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唐贡茶厂

找到约35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印象大唐贡茶院

驻足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边的顾渚山下,抬眼望去是一望无垠的茶园。顺着蜿蜒的石径往上走,路边摩崖石刻林立,金沙泉水声潺潺。不一会儿,就登上了虎头岩。一座全木结构宫殿巍然屹立,“大唐贡茶院”几个鎏金大字十分醒目。贡茶院就隐匿在群山之中,周遭翠竹盈绿,这种绿沁人心脾,仿佛能闻得见绿滋滋的气息。层峦叠嶂,虚实变化的竹林群随风摇曳,在这个深秋愈发显得清幽宜人,有一种空灵的美。

大唐贡茶院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专门为朝廷加工茶叶的皇家茶厂。其规模之大、历史之早、累贡之久,堪称世界之最,是我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大唐贡茶院是在皇家茶厂的原址上建造而成的皇家贡茶院,也是当年茶圣陆羽撰写《茶经》的地方。

据《茶经》记载:“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湖州生长城顾渚山谷。”相传陆羽来到顾渚山,得顾渚野茶原始林,在这里栽种了一片茶园开发紫笋茶,并获相配的金沙泉。亲自品第,他发现“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于是顾渚山的茶,也就有了正式称谓“紫笋茶”。唐代宗广德年间(763~764)选为贡茶,大历五年(770)创贡茶院,建中二年(781)扩建,并移吉祥寺匾来。清初方废贡茶事。陆羽留此制茶与研究,著《茶经》综论植、制、烹及泉,为科学名著,被后人尊为“茶圣”。紫笋茶这种茶叶,在古代只有皇家才可以饮用的。唐朝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间除了朝廷的提倡、社会经济的繁荣等因素外,陆羽及其《茶经》的影响,更居首功。宋嘉泰《吴兴志》引《统记》载::“长兴有贡茶院,在虎头岩后,曰顾渚。石斫射而左悬臼,或耕为园,或伐为炭,惟官山独深秀。归于顾渚源建草舍三十余间,自大历五年至贞元十六年于此造茶,急程递进,取清明到京”。又说:“袁高、李吉甫各有述。至贞元十七年(801年), 刺吏李词以院宇隘陋,造寺一所,移武康吉禅额置焉,以东廊三十间为贡茶院,两行置茶碓,又焙百余所,工匠千余人,引顾渚泉亘其间,烹蒸涤濯皆用之,非此水不能制也。”到了元代,贡茶院改为磨茶院,院址移至水口。如今,顾渚贡茶院虽废圮,但院址遗迹依然可辨。现其旁立碑,以告后人。

紫笋茶的飘香和好的自然环境,也引来了唐代许多文人墨客纷纷踏入此地,为的就是能品到一口好茶。紫笋茶,这个美丽的名字已经足以醉倒人了……

袁高说:“我来顾渚源,得与茶事亲。”李群玉认为:“顾渚与方山,谁人留品差?持瓯默吟味,摇膝空咨嗟。”皮日休赞曰:“生于顾渚山,老在漫石坞。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郑谷则说:“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蘋风。”并且感叹于:“顾渚一瓯春有味,中林话旧亦潸然。”李洞则把好茶与好书相提并论:“兰台架列排书目,顾渚香浮瀹茗花。”诗僧皎然更叹此茶非同一般:“紫笋青芽谁得识,日暮采之长太息。”张文规得到湖州贡焙新茶面露喜色:“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当白居易闻说湖州茶山境会羡慕之极道:“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于是又有了“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的心得。

由于当时顾渚紫笋茶名声在外,使许多文人对之钟情有加,就连薛能在“溢目看风景,清怀啸月华”之时,也无忘“焰樵烹紫笋”。郑谷则以“西阁归何晚,东吴兴未穷。茶香紫笋露,洲回白蘋风”羡慕湖州友人能有一杯意犹未尽的好茶。而徐铉在和门下殷侍郎谈论顾渚紫笋茶时说:“碾后香弥远,烹来色更鲜”并遥想起用金沙泉水泡茶情景,乃吟出“正当钻柳火,遥想涌金泉。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轻瓯浮绿乳,孤灶散馀烟”的绝妙诗句。以致到宋元明清时,仍有大批文人墨客恋恋不舍顾渚紫笋茶的皇家韵味,赞美不绝。

大唐贡茶院由陆羽阁、吉祥寺、东廊、西廊四个部分组成。建筑绕遗址外为院,可绕行凭吊遐思,品味悠久茶事,内有三院,外院前街。此中院为主,西通清风楼及金沙泉,楼为历代刺史督办茶事暂住宴乐处,泉配茶上贡。东通林间野园,二门带阙意,点些许“贡”味。后院以展廊、栈桥围合大殿与月台,纪念吉祥寺。中院中心为陆羽阁,阁上层置陆羽塑像,下层及其暗夹层展示其生平与轶事及主要友人。以展示茶圣陆羽生平和《茶经》为主的陆羽阁,与供奉文殊菩萨的吉祥寺南北对望,贡茶院在苍松翠竹之中,更加昭示了“禅茶一味”之境界。陆羽阁四周没有白墙,悬空嵌着偌大的竹简,整部《茶经》刻在上面。相传陆羽24岁时,为避安禄山之乱,来到顾渚山实地考察。紫笋茶因他的推荐成为贡品,他也被后人尊称为“茶圣”。

这时,阁外惠风和畅,我站在陆羽像前,望着他凝视远山的神情,在清韵禅境中思念着陆羽《茶经》三卷,想象着他头戴斗笠,脚穿藤鞋,在山野中研究茶叶的情景……抚摸着比我还高的实木栏柱,历史的沧桑写在上面,然而丝毫没有老了容颜;望着周围群山,不觉神思游至深处。

一个保护完整的大唐贡茶院,为中国的茶文化史添上浓重的一笔,人们在青山古阁下寄情于禅茶的相思。在东廊,藏在翠竹松柏间的吉祥寺,仿佛在静听来者的脚步声。我品上一杯碧绿的紫笋茶,芽叶肥厚、颜色翠绿叶儿在茶盏中翻滚,片片起舞,一片茶叶的岁月在我的杯间徘徊踱步,完成华丽转身,禅味、茶味,交相合一,意味深长。于我这个好茶之人,遇见可心之茶,也算是不虚此行。

【摘自2016年2月第1期《吃茶去》杂志;作者:林丛中(浙江湖州),系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唐诗里的皇家贡茶

“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题周皓大夫新亭子》)。

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写诗说: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过张成侍御宅》)

这两首诗里都提到了一款唐代名茶——紫笋茶。

唐代名优茶众多,李肇在《唐国史补》中就列出了一系列唐代名茶: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涩、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浥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沉,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

书中李肇一口气列出了几十种名茶,而这其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紫笋,因为在唐代,紫笋茶是皇家贡茶。

茶叶入贡的历史由来已久,如果按常璩《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鱼、盐、铜、铁、丹、漆、茶、蜜皆纳贡之”,那么贡茶当始于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初期。

《南齐书》中记载南齐世祖武皇帝萧赜的遗诏:“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皇帝的灵座上设有的几样贡品中就有茶。《茶经·七之事》中辑录的史料记载,八王之乱时,西晋“惠帝蒙尘,还洛阳,黄门以瓦盂盛茶上至尊”。落难的晋惠帝终于回到洛阳城,黄门官用瓦盂为皇帝奉茶。这些记载散见于不同史料但都说明了皇家用茶历史久远。

唐朝时茶业开始兴盛,贡茶制度也渐趋形成。《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怀州河内郡、庐州庐江郡、寿州寿春郡、峡州夷陵郡、归州巴东郡、夔州云安郡、湖州吴兴郡等十多个州府皆有茶叶入贡。

唐代的皇家贡茶中以紫笋茶最受推崇,名气最大。产于常州义兴县(今宜兴)的阳羡紫笋和湖州长城县(今长兴)的顾渚紫笋就是唐王朝最著名的贡茶。

太湖之滨的宜兴(古称义兴,又叫阳羡),出产的茶叫“阳羡紫笋”,作为贡茶,阳羡紫笋茶成名还要早于声名赫赫的顾渚紫笋。据说,它的成名还和茶圣陆羽有关。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在他的著作《金石录》里收集的碑文《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中记载,御史大夫李栖筠当常州刺史时“山僧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茶圣对这款茶作了很好的评价,于是李栖筠就根据陆羽的推荐将此茶进贡给皇上,此为阳羡紫笋贡茶之滥觞,“义兴贡茶自羽与栖筠始也”。后来有很多人会以此为由抨击陆羽,比如许有谷曾有诗句:“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说的就是因陆羽一言,使阳羡茶贡,致茶农平添辛劳之事。其实就是陆羽不推荐阳羡的茶,也会有其他地方的茶入贡,茶圣的一言评语也全然是就事论事,就茶评茶,如此批评陆羽不免偏颇。

宋 赵明诚《金石录》中收录的《唐义兴县重修茶舍记》

茶人们都非常熟悉一首著名的茶诗歌——《七碗茶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其实这几句诗是从唐代诗人卢仝的长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择选出来的,因为诗中对喝七碗茶时的感受描摹的淋漓尽致,深受大家喜爱,所以后世就将这几句单挑了出来称为《七碗茶歌》。

那么玉川子卢仝是喝了什么茶写出这么好的诗句呢?答案就是皇家贡茶阳羡紫笋。那年的一个早上,卢仝正在睡懒觉,有军将敲门,原来是他的好朋友谏议大夫孟简给他送来了三百饼今年的紫笋新茶,“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卢仝大为惊喜,因为这茶原本是为皇家制作的,所谓“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卢仝拿到茶百感交集,很为这茶不平“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他说你这阳羡紫笋茶身份如此尊贵本应在至尊皇帝或是王公之处,怎么就沦落到我这山野村夫的家里了呢,这话听着像是为茶鸣不平,其实潜台词里满是得意庆幸!既然得到如此好茶,当然也就老实不客气的“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了。这吃相也足见他见到好茶的迫不及待和对茶的钟爱了。煎出来便是“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清爽香冽的茶这一喝便是七碗,直喝的两腋清风几欲仙,直喝的千古传诵卢仝歌。玉川子卢仝也因为这首诗常被称为茶中亚圣。

杜堇 《古贤诗意图》,图中描绘的便是军将打门为卢仝送茶的场景

卢仝煮茶图(宋)

唐代素有“花间鼻祖”之称的大诗人温庭筠写有一部茶学著作——《采茶录》,在其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甫里先生陆龟蒙,嗜茶荈。置小园于顾渚山下,赍岁入茶租,薄为瓯蚁之费。自为品第书一篇……

说唐代诗人陆龟蒙特别喜欢喝茶,在产茶胜地顾渚山开辟了一片小茶园,每逢早春产茶时节,陆龟蒙就来到这里采茶、制茶,还在这里写了一部品评茶叶优劣的专著——《品第书》。

顾渚山是唐代贡茶“顾渚紫笋”的产区,陆龟蒙所品饮的正是这一名茶。

顾渚山位于湖州的长兴县。湖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清幽,物产丰饶,文化昌达。同时湖州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茶胜地。南北朝刘宋山谦之《吴兴记》记载:“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荈”。一般认为,由此可以上溯到三国时期孙皓被封为乌程侯的年代。如此,则湖州贡茶之史久矣。

顾渚山风光

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在湖州的顾渚山上,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这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制茶厂,顾渚贡茶院规模之大,为史所鲜见。《元和郡县图志》中说“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春天制茶盛期要征调三万多人来采制贡茶,唐武宗时茶产量高达一万八千四百斤!当地的官员也极其重视贡茶的制作,刺史常以立春后四十五日入山,到谷雨以后才出山。每年早春时节,“蛰虫惊动春风起”。顾渚山上满是制茶的工人,“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茶山贡焙歌》唐·李郢)。从这些记载足以想见唐朝时贡茶院宏大繁忙的生产场景。

顾渚山风光

顾渚紫笋制成后要快马专程直送京都,赶在清明节前呈献给皇上,谓之“急程茶”。试想一千多年前没有发达的交通工具,不但要赶在清明节前高质量的做出贡茶,还要远路迢迢算着日子把茶从浙江送到陕西,从诗中的描述可以想见其紧张程度。

茶成拜表贡天子,万人争啖春山摧。

驿骑鞭声砉流电,半夜驱夫谁复见。

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

——《茶山贡焙歌》唐·李郢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这是唐朝湖州刺史张文规的《湖州贡焙新茶》诗,诗中描绘的正是当年顾渚紫笋茶进贡到朝廷时宫中的喜悦场面。顾渚紫笋制成后要快马专程直送京都,赶在清明节前呈献给皇上,谓之“急程茶”。在那个交通工具还不发达的时代,从浙北到长安是需要一些时候的。也许从皇帝到宫娥都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此时紫笋茶到,于是大明宫雄伟巍峨的宫殿里为这小小细嫩的茶叶有了一片欢腾。紫笋茶何以如此受到唐朝人的喜爱呢?

摩崖石刻上有“湖州刺史裴汶”等文字,裴汶也是唐代的茶学专家,曾撰写过茶学专著《茶述》,清人陆廷灿的《续茶经》中有录

湖州是茶圣陆羽长期生活的地方,可谓是他的第二故乡,他所创作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就写于湖州,《茶经》是茶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专著,是我们了解唐代茶的主要途径。在《茶经》中陆羽对茶的优劣作了这样的评判:“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紫笋茶茶芽细嫩,色呈紫而形如笋,正符合“紫者上”、“笋者上”的优良茶标准。而作为贡茶,又有着精良的制茶工艺,这都决定了这一茶品在唐朝的王者地位。

陆龟蒙和他的挚友皮日休这一对诗人朋友都很喜欢紫笋茶,皮日休曾经写给陆龟蒙一组茶诗,主要就是品的紫笋茶,如《茶籯》诗:“筤篣晓携去,蓦个山桑坞。开时送紫茗,负处沾清露。”《茶舍》诗:“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

重新复原修建的顾渚山大唐贡茶院

“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这是大诗人杜牧对顾渚山和紫笋茶的由衷礼赞。这位诗名宿著的风流才子曾在湖州做官,到了湖州就爱上了这里的茶山,或者根本就是爱上了这里的山水才欣然来此为官的,他在湖州做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督造贡茶,然而他并不以此为负担,反而认为是美差“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题茶山》 唐·杜牧)

贡茶院里唐代大诗人杜牧奉旨造茶的摩崖石刻

前面提到的皮日休用诗人浪漫的眼光打量着顾渚山的茶人:

生在顾渚山,老在漫石坞。

语气为茶荈,衣香是烟雾。

——唐·皮日休《茶人》

在他看来生长在顾渚山的茶人说话吐出的口气和翻飞的衣袂间也尽是茶的香气。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唐·钱起《与赵莒茶宴》

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曾与赵莒一起举办茶宴,地点选在竹林里,他们喝的正是紫笋茶,在他们看来茶宴上这紫笋茶的味道鲜美简直胜过了流霞仙酒。那么就以茶代酒,洗尽尘心,在一片蝉鸣声里清谈到夕阳西下吧。在那个时代,每个喝茶的文人或多或少总要为紫笋茶留下一笔。

贡茶制的建立保证了茶叶生产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对优良茶的生产和激励各地竞制名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需要提一句的是在顾渚山下还有一处历史名泉——金沙泉。在唐代因“碧泉涌沙,灿若金星”而得名的金沙泉与紫笋茶交相辉映,同享大名。金沙泉煮紫笋茶是相得益彰的,杜牧曾写诗如此称赞:“泉嫩黄金涌,芽香紫璧截”(《题茶山》 唐·杜牧)。有这样的说法:“金沙水泡紫笋茶得全功,外地水泡紫笋茶只半功”。

顾渚山脚下的金沙泉在唐代常被视为好水的代名词

常州和湖州两地的紫笋都是贡茶,这导致两地存在了一定的竞争关系,于是都争着抢先制茶,希望自己的茶能够最先进贡到京城,得到皇帝的认可“争先万里,以要一时之泽”(《嘉泰吴兴志》)。但是茶并不是越早越好,太早制作的茶,生长期不足,内含物不丰富,反而质量不高。于是,两地官员决定不再恶性竞争,而是友好协商,并在湖常两州交界之处的啄木岭建了一座境会亭。每到春天要采茶的时节,两州太守便相聚于此,共同会商茶事。“湖州长兴县啄木岭金沙泉,即每岁造茶之所也,湖常二郡,接界于此,厥土有境会亭,每茶节,二牧皆至焉”。(毛文锡《茶谱》)

茶做好了,两州的长官在境会亭里拿出各自制作的新茶斗斗茶,看哪家做的更好,品茶第一,比赛第二,每一次场面都非常热烈。

大诗人白居易特别喜欢茶,他曾在苏州做官离湖州、常州都不远估计会跑来蹭茶,然而有一年白居易身体不适,不能前来,很是遗憾,于是白居易躺在病榻上想象着境会亭里斗茶的场景,当真羡慕,恨不得立刻赶过去参与其中,他特地写了首茶诗寄过去: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遰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诗中提到欢宴之时,两地刚刚制作出来的紫笋贡茶齐尝斗新,白居易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顺便说一句,白居易在唐代大诗人中是以爱茶著称的,比如温庭筠的《采茶录》中写到“白乐天方斋,禹锡正病酒,禹锡乃馈菊苗、齑、芦菔、鲊,换取乐天六班茶二囊,以自醒酒。”刘禹锡酒喝多了就去找白居易要茶解酒,但又不好意思白要,特地送去土特产来换取。白居易曾经写过很多关于茶的诗歌,留下了许多关于茶的经典诗句,比如:

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唐·白居易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琴茶》唐·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山泉煎茶有怀》唐·白居易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食后》唐·白居易

凡此等等,不胜枚举,白居易并不仅是喜欢一个地方的茶,对各地的好茶他都会品饮赞赏。写到诗歌里就留下了那一时代茶饮的雪泥鸿爪。

从白居易的茶诗说起,又聊回到白居易,此时正是春日,该是紫笋茶采制的时节了,遥想1200多年前的此刻,坐在笤溪边的陆羽,也正煮着紫笋茶吧,旁边放着刚刚写就的《茶经》。清风吹来,书页翻动,空气中弥漫着茶香。

来源:中华茶人联谊会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茶王来了,“中茶杯”春季茶王赛揭晓!

6月26—28日,“中茶杯”第十二届国际鼎承茶王赛春季赛茶样审评环节在位于杭州的中国茶叶学会和位于昆明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同时举行。由茶行业一批知名权威专家组成的审评专家组,分别在云南昆明、浙江杭州对全国范围内各茶企选送来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黑茶、黄茶、普洱茶、特种茶、再加工茶等多类型茶叶样品进行审评鉴定。在激烈的角逐之下,经过严苛审评,优中选优,“茶王”正式诞生!

本次茶王赛由中国茶叶学会作为指导单位,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深圳市茶文化促进会、深圳市华巨臣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

昆明审评专家组。

杭州审评专家组。

鼎承茶王赛春季赛于3月29日正式启动,覆盖六大茶类,辐射全国18个产茶区,吸引了320余家企业报名参赛,收集了600多个审评茶样,规模较往年增长114%,再创新高。其中红茶、绿茶尤甚,占收样总量的55%左右。此外,大赛以密码审评的方式(审评前统一编号),从茶样条索、色泽、匀净度、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各个方面,对茶叶样品进行专业审评。

据了解,“中茶杯”被誉为“中国茶界奥斯卡”;“鼎承茶王赛”,是华巨臣倾平台之力打造的赛事品牌,是茶行业最具专业性的高规格标杆赛事。“中茶杯”与“鼎承茶王赛”强强联合,优势叠加,以最权威的机构、最专业的审评、最严格的检测、最强势的宣传,打造茶行业顶尖年度评选赛事,树立行业茶叶审评标杆。十一年深耕,“中茶杯”国际鼎承茶王赛影响力辐射全国18个产茶省71个县市。

大赛秉承“公平、公正、科学、严谨”的原则,汇聚行业顶尖之力,选拔优质茶叶,力求以赛为媒,弘扬工匠精神,精化产业市场,树立产业标杆,指引市场消费,推动茶产业良性发展!

“年度茶王”究竟花落谁家?获奖茶品又有哪些呢?接下来我们为大家一一揭晓!排名顺序不分先后。


茶王奖

白茶组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毫银针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牡丹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毫银针    


福建水木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水木年 白牡丹    


普洱生茶—纯料组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古树春尖    


广州贵群号茶业有限公司    

麻黑(普洱茶)古树生茶  

  

绿茶组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福禄茶


红茶组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红茶


四川大观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高观茗香—红茶


黑茶组

西乡县巴山春雨生态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巴山春雨” "西牛春”牌硒香黑茶    


绿茶组

特别金奖

黄山市清溪茶业有限公司    

黄山松太平猴魁    


长兴丰收园茶叶专业合作社    

大岕峰牌长兴紫笋茶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贵州省绿羽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贵御春仙竹


紫金县沐林听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沐林听风—沐林绿茶

    

长兴水口龙山梅茶坞茶场    

顾渚岕茗牌长兴紫笋茶


镇巴县明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巴眉牌汉中仙毫


南郑县汉山茶业有限公司

“汉缘”牌汉中仙毫


浦江县兴檀茶叶专业合作社

心檀牌毛尖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仙山有茗


汉中山花茶业有限公司

张骞牌汉中仙毫


安吉县黄杜瑞云茶场    

瑞良 安吉白茶


安吉茗盛远茶业有限公司

茗盛远牌 安吉白茶


江西赣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神脉溪牌都昌皇金芽


浙江安吉玉尔茶文化有限公司

玉尔安白安吉白茶


长兴大唐贡茶院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贡茶院紫笋茶


宝罗(广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宝罗香茗


陕西舞龙尖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舞龙尖白河春燕


都昌县观音山茶业家庭农场

鄱茗牌都昌白茶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福禄茶


白河县五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田湾云雾茶白河春燕


陕西紫阳春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紫阳春+紫阳春雨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绿茶特级


景德镇市瑜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瑜见浮梁绿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野放冰花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谢裕大·黄山毛峰·裕大贡茶


金奖

黄山市田园徽州精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田园徽州黄山银毫


雷山县全都茶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雷公山金球茶

  

陕西琼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琼熙牌汉中仙毫


霍山县杨郑茶业有限公司

品六缘牌六安瓜片


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鹏翔汉中仙毫


陕西汉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汉滢牌汉中毛尖


三江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

三江早春茶


紫金县泰铭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

泰铭坤绿—绿茶


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竹韵清雅


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顿山牌—武顿山绿茶


河南五尖山茶业有限公司

五尖山信阳毛尖

    

四川省鼎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玉顶山"牌大竹白茶


宁强县凤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凤源”牌汉中仙毫


重庆浙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金佛贡茗牌白叶一号绿茶


乐昌市沿溪山茶场有限公司

雾翔牌沿溪山白毛尖


毕节七星太极古树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七星太极古树茶


黔南州贵天下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贵天下牌都匀毛尖


德清县莫干山镇石颐茶场

石颐牌莫干黄芽


宁强县羌韵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羌傩牌汉中仙毫


三江县边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八协红系列江口春


湘西高崎山黄金茶种植专业合作社

矮寨小兴寨高崎山 + 湘西黄金茶


平利县田珍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田珍茶业+女娲银峰


吉首市湘雅秋黄金茶有限公司

湘西黄金茶(2)号


四川云鼎雪玉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云鼎雪玉白茶


信阳云尖茶叶有限公司

 五云村信阳毛尖


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

陨坑茶牌绿茶


深圳市羽师科技有限公司

羽师湄潭毛峰

    

宁强县千山茶业有限公司

青木川牌汉中仙毫

    

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六百里太平猴魁


南郑县干龙洞茶业有限公司

干龙洞牌汉中仙毫


陕西盛华茶叶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栗乡缘象园雾芽


广西昭平县将军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将军峰牌有机绿茶


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峻岭剑绿


上犹县冰芽高山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古树冰芽”绿茶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伏侨牌伏虎茗珍


纳雍县山外山有机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彝岭苗山牌雪芽


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東”牌汉中仙毫


利川市雾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雾洞绿峰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

青林峰+紫金绿茶


上犹县齐云峰茶厂

卷曲型毛尖


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绿欢缘庐山云雾茶


广西凌云一尖茶业有限公司

尖牌凌云白毫茶白毫王


重庆市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

钟灵毛尖


白河县淙溪茶业有限公司

白河春燕珍品


江西省上犹县油石嶂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油石嶂银针茶

 

安吉梅溪碧玉茶场

逸芳泽安吉白茶


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白叶一号


吉首市新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湘西坊湘西黄金绿茶


陕西安康草木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马顶山牌绿茶


湖南云半野农业有限公司

雲半野野生绿茶


贵州省余庆县凤香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雪宝石


婺源县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婺牌天子芽玉婺源绿茶


江西绿之叶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正山野狗牯脑绿茶


湖北省鹤峰县翠泉茶业有限公司

翠泉荆楚留香


上犹县光菇山茶业有限公司

光菇山云片


岚皋县硒博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御口韵—南宫翠芽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双凤石花


江西峻岭茶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峻岭茗毫


安康市汉滨区星庐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

星庐 极品贡芽


江西遂川汤湖茶业有限公司

汤湖狗牯脑


安吉隐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隐将细芽牌安吉白茶


会昌县永隆乡佛云山茶场(普通合伙)

"赣南高山茶"“佛雲山”牌佛云山毛尖


平利县沃源美创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安康富硒茶+平利女娲茶


信阳市大别山佳茗茶文化有限公司

融心牌信阳毛尖(兰若)


白河县宋家镇水洞溪茶厂 

水洞溪牌 白河兰韵茶


秀山县尖山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尖霖牌秀山毛尖


利川市临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临江绿毫贡芽


贵州印江宏源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净团牌梵净山翠峰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双凤云雾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天生雪锦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武隆高山茶—千年乌江—野化茶


红茶组

特别金奖

利川市硒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腾龙洞·利川红


利川市鑫屿茶叶专业合作社

蓝田梦利川红


安康闽秦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闽秦 紫阳红茶

 

紫阳秦硒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秦禧春 紫阳红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野化西周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礼茗


寿宁县梦之乡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下乡的味道高山红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金剑


浙江七叶集农业有限公司

银屏茶 高山野放红茶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红茶特级


浙江省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

绿剑牌古越红茶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烟竹红杏仁香


福建上茶初品茶业有限公司

上茶初品牌天山花香红茶


紫金县龙窝镇兴才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双云峰紫金蝉茶(红茶)


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新元茶业有限公司

瑶缘牌金山红韵

   

贵州纳雍金蟾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高山福”鸿福茶


上犹县犹江五指茶业有限公司

上洞牌金针红茶


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有限公司

侗美仙池牌三江红


江西省太阳红茶业有限公司

纱坦太阳红牌  纱坦宁红野生有机红茶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红茶


重庆市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

钟灵工夫红茶


浮梁茶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浮梁茶红茶一芽一叶


浙江龙泉地阳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地垟红牌金牡丹红茶


金奖

利川市硒韵茶业有限公司

夷水丽川牌利川红~星斗野


湖北猫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武陵猫湾利川红


利川市硒润茶业有限公司

三尖坝 利川红


利川星斗山红茶有限责任公司

星斗山·利川红


利川市临江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临江牌利川红


利川市奇景家庭农场

利川市冷后浑


南郑县汉山茶业有限公司

“汉缘”牌汉中红茶


陕西紫阳春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紫阳春 紫阳红茶


陕西安康草木青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马顶山牌红茶


白河县淙溪茶业有限公司

白河春燕特级


陕西原生富硒工夫茶业有限公司

安康富硒茶《金陕红》牌红茶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功夫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仙女特茗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野化1950


重庆市武隆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仙女红—茶游1号


浙江浦江唯高茶业有限公司

金玉红牌高山红茶


湖南云半野农业有限公司

雲半野野生红茶


遂昌遂红茶业厂

遂红牌红茶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

青林峰+紫金蝉茶(红茶)


厦门菲博科商贸有限公司

润初霖正山小种


赣州华歌茶业有限公司

华歌茗高山红茶


上犹县南峰峻茶叶厂

南峰峻牌红茶


紫金县金山茶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武顿山牌—武顿山蝉红


婺源县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婺牌文公芽玉婺源红茶


上犹兰溪田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犹蘭红茶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古树红茶“丛味品过”


浙江景宁慧明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慧明红牌惠明茶


广西昭平县将军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将军峰牌有机红茶


三江县雨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七彩侗魅牌雨露红


遂昌县天堂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夏鸿牌红茶(小金丛)


揭西县云顶茗茶叶专业合作社

高山英红九号


重庆小乔商贸有限公司

王氏小乔


紫金县敬梓客家皇茶场

紫金蝉茶&椪风蝉茶—红茶


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正山堂普安红 锦·普安红茶 


紫金县高坑龙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

萱梓绿红茶


江西华农绿欢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七都红红茶


深圳市唐宋茗茶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盛棠野生红茶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府燕尔天姥红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金丝滇红1号

  

贵州祥华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阡纤美人牌石阡苔茶


祁门县正源茶业有限公司

祁域源香牌祁门红茶


遂昌县天堂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

夏鸿牌红茶(金丛)


安徽木广茶业有限公司

木广红茶


霞浦县梨花草堂农业专业合作社

梨花草堂金骏眉


贵州凉都水城春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凉都水城春高山红茶


秀山县民蕊农业有限公司

民蕊红牌民蕊红茶


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正山堂普安红 曦·普安红茶


始兴县车八岭茶业有限公司

车八岭有机红茶


四川大观梁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高观茗香—红茶


海南天然茶叶有限公司

陨坑茶牌红茶


紫金县琴江源茶业有限公司

琴江源一紫金蝉茶


祁门县顺辉茶厂

红鼎芽十(祁红金毫)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中华红


河南其鹏茶业有限公司

其鹏牌信阳红


贵州沿河洲州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洲州茶—沿河古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古树红茶


秀山凯堡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凯堡牌凯堡红茶


上犹县树木园茶场

树木园牌:上犹红茶


龙泉市岩樟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磨石栏牌龙泉红老枞


海南百圣创科技有限公司

叁杄二国誉礼小金芽红茶


江西绿之叶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正山野红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老树红茶


湖南烟溪天茶茶业有限公司

天茶村牌天茶红


紫金县沐林听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沐林听风—蜜香金丝蝉茶(红茶)    


 白茶组

特别金奖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八闽清音牌白毫银针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毫银针


福鼎市老茶昌号茶业有限公司

老茶昌牌白毫银针


福鼎妙境茶叶有限公司

荒茶林白毫银针


福建省三山源茶业有限公司

玉琳清语福鼎白茶


福鼎市春绿茶业有限公司

大濶福鼎白茶


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鼎白牌白牡丹


乳源瑶族自治县华瑶茶叶有限公司

粤白牌白茶


福鼎叶鸣茶业有限公司

叶鸣茶业—贡眉


福建省白之源茶业有限公司

善源白枞小白贡眉


金奖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开元首采牌白毫银针


福建省董德茶业有限公司

董德牌白毫银针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大沁白毫银针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毫银针


福建恒馨茶业有限公司

龍井崗白毫银针


福鼎市湖林清茶叶有限公司

福鼎白茶·白毫银针


福鼎叶鸣茶业有限公司

叶鸣 白毫银针


福鼎市柴头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柴头山牌白毫银针


福建福寿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帖山 白毫银针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白茶水来香牌白毫银针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红山银刀白毫银针


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

隆合茶业2022年白毫银针


福建福寿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帖山+白牡丹


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顺茗道白牡丹


福建省白之源茶业有限公司

善源白心梦牡丹王


福鼎市八闽清音茶业有限公司

八闽清音牌牡丹


广东齐民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红山银刀白牡丹王


福建省政和云根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白牡丹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白牡丹


福建省董德茶业有限公司

董德牌白牡丹


福建水木年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水木年2022白牡丹


三江县御香茶业有限公司

三江御香白茶


福建省大沁茶业有限公司

大沁·知青白牡丹饼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大白茶


福建泰美茶业有限公司

泰美茶镇贡眉


福建水来香茶业有限公司

水来香 寿宁高山白茶水来香牌贡眉


福建政和姜小白茶业有限公司

姜小白政和白茶贡眉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2022年贡眉


福鼎国号茶业有限公司

国号寿眉


福鼎太姥山畲谷幽蓝茶业有限公司

太姥南麓牌白毫银针


乌龙茶组

特别金奖

潮州市陈韵堂茶艺有限公司

钱尚家牌岽韵香


广东翔顺象窝禅茶有限公司

象窝乌龙茶


广东百香茶业有限公司

百香  鸭屎香


六禾(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东方六禾牌坑涧肉桂


广州茶多哩茶业有限公司

高山鸭屎香


六禾(武夷山)茶业有限公司

东方六禾牌正岩肉桂


 金奖

潮州匠心茶业有限公司

甘露大师单丛茶


汕头市金平区宝春茶行

宝春牌凤凰单丛花香杏仁


潮州市湘桥区仙之茗茶叶店

凤凰单丛老枞鸭屎香


潮州市潮安区大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大质牌凤凰蜜兰香


漳平市仕安茶厂

张士安漳平水仙


武夷山南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傲凡尘牌大红袍


汕头市臻正茶业有限公司

三博香牌高山赤叶


汕头市遵古工夫茶有限公司

凤凰单丛—通天香


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东潮茶叶商行

凤凰单丛蜜兰香


福建探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武夷岩茶大红袍


潮州市湘桥区金单丛茶轩

潮茶人家牌—乌岽东方红


广东千庭茶业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千庭岽顶八仙


汕头市遵古工夫茶有限公司

凤凰单丛—宋种


普洱生茶—纯料组

特别金奖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磨烈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布朗山邦盆357克饼


广州市盟海号级茶叶有限公司

盟海号 冰岛老寨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大雪山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坝卡


广州鑫蕊达茶叶有限公司

鑫蕊达牌福虎班章


云南勐海普熙韵茶业有限公司

普熙韵曼松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春小多依树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春尖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梅子箐

 

金奖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13冰岛老寨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曼竜357克饼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冰岛南迫


云南勐颖茶业有限公司

勐颖牌刮风寨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03老班章


勐海华农茶业有限公司

班章 普洱茶(生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2022春昔归


深圳鑫蕊达茶叶有限公司

鑫蕊达牌福虎冰岛


澜沧高山雾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高山雾茗牌厚樸生茶


云南臻字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臻字号2022年春景谷山苦竹357克饼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昔归无双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班章孔雀普洱生茶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御品轩阳号 倚邦皇家贡茶·五行太和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御品轩阳号 犀牛塘


云南茶谣茶业有限公司(和饮号茶业)

冰岛地界


云南西双版纳易武宛鑫堂茶厂

高杆古树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藏山603藏峰


广州贵群号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麻黑(普洱茶)古树生茶


勐海远达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鑫远达牌帕沙生茶


西双版纳叁伍株茶业有限公司

流派老爷说对味•大雪山


云南景未茶业有限公司

芒俄古树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冰岛


普洱布凡茶叶有限公司

2022年岁俸京师迷帝贡瓜


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有限公司

八角亭七星吉象班章


云南勐海普熙韵茶业有限公司

普熙韵虎跃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易武正山普洱茶紧压茶生茶


国皓古树茶业有限公司

【易武丁家寨】普洱生茶


勐海布有茗茶业有限公司

布有茗老班章


云南苍海纪茶业有限公司

苍海纪+无尽藏(普洱生茶)


西双版纳问鼎天下茶业有限公司

问鼎天下 千羽班章


深圳修享茶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修享王子山曼松


家有名茶茶叶有限公司

大雪山古树


普洱生茶—拼配组

特别金奖

勐海吉普堂茶业有限公司

潜山405蛮润


昆明今雨轩经贸有限公司

金达摩普洱茶(生茶)


勐海千羽茶叶有限公司

八角亭懿品冰岛


家有名茶茶叶有限公司

邦东古韵


勐海极普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极普号班章孔雀


金奖

西双版纳泉海茶业有限公司

泉海 领五福生茶


广州市斗记茶业有限公司

斗记普洱茶金斗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中茶大红印 尊享版 普洱茶(生茶)


清云凤凰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牌云南凤凰沱茶甲级


广州市斗记茶业有限公司

斗记普洱茶上斗


广东八方茶园茶业有限公司

八方茶园蜜境冰岛


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

中茶蓝印圆茶 普洱茶(生茶)


广东八方茶园茶业有限公司

八方茶园老树班章


勐海若雅轩茶叶有限公司

普洱茶


深圳市坐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坐忘 正合心意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碧玉天香


清云凤凰茶业有限公司

土林牌达摩禅茶


西双版纳叁伍株茶业有限公司

流派老爷说对味•澜沧味•醇甄


双江勐傣茶业有限公司

勐傣留香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润藏500冰岛地界普洱生茶


普洱熟茶组

特别金奖

云南洪普号茶业有限公司

洪普号南糯山普洱熟茶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龙园九星班章普洱茶紧压茶熟茶


深圳市坐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坐忘 混沌


勐海宝和祥茶业有限公司

2022年 虎洱熟茶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老班章

 

 金奖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列传L00普洱熟茶


镇沅圣润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圣润祥和+圣润砍盆箐之巅


勐海普盛茶业有限公司

普盛号 荷露饮普洱熟茶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缅宁号


云南昆明郎韵茶叶有限公司

布朗    熟


云南轩阳号茶业有限公司

轩阳号+犀牛塘古树熟茶


勐海永聘號茶厂

2019秘境老班章熟茶


云南勐颖茶业有限公司

勐颖牌天韵


云南龙园号茶业有限公司

龙园号龙园七子饼普洱茶紧压茶熟茶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世家S01普洱熟茶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紫金印普洱熟茶


勐海永聘號茶厂

永聘號1901熟饼


云南滇南古韵茶业有限公司

云南阿颇谷茶业有限公司

大雪山熟


勐海龙园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几棵树国石


勐海华农茶业有限公司

班章熟饼 普洱茶


黑茶组

特别金奖

广西村姑茶业有限公司

村姑16103


广西横县芊茗阁茶业有限公司

芊茗阁牌花香六堡茶


金奖

广西横县芊茗阁茶业有限公司

芊茗阁牌参香六堡茶


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熹誉牌—T19103六堡茶


祁门县祁名顺辉茶叶专业合作

芦溪安茶


广西凌云一尖茶业有限公司

尖牌凌云白毫茶六堡茶散茶


广西梧州芙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芙叶 F2201


广西村姑茶业有限公司

村姑六堡原种明前茶


广西梧州茶船古道陈茶有限公司

花香六堡 0202花香

黄茶组

特别金奖

湖北山精石液茶业有限公司

楚希牌远安黄茶


宜昌鹿林茗苑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古苑金贡—传统工艺黄茶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


金奖

远安县鑫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远安黄茶


广东鸿雁茶业有限公司

鸿雁牌英葟黄茶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黄金芽黄茶工艺)


远安县晟茗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南晟茗牌远安黄茶(御金香黄茶工艺)


特种茶

特别金奖

广东橘香斋大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李济—八年陈皮白茶茶饼


江门市新会区泓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侨津/侨彤


金奖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润土 陈皮熟茶龙珠


汕尾市释茶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金花普洱生茶砖


江门市粤宝堂茶业有限公司

粤宝堂2017年东甲圈枝陈皮二红皮(八年树)


云南润土茶业有限公司

贡聘号 白珍珠陈皮白茶龙珠


深圳市天行健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冠饮山国天马大红柑普洱茶


江门市新会区腾雨陈皮茶业有限公司

腾雨古茶陈皮白茶


再加工组

金奖

霞浦县梨花草堂农业专业合作社

梨花草堂茉莉银针王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34条结果 (用时 0.001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1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