茶厂”。自此,“庆祝一下改个名吧”成为勐海茶厂的保留节目。根据当时统销统购的要求,除了藏销产品外,都需要使用“中茶”商标。咋看之下没什么不妥,但由于当时的大环境依旧处于民不聊生阶段,在饭都吃不饱的前提下,喝茶无疑是一种奢侈,所以那时的中茶并不好过,因此,使用商标是需要付费的。每贴上一个商标,都需要为中茶支付一笔费用。当然,好处是不用为销售烦恼了。

茶厂的配套也并不完善,经常出问题,没有电,就自己发电;不够吃,就自己种植,不够穿,就找少数民族以物换物。几年下来,茶厂周边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甚至还创办了自己的电影院,子弟学校等。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勐海县的人民背靠茶厂,居然迈向了小康生活。所以后来围绕茶叶系统的商检质检等部门都大量派遣了驻厂代表,城市里限量供应的食物吃不饱,派驻到这个边远之地,反而算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如今的勐海县

从1953年开始,茶厂迎来疯狂改名1.0的时代,

1953年,为了庆祝接管南糯山茶厂,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

1954年,为了庆祝进攻紧压茶、绿茶,更名为“云南省茶业公司西双版纳茶厂”。

1956年,为了庆祝没有坏消息,更名为“思茅专区勐海茶厂”。

1957年,为了庆祝制茶机器改革,加工能力突飞猛进……好吧,改名确实太频繁了,这次就不改了。顺便说一句,这一年,一名叫“邹炳良”的18岁少年中学毕业,分配到了茶厂。享誉海内外的云南七子饼茶也是这一年,在唐庆阳的主持下迎来复产。

1958年,新中国迎来了大跃进时代,“赶英超美”成为人们的口号,吹牛B是人们的基本诉求,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茶厂也立志做大做强,再创辉煌!于是搬迁计划,也就提上了日程。新厂址选在新茶路一号,也就是如今的勐海茶厂旧址,一边建设新厂,一边疯狂研发产品,在产量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只好增添品类,造成创收的假象,单是1959年一年的时间,便研发了“勐海方茶”、“普洱方茶”、“勐海沱茶”、“勐海砖茶”等数款新品。这是非常迎合时代的一个操作。具体口感差异个人没有喝过,但是结合时代环境,个人猜测口感差别不会太大。

· 大跃进时代标志性的海报

1961年1月,为期三年的大跃进结束,新厂也日益完善,两厂并行生产,正式进入改名2.0时代,更名为“勐海县茶厂”。

1962年,茶厂没啥大事儿,但是在遥远南边,一道红光划破海南的夜空,一个吴姓的家庭诞下一名男婴,取名“远之”。有种说法是1966年,这里以百科为准,如果有机会面见这位“男孩”,我再亲自求证一番。

1963年1月,茶厂更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厂”。副厂长周培荣、以及前面提到的少年邹炳良先生,也再这一年参加了由国家外贸部、商业部、农业部联合开展的为期两年的分级红茶研制工作。旨在提升个人水平,分享制茶工艺,提高中茶的质量与数量。直到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相比大跃进而言,文革对于茶厂的影响不大,毕竟茶是一个务实的行业。只要茶厂负责人不出什么事情乱开车的话,安然度过。再说了,当时的茶厂压根就没有厂长,依旧是多名负责人同谋同策。

1967年,勐海以“中茶公司”之名生产砖茶,当时正值“文革”,勐海茶厂所制砖茶,也遂以“云南省勐海茶厂革命委员会出品”字样署之于茶砖内飞之上,标重250g。款砖茶都带有明显时代符号,因此藏茶的行家也将此砖茶称为“‘文革’砖茶”。虽然这块砖茶不是很贵,但是很有纪念意义,算作一个时代的烙印。

197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成立,茶厂又改回了“勐海县茶厂”。前后两次改名,约等于改了个寂寞。

1973年,参加了分级红茶研制工作的邹炳良先生已经成为了勐海茶厂的技术骨干,也成为了“渥堆方法制造普洱茶”工艺技术的探索者、研究和实验者,他根据多年学习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亲手研制、开发的实践经验,与昆明茶厂原厂长吴启英共同撰写了各地不同气候、不同季节的温湿度条件下制造普洱茶的工艺——“速成后发酵法”和“普洱茶生产操作规程”。自此,与吴启英女士携手成为普洱熟茶的父母。

熟茶父母

1975年,云南茶叶逐步进入了量化生产阶段。人工发酵技术的成熟,研配技术的革新和规范管理给予普洱茶从前有别于山头茶、商号茶统一而稳定的风格。而7542、7572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了。两者被誉为新时代的开端,既有承先启后的味道,又有开放进步的氛围,对普洱茶来讲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也是一个重要的时代,他代表了一种旧式生产观念的结束,也开启了新的生产时代,由于它的改变,也直接影响了后世对普洱茶的观念,也间接地改变了云南种植普洱茶的方式,多年来,两款产品均被业内誉为普洱生、熟品质的“评判标准”,成为普洱茶界的一个传奇。这其中,邹炳良先生的贡献功不可没。

文革结束后,茶厂负责人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咱们复产20多年,我们居然连一个厂长都没有!于是,周培荣被推举为第二任厂长。我想,周老先生本来只是想以普通人身份和大家相处……

1983年,随着周培荣逝世,唐庆阳成为勐海茶厂第三任厂长,自1938年开始,唐庆阳为云南的茶业躬身奋斗了56年,其中四十余年的时间,全部奉献给了勐海茶厂,从俊逸青年到满头白发,‘滇红’有他的心血,藏销紧茶有他的操劳,七子饼茶在他的主持下恢复制作,他的伟大不仅仅体现在勐海茶厂,而是整个云南现代化制茶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但接任厂长时年纪颇大,到了年底便选择了匆匆退休,因此,这个厂长更多属于名誉厂长,是专属唐老的终生成就奖。

接连两任厂长上位,都是在自己的人生末年,难以为茶厂计划长远的发展策略,大家应该是误解了厂长这一职位的功能性,厂长应该是一种职位,并且具备带领茶厂的责任,而非一个成就。因此,勐海茶厂急需一位“年轻人”为茶厂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与长远的规划。1984年,邹炳良老先生唱着“我还是曾经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出现在备选人目录中,彼时的邹炳良,45岁,娶妻生子,已经扎根在这块土地上,加上自身履历确实耀眼,深得民心,就这样,邹炳良成为了新厂长的不二人选。自此,人们看到了茶厂的后续发展的希望。同年,中茶逐渐稳定,统销统购的制度取消,虽然不用再支付使用费,但是市场的消费习惯已经认准了中茶的商标。一时间,销售又成为了勐海的难题。算是给邹炳良上任的第一场大考。为了解出这个答案,邹老用了5年的时间。

1985年,邹炳良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顺便应香港南天公司要求,创制出8582(生茶)、8592(熟茶)两种新茶号。

1986年,邹炳良还是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旗下的普洱茶10级、8级顺便获得了省优称号。

1988年,邹炳良依旧没有想出大考的答案,顺便在八达、布朗山开辟两个万亩茶园基地,为当地创造了大批就业机会,也为勐海茶厂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意义深远的基础。

· 邹老的大考

1989年,邹炳良上任5年后,终于悟出了第一场大考的答案,邹炳良先生意识到,海茶厂要做大做强,必须拥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他与厂领导班子共同创意、研究,因为品饮普洱茶对人体“大大有益”,所以,设计创立了“大益”牌商标,并于1989年成功注册,自此,大益成为了勐海茶厂的独立品牌。也成为了勐海茶厂巨大的无形资产。

除了大益,邹炳良在任期间,建立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供、销体系,发展新茶园10万多亩,建设茶叶初制74所。勐海茶厂工业产值、利润、上缴利税、职工收入连续11年同步增长,成为勐海县乃至云南省的纳税大户。

1996年,57岁的邹炳良从勐海退休,但是与茶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心中万千不舍。短暂休息之后,邹炳良终究还是寂寞了,遂与友人创办了海湾茶业,并推出了耳熟能详的老同志品牌。在茶叶圈,邹炳良是受人尊重的中国普洱茶终生成就大师,即使参与了褒贬不一的小罐茶宣传,人们吐槽也只会是小罐茶的营销负责人杜国楹,邹老在茶圈,必然是德高望重的典范。

伴随邹老40余年的勐海生涯结束,【大益茶史】第二集告一段落,下一期,我们将回顾千禧年前,勐海茶厂在下一任厂长带领下,濒临破产日子,至于广大朋友期待的辣个男人的故事,可能还要再等等。

找到约227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找到约5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