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国普洱茶网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茶友网」

大红袍茗韵

找到约218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曦瓜茗匠五星系列新品上市

匠心督制造就五星品质

五星品质成就名家好茶

  “茗匠五星”系列(大红袍、肉桂、水仙)

  “茗匠五星”系列选用武夷山正岩核心产区的优质鲜叶制作,品质按照香江星级茶标准,经非遗大师刘安兴评价,工艺精湛,品质优异,特色突出,达到五星名茶品质标准最高品质认定,五星品质造就名家好茶。

  除去原料山场,每一泡好茶背后都包罗诸多因素,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整体的集合。

  从鲜叶的采摘时间、鲜叶的完整保存再到运输的争分夺秒,在吸收清晨第一缕阳光后,严格以三叶中开面采摘法采摘,采用竹篓运输,保证了鲜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被挤压破损。

  再加上香江茶人后续制作不间断的坚持以及娴熟老练的传统制茶工艺等完美组合,制作出名家好茶——茗匠五星。

  “茗匠五星”系列有茗匠五星·大红袍、茗匠五星·肉桂、茗匠五星·水仙三款产品,其中滋味口感各有千秋,选择更多样。

  茗匠五星·大红袍香气独特且馥郁,滋味醇厚饱满,两颊生津回甘迅速。汤水顺滑,层次分明,岩韵显露,相较之下口感香气更加中和。

  茗匠五星·肉桂香气辛锐张扬,岩韵显露,滋味醇厚,汤水强度高;细细啜饮,浓稠胶质感突显,入口柔和、绵长。

  茗匠五星·水仙香气馥郁甜醇,带有糯糯的花粉气息,甘甜感突显。香气细腻,馥郁的兰花香与木质香交融,老树特征明显,枞韵幽长,流露出最本真的山场气息。

数十年规矩事茶荣誉满载

探索大红袍未来初心不改

曦瓜—中国大红袍名家

2019年茶界之最,鑫隆茗董事长许宏明主持获奖茶王的品鉴会

欢呼吧!

鼓掌吧!

厦门又一大盛事落幕啦!

就是它


“海堤”杯第八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

暨两岸春茶茶王擂台赛颁奖活动

圆!满!收!官!

7月28日,“海堤杯”第八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春茶茶王擂台赛(以下简称“茶王赛”)颁奖活动在厦门举行。

近千茶商、茶农、茶企代表、茶叶爱好者与专家学者,齐聚帝元维多利亚酒店。两岸13个茶样问鼎本届“茶王赛”最高奖——“茶王”称号,其中,大陆的“茶王”12个、台湾茶“茶王”1个。


现场图片


莅临颁奖活动的嘉宾分别有: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水利厅原厅长杨志英,福建省文化厅原副厅长庄晏成,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黄国才,冠名商中茶厦门公司负责人、常务副总经理陈志雄,台湾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创会理事长林育丞,海峡导报社社长、福建日报厦门记者站站长林世雄,海峡导报社副总编吴建忠,大田县茶业局局长陈益存,海沧区石室书院负责人柯晶婷,泉州茶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文山,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丁建南,泉州茶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汪速清,台湾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郭雅淳,台湾两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铂之爵主持学院荣誉院长吴序侬,台湾新住民党副主席暨芊秀,台湾云林县政府顾问郭庚辉,台商协会思明区总干事陈村金,福建省水仙茶联盟主席杨廷生。



据介绍,本届“茶王赛”于今年3月份开始茶叶征集,参赛品种分为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黑茶和黄茶六大类。大陆与台湾两个赛区共4000多个茶样参赛,其中台湾茶样超过1000个,规模为历年之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份,主办方专门率团队走进台湾寻找优质茶样,来自台湾的茶样,不仅有阿里山茶产区,台北、台中、高雄、苗栗、台南、嘉义等地也积极送样参赛。


7月9日至11日,两岸十几位专家在厦门石室禅院中的石室书院对茶样进行审评。经过严格的“盲评”,最终评出6大类、20多个专项的“茶王”、金奖、银奖和优质奖。


鑫隆茗董事长许宏明主持获奖茶王的品鉴会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杨志英在颁奖活动中表示,今年获奖的茶王能够享受主办方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他们参加今年的“98茶博会”将获得展位费补贴。同时主办方也透露,第八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秋茶茶王擂台赛,将在“98茶博会”期间启动。


 



主办方还在本届参赛茶获评的“茶王”中进行抽奖,武夷山瑶珍茶叶有限公司的水仙“茶王”刘芳成为“幸运者”,将参加由海峡导报主办的“海峡两岸中秋博饼王中王决赛”。



本届茶王赛由海峡导报携手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福建日报社、台湾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台湾中华茶联、泉州茶文化研究会、厦门茶叶协(学)会主办,中华名茶网、福建省收藏家协会、福建水仙茶联盟、华夏酒报、大田县茶业协会、安溪龙涓乡钱塘村茶业技术协会等20多个组织协办。

嘉宾致辞

活动现场

来了很多重磅嘉宾

对于这场活动

他们是这么说的——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原福建水利厅厅长杨志英:


两岸茶界互补长短,合作空间广


茶是国艺,茶叶是联结两岸的重要载体。通过茶叶合作,可以增加两岸人民的情谊,共同推进茶产业的发展。两岸可以互补长短,合作空间广阔。我们希望通过两岸茶界的深入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茶叶的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带领培育优质品牌和龙头茶企,促进两岸茶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海峡导报社社长、厦门海峡导报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福建日报厦门记者站站长林世雄:


“幕后英雄”的辛劳,成就专业比赛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第八届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春茶茶王擂台赛颁奖典礼。我记得去年我讲过三个“最”:我们茶文化季是“最广泛”的,去年有13个省,今年则增加到15个省;第二是“最专业”,邀请了十几个全国顶级的茶专家;第三是影响“最深刻”,本届“茶王”评比的三天,累积有三千多万视频浏览量。


我想讲几件事来表达我对“茶王赛”的感受,今年茶样征集从三月开始,六月份截止后,还有人给我打电话说“没赶上”。我只能说“明年赶早”,说明参与情况真的非常踊跃。也有人想“通融”奖项,但茶样收来后就编号封存,全程“盲评”,连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是哪家的茶,足以说明比赛公正公平公开。“茶王赛”也离不开各方的支持,今年我们首次将茶叶评选搬到海沧石室书院举办,石室书院派出六十几个志愿者、12部车,并购买了大量无影灯支持活动。茶半香初董事长陈春芬把自己的店关了,连一个小时2000元的茶艺表演也不接单,带着员工来支持“茶王赛,并且连续十几天来支持活动,多天为了活动只睡4个小时。正是这些“幕后英雄”付出的辛劳,点点滴滴,成就了专业的比赛。


以茶为缘,以茶为媒,海峡导报希望通过“茶王赛”的平台来架设桥梁。未来我们将进一步走进茶商、走进茶企、走进茶产业基地,拓展茶产业链和茶旅线路。组织茶商走“一带一路”、走东南亚。希望两岸茶商茶企们,继续支持海峡两岸茶文化季。



冠名商中茶厦门公司负责人、常务副总经理陈志雄:


“茶王赛”是两岸茶界交流重要平台


闽台有着深厚的“五缘”关系,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简而言之,就是“两岸一家亲”。从2017年开始,作为世界500强中粮集团旗下的国有企业,中茶厦门公司就开始赞助冠名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茶王擂台赛。


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茶王擂台赛作为两岸茶叶界的重要交流平台,对于促进两岸茶文化、茶产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海峡两岸影响极大。作为活动冠名商,“海堤”茶也希望能同各位商家一起,营造积极有序的茶叶市场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健康高品质的茶叶产品。



台湾阿里山茶叶生产合作社理事主席林育丞:


茶叶为媒的桥梁要架得更高更远

海峡两岸茶文化季暨两岸茶王擂台赛办了八届,需要“永续经营”下去。这个以茶叶为媒的两岸桥梁,不仅要架起来,还要架得更高更远,让两岸茶界在技术层面能有更深的交流。

相关新闻

“茶王”火热竞拍 最高拍得9.8万元


茶王赛颁奖活动中,“茶王”拍卖环节,历来都是备受瞩目,本届茶王赛的拍卖会更是盛况空前。当天的颁奖现场,各界爱茶人士齐聚一堂,共襄盛举。茶王拍卖中,各路竞拍者你来我往,一争高下,拍卖现场气氛热烈。

各茶王均高价成交:这次李功耀送样参赛夺得的大红袍茶王的茶样50克,被人以9800元拍走;大田县瑞边龙茶厂陈大显参赛获得金奖的大田美人茶的50克茶样,被人以9.8万元拍走;大田县奇韬镇岬顶山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参赛获得大田高山红茶茶王的茶样50克,被人以9.8万元竞拍走;夷安大红袍许珠娜参赛获得岩茶肉桂茶王的茶样50克,被人以2万元拍走;平和县丰留香茶叶商行张其荣参赛获得白芽奇兰茶王的50克茶样,被人以2万元拍走;福鼎市太姥禅心茶业有限公司雷祖植参赛获得白牡丹茶王的茶样50克,被人以9800元拍走;十三制茶王俊杰参赛送样获得的台湾茶茶王50克,被人以2万元拍走。


大有智荟在现场进行茶艺表演



获奖茶王感言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王(李功耀)

这是行业的高水平盛事,我们新一代的茶人希望通过斗茶赛,将我们的好茶呈现给大家,也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大家认识我们百年瑶珍號。“瑶珍號”始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经有200个年头了。这次很幸运,我与夫人荣获了“瑶珍夫妻双茶王”,被称为岩茶界的“神雕侠侣”。


武夷岩茶肉桂茶王(许珠娜)

武夷独特的山水和气候环境孕育了肉桂干茶。感谢主办方,感谢各大媒体对赛事以及武夷岩茶的关注。参赛的作品都是今年的精髓,用心栽培出来的结果,要用心去呵护,用心去感受。参赛作品就像自己培养的孩子一样,希望它们是优秀的。


白芽奇兰茶王(张齐荣)

我从事茶行业有30年了,从2017年开始陆陆续续参加了一些类似的比赛,第六届海峡两岸茶王擂台赛获金奖等等。我觉得也是上天在眷顾我们,我一直坚持做这一个品种的茶,坚持传统的做法,坚持我们独特的味道。



大田美人茶(陈大显)

1994年台湾同胞来我们这边办了两个茶厂,当时家兄在跟着学,也时常带上我。那时起我便萌生了对茶的兴趣,2009年我全心全意投入到茶里去。一开始接触的是铁观音,2014年接触到美人茶,第二年,邻里就拿我的茶样去比赛,结果还获了奖,自此对自家的茶叶的品质十分自信,开始研究怎么将茶做得更好,很多亲友也加入进来。


白牡丹茶王(雷祖植)

我们是畲族,从小就伴着茶山长大,这边的山脉是太姥山麓的延伸,特定的地域、气候,十分适合福鼎大毫茶的生长。我从2003年开始接触茶业,2014年开始专门研究白牡丹等级的茶,这次带来的茶样是我6年研究的心血。这次荣获“茶王”称号,也是对我们付出的一种肯定。


大田高山红茶茶王大田县奇韬镇岬顶山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

茶王都是地道的大田特产,通过多年的积累才能够得到茶王。另外,通过海峡导报这个平台,我们拍得9.8万元的高价,我们一定不负消费者所望,争取制作出更多的茶王。让两岸的爱茶人士都能够前往大田享受开心喝茶的感受。

台湾茶茶王十三制茶王俊杰

“茶王赛”给了茶农学习的平台。今年获得台湾茶“茶王”的“十三制茶”负责人王俊杰,来自台湾阿里山石棹茶区。他的家族从1981年就开始专注制作台湾高山乌龙茶,传到他已经是第三代。此前“十三制茶”多次参加“茶王赛”,今年终获殊荣,王俊杰表示“很开心、很荣幸”,也颇为自信地表示,自家茶叶“气味清香高雅,滋味鲜爽甘醇。”

太棒了啊!

一起来为这些"茶王"们

疯狂打call吧!

接下来,重头戏!

经过激烈比拼

7月9-11日

专家评审的公平决选

六大茶类“茶王”获奖名单

公!布!啦!

台湾茶


茶王

TW106十三制茶


金奖

TW109祥元茗茶

TW101懿鼎茶业


银奖

TW113祥元茗茶

TW123恒诚农场

TW115福建漳平生富农场发展有限公司


优质奖

TW103淳之韻茶業

TW129台茶联合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TW107祥元茗茶

TW126张慈静

TW110祥元茗茶

TW125张慈静

TW112祥元茗茶

TW114福建漳平椿亿农场发展有限公司

TW116福建漳平生富农场发展有限公司

TW117谷堤茶业

TW118名山正大

TW119茶博士综合农场有限公司

TW120茶博士综合农场有限公司

TW121茶博士综合农场有限公司

TW122茶博士综合农场有限公司

TW124依然茶业

TW108祥元茗茶

TW127林飘枫

TW128南靖乾龙茶叶事业合作社

TW111祥元茗茶

TW130恒诚农场

TW131台湾茶研有限公司

TW105淳之韵茶业


绿茶


金奖

L120江西会昌县庄溪茶业专业合作社


银奖

L118杭州径山五峰茶业有限公司

L106江西省本无尘茶业有限公司


优质奖

L111武平县新礤春茶叶责任公司

L113武平县新礤春茶叶责任公司

L122贵州省丹寨县三泉茶业有限公司


美人茶


金奖

DF119大田县瑞边龙茶厂

DF111大田县奇韬岬顶茶厂


银奖

DF110大田县岬顶峰茶业研究所

DF117大田县瑞边龙茶厂

DF118福建省象山岩茶业有限公司


优质奖

DF105云顶筑巢茶庄园东方美人茶

DF113心平茶厂

DF106芯仙茗堂东方美人茶 

DF109大田县奇韬镇岬顶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

DF108大田县岬顶峰茶业有限公司

DF114大田县屏山乡云雾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

DF115大田县济阳乡上丰村广宣茶厂

DF104云南茗日苑茶叶有限公司东方美人茶

DF121台湾茶馥飘乡制茶厂东方美人茶


清香铁观音


金奖

QT112感德高牌合作社

QT127港益茶叶有限公司


银奖

QT110灿记传承

QT119工钛一品

QT121新春香韵茶业


优质奖

QT109感德祯清香茶业有限公司

QT113好韵来茗茶

QT123鑫隆茗茶业

QT125泉州八闽茶业

QT126泉州翁山茶业


浓香铁观音


茶王

NT203泰宗味茶业


金奖

NT174肖朝远

NT201泰宗味茶业

NT204泰宗味茶业


银奖

NT121知茗山房

NT130日荣香韵茶业

NT131刘春霞

NT156肖全龙

NT177秋香韵茶业

NT202泰宗味茶业


优质奖

NT158谷骏芸山

NT181秋浓茗茶

NT168陈玉珍

NT141李智远茶业

NT169肖齐锋

NT176王坚忍

NT124李建勤

NT191敏月鸿茶业有限公司

NT193泉州八闽茶业

NT153厦门钰祺茗茶业有限公司

NT120厦门市锦龙韵茶厂

NT133詹国珍

NT170安溪县颖香馨茶叶专业合作社

NT175老磨功夫茶

NT178世信茶行

NT196洪阳花

NT199林月生

NT132春礼人茶行

NT152金恒峰茶叶合作社

NT162新春香韵茶业


岩茶大红袍


茶王

YH245李功耀


金奖

YH257夷安大红袍

YH119建阳天地和茶叶专业合作社

YH175杨冬苹

YH186武夷山乡巴佬岩茶厂

YH263武夷山武味茶业

YH243武夷山瑶珍茶业有限公司


银奖

YH267武夷山兰袍茶业贸易有限公司

YH261武夷山岩乐茶业有限公司

YH273武夷山岩天下有限公司

YH188武夷山普祥茶业

YH138武夷山正茗茶业

YH128建阳天地和茶叶专业合作社

YH137武夷山望山岩茶厂

YH202溪呱茶业

YH201茗探茶业


优质奖

YH109武夷山奇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YH250武夷山市贡枞生态茶叶有限公司

YH190武夷山市利客隆岩茶厂

YH210武夷山市千幽茶业有限公司

YH281林自然

YH147厦门新景茗茶

YH247刘芳

YH206葫呱岩茶厂

YH183柏汇茶业

YH278武夷山棵比茶业有限公司

YH277叶伟峰

YH232众品缘茗茶

YH251武夷山朱氏功夫茶业

YH265武夷山文珠茶业

YH274武夷山夷泡状元茶业

YH238武夷山金奇茶叶有限公司

YH181武夷山大千茶业有限公司

YH171武夷牛栏坊

YH105建瓯市鸿韵茶业

YH140王志浩

YH170武夷山市山水岩茶厂

YH104建瓯市玉山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YH168武夷山市半落岩茶厂

YH249武夷山陆羽兴红岩茶厂

YH135福建武夷天地和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YH145武夷山市明昌茶厂

YH151思无暇茶叶

YH205厦门恬溢茶业有限公司 林竹珠

YH184肖全龙

YH259武夷山夷泡状元茶业

YH218武夷山市红山堂茶叶

YH174付明霞

YH246厦门茶古兴茶业有限公司

YH162武夷山市忠恕合儒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岩茶肉桂


茶王

YG212夷安大红袍


金奖

YG113福建秋艺茶行

YG130王建平

YG182武益坊茶业

YG204武夷山人人茶业有限公司


银奖

YG223活水泉茶业

YG211厦门泰尚颖贸易有限公司

YG157孙华宁

YG137九曲隆嘉岩茶厂

YG181武夷山市乔兴岩茶厂

YG217一祥茶业


优质奖

YG190方繁林

YG165武夷山乡巴佬岩茶厂

YG146星古茗茶厂

YG210吴火平

YG218一祥茶业

YG194浦城县大王山生态家庭农场

YG197建瓯市沁园春岩茶厂

YG184福建环兴堂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YG112方发松

YG189日泰茶业有限公司

YG185武夷山市茂林修竹茶叶店

YG109武夷山奇夏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YG160品百山岩茶业

YG167武夷山静修堂茶庄

YG172辉翔茶业

YG188占崇阳

YG226武夷山棵比茶业有限公司

YG187彭蔚赟

YG161詹朱祥

YG131武夷山市三月珍茗茶坊

YG102林清恋

YG151武夷山大千茶业有限公司

YG228武夷山市慧岩百茗茶业有限公司

YG205元会国茶

YG158孙华宁

YG123韵之闽茶叶店


岩茶水仙


茶王

YS199武夷山瑶珍茶业有限公司 


金奖

YS143武夷山清木人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游杰

YS177武夷山市茶发芽茶业有限公司

YS190武夷山岩乐茶业有限公司

YS117晟鑫茶叶


银奖

YS136江燕燕

YS137九曲隆嘉岩茶厂

YS158武夷山普祥茶业

YS172厦门恬溢茶业有限公司 林竹珠

YS188茗探

YS195武夷山陆羽兴红岩茶厂


优质奖

YS110武夷山湘煜岩茶厂

YS105建瓯市鸿韵茶业

YS149余国亮

YS162武夷山市国胜生态茶厂

YS181武夷山茂林修竹茶叶店

YS209积瑞祥茶业

YS147福建省建瓯市富源茶厂

YS122交椅山茶业有限公司

YS126厦门新景茗茶

YS106建瓯市鸿韵茶业

YS165谷骏芸山

YS146江庆丰

YS144付明霞

YS150和是茶业

YS192活水泉茶业

YS204武夷山棵比茶业有限公司

YS207奇茗岩茶厂

YS175建瓯市百年乌龙茶厂

YS132岩岑生态茶叶

YS128望香来岩茶

YS113福建武夷天地和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YS124岩树茶业


白芽奇兰


茶王

BY269平和县丰留香茶叶商行


金奖

BY216平和县茗状元茶叶经营部

BY185平和县皇源茶叶有限公司

BY151春章茶业

BY153建彬茶行

BY275漳州汇春秋茶行

BY276平和县天睿茶叶商行


银奖

BY111平和县奇兰山茗茶

BY126天富茶庄

BY113漳州芗城区心欢茶叶店

BY174平和县云山达岑家庭农场

BY293平和县漳南茶叶经营部

BY221平和县老灿茶叶店

BY289福建省平和县彭岩山茶厂

BY244平和县奇跃茶业

BY280平和县闽畲茗茶

BY197平和县天露茶厂

BY213平和县阳奇茶厂

BY291平和县奇香茶叶经营部

BY148漳州御胜贸有限公司

BY180漳州市坤松茶业有限公司

BY290厦门恬溢茶业有限公司 林竹珠

BY266正尖山茗茶

BY193龙海市石码天富茶庄

BY209平和县彭臻茶业


优质奖

BY104平和天一茶业

BY236平和县利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BY107立耿茶叶

BY171平和县石降塘茶业

BY136平和县福顶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BY122平和县久居茗茶茶行

BY128福建名峰商贸有限公司

BY140平和县舍香茶业

BY183漳州市兰语茶业有限公司

BY226御琯茗茶

BY204坤松闽南味

BY157雅好茶业

BY208漳州市闽芹山茶业有限公司

BY265平和县正尖山家庭农场

BY134平和九徽茶业有限公司

BY177漳州玉露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BY267漳州正尖山茶业

BY137平和县福顶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BY294平和县漳南茶叶经营部

BY222平和县老灿茶叶店

BY225平和闽鑫白芽奇兰茶总厂

BY258嘉木奇葩茶业

BY239平和县杨家茶业

BY272平和县丰留香茶叶商行

BY252平和县康庄茶业

BY254平和县醇兰茶业

BY124漳州皇兰茶业有限公司

BY186水香韵厚

BY247平和县白叶塘茶叶专业合作社

BY212平和县逸香福茶叶加工厂

BY211厦门玉壶缘茶叶有限公司 

BY282平和县华韵茶叶经营部

BY162平和县季达茶叶专业合作社

BY145漳州市毅龙农产品有限公司

BY187平和县至和茶业

BY243漳州御蘭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BY165平和县季达茶叶专业合作社


大田高山红茶


茶王

DH128大田县奇韬镇岬顶山生态茶业专业合作社


金奖

DH147朝阳茶厂

DH167大田县草木缘茶业有限公司


银奖

DH136大田县静美人茶叶店

DH137大田县允宣茶业有限公司

DH110大田县岬顶峰茶业有限公司


优质奖

DH123大田桥都茶厂

DH121吴山乡科山村荣旺茶厂

DH102大田县西坑茶叶专业合作社

DH153大田县大寨山茶厂

DH112大田县岬顶茶厂

DH132御茗茶业

DH151大田县瑞边龙茶厂

DH152大田县星宇茶叶专业合作社

DH111大田县岬顶峰茶业研究所

DH105福建逢元茶业有限公司

DH107仙友茶业

DH116大田县桉坑农场

DH160大田县星宇茶叶专业合作社

DH157福建南方天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漳平水仙


茶王

ZP195大鸿茶业


金奖

ZP159朱美菊

ZP153漳平市茗鼎茶业有限公司

ZP129聪颖茶厂

ZP123林新木


银奖

ZP201闽龙仙茶业

ZP158林新科茶厂

ZP120珠仙茶场

ZP179龙岩市兮品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ZP155创新茗茶

ZP210中村有味道家庭农场

ZP143华祺园茶业

ZP108陈启光


优质奖

ZP164林显福

ZP186东然茶园

ZP206御品茗茶

ZP218活水泉茶业

ZP161林龙承

ZP165何王寿

ZP185名青茶铺有限公司

ZP147峰韵茶厂

ZP215陈福广

ZP112梁新彩

ZP140新罗区老前辈茶叶店

ZP177漳平市仙茗茶坊

ZP202南山家庭农场

ZP200沈达铭

ZP116陈甘宗

ZP110中辉茶场 

ZP182云虹茗香茶叶店

ZP133炳清水仙茶厂

ZP130成铭家庭农场

ZP134漳平市昱谦日用品商店

ZP166漳平市珊红茶业经营部

ZP188漳平市德枝茶业有限公司

ZP199漳平市友珍茶行

ZP109兰淑辉


红茶


茶王H199茗探茶业


金奖

H198茗探茶业

H201茗探茶业

H245众品缘茗茶

H214福建安溪咏梅茶叶专业合作社


银奖

H217茗博坊茶业

H185周宁县裕坤大鸿图茶叶有限公司

H181厦门茗博坊茶业有限公司

H203溪呱茶业

H162意肆茶空间

H143大恒益茶业


优质奖

H211厦门市大南山茶业有限公司

H218茗博坊茶业

H226廊峰韵

H232叶伟双

H150武夷山国胜生态茶厂

H155一山一道

H240武夷山棵比茶业有限公司

H241武夷山天勤生态茶厂

H184湘西宏英茶叶合作社

H179廊韵红

H151武夷山国胜生态茶厂

H184湘西宏英茶叶合作社

H123福州市晋安区亦茗茶庄

H154一山一道

H147寿宁县茗瑞茶业有限公司

H153一山一道

H234谷骏芸山

H146茗记于心

H196谷骏芸山

H188李淑凤

H195武夷山若惜茶叶

H227武夷山市家忠茶业

H221康溪茶业

H148厦门溪东湾茶业

H129武夷山岩天下茶叶有限公司

H180厦门茗博坊茶业有限公司

H133茶唐传祺茶业有限公司

H135唐茶御饮牌红茶

H220芯仙茗堂

H168福建一杯春茶业有限公司

H183保靖县黄金村黄金单枞茶叶合作社

H212厦门市大南山茶业有限公司

H192文师傅茶叶


广东普洱

茶王

GSP113云南勐海鸿中鸿茶厂


金奖

GSP115云南和氏壁茶业有限公司

GSP135王志伟


银奖

GSP134王碧娟

GSP102御茗香茶业

GSP143柯达海


优质奖

GSP116杨沛基

GSP109杨朝丽

GSP131肖丽珠

GSP132王文良

GSP139刘建海

GSP110正园茶业贸易有限公司

GSP130陈文宇

GSP133王榕江

GSP137刘建德

GSP138刘亚川

GSP144陈火生

GSP147马雄芝

GSP148刘金荣

GSP127陈火生


生普

茶王

SP117三春缘


金奖

GSP160昊志号

GSP163广州天德茶业有限公司


银奖

SP107厦门醇沁茶庄李丽红

SP114三春缘

GSP157天德茶业


优质奖

SP124探茗

SP112云南景福祥茶业有限公司

SP119品津阁

SP118品津阁

SP115三春缘

SP110云南景福祥茶业有限公司

GSP158昊志号

GSP159昊志号

SP109云南景福祥茶业有限公司

SP120福建茗人棠茶业

SP121朴茗如真茶业

SP123芯仙古茶

SP104迦百农

SP106厦门醇沁茶庄李丽红

GSP161广州天德茶业有限公司


佛手

金奖

FS128永春县天马岩茶叶专业合作社


银奖

FS102万福韵茶业

FS108龙霞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优质奖

FS115永春春兴茶厂

FS116永春苏坑秀明茶厂

FS117琼都茶行

FS119好享来茶行


白牡丹

茶王

B163福鼎市太姥禅心茶业有限公司


金奖

B146宁德市南岭农业有限公司

B154积庆流香


银奖

B104福建顺茗道茶业有限公司

B175福鼎市誉帆茶业有限公司

B206周宁县裕坤大鸿图茶叶有限公司


优质奖

B136福鼎国南茶业有限公司

B174宁德市初心堂茶业有限公司

B112福鼎市西坑孔家茶业有限公司

B153福鼎市桷农茶业有限公司

B123福鼎市春宸茶业

B132福鼎闽六都茶业有限公司

B150福建省福鼎市一叶九鼎茶业有限公司

B172福鼎市鹿野苑生态白茶有限公司

B118宁德市益元茶业有限公司

B131福建公大瑞科茶业有限公司

B109福鼎市福瑞扬茶业有限公司

B221刘冬红

B139福建省福鼎市董氏茶业有限公司

B182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B126政和县世发茶厂


白毫银针

茶王

B120福建鼎白茶业有限公司


金奖

B137福鼎国南茶业有限公司

B183福建名茶茶业有限公司


银奖

B199福鼎市闽翁茶业有限公司

B138福建省福鼎市董氏茶业有限公司

B184福建天湖茶业有限公司


优质奖

B180福建奇古枝茶业有限公司

B149福建省福鼎市一叶九鼎茶业有限公司

B143福鼎润古今白茶有限公司

B230三善水

B215厦门市大南山茶业有限公司

B217福鼎市长惜茶业有限公司

B179福建奇古枝茶业有限公司

B148福建福鼎市顺缘茶业有限公司


寿眉

优质奖

B144福建周鼎兴茶业有限公司

B168宁德市叁拾叁茶业有限公司

B169宁德市叁拾叁茶业有限公司


黄茶


优质奖

HC102平阳县雪韵茶业有限公司


黑茶


优质奖

HE101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


永春水仙


优质奖

YCS101施华章

YCS102施华章


熟普


优质奖

SU102厦门金镒号茶文化有限公司

SU101厦门金镒号茶文化有限公司

SU103云南景福祥茶业有限公司

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 林毅彬 吴语

实习生 庄钧淯  王鹏  黄彤 /文   沈威/图

从茶韵说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岩韵

经由一个平台  进入一片净土  过上幸福生活
希望您在这里,每一次阅读的过程,都是一段涤荡身心的奇妙旅程,带给你不同凡响、清新、有深度的优美情怀!

当代茶圣吴觉先生在《整理武夷茶区计划书》中,对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是这样评说的:“方臻山川精英秀气之所钟,品具岩骨泉冽花香之胜。”说明武夷山这个地方茶叶的品质已达到“日臻完善,渐臻佳品。”其“岩骨花香”形成武夷岩茶的独特的韵味。这是一位泰山北斗式的茶人,对“岩韵”精辟的论述。


武夷岩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福建省乌龙茶的佼佼者,其取胜在滋味醇厚,香气浓郁,这在国内,或者说全世界也可以是任何高贵的茶叶所不能及的。所说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并不是文人一种夸词。如以近代名词来解释,所谓“山川精英秀气”和“岩骨花香”实在是“自然环境”四字,自然环境对茶叶品质,当然是很重要。



茶韵


韵者、味也。简而言之,茶韵即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或风韵。大凡茶人善于品茗者,都讲究欣赏茶韵,特别是各种名茶的独特韵味。如:武夷岩茶有岩骨花香的“岩韵”;铁观音有香高而秀,密底兰香的“观音韵”;台湾冻顶乌龙有味浓甘润的“喉韵”;广东凤凰水仙有天然花香的“山韵”;龙井茶有香气清鲜而持久,滋味甘美醇厚的“风韵”,苦尽甘来乃品饮功夫茶之韵。品味和鉴赏名茶的这些独特的韵味,既是茶人的一种莫大的享受,也是考验茶人修为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文人和茶有不解之缘,可以说没有古代文士,便不可能形成以品为主的饮茶艺术,不能实现从物质享受到精神享受愉悦的飞跃,也就不可能有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文人雅兴风流,是中国茶文化最有韵味的篇章。



中国茶韵古已有之。“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误用其趣,一饮而尽,不暇辨味,俗莫甚焉”。明代在武夷品茶颇得岩韵的陈雨诗云:“毫尖似雪细于丝,活水须烹品色时。只许素人来共啜,莫教肉鄙酒徒知”。由茶及人,又由人及茶,循环往复,而韵高致清,这就是古代的“茶韵”。


谈论茶文化时,“韵”字不一而足,有“岩韵”、“音韵”、“风韵”、“喉韵”、“山韵”“韵致”等等,既流行于品茗者的口头语,更见于诗文典籍。除“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其是近人移花接木的伪托唐人评语之外,早在宋代就有宋庠《谢故人惠建茗》“左金历沸香殊有韵,走瓷涵绿更怀空。”赵佶《大观茶论》的“冲淡简洁,韵高致静。”元代李德载《阳春曲·赠茶肆》中曾写到“风韵美,唤醒睡希夷”、“风韵煞,到底属陶家”。李正民《以山泉水煎茶》:“石鼎煎来甘有味,乳花浮处色尢鲜。”乳,清冽的泉水。后人以“石乳”赋于武夷茶之名。



明代李时勉《章郎中送茶》“玉堂曾是夸风韵,何以陶潜乐醉眠”。许次纾《茶疏》“韵致清远,滋味甘香,足称上品”。清代的“君不可一日无茶”的乾隆皇帝更钟情于茶韵,“滋因赓韵识造诣,弗在瀹瓯及烹鼎”。他的确饮过武夷接笋茶之后,赞岩茶曰“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诗中“骨鲠”;骨指品质,气概,引申为武夷岩茶的品质,有骨气,侠骨;鲠指卡喉的鱼骨,比喻心中有话,急需向人述说“岩韵”,而鲠在喉中,非吐出不可。“骨鲠在喉,一吐为快”。《黄山志》上有“莲花庵旁就石缝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黄山云雾茶”。《武夷山志》也记载:“武夷岩茶纯远而逸,致韵双发”。这类例证不胜枚举。



中国茶韵涵盖着茶俗、茶道、茶艺。“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热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当代茶学专家余悦教授引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中语,这些话正可作为“茶韵”的注脚。


岩韵


武夷之茶历史悠久,“兴于唐盛于宋”。武夷山茶僧诗人释超全《茶歌》云:景泰年间茶的韵味是茶树品种,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和制茶工艺的综合效应,也就是说各种名茶韵味的形成。这种效应是与茶树品种本身的遗传性,栽培环境中的自然条件和栽培的措施,制茶工艺中的制作手法分不开的。


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福建乌龙茶》说:乌龙茶的制茶工艺,源于武夷岩茶,由于武夷山独特的自然环境熏陶,遂使武夷岩茶品质具有特殊的“岩韵”。武夷岩茶不仅品质超群,而且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的发展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武夷岩茶之所以名闻天下,声誉日隆,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处于“岩骨花香”之胜地,品饮时有妙不可言的茶韵,独称“岩韵”。


岩茶,顾名思义,即武夷大山岩和岩面上生长的茶。古代称浓茶或称酽茶,酽与岩同意,岩茶含有浓茶之意。当代茶学专家阮浩耕教授指出: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是:条索粗壮、油润;香气浓郁、清高,滋味醇厚、回甘,茶汤澄清、明亮,使武夷岩茶具有独特“岩韵”,是乌龙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专家如是说。可知,武夷岩茶的岩韵,就是武夷茶的茶韵,中国茶叶的风韵,“岩韵”代表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



古代文士名人对武夷茶的品质,推崇备至。如清代袁枚(1716-1789)有一段游武夷品岩茶的韵事:“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当代书法家潘主澜《武夷岩茶》诗云:“岩茶风韵不寻常,活甘清香细品尝。解得此中梁氏语,《归田琐记》去端详”。《归田琐记》是清朝两江总督梁章钜的佳作。


梁章钜(1775-1849)七十岁时,游武夷,住宿天游观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把武夷岩茶的风韵,归纳为“活、甘、清、香”四字真谛。在《品茶》中记述着与静参羽士论茶谓至茶品四等: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耳。



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武夷是以“石为神韵,水为灵韵”的名山。武夷茶名气非同一般,其原因之一,在于吸收大山灵气。以山中水瀹山中茶,古人早已得武夷岩茶之韵味矣。中国茶艺大师台湾蔡荣章教授的业师林馥泉,1941年曾随吴觉农在武夷山中央茶叶研究所工作,认为武夷产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谓岩韵,岩韵即灵气,精英。武夷山采制的茶香,茶味产生的感觉,就是茶人脑海中呈现出来武夷山的山水灵气、风土,别处的茶叶无可取代的,这就是岩韵。


武夷岩茶的“岩韵”来自“山川精英”、“岩骨花香”和“清冽石泉”,也就是来自独特的生态环境。因岩茶为武夷名胜区特产,必须缘岩栽种,所谓“方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泉冽花香之胜。”按《诗经》:“万邦之方”,毛传云,方,则也。“臻臻于卫”今多用作达到的意思。方,指武夷山“渐臻佳境”,武夷茶则达到山川精英秀气所钟,从栽植瀹饮都离不了水,强调山中清冽之泉瀹以山中岩茶,始显独特的“岩韵”。



岩茶品质定性。20世纪90年代末,有人为了标示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将“方臻山中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冽之胜”,栽在唐代诗人徐寅头上,“(武夷岩茶)素以岩骨花香之岩韵著称于世。令人为之倾倒,为之神往。”(见《漫话武夷茶文化》中《岩骨花香之神韵》)将当代茶叶大师的“岩韵”定义,伪托为徐寅的评语“提早比古”地,将武夷茶与武夷岩茶划等号,“是不知武夷岩茶是武夷茶的内涵,而武夷茶是武夷岩茶的外延。”爱好品茶啜茗的人,大都有过饮后余味回甘的美感,精神亢奋,疲劳顿消。烦闷涤除,思爽过寐,故有“疏香皓齿余味,更觉鹤通杳冥”(唐·温庭筠)之时,齿颊留下的茶香余味,令人感到心灵通向仙境,便有“两腋清风生,我欲上篷莱”(宋·白玉蟾)诗人们所领略的“岩韵”。



武夷岩茶的品饮,最讲究岩韵。因乌龙茶制法介于红、绿茶之间,真有了“绿叶红镶边”的特色,其品质风格,具有红、绿茶之长,无红、绿茶之短,饮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不同产地不同茶树品种,则有不同风韵。


品尝铁观音的“音韵”,岩茶的“岩韵”,风趣无穷。然有人说“岩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使初尝武夷岩茶者,望茶兴叹,这对武夷岩茶的推广有何益处。


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有很多评述。一般来说,不外乎外形粗壮乌润,泡后呈现“绿茶红镶”,香气浓郁,滋味甘醇等等。但高明的评茶专家却认为上等岩茶(包括大红袍)贵在具有天然真味,即岩茶特有的韵味,叫做“岩韵”。



品饮武夷岩茶时,首先是闻香。闻茶香,名人有名人的感受;“茶香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其香如梅之清雅,兰之芳馨,果之甜润,桂之馥郁,令人舌本留甘,齿颊留芳,沁人心脾”。这些都是前人对武夷茶以及武夷岩茶的香韵耐人寻味的评语。


武夷岩茶专家姚月明说:品饮岩茶首重“岩韵”,岩茶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味浓醇厚,鲜滑回甘,有“味轻醒醐;香薄兰芷”之感,正所谓“品具岩骨泉冽花香之胜”。



大红袍为什么那么出名,这些你必须了解

大红袍的传说


传说中的大红袍母树



美丽的茶山



美丽九曲溪



九曲古茶道


这是自家的茶园


武夷岩茶(大红袍)功效

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武夷红茶,岩茶(大红袍)含有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EGCG四种有益成分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降血压等良好的作用。茶多糖含量是红茶的3.1倍,绿茶的1.7倍,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作为茶叶特有的茶氨酸——含量达1.1%,可以促进脑部血液循环,具有增强记忆力、降低血压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EGCG更具有抗癌功能。



武夷岩茶(大红袍)武夷红茶的魅力

魅力一:丰厚文化底蕴


1,大红袍在历史上出现早,可追溯至汉代。

2,武夷岩茶一直是历朝皇帝、达官显贵的钟爱之物,也受到文人墨客的赞颂。

3,多姿多彩的形式。文化从历朝历代皇帝品饮赞誉到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直到民间的斗茶,表现形式丰富。调查显示关于武夷岩茶的诗词至少有200首以上,文赋有60篇以上,近、现代赞颂大红袍的文章,更是多如牛毛。


魅力二: 特殊的生长环境


武夷茶,生长的天然的环境中,四季云雾缭绕,湿度大,雨量充足,日照少,且多为“漫射光”或“散射光”。 武夷岩茶大红袍均长在谷壑、涧坑、岩凹之中。土壤好,武夷岩茶大红袍,成长的土壤大部分是烂石与砾壤之间,因此有岩骨花香。


魅力三:独有的岩骨花香


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岩韵,晚清梁章钜在《归田贞记》中记载的“香、清、甘、活”。茶叶专家骆少君曾说“武夷岩茶一旦被消费者真正感悟之后,便会产生强烈的偏爱及无限的忠诚”。


魅力四:武夷红茶,被认为是红茶的鼻祖


宋以来,这里的先民就有制绿茶的历史,直到400年前的一个机缘巧合,世界上第一款红茶在桐木村诞生了,因此这里生产的武夷红茶,被认为是红茶的鼻祖。400年前,由于红茶被欧洲宫庭所推崇,武夷红茶走向了世界。


桐木关大峡谷



武夷岩茶(大红袍)加工工序


就岩茶制作技艺而言,确如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所言:"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人民雄视世界"。这种"看青做青",半发酵的乌龙茶工艺,是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艺的集大成者,满足了人们在品茗过程中,闻香、吃茶的双重需要。2006年被列为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中的唯一。


采摘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



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其杀青标准: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



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



走水焙


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速度快、工作紧张,故又称“抡水焙”。



簸扇、凉索与拣剐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小时,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炖火与趁热装箱


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小时,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以上工序完成,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工序之繁复、技艺之高超,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之多,是其他茶类所没有的。



武夷岩茶与红茶问题解答



1、 武夷大红袍属于六大茶类中的哪类,我们选择的时候注意什么?


答: 大红袍是属于乌龙茶,是武夷岩茶之王,是武夷岩茶的扛鼎之品,更是茶中的极品。生长在武夷山脉的茶叶独领山水灵气,岩缝和沟壕的格外土质赋予大红袍一种坚韧,醇厚的质量,选择的时候注意传统的烘焙方法,更增添了大红袍茶类特有的, 与木有关的碳香和火香。


2、 大红袍为什么又叫岩茶?


答: 岩茶,顾名思义,就是吸收岩石营养成为百年茶树采制的茶,它生长环境靠近岩石,在山谷之中,日照短,多反射光,温差大,湿度高,终年细泉浸润流滴或雨水冲刷山体,山体中的矿物质和各种微量元素被水源带到山脚的茶园,在光合作用下,促进老茶树吸收山体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优异品质。



3、武夷山大红袍在中国茶叶中的地位?


答: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当家种类,它的名望和位置就像是北京在我国的地位。


4、大红袍种植,会使用农药化肥吗,我在选择的时候,应该怎么去避免?


答: 我们从来不使用肥料和农药种植茶树,对茶园的管理慎之又慎,茶园必用石头垒砌围护,只靠填客土、盖绿草以提高地力;有虫时只用山中草药喷洒,我生产的茶,确保每一片茶叶的安全,生产出 从“茶园到茶杯”的放心茶。


5、我看有人宣传说茶山都是几十年的老茶树,是真的吗?


答:如果是武夷山产区的茶,确实是真的,茶场都是祖辈传下来的,以我们的茶园为例,茶树基本都在60年以上,有的老枞甚至上百年, 茶树长满了青苔,这样的茶树才味道醇厚,香气十足。



6、 什么时候采制的大红袍才能保证高品质?


答:大红袍采摘的时间,正是武夷山的雨季,山路狭窄湿滑,很容易摔倒,所以我们早上6点就要上山,到上午9-11时,下午2-5时的茶青质量最好,露水青最次。一天只采这5个小时。

为了保证质量,我们茶山有三不采: 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当空不采,只采开面的5片叶子,最后只会留下2-5叶做茶,这些都是为了能采摘到嫩度适中的茶叶,只有这样茶叶制成茶后的香气才会馥郁茶色正。



7、市面上几十或者100左右一斤的大红袍,我在购买时怎么去分辨它是不是真的大红袍?


答:辨别的方法很多,单从这个价格来看,我不能说别人的不是大红袍,大红袍历来就是御用国茶,我给大家看一看过去的价格


这个仅仅是制茶成本就299元,还不包括开店运营,店面员工工资,如果茶青好一点的,价格更是翻倍, 茶叶珍贵的地方就在山场产量有限,山场产量少的茶叶,价格更是天价。

找到约216条结果 (用时 0.002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2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