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悟茗茶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五月上旬茶事多,湖北茗茶香神州

火红五月,楚茶飘香,繁花似锦,生机盎然。湖北省及全国各地茶节、茶会、博览会等活动接连不断,茶事兴旺。湖北茶产业相关机构及企业,积极作为,紧抓每一次线上线下向省外、国外推介湖北茶的机会,或深耕本地,或奔赴各地,所到之处楚茶飘溢,一片火红,获得销区消费者的普遍认可,为湖北茶叶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助力宜昌,云上春茶节”完美收官

5月5日,在宜昌市商务局、宜昌市供销社、宜昌市茶产业协会的指导下,持续一个月,由三峡晚报策划发起的“助力宜昌,云上春茶节”精彩收官。

此次春茶节聚合强大的媒体流量,通过“宜品汇”电商销售平台,上线“云上春茶”专区,精心组织系列直播活动,围绕“宜昌毛尖、宜昌宜红”两大茶叶公用品牌作文章,持续拿出多种媒体资源为宜昌茶产业的发展鼓劲,真正让宜昌茶企、茶农、消费者多方受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省市的网友购买了宜昌春茶,没有一起因质量问题产生退单和争议。截至5月6日,共销售宜昌春茶及带动其他农副产品近3000单,销售额超过20万元。

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湖北名茶与23家鄂企共迎海内外宾客

5月6日晚,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在海口市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举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提供一个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有利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市场机遇,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也有利于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优质消费品。

湖北组团除了智能科技、非遗文化、楚茶楚酒、荆楚美食等品类展示,还密集安排8场活动,包括“荆楚优品扬帆远航”活动启动仪式、“荆品名门”专场推介等。湖北省茶业集团携旗下“一红一绿一黑”等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同款产品同场展示,共迎海内外嘉宾。

7日至10日展会举行期间,专业采购商超2万人,各类观众超20万人次,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

湖北大悟第二届茶文化旅游节

18个协议、52亿元投资签约落地

5月8日,湖北大悟县第二届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河口镇金墩村抹茶基地举办,共18个协议总投资52亿元的项目签约落地。

开幕式上,200多名嘉宾和游客先后参观了千亩抹茶种植园和茶企产品布展。17家茶企展台上,抹茶、绿茶、红茶、白叶茶、代用茶、茶食品等茶产品依次呈现,琳琅满目,吸引了众人驻足欣赏。

截至目前,大悟县已有茶园30万亩、茶产业龙头企业16家,悟道茶、克拉梅茨、北川半兵卫、绿道白茶等茶企竞相争艳、各美其美,茶叶年总产量达9800余吨、年产值达15亿元,全县茶产业实现了以绿茶产品为主,向“红绿白抹”茶同步发展的华丽转变,规模、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2021第十三届湖南茶文化节

湖南客商见证湖北黑茶的全新盛宴

5月8日由赤壁市人民政府、赤壁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赤壁青砖茶专场推介会(长沙站)暨川字青砖茶品鉴会专场推介会在2021第十三届湖南茶文化节活动现场举行。湖南客商、消费者、媒体等嘉宾来到现场,共同见证了一场来自湖北黑茶的的全新盛宴。

湖南和湖北都是黑茶产量主力省份。这次,赤壁青砖茶去往湖南长沙,让赤壁青砖茶与湖南黑茶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与碰撞。同时,通过本次推广会,为赤壁青砖茶开拓湖南市场,展示品牌形象做了铺垫。

文章来源于:三峡晚报、湖北日报农村版·农村新报、网络综合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色基因赋能茶乡旅游,第三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

5月22日上午,由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承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茶产业联盟、贵州省茶叶协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三届茶乡旅游发展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

大会以“百年传承,多彩茶乡”为主题,围绕“茶乡旅游的融合发展与茶产业的振兴”进行探讨和案例分享,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中国茶产业联盟联合发布区域特色美丽茶乡、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中国茶产业T20最美生态茶园。浙江省安吉县、湖北省鹤峰县、江西省婺源县等30个区域特色美丽茶乡,红秀大悟追忆历史中原突围茶乡之旅、龙坞茶镇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新四军故里红色茶乡二日游等100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八马茶业红星茶场、陕西西乡白岩茶业有限公司西乡白岩生态茶园、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浙江安吉宋茗茶博园等36个最美茶园脱颖而出。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副会长李朝康发布“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

2021年度区域特色美丽茶乡发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园艺处处长周泽宇发布最美中国茶产业T20最美生态茶园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表示,当前茶乡旅游进入快速发展期和机遇期,如何打造独特的茶乡旅游目的地,唤醒茶乡沉睡资源,激活创业创新动力,让茶产业成为让人追求的幸福产业,让茶农成为让人羡慕的体面职业,让茶乡成为让人向往的美丽家园是从业者要长期关注的议题。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秘书长魏有介绍,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展示茶叶产区的红色记忆,让旅游者“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游客。

据全国乡村旅游监测中心测算,2021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为9.84亿,全国乡村旅游总收入3898亿元,均较2019年一季度有所增长,全国乡村旅游全面恢复。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乡旅游近年发展迅速,涌现出很多新模式、新业态。

据了解,由于建党百年氛围拉动,今年各地茶乡旅游与红色旅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红色文化的引领下,融茶文化、古色乡村、绿色田园为一体的文旅产业,为茶乡振兴夯实产业基础、注入精神动力,让“红”起来的茶乡加速“火”起来。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姜仁华介绍了不同主体主导的茶旅发展融合模式,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名誉院长、茶文化学科带头人、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探讨了中国茶庄园模式,贵州省黔南州、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分享了当地茶乡旅游发展的经验。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姜仁华分享

浙江农林大学茶学与茶文化学院名誉院长、茶文化学科带头人,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烽分享

贵州省黔南州政协主席、黔南州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魏明禄分享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廖春雷分享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陆洪波分享

十六、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贵州省茶叶协会会长禄智明,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刘涵,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副主任徐小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姜仁华,农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吕明宜,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鲁成银,贵州黔南州政协主席、黔南州茶产业领导小组组长魏明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园艺处处长周泽宇等嘉宾及200余名参会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委员会,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程良斌:安康白茶简史及开发前景

程良斌,高级农艺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康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

安康白茶历史悠久,且“每岁充贡”。安康主产茶区在紫阳,清道光《紫阳县志》“食货志”“杂植”载,“紫阳茶每岁充贡……白茶至贵,清明时摘之,细叶相连,如个字状。”

道光《紫阳县志》成书于清道光二十三年,即公元1843年。更有力证明是由陕西省档案馆2003年发布的光绪三年(1877年)紫阳县贡茶信票,信票指令各地申缴的贡茶有:“权河春分茶十斤,白茶十四斤;盘厢河春分茶十四斤,白茶二十斤;毛坝关春分茶二十斤,白茶二十五斤;麻柳坝春分茶二十斤,白茶二十五斤。”

光绪三年茶票

光绪九年茶票

按照清道光《紫阳县志》对紫阳茶的分类,紫阳茶分为“毛尖茶”、“白茶”、“蔓子茶”三类,“毛尖茶”就是“春分时摘之,叶细如米粒,色轻黄,名曰‘毛尖’”。由此看来紫阳向朝廷的贡茶有“毛尖茶”和“白茶”两款,故在清代,紫阳白茶应是安康的名茶了。

此后直到2003年前,未见安康白茶的各种文字记载,但在贡茶产地人们的历史记忆并未遗忘。2016年,紫阳县李龙安等曾在青中村调查光绪九年紫阳贡茶产地时,在一个座谈会上向当地茶农提到当地是否生产白茶,在座所有人异口同声地说没有听说过白茶,但当调查人提到白茶制作工艺和外形特征后,大家才愰然大悟,感叹地说:哦!那就叫白茶啊,那我们从未间断过这种茶的制作,其中一位叫江信洪的村民说:“我家几代人都制作这样的茶,只是不知道它叫白茶。”他们制作这种茶除了饮用外,还用于治病和防病,如少儿消化不良,老人风湿疼痛,都用水煎此茶服用,效果很好。

1999年,省档案馆在整理、抢救馆藏清代紫阳县正堂档案时,发现了“紫阳茶”作为朝廷“贡茶”的两张信票,这是紫阳茶是朝廷贡茶的法定依据。清光绪三年(1877)正月二十六日,紫阳县知县唐清辅差遣两位衙役办理贡茶事宜的“信票”(函文):权河春分茶十斤,白茶十四斤;盘厢河春分茶十四斤,白茶二十斤;毛坝关春分茶二十斤,白茶二十五斤;麻柳坝春分茶二十斤,白茶二十五斤。”继清光绪三年(1877)信票后,又发现清光绪九年(1883)正月二十九日的“信票”。这张信票与光绪三年发现的贡茶信票大同小异,进贡的仍有春分茶和白茶两种。

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这是清代紫阳出产白茶一事的最可靠证据。据“信票”记载,光绪三年贡茶涉及紫阳权河、盘厢河、麻柳坝、毛坝关几个小地方,都在紫阳任何流域。光绪九年(1883)增加了汝河、洞河。这两张信票的出现,再次确证了作为贡茶中有白茶的记载实非虚传。

此外,岚皋还有“万病之药龙安茶”的民间传说。考古发现,今岚皋县南宫山溢河村新湾境内,有远古时期侏罗纪白垩纪时遗址化石。今县城肖家坝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现在是陕西省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发掘出来的器物其纹饰、器形具有早期巴人渔猎文化特征,证明当时就有巴人居住。

在这个有古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流传着关于大蛇偷吃查老婆的假鸡蛋,又去吃树叶帮助消化的传说。查老婆子聪明能干,学蛇自救的办法,也采了些蛇吃的树叶带回家,晾晒收藏起来。后来,她吃了野猪肉,就用蛇吃的神奇树叶熬成汤水,喝了帮助消化。人们听说后,有了毛病都去找她要这种神奇树叶消病免灾。消息在号称中药宝库的秦巴山区传开了,这里有不少能人用草药治病,但诸药为各病之药,一般人不认识那么多草药,只有查老婆子的神奇树叶却成了各病之药,人们就以查老的姓氏同字多音命名为茶。并得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结论。鉴于查老婆是因蛇自救发现的茶,有人建议将这种茶称为“蛇安茶”,一些有识之士却认为当地人都把蛇称为小龙,人们把自己比作龙的传人,因此建议称为龙安茶。巴人聚集的大巴山深处出了龙安茶,它深深打上了巴人敬仰龙的烙印。巴文化中的龙安茶或许是最早不炒不揉、晒干阴干的白茶。

历史资料、档案证物和社会记忆表明,安康过去、现在都在生产白茶,这种白茶被古人评价为“至贵”,即在今天,也被市场认为是上品。2012年,紫阳县闽秦茶业有限公司开始制作紫阳白茶,一上市就得到市场好评,供销双方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目前这种白茶已销往福建、广东和东南亚地区。紫阳县茶业协会抓住机会,申报的《紫阳白茶》地理标志商标,已进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核阶段,并形成“紫阳白茶”企业标准。2019年以来,紫阳县和平茶厂、科宏茶厂、康硒天茗茶厂、岚皋县南宫山龙安茶老址的御口韵茶厂等多家企业开始生产白茶。

由此可见,白茶生产开发前景广阔,是重要项目,其一,安康白茶历史悠久,群众喜爱,民间重视饮用与收藏;其二,加工设备简陋,只要有足够厂房和晾晒设备即可;其三,市场广阔,销售畅通,不愁销路;其四,可制饼压饼,利于保管,可作为尊老敬老祝寿礼品;其五,资源丰富,可大量利用夏秋茶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提高茶农收入;其六,利用成熟叶片制作,可提高茶叶含硒量,保证富硒茶硒含量达标,维护富硒茶信誉。

因此,我们要强调宣传安康白茶是富硒白茶,不同于外地白茶,喝安康富硒白茶可补充人体硒含量,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来源: 陕茶网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