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悟茶品种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大悟茶产业 科技助力河口抹茶“飘香”省内外

春山晓露洗春碧,明前雨后采茶季。走进大悟县河口镇金墩村的标准化抹茶基地,一垄垄茶树横平竖直、整齐划一,仿佛一条条“翡翠绿带”装点着这片美丽田野。与其他茶园的繁忙景象相比,这片茶园似乎更显悠闲平静。


千亩抹茶示范基地。



标准化茶园。

原来,这片茶园正准备用遮阳网对茶树进行为期21天左右的覆盖遮阴,以增加茶叶中的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用于制作抹茶。

抹茶,起源于中国隋唐时期,古时称作末茶,是将春天的茶树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再次烘焙干燥碾磨成粉末。


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



精细研磨设备。

2017年,在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湖北半兵卫茶业有限公司落户河口镇,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湖北第一条集碾茶、煎茶、焙茶、抹茶工艺于一体的高科技生产线,并利用全县茶叶资源扩大生产,积极动员和吸纳当地贫困户到基地务工,将抹茶产业打造成河口镇的实力产业。



细度极高的抹茶粉。

“基地选用了奥绿、籔北、龙井43等多个抹茶专用品种,实现鲜叶的错峰成熟,实现鲜叶的错峰成熟,保障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基地负责人高峻峰介绍,我们充分结合中国茶树的优良品质和日本精湛的茶业栽培管理技术,从茶叶栽培、卫生管理、品质管控到人才培养,着力将大悟茶园建设成与日本齐名的碾茶(抹茶)茶叶基地。目前,整体种植面积已超过3000亩,满负荷年产量可达500吨。


抹茶茶苗。

在采摘鲜叶和园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该基地实现了机械化采摘和自动化生产。

如采用精细修剪茶株和驾驶全自动采茶车的方式实现全自动机械化收采;采摘的鲜叶在无菌封闭环境中完成“脱胎换骨”、蒸汽杀青、高温干燥、梗叶分离,茶梗加工成焙茶、茶叶制作成碾茶,最终将碾茶加工成抹茶……让茶科技赋能茶产业,不断为打造湖北省第一抹茶品牌、实现大悟茶产业规模化和建设高标准智慧茶园探索科技赋能新道路。


抹茶产品。

把春天吃进嘴里,似乎已成为人们特有的春日仪式感,抹茶的消费风口也随之到来。

据悉,该公司已与多家潮流品牌达成抹茶原料合作,主要向上海、浙江、成都等一二线城市进行货源供应,近年来开始逐渐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未来,还将计划出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海外国家,广开销路,让全世界都能喝上来自大悟河口的抹茶。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 (记者黄菲 杨卓玉 见习记者李菡蕊 李好 通讯员易荣波 李怡 石小清),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湖北茶产业的礼赞和祝福——《茶香大悟》

湖北大悟县是革命老区、享誉全国的将军县,也是“中国十大茶叶县”。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鄂茶1号、鄂茶2号、白毫早、福鼎大白、黄金芽等品种广为种植,金鼓露毫、悟道茶、大瑞毫等品牌驰名遐迩。茶产业在助推大悟国家级贫困县脱贫摘帽中发挥了扛鼎作用,也是当下大悟县实施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近日,由肖玢作词、肖鹏作曲、李爱演唱的首支革命老区茶产业主题歌《茶香大悟》发布。

《茶香大悟》以激情之笔,将大悟茶人、茶事娓娓道来,在深情婉约的吟唱中,完成了对老区大悟茶产业的礼赞和祝福。

《茶香大悟》

饮尽暮霭晨雾,

饱餐金风玉露,

一叶叶,一片片,

一棵棵,一株株,

吐一缕大悟春色香透肺腑!

吸纳阴晴寒暑,

拥抱月升日出,

一坡坡,一岭岭,

一山山,一谷谷,

煮一炉大悟茶香品味幸福!

金鼓露毫杯中沉浮,

青松岭上采摘云雾;

双桥毛尖撩动乡愁,

大悟茶香香醉了荆楚!

柏园大瑞毫清香入骨,

大悟绿茶牵肠挂肚;

茶也悟道人也觉悟,

茶香大悟香动了江湖!

大悟茶香,茶香大悟,

一杯一盏,爱在倾诉;

大悟茶香,茶香大悟,

一枝一叶,心在起舞!

大悟茶香,茶香大悟,

一杯一盏,香飘沃土;

大悟茶香,茶香大悟,

一枝一叶,流芳千古!

作者:高剑

来源:中国茶产业周刊,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悟:一片茶叶铺就乡村致富路

近些年

大悟紧扣“绿色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实施茶产业迭代升级工程

做好“茶文章”,盘活“茶经济”

发展茶产业

创出产值超22亿元的茶产业链

革命老区崛起产业高地

茶叶变金叶,托起稳稳的幸福

“今年茶园开采一个月来,已支付采茶工工资60多万元。”4月26日,位于刘集镇的湖北金鼓露毫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施月平说。

金鼓露毫茶叶公司通过收购、加工、销售茶农茶叶,截止4月中旬,公司产值已超1000万元。

“大悟连续三年,免费累计向茶农发放茶苗5000万株。”县茶叶局局长易绍锋说,持续培优做强茶叶产业,扩大茶基地,着力推动绿色产业富民。

”金鼓露毫茶每斤卖到600至800元,高的卖到1500元。”湖北金鼓露毫茶叶有限公司制茶工厂负责人汤远友说。

大悟县用心扶持、精准培育、精细呵护,先后涌现出“悟道尖” 、柏园黄龙寺、黄站“寿眉”等国家级金奖茶品牌,先后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区域特色美丽茶乡,大悟县问茶寻春之旅入选“春季踏青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20条线路之一。

大学生汪坤毕业后回到家乡三里城镇柏园村,跟随父亲上山种茶,成为一名“新农人”。他改良品种、建设喷灌设施,注册“柏园绿茶”品牌,茶园面积扩大到1800亩,用心种好茶,通过直播带货,带动几十户茶农致富。

有山必有茶,无山亦种茶。大悟已形成四大茶产业带,涵盖大悟山村、玄坛村等50个重点茶产业村,全县涉茶行业人员达12万人,有茶叶合作社及企业260余家,年加工生产茶叶3.2万吨,2022年,茶叶总产值达22.1亿元。

如今,一片茶叶,一个茶园,一条茶产业链,漫山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单一到多元,“大悟茶“从有到优

“我们生产的抹茶既能喝,也能吃!”河口镇金墩村半兵卫抹茶公司负责人施信煌说。

茶叶吃上“牛骨粉”,半兵卫抹茶基地不撒一粒化肥,而是根据茶叶营养需要,用上鱼粉、牛骨粉、虾壳粉、菜籽饼等10余种有机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采摘,打造生态安全优质高效标准化抹茶园1800亩。

半兵卫抹茶公司引进日本设备,提升抹茶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的抹茶成为肯德基、麦当劳、茶颜悦色等知名品牌的货源地,年产抹茶200吨以上,大悟抹茶产品已占国内碾茶、抹茶市场75%的份额,年产值达6000万元。去年,金墩村(抹茶)上榜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品质立茶、品牌强茶。建设一批高标准生态茶园,改造一批老茶园,大悟茶叶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如今,半兵卫、柏园黄龙寺等19家茶企成为联农带农富农的“茶航母”。

“新品种茶苦涩味低、嫩香浓郁、滋味鲜醇淡爽,不愁销路。”宣化店镇黄坳村陈国武说,自己的300亩茶园全部栽种无性系优良品种鄂茶1号。。

“我们的红茶卖到每斤两千元!”四姑镇韩相寺湖北金鹤生态农业开发公司经理喻大胜说,公司以绿茶为原料,经过发酵、烤干等四道工序,生产的红茶品质好十分俏销。

在传承中创新,聚力延链、补链、强链,大悟茶从单一绿茶,发展到现在已有白茶、红茶、抹茶等茶产业,茶叶“两品一标”认证产品17个,年产绿色食品和有机认证茶叶近60万斤。

大悟茶按照“绿茶创品牌、红茶拓市场”的茶产业发展思路,“以红补绿”,形成“红绿抹白茶,春夏秋季采”的全品种开发、全周期采摘、全原叶利用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从单一绿茶到“五颜六色”的华丽转身。

去年,大悟红茶俏销英国、东南亚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出口100余吨。

茶园变景区 乡村振兴增动能

4月28日,大悟第三届茶文化旅游节在三里城镇茶香广场开幕,现场宣布2023年大悟县采茶比赛、制茶比赛评选结果,对“大悟茶”区域公共品牌揭牌。

连续举办三届茶文化旅游节,通过采茶制茶技能比赛,丰富“大悟茶”品牌文化内涵和价值,提升大悟茶知名度,为乡村振兴增添“绿动能”。

“这段时间采茶品茗,游览湿地公园的游客不少。”26日,彭店乡罗田村茶叶大户、罗田农庄经营者颜泽书说。

颜泽书种有茶园30亩,2021年,他在茶园边开起农庄,从过去单纯的种茶、卖茶,到如今开办民宿和农家乐,走上茶旅融合发展路。

近年来,大悟坚持茶旅融合发展战略,加大茶园建设力度,深挖茶叶文化内涵,建设基础设施,“茶+”产业呈现新高度。

三里城镇投资4000万元,修建20余公里旅游观光公路,建设观景台、公厕、绿化等施设,打造茶叶公园,茶园变景区,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三里城镇茶叶公园邻近开有农家乐26家、民宿8家,茶旅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吸引30万游客前来赏樱花、逛茶园、品茶香。

芳畈镇打造茶叶观光红色旅游,刘集镇建设茶乡特色小镇,河口镇建设茶旅融合生态小镇,一批集茶叶生产体验、红绿旅游、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家庭农场、景区逐步形成,年接待游客超100万,惠及茶农10万余人。

以“茶”为本、“出圈”发展;以“茶”为媒、融合发展,大悟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经济强、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绘就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大悟新W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3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