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悟寿眉茶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4 秒)

春节将过,春茶将上,一起来细品湖北茶

春节即将结束,

随之而来的,

又是春茶季,

咱们来pick湖北的

春茶!

湖北是世界公认的优良茶树生长黄金地带,茶园面积495万亩,已形成鄂东大别山、鄂西武陵山及宜昌三峡、鄂西北秦巴山、鄂南幕阜山、鄂中大洪山等五大优势茶区。

在湖北的土地上,孕育出了多种名茶,例如走出国门的青砖茶、有百余年历史的宜红茶……春天正在慢慢复苏,再过不久,就是春茶的采摘时节了。今天,咱们来盘点荆楚大地上的春茶。带着悠悠茶香的湖北,你品,你细品!

产地:恩施市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属于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独特的蒸汽杀青工艺与陆羽《茶经》所载十分相似,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故名“玉露”。

产地:宣恩县城东15千米处的伍家台

宣恩贡茶

享有“中国贡品之乡”美誉的宣恩,神秘的北纬30度穿境而过,境内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土壤富含硒元素,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独特生态环境,自古出产名茶。伍家台贡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产地: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

襄阳高香茶

襄阳高香茶产于湖北省襄阳市,采用精心挑选的嫩芽与优良的传统加工技艺相结合生产而成。具有香高味醇的品质优势,具有“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的特点。

产地:宜昌五峰县采花乡

采花毛尖

采花毛尖属于绿茶类。有权威专家说,采花不仅是“湖北茶叶第一乡”,而且是“湖北名茶第一乡”。茶叶外形细秀匀直显露,色泽翠绿油润,采花毛尖茶香气高而持久,滋味鲜爽回甘,汤色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产地:大别山南麓主峰天堂寨

英山云雾

英山云雾茶起名于湖北大别山主峰天堂寨的“天堂”二字,品质具有明显的香高、味醇、耐冲泡的云雾山中茶的特色。英山云雾茶颜色翠绿油润,条索紧秀匀整,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爽。

产地:孝感市大悟县黄站镇万寿寺茶场

大悟寿眉

清明前后,采摘一芽一叶初展,条索略扁直似人眉,色泽翠绿、白毫披露、汤色明亮、滋味清爽鲜醇。

产地:宜昌市夷陵区邓村乡

邓村绿茶

针形芽茶,春芽萌发整齐肥壮,色润绿亮,栗香持久,味浓鲜爽。在2008年首届中国名茶之乡评比中,邓村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邓村绿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十堰市竹溪县龙王垭

龙峰茶

该产品核心产区位于龙王垭,山峰雾腾如龙,相传是龙王藏身之地,此地产的茶叶锋苗挺拔,沏泡后形如百龙竞游,故名为龙峰茶。龙峰茶外型紧细显毫,色泽嫩绿光润,整碎匀整。2006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龙峰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襄阳市保康县保南店垭镇和保北黄堡一带

保康松针

茶叶外形紧直,圆润光滑,呈翠绿色,内质香气清高,汤色嫩绿,滋味醇厚,叶底肥嫩饱满。保康松针鲜叶一般在清明节前后五六天开园采摘,要求原料为一芽一叶。

来源:湖北新闻综合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设计 邱方蕾 蒋艳 主编 刘蕊俊 责任编辑 李小涵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富了大悟老区,托起乡村振兴的希望!

红色高地茶香四方

大悟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十大将军县之一,涌现出了徐海东、刘华清等37位开国将军。大悟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茶叶发展示范县。近年来,大悟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 “红色高地、绿色崛起”发展定位,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全县绿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优质茶叶产量逐年增加。在全省十大茶叶县市中位居前列,茶叶种植面积位居湖北省第三位,大悟成为孝感市第一产茶大县。

大别山特有的土壤条件和优越的气候使大悟绿茶的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红色高地茶香四方。2010年,大悟县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中国名茶之乡”,2013年获评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目前全县共有“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6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有机食品9个,绿色食品6个。现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4家,全县涉茶行业人员达10余万人。

依托“大悟绿茶”的地域文化及品质特征,大悟县先后成功引进湖北克拉梅茨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半兵卫茶业有限公司,为大悟茶产业多元化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全县茶叶生产加工企业260余家,茶园面积29.8万亩,可采摘面积19.5万亩。其中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家。年产值100万至500万元规模企业近20家。有20多家企业形成了外接市场、内连基地带动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模式,开始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转变。茶叶品牌优势明显,“大悟绿茶”先后被评为“湖北省首届十佳文化旅游名茶”“湖北省十大名牌农产品”称号,先后被中国茶叶协会授予“中绿杯”金奖和“中茶杯”特等奖。悟道茶叶公司的“悟道尖”获“中茶杯”和“中绿杯”金奖、“鄂茶杯”金奖;柏园黄龙寺获“中茶杯”和“中绿杯”金奖、“国际名茶”金奖;黄站“寿眉”获“中茶杯”奖和“湖北十大名茶”称号。

2019年6月,全省茶产业提档升级关键技术创新交流培训会在大悟圆满举办,全省各地市州相关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现场参观了三里茶叶公园、湖北半兵卫茶业有限公司、湖北克拉梅茨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建设以及生产车间,对大悟茶叶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成为2019年度湖北茶产业十件大事之一。

茶叶兴,农民笑。2020年全县农村人口来自茶产业的收入占当年农村人均收入的20%。随着绿茶种植面积的扩大,绿化了大悟,美化了环境,彰显了“大悟绿茶、茶绿大悟”的效果,生态效益获得提升,也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大悟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将茶旅游产业结合打造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平台。他们充分利用茶叶生产加工大户和自然景观优势,扶持发展一批集茶叶生产体验、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家庭农场、茶叶观光体验园。芳畈镇建立2000亩茶叶观光、红色旅游结合体,正在建设实施。金鼓露毫茶业有限公司实施茶叶与旅游相结合,目前已初具规模,年接旅游客10万人次,惠及茶农500人。三里镇打造茶叶公园,推进茶旅综合体健康可持续发展。2018年5月16日成功举办首届茶文化旅游节,大大提高了大悟茶的知名度。2020年5月大悟问茶寻春之旅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春季踏青到茶乡”。2021年5月即将举办第二届茶文化旅游节。

来源:湖北日报农村版·农村新报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大悟:一片茶叶铺就乡村致富路

近些年

大悟紧扣“绿色赋能、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

实施茶产业迭代升级工程

做好“茶文章”,盘活“茶经济”

发展茶产业

创出产值超22亿元的茶产业链

革命老区崛起产业高地

茶叶变金叶,托起稳稳的幸福

“今年茶园开采一个月来,已支付采茶工工资60多万元。”4月26日,位于刘集镇的湖北金鼓露毫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施月平说。

金鼓露毫茶叶公司通过收购、加工、销售茶农茶叶,截止4月中旬,公司产值已超1000万元。

“大悟连续三年,免费累计向茶农发放茶苗5000万株。”县茶叶局局长易绍锋说,持续培优做强茶叶产业,扩大茶基地,着力推动绿色产业富民。

”金鼓露毫茶每斤卖到600至800元,高的卖到1500元。”湖北金鼓露毫茶叶有限公司制茶工厂负责人汤远友说。

大悟县用心扶持、精准培育、精细呵护,先后涌现出“悟道尖” 、柏园黄龙寺、黄站“寿眉”等国家级金奖茶品牌,先后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国区域特色美丽茶乡,大悟县问茶寻春之旅入选“春季踏青到茶乡•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20条线路之一。

大学生汪坤毕业后回到家乡三里城镇柏园村,跟随父亲上山种茶,成为一名“新农人”。他改良品种、建设喷灌设施,注册“柏园绿茶”品牌,茶园面积扩大到1800亩,用心种好茶,通过直播带货,带动几十户茶农致富。

有山必有茶,无山亦种茶。大悟已形成四大茶产业带,涵盖大悟山村、玄坛村等50个重点茶产业村,全县涉茶行业人员达12万人,有茶叶合作社及企业260余家,年加工生产茶叶3.2万吨,2022年,茶叶总产值达22.1亿元。

如今,一片茶叶,一个茶园,一条茶产业链,漫山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金叶子”、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单一到多元,“大悟茶“从有到优

“我们生产的抹茶既能喝,也能吃!”河口镇金墩村半兵卫抹茶公司负责人施信煌说。

茶叶吃上“牛骨粉”,半兵卫抹茶基地不撒一粒化肥,而是根据茶叶营养需要,用上鱼粉、牛骨粉、虾壳粉、菜籽饼等10余种有机肥,标准化生产,机械化采摘,打造生态安全优质高效标准化抹茶园1800亩。

半兵卫抹茶公司引进日本设备,提升抹茶生产技术和工艺,生产的抹茶成为肯德基、麦当劳、茶颜悦色等知名品牌的货源地,年产抹茶200吨以上,大悟抹茶产品已占国内碾茶、抹茶市场75%的份额,年产值达6000万元。去年,金墩村(抹茶)上榜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品质立茶、品牌强茶。建设一批高标准生态茶园,改造一批老茶园,大悟茶叶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如今,半兵卫、柏园黄龙寺等19家茶企成为联农带农富农的“茶航母”。

“新品种茶苦涩味低、嫩香浓郁、滋味鲜醇淡爽,不愁销路。”宣化店镇黄坳村陈国武说,自己的300亩茶园全部栽种无性系优良品种鄂茶1号。。

“我们的红茶卖到每斤两千元!”四姑镇韩相寺湖北金鹤生态农业开发公司经理喻大胜说,公司以绿茶为原料,经过发酵、烤干等四道工序,生产的红茶品质好十分俏销。

在传承中创新,聚力延链、补链、强链,大悟茶从单一绿茶,发展到现在已有白茶、红茶、抹茶等茶产业,茶叶“两品一标”认证产品17个,年产绿色食品和有机认证茶叶近60万斤。

大悟茶按照“绿茶创品牌、红茶拓市场”的茶产业发展思路,“以红补绿”,形成“红绿抹白茶,春夏秋季采”的全品种开发、全周期采摘、全原叶利用的产业格局,实现了从单一绿茶到“五颜六色”的华丽转身。

去年,大悟红茶俏销英国、东南亚等国家和香港等地区,出口100余吨。

茶园变景区 乡村振兴增动能

4月28日,大悟第三届茶文化旅游节在三里城镇茶香广场开幕,现场宣布2023年大悟县采茶比赛、制茶比赛评选结果,对“大悟茶”区域公共品牌揭牌。

连续举办三届茶文化旅游节,通过采茶制茶技能比赛,丰富“大悟茶”品牌文化内涵和价值,提升大悟茶知名度,为乡村振兴增添“绿动能”。

“这段时间采茶品茗,游览湿地公园的游客不少。”26日,彭店乡罗田村茶叶大户、罗田农庄经营者颜泽书说。

颜泽书种有茶园30亩,2021年,他在茶园边开起农庄,从过去单纯的种茶、卖茶,到如今开办民宿和农家乐,走上茶旅融合发展路。

近年来,大悟坚持茶旅融合发展战略,加大茶园建设力度,深挖茶叶文化内涵,建设基础设施,“茶+”产业呈现新高度。

三里城镇投资4000万元,修建20余公里旅游观光公路,建设观景台、公厕、绿化等施设,打造茶叶公园,茶园变景区,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融合,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带茶的茶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三里城镇茶叶公园邻近开有农家乐26家、民宿8家,茶旅从业人员5000余人,年吸引30万游客前来赏樱花、逛茶园、品茶香。

芳畈镇打造茶叶观光红色旅游,刘集镇建设茶乡特色小镇,河口镇建设茶旅融合生态小镇,一批集茶叶生产体验、红绿旅游、休闲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家庭农场、景区逐步形成,年接待游客超100万,惠及茶农10万余人。

以“茶”为本、“出圈”发展;以“茶”为媒、融合发展,大悟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经济强、农民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绘就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大悟新W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6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